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仁爱的句子57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4、人而不仁,则道义息。——胡宏《胡子知言·修身》
5、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6、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要功。——后汉书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12、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13、父母之,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5、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2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司马光
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2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26、好妻子和好丈夫没有什么烦恼,但有个好儿子和好父亲。
2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情。
2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29、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30、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学会感恩,消除怨恨,我们要懂得博爱和奉献,许心一抹淡定和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装纯爱,让湛蓝的天空一直有飘逸的云彩,让静谧的天空永远有闪烁的星星,让生命旅途永远有明丽清新的诗行,让生命之歌永远有精彩音符跳跃,让爱的精灵永远在生命里轻舞飞扬。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事事关己,博爱众人。
3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34、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3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36、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8、孝道要尽,不唯健康。乌鸦有反哺孝心,羊有跪乳知恩。
39、天下黄河富宁夏,也正是因为被赋予母亲河称谓的黄河,用她乳汗般的温情与博爱,孕育了她的子民,使他们休养生息不必为旱涝而忧。
4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41、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YJS21.com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3、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4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4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47、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4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51、父亲,应该是一个宽宏大量的朋友。
5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策》
5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54、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5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5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5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