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概率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
概率课件 篇1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是随机事件。
b.“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
c.“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d.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一定是5次。
【考点】随机事件.
【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a、“任意画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选项错误;。
b、“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是必然事件,选项正确;。
c、“概率为0.0001的事件”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d、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正面向上的可能是5次,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以及不可能事件的定义,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概率课件 篇2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用列表法求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列表法解决概率实际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首先用多媒体演示《非常6+1》片段,并出示问题:如果剩下的八只蛋中的五只有金花,那么陆海鸥达成心愿的概率是多少?
引导学生回忆概率公式: 如果一个实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而事件A包含其中个结果,则
秦皇岛是奥运足球比赛的分赛场,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去观看足球比赛,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张明与王红只分得一张奥运足球票,到底谁去呢?王红出主意用手中的三张扑克牌来决定谁去,规则如下:
牌面分别为1、2、3的三张扑克牌,将牌洗匀后,随机摸出一张,记数放会混匀,再摸一张,将两次牌面数字求和。如果和为4,王红去,如果和为2则张明去,否则重抽。
张明认为规则不公平,而王红认为很公平。两人争论不休。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此引例为两步实验事件,再共同探究解题的方法——列表法最后我再引领学生归纳,总结解决此概型的一般步骤:
对于此题组先依次出示问题:这是两步实验事件吗?每一次操作是什么?每一次操作的等可能结果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再让他们将解题过程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并展示学生的正确答案,以规范书写格式。在求解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以巩固所得。
4、出示了教材164页习题第二题。
在小节中我引导学生从知识获得途径、结论、应用等方面畅谈本节课内容。(①、这节课你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②、你是如何解决它的?③、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概率课件 篇3
1.描述统计。
通过调查、试验获得大量数据,用归组、制表、绘图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反映其分布特征的方法,如:小学数学中的制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都是描述统计。另外计算集中量所反映的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如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总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也属于描述统计的范围。其目的是将大量零散的、杂乱无序的数字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简缩、概括,使事物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来。
2.概率的统计定义。
人们在抛掷一枚硬币时,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事先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当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地抛掷同一枚均匀硬币时,就会发现“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次数大约各占总抛掷次数的:左右。这里的“大量重复”是指多少次呢?历史上不少统计学家,例如皮尔逊等人作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其试验记录如下:
可以看出,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的频率波动越来越小,频率在0.5这个定值附近摆动的性质是出现正面这一现象的内在必然性规律的表现,0.5恰恰就是刻画出现正面可能性大小的数值,0.5就是抛掷硬币时出现正面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统计定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给出了在实际问题中估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可将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例如100粒种子平均来说大约有90粒种子发芽,则我们说种子的发芽率为90%;。
因为前30年出现晴天的频率为0.83,所以概率大约是0.83。
3.概率的古典定义。
概率课件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心理健康》――“花季中的相思树”,相思树是一棵美丽的爱情之树,在中职校园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充满渴望与好奇,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异性价值观,此时最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接下来我从五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说我是如何帮助学生认识青春期。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愈国良教授主编的《心理健康》,本课在教材第四单元14课,根据新大纲的“三贴近”原则,我把课文题目稍作修改,由“花季莫种相思树”改为“花季中的相思树”,我认为学生谈不谈恋爱,既不是课本说的算,也不是老师说的算,而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我希望在课堂上能保持价值中立,带领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出理智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强迫。
认识目标:认识青春期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友情与爱情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目标:能客观辨析中职生恋爱利弊,做出理智选择,树立正确的两性观;
帮助学生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辨析中职恋爱利弊,能主动控制与拒绝;
让学生能初步认识爱情,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现在还无法承受爱情的责任,需要等待自己成熟;这时需要老师循序渐进的诱导,不可用填鸭强迫式,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授课过程中,对恋爱既不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与好奇,出现尝试的冲动;也别让学生产生过分畏惧抵触心理,老师需要把握好分寸,抓好“度”。
根据新大纲教学总目标要求,本堂课着重培养学生责任感与自律能力,对待中职生恋爱学会自尊、自爱、自护、自制。
本堂课的教学思想采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策略,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搭设学习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最后撤去阶梯,使学生达到独立发展的地位。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启发法、情境模拟法、讨论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同时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接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交流,最终老师总结升华。这四种教学法层层递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备课时,一直思考学生与老师的角色问题,既不能把课堂的主角完全交给学生,毕竟学生的爱情价值观还未形成,老师会疲于应付各种不同的爱情观,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也不能以老师为中心,一味强调恋爱是洪水猛兽,千万不能尝试,但有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又有谁能禁止的了这种朦胧的感情?最终我确立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把握方向善于引导,课堂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主动想、主动做。
前3部分主要实现认知目标,当中引导学生认识爱情与友情的区别与联系是重点;
第4、5部分实现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爱情,是难点;
第6、7部分要实现能力目标,当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辨析中职生恋爱的利弊是重点;
把想象中的相思树与现实中的做反差对比,引申现实中的爱情与憧憬的爱情是有区别,甚至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引导学生正视爱情,并播放FLASH《我是女生》,放松心理。
通过《女人是老虎》的故事,告诉学生就算是一个从未讲过异性的小和尚,在18岁的青春期,也会对老虎般的女人心动!而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充满渴望与好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混淆友情与爱情,则会让自己陷入苦恼甚至伤害。跟进一个视频案例《健飞的故事》,让学生辨析他们三人的感情是友情还是爱情?很自然引出本堂课的一个重点。
㈢中职生!友情?爱情?
这是本堂课的第一个重点,帮助学生区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与联系,我说联系,学生讨论回答区别,大部分班级同学能说出2个,不足的由老师补充,并案例分析,基本上同学们对友情与爱情的区别都能有个理性的认识,之后问题来,既然二者不同,那什么是爱情呢?进入本课难点。
我通过5步骤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抛出4钟情境让学生辨析,这些是爱情么,如果不是,爱情到底是什么?再摆出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向学生解释亲密、激情、承诺的含义。接着设问:这个三角形中的三条边,我们现在能拥有几条?与同学一同分析,或许我们有非常亲密,无话不说的异性朋友,也会有非常仰慕、崇拜的异性同学,但现在有没异性能给你承诺?启发思考――没有!引导分析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还没有经济基础。一个衣食住行都靠父母,还不能独立的人,怎么能给你承诺,他给的承诺都是空头支票,在毕业的时候,或许他老爸一个电话,他就一溜烟的跑回家去了。之后教师小结:没有承诺底座的三角形随时都会倒塌!最后案例跟进:“二年中职生活,谈了一年的恋爱,毕业后一个月就分手了,最终二人都没能拿到毕业证书。”经过以上的引导、启发、分析、小结。同学们对什么是爱情,都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至少知道中职生恋爱不是爱情!那么既然不是爱情,我们现在该如何与异性相处呢?自然引入下个教学环节。
向学生提供三种与异性交往的准则,只要遵守,既能愉快的与异性相处,又不会让自己陷入烦恼。再引用一个“青苹果”的经典比喻,中职生恋爱就像一个青苹果,看起来很美味诱人,但如果你忍不住尝了一口,那味道一定又酸、又涩、又苦,而这被咬过一口的青苹果给你,你愿意要么?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那如何对待我们心中的青苹果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等待,等待心中这颗青苹果成熟的时候,与你喜欢的人一起分享,味道一定是甜美的。
本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尝试使用之前学的,进行判断分析,能做出理智选择。首先创设情境各位评委老师可以看见:照片中的女孩挽着一个男生的手,他们正在热恋中,而一个月的恋爱经历,女孩发觉自己会旷课、会撒谎、原来要好的同伴都渐渐远离她,成绩更是直线下降,她不想沉沦下去,希望结束和男生的关系,可男生不愿意,还提出了5点交往理由,那现在同学们能不能帮帮这个女孩拒绝男生?
列出男孩继续交往的5点理由,让学生讨论如何帮助女孩拒绝男生,并将讨论结果分享、交流,老师帮忙概括,之后小结:中职生恋爱在带来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忧愁,甚至麻烦,当自己遇到中职生恋爱时,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这是本课的补充与再次总结升华,内容包括意外怀孕与预防艾滋病。根据新大纲要求,心理健康既要面对大众同学,也不能忽略少部分特殊生,部分中职学生或许已经在谈恋爱,甚至初尝禁果,有了过早性行为,希望这部分学生能把意外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
最后再次强调等待的重要性,一同懂得等待,学会等待,生命之花因等待而更加灿烂!
课后作业:视频欣赏央视新闻调查――《长大未成年》,思考讨论案例中的4个女孩对待恋爱的态度,及不同的遭遇。
1、女生是青春期教育的重点;在中职生恋爱中,受伤最大的往往是女孩!
2、学生们是多么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指导;但真正能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青春期话题的家长、老师却不多,学生们只好从网络、影视、小说中寻找爱情的答案,而他们找到的却往往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这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3、感受到同学们对创新型心理健康课的喜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讨论、分享交流,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对爱情的责任感,对中职生恋爱的理智选择,都深深的感动了我,谁说我们中职学生不如别人,我愿意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中职生挺起胸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指导,谢谢大家!
概率课件 篇5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数学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数学教案 -05-05 09:50:31 阅读3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统计与概率”中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第一学段中对于“不确定现象”由感性升华到理性认识非常重要。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从而进行可能性知识的构建。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通过摸棋子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能和同伴交流想法。 情感与态度: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数学活动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由于有关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升华为理性认识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体验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定为教学重点,把理解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流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进行了课堂实践,课后与同行交流,在论坛上和网友互动,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 一、故事引入――感知可能性。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我们采取的是“一休故事”导入,从一休摸生死纸团的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感知 “可能”,在国王换纸团的环节中,初步感知“不可能”和“一定”,然后由教师讲解一休死里逃生的办法――吞纸团,从而引出新课的教学。后来与同伴交流,认为一休吞纸团的环节,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恐怕理解不了,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理解困难,将会影响一节课的效率,所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决定将一休吞纸团的环节放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体验了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之后,由学生自己设计解决一休的方案,这样不仅使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了,这个环节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面。 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在这个环节,我们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体验一定、体验可能和体验不可能。在设计初稿时,我的三次操作活动都采取了同样的模式――猜测、体验、汇报、推想、验证。网友建议说:这样既单调,又浪费时间,我听取了红局徐文静老师的建议,在第三个体验“不可能”的环节,改为师生互动: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棋子,谁摸到红色的棋子,老师就送给谁一个幸运小礼物。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这样做,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错,可是在体验第一个体验“一定”和第二个体验“可能”的环节,学生操作的时候,兴趣盎然,汇报的时候,却有些语无伦次。经过反思,我认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虽然丰富了感性经验,可是受年龄的限制,他们还不善于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于是,我又做了一次修改,在体验的第一个环节,也就是体验“一定”的环节,由原来的小组合作,生生互动改为师生互动:老师和学生共同猜测、体验、推想和验证。那么在猜测的过程中,我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盒子里装的可能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摸棋子的方法――不能偷看盒子里的棋子,在验证的环节,学生就一定能归纳出:这个盒子里装的一定是红色的棋子。这样设计,学生就在和老师的合作中,明白了怎么摸棋子,摸棋子是什么目的,在汇报时怎样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摸棋子的结果。在体验的第二个环节――体验“可能”的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体验,相信有了刚才师生合作的基础,这次的小组活动一定会有很强的实效性。在体验的第三个环节――体验“不可能”的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设计不可能拿出红棋子的方案,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理解“一定”和“可能”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可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化,真正理解事件发生的三种可能性,从而达到****难点的目的。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设计了:小小裁判、快速抢答、找好朋友、说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设计抽奖方案等几个环节,在小小裁判环节,一些学生对“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这道题判断不准确,因为孩子生活在农场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们想象不出来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这道小题的后面加了一个资料袋,通过大屏幕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世界上每秒出生4人,每分钟出生259人,每小时出生15540人,每天出生37万人。通过这样一组具体的数字,学生就能很准确的进行判断了。 “快速抢答”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话来猜一个人到底是谁,教师每说完一句话,学生都可以进行猜测,我注意让学生运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猜测的结果,进一步使学生明确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找好朋友”这是综合运用这节课知识的一道习题。首先大屏幕出示七个学生非常喜爱的动画小精灵形象:学生转动骰子,你的骰子转到几,你就和几号小精灵交上朋友了,学生在转动骰子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没有同学和7号小精灵交朋友呢?学生又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不可能”,最后,教师请学生帮忙设计一个骰子,让这个骰子不管怎么转,老师都是和3号小精灵交朋友,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真切地理解了“一定”。 说说生活中的可能性,这个环节让学生找身边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这里,我注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让学生做小老师对同学的描述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兴趣,还规范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倾听意见、汲取经验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在最后设计抽奖的环节,请学生为喜盈门超市设计抽奖方案,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不仅想一试身手,而且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创造性地完成练习,并渗透德育,获得成功的喜悦。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没有设计出四个白球的方案,我们很高兴,学生懂得了诚信。 四、全课总结 这个环节,首先请同学们设计解救一休的办法,然后教师把一休逃生的办法讲给大家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掌握了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最后,请同学们畅谈收获。概率课件 篇6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案
主题: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
字数:1000字
一、引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是无法预测的,例如翻转硬币的结果、扔骰子的点数以及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等等。这些事件都是随机事件,而了解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事情的发生。本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目标
1. 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 理解事件和样本空间的关系;
3. 能够计算事件的概率。
三、教学内容
1. 随机事件的定义及示例;
2. 样本空间的概念及示例;
3. 事件与样本空间的关系;
4. 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5. 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例如抛硬币、扔骰子、购买彩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特点和规律,并引出计算这些事件发生概率的需求。
2. 阐述(15分钟)
解释随机事件的定义,即在相同条件下,每次实验的结果不确定且无法预测。举例说明随机事件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如何计算的。
进一步介绍样本空间的概念,即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使用抛硬币和扔骰子的例子,让学生列举出样本空间,并与随机事件进行对比。
3. 讨论(15分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让学生明白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4. 讲解(15分钟)
系统地介绍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包括计数法和几何法。
计数法:根据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样本空间的大小之比计算概率。
几何法:根据事件和样本空间在几何上的关系计算概率。
使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两种方法。
5. 实践(15分钟)
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抛硬币、扔骰子等,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6. 应用(10分钟)
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和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计算和利用概率进行决策的情况。
7.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和概率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五、教学评估
1.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更多的随机事件,并计算其概率。
2.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在课后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3. 编写一份考试试卷,测试学生对随机事件概率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
1. 抛硬币和骰子等实物;
2. 板书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扩展对随机事件的思考,提出更复杂的问题;
2. 研究更多关于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学术文献,深入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统计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概率在现实中的应用。
八、结语
通过本教学,学生将掌握随机事件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知识不仅在数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本节课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为他们的学习之路铺平道路。
概率课件 篇7
高中概率课件是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设计的一种教学资料,利用图表、视频等视觉化手段传授概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概率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支,其概念涵盖了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的领域,如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等。
概率理论的核心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量化,这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一个人明天是否会有雨伞,一架飞机是否能按时抵达目的地,或是一个企业是否能获得利润。这些都是有概率判断的事情。因此,学习概率理论对于高中生来说非常有意义。
高中概率课件的设计包含了多种视觉化工具,例如模拟器、交互式动画、实时图表等等。这些工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具体地理解概率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模拟器可以模拟一些随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概率的变化;交互式动画可以通过切换场景和调整参数等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得到相应的概率计算结果;实时图表可以让学生动态观察概率分布变化,从而判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增大或减小。
高中概率课件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例如,调研显示,学生常常对于概率的公式和定义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高中概率课件中,除了图表和动画之外,还包括了部分数学公式和定义的讲解,从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理解。
除此之外,高中概率课件设计还注重了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增加或者缩小特定的篇幅,引入新的例子,或是加深某个概念的讲解。
高中概率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与学相结合,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高中概率课件的使用,学生可以充分体验科技与数学的交融之美,使得概率理论不再是一门枯燥、抽象的学科,而是成为高中学生更加美好的学习之旅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概率课件 篇8
1、 说教材
作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概率的内容虽然相对比较抽象,但其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思想,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三阶段概率的求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古典概率、几何概率、和统计概率。本节课是求概率方法的第一节课,针对古典概型的问题,通过列举所有等可能结果来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其中,对于有序地、不重不漏地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分类的意识至关重要,这种意识也为继续研究古典概率包括高中的排列组合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事件的可能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真正列举事件的结果,学生并没有经验,也很难想到列表和画树状图这些列举方法,这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列,让学生简单的记忆和模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构建知识结构,利用分类的方法有序地列举,亲身经历列表和画树状图这两种方法的形成过程,并在应用中逐渐加深理解。
2、 说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初步学会利用列举法(列表、画树状图)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经历利用有序分类思想合理列举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学生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条理性。
(3)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在利用概率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
其中,运用列举法(列表、画树状图)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有序地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把结果直观地呈现出来,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 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强课堂实例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4、 说教学程序
具体教学过程分为:复习旧知,形成概念;经历过程,形成方法;尝试应用,发展认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旧知,形成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过事件与可能性,并且能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老师首先利用当时的一道题,启发学生回忆:
罐子里有10枚除颜色外都相同的棋子,其中有关4枚黑子, 6枚白子, 从罐子里随意摸出一枚棋子, 求摸出一枚黑子的可能性。
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而表示这个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我们就称之为概率。本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理解概率, 学习概率的求法。
教师板书概率的定义, 并引导学生明确三个问题:
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1) 概率的记法: P(事件)。
(2) P( 必然事件 )=1, P( 不可能事件 )=0。
(3) 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比如说概率是0.01, 说明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并不是说100次之中必然发生1次。
然后,教师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关概率的一些问题:
北京气象台天气预报:“明天白天,阴转小雨,降水概率是60%……”
啤酒瓶盖掉地上,盖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大?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规定五局三胜,在俄罗斯2︰0领先的情况下,中国队夺得金牌的概率有多大?
……
通过这些实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概率?
2、经历过程,形成方法。
例1:亮亮的妈妈在网上申购2008奥运会门票,结果只申购到一张,一家三口人谁去呢?妈妈就让亮亮想一个办法。亮亮想到自己刚刚学过概率的知识,就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同时掷两枚硬币(通常把标有币值的一面称为正面,另一面为反面),如果都是正面朝上,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朝上,妈妈去;如果是一正一反,亮亮去。说完之后,爸爸和妈妈相视之后会心一笑:同意!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心一笑吗?
为什么选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此例看似简单,但是对于事件中所有可能结果个数的分析有可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助于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对情境加以丰富,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学生讨论的焦点自然集中在结果是三种还是四种的问题上,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 从表面上看,“一正一反”和“一反一正”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但是对于每一枚硬币而言,结果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这两枚硬币命名为“A”和“B”,“A正B反”和“A反B正”显然是不同的结果,所以可能的结果是四种而不是三种。
第二, “两个反面”、“两个正面”和“一正一反”三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出现一正一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时,实验的所有结果不是等可能的。
之后,教师让学生解释问题情境中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心一笑,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暖暖的亲情。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要正确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就必须准确列举实验中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怎样才能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呢?
我启发学生思考:你怎样列举学校的所有教室?学生想到可以按照楼层列举,也可以按照年级列举,这实际上就是利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把复杂问题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列举,做到不重不漏。
回到例1,学生通过讨论,就可以想到以下列举的方法:
方法一:第一枚硬币为正,有(正,正)(正,反);第一枚硬币为反,有(反,反)(反,正)。
方法二:两枚硬币相同,有(正,正)(反,反);两枚硬币不同,有(正,反)(反,正)。
方法三:出现正面的个数为0,有(反,反);出现正面的个数为1,有(正,反)(反,正);出现正面的个数为2,有(正,正)。
……
在第一种分类列举的方法中,我们首先分为第一枚为正、第一枚为反两大类,在各类中又分别分为第二枚为正、为反两小类,把结果写在后面,这时我们用一些线条把它们连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树状结构图,我们把它称为树状图;如果我们把第一枚的正、反两类写在左边,把第二枚的正、反两类写在上面,并把结果写在中间,就形成了表状结构图,于是就得到了画树状图和列表这两种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列举方法。
3、尝试应用,发展认知。
例2 有两组牌,第一组牌面数字是1、1、2,第二组牌面数字是1、2、3,牌面朝下.随机从组牌中各取出一张,判断这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为几的概率最大。
在设置这个问题时,教师特意在两个地方增加了难度,其一是第一组出现两张相同的牌;其二是在设计所求问题时,没有问两张牌面的数字之和是某一个数字的概率,而是判断数字之和为几的概率最大。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体会列表和画树状图这两种方法的必要性和应用过程,而不是轻易地直接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口算出答案。
因为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列举方法,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解答过程。(略)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可以归纳列举法求概率的一般步骤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方面曾经学习过求可能性的步骤,另一方面也经历了完整的解题过程,所以比较容易归纳:
(1) 列举(列表、画树状图)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判断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 如果都相等,再确定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个数n和其中出现所求事件A的结果个数m;
(3) 用公式计算所求事件A的概率,即P(A)=m/n。
例3 甲、乙、丙三人互相传球,由甲开始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经过三次传球后,球仍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有多大?
相对来讲,此题较难。一方面难以列表,另一方面在画树状图时不会确定是哪几层。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分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此题背景是三人传球,而且传三次,用列表的方法难以操作;如果用树状图的方法,谁作为树的第一层、第二层?此时,我们仍然借助分类的方法分析,甲第一次传球可能给乙,也可能给丙,那么我们就把第一次传球的对象作为第一层。进一步分析,如果是乙,那么第二次传球的对象就有可能是甲和丙……,依次进行下去,我们就可以画出树状图了。
在用树状图法解题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用列表法列举?你认为什么情况下能用列表法,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很容易能够明确:如果事件是三步或者三步以上的实验时,难以用列表法,此时应该采用画树状图法。
接下来,安排了两个练习题,其中的练习1比较简单,既可以画树状图法也可以列表;而练习2是三步实验的事件,是让学生体会画树状图法的优势。
练习1:小颖为学校联欢会设计了一个“配紫色”的游戏:下面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可以分成几个相等的扇形,游戏者同时可以转动两个转盘,如果转盘A转出了红色,转盘B转出了蓝色,那么就成功配成了紫色,用列表法求游戏者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练习2:甲口袋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A、B,乙口袋装有三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C、D、E,丙口袋装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字母H、I,从三个口袋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求取出的三个小球上全是辅音字母的概率是多少?
至此,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列举法的各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主动建立和完善对列表法和画树状图法的认知,初步体会分类思想在有序列举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运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启发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1)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概率。正确计算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关键是不重不漏地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列举时可采用列表法、画树状图法或其他分类列举的方法,如果事件是三步或三步以上的实验时,采用画树状图法较为方便。
(2)不管是哪一种列举方法,列举的过程都是分类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应用,我们常常借助分类的方法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
(3)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应该尝试利用概率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为了落实列表和画树状图求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课本154页3、4、5。
概率课件 篇9
(1)必然事件是指一定能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发生的可能性是100%;
(2)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不能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于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它的概率越接近0.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总体的一个样本.
统计学中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推断,用样本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分布规律等特征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和分析规律.
初中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在初中数学课上选择做笔记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
在初中数学课上你需要做的就是跟住老师的思维,学好老师的思维方式,这个阶段要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大部分的初中数学老师,对于这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跟住老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就会逐渐转换成自己解题的思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自己不会的地区和知识点初中生绝对不能模棱两可的就过去了,而是要把它弄清楚做明白。有的同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不会只是因为不熟而已,那么怎么办?就是多练习和多思考,数学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和技巧,熟能生巧才是最好的学习技巧。另外,初中数学想要打高分,在做题方面一定要仔细和认真,不能马虎。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直线: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5.相交: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6.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点,这个公共点叫交点。
7.中点:M点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8.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9.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概率课件 篇10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PR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随机事件与概率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和概率的意义,通过学习,渗透随机的概念.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估算一些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5.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和概率的意义,知道随机事件的特点.
2. 会用列举法求概率.
教学难点
1.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 应用概率解答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25.1.1 随机事件.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4.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摸球游戏:三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挑选3名同学来参加).
游戏规则: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然后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第三名.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二、新课教学
问题1 五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为了抽签,我们在盒中放五个看上去完全一样的纸团,每个纸团里面分别写着表示出场顺序的数字1,2,3, 4, 5.把纸团充分搅拌后,小军先抽,他任意(随机)从盒中抽取一个纸团.请思考以下问题:
(1)抽到的数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抽到的数字小于6吗?
(3)抽到的数字会是0吗?
(4)抽到的数字会是1吗?
通过简单的推理或试验,可以发现:
(1)数字1, 2,3,4,5都有可能抽到,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但是事先无法预料一次抽取会出现哪一种结果;
(2)抽到的数字一定小于6;
(3)抽到的数字绝对不会是0;
(4)抽到的数字可能是1,也可能不是1 ,事先无法确定.
问题2 小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骸子,骸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思考以下问题:掷一次骸子,在骸子向上的一面上,
(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
(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
(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
通过简单的推理或试验.可以发现:
(1)从1到6的每一个点数都有可能出现,所有可能的点数共有6种,但是事先无法预料掷一次骰子会出现哪一种结果;
(2)出现的点数肯定大于0;
(3)出现的点数绝对不会是7;
(4)出现的点数可能是4.也可能不是4,事先无法确定.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小于6”,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大于0”,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0”.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7”,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性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问题1中“抽到的数字是1”,问题2中“出现的点数是4”.这两个事件是否发生事先不能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问题3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即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子中摸出1个球.
(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
(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课时练习
1. 下列事件:(1)地球绕太阳转;(2)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结果是大王;(3)海南岛地面温度低于零下130℃;(4)明天会刮大风;(5)作两条相交直线,则对顶角相等;(6)测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cm,4cm,10cm.其中________是必然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_是随机事件.(填序号)
25.1随机事件: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是确定事件?()
A.明日有雷阵雨
B.小胆的自行车轮胎被钉扎环
C.小红买体彩中奖
D.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出现7点朝上
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确定事件的有()
①太阳从西边升起;②任意摸一张体育彩票会中奖;③掷一枚硬币,有国徽的一面朝下;④小明长大后成为一名宇航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水中捞月 B.守株待兔 C.水涨船高 D.画饼充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反面一定朝上
B.从1,2,3,4,5中随机取一个数,取得奇数的可能性较大
C.某彩票中奖率为36%,说明买100张彩票,有36张中奖
D.打开电视,中央一套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5.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
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
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
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
6.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有30个球,每次摸一个,摸一次就一定摸到红球,则红球有()
A.15个 B.20个 C.29个 D.30个
概率课件 篇11
引言:
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是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些涉及概率的决策问题,如投资风险、游戏策略、选课抽签等等。因此,概率的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趣的概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亲自体验概率的计算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概率在现实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概率基础知识的讲解:
- 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 事件的相容性和互斥性。
2. 概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 活动一:掷硬币实验
学生们将会进行一系列掷硬币的实验,并记录结果,计算正面和反面的频率,以及计算掷硬币得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
- 活动二:抽签实验
学生们将会进行一次或多次抽签实验,并记录结果,计算每个事件的频率和概率,如选出红色和蓝色的球的概率等。
- 活动三:扑克牌实验
学生们将会进行一次或多次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牌的实验,并记录结果,计算抽取黑桃、红桃、梅花和方块的概率。
三、教学步骤:
1. 教师简要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与学生讨论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进行概率实践活动:
- 活动一:掷硬币实验
学生自行组队,每个组员轮流掷硬币10次,记录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并计算频率和概率。
- 活动二:抽签实验
学生进行1次或多次抽签实验,记录抽到每个事件的次数,并计算频率和概率。
- 活动三:扑克牌实验
学生进行1次或多次扑克牌实验,记录抽到每个花色的次数,并计算频率和概率。
3.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并与全班分享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
4. 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和总结:
- 学生通过实验是否验证了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 学生是否发现了关于正面和反面、不同颜色球、不同花色扑克牌的概率规律?
- 学生是否能够将概率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1.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和准确?
2. 学生在小组内和全班中的讨论和分享是否积极参与?
3. 学生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并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语:
通过这个有趣的概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概率的计算和应用,增强对概率的理解和兴趣,并培养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概率课件(系列十一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概率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