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曲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昆曲观后感 篇1
常有人说《牡丹亭》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其实我很讨厌这样的说法。《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其艺术魅力绝不是一部惊悚加言情的欧美电影所能比拟的。昆曲之旖旎悠扬,牡丹亭之曲折梦幻,二者结合,在彼此基础上迸发出的美感染了自北宋至今无数的国人,就连汤显祖自己也感叹道临川四梦,得意在于牡丹处。
一部本质上仍未跳出才子佳人的作品竟有着这样巨大的影响,自有其不可及之处。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于院中梅树下,说两人姻缘今世,梦醒之后久久难忘,思念不已。官宦人家的小姐杜丽娘知书达礼,偶然读到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禁心神荡漾,愁肠满怀,步入后院感叹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纵然是如花美眷,也付予这似水流年。
不觉于一棵梅树下梦见一位俊秀书生手执柳枝,二人钟情相许,幽会与亭中。回去后丽娘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临终前要求来到花园将自己的画像埋在梅树下,最后香消玉殒。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于此,机缘巧合地发现了太湖石下的画像,惊讶地发现原来丽娘就是他魂牵梦萦的佳人。
夜里,丽娘的灵魂在后院游荡,又遇见了梦梅。后来,柳梦梅开了墓,丽娘死了,复活了。两人私下结婚。不久后被丽娘的父亲发现,告柳梦梅盗墓之罪,幸好柳梦梅科举拔得头筹,在皇上的帮助下最终与丽娘白头偕老。
这是一个女人追求真爱的故事。她为爱而死,为爱而生,这是一个神话。这园外春色无边,这墙角繁花开遍,姹紫嫣红。我花容月貌,我锦衣玉食,却得不到爱情,这无边无际的乏味与空虚何日才是尽头。
既然求爱不得,如此终老,不如就此死去,至少还怀抱着对他的回忆。丽娘的勇敢与痴情即便是现在也是极为少见的。故有人这样说: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漠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yjs21.CoM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她的这种大胆看似少见其实在北宋这样一个如此封建的年代,无数被精神束缚的女子早已遥想过千万遍,汤显祖无疑借丽娘之身道出了她们难以言明的渴望,那就是自由,那就是真爱。这温柔的歌声,这缠绵的丝竹,一寸一寸走进我的'心湖。女为悦己者容,其实是女为己悦者容,因为你所以有了美丽的理由,我的每一次微笑都是为了你能长一点的停留。
若生不能与君相伴,那么死又有何惧。人精神上的共鸣虽然抽象可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如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样,我心有所愿,便愈发有着冲脱周围的欲望。然而求之不得,只好寄梦想于他人,在戏曲里需求精神寄托。
兼之昆曲本就有其活色生香之长,更是将牡丹亭这段死生缠绵的爱情故事唱了个荡气回肠,引天下女子为之向往。
痴情勇敢的丽娘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仍然有那么多的女性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热爱自己美丽的脸庞。她是个奇迹。她为爱而死,为爱而活。她在黑暗中像一盏高高的孔明灯,寄托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成就了《牡丹亭》这样一首名曲。
昆曲观后感 篇2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真是相得益彰,剧情曲折,架构恢宏。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
《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述,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
主人公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质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爱的权力。
杜丽娘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昆曲观后感 篇3
从中学时代就开始读"牡丹亭",那是少有的特别让人喜欢的戏剧。杜丽娘在剧中的人物形象温柔美丽,才情洋溢,最重要还热情奔放的追求着浪漫的爱情,矢志不渝。读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时候,让人对她的爱情观心生向往。纯粹的爱情碰撞出绚丽多姿的花火。戏剧中让人对杜丽娘这个角色有了很完美的想象,一个深闺小姐对爱情心无旁骛的勇敢追求。
当第一折游园惊梦开始的时候,饰演杜丽娘的演员婉转动人的唱腔把深闺少女怀春的情愫低回婉转,声声动人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温婉地让人心生怜爱。让观众觉得她就是杜丽娘,非常惊喜的欣赏到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让人能想象着春光乍泄的花园里那个美丽怀春少女娇羞难掩对爱情的向往之情。
这段唱腔和身段完全把观众带到牡丹亭的世界里,让观众都沉浸在戏剧情景里,为杜丽娘的心思而不断起伏情绪。第一次观赏昆剧就能观赏到如此水准的表演,真的说明高超的'艺术表演是与观众没有距离的,因为它能直击人心,让人共鸣,无论你是否真的内行。剧里生旦净末丑全齐,一起演绎了一场完美的牡丹亭。在冥判那场戏里,表现出判官对杜丽娘的惊艳和怜爱,而杜丽娘也通过她细腻的演唱和表演身段完美的表达了她的感激之情,真的为之喝彩和动容。
汤显祖的伟大在于塑造了一个人物情感丰满充满人性美的角色。读书的时候,就会去想象杜丽娘的像,既有女孩子的美丽柔媚娇羞,含情脉脉,然后还有难能可贵的勇敢。牡丹亭为啥得到那么多人喜爱,就应该是戏剧里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吧,纯粹的追求心中向往的爱情。
而把牡丹亭如此完美搬到舞台就是白先勇的才情和用心了。每个词牌曲牌都是精心设计的,非常唯美,只有好的剧本,好的编剧,给予了演员好的土壤,能让他们更好发挥出本身的表演特点而更好贴近角色。好的演员可以和角色融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她就是角色本身。再与好的曲乐组合搭配才能让一部戏剧焕发出如此动人的魅力,得到那么多的赞誉,让观众都深深投入到戏剧里的情景,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美美与共"。
昆曲观后感 篇4
细细一想,将昆曲比作牡丹并不妥当。只是一来《牡丹亭》是昆曲中数一数二的经典剧目,二来自己十分偏爱,便取其中二字用以取代了。
昆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惊世骇俗,她雅致,恬淡,即便是像《长生殿》这样的宫廷大戏,也会不知不觉早早流露出苍凉末世之感。她没有木棉的赤瓣玲珑,比水仙少几分萧然清冷,较丁香多几分端庄素雅,又不及玉兰冰肌柔弱。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在了无人迹的峡谷中,茕然一身散发幽香,不孤寂,不沮丧,不高傲,不张扬。只静静的`等待着相隔数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她的美流下热泪。
很多同龄人不理解我对昆曲的喜爱。他们常带着同样诧异的表情,说出同样的理由:“那是老年人才看的东西。”更有人说:“那是早该淘汰掉的。”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凉透了。无法想象若昆曲在将来的一天彻底为我们抛弃,中国还有哪些文化值得我们如此义无反顾的坚守,传承下去;中国人向外国人介绍戏曲之母时头脑会否一片空白。毫无疑问的是,后者这种情况在大部分青少年甚至中年人身上早已出现了。
昆曲,这门曾经风靡全国如同今日流行乐且整个社会为其显现出集体痴迷的古老艺术,在今日的中国,竟一度出现“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现象,其原因显而易见,又令人匪夷所思。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音乐领域,从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霹雳舞到今天的摇滚,重金属如LinkinPark,AvrilLavigne,无一例外的冲击着青少年的耳膜,再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的同时,中国的这门传统艺术也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定位。所幸,老艺术家们力挽狂澜终于使得昆曲得以保留,在各地亦成立了昆剧院,培养新一代人才。然而,昆曲仍一直处于一种少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似空守闺房的思妇,形销骨立,恹恹然清冷。
昆曲观后感 篇5
开场时,一曲宛转悠扬的笛声仿佛把人立刻带入了梦境,那晚的演出令我非常兴奋,不仅仅是视觉、听觉,仿佛心灵也受到艺术美得洗礼。我能在这么特别的文物剧场观看这么古老的昆曲传奇代表作,真的非常感谢贵公司提供的这次观演机会。
整场表演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美,有些场景细节更是惊艳。比如那些蝴蝶飞向光亮,这一些都好像在梦中,或是在经历诗意的旅行。那活生生的娇美容颜,清亮亮的婉转歌喉真的令人迷恋。我一直认为只是年纪老的人爱看戏,年轻人并不爱看戏,但没想到来的人大部分是跟我年纪差不多的。这次我所看的《牡丹亭》跟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的相比,有了一些不同的部分,好像这次演的《牡丹亭》是针对时代变化而改变的,和一般人以为没意思、无聊的、以前旧的《牡丹亭》不一样,它更富有幽默感,更加时尚。这种幽默的部分,驱赶走了观众的烦恼和生活压力。本来在我的理解上"昆曲是京剧,京剧就是昆曲",但我又不能准确的区分他们的不同。简单的说,我对京剧的感觉是"华丽",对昆曲的感受是"优雅".我想昆曲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还是词曲的内容,人物的举止都表现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氛。相对比较而言,以前看到的京剧更像窈窕淑女似的纯真,而且更质朴。看了昆曲经典《牡丹亭》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唯独对昆曲情有独钟的原因了,昆曲实在是一个从外到内都极尽雅致的艺术。这果然是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的原因了。
《牡丹亭》,中国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经典剧目。它的故事美:讲述的是 南安富家千金杜丽娘,一日去后花园游玩,春色沉醉,不觉小寐。梦中见一俊朗书生(柳梦梅)持柳枝而来,两情欢好一晌温存。梦醒怅然若失,感念成疾,竟至重病而亡。弥留之际嘱丫鬟春香将她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将其自画像藏于太湖石下。千里之外的柳梦梅亦梦有所感,因赴考路经南安,抱病淹留,机缘巧合拾得丽娘自画像,一见倾心,日日玩赏声声呼唤,叫得杜丽娘魂魄跨越阴阳前来相会,以幽魂之身荐枕于柳梦梅。二人情到深处,杜丽娘托出实情,柳梦梅痴心一往,掘坟救杜丽娘回生,二人终成眷属。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如此开放的社会,像杜丽娘这样开放的女子也不多见。可能是现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太多了,爱的真正意义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人们追求的爱已不再那么的"纯洁"和"奔放",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可能对爱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像杜丽娘那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回!
它的唱词、唱腔、台词美:演员、乐师皆按明代服饰装扮;舞美设计充分尊重皇家粮仓建筑原貌;现场演剧采用明式家具陈设;角儿完全靠嗓子和身段,乐师完全现场演奏,杜绝麦克风和扬声器;开放式扮戏房一览中国戏曲勾脸绝活;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 满园春色,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所具有的内敛、含蓄、腼腆的特性没有遗漏的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而她作为一名养在深闺的少女所拥有的伤春的神态更是迷乱了我们的双眼。
它的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它的主题美: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所谓理想的爱情必然是两个人的爱情,所谓爱情的理想,也必然是两个人共同的理想。《牡丹亭》就是在演绎一部可歌可泣、入死出生的旷世之恋。杜丽娘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
皇家粮仓有着600年的历史,昆曲之作也传诵了600年,我7月20号观看的是第599场演出,在明晚也将迎出它的第600场演出,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真心的预祝明晚演出更加美满!
昆曲观后感 篇6
《牡丹亭》的演出时间是晚上6点半,据说要根据每晚的日落时间进行微调,以应和日暮的剧情My way的阿姨讲,去课植园10分钟的路程,我们5点从房间出来,一路向东,穿堂过巷,跨了几座小桥,到课植园时已经6点多了。爸爸研究了街上矗立的导游图后说,"我们从镇子的西南端走到了东南端。"途中给溪溪买了一把折扇、一个绣面圆镜,溪溪喜欢得紧。
课植园已经闭园,和溪溪一起在课植园门口的《牡丹亭》海报前留影,溪溪指着海报说:"妈妈,我喜欢那上面的衣服"——妈妈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曾经非常的迷恋戏服,嘿嘿!
课植园门口的服务人员穿着绣有牡丹亭的背心,检票时每人发给一个小袋子,妈妈一开始还以为是湿纸巾,撕开才发现原来是驱蚊带,室外看戏,蚊子想来不少,到也难为组织者的贴心。
穿过几进厅堂,来到课植园的后花园,花园小径的尽头,一池秋水以及竹林掩映中的一亭、一桥,便是实景舞台了。
日暮将至,东南角亭子前的古琴叮咚渐响,接着西北角小桥后的箫声呜呜应和,琴抚箫吟后,春香和杜丽娘浅唱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逶迤而来。
溪溪悄悄的说:"妈妈,那个穿粉衣服的是杜丽娘?"
妈妈悄悄回答:"粉衣服的是丫鬟春香,穿青衣服的是杜丽娘。看戏不能讲话的,有问题,看完戏再问。
"要是粉衣服是杜丽娘就好了,我喜欢粉衣服。"溪溪细声细气的说完后开始安安静静的看戏。
《牡丹亭》原文共有五十五出,这次节选的是原文戏折里面的第十出《游园惊梦》、二十三出《冥判》和二十八出《幽媾》。看演出前,见有文章将谭盾的实景《牡丹亭》和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进行对比,批评实景《牡丹亭》——《冥判》一出中阎王殿下的胡判官、黑白无常等大鬼、小鬼太闹腾,但是我却觉得这段处理得很不错——阴冷而不阴森的阎王殿,鼓点清冷而明快,最主要的是扫掉了我唯的一顾虑——演出前,我一直担心阎王殿的那段戏会吓坏溪溪的。当那个判官说到:"想我当年也是个多情的。",观众席上顿时笑声一片。
三出戏衔接得很紧凑,毫无突兀之感。印象比较深的是《惊梦》里柳梦梅的浪荡、《冥判》里阴间的温情。最爱的仍然是唱词,像"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样的唱词,心中念过不知多少遍了,现在软软糯糯的苏白唱出来,心中仍是感慨无限!
溪溪的兴趣则是大团圆的结尾,杜丽娘和柳梦梅穿着花团锦簇的大红喜服拜堂成亲。
尾声处理得很有现代感,抚琴的和吹箫两位年轻女郎梳马尾辫,着黑T恤,乘一叶扁舟渐行渐远。
昆曲观后感 篇7
《牡丹亭》这部作品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离奇遭遇为主脉,着重展现了它反礼教、反理学的核心思想。
《牡丹亭》的创意来自于一个传说。传说广平太守冯孝将男马子,梦一女人,年十八岁,言:“我乃前太守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四年。为鬼所枉杀,按生箓乃寿至八十余。今听我更生,还为君妻,能见聘否?”马子掘开棺视之,其女已活,遂为夫妇。说广平太守冯孝将的儿子名叫马子。一日,马子梦见一个约摸十八岁的女子前来跟他说:“我是前太守徐玄方的女儿,不幸早亡,死了到现在已有四年。可是我是被鬼枉杀而死的,不是正常死亡,若按生死簿上的记录,我能活到八十多岁。现在,冥间准许我再重生一次,返回阳间作你的妻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娶我?”马子说:“我愿意。”第二天,马子就前往梦中女子所指引的地方,掘开女子的棺材,那女子还真就活了过来。从此二人便结成了夫妻。
故事非常的简短,汤显祖在利用这个创意时,为《牡丹亭》添加入了更多的浪漫情节,使得故事更加丰满,更加浪漫,更加精彩。故事中对应徐玄方女儿的人物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杜丽娘,而对应马子的人物则有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柳梦梅。说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杜丽娘一日午睡,梦见一名青年书生——柳梦梅来到牡丹亭与她幽会,二人如胶似漆,十分相爱。梦醒后,物是人非,一派凄凉,从此杜丽娘也再没有梦见柳梦梅。由于相思之苦,杜丽娘日渐憔悴,最终一病不起,于中秋之夜死去。临终前,她请求母亲将她葬在花园牡丹亭边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压在太湖山石之下。其时适逢金国在边境作乱,杜丽娘之父杜宝奉皇帝之命赴前线镇守,战事紧急,杜宝也只能匆匆埋葬了女儿,并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她,便举家前往前线。三年后,柳梦梅赴京赶考,走到南安借宿于梅花庵中,偶游花园,恰在太湖石边,拾到杜丽娘的画像,发现杜丽娘正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晚上,柳梦梅梦到杜丽娘再度前来与他相会,二人诉说了多年的离别之苦,最后杜丽娘让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妻。后受杜丽娘之托,柳梦梅前去寻找丈人杜宝。杜宝却认定柳梦梅一派胡言,便将其打入牢狱。直到后来朝廷发榜,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肯认柳梦梅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上,事情才得以完美解决,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也有情人终成眷属。
杜丽娘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并非天生,有一个成长过程,并包含着一定的复杂性。汤显祖一方面通过人物关系提供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一方面通过剧情发展揭示杜丽娘的内心活动,从而表现了杜丽娘叛逆性格的成长过程及其复杂性。
杜宝这些人代表封建势力,代表礼教观念,代表理学思想的统治。杜宝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正派的官僚,他忠君爱国,也还注意民生疾苦。但他除了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古板面孔以外,什么才能都没有,显得极为平庸。他奉命御敌,临阵对敌却是束手无策,只好使用贿赂方式、欺骗手段来解围,可以看出除了八股文章,真是可谓一无是处。对自己唯一的女儿,他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样疼爱有加,而是逼着她学习她并不想学的《四书》,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他“名儒”的称谓。而对他的妻子,他也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呼来唤去,督促妻子对女儿严加管教。杜母虽然比杜宝懂得疼爱女儿,她说过“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的话,但她还是标榜自己娘家“世出贤德”,要给女儿做个“贤德”的楷模,凡事由杜宝做主,说是“但凭尊意”,一切照您的意见办。她要把杜丽娘关在闺房里,认为“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游戏空无人之处”。她被封建礼教毒害了,却又拿封建礼教去毒害自己的女儿。陈最良作为“腐儒”,也是被封建礼教毒害了的。汤显祖对他有批判,又有同情。他从小攻读儒家经典,但乡试考了十五次,整整耗费了四十五年,仍然没有功名,最后连廪生的膳食都给取消了,教书糊口也靠不住,被人称为“陈绝粮”。他生活没有着落,还迂腐得近乎愚昧,陷于不能自拔的境地。他教杜丽娘念书,就只知道“孟夫子说的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这跟杜宝说的“拘束身心”是同样的意思。汤显祖正是通过杜宝、杜母、陈最良等人物写出杜丽娘的客观处境,一个使人窒息的客观处境。
杜丽娘从小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她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严密地关在家庭里,同外界社会是完全隔绝的;她同时被严密地关在闺房里,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绝的。她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生长在这样家庭里的杜丽娘,礼法、家规、女诫、妇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锁,紧紧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为疲乏,白天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就连她在裙子上面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
杜丽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循规蹈矩,唯父母之命是从。在新春时节,她跪着给父母敬酒祝寿,表示她的孝心。杜宝要她在刺绣女工之外,应该“知书知礼”,她答:“从今后茶余饭饱破工夫,玉镜台前插架书。”于是就在梳妆台前摆上书册,认真读古圣先贤的典籍了。拜见塾师陈最良之前,她曾自夸“儒门旧家教”,“女为君子儒”,她甚至要求丫环春香跟她一同学习古代贤达妇女的榜样。她对春香说:“你便略知书,也做好奴仆。”意思是春香略微读点书,就会懂得尊卑长幼的关系,好侍候主子,当个忠实的奴仆。这些情况都表明能背诵《四书》的杜丽娘,的确像春香说的那样“老成尊重”。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梦而死”这种“死而生”的幻想情节,是浪漫主义理想化的虚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因而让人读了感慨万千,拍案称奇。作品还用现实主义手法,批判了封建礼教对杜丽娘的残害,逼得活生生的一个妙龄女子害春病而死。而杜丽娘的死,也是封建时代千万个女子命运的悲剧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只知道用封建礼教苛求自己的女儿。虽说当官他是个清官,好官,劝农民种桑麻,但是之后遇到金兵围城之时,虽有保护城中百姓之心,但无破敌之力。最后不得不靠老学究陈先生写给前来围城金兵头领的夫人的信,用反奸计破围。当柳梦梅前来认岳父,杜宝居然把中了头名状元的柳梦梅抓进牢中吊打,不肯承认女儿能够还魂的现实。直到皇帝亲自考问杜丽娘和柳公子,才使得一家团圆。杜丽娘的母亲是一个不明事理的母亲,只知道女子要守封建妇道,不知道这种封建礼教残害的正是自己的亲骨肉。作品还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社会的动荡,民不聊生,战火不断,生灵涂炭。这种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作品赋予了活生生的时代现实基础。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汤显祖是明代戏曲作家,他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而他的这部《牡丹亭》便是他名副其实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