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夺单观后感 篇1
前天晚上,老师想让我们见识见识钱塘江大潮,就放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的影片给我们看。
开始播放了,同学们关了灯,说像是看电影一样才好玩,“隆隆隆……”音箱里传来隆隆的响声,就像书上说的那样,好像闷雷滚动,接着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
我们惊叹不已,影片里的潮头早已带着雷鸣般的响声铺天盖地地来到眼前,好像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然后又猛地撞到岸上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又漫天卷地般地向西奔去。
再看看另一边,同学们又是尖叫,又是鼓掌,教室的气氛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我也情不自禁加入了大家的欢呼。钱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我们只是看影片就激动得大吼大叫,那在现场的人又是怎样一般的激情呢?
夺单观后感 篇2
翻开一本古诗词,让我在历史中寻找知识的绚丽;在天地之间找灵魂的共鸣;在世界各地找探索的力量。生命因古诗词而美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喜欢那诗中皎洁的月亮,又大又圆。我时常望着无边的圆月,寻找那“霜”的美丽。夜深了,只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夜与静融为一体,我也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是虚无缥缈,我徜徉着。回忆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静意。生命因古诗词而美丽。
古诗词常常令我沉浸在它的海洋里,细细体会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慢慢理解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不断领悟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淡泊名利;积极寻找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读古诗词让我明白真伪,善恶美丑;读古诗词似与古人谈心、交流思想;读古诗词如品一杯香茶、沁人心脾。生命因你而美丽。
细品古代,领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仙气派;感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民情感;接受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领教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体会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意志。李白的俊逸,杜甫的忧民,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谱写了一串古代诗词动人的音符,让生活充满色彩。生命因你而美丽。WWw.yJs21.CoM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使我遇到挫折,鼓起勇气,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了对待权贵要不卑不亢,既无傲慢,也不卑躬屈膝。
江山之大,景色美丽动人,高山流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春意盎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傍晚美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西湖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壮丽山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每背诵这些美妙的诗句,总令人留连忘返,回味无穷。
古诗词一本活书,一幕活剧,一杯好茶。生命因你而美丽!
夺单观后感 篇3
《航拍中国》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在空中俯瞰我们的大好河山,欣赏我们的美好家园,用众多网友的话说就是: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当桌面。确实,美到让人窒息。黑龙江篇以冰雪世界的家园引入,这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份洁白天地的'热爱的呢?那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还有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牡丹江双峰林场雪乡,镜泊湖,伊春嘉荫恐龙博物馆,大庆和牡丹江冬泳,大庆连环湖,大庆石油,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五大连池,漠河……
世界的创造,让我们和这大自然奇迹相遇,这是恩赐,亦是缘分。雪花飞飞扬扬,飞扬到北方的衣兜,我双手合十,祝福着一个又一个心中思念的人。或许这些记忆只是生命中的过客,但是我年老时,在某个有着点点暖阳的午后或是星光熠熠的夜晚,坐在花香四溢的乡村小院,摇着摇椅微笑着静静回忆,有风微微的拂过,所有的记忆是甜的。
好吧,美丽的黑龙江,我等到什么时候一定再来看看你。
夺单观后感 篇4
《逆行人生》这部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让我深受触动。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挫折与成长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选择和自我救赎的哲思之作。
影片的主人公高志垒,曾是互联网大厂的中层管理者,风光无限。然而,他因为一次意气用事而被迫辞职,成为了“家里蹲”。这种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绝望之中。但正是这样的逆境,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意识到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高志垒的人生“开入逆行道”,他开始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困难。他失去了稳定的收入,家庭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善良的邻居,有冷漠的亲戚,也有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片中的高志垒,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危机”的代表。他曾经的成功和地位让他有着很高的自我期许,但现实的打击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追求物质成功的人,而是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影片的结尾,高志垒重新出发,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再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重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有决心改变,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逆行人生》不仅让我看到了高志垒的成长和变化,更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条道路,有时候我们会走错方向,但只要我们愿意回头,重新出发,就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逆行人生》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它用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美好。我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感悟。
夺单观后感 篇5
《逆行人生》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内心的怯懦与勇敢。
影片中的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主人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让我深感敬佩。他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从他的.经历中,我学到了要敢于打破常规,不要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只有勇敢地迈出那一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时,他与身边人的情感纠葛也让我明白,在逆行的路上,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这部电影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也激励着我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一切。
夺单观后感 篇6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维吾尔自治区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维吾尔自治区的'总体方向。而且,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维吾尔自治区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维吾尔自治区。”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维吾尔自治区,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维吾尔自治区野性的元素。”他说,“维吾尔自治区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维吾尔自治区,真正想把维吾尔自治区的魅力拍出来。
夺单观后感 篇7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就会上演世界奇观―钱塘江大潮。
每当这个时候,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就会涌进二十万观潮的游客。秋水神不会辜负游客的热情。她会让各位小神仙搬来杭州湾的水,一起放在钱塘江上。她还会叫来风神在各个方向吹,最终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钱塘东西南北潮。这可不是哪里都有的!
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神仙们会创造出多彩多样的钱塘潮,比如有名的“一线潮”。当你还没有看见潮的影子,就先听到潮的声音了。耳边传来的潮声不像和风细雨,而是轰隆隆的巨响。但江面依旧风平浪静,静得像一块玻璃。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终于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再近一些,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随着声响,这堵白墙迅速向前推进,涌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
除了“一线潮”,神仙们还创造出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潮,那就是“十字交叉潮”。这是风神搞的鬼,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他使东、南两股潮水在杭州湾喇叭口的近喉部汇合,随后像一对兄弟一样交叉拥抱,合二为一。“十字交叉潮”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钱塘江也不一定每年都有呢。
“神仙们”创造的钱塘江大潮很符合冲浪爱好者的胃口。每当有大潮“来袭”时,他们就会拿着冲浪板,坐上快艇,来到潮前。据史书记载,在宋朝,每逢八月十八观潮节.钱塘江口就会出现一批壮汉在潮涌间奔跑跳跃。谁在潮头跳得越高,所得的.奖金就越丰厚。这些人被称为“弄潮儿”。
钱塘江大潮与亚马逊河、恒河的潮水并称为“世界三大潮涌”,同为世界奇观。但是在我的心中,论潮涌的优美壮观,又有哪里的潮水能与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呢?
夺单观后感 篇8
3月8日,央视9套纪录片频道播完《航拍中国》(第一季)最后一集。节目播完,但观众的热度仍然未减退,近日,超过3500名网友在豆瓣上给它的第一季打出9.4的高分。
这部被海外华人盛赞为“每一帧都美到想唱国歌”的纪录片,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在第一季里,海南、陕西、黑龙江、江西、上海六地,成为纪录片拍摄对象。其中,“篇”于第三集呈现。“篇美哭了,是真哭了。”网友这样评价。
实际上,在2017年春节期间,《航拍中国》就已经播出了前4集。3月下旬,这部激起观众强烈反响的`纪录片,一气将6集全部播出,最终,难以置信的航拍场面、美轮美奂的中国大地,令所有观众折服,并给出口碑一致的高评价。
要知道,第一季的6集内容,虽然每集只有50分钟,但整整一年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共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们整个团队都很欣慰。其实,我们的初心,就是将创作模式和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让更多的大众能够无差别地介入到这个片子里来。这一点,我们做到了。”日前,《航拍中国》总导演余乐在微信中这样回复。
“我觉得的美,只释放了一半,我还想再拍一次。”篇总导演、央视合作单位锐智九洲公司总经理王连明如是说。
夺单观后感 篇9
在《七侓长征》中有一句诗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写了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为了进一步了解红军战士们所遇到的困难,我看了一部名为《勇士》的电影。
《勇士》这部电影主要说了红军因为人数过多,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渡过了大渡河,他们不得不绕道去了泸定桥,但是这一路上也非常惊险,敌军不断向他们进攻,而他们也不断反攻。但是,这也不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红军战士们在两天时间内走了三百二十里。可是敌军却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拆掉了,战士们不得不用门板上前铺路,进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夺回了泸定桥。看完这部电影,我百感交集,红军精神也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成长、信念、钢、坚持、理想、勇敢、未来……
记得有一次,我学自行车的时候,一开始我信心满满,以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可谁料想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摔倒,渐渐地,我失去了自信心,尽管妈妈一再劝我再试一次,可我依旧不听,甩头就走。最终我没有学会骑自行车。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拥有红军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夺单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勇士》。这部影片高度赞扬了中央红军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顿时热泪盈眶,涌起千思万绪,对中央红军的精神、行动赞叹不已。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5年5月红军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拿下泸定桥的故事。当时中央红军攻打敌人防线的路程十分困难,因为他们只有一条船,所以中央指挥官选择了几十位水性好的红军战斗,经过这些红军的努力,终于把敌人的防线攻下了,敌人的堡垒也被田生才炸毁了。后来,中央指挥官接到上级的命令,派红一、红四团夹岸攻下泸定桥,两个团行走了一天一夜,扎营露宿,半夜,红一团和红四团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必须在后天把泸定桥拿下。接到通知后,红军们都惊呆了,认为一天一夜徒步跑120公里路,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条遥远的路途中,红军紧跟着部队跑啊跑,他们不是因走不动而倒下,就是因中暑而倒下。经过红军的坚持,终于抵达泸定桥。可是,此时的泸定桥上的木板大部分都被敌人拿走了,只有桥头留有几块木板。红军迫不得已,就找了很多铁盆当木板,在铁链上匍匐前进。就当红军快到桥对面时,敌军举起火把向那堆木板中间扔去。此时,桥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战士们不忘初心,不顾一切,越过火堆,向桥对面冲去。田生才瞄准敌人,把炮弹射了过去,红军举起枪向敌人射击,顿时,地下躺着的都是敌人横七竖八的尸体。从这些可敬可爱的红军战士身上,我看到了了“民族”、“成长”、“未来”“信念”……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都是红军为我们创造而来的,他们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全心为广大人民服务,他们就是勇士!是中国人民的勇士!我们小学生也要学习红军勇士的精神,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让人人都成为百折不挠,坚定不移的勇士!
夺单观后感 篇11
观看完《逆行人生》,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主角那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深深震撼着我。
在充满挑战与困境的道路上,他选择了逆流而上。每一次的挫折都仿佛是命运的锤炼,然而他从未退缩。无论是面对他人的质疑还是现实的残酷打击,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从他的故事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顺风顺水时的.安逸,而在于逆境中勇敢前行的姿态。我们都应该像他一样,拥有敢于逆行的决心,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夺单观后感 篇12
《红星勇士》这部电影让我感触颇深。它既让我看到了战争年代少年的纯真,又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热血沸腾。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暑假我在网络上搜索到了,想要深入了解。
故事是从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的时候开始的。在江西有一个叫柳溪村的村里,有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叫潘冬子。本来,他的童年岁月是美好的,但长大到十岁以后,就经历了人生许多的悲伤、磨难、痛楚、离别。
潘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一直都在村中与狐假虎威的土豪胡汉三进行对抗,却不幸被抓住做了俘虏,危急之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救了出来,才逃过一劫,胡汉三又被抓。从此,潘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地崇拜了起来。柳溪村在红军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日子。
但好景不长,红军要继续远赴长征,潘冬子的父亲也要随行。父子分别的时候,潘冬子的父亲赠送了一颗红星帽徽给潘冬子当作鼓励。在父亲离开后,柳溪村里只留下少量的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又在这段时间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往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潘冬子只好跟着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
赤卫队在一次的策划反击中,潘冬子的母亲为了救所有人的性命而牺牲了。从此潘冬子一直都在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潘冬子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希望。性格逐渐坚强,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勇敢的热血少年。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中间悲伤的情节的确让我流泪,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少出现的,那恐怕是因为,它,真的触动了我心的某个柔软处了吧。
被拨动的心弦,开始了就没法结束了,就像看到了,就没办法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