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日英雄赵一曼演讲稿,欢迎大家分享。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听众:
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位伟大的抗日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这个名字蕴含着无尽的英勇与坚韧。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挺身而出,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毅然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
她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无畏枪林弹雨,不惧敌人的威胁。在战场上,她冲锋陷阵,指挥战斗,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她的存在,给予了战友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然而,不幸的是,赵一曼被捕了。在狱中,敌人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折磨和审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没有吐露半点关于抗日队伍的机密。她用自己的坚强意志,捍卫了正义与尊严。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是赵一曼的'坚定信念,也是她为抗日事业奉献一切的真实写照。她的爱国情怀如同燃烧的烈火,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赵一曼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的英勇事迹告诉我们,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不畏艰难险阻,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
让我们铭记赵一曼这位抗日英雄,传承她的爱国精神,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因为,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谢谢大家!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导、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二机人赣州红色游”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这次赣州红色游之所以能举办成功,完全是大家关心、支持、和配合的结果,因此,在这隆重盛大的欢送晚宴上,请允许我代表“二机人赣州红色游"策划组向参会的全体同志再次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向为“赣州红色游"提供爱心赞助的全体同志再次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赣州,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胜古城,它不仅有底蕴深厚、远流长的客家化,而且还有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红色旅游资。在赣州举办“红色旅游”,“以游会友、增进交流、祝福明天、共享快乐",完全符合我们二机人的心愿,是当前相聚会友、增进情感的一种创新形式。通过这两天的参观旅游,大家感受之深,受益匪浅,它使我们了解了历史、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坚定了信念。我们“赣州红色游”的目的已经达到,我们“赣州红色游”的目标己经实现。古人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明天大家就要告别赣州启程归途了,在这难舍难分、相互牵挂的时刻,让我们共同举杯互致祝福、互道珍重吧!
有一首歌词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在这里,我想说:“赣州的好花天天开,赣州的好景经常在,二机人的友谊永长存,今日离别后,明日君再!”我们期待后会有期!我们欢迎大家再到赣州!
最后,我代表策划组预祝大家明天一路平安、旅途愉快!祝长辈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祝晚辈们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谢谢!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3
尊敬的领导: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整个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漫长而艰辛的复兴路上撒满了先辈们的鲜血与汗水。
1936年的一天,那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茫茫白雪,狂风大作。这时,从山谷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枪战声,只见一位手拿双枪的女八路军正带领战士突围,她----就是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登报悬赏捉拿、挎双枪骑白马的女英雄-----赵一曼。眼见突围就要成功······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赵一曼,赵一曼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日本人知道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想从她嘴里掏出有价值的东西,于是用尽各种残忍的手段,对赵一曼严刑拷打,极尽折磨。赵一曼只是狠狠的瞪着审讯他的人,不开口喊叫一声,不吐露一个字。残忍的敌人恶狠狠地问;你--到底说不说?她慢慢的抬起头,看了一眼敌人,坚定的'说:你们可以把村庄炸成瓦砾,把人剁成肉酱,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
英雄倒下了,但是英雄的精神永不会倒下,英雄的气节永不会消失,新中国的每一个人也都将您铭记在心,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鲜艳的红领巾作证,鲜艳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作证:
我们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4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 。 ” 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 1941 年 9 月 16 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 300 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 9 点多转到了下午 3 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 1942 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迷你日记网 w286.coM)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5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红色文化,争当双好少年》。我小时候喜欢听红军歌,喜欢看红军影视剧,喜欢游览红军故地。说到这儿,我会不禁自问,红色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她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她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现实价值和意义?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书店,找到一本书,书名叫《红军过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来。红军为了完成任务,连野草都吃,一个手掌大的青稞饼,几个人推让来推让去,谁都舍不得吃,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他们团结一致,越过千山万水,宁可饿死,也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看到最后,我泪如雨下,红色文化,令人感动。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跨进大门,红色的枫叶像染上了血,鲜红鲜红的血!难道这是红军烈士的鲜血吗?我抬头一看,青灰色的红军将领塑像整齐地排列着,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许世友……我一一看着。我走进展览大厅,倾听讲解员的解说:在万源的土地上,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数万优秀万源儿女用鲜血浇灌了巴山,用生命换来了解放!
什么是红色文化?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终生奋斗!
我们是少年,今天,我们踏着红色的足迹,传承着红军文化,努力争当祖国的双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我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进,为祖国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双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文化,争当双好少年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叫xxx,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董存瑞炸碉堡》。
那天下午,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正对隆化中学发起第二次总攻。突然,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爆破手们都无功而返。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的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暗堡被炸得粉碎。
谢谢大家欣赏我的故事!
赵一曼故事版演讲稿 篇7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党史,听党话,高举队旗跟党走。
亲爱的队员们,大家好,我是华阳中心小学大队部副大队长xxx。我是华阳中心小学大队部宣传委员xxx。华阳中心小学《正心娃讲红色故事》云广播从今天起正式开讲啦!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革命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来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宁死不屈,没有向敌人说出任何情报。在临死前,她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就是那篇著名的《示儿书》。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赶快成人,宁儿啊!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感染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信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歉疚和期望,表达出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的坚定信念。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临刑时,她激昂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