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后工作的开展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计划需要启动起来了。工作计划记录了近期工作安排,已完成与未完成都一目了然。撰写工作计划时,我们要留意哪些要点?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篇1)
幼儿国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本教学计划主要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对象:
以4至6岁的幼儿为教学对象,要求幼儿能够口头表达简单的词语和句子,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国家旗帜和国歌
2、国庆节和其他重要节日
3、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4、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5、中国的名胜古迹
四、教学方法:
1、口头演讲:老师利用幼儿喜欢的故事、歌曲或游戏等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口头演讲,引导幼儿通过听故事、唱歌曲或玩游戏等形式,掌握有关国家的知识。
2、图画表现法:老师可以利用图画或模型等形式,让幼儿观察,认识相关的事物或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谈论。
3、阅读讲解法:老师介绍多种适合幼儿的国学经典,开展书法和绘画等活动,既提高幼儿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培养幼儿文化素养。
4、实地考察法:老师带领幼儿去参观有代表性的建筑、历史和文化古迹,实地感受和体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进幼儿对国家的了解和热爱。
五、评价方式: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问答,游戏,课堂表现等方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六、教学安排:
教学时长: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
七、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综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现:
1、幼儿能够熟练掌握国家旗帜和国歌,了解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的意义和来源。
2、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3、幼儿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知晓中国的名胜古迹,并形成初步的文化素养。
4、幼儿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对爱国和民族情感的热爱和认识。
综上所述,幼儿国学教学计划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之情,还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作为爱国教育积极推进者的幼儿教育者都应该热爱岗位、用心辅导。
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篇2)
幼儿国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文化自信心。
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3.学习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4.通过国学教育的方式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YjS21.cOm
1.国学入门:让幼儿了解何为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了解国学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古诗词、儒家经典:学习部分古代经典诗句及其中的典故、含义,培养幼儿的语感和情感。
3.传统绘画和书法:学习中国传统的画面描绘,传统的绘画工具的使用和学习中国书法。
4.传统节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5.传统习俗: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及其重要意义,如百家宴、舞龙舞狮、探花、腰鼓舞、剪纸等。
三、教学方法
国学教育的特点是宽广而又深入,因此本教育计划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男女分学:男女分班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男女脑结构的差异及学习风格上的不同。
2.学期主题制:针对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主题进行制定。
3.游戏化教学:小班级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学习和玩耍之间的无缝对接。
4.多元化策略:采用多种策略来保障教学成效,包括师生互动,家园共育以及社团活动等。
五、课程设计
1.春节主题课程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春节主题课程,幼儿将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及其重要价值。课程内容包括:
(1)春节习俗介绍
春节是什么节日,春节的历史渊源,春节习俗及其内涵、意义等。
(2)春节祭祖
了解祭祖的仪式流程及其含义,通过祭祖活动来增加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3)春节文化
学习春联的写法、寓意及其相关文化,提高幼儿的写作能力。
(4)春节美食
介绍春节传统美食的特点、制作方法等,增进幼儿了解中华饮食文化。
2.传统节日主题课程
主题课程将涵盖中国各个传统节日,幼儿将了解节日的起源、习俗及相关历史文化。以中秋节为例,课程内容包括:
(1)中秋节习俗
介绍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及其主要含义。
(2)中秋节传统艺术
学习中秋节的传统艺术,如月饼制作、中秋节的灯笼、花灯制作等。
(3)中秋节的音乐
通过中秋节的音乐,展示中秋节的浪漫之情,增进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3.中国传统艺术主题课程
这一课程将充分展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包括中国画、中国书法等。以中国画为例,课程内容包括:
(1)中国画的历史和流派
介绍中国画的历史和流派,以及中西方画的不同之处。
(2)中国画的画材和技巧
学习中国画所需的画材和技巧,如画毛笔、水墨等。
(3)中国画欣赏
学习欣赏中国画,了解画龙点睛的技巧,提升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评价方式
1.学习笔记:让幼儿记录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知识和个人感受等。
2.观察记录:老师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思维和表达能力等。
3.评估测试:这种方式适用于高年级幼儿,主要进行英语词汇和语法测试。
4.学业展示: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学习全息画、英语演讲等。
五、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国学教育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感,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本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保证教育成效,同时营造一个与学生良好互动的学习环境。
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篇3)
幼儿国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祖国的基本国情,懂得尊重祖国、热爱祖国,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1.祖国概况
2.神奇的中国
3.美丽的山川河流
4.悠久的历史文化
5.热爱祖国
三、教学步骤:
1.引入
通过升国旗仪式和国歌的演唱,告诉孩子们今天的课程将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
2. 祖国概况
让幼儿了解祖国的位置、面积、人口等情况,让孩子们对祖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神奇的中国
让幼儿了解神秘的中国,介绍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如大熊猫、长城等;
4. 美丽的山川河流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地势,介绍中国某些地区独具特色场景,让孩子们能够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
5. 悠久的历史文化
让幼儿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如乐器、书法、绘画等。通过图画,制作手工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6. 热爱祖国
通过歌曲、励志演讲等方式,让孩子们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建设祖国,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方法:
1.相互传递法: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看图猜词、互相猜谜等方式来寻找答案,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2.角色扮演法: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在角色扮演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增加孩子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通过身体的活动、唱歌、表演等方式,情景的进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
1、小测验:通过问答、拼图等方式来测试孩子的学习成果;
2、互动游戏:通过制作活动游戏,如“抢答”、接龙等方式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3、综合评估:教师在课后对孩子们的理解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估,确定孩子们学习的成果及收获。
六、教学材料:
1、实物:中国地图、祝福铜鼓等
2.图片:神奇的中国、美丽的山川河流等图片
3.音乐:国歌、故乡的云等
七、教学时间:
5周(每周2节课)
八、教学环节:
Week 1:
祖国概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师出有名,一课梅花强!)
2. 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国家:人口、面积、位置、首都等。 (通过歌曲和图片展示)
Week 2:
神奇的中国
1. 特点:神奇、神秘
2. 国宝大熊猫
3.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4. 巨大而神秘的长城
Week 3:
美丽的山川河流
1. 中国地理概况
2. 中国山川河流的美丽
3. 洱海与我(通过幼儿游戏创造教学实践)
Week 4:
悠久的历史文化
1.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讲述)
2. 乐器和音乐
3. 中国画
Week 5:
热爱祖国
1. 爱我们的祖国
2. 感谢我们的老师和祖国
3. 我们的梦想
结论:
从本课程计划中可以看出,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听音乐,看图片,制作手工等多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并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师将通过与幼儿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情感,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孩子们将能够参与活动游戏,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深入的评估。我们相信,这个计划将能够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加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开辟奇妙旅程。
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篇4)
幼儿国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孔子、墨子等思想家的相关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2.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3.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了解中国的发展史和伟大历史人物;
4.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孔子思想
2.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
4.中国历史人物传记
5.幼儿国学小品剧
6.亲子活动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
3.情境模拟教学
4.板书和图表教学
5.讨论和剪报学习
6.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时数
本次教学共计24学时,每学时45分钟。
五、教学内容详细安排
第一周: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
1.幼儿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
2.让幼儿了解中国历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3.介绍中国的饮食和服装文化,让幼儿对中国文化有初步认识;
4.学习中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第二周:孔子思想
1.介绍孔子思想,包括“仁”、“义”、“礼”、“智”等;
2.让幼儿了解孔子生平和他的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3.学习《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并让幼儿自己发挥思想。
第三周:中国传统文化
1.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等;
2.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3.父母与孩子一同进行亲子活动,增强亲子关系。
第四周:中国历史人物传记
1.讲解中国历史人物传记,包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伟大领袖;
2.通过观看讲述历史人物的小剧场来学习,并通过讨论来理解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让幼儿通过模拟、剧场表演等方式,亲身感受历史人物的形象。
第五周:幼儿国学小品剧
1.设计幼儿国学小品剧,并让幼儿自己表演;
2.让幼儿在表演中体验国学课程的趣味和活力;
3.让幼儿在表演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
第六周:阶段总结
1.通过小测验和问答来检测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让幼儿自我评价,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下一阶段进行反面修正;
3.通过家庭讲解和亲子活动来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来。
六、教学反思
1.设置幼儿国学小品剧是本学习计划的亮点,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活力,但需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要对一些学习较慢的幼儿进行重点培养和文字提示;
2.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需要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
3.加强幼儿与家长的沟通、互动和协作,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国学教育中来,这有助于彼此理解,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篇5)
幼儿国学老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3.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和寓言。
4.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传统和节日文化。
三、教学方法:
1. 讲述教学法: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2. 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文化活动和展览,让幼儿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
3. 模仿教学法:通过模仿古人的行为和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让幼儿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引导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2. 主体教学环节:
(1)口头讲述:老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2)文化活动和展览:老师组织幼儿参观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活动和展览,让幼儿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
(3)模仿古人:老师让幼儿模仿古人的行为和方式,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让幼儿在教室里学习书法、绘画或者演奏传统乐器等。
3. 小结环节:老师让幼儿回顾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收获,让幼儿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增强幼儿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评价:
本次课程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知识技能评价、情感态度评价和实践评价。
1. 知识技能评价:通过测试、问答等方式,检查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达,评价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和文化自信心。
3. 实践评价:通过幼儿的实际行动和表现,评价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理解和实践。
总之,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通过讲述、观察和模仿等教学方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提高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喜欢《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工作计划模板,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教师国学教学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