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2、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
3、探索和解决问题,体验转化及极限的思想方法。
4、学会由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指导:猜想→讨论→操作→概括→尝试→辨析→总结
教学用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
学习用具: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所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疑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茶叶罐是什么形状的?如何求它的体积?你有办法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猜想
现在该怎样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不妨大胆猜想一下好吗?
2、表扬鼓励,实践迁移
(1)有同学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真是既聪明又能干!
让学生互相讨论,思考应如何转化,然后组织全班汇报。(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
(2)操作:学生操作学具,切割拼合。
(3)感知:将圆柱体模具(已切好)当场演示。
①让一位学生把切割好的一半拿上又叉开;
②另一位学生将切割好的另一半拼合上去;
③观察得到一个什么形体?同时你发现了什么?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
(4)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5)讨论: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有什么联系?
(6)汇报:你发现了什么?【圆柱→近似长方体:①体积相等;②底面积相等;③高相等;④表面积不相等。】
(7)概括总结
①让学生试着总结公式;
②老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用课件出示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运用新知,尝试解答
[做一做]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cm2,长90cm。它的体积是多少?
(1)尝试:让学生理解题意,自己尝试解答。
(2)展示:根据v=sh可得:75×90=6750(cm3)
(3)讲评并强调:计算体积时结果应用体积单位。
(4)拓展: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该怎么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如果已知的是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计算公式,再相互交流。
得到:v=πr2h
[完成教材第20页例6]一个圆柱形水杯,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0厘米。已知一袋纯牛奶有498mL。问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
1、教师引导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计算出杯子的容积。
2、学生独立计算杯子的容积,然后与牛奶的容积作比较,就完成了任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下表。
2、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5米,半径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三第2、3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转化近似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柱=sh
V柱=πr2h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板书:a:b=d:c a/b=d/c)
二、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我们刚才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而另一个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三、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
(17)、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现在同学们会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吗?
那就做做下面这道题: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米,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1.5/2.5=6/X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3)、在这个比例里,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
(4)、解答(提问:你们是怎么解答的?)、检验。
(5)、12/24=3/X
3、巩固练习
4、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板课题:解比例)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先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解方程求解。)
(2)、现在你们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另一个作用是什么了吗?(用来解比例)
5、拓展延伸
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思考题: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向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 ):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 ):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
师: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师: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32)对了,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
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义。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3、巩固例2练习
(1)出示练习题p44第8题
(2)学生独立完成,二名学生板演讲解分析
(3)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4、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 1.5/2.5=6/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 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指导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完成p4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p44第8题、第9题、第10题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 模型高度:原塔高度= 1 : 10
未知项(x) 320米
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X:320=1:10
10X=320 x 1
X=320÷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教学反思: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教师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所以,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习,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2 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
相信《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集合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六年级下册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