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家务》优秀教学反思(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1
《做家务》这一课是2年级上册的有关“2的乘法口诀”的内容,教学目标是要通过老师创设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归纳总结出2的乘法口诀,并通过做游戏,做练习,加强对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还要让学生通过熟悉生活情景,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一、结合学生实际,亲切而自然地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2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时,首先创设了小明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摆碗筷”的情景,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学生就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就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棒代替筷子)进入角色。
二、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为列乘法算式和编口诀做准备。
学生通过一边摆,一边数的过程后,就会很快得出结果,明白是2个2个的增加的,也很容易填出表格。
三、学法指导,自编口诀。
5让学生回忆5的口诀的编制过程,说说是怎么编的?尝试独立编制2的乘法口诀。将编好的口诀在小组内交流。在全班汇报。在这个环节上,我觉得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了点,当一部分优生编好后,我就让他们在全班交流了。接下来的记忆口诀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好方记住这些口诀?我就直接让学生回答了,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所以学生所说的方法也很单一,特别是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白有些同学说的什么方法。课后想,如果让学生多观察算式的结构,把算式与口诀联系起来,找出规律来背口诀就更好了,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记忆的方法也就会更多。
四、用多种形式巩固新知。
(1)对口令:生生之间对,师生互动这是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学习的知识。
(2)圈一圈。
让学生看黑板上的表格,(出示书上15页的2题)先让学生读题。 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在填空。此训练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
(3)情景练习: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并伸出双手,问:一个人有几只手?再请8个同学上讲台,让他们伸出双手,问:“共有多少只手?要求其它同学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然后请他们自己完成。这个练习目的是利用情景巩固练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但由于时间原因,学生没有在全班交流。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家的地址和周围环境的主要特征。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小花鸭木偶或指偶一只。
2、准备《迷路的小花鸭》歌曲磁带。
3、自制简易的区域背景图,背景图需标有幼儿园的具体位置和一些明显建筑。
4、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搬新房》。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出示小花鸭木偶,操纵木偶并表现小花鸭无助、欲哭的样子。
2、引导幼儿猜猜小花鸭怎么了。
二、组织讨论。
1、什么是迷路?迷路的小花鸭心情怎么样会?为什么伤心?
2、怎样才能不迷路?迷路了改怎么办?
3、你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吗?自己家的周围还有哪些主要的建筑?
三、绘制地图。
1、出示自制的区域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背景图并帮助幼儿找到自己家在图中的所在位置。
2、指导幼儿在背景图中的适当位置画上自家的房子。
3、启发幼儿以幼儿园为中心,画出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线,并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在路线上增添一些主要建筑。如:从家里到幼儿园路上要经过医院,小学,邮局,幼儿分别用明显标志表现这些地方。
四、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将绘制好的地图布置在班级的主题墙上。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3
关注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本课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培养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本堂课,我尝试大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出2的乘法口诀。
如:1双筷子有几根?(学生:2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1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2=2
能编出口诀吗?1个2就是:一二得二。
2双筷子有几根?(学生答:4根。)里面包含有几个2?(2个2)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22=2
能编出口诀吗?2个2就是:二二得四。
(最后归纳出:当积满十,编口诀时不需要得。)
自始至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我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课堂内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过尝试,学生学习的效果比我想象中更加理想。因为:
①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②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有信心,他们才更加有动力。
3、重视自主探索是发展思维的关键。
传统的教法,通常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编写乘法口诀,会背诵口诀,并会用所学的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上。这样做,通常会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本节课,我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上。不仅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并编写出2的乘法口诀,而且在练习上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设计,例如:在课的最后,设计了学校举行运动会的练习,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索,使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乘法口诀之外的乘法计算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4、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存在的差异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在做练一练的第4题4个人有几只手和8只手有几个手指这道题时,有几个学生对1双手和1只手的概念很模糊,而我在指导看图说话时又忽略了这几个问题,就急着让学生做,没想到竟然有一些学生把4个人有几只手做成45,而把8只手有几个手指做成810。由于我没有做好练习前的引导,以至于学生对题目的错误解答,这是我的失误之处。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4
在本次我校举行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个知识点《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和经验上进行的,因此本节课我尽可能放手让学生通过“迁移”学习2的乘法口诀。自我感觉比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1、在出示主题情境图导入这一环节,我没有笼统地问: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而是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这一提问,仔细观察图,去努力寻找有关数学的信息,从而达到与图充分地对话。
2、在学生根据情境完成表格这一环节,我没有直接把表格抛给学生填,而是先让学生读表格,弄懂表格中每个格子表示的意义,让学生与表格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为后面完成表格做了很好的铺垫。
3、在找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时,我没有口述课本中淘气和笑笑说的话,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二、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小棒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的“双”数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已有学习及生活的经验,从而突破本课重点。
对于乘法口诀学生不完全是一张白纸,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2的乘法口诀了,但只会机械背诵,并不知道口诀是怎么来的及口诀的意义。因此本课重点放在编制口诀的方法上。
为突破这一重点,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原想为了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上“编口诀”这一环节,但又因为课本上已经呈现了每个算式及口诀的前半句,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口诀的编法。所以在导学案上设计了:一双筷子是2根,就是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列?口诀怎么说?然后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己编剩下的口诀。
当学生编口诀中存在问题时,(2×6=12的口诀编成六二十二)我又问:学习5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已经知道口诀前半句表示什么?(生答:乘数)两个乘数的位置怎样放?(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这样学生重新认识了编口诀的方法,加深了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刚一上课,我就问“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是光荣的,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五、注重课堂宏观调控,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课上一学生突然生病,吐了一桌子,引起全班学生注意,这时我没有慌,及时处理,然后用“关心完司霖钥同学,咱们继续上课”一句话将学生的注意力扭转回课堂上。
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学生在“编口诀”这一环节进行小组交流时,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交流不充分,学生没做到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2、当学生出现了类似“4双筷子是2个4”的问题时,点拨不到位,学生理解不透彻。我想导学案如果设计成:“4双筷子是()根,就是()个2”以上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3、学生在记口诀时,给学生留的时间少。致使有的学生课上没背熟。
4、课堂前松后紧,学生做“达标检测”和“拓展延伸”的时间仓促。
针对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老师一直在赶时间,总怕课上不完,有完任务的思想。所以以后还要加大学习力度,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的、与时俱进的人民教师。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5
这是一节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
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
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
在这节课中顾及过多,想展示的也过多,反而顾此失彼,一些传统教学中的优点也给忽略了。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6
本节课,我先复习5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复习旧知时,有意识的询问学生如果不记得其中一句口诀应该如何解决,学生能道出联系上句或者下句口诀的答案来推算。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做家务》主题图,由于摆碗筷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讲起来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还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究竟摆碗筷和学习数学有什么联系呢?我和学生共同探究了1、2、3分别乘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剩下的口诀我请每位学生把所需的筷子数填在表格里,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让他们边摆边填表,1双2根,2双4根……再利用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并根据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在记忆口诀方面,我先让学生找出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记忆,再请学生以集体背、对口令等方式记忆口诀。突出了从数数——填表——列式——编口诀——记忆口诀的学习过程。
这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有:
1、以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创设小明摆筷子的情境,解决9双筷子有多少根,让学生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保证了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不足的方面有:
1、课堂时间的掌控上,由于前期复习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后期编制2的乘法口诀时间不够,并且还未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方面。第一,在编制“二五一十”时,我想让学生发现这句口诀中同时涉及到“2”与“5”,在今后的口诀中都可以掌握此方法;第二、我还有一个设想,“如果有10位客人需要多少根筷子呢?”、“14根筷子能给几位客人呢?”此类问题也由于时间不够未能提出。
3、练习量不够。在最后的环节上我以背诵口诀Pk赛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果能留1/2或1/3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可能效果会更好。
学生方面
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小组合作意识不强。
2、在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再编制口诀时,我发现还是有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没弄清一双和一根,会给“每位客人”一根筷子。
如果我再上这节课,第一恰当掌控课堂时间,本班学生大部分对2的口诀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完全可以用激昂的情绪去感染他们、也可以一轮一轮的Pk战去调动他们的情绪。但我想讲的细、精、透,导致语速慢了,时间不够用;第二,我会在记忆口诀方面多下点功夫,让学生探索记忆口诀的方法,并根据口诀的规律记忆,请记得快的同学谈谈记忆方法,并请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如:一支圆珠笔要2元,买6支要几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7
2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材创设摆筷子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实际操作,探索筷子的双安适与筷子的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探索的结果填入表格,为编制2的乘法口诀做准备。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从生活中引入,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全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数学,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口诀,自始自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老师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想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归纳记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数学应用与生活,宏观上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整堂课保证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从课的引入,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让学生感受劳动是光荣的,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初步体验家人间的亲情。
2.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3.学会爱家人、家乡、祖国的美好情感。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我爱我家》音乐、教师的图片、风光照片。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师: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3.能帮爸爸妈妈做什么?
4.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送礼物)
二、家人以外的爱
1.除了爱父母还会爱哪些人?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简单介绍一下各行业的情况。
三、对大家庭的热爱
1.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面,这个家的名字叫《中国》,小朋友们爱不爱我们的大家庭呢?(爱)
2.看照片《各地的风光》
3.感受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活动延伸:
1.教师画好的房子轮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画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们的家,给自己的家涂上颜色。
教学反思:
家是我们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安全、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成人的辛劳。并由此活动萌发了幼儿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产生了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 篇9
1。从生活中引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在这节课里,创设小明摆筷子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解决“9双筷子是多少根?”的问题,引发学生亲自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编制2的乘法口诀到记忆2的乘法口诀,自始至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教师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如,要记住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很快地记住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可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等,能引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保证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3。关注品德教育。
从课的引人“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家帮助过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等,无不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案《小班我会做家务教案反思》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会开车小班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