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满幼儿园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进入炎热的阶段。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开始变得炎热多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小暑节气的了解,同时丰富大家的夏日生活,我们特举办小暑节气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增进参与者对小暑节气的认识,了解小暑节气的特点和习俗。
2. 通过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 丰富夏日生活,增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
三、活动时间
根据小暑节气的具体时间,确定活动时间为小暑节气当天或临近的周末。
四、活动地点
选择一个户外场地,如公园、广场或社区活动中心等,确保场地宽敞、安全、便于活动开展。
五、活动内容
1. 小暑节气知识讲座
邀请专家或老师为大家讲解小暑节气的`起源、特点和习俗,让大家深入了解小暑节气。
通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小暑节气的相关知识,增强参与者的学习兴趣。
2. 小暑节气传统习俗体验
设立传统习俗体验区,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如祭祀祖先、吃清凉食物、戴香囊等。
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材料,如香炉、水果、香囊等,让参与者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夏日清凉运动会
举办夏日清凉运动会,设置适合夏季的运动项目,如水上接力、泼水大战等,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感受夏日的清凉。
准备充足的防晒用品、饮用水等,确保参与者的安全与健康。
4. 小暑节气美食制作与品尝
邀请专业厨师或志愿者教授大家制作小暑节气的特色美食,如绿豆汤、酸梅汤等。
准备相应的食材和工具,让参与者在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品尝中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
5. 亲子互动游戏
设置亲子互动游戏环节,如亲子接力、亲子拔河等,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准备丰富的奖品和礼品,让参与者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与惊喜。yJs21.COM
六、活动宣传
1. 制作活动海报和传单,通过社区、学校、单位等渠道进行宣传。
2. 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
根据活动规模和需求,制定详细的预算方案,包括场地租赁费、设备租赁费、材料费、宣传费等各项费用。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热乎乎的饺子,热乎乎的心”。
二、活动原则:
快乐为主,比赛为辅。
三、活动目的:
通过包饺子比赛活动,让会员感觉到节日的温暖,同时促进职工的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团队的合作力和凝聚力。
借此使职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
四、活动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1.活动时间:XX年12月22日上午10:00。
2.活动地点:后勤集团会议室。
3.参加人员:后勤集团机关工会会员。
五、活动流程
1.活动前准备工作。
(1)各工会小组报参加活动人员名单,确定参加人员数量。
(2)根据参加人数协调食堂准备活动食材。
(3)准备包饺子工具:案板、擀面杖、篦子、笊篱等。
2.活动规则。
(1)所有参加人员需准时到场。
(2)抓阄分为四组,每组4人参加比赛。剩余人员通过抓阄确定煮饺子人员、照相人员、裁判及评委。
(3)每组包够70个饺子算完成比赛,评委从包饺子速度、饺子的外形及比赛场地的清洁等方面综合评分后取团队优秀奖一个。
3.活动开始。
4.颁发团队优秀奖奖品。
5.吃饺子,聊心声。
6.活动结束,收拾活动现场。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有关小满的知识,如小满的来历,小满的意义以及小满的食俗等。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活动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流程:
(一)了解小满的由来(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二)小满节气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
(三)节气习俗(祭车神和蚕)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xx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四)饮食习俗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xx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节气xx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东北部的xx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xx的xx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xx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
(五)小结
师:同学们,关于小满这个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如何预防灾害、如何从事农耕啊等等,如果小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想办法去多多了解它,你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先的智慧,相信你们将来也会发现更多更美的东西留给后代。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4
1、活动时间:
12月18日(周日)18:0-20:00
2、活动地点:
中大学东校区学二食堂
3、活动主题:
依行冬至,依言“饺”伴
4、活动对象:
药学院全体本科生
5、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报名费为10元/人
6、活动流程:
18:2—18:40
同学到场并分组
同学到场后签到并获取抽奖号码
18:40-18:0
主持人简单介绍活动内容
18:40—19:0
包饺子简单教学;
包饺子速度比赛
19:0—19:4
煮饺子,同时分组玩游戏
19:4—20:10
吃饺子
20:10—20:20
抽奖环节;合影留念
7、报名方式:
xxxxx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含义及气候特点。
2. 通过诵读农谚及童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以及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的关系。
2. 体会农谚、童谣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情感。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含小满节气的图片、农谚、童谣等。
2. 实物材料,如麦穗、蚕茧等(如有条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小满节气的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气吗?”
2. 简要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二、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及含义
1. 展示PPT,讲述小满节气的由来,并解释其含义:“小满时节,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叫小满而不叫大满呢?”从而加深对节气含义的理解。
三、学习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
1. 介绍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等。
2.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讲解农谚的含义,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等。
四、诵读农谚及童谣
1. 引导学生诵读小满节气的农谚,如“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等,并解释其含义。
2. 学习小满节气的童谣,如《小满太阳暖烘烘》等,通过诵读感受其韵律美与情感表达。
五、观察与实践活动
1. 组织学生观察小满时节周围环境与天气的变化,记录自己的发现。
2. 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了解蚕宝宝的蜕变与成长。
3. 制作麦穗等手工艺品,让学生亲手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
六、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小满节气的`由来、含义、气候特点及农谚童谣等。
2.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想法。
作业布置
1.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小满节气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满节气童谣或画作,表达对这一节气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6
活动名称:
小暑节气文化体验日
活动目标:
1、增进参与者对小暑节气的了解和认识。
2、体验小暑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3、提升参与者对自然节律变化及传统文化的兴趣。
活动内容:
一、小暑节气知识讲座
邀请专家或老师,为参与者讲解小暑的气候特点、传统习俗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小暑节气的相关知识。
二、传统习俗体验活动
食新活动:模拟传统习俗,组织参与者一起品尝新米,感受丰收的喜悦,同时讲解食新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饺子制作:北方地区有小暑吃饺子的传统,可以组织参与者一起动手制作饺子,体验传统手艺的乐趣。
三、文化互动活动
小暑诗词朗诵:选取与小暑节气相关的古诗词,邀请参与者进行朗诵,感受诗词中的节气之美。
绘画与手工创作:组织绘画和手工活动,以小暑为主题,让参与者通过创作表达对节气的理解和感受。
四、户外体验活动
自然观察: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参与者观察小暑时节的`植物生长情况,感受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清凉运动:安排如太极拳、瑜伽等适合小暑时节的清凉运动,让参与者在运动中体验节气的独特魅力。
活动宣传:
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公告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同时,可以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主题:
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合作与关爱之情,我们大班组决定举行“包饺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成果。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冬至节气,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通过选购原料、拌馅、包饺子、煮饺子、品饺子、喂饺子等活动,丰富孩子体验,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上午9:00——11:00
四、参加人员:
大班全体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饺子馅、餐具、水、盘子、调味品等。
2、活动场地:各班教室
六、活动设想:
1、事先让孩子了解有关饺子的知识。
知道饺子的历史、饺子馅要哪些原料和调料以及是如何搭配的、饺子是如何包的,怎么样煮饺子的。知道包饺子必须带的物品。
2、在老师指导下,各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班主任老师作为辅导员,指导本班孩子包饺子、煮饺子,和中班小弟弟、小妹妹共同品尝饺子。
七、成果形式:
交流体会、品尝饺子、分享劳动成果。
八、活动要求
1、活动时,教师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和卫生教育。
2、活动时,教师要求孩子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自由走动。
九、活动流程
1、开展了“包饺子”的活动。
2、为弟弟妹妹喂饺子活动。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回忆过小满的景象,初步学念儿歌。
2、了解过小满要xx,尝试说说祝福的话。
3、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亲子讨论过有关过年的话题;
2、“小满到”背景图一张;
3、“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红包、小满好字体”图片各一张,红包人手一个;
4、喜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敲锣打鼓放鞭炮
听听音乐中的喜庆气氛,激起幼儿兴趣。
二、初步学念儿歌
出示“小满到”背景图,说说春节要来了,春节是中国人过大年,是中国的小满。
让幼儿说说什么节日快要来了?
提问:春节里我们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小满到、小满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问:过小满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放鞭炮、拿红包,大家说声小满好。
三、看图片,完整学念儿歌
小满到,小满到,
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红包,
大家说声小满好。
四、拓展
提问:你们知道xx时除了说小满好,还能说什么?(祝你小满快乐、祝你心想事成……等)尝试将祝福的话编进儿歌里,如:将最后一句“大家说声小满好”替换为“大家说声小满快乐、大家说声心想事成……”等等。每人一个红包,一起念念儿歌,学着拜xx。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里,引导幼儿模仿xx的情节。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洗手、带好围裙
三、活动过程
包饺子阶段(3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
(一)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二)煮饺子阶段(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三)吃饺子阶段(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xxxx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四)活动结束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xxx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在冬至和新年到来之际,满天星教室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进行联欢,通过包饺子、做游戏,使学生感受中国农历节气的魅力,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二、活动时间:
12月21日10:00——15:30
三、活动地点:
满天星教室
四、参加人员:
三三班科任教师、全体同学、家委会成员、部分家长(15名)。
五、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烘托节日气氛:气球、彩带、背景墙、游戏背景音乐、歌曲《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郝祖曦、牛宇星负责)
2、物品准备:
面粉(谢易庭妈妈);饺子馅 (赵xx、侯媛媛负责);
电磁炉、电饭锅、电源插头、锅盘、刀、面盆和大汤勺等包饺子工具6套(张老师、家委会及部分家长提供);陀螺盘、积分器、小礼物,证书、小奖品(付煜、李华负责)
3、学生需带物品:小碗(不烫手、不易碎)、勺子、少许食品(不带零食);干净的小围裙、袖头等。
4、学生自制新年贺卡。(学生和家长一起)
5.全班学唱《新年好》、《家爱我我爱家》。(许娜老师)
6、主持词。(赵xx)
7、制定活动游戏规则、比赛成绩表、积分表、猜猜猜比赛词语、谜语、脑筋急转弯题。(张琛、张志明、赵辉)
六、活动流程:
主持人:赵xx
1.张老师致新年贺词。
2.团体活动一:包饺子,吃饺子。四人为一小组,每组有一名家长带队。
3、团体活动二:陀螺比赛
实行淘汰制,每小组出1名同学,决出冠亚季军。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第四名2分,第五至第八名1分。
4、团体活动三:踢毽子比赛:
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踢得最多,第一名积4分,第二名3分,第3、4名2分,第5至8名1分。
5、团体活动四:猜猜猜
每小组出2名同学,一人比划一人猜,不能说出其中的词语,一分钟猜中最多者为胜。第一名小组积4分,第二名3分,第三名2分,第四名1分。
6、个人活动:智力大闯关。抽出20道猜谜语、脑筋急转弯题,个人抢答,答对者有奖品。
7、张老师对积分前三小组颁发证书。
8、抽签送贺卡。将制作好的贺卡(署自己的名)送给同学。
9、师生齐唱《家爱我我爱家》.
六、活动现场分工:
主持:赵xx
照相:郝祖曦
录像:牛宇星
播放背景音乐:侯媛媛:
裁判:赵辉、张琛
记分员:张志明
发礼品:付煜、李华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回忆过小满的景象,初步学念儿歌。
2、了解小满,尝试说说祝福的话。
3、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亲子讨论过有关过年的话题;
2、“小满到”背景图一张;
3、“小朋友、新衣服、帽子、鞭炮、红包、小满好字体”图片各一张,红包人手一个;
4、喜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敲锣打鼓放鞭炮
听听音乐中的喜庆气氛,激起幼儿兴趣。
二、初步学念儿歌
出示“小满到”背景图,说说春节要来了,春节是中国人过大年,是中国的小满。
让幼儿说说什么节日快要来了?
提问:春节里我们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小满到、小满到,穿新衣、戴新帽。
提问:过小满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
用儿歌的语言小结:放鞭炮、拿红包,大家说声小满好。
三、看图片,完整学念儿歌
小满到,小满到,
穿新衣,戴新帽。
放鞭炮、拿红包,
大家说声小满好。
四、拓展
提问:你们知道xx时除了说小满好,还能说什么?(祝你小满快乐、祝你心想事成……等)尝试将祝福的话编进儿歌里,如:将最后一句“大家说声小满好”替换为“大家说声小满快乐、大家说声心想事成……”等等。每人一个红包,一起念念儿歌,学着拜xx。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12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认识小满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如降雨增多、农作物生长等。
3. 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包含小满节气的图片、视频和相关知识。
2. 农谚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3. 观察工具,如放大镜、尺子、记录本等。
4. 相关的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播放小满节气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小满节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讲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
1. 使用PPT课件展示小满节气的含义: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农作物开始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同时,也是降雨增多的时期。
2. 讲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和历史背景,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学习农谚童谣
1. 播放农谚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孩子们聆听和学习。
2. 解读农谚童谣中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
四、观察与实践
1. 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如降雨情况、植物生长等。
2. 指导孩子们使用观察工具进行细致观察,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五、手工制作
1. 提供手工材料,指导孩子们制作与小满节气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小麦模型、雨滴画等。
2. 通过手工制作,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小满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六、总结与分享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满节气的重要性。
2.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手工制作成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全面了解了小满节气的含义、由来和特点。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小满节气活动方案 篇13
一、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二、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xx市”和“x市”,其中“xx市”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三、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xx市和xx市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xx市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xx市?如果你住在xx市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xx市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xx市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xx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城市”。
四、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喜欢《小满节气活动方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活动方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满节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