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26 家庭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表达表示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表达方式是与孩子沟通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情绪体验、自我认知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以下是迷你句子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欢迎收藏阅读!

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一)

1.影响孩子的情绪体验:

如果常常以积极、温和的语气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被关注和受到尊重,心情也会更加愉悦。相反,如果家长经常以暴躁、苛刻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孩子会感到恐惧、不安和挫败。[作文5000网 zW5000.COm]

2. 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

家长的表达方式可以塑造孩子的思维方式,如果家长总是负面地表达,孩子就会形成消极、悲观的思维模式,反之,如果家长以乐观、肯定的方式表达,孩子就会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问题。

  3. 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

家长的表达方式可以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如果家长常常以批评、指责的方式表达,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无能和无助。如果家长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表达,孩子就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的表达方式会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造成影响。如果家长以暴力、威胁的方式与孩子交往,孩子可能学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导致行为难以控制。如果家长以合理、理智的方式表达,孩子就会学会如何协商、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影响孩子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亲切温暖、鼓励赞扬的话语可以让孩子感到受到关注和认可,有利于调节他们的情绪,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苛刻挑剔、批评指责的话语容易让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伤害,增加他们的紧张和不安。

6.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家长的言语表达往往会被孩子模仿,如果家长经常使用粗俗低级的语言,孩子也可能会在同龄人中学习并使用。在家庭中,关心尊重的言语表达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和礼仪素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

  7.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家长的言语表达能够影响孩子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鼓励支持的话语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否定批评的话语则可能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既然如此,你知道我们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内容啊?也许"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你要找的,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原生家庭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家庭,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主要依靠,他们的行为方式、言语习惯、情感态度都将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决定孩子未来的造就和前途。因此,在讨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时,我们应该从情感、行为等不同方面入手,探究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我们来谈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情感影响。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爱与关怀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被重视和被接纳,有一种安全感。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冷淡、漠不关心,那么孩子心中就会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甚至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此外,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如果父母之间关系融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积极乐观的价值观和态度,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而如果父母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或吵架,孩子就可能会变得胆怯、缺乏信任感,对社会产生负面看法。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学习模仿的对象。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许多行为方式,包括掌握语言、学习规则、建立价值观等等。如果父母经常抽烟、喝酒、玩游戏等等不好的行为,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引导,不良的行为和资讯也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价值观。在原生家庭里,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把握交往机会,这对孩子的社交发展十分关键。

然后我们来谈谈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原生家庭为孩子最初的未来奠定基础。正面的家庭环境和关爱,可以让孩子形成积极的心态和情感上的安全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乐观和自信。而负面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往往缺乏自信和社交能力。因此,父母除了要对孩子提供足够的爱和关怀外,还要提高自身对教育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以往教育方法的优点与缺陷,并给孩子安排好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显著的。父母的情感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安慰,而行为和言语将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家长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电视暴力对孩子影响不利


导读: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

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电视里的暴力场面对孩子们的行为有着相当持久的影响。在1982-1986几年间,每周电视中暴力节目所占的时间比重已经大大的增加了,而最近几年,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已有19%上升到了每小时27%。鉴于在此时段内孩子收看了电视节目,这些暴力就成为孩子们模仿的最有力的模式。

最近,国家儿童教育协会通过了《关于传媒暴力在孩子生活中所产生影响的立场声明》该声明指出: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

对游戏的影响

孩子的本性通常会让他们渴望得到在节目中展示或者做了广告的那些玩具,有了这些玩具,他们在游戏中更会倾向于模仿而不是发挥想象了。孩子们仅仅模仿那些在电视上看到的行为,因此游戏中原有的想像力功能和表现力功能则遭到了破坏。电视广告中大部分和暴力有关的玩具范围相当狭小,因此就会危及玩具应有的功能——即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解释周围的世界。有研究甚至表明,一些孩子会将从电视上看到的行为用于现实生活中。

父母的帮助

让父母来管理学龄前孩子的看电视时间是个好主意,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对战争游戏和武器的狂热,对他们所看的电视进行控制是有效的方法。控制学前儿童看电视要比控制学龄期孩子要容易一些,因此你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建立一个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模式。

给你的孩子解释她所看到的节目,帮助孩子思考如何解释电视中的现象,理解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电视节目作简单的评论,但不要带有暗示,让孩子自己通过联想,对自己因为这些戏剧性的情节和武器着迷而感到内疚。

询问孩子学龄前老师对战争游戏和武器玩具的看法,很多学龄前老师都不喜欢将那些商业化的武器玩具带入教室,同时很高兴你对这些问题表示关心。还可以和其他父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联合起来控制孩子对暴力节目的收看时间,以及不让此类暴力玩具在家里出现。尝试为孩子安排能够代替看电视的玩玩具时间,或者帮孩子找些健康的、非暴力的录像,鼓励他们将其作为看暴力电视节目的替代品。

对孩子有影响的几点:家长的注意


日前,德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令人最害怕的声音”竟是婴儿的啼哭声。上海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他们舍得让孩子大声啼哭而放手不管吗?事实是,申城不少医院经常接到因过度哭泣而来就诊的婴儿。这其中,除了婴儿本身潜在的原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中国和德国的心理学家不约而同提出:年轻而没有经验的父母对婴儿的养育失误,容易造成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社交恐怖症。

母亲抑郁婴儿对人没兴趣

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德国心理学教授Thiel-Bonney研究发现,从1999年到2006年,德国宝宝婴儿期的“调节障碍”中,过度哭泣占47.4%,没有得到良好照顾和治疗者,长大后相当一部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焦虑问题。

Thiel-Bonney教授用录像展示了一位年轻的德国母亲和她儿子的互动场面。整整半个小时,5个月大的男婴只瞟了母亲一眼,而这位年轻母亲或者愣愣地看着东张西望的儿子,或者淡淡地说“你终于不哭了”,或者左顾右盼———她不懂如何与自己可爱的宝宝交流。婴儿天生有注视人脸的愿望和能力,这对母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却中断了。原来,这位母亲有强烈的产后抑郁情绪,对孩子的哭泣十分厌烦,拒绝照顾他,丧失母爱的婴儿渐渐压抑自己的需要,对人也越来越没有兴趣。

专家表示,这样的婴儿如果不及时治疗,长大后必然出现严重的人格问题,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怖症。

母乳喂养宝宝更有安全感

如今时尚的新妈妈们每天做运动,身材恢复得很好,但运动内容不包括“抱宝宝”,所以宝宝们似乎更喜欢和保姆玩。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志刚认为:婴儿吸吮母乳,不仅从母亲那里获得生理营养,而且也在心理上获取爱的养料———更有安全感。产妇如果不是因为生理问题无法提供乳汁,就应该尽到母亲的天职。Thiel-Bonney教授也推崇母乳喂养,她表示,如果不得不人工喂养,那在喂奶粉的时候也要把宝宝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安抚,让宝宝体会到父母的爱。

婴儿期没有得到足够关爱,成人以后可能出现的人格问题包括:很难接受他人的亲近,无法信任和接纳他人,很难接受爱和给予爱,害怕和无法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

忽冷忽热宝宝易焦虑成习

张志刚教授表示,婴幼儿时期妈妈爸爸抚育孩子的方式会影响着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模式。

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发现,有的父母只关注自己的偏好,却没有估计宝宝的需要,其实“在对的时间给宝宝对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宝宝饿了,你却要拍他睡觉;或者宝宝想玩耍了,你却硬要给他吃东西,孩子就会反感焦虑。

另外有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年轻妈妈,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宝宝,这样的婴儿起初可能会哭闹着要求获得母爱,但因为得不到,渐渐他们就学会了压抑爱的需要,就容易变得比较孤独、内向,易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与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这样的人可能因为压抑自己对爱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浪漫爱情。

张教授表示,前面两种是比较常见的错误育儿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儿方式是随时满足婴儿身心与情感的需要。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喜欢的,长大以后,他们更容易建立人际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强。

相关推荐

  •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
    2021-05-26 阅读全文
  • 规则对孩子的影响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
    2020-12-04 阅读全文
  •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班有位叫马久峰的小朋友,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记忆力很不错,表现欲也很强,但最近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学会了打架。他经常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向小朋友打去,嘴里还发出“嘿、哈”的声音。有时排队的时...
    2020-08-25 阅读全文
  • 断奶对孩子的影响 每个吃奶孩子都要经历断奶过程,有的孩子断奶比较顺利,有的孩子则非常麻烦。断奶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问题。吃惯母乳的孩子不仅仅把母乳作为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
    2022-01-06 阅读全文
  • 离婚了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离异后,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确实很不容易。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发展的惟一因素...
    2021-09-15 阅读全文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

2021-05-26 阅读全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

2020-12-04 阅读全文

我们班有位叫马久峰的小朋友,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记忆力很不错,表现欲也很强,但最近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学会了打架。他经常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向小朋友打去,嘴里还发出“嘿、哈”的声音。有时排队的时...

2020-08-25 阅读全文

每个吃奶孩子都要经历断奶过程,有的孩子断奶比较顺利,有的孩子则非常麻烦。断奶处理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这是父母应该注意的问题。吃惯母乳的孩子不仅仅把母乳作为赖以生存的食物,而且对母乳有一种特殊的...

2022-01-06 阅读全文

父母离异后,要重新创造一个适合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确实很不容易。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跟着爷爷奶奶。父母离婚这件事的本身,并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发展的惟一因素...

2021-09-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