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
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把相同的名字连起,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如果与前面的相同就不重复写了,连线就能表示了。一共写出了14个不同的姓名,说明参加比赛的有14人。从姓名上如果引出两条线,就说明他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预设3:把参加两项比赛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到两个长方形里,再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的名字移到一边,两个长方形里都有这三个名字,把这两个长方形的这部分重叠起来,名字只出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有6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有5人,一共有14人。
3.对比分析,介绍韦恩图。
(1)对比、分析,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而且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图示表示。上面的三幅图中,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预设1:喜欢第三幅,去掉了重复的学生的姓名,更清楚,很容易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情况。
预设2:喜欢第三幅,用两个长方形的重叠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很直观。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今天我们就研究集合。(板书课题:集合。)
(2)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
师:第三幅图先把参加跳绳的和踢毽的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在了长方形里,很直观。回忆一下,在认识百以内数的时候,按要求写数时,就把提供的数和按要求写出的数都用类似长方形的圈圈了起,每个圈都分别表示一个集合。
师:在数学上我们常用这样的方法,直观地把集合中的具体事物表示出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左下图,或在黑板上将姓名卡片圈起。)
师:这个图表示什么?
预设: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的集合。
出示右上图,随学生回答将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姓名填入圈中。
在填入姓名时,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圈中的姓名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体会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每个圈中姓名的摆放次序可以多样,体会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3)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运算。
提问:利用这两个图怎样才能让他人直观地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员情况”呢?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将左右两个图部分重叠的过程,或操作姓名卡片,去掉重复的姓名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姓名出现两次的学生是这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可以用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它们的交集。
提问: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提问: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参加跳绳比赛或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4.列式解答,加深对集合运算的认识。
(1)尝试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预设:9+8-3=14,9+(8-3)=14,8+(9-3)=14,6+3+5=14等。
让学生通过图示与算式结合进行表达,感悟多种集合知识。可以让学生在韦恩图上指一指它们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并集;指一指算式中每一步表达的是哪一部分,如“8-3”和“9-3”,体会差集。
(3)比较辨析,体会基本方法。
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发现虽然具体列式方法不同,但都解决了问题,即求出了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重点让学生说一说9+8-3=14这一算式表达的含义,“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人数再减去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体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它们的交集的元素个数”这一基本方法。
(三)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可先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让学生填入相应的序号,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将两个集合并的过程。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提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第(1)题的?要注意什么?
预设:圈出重复的姓名,再数出。要认真仔细找,不要漏掉。
提问2:第(2)题是求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预设:第(2)题求的是获得“语文之星”或“数学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只要获得了任何一个奖都要计算进去。先数出获得“语文之星”的集合的人数,再数出获得“数学之星”的集合的人数,相加后,再去掉既获得“语文之星”又获得“数学之星”的人数。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借助韦恩图帮助学生理解。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知识,还会运用集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篇2
课题: 充要条件
一、课标要求: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二、知识与方法回顾: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2、从逻辑推理关系上看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上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4、特殊值法: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往往用特殊值法来否定结论
5、化归思想:
表示p等价于q,等价命题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当我们要证明p成立时,就可以转化为证明q成立;
这里要注意原命题 逆否命题、逆命题 否命题只是等价形式之一,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式关系(否定式)的命题一般应用化归思想.
6、数形结合思想:
利用韦恩图(即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三、基础训练:
1、 设命题若p则q为假,而若q则p为真,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M,N为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若 是实数,则 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1)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
(4) 是这个方程有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3) B.(3)(4) C.(1)(3)(4) D.(2)(3)(4)
例2 (1)已知h 0,a,bR,设命题甲: ,命题乙: 且 ,问甲是乙的 ( )
(2)已知p:两条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q: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a = 0是直线 与 平行的 条件;
例3 如果命题p、q都是命题r的必要条件,命题s是命题r的充分条件,命题q是命题s
的充分条件,那么命题p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s是命题q的 条件;命题r是命题q的 条件.
例4 设命题p:|4x-3| 1,命题q:x2-(2a+1)x+a(a+1) 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5 设 是方程 的两个实根,试分析 是两实根 均大于1的什么条件?并给予证明.
五、课堂练习
1、设命题p: ,命题q: ,则p是q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p则q②若﹁r则﹁q③ 若r则﹁s
④若﹁s则q若它们都是真命题,则﹁p是s的 条件;
3、是否存在实数p,使 是 的充分条件?若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后记: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课前准备:
课件、呼啦圈2个、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去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一)报名参加数学比赛:四宫数独和六宫数独
1、师:三年级一班有3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四宫数独,4名学生报名参加了六宫数独。
2、出示参加四宫、六宫数独比赛的学生名单:
四宫:子宜、佳琳、俊轩
六宫:子宜、晓晴、子凌、方华
3、数一数,参加四宫的有几位同学?(3人) 参加六宫的有几位同学?(4人)师:一共有几人参加比赛?
生:7人或6人。
师:究竟是6人?还是7人呢?我们请这些同学上台,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好吗? 请以上名字的.同学上台(同学们一起喊他们的名字)
四宫站在左边,六宫站在右边。(矛盾:子宜两边走)
师:子宜,为什么你要两边走呢?
同学们,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同学们在小组里小声地有序地说说自己的办法。
4、小组讨论:请想到方法的同学上台进行调整。(把重复参赛的同学放在两圈的交叉位置,并说一说各个组的名单)
5、师:探究:如果我们不用语言和动作,还可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呢?
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
请同学们在白纸上画一画,画完后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画集合图、韦恩图)。 师生共同画出集合图(利用呼啦圈画,板书)
师:你真有创意,只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这样的图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广角—— 集合。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这种图我们也叫它韦恩图或文氏图,因为它是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家韦恩最先开始使用的,所以就以“韦恩”来命名了。
6、观察黑板上的集合图,让学生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
师:谁来当小老师,介绍一下集合图中各个圈表示的意思啊?
7、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根据集合图,列出算式。
小组讨论:写算式,并进行汇报。(算法多样化)
8、回顾刚才的做法:(课件)
三、能力提升。
1、提出问题。
师:如果三(2)班也有3名同学参加了四宫比赛,4名同学参加了六宫比赛,想一想,他们班可能会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
3、学生汇报。
学生观察,说一说规律:各项目的总人数 — 重复的人数 = 参赛的总人数。
举例:三年级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其中跳绳12人,跑步15人。问两项都参加的几人? 12+15-20=7(人)
四、创设拓展情境,引领学生形成策略。
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上课开始时老师给大家出的脑筋争转弯吧: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极地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师: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共是几个人?真有这么多人吗?可能会有什么情况?
2、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排在从前数第9个,从后数第7个,小明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3、小调查:本班喜欢吃苹果的有几人,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1)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2)只喜欢吃苹果的有几人?
(3)只喜欢吃香蕉的有几人?
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重叠图来理解算法),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五、自我小结,共同提高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 篇5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过程: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 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81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83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
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 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 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 满足不等式axb8080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 满足不等式axb8787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像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高一数学必修一教案人教版(必备5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一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