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案
发布时间:2024-07-11 小学英语教案小学英语教案集合五篇。
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篇名为“小学英语教案”的文章。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 教案课件是教学的蓝图,重点难点不可遗漏。要了解更多有关该主题的内容建议您继续向下阅读!
小学英语教案(篇1)
教学重点:
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短语的ing形式:taking pictures,watching insects,picking up leaves,doing an experiment,catching butterflies。
在情景中使用对话中的句子,并能恰当的替换句中的动词短语。
听、说、读、写动词短语:taking pictures,watching insects, picking up leaves, doing an experiment,catching butterflies。
教学难点:
词汇量较大,有些短语不易掌握:catch和watch易混淆;butterflies和experiment较长;insects的发音较难。
动词短语的ing形式,ing要加在动词后面,而不是整个动词短语后面。
本课时动词短语中的名词一般为复数形式,如:pictures,insects,leaves,butterflies。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录音(let’s learn, Let’s play)、课件、动画素材。
本课时(let’s learn部分)的五张单词短语的图片和卡片,以及(let’s chant部分)的单词短语卡片。
教学过程:
Warm up ( 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教师播放第五单元Let’s sing部分歌曲,学生说唱,复习有关进行时的'基本句型。
教师播放第四单元的儿歌,学生表演唱,帮助学生复习What are you doing?I’m…的问答。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复习有关进行时的基本句型和常用词汇。
Review (复习)
活动二:赛一赛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请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教师问What’s the …(该生名字)doing ? 学生回答: He/She is ….。
教师出示前面学过的动词卡片,在全班学生一起认读后,请学生看图做动作,看谁说的快。每人可以根据情况,有一次错误机会。采用末尾淘汰制,选出擂主,给予一定的奖励。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的方式复习学过的单词。在游戏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内容,从而提高速度,达到更加熟练的目的
活动三:演一演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一名学生上来,教师点击四、五单元Let’s learn部分的课件。其他学生看不到课件内容。
该名学生表演课件中看到的内容。
教师问:What’s the …doing ?/ What are the…s doing?其他学生用句子 It’s / They are …猜课件上的单词或短语。
活动目的:在复习单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句式进行练习,为本课时新的短语的学习扫清障碍。
3、Presentation (新课呈现)
活动四:新课导入:
教学参考时间:1-2分钟
教师出示一群小学生背着背包去郊游的图片。画面可以处理得模糊些。
问学生:Where are they going?
引导学生回答:They are going on a trip.如果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可以引导,比如提供给学生trip 这个词。
教师进一步提问:What can they do on a trip?教师引导学生猜测郊游可以做的事情。此时可以出示P70页的图片,但要进行遮盖或模糊处理。
如果学生遇到不会用英语表达的活动,可以容许学生用中文表达。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教师点击图片中相应的画面,最终出现P70页的完整画面。
活动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短语之前,应尽可能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不至于觉得太枯燥。
活动五:学一学
教学参考时间:5-8分钟
教师指着taking pictures的小图,问:What’s … doing? 引导学生作答。
教师点击taking pictures这个短语的声音,每播放一次,让学生跟读,并且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读单词。
教师指着图中的昆虫问:What are they?引导学生回答: They are insects. 教师带读单词insects,给学生必要的支持。
小学英语教案(篇2)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课时: 本单元共3课时 本课为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复习及巩固动词与副词的搭配.
2. 复习问句:does he/she…?yes, he /she does. no, he/she doesn’t.
二.教具准备:挂图,图片。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
step 1.revision
1. greetings
2. freetalk
1).do you have any hobbies?
2).do you like…?
3).does he/she…?
4).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3. answer quickly
the way: 当一个学生说出动词时,另一个学生快速的说出相应的副词.
step 2.look,read and write
1. show the pictures (1-4) and answer questions.
1).what does the girl/boy do?
2)do he/she…?
2. read the sentences and fill in the blank.
3. check the answers.
4. show the pictures (5-8) and answer questions.
1).does miss li like keeping goldfish?
2).does mr black like making model ships?
3).does mrs brown like cooking?
4).does mr green like collecting stamps?
step 3.look and write
1. show the pictures of part b.
2.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3. divide 8 groups and make dialogues
4. check out.
step 4.consolidation
assign homework: finish part a and b.
read it and recite it.
课题: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课时: 本单元共3课时 本课为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熟练运用“打电话”及课程的日常用语
2. 能正确掌握like + doing的形式
二.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三. 教学用具
挂图,实物,图片
四. 教学过程
step1.revision
1.greetings
2.free talk
may i speak to…?
this is …speaking.
i am sorry to hear that.
see you soon..
sorry, wrong number.
step 2.look read and complete of part c
1. show the picture and describe the dialogue
2.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3. check out
4. play a game: make friends
the way:做两组卡片:一组是课程名称,另一组是代表该课程的图片。
请几位学生各抽一张,并找出与自己卡片上的名称/图片相符的图片/
名称,引导学生复习课程名称,如一位学生出示代表pe的科目图片,
另一位学生则说pe。
5. show the picture of part c2
6.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7. check out
step 3.consolidation
1. assign homework: finish part c
2. recite it
课题: unit 5 review and check
课时: 本单元共3课时 本课为第3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能熟练地掌握1-4单元所学的单词。
2. 能教熟练地在情景中运用1-4单元所学的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二. 教学重点
1. 能熟练地掌握1-4单元所学单词
2. 能综合运用1-4单元所学的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
3. 能初步改编或扩充1-4单元所学的对话。
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 教学准备
挂图,图片
五.教学过程:
step1. revision
1. greetings
2. warming—up
3. free talk
1) do you have any hobbies?
2) what do you like?
i like…
3) what do you usually do?
4)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he/she usually…
step 2.look and talk
1. game “do and guess”
the way: 根据动作猜词组 给名词快速说词组
2. show the picture of part d
1)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2)
3. according the model to make a new dialogue
4. check out
step 3.consolidation
assign homework: make a new dialogue and write it down.
小学英语教案(篇3)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短语: come from , in groups以及单词:there , read , any , interesting , speak。
2、能够听懂问句:Are there any computers in your class?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cience corner?并能回答问句。
3、能够理解Just speak对话部分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Is there a library in your class?句型。
2、难点是对read storybooks的理解和show的'用法。
三、课前准备
1、单词和短语的ppt课件;
2、对话部分的flash视频课件。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1)复习学过的一些与本单元有关的学科名称;
(2)对话练习:Do you like English/science…?Do you have a library in your classroom?
2、新课呈现
(1)利用ppt课件学习Unit 4的单词和短语。
(2)用What do you do in your science/computer corner?加深对所生词的熟练程度。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对刚刚所学的单词进行练习。
(4)介绍重点句型:Is there a library in your class?及用法。
(5)组织学生模仿上列句型进行对话。
(6)利用flash课件演示对话,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7)学生二人一组配合flash课件演示对话,逐步熟悉对话内容,重点掌握Mark comes from Britain. Is there a library in your class? 句型和理解领会This photo shows our classroom. Are there any computers in your class?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cience corner? We read storybooks and look at cartoons.的含义。
(8)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本部分内容。
3、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练习册P.28“听一听”、“选一选”;P.29“译一译”。
(2)家庭作业:练习册P.28 “写一写”。
小学英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在句型中操练达到熟悉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用它来表达过去的事。
学生分析:
小学生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不善于把握语言规律,对老师依赖性强,而且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的记忆以机械记忆占大多数,加之学生生源复杂,在英语方面的基础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
教法学法:
讲读、直观演示、交际、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Warming—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任务活动做铺垫。
二、复习导入(Presentation)
1、通过教学课件来复习所学动词及过去式,并用他们来造句子。
2、接龙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三、新知呈现
通过猜教师昨天买了什么来引出新课。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You went to the park.
S:You went to the market. S:?
T: es,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lease guess, hat did the teacher buy?
S: You bought? That is right .you are clever. you want to know whatdidour friends do yesterday? et`s listen.
四、新语言知识学习。(Study)
1、新词的学习
(1)结合光盘听录音。
(2)结合问题来理解课文Did you break your toy?//Did you see a scary thing?
(3)学习新词scary break fall
(4)教师结合动作领读。
(5)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句子构成方法。一般过去时疑问句:Did +主语+V?
Yes,主语+V
No,主语+didn’t.
2、对话的学习及运用
(1)连词组句you Did fall see a you did scary thing I yes did No did I not.
(2)BINGO游戏。
五、任务活动。(Follow-on Activity)
1、运用所学的过去式的句子提问及回答,调查同学们的活动。
S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2:I went to the zoo. What did you do ?
S1: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ather.
2、学生反馈
3、学生互评:哪组同学说的好?为什么?
引出对话中的礼貌用语
Excuse me,Thank you,Bye-bye,You are welcome,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
六、扩展活动
运用see, buy, go, listen创编对话。
小学英语教案(篇5)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潜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能够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我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个性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构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个性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明白,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理解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而教师自我则可能甚至连小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yjS21.com延伸阅读
小学英语教案合集
今天笔者搬运了一篇网络上筛选出来的“小学英语教案”的文章进行分享。在老师上课前准备教案及课件方面展现出的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到了准备编写课件的时刻。只有精心撰写出优质的课堂教案与课件,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希望您品味这篇充满温馨的文章!
小学英语教案(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本课学习巩固功能句型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及回答I’m interested in…. I enjoy….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如何在真实的情景中谈论兴趣爱好,进行真实日常交流。并学习单词reading , dancing , jogging , exercising.
2.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及回答I’m interested in….I enjoy….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3.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演唱活泼的歌曲和chant,调动学生积极性。
2.通过看视频来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给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
3.通过小组的操练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接受新知识。通过认读和表演增强对课文的掌握和运用。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sing, draw , chant ,dialogue, game 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任务,鼓励学生充分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句型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及回答I’m interested in….I enjoy….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5.通过教师不同层次的语言评价,小组竞赛以及奖励小组卡通标志的图片等评价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并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英语,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正确的意思。
2.对学生进行养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德育教育,同时培养文明礼貌的好品质。
小学英语教案(篇2)
小学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第一课:Greeting and Introduction(问候与自我介绍)
目标: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
教学步骤:
1. 问候学生并介绍自己。
T: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Mr./Mrs. [教师姓名]. What's your name?
2.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候。
S: Hello, Mr./Mrs. [教师姓名]. My name is [学生姓名].
3. 教师示范学生回答并提问其他学生。
T: Nice to meet you, [学生姓名]. How are you?
4.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5. 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并示范其他学生回答。
T: I'm great, thank you.
6. 学生模仿教师回答问题。
7.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T: Now, let's practice introducing ourselves. Say "Hello, my name is [学生姓名]. I'm [学生年龄] years old. Nice to meet you."
8. 学生模仿教师自我介绍并自由发挥。
S: Hello, my name is [学生姓名]. I'm [学生年龄] years old. Nice to meet you.
9. 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并自我介绍。
10. 拓展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相问候和自我介绍的练习。
评估与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的回答和自我介绍是否准确流利。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或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二课:Numbers(数字)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拼写和朗读1-20的数字。
教学步骤: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介绍数字1-20。
T: Look at these cards. This is number one (1), two (2), three (3), and so on up to twenty (20).
2. 教师大声读出数字,学生跟读。
3. 学生和教师一起读出数字。
4.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回答数字。
5. 学生自己拿一张数字卡片,全班一起读出该数字。
6. 拓展练习: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
7. 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20,教师进行指导。
8. 教师出示错乱的数字卡片,学生帮助教师正确排序。
评估与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对数字的正确理解和发音。可以进行一些口头或书面测试,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三课:Colors(颜色)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命名常见的颜色。
教学步骤:
1. 教师出示彩色卡片,介绍颜色的名称。
T: Look at these cards. This is red, blue, green, yellow, and so on.
2. 学生一起跟着教师读出颜色的名称。
3. 教师出示彩色卡片,学生回答颜色的名称。
4. 学生观察物品的颜色,并说出对应的颜色。
5. 教师出示彩虹图片,学生用英语说出彩虹上的颜色。
6. 学生分组进行颜色拼接游戏,每组选择一张图片,选择合适的颜色拼接在一起。
7. 拓展练习:教师描述物品的颜色,学生猜测物品并说出对应的颜色。
评估与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对颜色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练习,考察学生的颜色识别和命名能力。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实际的教学过程可能涉及更多的细节和教具。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希望这篇教案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教案(篇3)
小学英语教案
教案主题:动物介绍
目标年级:小学三年级
目标语言:动物的名称、特征和食物习性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英语表达不同动物的名称,包括动物的外貌和特征。
2. 掌握询问和回答有关动物的简单问题。
3. 了解并描述动物的食物习性。
教学准备:
1. 卡片或图片,上面印有不同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2. 一块黑板或白板和可擦白板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课 (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例如狗、猫、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
教师:What animals are these?(这些是什么动物?)
学生:狗!猫!鸟!
教师:Very good! These are all animals.(很好!这些都是动物。)Can you think of more animals?(你能想到更多的动物吗?)
学生们可能会提到狮子、老虎、大象等。教师鼓励学生提供更多的动物名称,并记录在黑板上。
Step 2: 学习动物名称 (20分钟)
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或卡片,并指着其中一个动物问学生。
教师:What's this?(这是什么?)
学生:It's a lion.(这是一只狮子。)
教师:Good job!(干得好!)Now, let's practice some more.
教师逐个出示动物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动物的名称。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纠正他们的发音。
Step 3: 学习动物特征 (2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特征鲜明的动物图片,例如长颈鹿、企鹅、蛇等。
教师:Look at this animal.(看这个动物。)What can you see?(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It has a long neck.(它有一条长脖子。)It has black and white feathers.(它有黑白相间的羽毛。)It has no legs.(它没有腿。)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动物的特征,并帮助他们学习和运用新的词汇。
Step 4: 学习动物的食物习性 (2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有关它们的食物习性。
教师:What do lions eat?(狮子吃什么?)
学生:Lions eat meat.(狮子吃肉。)
教师:That's right!(没错!)What do pandas eat?(熊猫吃什么?)
学生:Pandas eat bamboo.(熊猫吃竹子。)
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有关不同动物的食物习性,并帮助学生记住相关的词汇。
Step 5: 温习和总结 (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并询问学生相关的问题。
教师:What animal is this?(这是什么动物?)What does it eat?(它吃什么?)
学生:It's a monkey.(这是一只猴子。)It eats bananas.(它吃香蕉。)
教师鼓励学生对之前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Step 6: 扩展活动 (10分钟)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其他动物的名称,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和食物习性。
教师:Can you think of more animals?(你能想到更多的动物吗?)What are their names?(它们叫什么名字?)What do they eat?(它们吃什么?)
学生们可以轮流回答问题,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们学会了用英语表达不同动物的名称、特征和食物习性。这些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鼓励他们的参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做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并提供更多的动态资料。
小学英语教案(篇4)
(一)设计说明:
1.话题:Birthda
2.适合级别:1级
3.课题说明: PEPⅠUnit 6(B) Let’s learn
4.课时说明:1课时
5.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三年级学生
(二)教学详案
1.课题名称: PEPⅠUnit6 (B)Let’s learn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且会听说读6个单词:
car, plane, bat ,dll, balln, ball and ite。
能力目标: 1 能听说会读本课单词。
2 在听说会读单词的基础上能够结合句子进行交流。
3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以及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4 听到指令能够正确快速的反应。
情感目标:创设良好的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理解并且听说会读6个单词:car, plane, bat ,dll, balln, ball and ite。
难点:单词的发音。
4.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课前准备:CAI,实物教具:(球.纸飞机.各种颜色的气球若干.风筝.小汽车.小船.玩具娃娃)
6.板书设计:
PEPⅠUnit 6(B) Let’s learn balliteballnplanecarbat dll
7.教学步骤及说明:
StepⅠ. War-up/Revisin.
1. Greetings.
2. Sing the sng “Ten Little candles”.
3. Sing the sng “123”.
思路:通过吟唱两首歌曲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复习数字。
StepⅡ.Presentatin.
1. Present “ball”.
T: Tda is sunn. It’s a sunn da. Let’s g t the par.(CAI) What’s this?
S: Ball.
①Read.
②Chant :Pin ball, pin ball, purple ball……
思路:ball这个单词第三单元已经接触过了,所以通过这首chant将ball巩固。
③Present “ bunce the ball ” .
a. The teacher bunce the ball and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eacher.
b. T
思路:大声读和轻声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师读的大声学生就轻生读,教师轻生,学生就大声,学生很喜欢,效果很好。
② Chant:
ite, ite, I lie u.
u are nice, u are ne
② Hitting.
思路:通过两个游戏来巩固所学的5个单词,让学生在掌握了这5个单词的基础上再去接受新的单词。
7. Present “bat”.
① Read.
② Give the teacher a sentence.
③ (CAI) Chant: R5
小学英语教案(篇5)
方法/步骤
写课题(Topic)和课型(Lesson Type)
课题相当于文章的标题,讲课时要首先告诉学生,并写在黑板上。因此要写得准确。课型是指该节课的讲授类型。初中英语的主要课型有::新授课(New lesson)、巩固课(Reinforcement Lesson)、复习课(Revision Lesson)、语音课(Phonetic Lesson)、听力课(Listening Lesson)、听说课(Aural-Oral Lesson)、阅读课(Reading Lesson)、语法课(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课型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或方法,只有确定了课型,才能选择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写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写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
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学目标要符合大纲对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所以写素质教育目标时,要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便于操作和检测,一般3~4个目标为宜。
写教学的重点(Main/focal Points)、难点(Difficult Points)和关键点(Key Points)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难点是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障碍;素质教学关键是攻克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写清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能提醒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写教具(Teaching Tools)
课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写清楚,如录音机、教材录音带、教学挂图、卡片、实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练习题、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写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写教学过程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复习检查)、讲练阶段(导入课程、分层操练)和发展阶段(巩固发展、布置作业)。
2、 写知识点和所用时间。写好知识点,教师使用教案时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写好所用时间,能使教师从容掌握教学速度,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口语化,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听得懂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要自然流畅。写出使用教具的时机和方法,写板书内容等。
读、思考、操练、做题等。
范本:
学内容:认读与公园有关的七个单词,了解表达某地有某物的功能句型。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初步听懂并说出与公园有关的自然景物的单词,及表达某地有什么的句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强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读与公园有关的单词:parks,hill,lake,bridge,flower,grass,tree
2. 能够初步表达某地有某物:There is... in the park.
教学难点:
1. 单词 bridge 的正确发音;
2. 对某地有某物的表达:There is... in the park.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出示各种公园的图片,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出示美丽的公园课件,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学习生词;教师让学生做小老师,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通过让学生猜、比赛、画画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单词;听录音学歌谣时,教师用吹塑纸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听到的内容,便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通过听录音、小组合作、画画、做动作等多种方式操练重点句型,同时教育学生由热爱公园,引申到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公园图片、吹塑纸做成的公园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 Oral practice
教师问:Hello/ Hi. 学生答:Hello/ Hi.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设计意图]:课前师生的连锁口语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单词、句型,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给学生创造了开口大声说英语的机会。
2. Review
(1) 听录音,复习歌曲 We are classmates,we are friends;
(2) 教师运用 TPR 教法,帮助学生复习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3) 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table/ a chair/ a boat/...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TPR 教法、认读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介词和形容词,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这不仅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可在这些活动中放松紧张的心情,以更加自信的状态学习英语。
二、Presentation
1. 教师出示北海公园的照片,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回答,引出公园的单词“park”;
2. 教师继续询问:Have you been to the BeiHai Park? And which parks have you been to? 学生可用中文回答,如:Xiangshan Park;Jingshan Park;
3. 教师接着说:Ok,Let's go to a beautiful park and enjoy it.
4. 教师出示课件,为学生呈现一个美丽的公园。教师说:Oh,What a beautiful park! 并询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ark?
5.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公园里的景物。学生每说到一个景物,教师就点击该景物,并示范单词的发音,如:hill, flower, grass, tree,lake, bridge;
6. 有的单词学生会说,教师可让学生来做老师,教给其他同学;
7. “bridge”的发音较难,教师可让学生模仿录音,采取比赛的形式,看谁模仿的最好,教师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北海公园的照片,引出本节课的话题;通过设计并呈现美丽的公园的课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8. 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学生复习生词,让学生快速认读单词;
9. 游戏:猜单词比赛。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前来任意抽出一张图片,让其他学生猜猜图片上是什么,猜对有奖品;
10. 教师通过画简笔画的方式,让学生来单词,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图片、游戏猜单词、画简笔画等形式,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单词,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Practice
1. 听录音,学习歌谣;
2. 第一遍,让学生说出听到的单词;
3. 第二遍,让学生补充听到的单词;
4. 第三遍,让学生根据录音的内容把相关的公园模型贴到黑板上;
5. 第四遍,让学生根据录音的内容把模型标出顺序;
6. 第五遍,全班跟读歌谣;
7. 第六遍,男女生朗读歌谣;
8. 第七遍,请几名学生跟读歌谣。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让学生从说出个别单词──说出听到的句子──根据录音做事情──听录音标顺序──跟读歌谣,一步一步从易到难,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9. 四人一组朗读歌谣;
10. 听录音,让学生指读单词;
11. 教师示范某地有某物的句子:There is a ... in the park. 让学生指图;
12. 请好学生模仿老师说句子,其他学生指图,并跟说;
13. 四人一组表达公园里有某物:There is ... in the park.
14. 游戏:教师表达某地有某物,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景物。
15. 听录音,完成“Listen and draw”的练习,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仪上做示范。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表达某地有某物的句子,让学生指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与公园有关的单词,同时引出新的表达句型:There is ... in the park. 这样使得每一次的学习内容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扩展来的,这样也便于学生接受。通过游戏、画画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自然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
四、Summary
教师让学生用英文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再次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是对课上学习结果的反馈和了解。
五、Homework
请学生回家后听录音,把歌谣说唱给家长听;请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去公园,让孩子把公园里的景物说给家长听。
小学英语教案(篇6)
冀教版四年级英语第一学期Lesson 16《Cars and buses》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能够熟练掌握有关交通工具的单词及数词20-30的运用。
B.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car bus taxi bike thirty
教学难点,句型∕词组
by bike、 by taxi、 by car、 by bu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小组合作法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交通工具卡片及各种场所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Step 1:Listen to an English 《Numbers Song 》
T:Play the radio to ask students listen and sing with the radio
S:Listen to the radio and sing with the radio about the 《Numbers Song》
活动意图:通过歌曲形式来复习1至20这些数字,既调动课堂气氛,又为后面20至30的学习打基础。
Step 2 :New numbers about 20 to 30
T:Teach 20 to 30 by numbers card.
S:Learn numbers from 20 to 30
活动意图:本部分内容在教材编排上是第二部分,但颠倒课文内容的安排顺序,由易到难,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Step 3:Lte’s play
T:Ask students count numbers in different ways.
S:Count numbers in different ways
活动意图:通过开火车等多种环节来反复练习1至30这些数字的表达,掌握英语里数字表达的规律。
Step 4:New concepts
T: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S:I wash my face .
….
I go to school
T: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自行车,电三轮,电动车
T:(Show a picture about school and a picture about home )Look ,my home is far from school.So I go to school by bike .
活动意图:通过对之前早上活动和距离远近的复习来引入本课,以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入本课重点内容,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实用性。
Step 5 :Teach taxi ,bus,car in the same way
T:Show pictures about the zoo,the restaurant teach the transportation in the same way.
S:Learn the plac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s in the same way.
活动意图: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场所和交通工具,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地点和交通工具,对于日常生活很有时效性,口语表达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Step 6:Listen and read
T:Let students listen and read Part one
S:Listen and read the first part
活动意图:通过听录音,跟读活动锻炼学生的听力,使口语表达更具有规范性。
Step 7 :Ask and answer
T:How do you go to Baiyandian/Baoding/Beijing....?
S:I go to Baiyangdian/Baoding/Beijing.... by bus/bike....
活动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来对于学生单独进行提问,既联系生活实际,体现英语课堂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在回答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交通工具,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生活中的英语表达更受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任务为途径的教学模式,主要让学生掌握四种交通工具以及如何询问和回答而且还有数字从20到30的听说读写。 由数字开始引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四种交通工具询问为重点:How do you go to school/go to the zoo/go to the restaurant/go home? I go to school by taxi/car/bus。
动画对文章中重难点句子的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听说领先的同时也加强了读写方面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但是,本节课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集体操练多,个别操练密度小,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环节少。我对于学生的鼓励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语言不够丰富,需要再提高。
小学英语教案(篇7)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梳理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
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重点)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重、难点)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难点)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件、字母和相关的生字卡片,小羊、青草、老爷爷和老婆婆头饰等。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只羊呢?(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板书羊的名字)我们今天就分成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喜羊羊四个小队进行“羊羊小队PK赛”。
大家有信心取胜吗?(有)那我们就出发吧。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分成小队带领学生去“闯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趣味识字。
(1)过渡:“羊羊小队PK赛”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2)屏幕出现打乱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午、下午、晚上)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相机学习“午”“晚”。
(3)导学: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按照顺序排列时间。如果老师再给你几个表示长时间的词语,你能排列吗?(打乱顺序出示“天”“月”“年”三个字。)相机学习“年”“昨”“今”。
(4)第二关:打乱顺序出示表示时间的词语,请同学们一一排列出来。
(5)通过刚才的比赛,同学们齐心协力地帮时间宝宝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我们再复习一下它们的名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字变色放大)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我的发现。
(1)(显示第一关)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顺利闯过第一关。让我们一起挑战第二关。
(2)(显示第二关)出示木牌,上面写着:采摘苹果我最行。
播放课件:将书上的字制成苹果树。秋天到了,美丽的苹果园丰收了,瞧!满树的红苹果多可爱呀!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对,淘气的字宝宝跑到苹果上了,你认识这些字吗?
(3)自己练读,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他同学。
(4)教师出示课件:两个小朋友走进画面,挎着的小筐上面分别写着“草字头”和“木字旁”。看,他们来摘苹果了。请把属于他们的苹果放到正确的篮筐里。
(5)课件显示:“草字头”的字放进第一个篮子里。“木字旁”的字放进第二个篮子里。咦?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到他们是根据什么采摘苹果的吗?
(6)小组讨论:按照偏旁部首来摘苹果的。
(7)你还知道其他“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吗?
(8)拓展:让学生再说几个跟树木有关的字。
(9)小结: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的字真多。瞧!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一个偏旁,就有那么多好朋友。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多留心这样有相同偏旁的字,这样才能打开汉字的大门,成为识字小达人!
3.字词句运用。
(1)导学:请学生读要求。
(2)师:(出示拼音卡片:z、zh、s、sh、n、l)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各小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它们每个都带上今天的好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书上的音节)指生读。
(3)出示生字卡片,两组词同时出现,分小队认读。小队长组织,每人同时读一组。(如:你们、家里)
(4)打开书,同桌比读。
(5)游戏:小羊吃青草。两个小队一组。(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几轮游戏)分别选出六名学生扮演羊,头饰上写着词,另一队扮演青草,头饰上写着音节。让“羊”去“吃草”。其他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看哪只“羊”“吃草”动作最快,评出“最佳小队”。
4.书写提示。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喜羊羊他们可高兴啦!他们想邀请你们去他们家做客,你们高兴吗?可是你们看,他们每个人的羊屋都有一把奇怪的钥匙。(课件出示:四间羊屋,每个字在羊屋上闪出,只有认真观察的孩子才能想出打开门的方法)
(显示第三关,出示木牌,上面写:火眼金睛我最行)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前两间羊屋,动脑想一想: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从左往右)对啦,开门的顺序就是从左往右。
(3)学生汇报,师板书。
(4)再看看后两间羊屋,上面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撇后捺)
(5)拓展练习: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开启每间羊屋的金钥匙。你们能根据羊屋钥匙的特点,再写一些这样的字吗?和队员一起写,比一比哪个小队写得最多。
5.日积月累。
(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一气呵成,连闯三关。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到古诗的浩瀚大海中捧一朵美丽的浪花吧!(显示第四关,出示木牌,上面写着:背诵能手我最棒)
(2)看图说话,了解图意:出示古诗插图,让学生说说画的内容。
(3)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4)夏日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着空中,农民伯伯不辞辛苦地在田地里耕种,一滴一滴的汗水从头上滴下来,落在泥土里,粮食来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快来读一读。
(5)指导朗读。
①老师范读。
②读准“锄、知、中、餐”这几个字的读音。
③注意诗中的停顿。
④学生与同桌一起练读。
(6)练习背诵古诗,看谁背得快。
(7)谈谈读古诗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学习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学习于活泼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回家后,一定把你今天的学习收获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吧!
设计意图:激趣促行,鼓励学生将收获讲给家长听,既巩固所学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语文园地五(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古诗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羊羊小队一起连闯四关,你们高兴吗?我们在古诗海洋中采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们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设计意图: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背诵过的古诗经常复习,会加深学生永久记忆。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读不准的做上标记。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读音。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与鼓励,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独立阅读。这样才能将阅读兴趣从课堂引向课外。
三、复述故事,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提问进行复述。
课件出示: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
2.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会怎么说呢?(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猫)
7.小猫会怎么说呢?(喵喵喵,来了来了)
8.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萝卜拔出来了)
小朋友真棒,有谁能告诉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对了,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同时在复述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四、指导表演,感受道理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
(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2.个别小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设计意图: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知识也不例外。孩子会在分享中加深感悟,激发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在今后进行语文园地教学时,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刚入学的小学生,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观察和想象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小动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有情感有智慧的精灵。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创设情境的做法尤为适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就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创设了“羊羊小队PK赛”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闯关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音节、区分结构等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影子(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俏皮。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为基础,旨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根据课文语言表达亲切自然、生动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带学生做一次踩影子的游戏,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课前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再回到课内交流。预设:影子是黑的;影子紧紧跟着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ǐnɡ,“子”读轻声。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4.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
“日”就代表太阳,“京”就代表建筑物,“彡”就代表影子。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能使学生对影子有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语文课的丰富多彩,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回到课内交流,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空间,热烈的教学气氛为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信心和成就感。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导学: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
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2.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预设:
(1)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
(2)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创设摘葫芦游戏情境,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它们有了新的名字,就写在它们身上。快看,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去掉拼音再读生字。
导语:看,葫芦的帽子飞走了,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那它们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游戏情境,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1)预设:
生1:我用找反义词的方法记住“黑”,“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狗”,反犬旁加“句”就是“狗”。
生3:我会编童谣:又来了一横和一撇,就是朋友的“友”。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了“左”和“右”,朋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换成“工”念“左”,换成“口”念“右”。“左”和“右”也是一对反义词。
生5:我还找到一对反义词,“前”和“后”也是反义词,我在前面,--×在后面。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
(3)学生继续汇报。
预设:
生6: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宀”加上“匕”就是“它”。
教师相机出示“宀”,教学新偏旁:“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与房屋或洞穴有关。说说还见过哪些带有“宀”的字。
(4)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他(她、它)”呢?
(5)教师追问:你怎样记住“朋”字?
预设:两个“月”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我就这样记住了“朋”。
(6)学习新偏旁“月”。
导学: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学习女字旁。
导学:这节课还有一个含有新偏旁的字,谁找到了?请学生观察“女”字与女字旁的区别,说一说“女”字做偏旁时笔画有哪些变化?(横变成了提,与撇相接后笔画不出头。)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好”: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4.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5.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为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请在小组内试试。
(组内互读,互相评价)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影子的特点以及课文语言的形象生动,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在”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左”比较,有什么不同?(“左”字右下方是“工”字,“在”字右下方是个“土”字,“在”字比“左”字多一笔竖。
)2.教师示范“在”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在”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
强调第三笔是竖。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练写。
(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发现了“在”字与“左”字的区别,强调了学生书写时的易错之处,避免了学生写错字现象的发生。教师示范板书“在”字的笔顺,带领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下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好字的热情。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影子(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小小擂台赛。
看看谁学字词学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1)游戏:开火车。(看拼音读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影、前、后、黑、狗、左、右、它、好、朋、友。先带拼音读生字,再去掉拼音读生字,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游戏:捉迷藏。(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中的场景,许多小动物被树丛遮住了一半,在露出的一半上写有本课的生词。(影子 左右 小黑狗 好朋友 前后 它们)
导学:小动物们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能找到它们,并读出它们身上的词语吗?指名读词,学生读对了,隐藏的小动物就从树丛中走出来。
2.过渡: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你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习汉字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不断地复习中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并想一想为什么。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明自己觉得有趣的理由。
(1)学生读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请学生说说有趣的理由。
预设:影子真有趣,像个小黑狗一样在自己身前、身后转。
影子就像小狗一样跟着“我”,“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2)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有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阳的动画并配乐。一位小朋友在小路上走着,他的影子跟着太阳变化。
(3)指名再读这一句,教师组织学生评价。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①谁能读得更好。(指一名同学读。)说说你打算怎么读?大家还能帮他想想好主意,让他读得更棒吗?
②鼓励学生读课文:有了大家齐心协力出主意,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了!试一试吧!
③教师及时评价。
预设:读得真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像小黑狗一样的影子,太可爱了!
④全班一起来读读这么可爱的影子吧!
(5)教师导学:你能学着这种句式说一说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式:
①飘落的树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上的太阳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生读“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请学生说说觉得有趣的理由。
预设:因为有了影子,就像有了一个新朋友。
影子还会陪“我”,“我”就会感觉好玩了。
(7)教师导学:谁来再读读这一句。你觉得自己读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把影子当成好朋友来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8)指名读句子,并及时评价。
(9)组织学生同桌互读:同桌之间一个同学读时另一个同学认真听。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你可以帮帮他。读得好的就可以向他学习。
4.质疑:想一想学习这篇文章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预设: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
5.过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动画,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教师旁白: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儿它就到哪儿。
影子紧紧跟着人,不分离,就像好朋友一样,常常陪着我。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
预设:
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
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
影子是追不上的。
我们可以做手影游戏……
7.教师小结:我们通过看动画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用欢快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
(1)齐读。
(2)组与组比赛读。
(3)配乐读:大家读得真好啊,那么还想再读的小朋友可以站起来,配上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8.指导学生试背课文: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设计意图:重视朗读,以读为本,边读边演,学生在读中放飞激情,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中,学生直观地体验到影子的变化,结合生活经验,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
它们是谁呢?2.多媒体课件出示“后、好、我”。
指名认读、组词。3.学习生字“我”。
(1)指导学生观察“我”字,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明确书写顺序。
(2)教学新笔画“斜钩”。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新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我”字。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我”,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生字“后、好”。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写,记住笔顺。5.引导学生观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哪一笔最容易错?
预设:“后”中的“口”不与撇相连接。“好”字的第三笔是“提”。
6.练写评比。
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7.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设计意图:学习写字,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养成观察习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后、好、我”的笔顺,用动态的书写让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更好地达成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写好每一笔,每一个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学了这么久,大家都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投放几个手影,如: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
2.拓展思路: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画影子。
要注意太阳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设计意图:做手影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画影子将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综合性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的常用方法。
课中可以创设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如,从对影子的有趣出发,个别读、评议读、男女生比赛读、范读、讨论读、组与组之间比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参与到读中来,收到以读带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2.合作互助,理解感悟。
请学生先看完动画,再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他们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自主发现、自主实践,激发了探求知识的热情。学生回答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外,还说到“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影子的方向也会变化”“影子的长短、大小会变化”“影子是追不上的”……并且在接下来的“手影游戏”中,进一步扩展体验,理解影子现象,为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提供平台,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项链(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教师)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2)和:认识新偏旁“ “。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英语教案(篇8)
unit2 will you phone me?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下列句子:
will you play with me this weekend? yes, i will. /no, i won’t.
能听说读下列句子△will … phone …? yes,…will./no,…won’t.并能用学过的句子谈论将来发生的事情。
2、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表达及交际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英语表达上的一些语言特点,以及英语表达语言顺序(时间、地点状语)与中文表达的简单区别。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般将来时态的一般疑问句的使用及回答:will …? yes,…will./no,…won’t.
三、课前准备
tape vheaddress textbook/activitybook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what will you do with your parents this weekend? let’s free talk.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boys and girls, daming will visit his grandpa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sam go to the countryside this weekend? let look at the video:now, watch the video,please.
are you ready? let’s see.(课件全课) (watch tv) headdress. the student will be sam and daming.呈现sb unit 2活动1。
教师一课件的形势向学生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一部分。
will daming play with sam?
will daming phone sam?( phone 一次教师可以通过打电话的动作演示缴获学生,重点注意ph的发音,可与elephone作比较,发音一样。)
通过看课件,使学生找出答案。
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让两名学生一组根据答案表演这一部分。
在给出另外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看课件并找出答案。
who will daming visit?
where does daming’s grandpa live ?
is there a phone there?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复习有关助动词dodoes 的一些用法及特点。以及there be…句式的用法及特点。
因为上一课时已经学习过有关visit,countryside有关的句子,因此上述问题的答案学生基本上能后比较流利的表达。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播放几遍课文录音,请学生跟读。随后可以同位分角色表演。
学习诗歌。可先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或不会的部分,由教师或同学们讲解,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鼓励学生模仿动作,使学生情景交融,更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look and say about your weekend. then talk about your friend.(书p13)
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考虑是否增加同样形式的练习内容。
2.let’s do exercises to check up what you have learned.now open the activity book .(part 1)
教师首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完整的听一边对华录音。再次有间隔的播放录音,让学生有比较充足时间填写答案。可以让学生先互对一遍答案,在以实物投影或直接在课件上直接完成答案。
3.语音教学
完成课堂活动用书语音题部分。在这一部分首先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听、分辩黑体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但应注意,如果有问题一定要马上纠正,教师可以重点、突出的慢慢读出要纠正黑体部分的发音,以使学生能够清楚、明了地听出发音。经过不断地、多次地练习,学生就会比较准确地确定出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
[小学英语教案范文]
小学英语教案十五篇
想要了解“小学英语教案”的相关信息可以查看以下资料。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我们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正式的法律建议!
小学英语教案(篇1)
教师应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最新理念来实施教学活动。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倡导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互动的学习模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上,要培养良好的发音,正确的听说读写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接受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方法。
四年级一个班级,每班学生人数大约五十,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这些学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也有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的获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班级内仍存在着不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应及早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教师本身也要专研教材,采用新颖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设计各类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将课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保持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些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或完成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基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供三年级起使用,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中下学衔接的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本册供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开设英语的学校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使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四年级学生应完成一级目标,即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1、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书写的习惯;。
2、发音准确、朗读流利,准确掌握书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的交流;。
5、熟练掌握所学歌曲、chant等。
6、了解西方文化,初步知道课文的文化背景。
7、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
8、注重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findout/letscheck/pairwork/tasktime。
1.重点:
(1)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3)发音清楚,语调正确,书写工整。
2.难点: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成绩。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3、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
4、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谣或小故事等促进学生多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小学英语教案(篇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Main scene Let’s start Part A Let’s learn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2、能够听懂问句: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
3、能够运用新学语言内容完成Let’s find out中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听懂、会说句子: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难点
5个词组读音和书写,掌握动词过去式及其发音。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对话练习,已学知识的巩固。
(2)Hang–man game.玩游戏,猜单词。
( watch, wash, clean, play, visit)
2、Preview
(1) Let’s chant (第六册书本Page 7)
a.听一遍录音b、师生一起说唱
(2) Let’s star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说说自己的周末,复习动词短语。
3、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个日历给大家看,圈出今天的日子是Sunday(weekend),然后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学生回答今天的日期, Today is April the 10th. It’s Sunday.
(2)、教师说:On Sunday (weekend),I usually wash clothes, clean the room, play football, watch TV and visit grandparents.出示教师所说动作的卡片,学生跟读词组。跟着老师朗读几遍动词短语。
(3)、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4)、教师再次出示日历,圈出上个星期天的日子,然后问学生:What was that day?引导学生回答:It was last Sunday?板书并带读单词:last。教师:It was last Sunday. It was the last weekend.板书、解释并朗读词组:last weekend。学生跟读并掌握词组:last weekend。
(5)、引出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板书句型并朗读。
(6)、呈现词组: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强调这些过去式的发音。/t/, /t/, /d/, /d/, /id/。
(7)、Activity one: Bingo!
(8)、师生问答。(语言内容,媒介)
(9)、Activity two:摘苹果游戏
(10).教师领读Let’s learn部分。
4、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Let’s find out.
(1)、教师通过CAI出示图片,提问:
What did Zoom do last weekend?
板书并认读:do-did, water-watered.
(2)、教师问几个学生:What did you do?
(3)、Do a survey。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并做好记录。
完成后上台进行解说。
(4)、填入所缺的单词。
(5)、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应练习。
(6)、回家朗读课本Let’s learn部分,抄写词组。
七、板书设计:
last weekend watch-watched wash-washed clean-cleaned
play-played visit-visited do-did water-watere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八、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A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find out C Good to know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够用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进行简单的提问,如:Did you clean the room? Yes, I did. / No, I didn’t.
3、能够听懂并完成Let’s try部分的联系。
4、能够运用新语言完成Let’s find out中的任务。
5、了解Good to know当中的标志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了解动词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识记help的意思。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学生准备一张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Enjoy the song: At the zoo
(2)、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Preview
(1)、Activity 1
(2)、Let’s try.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
T: What about Chen Jie?
3、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设计主情景“我是小小侦探”
(1)、“谁打扫了教室”
教师用课件动画形式出现一个明亮干净的教室。
出现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John。
Look, our classroom. It’s very clean and tidy. But who cleaned it. I don’t know. I want to thank him.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him?
J: I can help you to find him.
John跑了出去,碰到了Sarah,John就问Sarah.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arah: Hmm! I watched TV.
John跑去问了Wu Yifan.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mm! I played football.
板书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学生朗读。
教师头带John的头饰T: Look, John come to our class. He wants to find 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last weekend.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 I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2: I …
T: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引导学生回答。
板书help,并朗读。
(2)、Activity 2
(3)、Activity 3 Make the chant.
(4)、“找到了”
通过课件展示John和Zoom的对话。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Z: I played football at school.
J: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Z: Yes, I did.
J: Oh, Zoom. You are great!
(5)、听录音,跟读书本对话。
(6)、学生一起朗读对话。
4、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1)、对话操练:Let’s find out. p28
(2)、完成活动手册相应练习
(3)、Good to know
七、板书设计: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八、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Part A Let’s read. Let’s play. Part C Pronunciation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
2、能够了解双元音音标/ /、/ /、/ /的音与形,能够读出例词并选择音标与单词和配图正确连线。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
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
四、教学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
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Let’s sing: The days of the week.
(2)Ask and answer: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 did) …last weekend/ yesterday.
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从上面的问答中,老师总结并板书呈现:busy, … was busy last weekend.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提出更细节性的问题:
T: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A: I (did)…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T根据学生A的回答,再向其他学生提问:
T: What did A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引导学生将第一人称改为相应的第三人称进行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个)以短语形式填入课前准备好的表格中。见附录。
②完成表格后,T再次重复:
A was busy last weekend.
③根据板书及表格,引导其他学生以:
—————— was busy last weekend.
为开头转述其他同学上周周末的活动。
(2)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s
① T: A was busy last weekend. B was busy last weekend. And Wu Yifan was busy last weekend, too.(可用课件展示)
② Now, let’s listen to the short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T可根据段落内容顺序设计问题)
A:What did Wu Yifan do Saturday morning?
B: Whom did he visit? Why?
C: What did they do together?
D: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evening?
E: What did Wu Yifan do Sunday morning? With whom?
F: What did Wu Yifan do in the afternoon?
③听完两遍录音,学生可以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有不同答案,大家一起讨论,寻求答案。
④听音跟读,再齐读。
⑤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Finish the sentences”.再进行组内讨论并校对答案。
1) Let’s play
T: Look at the calendar. Today is ( date ).
Yesterday was (date).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 I (did) yesterday.
2) Activity 1 :滚雪球
Pronunciation
(1)听音模仿.教师要以夸张的口型带学生跟读。
(2)认读双元音音标。/ / , / /, / /.说明音标与字母的区别和联系。
(3)拼读单词。老师请学生自己拼读并读给大家听。
(4)读单词,连线。
(5) Activity 2: Play basketball
4、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1)用词组或短句来描述自己爸爸或妈妈上周末的活动情况。
(2)完成活动手册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Busy
… was busy last weekend.
八、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Part B Let’s learn Let’s play. Part C Task time Let’s check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四会词组: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
2、学会用句型What did you/ (name) do last weekend/ yesterday? I(name) (did) last weekend/ yesterday. Did you….? Yes, I did.来进行问答并完成Task time的表格。
三、教学重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调查
四、教学难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写作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 Free-talk:
T: What day is today?
A: Today is…
T: What day was yesterday? (强调yesterday)
B: Yesterday/ It was…
T: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C: I (did)…yesterday. (用前几课时已经学的词组)
2) Chain-drill:
C: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D: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 F…( ask the teacher)
T: I went to a park yesterday.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继续Chain-drill,由T引出并出示新授词组:went hiking.
(2)学生已经了解了go的过去式后, T边用I went (这个动词用动作表示)yesterday.表达自己昨天去做什么了,边做动作.让学生帮老师说出: went swimming, went fishing.
(3)Ask and answer:
A: T ask and Ss answer.
B: S1 ask and S2 answer.
C: S3 ask and T answer.
由此,T引出新授词组: read a book.
(4)自编chant. Chant together.
(5)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ent, read.
(6) Reading in 2 parts: T say the phrase loudly, Ss say it lowly; T say the phrase lowly, Ss say it loudly.
Practice:
通过各种游戏,操练所学词组
Activity 1找搭档
Activity 2我是侦察兵
Activity 3记忆大挑战
3、Task-time
1) Pair work
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
B: I (did)…/ Yes, I did.
2)在问答过程中完成书中所示的表格.
3)邀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汇报调查结果
4、Let’s check
1) Ask Ss to describe each picture with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I (did) yesterday/ last weekend.
2) Listen and circle.
3) Check the answers.
5、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1)完成活动手册相应内容。
(2)课后继续交流同桌的周末或前天的活动信息.
七、板书设计:
went to a park—go to a park
went hiking—go hiking
went swimming—go swimming
went fishing—go fishing
read a book--read a book
八、教后小结: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chant Main scene Let’s try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理解并询问他人在过去时间里干了什么事情。
2、掌握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三、教学重点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tructures: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四、教学难点: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tructures: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 Hang-man game
( 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 read books)
(2)游戏Bingo
(3) Let’s try听对话,选择图片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A.chant
(1)教师用课件呈现chant
(在课件上出现几幅图片NIGHT PARK JUNE等,然后在YES的地方出现一个人)
(2)学生二人小组说唱书本上的chant
(3)学生用手头的卡片自编一个chant
B.Let’s talk
(1) Listen and do
(2) Look and answer
(3)Listen and read
C.practice
Activity 1.Let’s find out
Activity 2 The story of Zoom
Activity 3 Guessing
4、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1.听录音,做活动手册。
2.根据情景编对话。
七、板书设计: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八、教后小结: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read Let’s sing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综合运用动词的过去时。
2、阅读理解故事
三、教学重点
1、动词过去时的读音及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2、阅读部分的理解和有限度地再现
四、教学难点
1动词过去时的读音及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2阅读部分的理解和有限度地再现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Sing the song: at the zoo
2、Presentation
A: Activity 1 Memory testing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shopping.
I went shopping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I went shopping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B: Activity 2比一比,谁说得最快。(见表格1)
请两个学生上来,背向黑板,教师说出表格中任意一个词组,学生就说出与之对应的词组,败者换其他人,再与胜者比赛,看看全班谁说得最快。
C: Text A.看图跟读课文。
B.教师提示总结:
was / walked / studied / read /went
/saw / jumped / swam / returned
D: Activity 3无字的故事书
E: Exercises
(1)Finish the sentences
(2)Number the sentences
3、Comprehensive activity
story time
1. Two students a group and discuss the story.
2. Ask the questions:
(1)What did Zoom do on Saturday?
(2) What did Zoom do on Sunday?
3. 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
4、Consolidation and e_tension
Mini role-play
Prepare and act out their stories in roles.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小学英语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6个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个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习单元为6页。A、B两部分主要教学单词和对话。通过各种形式教学生字和单词,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C部分作为扩展内容主要通过颜色、画图、填充问卷以及手工制作等形式复习并适当扩展所学语言,通过听力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以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口语能力较差。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加强口语、阅读能力的训练。三、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2.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4.能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技能,完成某项任务。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能诵读已学过的英语歌谣。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①四会句型,单词。②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③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五、主要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小学英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能读并书写单词:station, train, up, hill, down, near, house.
2、 能使用介词描述简单的位置关系。
Where’s the train 1?
It’s updown the XXXX.
It’s near the houses.
It’s at the station.
教学重点:
1、 能读并书写单词:station, train, up, hill, down, near, house.
2、 能掌握句型:问路并能准确指明方向
---Where ' s the … please?
---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
教具准备:
挂图、音机、录音带、有关词卡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 Greeting.ⅥⅦ
2、 Sing a song 。
二、Review.
1、 Play a game: Do as I say: ---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
2、 Drill: 用学生自己想出的动作来表达所学单词的意思,如: 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
三、New concepts.
1、Induction: 学习单词:station, train, up, hill, down, near, house
2、 Drill: 用形象动作来组成词组:up the hill, down the hill, near the houses, at the station
3、 Play a game: Do as I say.与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操练本课新内容:up the hill, down the hill, near the houses, at the station
4、 Listen to the tape: 放录音呈现SB UNIT2 活动1。学生对照书或看挂图听录音,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然后再放录音,板书句型。
Where’s the train 1?
It’s updown the ---.
It’s near the houses.
It’s at the station.
5、 Answer the questions: 再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
6、 Do the exercises: 完成AB UNIT 2练习1、2、3、4。
四、Homework.
1、 Listen and read: 听读课文20分钟。
2、 Write the new words: 默写本课新单词每个两行。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8篇《小学四年级英语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英语教案(篇5)
Activity : Thinking and Writing
The topic is “ though our grandmothers and mothers haven’t done something great like Jane, do you think they are great, too? ” Give your reasons.
This activity is designed to train their writing skills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to become aware of the greatness of ordinary women. So greatness is close to the students’ daily life.
In class, I will use CAI, so there is no blackboard design.
That’s all. Thank you!
小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全英 第7篇
Good morning, professors,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s with you.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2 Unit 5 Music. I’ll begin the lesson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nd blackboard design. 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Firstly,let me introduce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to introduce to us different types of band. The reading passage is the center of this unit. It is made up of 4 paragraphs, that is, 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s, form a band, Monkees began as a TV show and they became even more popular than the Beatles. The tex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 in this lesson, which extends the main topic “music” and contains most of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points that students should learn in this unit.
Secondly, I want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Although the students have the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hey still need many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express their ideas,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and to develop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Thirdly, I’d like to talk about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aims:
(1)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2)to know som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music
2 Ability aims:
(1)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organizing and using skills of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
(2)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to scan for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nd to grasp the details
3 Emotional aims:
(1)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different type of music and how to form a band
(2) Develop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Fourthly, teaching key points is
1.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and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language points as well.
2. To understand how Monkees formed, developed and succeed.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is
1. The students use their own words to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2. the prep+ whom/which attribute claus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I’ll try to use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o make students the real master of the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myself the director.
a.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is used for communication. It’s learner-centered and emphasizes communication and real-life situations.
b.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 task resembles activities which our students or other people carry out in everyday life, Learners should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how well they are doing.
c.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needs a context, which can help th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and then can product comprehensible output, so computer has the advantages to make the materials attractive.
Part 3 Learning Methods
Task-based, self-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Part 4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One Lead-in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Therefore,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class, I should spark the students’ mind to focus on the centre topic “the band”. I’ll play some different type of music to attract their attention and then bring some questions.
Question:
What kind of music they like?
Which band they know best?
The answers must relate to band. After this, the students will be eager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band and this is the very time to naturally lead the class into Step 2
Step 2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In this step, I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which can give students a clear and specific purpose while skimming and scanning the context.
Task 1 General idea
The 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just glance at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of the passage, and then guess what they will read in the text. And they’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four to have a discussion.
The purpose is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to read actively, not passively. In addition, the task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reading skill by making prediction and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English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ask 2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achievement. Based on this theory, I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4 groups to skim the whole text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tep 3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The purpose of reading is to get the correct and useful information.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have a high speed of reading but als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details.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on Page 35 can help check the situation.
Step 4 Solving difficult language problems through reading
It’s important for language learners to learn important rules of
grammar and use these rules to solve problems in reality. In the previous process of reading, the students must come across some difficult language obstacles, so it’s necessary for us to discuss and explain. This period of time belongs to students. They can ask any questions they come across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ll explain the questions and difficul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is improving the students “questioning spirit” and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ies.
Step 5 Consolidation
Language is learnt by communicating. It is my job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language. Here I design 2 activities 1 Reading for comprehension
I’ll ask 4 students to read each paragraph, and then do the exercise following the text. I think it’s a good way to 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2 Discussion
During making discussion, the students will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Why Monkees can be successful? Give reasons.
b.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ssful band? Why? Step 6 Homework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down sth about their favorite singers, band or music and list the reasons. The assignment enables the students to search vario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can widen their view and continue to inspire their enthusiasm of learning.
Part 5 Blackboard design
Unit 4 Music
Passage The Band That Wasn’t
Topic Sentences:
1. Many people want to be famous as singers or musician
2. Form a band
3. Began as a TV
4. They became even more famous than the Beatles
Discussion:
a. Why Monkees can be successful? Give reasons.
b.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uccessful band? Why?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text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xt easily. In this text, the design is not easy to write. I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ss. 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小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全英 第8篇
“游戏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理解力差,模仿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思维具体形象,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课教学不能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而应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听听说说、看看读读、蹦蹦跳跳、唱唱玩玩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此,我在小英的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创设具有童趣的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比如,我们在教学生打招呼用语时,常用的形式是教师问学生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们换换方式,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头像或者教师装扮成孩子们喜爱的人物形象,如“圣诞老人”,走到孩子们中间,说:Hello,ImSantaClaus,?然后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这时候,学生们都会非常乐意与“圣诞老人”打招呼,并且还会主动握握“圣诞老人”的手,进行对话,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进行pairwork。有的学生装成唐老鸭,有的装成白雪公主等进行对话练习。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操练了招呼用语,而且使课堂充满了愉快和谐的氛围,教师只需进行引导,学生便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如,我们在教对话时,常用的教学形式是分组说、男女说或者pairwork,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觉得这些活动形式陈旧老套没有新鲜感。那么我在教对话时,设计了“小羊过桥”的游戏活动。如果对话有三四句长的话,在游戏时就选三四个学生扮成小羊,张开双臂,跳过小桥,同时按顺序说出对话。如果其中的一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接不上来,那么他就会掉入“水中”——放下手臂。这样的游戏极
富童趣,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愧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悦状态,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跃跃欲试。
二、游戏活动贴近儿童生活,有利于引起情感共鸣,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让学生交流,使他们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从而引发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whoshe(she)?He(She)ismy...语句时,我设计了如下活动:要求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相片带到课堂上来,互相问一问照片上那个不认识的人是谁,学生互问互答兴趣很高。又如在教单词hamburger,hotdog,sandwich..时,因为时逢圣诞节,我设计了游戏活动“圣诞大餐”。教师准备好单词卡,扮成服务员(waiter),学生点菜(order)。虽然学所单词较长或难念,但是这些事物对他们来讲太熟悉太具体太喜爱了,通过游戏的形式操练,学生一学就会。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有限的语言,并赋予语言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语言项目的掌握。
三、游戏活动坚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英语
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动手、动脑、动身体等形式。例如儿歌haveyougotapet?Yes,。这一语言项目如果不激活,学生学起来就很枯燥。因为不可能让学生带pets到课堂上来,我采取这样的办法,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宠物。学生画好后,再说唱儿歌进行交流。通过涂涂画画、说说唱唱,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又如比较流行的TRP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一种儿童学习英语过程中常用的活动。它强调把语言学习和行为动作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习充满了乐趣,减轻焦虑情绪,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领先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TRP活动随处可见,游戏包括要求学生跟随歌曲、诗歌做动作,听取指令做动作,用动作表演故事,用动作表演两人活动,小组活动等,坚持这一方法就能达到强化语言的目的。
四、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乐学爱学
要学好英语,一定要有语言环境,学生只有在逼真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正确地使用语言,才能让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活动。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最缺乏的恐怕就数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英语环境,营造英语文化氛围。例如在学习教材第二册unit5时,我把教室布置成麦当劳快餐店式样,将食物的图片和空饮料瓶摆放在“吧台”——教室的一角。学生在音乐中,按Doit!的顺序进店就餐。然后分角色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游戏活动来学习句型最后分组展开“点菜”竞赛,巩固句型。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又如,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在学习Family及相关的语言项目时,通过播放Disney教学英语软件,其中的卡通人物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争相扮演各种角色模仿软件中的活动开展竞赛。学生不仅高效地掌握了Family及相关语言项目,而且能用软件中的简单英语进行交流,因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了他们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五、唱唱跳跳的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听爱说爱唱爱跳,通过唱英语歌曲,跳简单的拍手舞,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数字时,利用有关英语数字的歌如“TenlittleIndians”。学生围成一圈,边拍手边唱,并且根据教师的示范、手势、表情等进行表演。又如SK教材的每一单元中教有SING-A-GRAM教学项目,在熟悉的旋律中,将本单元的重要单词、语法或句型填进曲子,教师不用煞费口舌,学生便能轻松自如地像唱卡拉OK一样学唱歌曲,很快就能达到进一步掌握和巩固重点内容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几次就没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设计、翻新游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灵活采用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及认识特点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教好英语。
小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全英 第9篇
JAVA命名的总的规则是这样,类和接口名称以及非开头单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其它字母用小写。
基本原则:
命名项
命名规范
举例
采用全英文描述。为了同变量名称进行区别,可以用“a”和“an”作为前缀
用全英文描述,首字母小写,非开头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取boolean对象的成员函数
用is作名称的前缀
类classes
用全英文描述,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源文件
和主class的名称相同
用全英文来描述组件的用途,结尾的单词表示组件的类型
一般JAVA没有析构函数,通常在系统的垃圾回收之前,调用finalize()来实现
小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全英 第10篇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sson content of my lesson is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1B 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 I’ll be ready to begin this lesson from five parts.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study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and Blackboard ,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This unit is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sts. By studying of this unit, we’ll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the serious attitude towards science and develop the interest in science. At the same time ,Let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give instructions. this less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this is an important lesson in Book One. From this lesson, it starts asking the Ss to grasp contents of each passage. Therefore, this lesson is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If the Ss can learn it well, it will be helpful to make the Ss learn the rest of this we all know ,reading belongs to the inp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learning. The input has great effect on output , such as speaking and writing . According to the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and the syllabus (新课程标准和教学
大纲), after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analyzing the rule of children’s growing of mind,I think the teaching aims are the followings:
objects:
a)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s b)The S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sson.
c)The Ss can use the patterns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the proper situation.
objects:
(1) To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 To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working in pairs.
(3)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especially their skimming and scanning ability.
or moral objects:
a)By completing the task,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science;
b)Teach the Ss what is “science”, put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anguage study.
now,let’s come to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the Difficult points.
Well, how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s better, how to stress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As is known to us all,The modern teaching demands the teacher should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A good teaching method requires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have the leading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students’learning background ,I will use the following methods .
Part 2 Teaching Methods:
In my opinion,the main instructional aims of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Middle School i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heir good sen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So in this lesson I’ll mainly us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教学法), “Whole language
teaching” (整体语言教学法)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教学法). That is to say, I’ll let the S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structure of the dialogue.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soci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theories(现代社会交际教学理论), I adopt the TSA method(情景教学) and TBLT method (语言任务教学)in my teaching, namely 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former is a “scene —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It establishes a real scen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s . The latter offers the Ss an opportunity to complete the tasks in which Ss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specific outcome. The activity reflects real life and learners focus on meaning, they are free to use any language they the same time, I’ll make use of the modern electricity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it can develop the Ss creativity in learning English.
小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全英 第11篇
Goood moring, I'm glad to interpret my lesson here . The lesson plan I am going to talk about is Part A let's learn of unit1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7. I will explain how to teach and the reason for doing this from following aspects.
Ⅰ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Ⅱ way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Ⅲ teaching procedures
Ⅳ blackboard design
V assessment
Now Let’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conten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as followed: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 the m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I’ll talk about it one by one.
This lesson is the first lesson of unit 1, book7 . It includes two parts: Let’s learn and let’s play. In section 1, it mainly deals with these key phrases: on foot, by bike, by bus, by train, by subway. And in section 2, it provides a game for the Ss to prastise the patterns: How do you go to…? And the answer: I go… by../ on foot.
Our students have already known some vehicles in the daily life. 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m to understand and use these words . If students can learn it well,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learn the rest of this unit. So, I set the following aims:
The first is language objectives
To make sure that students can read, recognize and use these key phrases :on foot ,by bike,by bus,by train skillfully.
The next is ability objectives
小学英语教案(篇6)
Unit 12 I can swim (Ⅱ)
教学内容:
1、 课标要求掌握的单词: run, dance 及拓展单词:fly 。
2、 课标要求掌握的句型:Can you …? Yes, I can. I can … 及拓展句型:No, I can’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某人能干什么的日常交际用语。句功能句:①I can … ②Can you …? Yes, I can. / No, I can’t.2.
能力目标:掌握基本句型 I can…. Can you …? Yes, I can.学习扩展句No, I can’t. 拓展词汇:fly。能进行交际,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周围同学的事情,善于用语言进行表达,富有关心他人的童心;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说英语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单词run dance 句型I can …. 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教学难点: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单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动物头饰或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 Warming up
Nod your head. Yes, yes, yes. Shake your head. No, no, no.
Raise your hand. One, two, three. Put your hand down.
Hands back, please. Look at me. Listen to me, please.
设计目的:
通过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课堂上。
二、 Review
1、 复习已学动物单词 (单词卡片)
教师展示动物卡片,What’s this?
2、 复习已学句子: Can you jump? Yes, I can. (播放课件)
⑴ Say the rhyme together.
T:An elephant can walk. Can you walk?
P:Yes, I can.
设计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复习,唤起记忆,为新课中的交际活动做充分的准备。
⑵ 教学拓展单词fly及拓展句型 No, I can’t.
① 教师课件展示 :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 (播放课件)
T: Now, look! What’s this? T: A bird can fly. Fly, fly, fly.
P:It’s a bird. P: A bird can fly. Fly, fly, fly.
T: Can you fly? 学生有可能不会回答或者只会说 No.
教师解释:会就说Yes, I can. 不会就说 No, I can’t.
教师拿句子卡片指导学生多说几遍,然后贴在黑板上。
② 操练 :Can you fly? No, I can’t. (多种形式)
三、Presentation
一)、 run / dance
1、run (播放课件)
T: Now, look! What’s this? T: A lion can run. Run, run, run. 单词卡片学习run
T: Can you run?
P: Yes, I can.
T: Run, please! Ps run.
Practice:Can you run? Yes, I can.
2、 dance (方法同上) (播放录像)
T: What can you see? They are very happy. The animals dance well.
设计目的:将单词,放到真实的情境中结合句子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新单词的理解,符合单词教学的要求与规律,教学效果好。
3、Play a game
二)、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t. (访问活动)
Nancy想做一个小调查,了解你能够做什么,都有什么本领。谁愿意接受Nancy的访问呢?请大家认真看,认真听,仔细学。接下来Nancy将要接收两位同学的访问。
1. 教师做访问示范: Hello, !Can you jump? …(用实物投影)
2.两名学生访问老师
3.同桌两学生互相访问并记录
4.学生展示。
三)、Sentence pattern I can… (播放视频)
1.You are so good! 同学们都能很棒。那如果请你来介绍你都有什么本领的话,你应该怎么说呢? Look carefully.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小同学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吧!
2.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的吧。
I can jump… …
3.Practice: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I can swim. … …
4.动物技能大赛 (播放课件展示一幅图)
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享受美好的春天,它们要举行一场技能大比赛。Now look, please.
教师戴上头饰示范:I’m a bird. I can fly. 请戴上你的头饰装扮成你喜欢的小动物都来参加吧!看看谁的表演生动?
①几名学生示范
②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戴自制头饰,边表演边说:I’m a dog. I can run. …
③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四、Sing a song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I can….”表达自己的本领, 把它放到歌谣里。
Let’s sing together. Please sing and do the action.
五、Extension:(灵活处理,如有时间就做,否则不做。)
sing (播放课件Unit 7 Say the rhyme A little, little bird)
T: The little bird can sing. Can you sing? Sing, please! 学生唱学过的英文歌曲。
十、 Homework:
和爸爸妈妈一起唱一起做活动。
十一、Teacher’s writing:
Unit 12 I can swim. (Ⅱ)
run ①Yes, I can.
Can you …. ?
fly ②No, I can’t.
dance
说课材料
一、 教材、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Unit12 I can swim 的第二课时。本单元主要词汇有5个动词:jump, run, walk, swim, dance;4个名词an X-ray, a yo-yo, a zebra, a zoo。主要的功能句有⑴.Can you …? Yes, I can. ⑵.I can ….⑶.Jump, please.
2.学情分析:
⑴.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兴趣,能够听懂老师的课堂组织语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于本单元涉及的三个动词jump, walk, swim在一年级上册的Unit3 At school 中的Say the rhyme板块里已经接触过,知道中文意思,能够说唱韵文。功能句Jump, please.在上学期已经训练过,学生听到指令后能够做出相应的动作。两个动词run, dance;四个名词an X-ray, a yo-yo, a zebra, a zoo和功能句Can you …? Yes, I can. I can …. 从未接触过。
⑵.在第一课时的课文教学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功能句Can you swim? Yes, I can.理解中文意思,大部分学生听到问句Can you swim?时,能够做出Yes, I can. 的正确回答。
二、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学习询问某人能干什么的功能句
①I can … ②Can you …? Yes, I can. / No, I can’t.
⑵.能力目标:掌握基本句型 I can…. Can you …? Yes, I can.掌握扩展句No, I can’t.和拓展词汇:fly。能够进行交际,培养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周围同学的事情,善于用语言进行表达,富有关心他人的童心。 培养学生具有合作的意识;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学会、掌握评价机制,对待同学要有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说英语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兴趣。
2.教学重点:单词run dance 句型I can …. Can you…? Yes, I can. / No, I can.
3.教学难点:将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 教学主环节、设计意图
(一)、热身环节,是通过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课堂上。
(二)、复习环节,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复习唤起记忆为新课中的交际活动做充分的准备。
(三)、新授环节
⒈教学单词:run, dance使用演示文稿课件,播放录像是将单词学习放到真实情境中结合句子学习,有利于单词的理解,符合单词教学的要求与规律,教学效果好。
⒉教学功能句Can you …? Yes,I can. No, I can’t.:使用表格同学之间进行互访,通过使用信息沟,训练听和说,给学生以真实感。体现了学是为了用。同时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听和说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⒊教学功能句I can….:
⑴. 通过播放一个学生用句型I can….介绍自己的本领的录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产生努力学习做自我介绍的强烈的欲望。
⑵. 动物技能大赛活动:课前学生亲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上课的时候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结合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征,设计此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较为真实的交际情境。
(四)、唱一首歌:将刚学的句型I can ….放到歌曲中唱一唱,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复习,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缓解学生的疲劳。
(五)、Extension是个扩展活动,学生跟着课件说唱韵文。在Unit 7中有一段小韵文,里边含有动词sing, dance. 之后再请学生说一说本课之外学到的动词,例如,各个单元种不同板块的题目中有,经常听老师说,draw, color, listen, read, match, touch, point有的学生也学会了。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给优秀的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兴趣,提高英语能力。
四、 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学生需要真实地交际,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补充动词fly,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功能句No, I can’t.
小学英语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 巩固学习有关嬉戏或活动的六组词汇。
2. 学习交际用语的表达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重点难点:
学习交际用语的`表达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教学预备:
光盘,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Warm-up)
1. 师生问好。
2. 跟随录音大胆仿照说唱歌谣。
二、预习(Preview)
1. 同学听单词,举卡片。
2. 老师出现单词卡片的一部分,让同学猜想并说出相应词组。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A Look listen and repeat
老师引导同学观看主情境图,了解功能句在生活中的使用语境,体会语音的意义。
1. 让同学听录音,看情境图理解对话。
2. 同学再听录音,指认人物对话。
3. 同学第三次听录音,跟读对话。并引导同学细致仿照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四、语言操练
1. 师生示范:师生分别扮演Bill和Joy,表演A项对话。
2. 生生示范:老师邀请几组语言水平较好的同学示范表演对话。 板书设计:
Unit 1 Playtime
Lesson 2
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小学英语教案(篇8)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学案专题七 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
【典例精析】
1.( 全国卷ii, 8) _______ he had not hurt his leg, john would have won the race.
a. if b. since c. though d. when
【解析】a 有题干可知,“若不是他伤了腿,约翰就能赢得比赛了”,运用了虚拟语气,故用if。
2.(山东卷, 24) thank you for all your hard work last week. i don’t think we ____ it without you.
a. can manage b. could have managed
c. could manage d. can have managed
【解析】 b 此题考查情态动词表示虚拟意义的用法。i don’t think…是否定前移。意为:我认为没有你我们本不能做成这件事的。此题关键是要根据句意知道是虚拟语气,其基本形式是情态动词(过去式)+have done,所以其他选项皆可排除。
【答案】b
3(09福建). but for the help of my english teacher, i____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writing competition.
a. would not win b. would not have won c. would win d. would have won
【答案】b 虚拟语气。此处虚拟语气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句子谓语动词用would/should/could/might + have done结构,故选b。
4.(09湖南)— it’s the office! so you _____ know eating is not allowed here.
— oh, sorry.
a. must b. will c. may d. need
【解析】a 句意为:这是办公室!因此你必须知道吃的不允许带到这里。must表示“绝不”的意思。
5.(09海南)what do you mean, there are only ten tickets? there _____ be twelve
a. should b. would c. will d. shall
【答案】a。 你这是什么意思,只有十张票吗?应该有十二人。should表示“应该,应当”。
6.(09上海)it_____ have been tom that parked the car here, as he is the only one with a car.
a. may b. can c. must d. should
【解析】c 考查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此处表示肯定性较强的猜测,故答案选c。
7.(09四川)—i don’t care what people think.
—well, you _______
a. could b. would c. should d. might
【解析】c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答话的人提了一个建议——你应该关注别人对你的评价的。should可以用来向别人提建议,所以答案为:c
8.(09天津)this printer is of good quality. if it _______ break down within the first year, we would repair it at our expense.
a. would b. should c. could d. might
【解析】b 考查虚拟语气中的情态动词用法。表示对将来情况的虚拟假设,条件从句可以用should+v.原形;
9.(09重庆)—hi, tom. any idea where jane is?
—she_____in the classroom. i saw her there just now.
a. shall be b. should have been c. must be d. might have been
【答案】c 考查情态动词表示猜测的用法。由后面的just now暗示现在一定在教室推知对现在情况的猜测,故答案为c.
10.(09全国2)i can’t leave. she told me that i______stay here until she comes back.
a. can b. must c. will d. may
【解析】b 考查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由前面的i can’t leave.推知我必须呆在这里,故答案为b。
11.(09江苏)11. he did not regret saying what he did but felt that he____ it differently.
a. could express b. would express
c. could have expressed d. must have expressed
【解析】c 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由前面的后悔表示做过啦,故后面的意思为本能够表达的不同,答案为c符合。
【专题突破】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密不可分,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考查,虚拟语气中对情态动词的考查,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想突破,可以从语境、语义、说话者的语气等方面着手,具体说:
1.根据时间确定时态、时间段
即要分清情态动词表推测时涉及的是现在情况还是过去情况。原则上说,若对现在情况进行推测,情态动词后接动词原形或进行式;若对过去情况进行推测,则后接动词的完成式(这通常是高考的重点);若是对正在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测,后接动词的进行式;判断出时间段套用现在、过去、将来虚拟语气的句式。
2.充分利用句子语境、语义
综观历年高考英语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的考查情况,有相当一部分考题从本质上看都是在考查情态动词在具体语境、语义中的运用,即只要考生能弄清各个被考查情态动词的意思,就可作出正确选择。
3.注意分清适用句型
即要分清所考查的情态动词是用于肯定句型,还是用于疑问句型或否定句型,同时还要注意情态动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特殊句型。
4.弄清说话者的语义、语气推断属于哪个时间段的情况,正确把握隐含、混合等虚拟语气。
5.掌握固定句式,从固定句式着手,套用虚拟语气句型。
1.—catherine, i have cleaned the room for you.
—thanks. you _________it. i could manage it myself.
a. needn’t do b. needn’t have done
c. mustn’t do d. shouldn’t have done
【解析】b 句子的语境是:“我自己能做”,所以“你本不必做的”。选a还是b呢?根据前面一句中的 have cleaned 可知,动作已经发生,所以此处谈论的是一个过去情况,故选 needn’t have done。
2. this cake is very sweet. you _________ a lot of sugar in it.
a. should put b. could have put c. might put d. must have put
【解析】d前文说“蛋糕很甜”,下文的语境显然应该是“你一定是在里面放了很多糖”,故用“must+完成式”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肯定推测。
3. —the woman biologist stayed in africa studying wild animals for 13 years before she returned.
— oh, dear! she _________ a lot of difficulties!
a. may go through b. might go through
c. ought to have gone through d. must have gone through
【解析】d由上文的stayed可知,此题是对过去情况有把握的肯定推测。句意为“那个女生物学家呆在非洲研究野生动物XX年才回来。”“天啊!她一定经历了不少苦难!”
4. helen _________ go on the trip with us, but she isn’t quite sure yet.
a. shall b. must c. may d. can
【解析】c由于下文说“她还没有把握”,所以前文要用may表示没有把握的肯定推测,即“可能会与我们去旅行”。
5. —i’ve taken someone else’s green sweater by mistake.
—it _________ harry’s. he always wears green.
a. has to be b. will be c. mustn’t be d. could be
【解析】d 后文说“他总是穿绿色衣服”,据此语境可推知,这件衣“可能是”哈利的,could表示可能性。
6. —do you know where david is? i couldn’t find him anywhere.
—well. he _________have gone far—his coat’s still here.
a. shouldn’t b. mustn’t c. can’t d. wouldn’t
分析:答案选c。后文说“他的外套还在这里”,据此语境可知“他不可能走远了”,故选can’t
5. he paid for a seat, when he _________ have entered free.
a. could b. would c. must d. need
【解析】a could have done的意思是“本来可以做某事”。句子语境为“虽然他本来能够免费入场,但他买了票”。
6. —lucy doesn’t mind lending you her dictionary.
—she _________. i’ve already borrowed one.
a. can’t b. mustn’t c. needn’t d. shouldn’t
【解析】c 既然“我已经借了一本”,所以“她就没有必要借给我了”。needn’t在此表示“不必”。
7.the world wide web is sometimes jokingly called the world wide wait because it _________be very slow.
a. should b. must c. will d. can
【解析】 d在通常情况下,情态动词 can 表示推测时,只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不用于肯定句,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它可以用于肯定句中表理论上的推测或表示“有时”之意,而此题考查的正是can 表示“有时”的用法。
8. zhang lin was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during his last year in high school , otherwise he____________a student of beijing university .
a.would have been b.should be c.has been d.had been
【解析】a otherwise引起虚拟语气的虚拟语气属于含蓄型的,由句意可以得知是与过去的事实相反,主句用 would have done。
9. ---your sister nearly _______ all her spare time to her study during the three years.
----that's right, or she ________ the first place in her school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 devoted; wouldn't have taken b. spent; wouldn't have taken
c. had devoted; hadn't taken d. had spent; couldn't take
【解析】a devote … to 为固定搭配,因此第一个空应从ac选。or 翻译成“否则,要不然”,相当于otherwise,引起句子运用虚拟语气,主句用 would have done。
10.—any information about your son?
—no. if only i ______ those tough words to him.
a.didn't say b.hadn't said
c.shouldn't have said uldn't have said
【解析】b if only 引起的句子要用虚拟语气。与wish跟从句用虚拟的规则一样。与过去的事实相反,用过去完成时态。
11. it is vital that we _____ act out at onc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 would b. should c. will d. can
【解析】b it is vital/important/strange/necessary/natural…that 从句中,从句运用should跟动词原形。
12. john’s pale face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ill, and his parents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a medical examination.
a. be, should have b. was, have c. should be, had d. was, has
【解析】b suggest表示“表明,暗示”时,宾语从句不用虚拟语气,而表示“建议”时,要用should 跟动词原形的虚拟语气。根据句意可以得知,答案为b
13. but for the leadership of our party and our government, we __________ these splendid results.
a.have achieved b.shouldn’t have achieved
c.should have achieved d.would achieve
【解析】b but for 相当于without,可以用if 非真实条件句替换。有句意可知时发生在过去,与过去事实相反。
14. --where have you been?
--i_______in the heavy traffic. otherwise i______here earlier.
a. got stuck; would have come b. got stuck; was
c. have got stuck; would have come d. had got stuck; would come
【解析】a 由句意得知被交通堵塞困住是发生在过去,第一空用一般过去时,排除cd,第二空为与过去事实相反,故选a
15.he hesitated for a moment before kicking the ball, otherwise he ____ a goal.
a. had scored b. scored c. would score d. would have scored
【解析】d 这是otherwise 引出的含蓄虚拟语气,再根据前面的 hesitated 可进一步知道这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 .
【学法导航】考生在复习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掌握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2.正确辨析相近意义的情态动词;3.把握常用情态动词句式;
4.学生要明确所叙述的内容不可能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时,要用虚拟语气;
5.把握虚拟语气的常用句式; 6.正确辨析混合时间的虚拟语气,如果条件句中的动作和主句的动作不是同时发生,主句和从句的谓语动词的形式应分别根据各自所表示的时间加以调整。
7.注意虚拟语气中的倒装句,如果虚拟语气的条件从句谓语动词中含有were, had, should,有时可将if省去,而将条件从句的主语置于were, had, should, 之后
8.分清含蓄条件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在虚拟语气中不总是出现if引导的条件句,而通过用其他词来代替条件句,常见词有otherwise, or, but for 和if only等
9. 掌握在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主语从句中,表示间接的命令、要求、请求、建议、决定等,主句的主语通常是suggestion, proposal, request, order, idea 等。 从句中的谓语动词是should +动词原型,should 可以省略。
10.掌握口语中的虚拟语气和固定句式中的虚拟语气。
【专题综合】1. when a pencil is partly in a glass of water, it looks as if it ______.
a. breaks b. has broken
c. were broken d. had been broken
2. but for the help you gave me, i _______ the examinations.
a. would have passed b. would pass
c. wouldn’t have passed d. wouldn’t pass
3. i forget where i read the article, or i _____ it to you now.
a. will show b. would show c. am going to show d. am showing
4. “it looks as if he were drunk.” “so it does. _____.”
a. he’d better give up drinking b. he shouldn’t have drunk so much
c.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rink d. i wonder why he is always doing so
5. “mary looks hot and dry” “so _____ you if you had so high a fever.”
a. do b. are c. will d. would
6. “he will come tomorrow.” “but i’d rather he _____ the day after tomorrow.”
a. will come b. is coming c. came d. had come
7. all th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 insisted that he ____ badly wounded and that he ____ at once.
a. should be; be operated on b. were; must be operated on
c. was; should be operated d. was; be operated on
8. ______ smoking, he would not have got cancer in the lung.
a. was he given up b. had he given up c. did he give d. if he gave up
9. “i still haven’t thanked aunt lucy for her present.” “it’s time you _____.”
a. do b. did c. had d. would
10. “do you know his address?” “no, i also wish i _____ where he _____.”
a. knew, live b. knew, lives c. know, lives d. know, lived
11. it is hard for me to imagine what i would be doing today if i ____ in love, at the age of seven, with the melinda cox library in my hometown.
a. wouldn’t have fallen b. had not fallen
c. should fall d. were to fall
12. without the air to hold some of the sun’s heat, the earth at night ____ for us to live.
a. would be freezing cold b. will be freezing coldly
c. would be frozen cold d. can freeze coldly
13. look at the trouble i am in! if only i _____your dvice.
a. followed b. would follow c. had followed d. should follow
14. ---- don't you think it necessary that he _______ to miami but to new york?
---- i agree, but the problem is ________ he has refused to.
a. will not be sent; that b. not be sent; that
c. should not be sent; what d. should not send; what
15. if i____plan to do anything i wanted to ,i’d like to go to tibet and travel through as much of it as possible.
a.would uld c.had to d.ought to
16. ____ fired, your health care and other benefits will not be immediately cut off.
17. if it were not for the fact that she_______sing, i would invite her to the party.
uldn’t b.shouldn’t c.can’t d.might not
18. after hours of repair, the driver tried to start the machine but it __________ work.
a. won’t b. shouldn’t c. wouldn’t d. couldn’t
19. you ________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your assignment, for it is that important.
a. must b. needn’t c. cannot d. need
20. he _________ another career, but at the time, 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attend graduate school.
a. might choose b. might have chosen c. had to choose d. must have chosen
参考答案和解析
1.【解析】c as if 引导的句子,有时用虚拟语气,有时不用。原则上说,若指事实或可能为事实,不用虚拟语气;若指现在,从句谓语动词用一般过去时(be 用 were);若指过去用过去完成时,若指将来用过去将来时或用 were to do sth.
2.【解析】c but for 的意思是“若不是,要不是”,用于引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通常与虚拟语气连用。根据句中的 the help you gave me,可知它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故选c.
3.【解析】b根据上文的语境可知句中的 or 隐含有一个虚拟的条件,即 or=if i didn’t forget where i read the article(要是我没忘记我在哪儿读过这篇文章的话——但事实上忘了)。
4.【解析】d关键信息是it looks as if he were drunk 中的虚拟语气,句子既然用了虚拟语气,也就是说,“他喝醉了”不是事实,只是他的言行好像是醉了,所以此题的最佳答案是d.
5.【解析】d 由于空格后的 if 条件状语从句的谓语用的是虚拟语气(这是很重要的信息),所以主句要用 would 而不用 will,即答案应选d.
6.【解析】c 按照英语习惯,would rather 后接that 从句时,从句谓语通常要用虚拟语气,即用过去式表示现在或将来,用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
7.【解析】d insist后的从句谓语有时用“should+动词原形”这样的虚拟语气,有时不用,具体要看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含义。一般说来,若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尚未发生,或尚未成为事实,则用虚拟语气;若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则要用陈述语气。分析上题的句意,可知只有选d最合适。
8.【解析】b是因为时态前后有矛盾。由于主句谓语是would not have got,这表明是对过去事实作出的假设,所以从句谓语应该是 had given up,而不是像d项那样用一般过去时。另外,当虚拟条件句中有 had, should, were 等词时,通常可以省略 if,并将 had, should, were 提前置于句首。
9.【解析】b it’s time you did 为 it’s time you thanked aunt lucy for her present 之略。按照英语语法,it’s time 后从句通常要用过去式。
10.【解析】b第一空填 knew,因为 i wish 后的宾语从句要用虚拟语气(即用过去式表示现在的想法);第二空要填lives,即用陈述语气,因为 where he lives 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不是 i wish 的内容。
11.【解析】b 此题涉及错综时间虚拟条件句,主句与现在事实相反,条件句与过去事实相反。句意为:要不是在七岁时就迷上了 melinda cox 图书馆,我真不能想像我如今会在做什么。
12.【解析】a without 引出的介词短语为一个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含蓄条件句。
13.【解析】c if only 意为“,但愿,要是……就好了”,其后的句子谓语要用虚拟语气,用以表达愿望或非真实条件,同时根据 句意可以得知从句是与过去事实相反
14.【解析】b本题考查虚拟语气和表语从句。在it is necessary that…句型中,从句中常常用虚拟语气,其形式为“should+动词原型”,should也可以省略。第二空考查了表语从句。that没有实际的意义,只起一个连接的作用。
15.【解析】b考查虚拟语气。从主句的谓语动词及句意推测应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6.【解析】 b 本题考查了虚拟语气的倒装。如果虚拟语气的条件从句谓语动词中含有were, had, should,有时可将if省去,而将条件从句的主语置于were, had, should之后。
17.【解析】c虽然前有虚拟条件句, 后有使用了虚拟语气,但the fact不是与事实相反,而是现在的真实情况, 故不用虚拟语气。
18.【解析】c,表示机器什么的不能工作了。是一种关于性能方面的,很固定的用法。
19.【解析】c can not too...to 是词组,意思是就算怎么样也不过分。
20.【解析】b可是根据句子的意思。must have chosen 是本来肯定会------,故答案为b。
小学英语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和意义。
(2)能够正确地朗读规则动词过去式-ed的读音/t//d//Id/。
(3)能够正确地听、说、认读下列句子:
Yesterday,Mr.Smartcookednoodles.
MsSmartphonedGrandma.
Amypaintedapicture.
2.语言技能目标:
能用一般过去时对他人在过去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目标:
帮助学生体会父母一天的忙碌,教育学生要关爱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习策略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2)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归纳等方法学习语言。
二、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重点:能对他人过去发生的一系列动作进行描述。
2.难点:掌握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变法以及-ed的不同发音,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般过去时所表示的意义。
3.课程资源的利用:CD-ROM,多媒体课件,卡片,活动用书,磁带,录音机,头饰等。
三、教学流程
StepOne:Warmingup
1.Greetthestudents.Dividethemintogroupsofapplesandpears.
2.Sayachant.(课件出示自编chant内容,有音乐伴奏)
【设计意图】以一首自编的chant开始,其目的是不但复习了Unit1中刚刚学到的一般过去式,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欲,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英语课堂氛围中。
StepTwo:Revision
pareandsay.
(1)Changetheverbsintothepastsimpletenseforms.
(2)Helpstudentsbeawareofthepronunciationofed.
(3)Drilltheverbsandtheirpastsimpletenseforms.
2.GooverthestorylearnedinUnit1.Elicitandhelpthestudentsretellthestorybyusing“Yesterday,Daming…”
小学英语教案(篇10)
【课 时】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读懂介绍国家、城市及景点等内容的小短文。
2. 能够就所读内容与他人展开对话交流。
3. 能够仿照阅读文段,并按相应提示或要求独立书写几个意义连贯的句子。
二、教学建议
A. Let s read.
1. 热身、导入
(1) 头脑风暴。学生小组活动,复习国家、城市、语言及景物词汇。可以采取一人说单词或短语,其他人说出与其相关的其他单词或短语的方式进行,如:Canada -Toronto -English -the CN Tower / maple leaves; UK -London -English -Big Ben / the British Museum; the USA -Washington D.C. -English -the White House; Australia -Sydney -koala / kangaroo / the Opera House等等。
六年级英语最新精选教案、4
【课题】Unit 1 What are these? Lesson 4 New Stamps
【教学重点】
1、使用指示代词“这些”“那些”,表达复数物品。
2、课文的理解与认读,以及围绕主句型的问答练习。
3、拼写朗读单词have、like,以及These are Chinese/English/American/stamps.句子的认读和运用。
【教学难点】
1、stamps发音比较困难,“-mps”有闭唇,吐音的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纠正,不要吞音。
2、恰当地使用一些形容词修饰名词
【教具准备】
1、教学资源:音频课文和视频课文。
2、教师为学生准备一张新邮票和几张旧邮票
3、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 Warm-up/Revision
1、师生问候,进行日常口语会话活动。
2、教师播放歌曲《Head,shoulders,knees and toes 》, 和学生一起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二 Presentation
1、Guessing game教师将一张邮票握在手中让学生猜。What’s this? It’s a…。引出单词stamp在适时引导学生摸仿学习stamp之后,教师又拿出一个已装有几张邮票的小盒,晃一晃让学生感受到盒里不只有一件东西。教师又问What are these? 引导学生说出These are stamps。并反复练习。
2、教师将一张邮票和盒中的几张邮票分别放在手中,引导学生描述This is a stamp. These are stamps. This is a new stamp. These are old stamps. These are Chinese stamps.
3、教师从陈列的邮票中选出一张,借助体态语表达出I like Chinese stamps. 在学生初步理解后问学生And you? 引导出对Me too.的学习。
4、教师播放资源中的视频部分,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后,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Are Peter’s stamps new?
②Are Peter’s stamps beautiful?
③Are Peter’s stamps Japanese?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自己选择再看录像的遍数。
5、教师播放资源中的课文跟读课件,学生跟读,教师注意及时引导纠正发音。
学生两人一组操练对话。
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教师和学生一起互相评价。
6、教师出示have,like,these,those,Chinese,stamps的单词卡片,让学生拼读单词。
三 Practice
1、悄悄话。教师将These are hens/pens. Those are pencils/apples.等句子悄悄地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每组告诉一句,当教师说开始后,同时间后传,看哪组传得又快又准确。
2、教师将画有Let’s practise中物品图的一张放在面前,另一张放在较远处,引导学生,看图说话。These are ……Those are ……。
四 Add activities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不同国家生产的物品。如Chinese bags, American books, Japanese pencils(或画出相应的图片陈列),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物品,并用上I like……表达个人喜好。如:These are American ships. These are Chinese ships. I like Chinese ships.
五 Workbook and homework
1 听录音圈答案
2 听音标号
3 Read and copy.
4 仿照例子造句。
第一、二题可在课堂上完成,后两题作为家庭作业由学生回家完成。
小学英语教案(篇11)
Unit1 My new teachers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 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l) 教师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 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 strong, tall, short, thin等旧词,然后结合图卡向学生呈现新词:youny,kind old,funny。教师可利用简笔画、单词卡片或实物图片等—一教授新词,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读。
(3)教师可播放单词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过一遍后跟读单词,逐步掌握正确的读音。
(4)教师根据以下信息请学生判断会话中描述的教师是 Let’s learn配图中的哪一位: Mr Hu is the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He’s short and thin.完成前面铺垫的学习任务,让学 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师。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 Let’s 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换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两位新教师,练习巩固所学新词。
(4)试着写单词。
教师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或在单词卡片背面仿写,达到听、说、读、写 四会掌握新词的目的。
3.Let’s play (趣味操练)
(1)Let’s find out (找一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新词和句型描述Let’s find out部分几位教师的体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确的图片。完成这项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八张新词卡片继续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2)Let’s sing (唱一唱)
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的录音,学生跟唱,进一步在音乐节奏中感知新词。
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本单元 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模仿Let’s find out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展示不同教师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是教哪个科目的教师,然后用所学新词描述这些教师的外貌特征。
(3)让学生参照 Let’s find out部分设计一些谜语让大家清一猜。可以参考以下语言: She is tall. 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young. We all like her. Who’s she?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曲唱给家长或朋友听。
5. 小结
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
教案点评:
提供第一课时教案示例。本课时Let’s learn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会话,谈论美术教师的样子,来让学生学习单词: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教学设计适合与学生身边的人物相联系,尤其是新老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tall, short, thin, strong等词汇,再进一步学习本课新生词。达到描述不同图片人物的要求。利用一些活动来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人物图片,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Unit1 My new teachers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掌握句型是: 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要求学生能在相似的情景中完成替换练习。能灵活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交际。
二、教学难点
Let’s try这一形式在学生用书中第一次出现,但难度不大。学生即使不能够听懂句子的含义,只要明白关键词语的意思也能找到正确答案。教师要帮助学生听录音熟悉新词和新句型,感知连读、失去爆破和弱读等语音现象。初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人物图片最好是能够直接粘贴在黑板上。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让学生感知并复习歌曲中语言。
(2)结合画有人物不同相貌特征的教学图片进行关键词的替换,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新词,为本课时学习句型做好准备。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A: Good morning/afternoon. Look! Our math teacher is very young. He’s tall and thin.
B: This is our music teacher. She’s young. She’s very funny.
A: Who’s your art teacher?
B: Mr Hu.
A: What’s he like?
B: He’s short and thin!
2. Let’s try and talk (操练)
Let’s try
反复播放Let’s try部分录音,指导学生根据声音选出图中相应的人物。在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所描述教师之后,可让学生看一看他们熟悉老师的图片,用英语说出他们是谁,用句型:“Who’s he/ she? What’s he / she like? ”提问学生。此后再转入 Let’s talk部分对话的详细学习。教师最好能放一句,停一句,并重复录音中的话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Let’s try部分录音内容如下:
① Boy:Who’s your English teacher?②Girl:Who’s your math teacher?
Girl: Mr Black. Boy: Mr Li.
Boy: What’s he like? Girl: What’s he like?
Girl: He’s tall and strong.Boy: He’s old.He’s very thin.
Who are the two men they are talking about?
Let’s talk
(1)教师播放Let’s learn A中的四句话(声音见媒体素材的A learn sentences.wav)。教师说:“这位胡老师又瘦又矮,我们找一找图中的哪位老师又瘦又矮呢?”出示Let’s talk部分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快速找出Mr Zhao。 然后教师分别说出教师姓氏: Mr Ma/ Miss Liu….这时先不要求学生描述这些教师,可把该项任务放到对话教学之后。
(2)听录音,跟读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引导学生指现图中的人物Mr Zhao是English teacher, 而录音中的人物说的是math teacher。
(3)教师再次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分别并对人物进行描述,可利用句型:“Who’s this man / woman? What’s he/she like?”进行操练,先由教师示范,再结对或分小组进行。
Good to know
此部分为选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在人名称呼习惯上的不同。汉语中习惯把姓放首位,名字放在后面。英语国家的人却习惯把名放在首位,家族的姓氏放在后面,而且有的在两者之间还有中间名(middle name)。这些不同需要让学生了解。
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A部分Let’s 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默记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将内容说给家长或朋友听。
(3)让学生利用新学的文化背景知识,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可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再用英语写一写自己扮演的名字。
4. 小结
句型:
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
教案点评:
提供第二课时教案示例。课文通过听声音找图片人物、复述对话、操练句型等方式来学习句型是 Who’s your math teacher?Mr Zhao. What’s he like?He’s thin and short. He’s very kind. 这些句子在第一课时已接触过,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先学会听懂句型,再进行复述句型,最后灵活运用这几句话进行交谈。教师主要参与学生一开始的听说部分,引导学生掌握听英语的技巧,和说英语的语音。在学生最后的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进行评分和最后的总结。
小学英语教案(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标准英语(三起)第六册Module4 Unit 1 Let’s make a home library.本模块围绕“library”进行话题学习。
学生将学习如何组建图书馆借阅书籍,以及询问和寻找相关信息,本模块内容接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激发兴趣,拓展学习渠道。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好。英语基础扎实,表现力及自主合作学习意识较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Knowledge aims)
1.听、说、读、写单词library,idea,put, heavy, card, ask, wrong, dear;听、说、认读单词student, sent, CD, shelf, dictionary, library card。
2.听、说、读、写并运用句型Let’s make a home library.
That’s a good idea.
These are all books about science.
Let’s put them on this shelf.
(二)能力目标(Ability aims)
1、全体学生基本能够朗读课文,能够注意语音语调的问题,并能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2、全体学生基本能够运用目标语句学会如何建立图书馆及如何在图书馆借书,并运用“about”向大家介绍物品。
(三)情感目标(Emotional aims)
使学生了解图书的重要性,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重点:运用目标语句学会如何建立图书馆及如何在图书馆借书,并运用“about”向大家介绍物品
难点:
1、能够用所学知识建立小型图书馆,引导学生进行物品归类。
2、引导学生尝试复述课文。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CD-ROM,图画,单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Step 1:课前展示,热身激趣(warming-up)
1、Greeting.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r.Xu.
Ss: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Thank you.
2、Show time.
组内自由问答并展示“ 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I had……”
(教师根据每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设计意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Unit1重点句子进行问答展示,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激发孩子的学英语的乐趣
3、活动一热身
(1)Listen(播放动画,理解语境,引导学生掌握“have got,haven’t got,student”)
(2)Listen and follow(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3)Group show(小组朗读竞赛,教师即使评价奖励)
播放动画并更好的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中利用小组竞赛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Step2:导入新知,呈现任务(Presentation)
学完本课让我们一起练习怎样从图书馆借书。
出示本课活动二图片:Who are they? What do they want to do?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课文学习及知识点学习与操练的重要环节,采用“二听三读“模式,在充分进行文本输入后,再进行输出,这样学生输出时的效率就有很大提升。另外将本课新单词放在情境语句中,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小组的竞赛、反馈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Step 3: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1、单词英汉互译
2、教师给出参考句型并提出任务“让我们一起练习怎样从图书馆借书“
Where are the books about……, please?
They are…….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情境,更加激发孩子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Step 4:反馈展示,提升能力。
1、展示Step4-3内容并给予相应分数。
2、展示本节课课文(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可自由选择形式)
3、Watch a short video about books.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书籍的重要,读书的重要性与乐趣。
Step 5: 总结点评,激励进步:
Encourage Ss to tell us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hen see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T: Boys and girls,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in this class. Let's see what we’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Read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T: Now let’s see which group is the winner. Clap for them.
Step 6:作业布置,课后延伸:
1、抄写本节课单词及句型。
2、尝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用英语借阅书籍。
小学英语教案(篇13)
●Teaching aims
“四会”掌握:
sleep, look for, cook
What’s she/he doing?
She/He’s singing.
“三会”掌握:
Are you looking after the child?
Are you making dumplings?
●Key points
Whats he/she doing?
Is he/she reading? Yes, he/she is.
No, he/she isnt.
●Difficult points
时态的应用。
●Tcaching methods
通过设置场景,练习对话并引出新词。
通过各种图像、图片来练习有关现在进行时的对话。
●Tcaching aids
录音机、投影仪、图片、微机、课件Lesson 82教学演示.ppt。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Revision
1. Check the homework.
2. Revise: What’re you doing? I’m making the bed.
Step 2 Presentation
利用媒体资料引出第一部分句型。[见媒体资料Is he doing.swf 片头]
教师做一些词语、句型的讲解,如:put on/wear/in,解释一般疑问、肯定回答、否定回答等。
展示一些动作图片[见课件Lesson 82教学演示.ppt]
Step 3 Practice
通过微机或投影仪展示的图片场景,然后问学生 What’s the man in the picture doing? 或What’s the woman in the picture doing?让学生答出He/She is drawing a picture/…
再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练习:Is he doing…? Yes, he is. No, he isn’t. What’s he doing? 让同学们将所看到的动作一一写下来,并将句子改为一般疑问句,作出回答。
Step 4 Listen and read
* 展示媒体资料Is he doing.swf 中的song, 让学生听后跟着读。反复练习本课的句型。
* 先让学生看一遍本课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然后听录音。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听2-3遍。学生做题,然后老师给出答案。
Listening text
A: Hi, Bill! Can you come out and play football with me?
B: Sorry, I cant.
A: What’re you doing?
B: Look, I’m doing my homework.
A: Is Jim in?
B: Yes.
A: Whats he doing? Is he doing his homework, too?
B: Let me see. No, he’s making a plane.
Answers: 1. is doing his homework
2. is making a plane
3. No, they cant
Step 5 Game
首先领学生熟读第三部分的`内容,尤其要注意其中的一些词组。然后领学生做一遍这个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一组来做此游戏,以达到反复练习现在进行时的目的。
Step 6 Summary
与同学们一起来总结在写句子和做答案时,出现的错误。老师将这些常犯的错误写在黑板上。如:
1.在进行时的构成上忘记写BE(is,are,am):
× I working near the house.
2.忘记写-ing形式:
× She is stand near a tree.
3.忘记某些动词-ing形式的特殊变化:
× He is siting in a boat.
Step 7 Exercises
I. 句型转换
1.I’m putting on my clothes. (变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on ________ clothes?
2.We ar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变为否定句)
We ________ ________ to the radio.
3.Fim is reading. (用write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____ Fim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My sister is doing her homework.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your sister ________?
Key: 1. Are you putting, your 2. aren’t listening
3. Is, reading or writing 4. What is, doing
II.找一找,有几处错儿?
I have a picture here. Look at it! This is my sister. She and Lily are seeing books. Lin Tao and LiLei are writting. The boys are puting on their clothes. In the picture you can see a girl. She is siting under the tree. This one in me. They are listenning to me.
Answers:
1. seeing → reading 2. writting → writing 3. puting → putting 4. siting → sitting 5. listenning → listening
Step 8 Homework
1.Do Workbook exercises.
2.两人一组做对话。
小学英语教案(篇14)
一、教学内容分析
U12 Did You Know? Additional Words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知识目标
1.拓展学生的课外词汇或词组:receiver, dial tone, , dial the number, speak up, press, refund button, get through.
2.了解电话的过去与现在:第一部电话的发明者,telephone的由来,及当今的电话发展。
(二)语言技能目标
1.能运用所学词汇到句子中去。
2.能用英语说出打ID电话的过程。
(三)学习策略目标
通过网络资料,录像等向学生呈现电话发展历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学的欲望。
(四)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精神。
2.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认读Additional Words。
四、教学策略
通过歌曲、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电话的发展进程。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与复习
小诗朗诵。(激情引趣。)
听力训练。(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听的能力。)
听对话三次,根据听到的内容填写表格。
3.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呈现与操练
方法一:
1.谜语:老师读出谜语,让大家猜一物品。(适当设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It’s our good friend in our life. You can talk on it with each other. It can’t talk. When someone wants to talk with you it can sing “ring, ring, ring.” What is it?
谜底:Telephone
2.拼读单词Telephone,呈现书本P55 Did You Know?
The word “telephone”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ks: “tele” and “phone”. “Tele” means “from far”. “Phone” means “sound”.老师边拆分单词,比用英文解释,让学生理解当中的意思。为检测效果,可提问个别学生。(学生对此类知识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理解,运用策略记忆单词,收效较好。)
3.展示各种电话的图片(可从网上下载)呈现书本P55 Did You Know? C。
认读单词 mobile, 让学生从图片或实物(老师的电话)中理解其中文意思。
并作文字介绍:About 58 million people in Britain use around 80 Million telephones and mobiles. Many people prefer the old-fashioned telephone boxes to the modern ones. (通过阅读及观看图片,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4.通过电脑,呈现第一部电话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This is the first telephone. Do you want to know who invented it?接着老师可呈现Alexander Graham Bell 的相片,并询问同学们:Do you know this man?如果个别学生认识的话,可让其用中文先介绍一下他,老师再作介绍。(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单词或短语:a 28-year-old, black-haired Scotsman, invent
方法二:
1. 通过录像,向学生播放拨打ID电话的过程。(让学生先感知,为下面的学习与理解做好铺垫。)
2. 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读课外词汇或词组:receiver, dial tone, , dial the number, speak up, press, refund button, get through.
(可让学生自主拼读,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全班齐读单词。
3. 小组比赛:把单词放进对应的句子中,并帮句子排序。(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读句子。
(三)拓展与提高
1.完成活动手册P51,Ex.5,P52,Ex.6
2. 练习。
读下面的句子,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正确,在括号内写T,否则写F。
( ) (1) In I was 10 years old. In 20xx I was 12 years old.
( ) (2) There were twenty girls and twenty-two boys in my class last term.
There were forty-two pupils in my class last term.
( ) (3) Yesterday I had two oranges in the morning, three in the afternoon and one in the evening. I had four oranges yesterday.
( ) (4) Guangzhou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xx years.
( ) (5) Last year the summer term began in September.
(四)作业布置
听U12 Did You Know? & Additional Words录音,跟读。
搜集更多的电话资料,制作手抄报。
完成拓展阅读P52, 根据提示写出你是如何打电话的。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科学的追求比较旺盛,课堂容易失控,但还是应该提供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让其在锻炼中获取自信,从而提高各项能力。
小学英语教案(篇15)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战争年代英烈们英勇战斗的精神和热爱和平的情感。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且背诵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难点: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泸定桥的资料作为铺垫,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出示图片,展示铁索桥风貌
2、请学生谈一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2、生自由学习
3、全班交流: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读读作者看到的部分、想到的部分。相机板书。
写生字词
第2课时执教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1、练习读一、二节:
全班交流:站在铁索桥上,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点拨: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朗读
2、练习读三、四节:
师:站在铁索桥上,作者还看到了什么?
课堂、梨花……
练读这一节:这一节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和上一节有什么区别吗?
对和平的向往、喜悦
谁能把你心中的喜悦表达出来?指名读一读
师:看到当年的战场成为课堂、战士们洒过鲜血的地方开遍了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
高楼平地起、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笑脸……
再读第二节
师点拨:没有英雄们的奉献就没有今天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一同高声歌唱!
齐读最后一节
1、组词
楼()撒()
数()洒()
2、你能写几句吗
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
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课堂。
当年(),
如今( )。
小学英语教案系列十五篇
我们给你提供了以下的“小学英语教案”,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最终决策仍需您自主抉择。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构建高效教育教学体系的基础之一。
小学英语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二、教具
录音机;上一课使用过的实物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请同学到前面,按第85课图片中的样子,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全班同学与这位同学进行问答练习:
Ss:What are you doing?
S1:Im reading a book.
(到前面的同学可轮换)
当第85课的内容复习完毕之后,教师留住最后一位同学,让他(她)重复刚才的动作。这时,教师手指这位同学,问全班:
T:What is he (she) doing?
学生(们)能够比较自然地应答出来。
2.打开书,学生看图。教师借助图片教本课生词。对每一张图片,尽可能多提几个问题,以使学生得到充分练习。以图1举例如下: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Is there a boy (a girl) in the picture? How many boys (girl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Is he/she cleaning the classroom? What is he/she doing? etc.
上面的问题在各图中可交替使用。
学生两人一组,就这些图片进行问答练习。请几组同学表演自己的答案。
3.请一个善于表演的同学到前面,按课文第2部分的要求,与全班做问答游戏。
4.做课文第三部分的听力练习。打开练习册,学生边听边做练习题1。放录音3遍,然后核对答案。
5.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
6.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完成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watch TV 看电视
汉语中“看”这个动词,在英语中有若干种表达方法,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see看见,看到。表示动作的结果。例如:
A: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在图片中你能看到什么?
B:I can see some flowers. 我能看到一些花。
look则是表示“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地去看”。例如: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请看黑板。
watch指“集中注意力观看移动中的物体”。例如:
The boys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 男孩子们在观看一场足球赛。另外,像看电视等短语,英语中习惯用watch TV。
汉语中的“看书”,英语则用read表示。例如:
Hes reading a book. 他在看书。
小学英语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art A 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周一至周五的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较感兴趣 且易接受,是继第一单元学习任课教师特征的知识升华,本节课主要围绕对星期几进行问答What day is it today?It is ....和对星期几上什么课进行问答What do you have on …s?We have....为主线展开话题,通过听,说,认读等各种各式使学生能用It is星期几和We have 科目 on …s.来谈论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安排。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乡下还不够重视英语,处于副课地位,再说这届五年级学生以前在三,四年级没得上好英语科,每学期就是快考试了就上一,两节课,学生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单词根本不懂,作业也不认真完成。英语单词不会读,读句子更不会了,直接影响到本节课谈论科目安排,我特意设计了“快看快读”的. 游戏复习所学过的科目,为下文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能够理解,认读生词,并能书写单词Monday,Tuesday ,Wednesday,Thursday,Friday day,have,on
b.能够理解和口头运用句子:What day is it today? It is星期几.和What do you have on 星期几s? We have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流。
c.能阅读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a.能够听懂关于周一至周五日常生活的对话。
b.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课程安排。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程表交流。
3.情感目标
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本课生词和新句子所在语境,能在积极参与活动,和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学习成就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对星期几进行问答:What day is it today? It is 星期几.
2.对星期几上什么课进行问答:What do you have on 星期几s? We have 科目.
教学难点
掌握单词Moral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 tomorrow的正确发音。
小学英语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How are you?Fine,thanks。说出并且听懂Nice to meet you。
2、能在真实地环境中进行会话。
3、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How are you?Fine,thanks。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How are you的其它回答方式。2、You can call me。。。的用法。
三、教具、学具:Mr。Wood的图片,收音机
四、教学过程:
㈠ Warming up
1、 Free talk 。复习:What’s your name?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How many?How much?How do you feel?等问句及回答。
2、Sing a song“How are you?”为学生学句型作铺垫
㈡ New concepts
⒈先教单词fine。教师先把nine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然后出示fine让学生试读,反复带读fine一词并检查学生的发音。比较fine,nine,five,bike等读音,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律。
2、教师指着自己对学生说:I’m fine,today。用表情来表示出自己今天很好(指身体)。并把fine一词写在黑板上,可向学生用汉语解释fine一词意思是身体好。强调书写时注意开头字母要大写,逗号句号位置及I’m的缩写形式。
3、教师和一个学生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然后指着黑板上fine一词,启发学生回答:Fine,thanks或I’m fine,thanks。同时教Very well。 Thank you。的回答方式。
4、教师把very well。写在黑板上。解释very well意思是身体非常好。
5、教师带读very well,并检查学生发音。
6、师生之间进行打招呼问候,如
T:Morning,boys and girls。
Ss:Morning,Miss…。 How are you?
T:Fine,thanks 。 How are you?
Ss:Very well,thank you。
7、同桌两人或前后两人进行会话练习。
8、听会话录音N1,模仿语音语调。
11、出示Mr。 wood的图片,向学生自我介绍“Hello!I’m your new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r。 Wood。 Nice to meet you。 ”告诉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也可以说You can call me…,先生用Mr。女士用Miss。或Ms。让学生用这个句型自我介绍。You can call me…
12、让学生听会话录音N2两次,第二次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13、三人一组作对话,上教室前面表演。
14、做课堂练习A连线题,并且结对练习一问一答。
㈢ Homework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对话,用上“How are you?Fine,thanks。/Very well,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五、板书设计:
Lesson One:How are you?
nine fine five bike
How are you?
I’m fine,thanks。
Very well,thank you。
六、课后反思:
小学英语教案【篇4】
教学设想: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轻松、有趣的语言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进行听、说、读、画、猜的训练,使整个教学呈现出和谐而有序的场景。
3、多媒体的介入,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4、注重过程评价和总体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依据学情重组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度会有提高。
6、知识拓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国际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三年级起点3B第一模块。在备课时,我们重组了教材,先教学单词和句型,并进行与其有关的知识拓展。为下一课Activities的学习做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三张、卡通图片若干、语音复读机。
教学目标:
a) 认知目标:
掌握I can----- I can`t-------表达法,并能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谈论。
b) 情感目标;
1)、通过有关的谚语,教育学生。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自评、互评意识。
c)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画、猜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
2、能熟练运用句型并进行简单的交际:What can you----?
I can-----
I can`t-------
教学方法:
观察、游戏、情景交际、唱歌等任务型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
小学英语教案【篇5】
课堂教学侧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情感的五优化 。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施教者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 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效果最优,即在现有条件下,教学设计及 实施效果达到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二是时间耗费最优,即在课程计划规定的时间内最 佳地完成教学任务,收到“少投入,多产出”的效益。
实验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强调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材的教学要求、把握好每一单元 ,区别对待和处理每一个课型,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生动活泼 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条件下,兴致勃勃地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以保证教 学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做好教学情感的最优控制,采取“赏识教育”,形成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目标。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依照教材以及学与教要达成的目标,逐步 形成了系统的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如:创设情景与激励情意相结合;理解学生和培养学生相结合;统一要求和个别对待相 结合;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设法将教材内容转换成 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言实践。 同时,我们还强调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设法激励学生 的情意因素,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
精心设计活动课,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原则。
一节成功的活动课往往需要教师的周密思考,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师生的 共同参与性与互动性,操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际性,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学生活动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定内容、定时间、定专题、定场地、定专人进行。试图通 过开展英语朗诵 比赛、单词比赛、诗歌剧表演赛、课本剧表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在学校范围内创设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丰 富学生的语言生活, 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学有长进,增添自信感和成功感。学习困难学生最害怕考试。为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考试的心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程度,制定出不同的层次要求。 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同分不等值”,多角度、 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进行分层评价,合作达标,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 境中求得最佳发展。 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 实行无人监考制度,让学生淡化“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形成自主学习。
尝试无人监考时,仍需要拉开学生的座位间隔,讲明无人监考的作用与目的,让学生明确学 习的目的。起初学生颇感新鲜和高兴,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机会来了,另一部分学生则由平时 考试时的埋头苦干变得东张西望,不知所措。
(2)根据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巧妙地处理部分学生的分数,让学 生在学习中有自信心和成功感。
按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体差异,考试制订不同的层次要求。例如:单元测根据整 体的测试情况,可以分别按A B C定出不同的分数等级为达标,这样,有助于层次教学的正 常进行,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两极分化,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3) 实行考试分层,合作达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测试设置A、B两卷,要求、难度有所不同;或进行一试两卷:
Ⅰ卷为基础达标题,人人需做 ;
Ⅱ卷为综合测试,能力达标,鼓励学生多做,中下生面较大的学校分数只做参考,不记入 总分;中等偏上学生要求一定要做,以便于挖潜能、培养尖子生、发展能力。
小学英语教案【篇6】
优点:
备课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是实施教学的方案。通过检查发现:我们全体英语教师都能认真,按要求备课。能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分析教学对象
学习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即学习者心理上的个别差异,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分析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应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要使学生能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和爱好,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应使学生掌握好教材内的语言知识,应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应使学生的这四项技能发展为初步的语言交际的能力。
三、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达,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种评估教学的标准。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包括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等。
四、选择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策略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思考、策划和谋略。英语教学策略也可以指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学策略也可以分为教的策略和学的策略,应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等 。
五、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条件与学生的实际而定的。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逐步掌握教学的目标。教学单元、课时的划分。能突出重点和难点。
(2)教学结构的设计
从施教系统来说是“准备—形成—发展”;是“呈现—复现—再现”。教学步骤清晰,明了。各环节安排合理,紧凑。
(3)还有教学媒体的设计
缺点:
(1)低年级的作业设计方面层次感较弱,不能全面体现学生个体差异。
(2) 还有板书的设计也缺乏灵活性和新颖性。
(3)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全排活动方面还有待提高。
(4)高段写作作业的设计还需加强。
改进措施
(1)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性。
(2)多阅读和研究最新教育教学理论。
(3)多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4)组内老师之间多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