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合集(5篇)
发布时间:2022-07-04 学会分享幼儿教案 懂得分享幼儿教案 学会分享的幼儿教案模板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篇一)
活动目标:
1.能主动与朋友分享好吃的食物,体验与同伴分享食品的快乐。
2.初步认识到只有学会了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3.通过故事初步领会"分享"一词的含义,能大胆讲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家长为幼儿准备适量爱吃的食品带到幼儿园来。
2.点心盘、调羹、餐巾、抹布等。
3.教学CD《甜甜和多多》。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甜甜和多多》,引导幼儿欣赏。提问并组织幼儿讨论:
--为什么甜甜和多多是一对好朋友?
--甜甜晕倒了,为什么她还能顺利回家?
--如果多多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幼儿分享食品,感受分享的快乐。
--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你愿意和谁一起吃?
--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食品,说说喜欢吃的理由,学说叠词"甜甜的、香香的、脆脆的"等。
--师幼讨论,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心中有他人才会真正快乐。
提示语: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样才能品尝到更多的美味,体会更多的快乐呢?
3.师幼分享食品、分享快乐。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食品和大家的放在一起,小朋友一起分享食品(可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氛围)、分享快乐。
4.师幼共同收拾、整理场地并小结,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分享(如分享食品、分享玩具、分享图书、分享快乐),在分享中结交更多的朋友。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玩具、图书、食品等物品,充分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2.建议家长观察并反馈孩子在家的分享行为,鼓励孩子与家人共同分享食物和其他物品。
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篇二)
活动目标:
1.使家长了解并参与主题活动,感受孩子们的进步。
2.通过鼓励、引导幼儿大胆表演和参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感受成就感。
3.通过参与和谐、温馨的亲子活动,使幼儿感受亲情,体会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刀、双面胶、画纸、各种水果食品
活动情况记录:
1.游戏:看谁说得对(认识各种水果,正确说出水果名称和它颜色)。
2.表演:有趣的儿歌、好听的歌曲。
3.亲子制作:漂亮的水果吊饰。
4.分享:好吃的水果食品。
看谁说得对分享:好吃的水果食品
亲子制作:漂亮的水果吊饰与秋天的水果相适宜的环境
五.主题活动后的反思
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由外到内地认识各种水果。通过充分的观察和感受,孩子们认识到了水果的品种很多,有干果,有鲜果,梨有鸭梨、水晶梨、木梨等,并发现了水果的果皮、果肉、果核的区分及位置,对颜色有了更多的认识。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出了不少新的颜色,比如黑紫色、红紫色等,丰富了他们的认知。
在活动中我们注意渗透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并表达分享的快乐。在《小兔分桃》、《丰收的季节》等快乐的游戏化活动中幼儿的以上情感和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亲子活动中,幼儿敢于表现,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往,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此次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注重关注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的积极思考与大胆动手制作,有机地将各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整合了起来,在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通过分享这个行为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自发地发生一些社会性的交往,这对孩子学会交往、进行友好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篇四)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在老师的启发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礼物”
2、有关故事图片。
3、每人一封装有桃花瓣的信。
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主题。
如果你有一个新玩具,你愿意给别人玩吗?给谁玩呢?
2、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小白兔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么做?你们想一想小白兔会寄给谁呢?他们收到后心里会怎么想?
3、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小花猫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么说的?小蚂蚁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小动物们喜欢桃花瓣,小白兔心里有什么感觉?
4、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白兔与小朋友的快乐。
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要吧桃花瓣送给他的好朋友?
5、请幼儿利用“桃花瓣”进行想象,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提问:小白兔将桃花瓣寄给了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将它送给谁?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可以吧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别人看一看,玩一玩,让我们的朋友也快乐。
让孩子学会分享幼儿园教学内容及心得(篇五)
一、活动内容:分享好东西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四、活动方式:集体教学
五、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通用五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动一:生日真快乐
活动目标:
1、 通过生日庆祝会,让幼儿感到自己长大是一件高兴的事,可以把这份快乐与同伴一起分享。
2、 感受同伴对自己的关心。
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愿意在幼儿园过生日的幼儿人数,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大蛋糕。
活动过程:
1、 提前告诉幼儿要为谁过生日,讨论如何为他庆祝。引导幼儿自制一件礼物,或集体制作一件礼物,想好一句祝福的话。
2、 举行生日庆祝会。
A、 数蜡烛,过生日的幼儿说说自己与去年相比,有哪些不同。知道自己长大了是一件值得庆贺的、高兴的事。
B、 同唱生日歌。
C、 送礼物,说祝福的话。
D、 合影。
E、 吃生日蛋糕。
3、 谈感受:
A、 今天,你在幼儿 园和同伴一起过生日有什么感觉?如果,只有自己一个过生日, 那又会怎样呢?
B、 你们参加生日庆祝会,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呢?
小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份快乐与大家分享后,会得到更多的关心,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活动二:高兴地事让朋友知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人知道自己高兴的事。
2、 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了解同伴对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活动准备:
1、 每周有一定的时间。
2、
幼儿知道高兴的事包括哪些。了解幼儿有哪些高兴的事和成功的经验。
活动过程:
1、 出示生日庆祝会的照片,引起回忆,导入活动。小朋友想一想,那天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一份高兴与别人分享,就会使 别人高兴,可以变成许多快乐。你有高兴的事也可以让别人知道。
2、 幼儿自己找朋友说 。
高兴的事可以说给朋友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让朋友知道?
3、 在以后的活动时间,让幼儿表现自己学到的或一起庆贺认为值得高兴的事。
4、 让幼儿知道高兴的事不仅可以和同伴分享,还可以与家人分享。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懂得抢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故事《明明的变形金刚》、幼儿自带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难点: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明明的故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你们认真听完故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认真倾听。
二、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1、明明的妈妈为什么会开心的笑了呢?
2、小结: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还邀请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点也不自私,妈妈为他的行为感到自豪,所以高兴、满意的笑了。
3、明明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当你们有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做呢?你们会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吗?
4、小结:大家现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三、请幼儿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家里来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1、你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玩具,你们愿意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并且说一说愿意和谁一起来分享。
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幼儿与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4、小结:小朋友,因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们都开心吗?其实与同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1、小结活动情况。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东西。
活动反思:
我讲授了《分享真快乐》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明白了分享的概念,理解了分享行为的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提问学生,应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真正认识“分享”的意义。通过分享这个行为也可以让幼儿之间自发地发生一些社会性的交往,这对孩子学会交往、进行友好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材分析: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这样,对于形成幼儿的分享行为,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创设自发的分享行为的情境,让幼儿了解分享行为的具体做法,从分享物品到分享快乐,从具体到抽象,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以及感受同伴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从而规范行为,愉悦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2、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与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
3、感受与他人分享物品与快乐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好朋友》;
2、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件最喜欢的小物品,玩具、图书、食品等;教师带一张和朋友在一起玩得最开心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1)你的好朋友都是谁?
(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点评:选择幼儿最感兴趣的话题直接切入主题,层层递进,引向深入,大大调动了幼儿自由大胆表达与交流的愿望,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2、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好朋友》。
提问:故事中,这两个好朋友是谁?
小兔子是怎样招待她的好朋友的?
你的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怎样招待呢?
(点评:生动形象的故事课件既能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回忆,又可以通过课件中小动物的具体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朋友之间要分享的道理。)
3、幼儿共同分享物品,体验其中的愉悦。
(1)幼儿展示带来的自己喜欢的物品,并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物品,说出它们的名称、外形、玩法等。
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幼儿园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
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品质。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分享(3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篇一)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知识,了解文明礼仪都包括哪些方面:
(1)语言上讲文明(2)行为上讲规范(3)生活中讲卫生
(4)活动中讲参与(5)集体中讲团结(6)待人上讲礼貌
(7)处事上讲谦让(8)时时处处讲安全
2、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一个合格中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自己的行为习惯,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和改进,做一个表里一致,内秀外美的文明中学生。
教学流程:宣布“文明礼仪”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班长讲话
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一个礼仪的国度。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那作为小学即将毕业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
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同学们的起码要求。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其次,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们在和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
同学们,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人本”,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二、观看文明礼仪教育片第一节《仪表举止》(老师播放)
三、介绍文明礼仪知识:
坐姿礼仪:
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给大家介绍几种坐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做。站姿礼仪:
优美的站姿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站姿要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给大家介绍几种站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走姿礼仪: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形体语言,也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四、交往礼仪
一人讲解,几个人表演
1、不要言而无信
2、不要恶语伤人
3、及时沟通,消除彼此矛盾。
4、不要随便发怒。
5、不要叫人外号。
五、交谈礼仪
1、介绍交谈惯用语:(两个人表演)
电话礼仪(两个人表演)
六、文明礼仪
我们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加注重文明礼仪.
1、从我做起
我的文明礼仪从校园做起,校园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校园文明礼仪是为维系校园正常秩序而要求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有利提高自身的修养,改善人际关系,净化校园风气。
2、分组介绍
在学习弘扬文明礼仪的过程中,我们班,分三个小组展开了讨论和研究第一小组:同学之间的文明礼仪
第二小组:师生之间的文明礼仪
第三小组:校园活动中的文明礼仪
六、交流感受和想法。
七、班主任讲话
宣布主题班会结束
活动目的:为了使全班同学进一步了解、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做一个遵规守纪、诚实守信、勤奋向上的中学生。
活动简介:以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为中心,通过奏唱班歌、生活实例窥探、行规讨论交流、反面案例启示、文明倡议书签名等一系列程序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活动要求:注重人人参与,讲究活动秩序,联系实际。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篇二)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教材选用了《孔融让梨》这个流传久远的古代故事。
本课设五个栏目。
“想一想”栏目,设在课文前,起导入作用。通过让学生看“两只小羊过独木桥”的图,并思考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议一议”设两个问题:第一题,让学生站在孔融的哥哥、弟弟及家人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体验一下被人谦让时的感受,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这样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说一说”是在明理的基础上门辨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处、方便时做到讲谦让。
“夸一夸”是通过夸身边同学讲谦让的事例,树立榜样,表扬鼓励讲谦让的同学。
“讲一讲”中课后作业,通过让学生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中“知道讲谦让的传统故事”的要求。
教法建议:
1.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表演的方式,体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谦让,可以怎样谦让。
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灵活的课件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帮助学生理解到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
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
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
情感:
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
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
行为:
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
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为什么要讲谦让。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两只小山羊,它们同时走到一座独木桥前,两只小山羊都想先到河的对岸去,它们同时走上了小桥。
2.教师开始演示课件一并继续讲述:(名称:小羊过桥)
(1)教师讲述:
两只小羊各不相让,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一:
课件内容:两只小羊各不相让,同时掉入河中。
3.教师提问:
两只小羊为什么都掉进河里了?(它们不懂得谦让)
4.教师小结:
两只小羊都想自己先过桥,谁也不谦让谁,结果都掉到河里去了。
5.请学生谈谈看了小羊过桥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课题:六、好儿童讲谦让
二、学文明理
1.教师提问:
谁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如果学生没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播放录音故事。)
2.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补充。
3.出示课文P27的插图。
4.教师提问:
(1)当哥哥让孔融拿梨时,他是怎么做的?
板书:不抢先能让人
(2)他为什么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板书:懂得讲谦让
5.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哥哥、弟弟会怎么想?孔融的爸爸妈妈又会怎样想?
6.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7.分组汇报。
8.教师小结:
孔融四岁就懂得讲谦让,爸爸、妈妈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哥哥、弟弟跟他的关系更加亲密。(板书:关系亲密)而且,讲谦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美德)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9.教师提问:
听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懂得什么叫谦让了吗?
板书:好处方便
10.教师小结:
在好处、方便面前能够做到不抢先、能让人,就是讲谦让的表现。
11.再次演示两只小羊过桥的课件:
(1)教师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两只小羊怎样做就可以安全的过河了?
(2)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羊互相谦让安全过河的情景。
(3)教师鼓励学生:
在你们的帮助下,两只小羊顺利的过河了,你们也是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三、联系实际
1.请学生讨论:
(1)讨论题: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谦让,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教师小结:
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大家就像一家人,学习、活动时都会觉得很愉快。
板书:亲如一家非常愉快
2.请学生演一演: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出示三张插图。
内容:栏目三说一说中的插图。
(2)教师描述插图中的情境:
情境一:
下课了,小明和小强同时来到饮水桶前,都想喝水。
情境二:
丽丽和小军一起打球,打了一会儿,小刚来了也想打球。
情境三:
春游结束了,同学纷纷登上回学校的汽车,最后上来了两位同学,可是,车上只剩下一个座位了。
(3)学生讨论后,进行表演。
(4)同学、教师共同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3.请学生夸一夸
(1)同学中谁能谦让?请你夸夸他,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2)师生共同夸奖平时能做到讲谦让的同学。
(3)请得到夸奖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教师奖励每位讲谦让的同学一朵谦让花。
4.请学生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讲谦让?
5.学生思考后回答。
6.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补充或表扬。
幼儿园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篇三)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学习谦让和分享的行为,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和分享。
2、初步懂得为他人着想,体验谦让和分享所带来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谦让和分享,懂得为他人着想。
活动难点:
体验谦让和分享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山羊过桥》。
2、平衡木一个。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以游戏的方式进入主题,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教师:听着欢快的音乐,你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个“过独木桥”的游戏吧!瞧,这里有一个独木桥,现在分两组进行游戏,看哪组小朋友能顺利过桥,而且一个都不掉下来。(幼儿开始游戏,等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
二、通过看图听故事《山羊过桥》,引导幼儿了解与朋友相处时要懂得谦让的道理。
1、教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教师:有两只小山羊,他们要过独木桥,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过桥的吧?(教师讲述故事)
2、幼儿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教师:小山羊是怎么过桥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想一想,他们要怎么样过桥才不会掉下去,并能顺利到达对岸呢?
教师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通过互相谦让才顺利地过了桥。所以呢,我们在今后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互相谦让,这样事情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教师和幼儿讨论如何与好朋友进行分享。
教师:故事中,两只小山羊成了好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
教师:小朋友能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吗?遇到事情时,谦让同伴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朋友多了就会觉得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有礼貌地交朋友,有的和好朋友分享玩具,有的互相谦让还有的帮助别人,我们只有会怎样才会有很多的好朋友哦!
活动反思:
让孩子在直观感受、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礼仪认识。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5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懂得抢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故事《明明的变形金刚》、幼儿自带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难点: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明明的故事。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你们认真听完故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认真倾听。
二、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1、明明的妈妈为什么会开心的笑了呢?
2、小结: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还邀请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点也不自私,妈妈为他的行为感到自豪,所以高兴、满意的笑了。
3、明明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当你们有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做呢?你们会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吗?
4、小结:大家现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三、请幼儿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家里来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1、你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玩具,你们愿意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并且说一说愿意和谁一起来分享。
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幼儿与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4、小结:小朋友,因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们都开心吗?其实与同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1、小结活动情况。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东西。
活动反思:
我讲授了《分享真快乐》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明白了分享的概念,理解了分享行为的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提问学生,应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教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快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教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励幼儿学会分享。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在老师的启发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礼物”
2、有关故事图片。
3、每人一封装有桃花瓣的信。
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主题。
如果你有一个新玩具,你愿意给别人玩吗?给谁玩呢?
2、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小白兔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么做?你们想一想小白兔会寄给谁呢?他们收到后心里会怎么想?
3、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小花猫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么说的?小蚂蚁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小动物们喜欢桃花瓣,小白兔心里有什么感觉?
4、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白兔与小朋友的快乐。
提问:小白兔为什么要吧桃花瓣送给他的好朋友?
5、请幼儿利用“桃花瓣”进行想象,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提问:小白兔将桃花瓣寄给了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你们想将它送给谁?
教师小结:我们平时可以吧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别人看一看,玩一玩,让我们的朋友也快乐。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图书等。
2、懂得抢别人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故事《明明的变形金刚》、幼儿自带的一些玩具或食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来了一个小故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你们认真听完故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好吗?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请幼儿认真倾听。
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知道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1、教师:好啦!老师的故事讲完啦,请你们说说明明的妈妈为什么会开心的笑了呢?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明明有了新玩具,而且还邀请了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一点也不自私,妈妈为他的行为感到自豪,所以高兴、满意的笑了。
3、教师:小朋友,瞧,明明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分享,那当你们有一件新玩具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样做呢?你们会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吗?
4、幼儿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现在知道了要和小伙伴一起玩玩具,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好行为。
三、请幼儿和别人分享自己从家里来的东西,体验分享带来的乐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和玩具,你们愿意和别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东西,并且说一说愿意和谁一起来分享。
3、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请幼儿与自己伙伴一起分享自己所带来的东西。
4、教师小结:小朋友,因为大家都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们都开心吗?其实与同伴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结束活动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没有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是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呢?懂得与别人分享,你们会感觉到更开心哦!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内容进行总结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东西。
3、结束活动。
2025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幼儿园教案(篇五)
一、活动内容:分享好东西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四、活动方式:集体教学
五、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2025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教学设计范文
我们每个人都会分享,不单单是分享食物,我们会和好朋友分享情绪,每当我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给他人,自己会变得更快乐,分享自己忧伤的事情,自己会变得轻松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是如何学会分享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
2025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教学设计范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愿意将自己的玩具与零食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PPT视频、好习惯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猴子过生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听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会》
二、基本部分
1、安静听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走了?
教师总结:小猴生日,小动物都来为小猴庆祝生日,可是小猴却说生日蛋糕是妈妈买给他的,他才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吃吗?
3、认真看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分享?
(2)宝宝学会分享了吗?
(3)小朋友,我们以后应该怎样与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故事告诉我们:分享就是将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样别人也会将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玩具,也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图谱演示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并讲述图片故事,让幼儿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我们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间分享玩具外,还要跟爸爸妈妈分享幼儿园快乐!
三、结束部分、游戏互动。
游戏名称:《我会分享》
游戏准备:图书、零食、玩具若干
游戏玩法:分组游戏,教师每组发一件物品,鼓励幼儿学会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唱读《弟子规》经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2)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2025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教学设计范文(二)
一、教学理念:
分享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可以让幼儿学会分享和体验分享后的'快乐,为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孩子,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比较突出,喜欢独享玩具、食物……且不能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常为一个玩具而争吵,这不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针对幼儿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分享食物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幼儿大方、豁达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乐意与朋友分享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各种好吃的食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心理前测:
让幼儿自由品尝食物。
2、第一次心理辅导:
与幼儿讨论:没有吃到东西的小朋友会怎么样?怎么办?
3、第一次行为练习:
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4、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第二次心理辅导:
请幼儿说说分享食物的感受。
5、第二次行为练习:
幼儿自由拿糖果,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6、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第三次心理辅导:
幼儿自由和同伴说说你和谁分糖果?你高兴吗?
7、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食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8、告诉幼儿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与他人分享。
2025幼儿园让孩子学会分享教学设计范文(三)
一、活动内容:让孩子学会分享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分享的乐趣。
2、初步学会与人分享事物。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水果。
2、物质准备:PPT、一个苹果、幼儿自带食品或玩具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个苹果,谈话引入。
提问:
1、小朋友,这是什么?
2、如果你有一个苹果,大家都想吃,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播放课件,分段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幼一起阅读PPT第一页至第二页,提问:
图上有谁?它在做什么?
2、阅读PPT第三页,讨论:
小熊为什么把蜂蜜藏起来?
3、阅读PPT第四页至第七页,提问:
当其他小伙伴发现小熊没有把食物拿出来时,是怎么想的?
4、阅读PPT第八页至第十页,提问:
为什么小熊的脸上是笑眯眯的?
小结:小熊把最喜欢吃的蜂蜜,与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大家都感到高兴、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知分享的乐趣。
提问: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四)师幼共同讨论、小结。
1、如果你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2、别人把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和你一起分享,你会觉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快乐。看到别人快乐,我们心里就会高兴。
(五)活动延伸: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食品或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