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行道树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
行道树课件【篇1】
行道树初中语文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
2. 品析文中形象而深刻的语言。
3.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把握行道树——无私奉献的形象,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品味语言,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行道树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当我们漫步在校园或者街头的时候,总会看见街道的两旁种着
许多树,我们亲切的叫她们“行道树”或“绿化树”,她们是我们的朋友。那你们有没有特别去关注过她们呢?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都知道些什么树。(一组树的图片)
同学们,假如树能思考,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在想些什么呢?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的脚步,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去听听她们的心里话!
二、作者简介
张晓风,女。1941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代表作有小说《梅兰竹菊》,散文《地毯的那一端》、《行道树》,戏剧《画爱》等。
三、字词梳理
行道树 堕落 点缀 烟囱 浓阴
牙龈 冉冉 贪婪 繁弦急管
四、整体感知
(一)朗诵课文
要求:1.全班齐读,把自己想象成一棵行道树。
2.语速适中、语气深沉而坚定。
(二)初读印象
1. 这是一列____的行道树。(图片)
忧愁而又快乐、无怨无悔、不被别人理解、能承受痛苦、寂静孤独……
(学生也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2.我们的作者张晓风又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原句。
五、品味语言,感悟主旨
1.那么同学们,行道树在忧愁些什么呢?它又在为什么而快乐呢?
表现 原因
忧愁 (1)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 家本在山上,在原始森林里。
(2)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同伴在吸露,在玩凉凉的云。
(3)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
(4)生活在寂静里,在黑暗里,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 繁弦急管,红灯酒绿。
(5)我们担心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 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讲解:(1)看看同伴的生活环境,再想想自己的生活环境,行道树发出了怎样的感
叹?
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指它们远离了森林,远离了它们的伙伴,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2)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点缀”?
因为城市的人们已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2.在这样一个饱受污染的环境中,行道树虽然满面愁容,但却又觉得很快乐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表现行道树快乐的语句,前后桌一起讨论。
(1)自己选择的命运——成为行道树,因此我们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浓阴。
快乐 (2)我们向冉冉升起的.朝霞致敬,快乐的迎接太阳。
(3)我们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以孩子能贪婪地呼吸清新空气而自豪。
(1)“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既然是“别人都不迎接”,为什么“我们”去了?
因为别人都不去,“我们”就去了。“我们”去是命运安排的,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很好地体现了奉献精神。
3.教师总结
行道树为那抖不落的烟尘而忧愁,为人们对它的不重视而忧愁,也为城市空气污染、市民健康而忧愁;但是它们还是“在春天勤生绿叶”,“在夏日献出绿阴”,快乐的迎接太阳,为城市制造清新。
4.那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行道树具有哪些品质呢?
自我牺牲、无私奉献。
5.文中还有哪一句话也体现了行道树的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神圣——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痛苦——一身烟尘,孤独寂寞,夜晚苦熬
深沉——默默奉献、以苦为乐
总结:这是全文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行道树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6.同学们知道这种通过某一事物来比喻某一种人,使其性格、形象更为鲜明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吗?
借物喻人。
7.那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也具有行道树这样“默默奉献、勇于牺牲”的品质呢?
六、写一写
行道树,我想对你说____。
要求:基于行道树的奉献,表达对行道树的感谢。
七、布置作业
假设你是自然中的某一处景物:古桥、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试以“奉献”为主题来说说看,相信你能说得很好。
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乐!”
行道树课件【篇2】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等词语。
2.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
3.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标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德育目标
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课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把握短文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取生命体验。
行道树课件【篇3】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行道树》。我将从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结合教学的`十二环节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备)
常说:吃透教材,才能灵活把握。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无私奉献者的崇高品质。表达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篇幅虽短小,但语言清新凝练,内涵丰富深刻,学习时,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更要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
学情分析(备)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但由于社会阅历的欠缺,对这类哲理散文的感知却时常停留在表面,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因此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人生启迪。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和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重点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行道树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无私奉献者的崇高品质,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课标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对主旨的感知和领悟,而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我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目标明确,再加上方法得当,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明显,整体上我设定的方法是:
1圈点批注法: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动脑动笔的习惯。
2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朗读、跳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3点拨探究法:本文内涵深刻,还有一些重点词句较难理解,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的点拨是很有必要的。
四、我重点说一下教学程序。
围绕目标,参照重难点,我将这节课分为激趣导入、赏读分析、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备、讲)
开头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多样的事物组成了这美妙的大千世界,每样事物都有其各自的骄傲。例如:风的骄傲是驱走炎热,带来清凉;雨的骄傲是洗净污浊,滋润干涸;花的骄傲是娇艳欲滴,芳香四溢。大家说说树的骄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生长在哪里?
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生长在马路边,伫立在城市的烟囱里,人们称之为行道树。同时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组排比句加上一个问句,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既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又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讲、练、纠)
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词语给行道树加一个修饰语()的行道树
学生在通读完课文后,在课文的最后一句能迅速找到(快乐而忧愁)
设计意图:学生在初读完这类文章时,对内容不会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很简单问题,但却可以让学生如作画一般,先粗笔勾出树的大致轮廓,找到这句话,树的轮廓就出来了。还可为进一步的探讨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行道树为什么忧愁,为什么快乐?由此自然进入第二环节。
二跳读课文,分析形象(能、练)
从文章中找出表现行道树快乐和忧愁的语句。
(快乐:为居民制造新鲜空气,为行人现出绿阴,为城市迎来太阳)(忧愁:空气污染严重,尽全力也改变不了现状)
教学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朗读时得到的零散信息进行有有效的整理,训练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行道树的枝干部分也已细笔描画完成,为下一环节的揭示中心,做好准备。
三品读感悟,把握主旨(悟、能、纠、补、研)
●读完课文后,你觉的最富于哲理性的句子是哪一句?
理解了这一句才能真正把握课文的主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
2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
(一身烟尘、孤独寂寞、不被珍惜,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在奉献)
3该怎样理解深沉的含义?(为人们的幸福甘愿自我牺牲,这是更深沉的幸福)
设计意图: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真正的领悟了全文深刻内涵,认识到行道树其实就是无私奉献者的象征。也是把树工笔雕琢,凸显精神的环节。至此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也完成了对树形神兼备的描画。
●结合语境,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1“堕落”一词应如何理解?(落,掉指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大大跌落)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改变不了城市充满烟尘的局面)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在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拓展延伸,情感体验(练、能、研、悟)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像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的例子,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的活动。
1出示例句:
赞美你,行道树,
你迎来太阳
让城市变得清新。
请小组每一位同学各自从生活中选定一个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山一石,也可是我们身边的某一种人,某一种职业。仿照例子写一句话,然后将小组内个各成员的作品合并成一首小诗,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大胆的说,自由的写,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同时小组共同完成的诗,也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快乐。
2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能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
点拨:帮课代表收发作业,帮妈妈做一次饭,公交上给老人让一次座
设计意图:脱离空洞的价值说教,让学生不在觉得实现人生价值遥不可及。让学生明白: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做起,尽可能的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就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五课堂小结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来结束这节课;
生活是如此美好,原来是因为有这么多无私奉献者的创造,让我们也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呈现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板书设计
一身烟尘献出浓阴
悲凉点缀迎来光明
不被珍惜制造清新
奉献
行道树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行道树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而理解全文的主旨。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行道树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对关键词的理解。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学生默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词典,自己解决生字词
四、朗读课文,注意议论性语句
五、研讨、探究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4、理解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⑵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⑶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行道树课件【篇5】
《行道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是张晓风一篇短小而精美的散文。如何实现“短文厚教”、“小文富教”呢?从笔者教学实践看,要紧扣“短”的特点,组织反复整体诵读,移步换景,“读”径通幽。
一、初读,整体感知,填写“我们是一列 的树”
学生自由诵读,勾画圈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完成思考和填空。教师组织交流。师生在尊重个性化认识、开放性认识的原则下,共同补充完善。
生1:是一列立在城市飞尘里的树。
生2:是一列离开了原始森林大家庭,不能吸露玩云的树。
生3:是一列自己选择了自己命运的树。
生4:是一列春天勤生绿叶、夏日显出浓阴的树。
生5:是一列给城市迎来光明的树。
生6:是一列给人类制造清新的树;还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二、细读,独自默诵,感受形象,填写“行道树是一群 的形象”
这个空的填写,需要找准文本相关语段,扣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还得下一番概括、归纳、联想、抽象之功,进而才会有所得,有所表达。
同学们交流了以下感受:
生1:行道树是一群生活在艰苦环境里,默默地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生2:是一群寂寞孤独者形象。
生3:是一群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者形象。
生4:是一群主动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的牺牲者形象。
生5:是一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劳动者形象。
生6:是一群创造者的形象。
生7:是一群自豪的幸福者形象。
三、赏读,深思品悟,填写“这群形象具备 的品质”
这是关键的一步,需要学生在前两次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形象”的本质特点。当然,要完成这一步,依然离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作者用语言能够巧妙的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得以领悟。学生结合前面的形象把握,从语句中不难读出“行道树”的品质。教师也可适当点拨,促成学生认识升华。
生1:“苦熬,牙龈咬得酸痛”——具有坚持的品质。
生2:“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具有负责任的精神。
生3:“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对工作、事业的执着。
生4:“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舍己为人,任劳任怨的品质;
生5:也体现了只讲给予,不求回报的品质。
生6:“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具有豁达乐观的品质。
生7:为人类习惯污浊而忧愁,为自己从事高尚的工作(事业)而自豪——深沉的`品质。
生8:这是一群具有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品质。
生9:这群形象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
四、美读,陶醉地读,领会情意。填写“抒发作者 的感情”
学生在陶醉的诵读中,结合前面所获得的“形象”及“形象的品质”,自然而然领悟作者所发现的行道树的“独特美”和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的交流和师生互动中,可以形成一些共识:
生1:抒发对行道树精神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生2:抒发对行道树品质的崇尚之情。
生3:抒发对具有行道树品质的人的崇尚之情。
生4:抒发自身具有行道树精神品质的自豪感。
师:能够感受到这一层,真了不起。我们在读出了文章意蕴的同时,对表达手法有认识吗?有无同学愿意交流?
生5:由“树”到“人物形象”——以物喻人;由“树”、“形象”到“品质”、“感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师:一语中的,精练、简洁。
五、比读,类文比较。填写“两文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
老师提供《一棵树的悲悯》,同学们阅读比较。学生读的虽然是另一篇文章,要完成比较,心中依然要对课文进行一次“默念”。
一棵树的悲悯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那是一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树来,修建宫殿。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之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他的梦里,恳求国王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样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慢地说。老树一声叹息,说:“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小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国王一觉醒来,顿感羞愧难当。他收回了砍伐大树的命令,并放弃了修筑宫殿。打那以后,那国王善待于民……
这个故事渗透着佛学中一种叫禅宗的境界:即使身处险境,仍悲悯于苍生的冷暖与苦弱。其实,这也可以是一种人生的修为:我们很难做到荣辱不惊,大义凛然,但至少可以分一点温暖给你的家人,多一点关怀善待朋友,接纳一份承担给你的孩子……
生命中的诸多忧愁,多半来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便是与他人共享的快乐了。 ——许永礼 《文苑》20xx. 1
因为是刚跨入初中的学子,要求不必过高,能够有一点发现、一点认识,都应予以肯定。
师:先说说相同点吧。
生1:两文都以“树”作为写作对象,歌颂“树”的品质。
生2:都写了树给人的启示,阐述生活哲理。
生3:都在文章中借“树”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张和追求,寄托自己的理想。
师:不同的方面呢?
生4:课文刻画“群体”;此文突出“个体”。
生5:课文主要写实;此文重视虚构。
生6:课文侧重写“奉献精神”;此文主要写“悲悯情怀”。
生7:课文是写景散文,侧重于描写抒情;此文是记叙文,侧重于叙事说理。
师:大家抓得很准确,水平很高。鼓掌祝贺。
六、悟读,融会贯通,模仿创作,进入新境界。
学生自由读,将各种思绪、体会汇聚文本,使各方面信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积累。然后,迁移运用,模仿创作,再一次走高,进入新的境界。至此,明确文章是作者有情而发、因情而发的结果,不是空洞地无病呻吟。作者有表达的原因、表达的冲动、表达的欲望,这样自然成文。
从读文到表达、运用的提升,把阅读与写作(表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要求联系生活,联想想象,拓展延伸,创造创新。用下列形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准备描写 (物)。
“这种(物),在我心中是一种 形象。
“这种形象具有 品质。
“描写它抒发我 的感情。
个人完成以后,先小组交流,在广泛的分享借鉴中,强化对课文表达技巧的领悟。最后布置为课外练笔活动。
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激活思维,体现梯度,启迪悟性。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出入文本,入有“深度”,出有“高度”,移步换景,“读”径通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学生的读诵境界有了,教学的境界也就有了。
行道树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
行道树的形象与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鹰的骄傲是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火的骄傲是什么灼灼燃烧、烈焰腾腾;水的骄傲是惊涛拍岸,川流不息。那么,你认为树的骄傲又应该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最想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学生继续发言)
作为树,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愿生长在山上,阅尽千般风景;我们愿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吸风饮露;我们愿生长在湖畔,伴随凉风习习;我们愿生长在园林之中,受到悉心照料;我们更愿浓缩为盆景,享尽千般娇贵,万种宠爱……这些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偏偏有人选择了路边的行道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行道树的心声。
二、(在看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大家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生字词
三、朗读
1、教师示范(注意感情、节奏、速度)
2、学生朗读
四、(大家听了一遍,又读了一遍课文,对行道树了解了吗?)合作与探究:主题和写作手法
1、本文中行道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心系社会等。
2、行道树的形象是什么人的形象?能举例说明吗?
无私奉献者的形象。老师、警察、环卫工人、战士、医生、科学工作者等。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对比(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们抛
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生活环境。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生活态度)。
五、(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但是,文章里还有不懂的语句吗?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句子赏析和质疑:
找出你还不明白的句子、词语或文章的内容。
(1)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
象是大大跌落了。
(2)“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3)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为什么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一身烟尘,寂寞、孤独、苦熬,因为他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4)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但是人们获得了幸福,而且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5)“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六、(通过行道树的自白,我们了解了行道树的心声,如果有机会让你和行道树对话,你愿意吗?)扩展延伸:
与行道树的对话。(分组进行,每组至少由两位同学进行分角色对话)
举例:1、原始森林与行道树对话。
2、行道树的孩子和父亲的对话。
3、读者和行道树的对话。
4、烟尘和行道树的对话。
5、一个市民和行道树的对话。
七、小结: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贡献了什么,不在于他取得了什么。”正是有了这些奉献者,人类才得以进步,社会才得以发展。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像行道树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八、布置作业:
从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花鸟草虫、风雨雷电中挑一景物,仿照《行道树》写一段话。(200字左右)
行道树课件【篇7】
行道树认识到,为神圣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二.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抓住一个哲理性语句,从三个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一个哲理性语句就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三个方面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神圣”“痛苦”“深沉”是全文三个关键词,抓住这些,全文就能融会贯通,把握住精神实质。
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注意两个对比,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要准确理解所谓“堕落”;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注意两个对比,可以体会“痛苦”二字,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质疑与提问。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四.问题研究:
1.“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堕落”的用法确实跟我们的语感不能相合,怎么说是“堕落”呢?下文明明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查词典,“堕”,落、掉。“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行道树课件【篇8】
一、教材来源
《行道树》是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描绘了以制造清新,献出浓阴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树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理念。本文还通过行道树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类的无知行为对比,表现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精辟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教学时应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是七至九年级这一学段的起始阶段。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一切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期盼,但又住住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深入。表现在语文学科,就是只满足于对字词句的理解,而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认识不足。因此要借助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导组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研究的习惯,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学习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读、体味、领悟是学习的重点,理解无私奉献者形象是学习的难点。
①情景创设法: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把握与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贴近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②朗读感悟法: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学生默读、朗读、赏读、品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启迪。
③对话互动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建构文本意义,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2、学法指导
①圈点批注法: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就动脑动笔的习惯。
②探究阅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设置情景:炎炎夏日,当你走在光秃秃的道路上你的感觉是什么?烈日当头,当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呢?
2、多媒体显示行道树,学生用优美的词语形容,揭示课题。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初步感知行道树的作用,形成与文章感情相一致的价值倾向;同时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课前预习对照导语,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词典正音释义。运用文中优美词语,写一段表意完整的话,课堂交流。
2、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写法内容情感等方面谈整体感受。
[引导学生逐步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片段练习,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明确学习方向。并让学生逐步养成习惯,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赏读课文,感悟情感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并在旁写上感受。
2、学生朗读喜欢的句子和语段(朗读时要说出欣赏的理由)其间可用学生赛读,师生赛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发音、停顿、语速、语调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然后自由提问(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中间可启发学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理解它,还可以启发学生对文章表达方法的思索)
2、找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堕落”一词应如何理解?
②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③、“忧愁”和“快乐”是否矛盾?为什么?
④、“神圣”、“痛苦”和“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⑤文章运用了几处对比?有何作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
3、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纸条的形式交给老师,再在全班集体讨论。
行道树课件【篇9】
一、教材内容和特点:
《行道树》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关注自然,礼赞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课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用平实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道尽了行道树真实而坦诚的心路历程。行道树为城市制造清新,献出浓阴,自己却蒙受一身烟尘,夜晚又在黑暗中苦熬,很能作为奉献者的象征。可以看出,教材编者是想通过本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职责和使命,认识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的价值,着眼于学生心灵世界的感染熏陶。因而,借助这篇课文,让学生上一堂文学课,上一堂人生体验课,引发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新鲜感受和深刻体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点:
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学习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
五、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探究法
从教法及学法设计上看,这节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阅读本文,就是在与一颗高尚的心灵对话,就是在认识一个高尚的人应该怀着怎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此而执着地奋斗不息。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阅读感悟,点拨探究等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刚刚进入七年级,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多的引导、组织学生逐步学会质疑,逐步学会探究,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开掘学生探索研究的深度,在师生的共同探究和讨论中感受行道树作为奉献者的崇高品格,突破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
我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初步感知、深入探究、把握主旨、拓展延伸和小结等六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开头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妙的大世界创造了万物,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各自的骄傲,例如:风的骄傲是能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一丝清凉,鸟的骄傲是能在高空展翅翱翔,花的骄傲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绚烂多彩,请大家说一说:树的骄傲是什么?假如你是一棵树,你愿意生长在哪里?
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出:有一种树,它生长在马路的两旁,伫立在城市的烟尘里,人们称之为行道树。同时,在屏幕上显示行道树图片,导入新课。
这个设计用谈话方式导入,既能拉近师生的距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又能为课文的教学做情感铺垫。
(二)自读感悟,初步感知课文。
这一篇文质优美,简洁明快的散文,所有预习过的学生都会有自己初步的理解和感受,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朗读课文。通过读,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去采撷那一片片美丽诱人的语言,同时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读后出示一个问题:用课文中的词语给“行道树”加一个修饰语:“()的行道树”,将课题补充完整。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行道树的形象,并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奠定基础。
(三)指导探究,深入理解。
在上一环节学生找出了修饰语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把目光注意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上:“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恰好可以解决上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对于“忧愁”和“快乐”这一组互相矛盾的词语,学生定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行道树忧愁什么?又为什么快乐?”这就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所以我准备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从文章中分别找出表现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讨和揣摩,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行道树精神的崇高与伟大。
(四)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课文主旨。
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主要内容后,文中那一句富含生活哲理的中心句就呼之欲出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理解了这句话,方能真正把握课文主旨,而“神圣”、“痛苦”、“深沉”则是其中的三个关键词。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
3、“深沉”的含义是什么?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全文的精神实质,认识到了行道树所象征的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像行道树一样无私奉献的例子,同时,用课件展现像清洁工、国防战士、医生、教师等等无私奉献者的光辉形象,然后设计了如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首先出示这么一个例句:
赞美你,行道树,
你让城市变得清新。
请小组每一位同学各自从生活中选定一个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某一种人,某一种职业,仿照例子写一句话,然后将小组内各成员的作品合并成一首小诗,最后全班交流。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学生学语文的目光由课堂导向生活,引向丰富多彩的更大空间,这样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最后,我结合学生小组活动情况,用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来结束这节课: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值得赞美的无私奉献者,让我们像行道树和所有这些无私奉献者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异彩。
行道树课件【篇10】
一.整体感知: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
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他们甘愿自我牺牲。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行道树认识到,为神圣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二.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抓住一个哲理性语句,从三个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一个哲理性语句就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三个方面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神圣""痛苦""深沉"是全文三个关键词,抓住这些,全文就能融会贯通,把握住精神实质。
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注意两个对比,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要准确理解所谓"堕落";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注意两个对比,可以体会"痛苦"二字,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二.质疑与提问。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四.问题研究:
1."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堕落"的用法确实跟我们的语感不能相合,怎么说是"堕落"呢?下文明明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查词典,"堕",落、掉。"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第一次真好
一.整体感知:
这篇短文,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详写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又说到许多个"第一次",作者总结自己的感受,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标题就命作"第一次真好"。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具体一点说,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第一次见到孵出的小鸟,更有一阵惊喜。 作者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就是说,要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有的第一次,像见柚子树,见孵鸟,要留心寻找机会,有的第一次,如露营、做饭,则要大胆尝试。随时留心,寻找机会,大胆尝试,才有越来越多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二.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题旨,问一个"好在哪里" 全文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抓住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中心,就能够把握"好"的具体含义。
三.引导学生自读《第一次真好》,抓住结尾,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探究写作意图,可以根据结尾这样设问:怎样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深入一步,可以再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第一次真好,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样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四.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第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五.问题研究:
1. 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钻研这类问题,可以查查工具书,词语即使不陌生,查查还是有好处。"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南国,作者所见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乃至人情。
2."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在词语上辨析一下,可以理解得精细一些,自己用词造句也会细心斟酌。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很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3.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是不一定愉快的。
练习:
一.1.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2.第一次的经验有的愉快有的并不愉快,因为有的叫人难受,有的做起来很困难,有的甚至受惊吓,如此等等。但是,无论愉快不愉快,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富有刺激,给人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二.本题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启发,又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 可以从革命事业、国防事业、科学事业、教育事业等方面去想。
2. .讲述时记录一下,打个分数,评起来就准确了。
3. 有的"第一次",是坏事,当然不能尝试。如第一次吸毒,就绝对不能尝试。一试,就毁了自己。课文讲的"第一次",不言而喻,都指好事。设题目的是防止课文的负面影响。
作者邮箱: zjnhw@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行道树课件(汇编10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行道树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