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正气的课件

发布时间:2023-06-12 正气课件

最新正气的课件(精选6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是时代的记录,它是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最新正气的课件(精选6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正气的课件(篇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具准备

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图片,引导讨论:

图上的马给你什么感受?

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你了解徐悲鸿吗?

2、板题、解题

理解“励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出示,开火车领读。

师生讨论提醒注意:

鸿 躬 (后鼻音)

励 (边音)

怒 (鼻音)

租 (平舌音)

指名读、齐读

3、多音字

看重 重新 冲着

4、指导长句朗读

出示、讨论停顿:徐悲鸿 | 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 以优异的成绩 | 通过了结业考试。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三、初步感知内容,理清段落

1、自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

(2)为实现这一志向,他是怎么做的?

(3)结果怎样?

2、练习分段

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立志?哪几个自然段写他为实现志向而努力?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划分段落:第一段(1 —— 3自然段)第二段(4—— 6)自然段 第三段 (7—— 8自然段)

四、质疑,适时师生讨论解答部分疑问

五、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讨论注意点

2、教师指导:

(1)“倦、绩、鞠”笔画较多,要注意匀称,左窄右宽

(2)“倦”右下不要多横

(3)“改”左边第三笔是“ ”,不要写成“ ”

3、教师范写“疲、倦、改、躬”,学生描红、临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皮 且

二、在括号里画去不恰当的字

再接再(厉 励) 礼貌(代 待)人

(奋 愤)发努力 日夜奔(池 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具准备

插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复习段落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2)出示句子:“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①齐读句子

②“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③指名读外国学生说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学习条件十分理想的地方。外国学生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徐悲鸿不可能成为画家;二是中国人太愚笨,不管学习条件多好,也不能成材。由此可见外国人根本看不起中国人。)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语看出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外国学生的话多们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段。(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预期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7)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第一段段意。(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争气)

2、精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奋发”什么意思振作精神,情绪高涨,刻苦学习?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

2)比较句子: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

比较句子,读感受(第二句后面加上一个打比方的内容,形象地写出了徐悲鸿立下崇高的志向后,情绪高涨,力量无穷,不知疲倦地刻苦努力学画)

3)指导朗读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的读,可以先用两种预期读上下两句话,让学生评讲。

过度: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5、6自然段

1)由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

有感情齐读第5自然段

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

自读课文后填空

指名说说括号里的词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徐悲鸿为了学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正像一匹骏马“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有感情朗读第6自然段。

(4)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概括段意。

①齐读第二段。

②思考第4自然段与第5、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小结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后分)

④教给学生运用总起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让学生概括第二段段意。

3、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3)“震惊”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儿看出外国学生的态度改变了?

指导朗读

(4)小结第三段段意(徐悲鸿以友谊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总结全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成绩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1919年出年,一天、从此、三年过去了)

2、轻声自读课文,记忆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情节。

3、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4、指名当众复述

要求: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组词

坡( ) 组( ) 引( ) 奴( )

疲( ) 租( ) 躬( ) 怒( )

二、联系课文的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3、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 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 被激怒(立志)

每逢……就……

潜心 努力

一间 一根 两片

震惊 鞠躬 优异 轰动(结果)

正气的课件(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1、抓住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朗读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勤奋刻苦,终于取得成就的。

2、学习给课文分段;训练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了解徐悲鸿是怎样“发奋努力”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及结果如何。请一位同学来读第四至六自然段。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徐悲鸿是怎样做的。

二、精读课文

生: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出示句子

师:作者把徐悲鸿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生:把徐悲鸿比作了骏马,因为骏马跑得很快,日夜不停,努力向前跑,而徐悲鸿也是不停地画画,很刻苦。

师:你从哪里看出徐悲鸿画画很刻苦?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这句话看出来的。比如我们平时学习,一到节假日就想放松一下,出去玩玩,而徐悲鸿还去博物馆临摹,可见他很刻苦。

相机出示句子

生:我从“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看出来他画画很刻苦,我有时写字写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出去玩一会,而徐悲鸿经常画一整天,真是了不起。

相机出示句子

师:你们能联系自己来说,真不错。谁来有感情地读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

师:“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这句话你读得特别棒,从中我体会到徐悲鸿真是很刻苦。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得不错)

师:我们一起来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徐悲鸿画画这么刻苦,生活又怎样呢?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清苦。

师:从哪里看出他生活清苦呢?

生:我从“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吃两片面包。”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一顿饭只喝一杯白开水,吃两片面包,而且经常是这样,要是我可受不了,况且也吃不饱。

生:这样的生活徐悲鸿坚持了三年,从未想过自己。

师:谁来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

师:徐悲鸿虽然生活过得这么清苦,可他依旧刻苦画画,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样一种力量支撑着他。

生: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

师:对,就是这种爱国精神在支撑着他。我们一起来把第四至六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师:徐悲鸿这么刻苦,结果怎样呢?请大家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默读第七、八自然段)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师:“轰动”这个词用得真好,“轰动”是什么意思?

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师: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说一说那些外国人看了徐悲鸿的画后,会说些什么?

生:这个中国人真了不起,竟然画出这么好的画。

生:瞧瞧,这么好的画竟出自中国人之手,中国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几幅画,保存起来。

师:那个外国学生呢?

生:他非常震惊,向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师:“震惊”是什么意思?

生:震动而惊讶。

师:为何会这样?

生:因为他没有想到徐悲鸿会画出这么好的画。

师:“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鸿,意思是长着眼睛却认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三、指导复述课文

师:请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全文)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徐悲鸿是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为自己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爱国的人。

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口气。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过得那么苦,但你还是那么刻苦地画画,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枪一炮,就让那些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风,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建设祖国,让那些外国人更佩服我们。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实现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梦想,诠释了一个中华儿女的深切的爱国热情。让我们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被激怒(立志)——奋发努力——轰动画界

中国人成不了才——————中国人很有才能

为国争光

教学反思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应该说思路比较清晰,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写: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学画的?学画的结果是什么?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教学。事实是什么?生读课文之后都能得出来,那就是徐悲鸿刻苦努力学画的过程,那么在徐悲鸿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呢?课文正是这样深入进去的,这就是紧抓课文的一个切口。真正的中国人,在教学中,一步步,一层层的剖开来,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折射出的美好品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也在一步步、一层层的学习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感动于徐悲鸿的努力,感动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感动于徐悲鸿不屈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体会中,学生的感受越深,参与的激情越高,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质。

本节课我非常注重朗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读,让他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特别在人物的心理上,学生在诵读中表现得很到位,如那个外国学生嫉妒徐悲鸿时所说的话:“你们中国人就是倒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材!”孩子们很是气愤,读的义愤填膺,一个叫雷超逸的孩子用着外国人读中文的洋腔怪调读这段话,有意思极了。这篇课文的人物心理及其感情基调比较容易把握,因此教师不需要再这个方面做很多的指导,而是在诵读中体会。就“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区深造,也成不了材”这句话,孩子们一开始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的孩子说:“就是中国人上了天堂也成不了材”这样的话很多,在我的对天堂反复的对比朗读上,一些孩子开始逐渐的发现了些什么,开始有孩子说“有再好的地方也不行”“有再好的条件也成不了材”到最后一个孩子能够说出:“遇到再好的老师,有再好的环境与条件,也不能有所作为”。其实他们是有能力发掘出一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不明显的东西的,我想一定是预习于初读做得不够到位导致了我的精度感悟有这样的阻力,初读的作用一定要重视重视再重视!

在读到那个外国人对徐悲鸿态度的转变时,有个调皮的孩子在下面悄悄地说:“其实他也不错,是个知错能改的好人!”真惊讶于孩子的豁达。

正气的课件(篇3)

教学设计及反思: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口头组词。

悲( )( )( ) 怒( )( )( ) : 技( )( )(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④第2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句说明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

(很不礼貌、冲着)

⑤指导读第2自然段。

(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认为”、“天堂”、“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傲慢、欺人的语气)

个别练读,指名试读。

⑥学习第3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来读第3自然段。读完后提问: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学生开始要用愤怒的语气读,后面要用坚决的语气读

指名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⑦齐读“必须用……中国人”。

这里“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是指能显示足够的聪明才智且使外国人十分佩服的中国人)

(3)小结。

(徐悲鸿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

2.细读第二段。

(1)细读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4自然段。

为什么要说他“更加”奋发努力?(联系第一段理解)

②比较句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

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这两个句子,说说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③指导朗读。

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细读第5、6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5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读后交流: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②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徐悲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出示:徐悲鸿的生活()。他只租了(),经常每餐只用()和(),为的是省下钱来()。

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

3.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外国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机理解“优异、轰动”等词)

指导朗读。

(“鞠了一躬、承认、很有才能、错误”要重读,要读出郑重、钦佩的语气)

(4)小结 。

(徐悲鸿以优异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

三、作业

1.读句子,回答问题。(课后习题4)

2.假如你站在徐悲鸿的墓碑前你会想写什么?(写一写)

教学反思:

在对比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

课文是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运用了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感觉效果较好。

一、外国学生前后态度的对比。

课文前后两个地方写到了外国学生的态度,一开始他表现出“不礼貌”“冲着”(可以看到他的傲慢无理,轻视中国人。) 后来表现出“震惊”、“鞠躬”、“有眼不识泰山”(可见他的心悦诚服、对徐悲鸿的尊敬和歉意。)我抓住这一变化,引导学生寻找到这种变化的内因是徐悲鸿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人的形象,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不良印象。

二、徐悲鸿清苦的生活和刻苦学习的对比。

徐悲鸿在生活中吃、住都非常清苦,而绘画方面,却付出了许多金钱和精力。我在教学时,补充了一些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家庭的贫寒、学画的决心,从而加深对“励志”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他的决心大,不可动摇。

正气的课件(篇4)

教材分析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在法国留学时受到外国学生嘲笑后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故事,赞扬了他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本课的重点句子,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

理解能力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原因及做法。

2、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树立立志爱国,矢志报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志者事竟成”、“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体会徐悲鸿励志成才的做法。

教学难点:理解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体会徐悲鸿是怎样为民族争气争光的。

教学方法:引读法、读中悟,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上节知识回顾

1、课文介绍了徐悲鸿的什么事?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语句。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1)徐悲鸿初到巴黎时遇到了什么事?当时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激怒”、“偏见”是什么意思?

2、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思考:“真正的中国人”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解。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徐悲鸿说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他又是如何来做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想一想:中心句是什么?

2、交流。

3、比较句子。YJS21.COM

(1) 徐悲鸿每天坚持画马。

(2)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想一想:两个句子哪一个写的好些?为什么?

4、播放徐悲鸿学习作画的图片。

5、交流:说一说你对“功夫不有心人”的理解。

6、指导朗读课文。

徐悲鸿以自己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作画,作品轰动了巴黎画界,是欧洲人为之震惊,实现了他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愿望,连那位嘲笑他的那位外国人为之折服,让我们听一听外国人对他的评价吧!

(三)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想一想: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那位外国人为什么会向徐悲鸿鞠躬?

2、“震惊”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课文。

(四)合作交流 升华感情

想一想:外国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说一说:此刻你的想法。

三、课堂总结。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法国留学是因为——而被人瞧不起,最后在徐悲鸿的顽强努力下,是那位外国人认输的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徐悲鸿的伟大的爱国精神。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题

1、 用上下列词语,试着复述课文。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2、 以“徐悲鸿爷爷,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想。

正气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4、唤醒学生探究意识,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进行基础性诊断

1、扣图引题

(1)出示徐悲鸿《奔马图》。

(2)引导讨论。

图上马画得好吗?你知道是谁画的?那他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想知道吗?

2、揭题、释题

(1)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同时划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质疑,你有什么词不懂?指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4、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徐悲鸿志向是什么?为实现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三、优化新授,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诵读第一、二、三节

1、指名读,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灯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1)、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

(2)、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3)、指导读第二节。(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成不了等词,读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

(4)、师:外国人的话多么令人气愤,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三节,先说说该怎样读好这一节?

(5)、指名读。

(6)、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思考讨论: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

(二)、研读四、五、六节。

1、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注意理解奋发。

(2)比较句子。

出示:(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学习。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出两句话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1)指导读第二句。

(2)过渡:那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我们一起来看下文。

2、学习第五、六节。

(1)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划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2)读后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过渡:徐悲鸿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的呢?

(5)出示:徐悲鸿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经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的是省下钱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读课文后,练习填空。指名说说所填的词表现了什么?

(7)练读第六节。

(三)、精读第七、八节

A指名读七、八节。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相机理解轰动等词)

B重点理解震惊,思考: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从哪看出外国学生态度改变了?指导朗读。

四、升华情感,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是对自己,对同学,对徐悲鸿

2、练说。

3、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五、共同总结。

正气的课件(篇6)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态度价观: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

指导个别字的写法。

2、看了课题,你脑中有何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

(2)形近字辨析,组词。

(3)生字描红。

2、检查读书情况。

(1)、自由读书,做到正确、流利、初带感情。(教育学生把书读熟、读透)适当讲解煮书的古训。

(2)、同位检查读书情况。

3、分段。

按老师给出的提示为文章分段。

第一段(13)励志学画的原因。

第二段(46)励志学画的经过。

第三段(78)励志学画的结果。

三、交流预习所得,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交流收获。(识记的字词、自己的理解、收集的资料——————)

2、质疑并小组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时故意将励写成厉)理解这是严厉的厉、厉害的厉,这里应该是鼓励的励、激励的励。(随手用彩色粉笔在厉后的空白处加上了一个力)

2、理解励志

上节课有同学说励志就是立志(下边板书)那么我们把励志改为立志行不行?这个问题不先回答,等这节课快结束时再告诉老师好吗?

二、问题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问题:为什么励志、怎么励志、结果怎样?

2、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提示:浏览就是快速的看)

3、黑板出示:徐悲鸿的志向: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齐读)

4、质疑:为什么徐悲鸿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默读一下文章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引导学生理解:用因为——————所以———————说:因为徐悲鸿刻苦努力,得到老师的看重,所以受到外国学生的嫉妒,受到了侮辱。(让学生理解徐悲鸿当时刻苦努力)

2、学法指导:

(1)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很不礼貌下加了着重号,说说你为什么加?

A、强调:外国人不礼貌除了嫉妒徐悲鸿的才能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极端贫穷落后,中国人在国际上没有地位,让人看不起。关于当时的历史老师让同学们课下收集了。

B、你能把很不礼貌读出来吗?

C、你读的仅是不礼貌,还不是很不礼貌。同位间讨论一下,想想当时

外国学生是怎么想的,什么表情,什么语气,一会找个同学表演一下。

(2)、引导:那个外国学生仅仅针对的是徐悲鸿一个人说的吗?

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拿笔画出重点的词句来。

2、交流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A、怎样理解更

B、他具体又是如何做的呢?作者写了几个方面?

(2)学习:勤奋

A、抓住:每逢——————就——————、一画就是一整天、很大提高等理解。

B、是呀,一画一整天,真像一匹不疲倦的骏马。每逢节假日别人玩去了,可他却画个不停,你能想象他平时是如何学习的吗?

(3)生活:清苦

A、理解清苦十分清苦是穷得不能再穷了,苦得不能再苦了。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

B、抓住:只、小阁楼、经常、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等理解。

C、他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引导省钱买绘画用品,也是为了学习)

D、老师查阅了一些资料。1921年,法国国家美术展开幕——————(教参115页)

3、以读代讲。

(1)同学们请端起书,(饱含深情地)徐悲鸿为了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读—————

(2)板书:震惊。怎样理解它?(体会外国学生的前后态度)刚才是哪位同学表演的外国学生?现在在请你表演一下,现在应如何读这位外国学生的话?

(3)同学们,从徐悲鸿的身上你看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了吗?

(4)谁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5)自由阅读,重温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

四、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课题的励志能改成立志吗?(因为徐悲鸿到法国留学,拜达仰为师,已经立志成为一个画家了,不是因为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之后才立志学画的。励志的意思比立志更深一层,含有下定决心的意思。徐悲鸿原来就很刻苦;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为了给中国人争气,他更加奋发努力了。)

2、理解励志(黑板):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3、总结: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呢?当然是成为一名画家。是什么力量激励他呢?是因为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侮辱,他要为中国人争气,让别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可见,是爱国的力量驱使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所以,题目中只能用励志而不应该用立志。

4、同学们,学到这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结束新课。

齐读名言: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最新麋鹿的课件(精选10篇)


麋鹿的课件 篇1

教学要求】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物动物?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麋鹿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⑶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2、检查自学情况。⑴出示生字词。悄然无声    遁入        雌鹿    跋涉      每胎撰文        杀戮        公爵    别墅      乌邦寺已逾干头    颠沛流离    轻纱    棕红色    饲养①“惨、饲”是平舌音,“纱”是翘舌音。②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笔顺和结构。“匿”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若”字不要写得太大。“惨”字右边“参”的三撇写法上要注意它们的位置。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评点。⑶学生质疑。3、指导分段。⑴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明白,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经历的,写了哪些事?⑵交流分段情况。4、学生交流预习所获知识。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精读课文。1、今天继续学习第11课,默读课文的第二段,观察第二幅插图,想想这段课文写了麋鹿的哪些方面?(麋鹿奇特的外形及生活习性;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2、理解第2自然段。⑴齐读。⑵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马、尾似驴)⑶“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⑷齐读,注意重读“更”。3、理解第3自然段。⑴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型特征的?(角型、尾巴、蹄子、毛色)⑵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这几部分特点的句子。⑶学生交流答案。⑷这一小节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⑸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麋鹿生活在沼泽中,长尾巴有利于驱赶蚊蝇,宽大的蹄子使它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地行动,而毛色的变化则有利于它隐蔽自己,麋鹿奇特的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⑹讨论:第2小节已经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3小节再写是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第2小节概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第3小节具体介绍,这样使读者对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在介绍外形的同时也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让读者认识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⑺引读练习。(教师读“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学生接读相关的具体描述。)4、理解第4自然段。⑴默读思考。课文从哪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⑵交流答案。(一是雌鹿的怀孕期超过九个半月,比其他鹿类长;二是每胎仅产一仔。)5、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传奇的经历。⑴快速默读课文。⑵说说“传奇”的意思。(经历离奇,不同寻常)⑶快速默读课文,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了神奇的色彩?⑷出示。     时间          经历     ①交流。②学生口头填空。⑸指导朗读。①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惋惜的语气)②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愤怒的语气)③1986年,麋鹿重归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自豪、喜悦的语气)⑹你从麋鹿如此坎坷的命运领悟到什么?(保护野生动物)6、学习第1段。讨论过渡:通过课文的二、三两段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⑴齐读课文。⑵通过你的读,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对照第一幅图。⑶现在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吗?(不可以去掉,因为这一段课文不仅交待了麋鹿的生活场所,而且还通过精彩的描写激发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二是鸟恋旧林,鱼恋故渊。这一开头遥应结尾:故土才是麋鹿繁衍后代、茁壮成长的乐园。)⑷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二、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记住课文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2、举行“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板书:                外形奇特(四不像)麋鹿

传奇经历

麋鹿的课件 篇2

我们国家的语文教材基本遵循的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本依据是知识目标,通过对知识目标的学习和达成,实现对学生听说写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教材分析:《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学情分析: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

3、学次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并查阅麋鹿的资料,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大丰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一种漂亮的野生动物,它是谁呀?

2、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内容,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让我们回到课本中去,看看课文主要给我们讲了哪些内容?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文主要给我们讲了哪些内容呢?

(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2、同学们,麋鹿还有另外一个名称,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为什么叫“四不像”呢?

过渡:正是因为它有这样奇特的外形,所以在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3、麋鹿独有的外形特征,跟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麋鹿生活习性的句子,谈谈体会。(学生体会不深,只是照本宣科)

4、是呀!正是因为它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性,才富于它奇特罕见的外形,以便它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那文中还给我们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生活习性呢?

5、同学们,正是因为麋鹿拥有这些多奇特的地方,于是在麋鹿的身上,还有着一段传奇经历呢,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吗?

自由的读课文5—7自然段,读到又感受的句子,可以用笔做做记录。

过渡:是啊!麋鹿的传奇经历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感动,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繁荣,又使这些小动物从新回归故土,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讨论探究

同学们,当我们再次回顾麋鹿的传奇经历时,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踊跃回答,不错)

四、角色扮演,回归文本

如果你是这些可爱的小麋鹿,当你回到祖国的土地上时,你会说些什么?

五、总结质疑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六、作业(拓展延伸)

请写一段关于麋鹿的小片段,说明清楚麋鹿的特征。

板书设计:

麋外形特点——奇特罕见

生活习性——独特

鹿传奇经历——历经磨

麋鹿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习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麋鹿的课件 篇4

17 麋鹿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层次清晰地介绍了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命运,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本文在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和坎坷的史识:“晨雾如清纱般漂浮”“四不像”“当做姜子牙的坐骑”“失而复得的经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使学习者兴趣倍增地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本课6个生词,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3、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4、   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2理清文章的脉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通过披情入境地朗读,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并能有条理的介绍麋鹿的外形、习性。一、预习导学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漂泊(bó pō)   别墅(shù yě)    迅即(jì   jí) 悄无声息(qiǎo   qiāo)杀戮(chuó lù) 公爵(juē jiáo) 几乎(jī   jǐ) 销声匿迹(ruo    nì)2、理解词语的意思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漂泊不定                                                      颠沛流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麋鹿?4、课文是如何具体形象的介绍麋鹿的外形?5、查找资料:了解麋鹿,了解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二、课堂研讨1、导入: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麋鹿)生齐读课题2、你了解麋鹿吗?交流有关麋鹿资料。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1)出示上面一段话,指名读,读读带点字,检查预习情况。2)理解词语 颠沛流离 销声匿迹 深明大义 杀戮   漂泊3)从这一段话中,你了解到麋鹿的几方面特点?根据这三方面在课文中找出相应部分,给课文分段。讨论分段。

第一段(1):在我国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麋鹿的传奇经历。3、自读2——4自然段,思考:1)麋鹿为什么被称为“四不像”?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介绍了麋鹿的特点的?具体:找出文中具体描写了麋鹿的哪几个部位。(引导学生从麋鹿的体重、角、尾巴、蹄子、毛色等方面说一说麋鹿的特点)出示填空: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____________,角______________,角型在鹿科中是独一无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____,蹄子______________,毛色______________。形象:文中用怎样的方法使我们对麋鹿有了比较形象的认识?找出相关句子,说体会。列数字: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作比较:麋鹿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小结: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准确,往往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三、四自然段中,你了解到麋鹿有哪些生活习性?这些习性和它的外形有关系吗?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麋鹿的外形是长期适应环境造成的。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出来?(超过九个半月——孕育时间长、仅——胎数少)从第二句中“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体会麋鹿的生长缓慢)4、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有条理的介绍麋鹿的外形与习性)三、当堂训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麋鹿特点?完成表格。

具体方面 特            点                    

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这样描写使麋鹿的外形更加______________。四、巩固练习片段训练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1、文中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从“超过九个半月”看出______________,从“仅”看出______________。2、文中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麋鹿的生长缓慢,特别是从“_____”字可以看出。说话训练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点,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使你的介绍具体形象。

麋鹿的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麋鹿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麋鹿的课件 篇6

(学习第二段)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a、自由读课文,分别画出有关介绍麋鹿外形和麋鹿生活习性的语句,然后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b、分小组交流讨论。 c、对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找出来。

(学生自读自画,教师巡视,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的?

吴鈡宇:我认为课文是从角、面、蹄、尾这四个方面来介绍麋鹿的。

师:那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

师:其他同学的看法呢?

(大部分学生摇了摇头)

师(板书:角、面、蹄、尾):下面我们从课文中看看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引读)——角……,面……蹄……尾……

师:下面我们从大屏幕去认识麋鹿(课件播放麋鹿图,师生共同欣赏,进一步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

师:如果你们去动物园,看到两种鹿,能不能判断是不是麋鹿呢?

(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能!

师:好,请看大屏幕(课件先后出示驯鹿和麋鹿图),这头鹿是不是麋鹿,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纷纷举手)

陈元利:我认为这不是麋鹿,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指向前方。

吴秋萍:我是从它的尾巴判断,这不是麋鹿的,它的尾巴很短,而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冯少霞:这头鹿的面不像马,所以我认为它不是麋鹿。

王春蝶:这头鹿的蹄像羊蹄,不像牛蹄,所以我也认为不是麋鹿。

……

案例分析:

本环节的教学,遵循着“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到图,从课内到课外的顺序,了解了麋鹿的独特的外形,并能运用所学的麋鹿的外形特点去判断是不是麋鹿。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后出示“麋鹿”图,让学生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麋鹿外形特点的理解,更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麋鹿的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麋鹿的坎坷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坎坷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手段 :

多媒体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17、麋鹿(板书。带着亲切的语气再读一遍。)

2、课文开篇就向我们描绘晨曦中麋鹿在黄海滩涂活动的场景,出示第一自然段(配乐)

3、麋鹿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静谧、悠闲的环境中,并茁壮地成长着。 那么它们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你知道吗?(板书:外形特点)

二、     辩一辩,想一想(精读第二段)

1、认识麋鹿吗?如果我们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它是否是麋鹿?

2、出示课件(1)辨一辨(“梅花鹿”图)

2、别急,只要你认真地读了课文就能分辨出这到底是不是麋鹿了。

3、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并画出有关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词语和句子。

4、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出示课件文字(2)

(1)、第二节重点抓住: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四不像

(2)、第三节重点抓住:麋鹿的角、尾巴、蹄子、毛色。

6、随机出示并做相应的比较:现在你能分辨出这到底是不是麋鹿了吧?

7、出示课件“麋鹿”图片(4)

8、这才是真正的麋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四不像多么奇特的外形!

9、那么,第三自然段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板书:生活习性)

10、请你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与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下面的问题。

17、出示课件文字(4)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友情提示:可以从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方面来找。

12、学生朗读讨论后交流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大的。(麋鹿生活在沼泽中,长尾巴有利于驱赶蚊蝇。)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宽大的蹄子使它在沼泽中能轻快敏捷的行动。)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毛色的变化则有利于它隐蔽自己。)

以上这些特点,你一定会想到了其他一些动物类似的进化过程。(如鲸、人猿、)它们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麋鹿也是如此。麋鹿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仅存数百头,它的繁殖能力很低。麋鹿的繁殖能力低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快速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然后告诉我。

(1)、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低,怀孕期超过9个月,比其他鹿类长。

(2)、麋鹿每胎仅产一仔。

(3)雄性的角6岁才发育完全。

13、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好好地读一读2——4自然段,再次体会麋鹿的奇特外形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

三、     读一读,悟一悟。(精读第三段)

1、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2、用心读读课文第5——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是否为麋鹿的传奇经历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如果你产生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说明你真正地读懂了麋鹿。

3、学生用心读。

(1)、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先读给同桌听一听。

(2)、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随机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情感体验读)

4、师评价:

(1)、言之有理,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一读。

(2)、老师也有同感,请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3)你把麋鹿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请你把体会最深的句子读一读,让大家也听一听麋鹿的心声、

5、你们都读懂了麋鹿,从麋鹿坎坷的经历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6、如果麋鹿能开口说话,当它踏上故土时,你想它会说些什么?

四、     总结

是啊,俗话说:“鸟恋旧林,鱼恋故渊”故土才是麋鹿繁衍后代、茁壮成长的乐园。请看,在晨雾如纱般漂浮的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正向我们走来。(出示课件)

麋鹿的课件 篇8

一、导入:

上课前,我们先来随便聊聊,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猫狗?太没有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一张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对了,是麋鹿,(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姜子牙的坐骑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学习生字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

生:有。

师:我把生字结合到这段文字里了(指多媒体),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能读下来吗?这里有一个字特别难读,它的意思是“超过”。

生:这个字念“逾”。

师:你在平时看到过这个字吗?

生:年逾古稀。

师:同学们,年届70就是“古稀之年”,“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年龄超过了70岁。

师:还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

生:跋涉。

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师:这里有一个词,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读什么?

生:颠沛流离。

师:一起读一遍。

生:颠沛流离。

三、初读感知:

师:我再继续检查,我在黑板上出示词语,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生活习性)

生:(读2-4自然段)

师:谁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传奇经历)

生:(读第三段)

师:你们觉得这些词语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浓缩。

生:我觉得这段话概括了整篇课文。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从你们的回答来看,你们已经掌握了“主要内容”的概念,那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师:是啊,同学们,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所以,刘老师建议你们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

(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生:(用心读课文)

师: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生:我有点悲伤,因为我从课文中知道,麋鹿这种动物差点灭绝都是因为人类破坏环境以及战争造成的。如果麋鹿真的灭绝了,那也是人类自己若得祸。

生:我有点感动。──因为我发现麋鹿在国外相继死去,而英国的贝福特公爵对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麋鹿精心饲养,所以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殖,最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将麋鹿向各国输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兴,自豪,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乡。

生:我也很高兴,因为书上说:“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就有麋鹿”,这足以证明,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生:我很悲伤……

生:我很生气……

…………

四、精读。

1、外形

师:看来,你们都读懂了麋鹿,如果,我们的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它是否是麋鹿吗?

生:能(齐声)

(多媒体出现“驯鹿”图)

师:你觉得它是麋鹿吗?

生:(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

师: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

生:因为图上的这种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师:我首先要表扬你们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你们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请你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的记录一条。

生:(开始读、寻找)。

师:老师建议你们不要讨论,自己独立观察、寻找、辨析。

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1:书上写着“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而这头鹿的角就是指向前方的,所以我认为它不是麋鹿(出示课件:鹿角图)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图下面的一段文字。

生:读

师:指导学生看图。

生2:书上写着“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而这头鹿的尾巴像兔子尾巴一样几乎没有,所以它不是麋鹿。

师:(出示课件:鹿尾图)指导学生看图。

师:麋鹿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3:书上说:“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但这头鹿的蹄子好象并不是很大。

师:(出示课件)你能注意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由于麋鹿蹄子宽大,横渡长江,易如反掌。

生4:书上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毛总是偏棕色的,但是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因此它不是麋鹿。

师:(出示课件)

生5: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是,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所以,这不是麋鹿。

2、繁殖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麋鹿的繁殖特点。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吗?

生:想!

师:可以给你们看,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

生:行!(跃跃欲试)

师:这就是麋鹿,下面我们举行“大封自然保护区讲解员竞赛”。请同学们在座位上练一练。

生:(在座位上练习。)

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英国,更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贝福特公园,来贝福特公园,就一定要看看麋鹿,你们看,那就是麋鹿,它的体形很大吧,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呢!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再次感谢你们来贝福特公园参观,谢谢。

师:掌声鼓励,讲得真是好,但是现在讲解员很难当啊,因为很多参观者要提问,如果面对参观者的各种提问,能从容应对,那这个讲解员算得上是高级讲解员,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生:纷纷表示愿意。

师:听说麋鹿喜欢生活在湿地环境中,那么它身上哪些身体特征和湿地环境相适应?

生:麋鹿的尾巴比较长,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因此它可以水中跋涉、游泳和寻找食物,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听说麋鹿身上有许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生: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是最独特的,它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驯鹿的角尖指向前方。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蹄子也可能是鹿中最宽大的,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

师:各位讲解员,如果我现在问你们,麋鹿和驯鹿的区别在哪里?你能说吗?(能)。是啊,读书不能死读书啊,要活学活用。

师:现在,如果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他是不是麋鹿吗?

生:(笑)

师:跟大家开个玩笑,这是一个卡通的麋鹿图象。因为有人推荐麋鹿参加奥运吉祥物的竞选。麋鹿的竞争对手不少啊,你们认为它会有哪些竞争对手?

生:孙悟空。

生:藏羚羊。

生:熊猫。

生:中华鲟。

生:……

师:所以啊,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呢?请你们研究课文,参考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好好想一想。(出示课件)

师:下面请你围绕其中一条迅速写一个片段。

生:(写)

生1:麋鹿在汉朝以后逐渐减少,濒临灭绝,甚至销声匿迹了,但在恢复繁殖后,它被当作友好的动物大使向各国输出,小鹿结束了他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祖国繁衍成长,不正是象征了我们伟大祖国正在走向繁荣富强吗?

生2:麋鹿的外形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像驴,而在人们脑海中,鹿性情温和,马善于长跑,牛劳动默默无闻,驴憨厚老实,而麋鹿集中了他们的特点,象征了他们的好处。

生3:麋鹿是世界濒危动物之一,其保护和拯救之急,非常切合奥运环保使命和要求,这对于生态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生4:麋鹿体形奇特,身手敏捷,威仪天成,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高度和谐。

生5:麋鹿可以告诫人类爱护和平。麋鹿可以说是不幸而又幸运的。它曾经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而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然而最终它们……历经坎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生6:麋鹿有一种像“鸡尾酒”那样的精神──博采众长,而我们奥运会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向其他举办国好好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五、拓展6延伸。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麋鹿的课件 篇9

《麋鹿》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段和第一段。(传奇经历和大丰自然保护区中的麋鹿生活)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并学习讲解员介绍。

教学准备:

课前补充资料(关于麋鹿)。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过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麋鹿的奇特外形和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呢。

(1)板书:传奇,齐读。

指名说说传奇的意思。(离奇,不同寻常或令人惊叹)

(2)麋鹿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呢?自读课文。出示投影:

要求: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并在后面加上惊叹号)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3)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而在汉代以后竟销声匿迹了。

相机板书: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指导朗读:你的感受是什么?哪个词最有神秘色彩?(销声匿迹),指导理解这个词(隐藏起来,神秘失踪)对麋鹿的销声匿迹我们感到怎样?(神秘、惋惜之类),怎样读出这种体会,自读后指读。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经历之一,还有之二、之三吗?

第二,1865年在北京出现,1900年被八国联军掠夺,麋鹿在国内又一次匿迹。

相机板书:1865出现、1900国内绝迹

(出示投影)指导朗读:侵略者干了哪些勾当?(盗、杀、抢),当你读到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话。(出示挂图)是啊,这么温驯、柔弱的麋鹿竟也逃不过侵略者的魔掌,作为中国人的你读到这段话,你心情怎样?(痛心、气愤等)怎样读出你的感受?自读后重点名读。重点词体会:盗、惨遭厄运、杀戮、几乎绝迹等。让我们记住麋鹿这段血迹斑斑的经历,记住这段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过渡:这是传奇之二,还有吗?

第三,麋鹿在异国他乡漂泊、繁衍,到1986年,才返回故乡。

相机板书:1986回归(出示投影:从此茁壮成长)

在海外的生活书上用了什么词语。指读后齐读: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联系前文,哪些地方写的是麋鹿的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指名读。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麋鹿流落国外近大半个世纪,在新中国的努力下,麋鹿结束了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读了这一部分,作为新中国的少年,你觉得怎样?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自豪、欣慰等)指读。

(4)旧中国贫穷落后,任人欺凌,以致麋鹿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在新中国国家富强了,经过努力,麋鹿也返回故土,看着这位海外归来的游子,想着他们坎坷的经历,你想说些什么?

(对照挂图说话)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评价:说得真好。齐读这一句。

2、练习讲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指导:上节课同学们学习讲解员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不但课本上有的讲得很精彩,还结合了自己搜集的或老师分发的资料。可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不仅会指着麋鹿介绍外形和生活习性,还要能讲出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上节课一样,请同学们对照板书,结合课本和补充资料,自己先练一练。

再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指导一二。

指名讲传奇经历。(1-2人)适当鼓励,评议。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讲解非常精彩。是啊,今天,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下面我们就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在看一看。

要求:自由读第一段,你觉得麋鹿回归故土、回归自然后的生活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指名说后重点理解为什么是理想场所(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等),对照挂图,说说:这里真可称得上麋鹿生活的

(天堂、乐园、家等)

我们真的为麋鹿回归祖国、回归自然获得新生感到高兴,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三、写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麋鹿》这篇课文,了解了麋鹿昨天、今天和明天,对这种珍异的动物产生了非常亲切的感觉。(出示投影)现在北京20__年奥运会正在挑选吉祥物,有人就提议用麋鹿,你能帮麋鹿写一份推荐材料吗?写出你的理由。师范说美猴王被推荐的理由。

开头:尊敬的北京奥委会,我建议用麋鹿做北京奥运的吉祥物,

学生写话,师巡视指导。指名读自己写的话,师生评议。(或课后完成)

板书:

11、麋鹿

3000多年、汉代后、销声匿迹

传奇经历

1865出现、1900绝迹

1986回归

麋鹿的课件 篇10

教材解读:《麋鹿》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叙述了它们历经磨难终于回到祖国的坎坷经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野生动物的重视。

[教学理念] 富有情趣、突出自主、强化实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真真实实地感知麋鹿的特点习性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学文、当解说员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预案:* 学生每交流一个麋鹿的特点,提示学生概括。

有些特点教师需要重点强调,比如:角、尾、蹄、毛色等特征。

他们生活的环境要联系到文章的前面和资料提供的,黄海滩涂是世界上最好的适合麋鹿生活的地方。为麋鹿的回归打下伏笔。

麋鹿繁殖力低是他珍贵的一个原因。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习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4、听说2008奥运会也推荐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五、深化延伸,升华感知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六、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向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扮演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习:

3、同桌练习:

4、班级交流

七:总结课文: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八:小练笔: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丹顶鹤等。(可介绍外形、生活习性、传闻趣事等)

板书设计:

17、麋鹿

外形奇特:四不像

角、尾巴、蹄子、毛色

生活习性:常在水中……

繁殖能力低

传奇经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最新李时珍课件(精华6篇)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李时珍课件”的优秀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忘。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记得收藏哦!

李时珍课件 篇1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

《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看在李时珍的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

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纪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

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竞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

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宫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

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

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1] [2] [3]  下一页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二)

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

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往白花蛇的颈部*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中风症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

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

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水银”据以前本草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琉黄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l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谷、菜、果、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私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例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可惜李时珍还没有见到《本草纲目》的出版,就与世长辞了。这年(1593年),他刚满76岁。

不久,明皇帝朱诩钧,为了充实国家书库,下令全国各地向朝廷献书,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将《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朝廷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七个字,就把《本草纲目》搁置一边。后来仍在南京的私人刻书家胡承龙的刻印下,在李时珍死后的第3年(1596年),《本草纲目》出版了。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翻刻。从此,在国内得到广泛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国内至今有三十多种刻本。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地立碑纪念。解放后,李时珍基地,又得到再次修整。 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上一页  [1] [2] [3]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3篇《《李时珍》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李时珍课件 篇2

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小节,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

你能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交流)抓住关键词的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打开书,认真阅读课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苦”从何来?结合感受说具体。并结合感受读一读。

(3)这是怎样的一幕,让我们一起轻轻推开门,出示图片(灰尘、断垣残壁、青苔、蜘蛛网)。

──这就是那破败的古寺,你们看,这里到处是(灰尘)。

──就连断垣残壁上也(布满了青苔),青苔多吗?谁再来读读。

──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屋顶上有(蜘蛛网),窗户上有(蜘蛛网),就连佛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4)此刻,你的感受是否更真切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吧,齐读。

(5)从住的地方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1)结合学生发言出示“啃干粮”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一:能谈到“啃”,读出你对“啃”的体悟。再指名读。

让学生再细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哪个字特别吸引眼球?

(3)从吃的角度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学生汇报,谈体会。

从工作条件来看,李时珍的经历真可说是“苦”。

(二)悟出李时珍眼中的“苦”

1、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 李时珍又是怎样看待这“苦”的呢?迅速到文中找一找吧。

3、出示第七小节,指名读。

4、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找到了吗?(结合学生回答点红“苦多了”和“吃点苦”,其中“多”和“点”突出)

5、再读读这两处,你有什么困惑吗?

6、让我们回到那个夜晚,边读边走进李时珍的内心,探寻他眼中的这份“苦”。指名分角色朗读3-7小节(找李时珍,找庞宪──齐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a、随机采访──这里这么脏,你怎么一点儿也不惊讶呢?(见得多了,吃苦值得)

b、原来,面对这破败古寺,李时珍能如此平静,都是因为他心里想着(出示并引读“吃点苦”一句)

c、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李时珍此时的平静,齐读第4小节最后一句。

a、接着分角色读,至小节末(提醒:读书要注意声情并茂)。让学生观察扮演李时珍的同学的表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那么苦,为什么还会笑?)

b、让扮演者回答。这浅浅的笑,告诉我们,李时珍一心想的还是(引读“吃点苦”一句)

(3)这样的想法,这微微的笑容,感染着李时珍身边的每一个人,难怪徒弟庞宪会说(引读第6小节)。

7、20、50,这样的数字在李时珍身上还有很多,想知道吗?让我们再来看看吧,出示相关资料。指名分条读。

8、看了这样一组数字,关于这“苦”,你又有什么感受?(扣住“苦”)

9、是啊,可就算历经千辛万苦,李时珍还是认为为了修订《本草》,吃点苦是(值得的)。

10、他一心想的就是《本草》,那就让我们走进他编撰《本草》的不眠之夜,走进书中的一个个药方,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

12、速读8-13小节,找一找课文中提到的药方,勾一勾。

13、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中5个药方。

──最后两条最不易区分,齐读。

14、“鸡肠草”“鹅肠草”这两个药方的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呢。你能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先准备准备吧。提醒:有些同学勾出了关键词再练说。(指名说故事)

──你刚刚是在背故事,谁能讲好故事?可要绘声绘色,还可以加上动作。

──好个“放在嘴里嚼嚼”,(让其再做做动作),李时珍在细细品,你从这动作中又品出些什么(细致谨慎)。

15、其实《本草纲目》中,许多药方都是李时珍通过实践得来的,出示补充的药方,引读。

──有的时候,他甚至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做实验,有这样一个药方(读药方),它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17、翻开了《本草纲目》,解读了一个个药方,相信你对李时珍经历的这份苦一定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个问号可以消失了吗?如果要换个标点,你想换为?

18、(!等,让学生说理由──太苦了,甚至要付出生命)结合学生发言引读──李时珍的内心仍然回响着同一个声音(出示并齐读“吃点苦”一句)

19、现在,如果让你也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眼中的(苦),你想说?(预设:“值”等)随机板书

20、对,为了《本草》,一切都(读“值”)。

三、了解《本草》,走进李时珍:

2、此刻,你对这“苦”与“值”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李时珍的心声吧。(出示并齐读第七小节)

3、(渐变为李时珍图)这番话语,就出自这位瘦弱的老人,他就是(李时珍),学文结束了,可学习未结束,课后围绕他(李时珍)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学生自主研发研究性学习主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李时珍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理解“鄙视“、“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里路,访问了()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他整整花了()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字,记载了()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李时珍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昨天,参加了我校草根化校本研究活动,听了吴敏敏老师执教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也听了各教科研组长的点评,自己也参与了点评,只是当时时间紧促,未来得及深思,所以晚上和第二天清早一直在思考,得以梳理自己的看法。

吴敏敏老师的课突显了两个新课程理念:一、以教材为主,紧紧围绕教材引领学生进行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解读文本;二、以学生为主,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然而,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把握文章的基调方面,吴敏敏老师处理得相对欠缺一些。[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写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昨天,参加了我校草根化校本研究活动,听了吴敏敏老师执教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也听了各教科研组长的点评,自己也参与了点评,只是当时时间紧促,未来得及深思,所以晚上和第二天清早一直在思考,得以梳理自己的看法。

吴敏敏老师的课突显了两个新课程理念:一、以教材为主,紧紧围绕教材引领学生进行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解读文本;二、以学生为主,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然而,在把握文章的中心、把握文章的基调方面,吴敏敏老师处理得相对欠缺一些。[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其中心是引领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采集草药、寻访百姓,错过了客店,也是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受累这个中心;写古寺非常破败、李时珍在这里住得差、吃得差,也是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受累这个中心;写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也是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受累这个中心。三个部分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吴敏敏老师可能没有看透其中的内在联系,而把各部分割裂开来,没有把它们往中心上靠拢。其次,文章的重点部分在于第八到第十三自然段,可是吴敏敏老师没有把这部分处理好,比较散,中心挖得不够透彻。修改方案是:①第四自然段不必处理得过重,只要让学生体会到哪些词体现了古寺的破败,让学生读好即可。对于中草药的知识拓展和看图复述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本草》的情景,都放在第三课时进行,腾出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让学生细细品读第八到第十三自然段。②抓住嚼嚼一词不放,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让学生透过这个词体会到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试验的献身精神、亲身实践的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③在拓展李时珍编写《本草》过程中的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关于《本草》一书的介绍,如:《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以此让学生感受《本草》的辉煌,从而感受李时珍的非凡,这样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赞美之情就得以升华。

语言文字的美在于其富有情蕴,一段文字,它表现的是一个画面、一种情感、一种意境、一个情景。《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折射的意境是静寂的、惨淡的、严肃的、认真的,那么,老师的语言、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朗读都应是与此基调想和谐融洽的。可惜吴敏敏老师在这方面疏忽了。

李时珍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谁能向大家介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五、学习 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 ,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幻灯片: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教案点评:

学生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重难点问题全班交流;查阅有关的资料。教师谈话导入 ,介绍人物;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运用“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重难点内容。

探究活动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段?这一段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从身上学到了什么?

3.先想想怎样读出《》这篇课文的感情,再试着写几句赞美的话或编首小诗。

4.学了《》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做些什么?请试着写下来。

李时珍课件 篇6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

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

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

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

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2、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

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

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

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最新化学键课件(精华6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最新化学键课件(精华6篇),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化学键课件(篇1)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等知识,学生对该知识容易理解;

3.教学重难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时重点

离子键的本质

学时难点

离子键的本质

教学活动活动1

化学键

第1课时

[设问]自然界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化合物,那么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学生回答]由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组合而成的。

[教师讲解]很好,那么离子与离子或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化合物的?

[学生回答]化学键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教师讲解]根据原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不同,我们可以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的类型,首先我们来学习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演示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

[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 Cl2点燃2NaCl

[设问]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钠原子易失电子,而氯原子易得电子)

Na-e- → Na+Cl+e- → Cl-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讲解]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补充说明]静电作用: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强调]

①成键的主要原因:电子得失

②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③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④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⑤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设问]应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离子键,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问题解释]略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入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

电子式

[教师讲解并板书]“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所表示的式子,电子用“· ”或“*”来表示。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另外:

①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符号来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用带负电的方括号来表示,括号内应达稳定结构;

③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1)书写方法:

①原子:标出最外层电子数

②简单阴离子:

a:写出最外层子:2、8

b:加上“[]”

c:左上角标出“n-”表明电荷。

举例练习:H、Mg、Cl、O

③简单阳离子:仅在左上角标“n+”表示所带电荷,不要写出最外层电子。(就是其离子符号)

④原子团:

a:写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

b:加上“[]”;

c左上角标“n+”或“n-”。

举例练习:氢氧根、过氧根、氨根。

⑤离子化合物:a: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b:“对称”、“分散”、“美观”。c:对相(18)

⑥离子不能合并。

举例:NaCl MgCl2

练习:Na2O CaO CaF2

⑥特殊化合物的电子式:Na2O2 NaOH 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生练习

NaCl、MgBr2的形成过程。

[课堂小结]

Tags:三节,化学键,课稿,一等奖

化学键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比回忆说出化学键的类型,识别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基本特征,理解共

价键的极性,能判断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正确书写离子、原子、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以及其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的理解,寻找化学键的形成规律,发展学生对

微观粒子的想象能力,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系统认识。通过分析、讨论深入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以及两者的关系,提高分析、演绎、归纳的能力。通过阅读信息和背景资料的方法,开阔视野,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化学结构理论能预测新物质来体验化学带来的惊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键规律,电子式表示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问题情景发生和解决而产生首尾呼应为框架,以基础知识复习为

主线,导入信息促进知识和能力发展为特点,着力体现高三复习“退半步重基础,跨半步促提高”的复习策略。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过程]

[课的导入]

投影:化学史上重大发现——C60彩图展示,(提出问题:你知道它具有什么化学键吗?)。(话题一转)鲜为人知的是,100多年来科学家对纯氮物种的研究和发现,第一次是1772年分离出N2,第二次是1890年合成了重氮离子,1999年是高能氮阳离子,甚至科学家预计能合成N8,你能预测该物质具有什么化学键吗?(停顿,大多数学生回答为非极性共价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成键情况,我们一起来回顾关于化学键的知识。

[设计意图]

用C60引发学生对过去知识的回忆,而N8看似一个延续,实则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景,为学生通过复习提高最终尝试解决新问题制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过渡]原子结构的知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未达到饱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原子要以化学键的形式来成就自己的稳定结构,元素原子的多样性决定了化学键的.多样性。

[学生]

回忆化学键的定义: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并说出键的类型

[投影]

离子键一、化学键的类型

(配位键)共价键化学键教案极性键非极性键[过渡]这些不同的化学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投影]按照以下线索,一起回忆、讨论并回答问题。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实质是什么?成键双方的微粒各是什么?

2、从两种元素结合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3、从化合物类型角度看,你认为哪些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哪些物质只含有共价键?4、如何判断共价键有无极性?

5、离子键的强弱是由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决定吗?共价键的强弱又由什么因素决定?

化学键课件(篇3)

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谈谈自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是第一次将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知识的归纳性、系统化、规律性学习。其特点是有很强的,并且会出现很多新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变化。而在卤素之后,紧之后还有两章新的元素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学习,分别是氧族和碳族元素。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能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简便很多。

2、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的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生成物是怎样构成的。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忙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3、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明白化学键。

本事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培养学生分析确定本事和归纳总结知识的本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4、教学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掌握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化学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至今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对于学生来说,化学键没有实验、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进取思考的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而启发-掌握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能够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无数倍,经过动画、模型等帮忙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用两块不一样磁极的磁铁相吸后再拉开,让学生思考相吸原因;同时播放钠和氯气反应录象,思考氯原子和钠原子如何结合成氯化钠,并分析两种作用力的差别,从而引出课题—化学键。

讲解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变化的本质,提出问题,钠和氯气如何构成氯化钠。利用多媒体演示氯化钠的构成过程和氯化钠晶体的模型,引出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经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离子键的特点及离子键的成键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如何确定离子化合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离子化合物外我们遇到的其他物质又是如何构成的,如氯化氢、水等。再利用多媒体演示氢气和水的构成过程,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概念。经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归纳共价键的特点并学会如何确定共价化合物。随即推出化学键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化学键的分类情景。

巩固归纳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讨论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答案,并布置作业。至此,教学目标完成,最终提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思考。

化学键课件(篇4)

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1.教学资料: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第一课时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资料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资料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供给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学生首先要明白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资料——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资料——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构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研究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本事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本事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经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构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经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构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经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构成过程。这部分资料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资料。

三、教材处理

资料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资料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四、教学方法

3W教学法(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做)。

五、教学资料及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学生回忆钠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实验现象。之后播放上述两个实验的录象,让学生加深实验现象。过渡,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教学资料。

(二)、新课教学:

(1)、离子键:演示NaCl的构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再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合?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

(2)、共价键:经过演示HCl的构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键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共价键结合?根据原子吸引电子本事不一样共价键分为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3)、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从概念、成键粒子、粒子间作用、构成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4)化学键:由演示甲烷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强调:存在与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不存在;必须是相邻的原子或阴、阳离子间。

(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经过对NaCl、HCl构成的讨论,得出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热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一,巩固本节所学资料.

化学键课件(篇5)

学科: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签字: 课题:化学键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键的定义。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一、课前准备区

知识点一:化学键

1.化学键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键。

(2)类型

根据成键原子间的电子得失或转移可将化学键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旧化学键的________和新化学键的________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问题思考1] (1)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吗?

(2)有化学键的断裂或生成就一定是化学反应吗?

2.离子键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如ⅠA族、ⅡA族中的金属与ⅥA族、ⅦA族中的非金属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问题思考2] (1)形成离子键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吗?

(2)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吗?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吗?

3.共价键

(1)共价键

①定义: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或化学键)。

②形成条件

a.一般________的原子间可形成共价键。

b.某些金属与非金属(特别是不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

(2)共价键的种类

①非极性共价键: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____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各原子都________,简称________。

②极性共价键:________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电子对偏向__________的一方,两种原子,一方略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略显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问题思考3]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吗?

知识点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又称__________。

(2)特点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____得多,它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

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__________和绝大多数气态、液态、固态非金属________分子之间。但像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微粒之间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

(3)变化规律

一般说来,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物质的熔、沸点也______。例如,熔、沸点:I2____Br2____Cl2____F2。

2.氢键

(1)定义:分子间存在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的相互作用。

(2)形成条件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____、____、____。

(3)存在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H2O、NH3、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________。

[问题思考4]水分子内H与O之间能形成氢键吗?

水的沸点高是氢键所致吗?水的热稳定性也是氢键所致吗?

知识点三:电子式与结构式

1.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________或__________来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如:硫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氨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氯化铵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写离子的电子式,要正确地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对于阴离子和复杂的阳离子还要加“[ ]”。

[问题思考]所有物质都能用电子式表示其组成吗?

2.结构式

(1)含义:用一根短线“—”表示____________,忽略其他电子的式子。

(2)特点:仅表示成键情况,不代表空间构型,如H2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H—O—H或都行。

二、课堂活动设计

(一)、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

①________________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__________元素与__________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__________。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________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________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________氧化物、强碱和____都属于离子化合物;________氢化物、________氧化物、含氧酸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如NaCl,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

3.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 、熔点,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典例1]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以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

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变式演1]

是( )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A.NH4Cl=====NH3↑+HCl↑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二)、8电子结构的判断

判断分子中各原子是否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主要方法有两种:

1.经验规律法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

2.试写结构法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②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典例2]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A.CH4 B.CH2===CH2C.CO2D.N2

A.PCl5 B.P4 C.CCl4 D.NH3 ) ) [变式演练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三、课堂训练:

题组一 离子键与共价键

-1.(20xx·海南11)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

+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Z2Y B.X2Y2 C.Z2Y2 D.ZYX

2.(20xx·全国大纲,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题组二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20xx·课标全国卷-7A)Na2O2的电子式为 ( )

(2) (20xx·天津理综-10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3) (20xx·上海-6B)Na2O2为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

(4) (20xx·上海-2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 )

(5) (20xx·江苏-2B)NH4Cl的电子式为

4.(20xx·海南,1)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 ()

四、课后作业

题组一 电子式的书写及8e稳定结构的判断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B.—OH与都表示羟基 -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为

2.(20xx·威海联考)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IBr的电子式为·B.H2O2的结构式为H—O—O—H ·

C.HIO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D.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3.下列各图中的大黑点代表原子序数从1~18号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下列各图表示的结构与化

4.如果取一块冰放在容器里,不断地升高温度,可以实现:“冰→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的变化,在各步变化时破坏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氢键、非极性键 D.氢键、非极性键、极性键

5.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院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解决了医务人员工作时的如厕难题。新型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渗透力强、生物利用率高、在人体内储存时间长、排放量少的特点。一次饮用125 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 B.水分子中氢氧键缩短

C.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 D.水分子间结构、物理性质改变

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系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题组三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aCl2和Na2SB.Na2O和Na2O2

C.CO2和NaCl D.HCl和NaOH

8.(20xx·新乡调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10

A.K、L、M三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在R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Q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够导电

D.K在T单质中燃烧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11.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12.(20xx·哈尔滨调研)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C.NH5的熔沸点高于NH3

D.NH5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题组四 创新探究

13.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电子式为 .A. ,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0.1 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 L氢气(标准状况),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D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用电子式表示A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如何证明?

化学键课件(篇6)

尊敬的各位专家上午好,。我们明白化学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它经过探索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将人们从宏观世界带入到了神秘的微观世界,并指导人们合理创造新物质。

今日我就选取了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资料《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进行说课。下头我简要的向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我的说课资料。

本节课我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和特色共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知识的冰山模型”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部分,是表象的;“隐性知识”就像冰山藏在水底部分,是潜在的。“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占冰山的绝大部分。它启示我们,化学教学不能只把眼睛盯着显性知识,即知识与技能,而要努力挖掘潜在知识价值,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我采用了“知识——知识价值”的教学理念,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将具体的建构性知识上升为认识知识的多重功能与价值

进而实现认识价值、情意价值、探究价值三重价值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经过挖掘知识潜在价值,将以往单纯的建构性理论知识,上升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识。体现了本节课的认识价值。

探究价值则体此刻经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本事,从而逐步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经过对科学足迹的探索及其在社会生活实际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的学习,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而激发学生用化学知识来创造新物质的兴趣与热情。由此体现情意价值

要想实现三重价值的有机融合,合理分析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下头我就从地位作用和知识脉络两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的教材。

首先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认识了化学变化其实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到了高一,经过上一节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了必须的了解,能够从核外电子角度预测物质结构和性质,而本节课化学键的学习,则是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的角度上对之前的知识更深入的学习,并为下一节能量的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作用不可小觑。

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为:由最常见的宏观现象入手,引出化学键,进而引申概括出化学反应的实质,经过对化学键的解释得到作用力的两种结合方式——两种类型化学键,进而构成两种类型化合物,知识资料安排合理,层层递进。

心理学研究证明,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明白了什么。而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明白了初中的物质变化与原子结构,可是并不明白这些物质的微粒是怎样结合的?化学变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他们所不明白的也是他们想明白的。由于本节课抽象难懂枯燥无味,需要较强的微观世界认知本事和想象力,而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本事又比较薄弱,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认识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经过思考问题和观看动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科学的本质。

本节课我力求经过化学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是物质稳定存在的原因,而化学变化实质上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结合方式的改变,这也说明了微粒间作用力有性质之分,而相互作用方式的不一样则可构成不一样类型的化合物。由此到达挖掘知识的潜在价值的目的。

所以,针对以上资料,我制定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内部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

2、明白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性质之别,即强弱之分

3、理解物质在相互转化时实际上是一种作用代替了另一种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过两组比较实验,学会分析物质本质的方法

2、阅读资料,了解化学键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观看微观动画,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思考具有价值的问题以及观看微观动画,培养逻辑分析推理本事和微观世界想象力。

2、经过认识化学键理论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辛,激发学习化学,并用化学键的原理知识来创造新物质、改造世界的兴趣与热情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首先由我国科学家拍摄的首张化学键图像,直面分子内部的资料,引出课题,并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看清化学键是分子手术的前提?化学键又是何神奇之物?这样以科学史实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到达对知识的定位。

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的时候,我将操作两组比较试验:加热一百度的水、以及初中学习的电解水。经过比较实验再次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实验中产生的气体为何不一样,电解水时为什么要通电?以及化学键中的“键”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两个实验条件不一样:一个加热一个通电,使学生很容易认识微粒间存在相互作用,且十分强烈。而化学键的“键”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就是关键,这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这种作用力的强弱。

紧之后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电解水过程中,微粒间的作用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作用力代替了另一种作用力,实现了作用方式的转化”的科学事实。

在此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让学生了解“21世纪的四大化学难题”,而其中之一便是“合成化学难题”,而解决这一难题其中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化学键”。而最近从原子水平检测硅材料的技术出炉,也完全得益于化学键知识的应用。经过阅读两个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键在科学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地位,激励学生在不久的将来也能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我的贡献,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之后我将播放最常见的物质——氯化钠的构成过程微观动画,结合动画引导学生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从原子趋于构成稳定的结构方面结合化学键思考氯化钠的构成过程,从而认识微粒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离子键。

播放氯化氢的微观动画,在氯化钠的构成过程基础上,比较思考氯化氢的构成过程,认识另一种不一样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共价键,经过比较,使学生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作用有性质之别,即强弱之分”的观念。

此时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必须的了解,趁热打铁,经过一组简单的练习,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小组讨论指出哪些只包含共价键,哪些只含离子键,而哪些物质既包含离子键也包含共价键。并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一样的作用力构成的化合物是否相同?从而认识两种类型化合物,并经过比较分析领会难点,使学生认识到不一样性质的作用力构成不一样的化合物,并具备从本质上区分两类化合物的本事!

在本节课的最终进行总结,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化学,激励他们用化学知识为人类发展做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之路上也会有学生们留下的足迹。由此本节课也就结束。

本节课的特色所在是:抛开了传统的只讲“知识是什么,怎样用”的模式,深入挖掘教材资料,找出冰山模型中的潜在知识,使理念上升为知识的价值。并且为此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结合活动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所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知识表层。培养了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以及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本事,并引领学生向科学发展的领域观望,并激励学生用化学的思想改变生活,创造奇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相关推荐

  • 最新函数的课件6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函数的课件6篇,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
    2024-10-01 阅读全文
  • 最新麋鹿的课件(精选10篇) 麋鹿的课件 篇1教学要求】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
    2024-11-19 阅读全文
  • 最新报告课件精选 栏目小编为您梳理了“报告课件”的一些关键点和信息,谢谢你收藏我的作品希望它能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是教师教学成效的有效衡量标准。...
    2024-07-25 阅读全文
  • 最新李时珍课件(精华6篇)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李时珍课件”的优秀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忘。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记得收藏哦!...
    2024-05-30 阅读全文
  • 最新化学键课件(精华6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最新化学键课件,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1.教学目标1、使学生...
    2023-06-30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们学到一些知识,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最新函数的课件6篇,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

2024-10-01 阅读全文

麋鹿的课件 篇1教学要求】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

2024-11-19 阅读全文

栏目小编为您梳理了“报告课件”的一些关键点和信息,谢谢你收藏我的作品希望它能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是教师教学成效的有效衡量标准。...

2024-07-25 阅读全文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李时珍课件”的优秀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要内容不被遗忘。希望我的意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记得收藏哦!...

2024-05-30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所以,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幼师资料内容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最新化学键课件,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1.教学目标1、使学生...

2023-06-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