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药片不能随便吃》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5-13 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谁吃谁 幼儿园中班教案与反思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药片不能随便吃》含反思》
中班教案《药片不能随便吃》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吃错药的危害,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药片不能随便吃,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药片不能随便吃》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了解吃错药的危害。
3.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药片不能随便吃。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吃错药的危害。
活动准备
自制小药箱、大画册、护士服、护士帽、针管、各种药(片剂、胶囊、喷剂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亲切问好:
宝贝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品,请小朋友们欣赏(小演
员入场,自我介绍)。
二、情景表演:
场景:医院
人物:医生、妈妈、宝宝
(一)情景:宝宝有些咳嗽,妈妈带着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给打针、
开药。
(二)讨论情景并提问:
1、妈妈带着宝宝去哪里?
2、宝宝怎么了?谁给宝宝看的病?
3、医生是怎么做的?
4、请小宝贝们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药?
三、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药给小朋友看,并让小朋友说说这些药的颜色、
形状等,该怎么吃?
四、讨论吃药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每种药都有它特有的功效,不同的药治疗不同的病,要按医生的
要求服药,吃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
五、观察大画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让幼儿讲一讲画册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2)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
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生病了一定要在大人的照顾
下吃药或用药。
六、游戏:小小药剂师,发明一种新药,用橡皮泥制作好,放进小药箱里。
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药箱。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教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孩子们自我意识薄弱,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的好奇心,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我在班里和孩子们开展了一个健康活动:《药片不能随便吃》,活动主要让孩子们要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活动开始,我先让三个孩子演了一个小品,创设了一个医院环境,让小朋友们懂得:有病要去医院。然后我出示了一些常见药品,孩子们对这些药的用途及名称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很多的孩子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药品的名称,有的孩子把用途说出来了(班里有的孩子知道但回答不太完整,相信孩子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积累,会有所进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和老师同伴交流,已经了解了一些初步的药品知识。然后出示一个孩子随便吃药后出现的症状的大画册,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幼儿园教育是琐碎的,很多的知识我们要融入于孩子们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就能更好的体会,所以平时我常常把安全教育融入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利用游戏、儿歌、语言、故事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相信只要家园同步会起到事半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努力吧!(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小百科:中国人讲究食疗,而西方人习惯于吃药片。药片可以维持机体平衡,促进健康。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
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有了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
大班教案《不乱吃药》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不乱吃药》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2、乐意与同伴一起制作小药箱。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药盒的纸、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该怎么办?(看医生,吃药,打针)
二、教师实例分析,进行提问。
1、师:有一个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个人在家,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里面有很多药,但是他不知道该吃那种药,牛牛翻了一下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时候妈妈给我吃了这种药,病很快就好了,现在,我把这种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于是,牛牛拿起了药就想吃。
提问: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师:对了,这个药牛牛是不能吃的,因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错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教师讲述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师:现在,老师就给我们小朋友讲讲因为吃错药而差点导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个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护4岁的孙子,孙子捂着肚子,大声喊痛,老人便拿出两片安乃近给孙子服下,孙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为药力不够,又给孙子服下3片,不一会儿,小孙子脸色苍白,失去知觉。老人急忙把孙子送往诊所,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男孩才脱离了危险,据医生说,安乃近这种止痛药,副作用大,服用过量会危及生命。
第二个例子:据报纸报道,家住天津南开区的一位年轻妈妈发现两岁的儿子腹泻不止,就找出痢特灵,给儿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时,儿子捂着腹部啼哭不止,并且直喊疼。妈妈急忙把儿子送往医院抢救,医生问明发病原因后,马上确诊为药物中毒,立即采取了催吐,输氧,输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据医生介绍,痢特灵作为一种治疗菌痢的药物,因具有较大的毒性,临床中严禁儿童服用。
三、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师:听了这两件事情,你觉得怎么样吃药才是安全的?(看说明书,按照医生说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你应该怎样吃药(怎样做)?那老师告诉你们,有些药盒里面装的不是这种盒子上写的药,装的可能是另外一种药,所以,我们小朋友吃药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动延伸。
制作小药盒:每位幼儿制作一个简单的小药盒,贴上标记,让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药放在这个药盒中,以确保吃药的安全。
活动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大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小百科: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大班社会教案《电池不能随便玩》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大班社会教案《电池不能随便玩》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电池不能随便玩》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通过摆弄、拆卸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电池不能随便玩》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思考:
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需要用到电池,如各种遥控器、门铃、手电筒、玩具、手机等。玩具与孩子关系最密切,有时候玩具遥控车不会动了,孩子还会把电池拿出来左看看右看看,拿着电池在地上推滚,或是放在嘴巴里咬。而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让孩子们处于一种危险的状态,所以,我们就此组织相关的活动帮助沙子们正确地认识电池。
活动目的:
1.通过摆弄、拆卸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灌餐: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讲解废旧电池危害自光碟。
活动过程:
1.寻找会动的玩具
导入教学主题,幼儿自由玩带来的电动玩具。
2.找电动玩具能动的原因
教师:为什么电动玩具会动?(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找找看电动玩具里的电池在哪里?
3.了解干电池基本特征
(1)出示实物,请幼儿观察它的外观。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电池是什么样的?
(2)电池有正负极之分,凸起的地方是正极(+),平面的地方是负极(一)。
(3)电池产品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三大类。我们最常用的是普通干电池。
(4)电池有3号、5号、7号等不同型号。不同的生活用品也不一样。
4.干电池的作用
教师:电池有什么作用?(幼儿自由回答。)
5.于电池的危害
(1)播放废旧电池给我们造成的危害的光碟片段。
教师: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池不能随地丢弃,要放进专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里
(2)讲述幼儿因为电池而受伤的新闻。
一个叫浩浩的小朋友晚上回家后,一个劲地嚷“耳朵疼”,家人询问后才得知,下午在幼儿园,浩浩将一个纽扣电池塞进了左耳朵里。于是,家人连夜将浩浩送进了医院。根据给浩浩动手术的吴医生介绍,直到第二天上午,浩浩耳中的小电池才取出。取出来的电池直径有7毫米,当时藏在距外耳道口2厘米的骨部与软骨部相接处,是外耳道狭窄的地方。电池虽已顺利取出,但浩浩耳朵有点充血,需要消炎处理。
教师:电池里面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很大,小朋友们千万不能把电池放进嘴巴,也不能像浩浩那样放到身体的某个器官里。
6.正确使用干电池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怎么安装电池吗?(幼儿尝试安装电池。)
教师总结:先检查电器和电池接触面是否清洁,必要时用于布擦净,再按电正确极性装入。不要将新旧电池混用,同一种型号但不同种类的电池也不能混用。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提供“我会玩电池宝宝”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操作。
2.发放“变废为宝好办法”记录表,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以玩具展览会展开探究的,活动一开始,就以各种电动玩具激发起幼儿的很大兴趣。但孩子的探究活动必须由教师引导,当我提出:为什么这些玩具又能动又能发出声音呢?你能找出这些电池么?幼儿纷纷动手找电池,在找出电池后,老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外形,了解电池种类。电池的正确安装,是活动的难点,我让幼儿先动手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再小结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挥互帮互助的力量,整个环节幼儿动脑、动手,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共同讨论、交流、总结。最后联系实际了解电池的危害及回收。这样在玩具展览会的形式下,完成了本节课目标,也培养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百科: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吃零食》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不吃零食》含反思》
中班教案《不吃零食》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进一步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让幼儿懂得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部的营养,影响成长,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不吃零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进食量,妨碍身体吸收全部的营养,影响成长。
2.进一步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3.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让幼儿懂得吃零食会影响身体成长和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录像带,幼儿操作材料"我不吃零食"(一)、(二)。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录像,回答问题。
1.文文在家里喜欢吃什么?(零食:xx虾条、xx饼、xx圈)
2.文文到了吃饭时间想不想吃饭?为什么?(肚子不饿、不想吃;零食吃得太多)
3.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文文怎么了?(饿了,但过了吃饭的时间,只好有吃零食)
4.文文长得高不高?结不结实?(不高、不结实)
5.医生要文文多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多吃饭和菜,不要吃零食)
二、让幼儿看操作材料,连贯地讲述2-3遍。
三、对幼儿的回答和讲述进行总结。
有些孩子喜欢吃零食,到了吃饭的时候,肚子却不饿,有营养的饭和菜吃不下去。等过了吃饭的时间,肚子幼儿饿了,只好再吃零食。经常这样,身体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长不高,长不结实,还很容易生病。
商店里卖的那些小包装食品,价钱很贵,但不一定有营养。小朋友们正在长身体,最需要的是由营养的饭和菜。如果我们每顿都能好好吃,一定长得结实,变得聪明、少生病,所以最后不要吃零食。
四、幼儿讨论
如果爸爸妈妈还没做好饭菜,小朋友肚子饿了,怎么办?(可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允许下先吃某一样菜;或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抹桌子、端饭菜、理筷子)。
教后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深有体会:大胆地说自己吃零食过多的危害。陈薇羽还说吃零食她把牙齿给吃坏了;王鑫说吃了零食他饭都不想吃了;刘欣愉说他吃了零食晚上肚子痛;还有的孩子也大胆地说了一下自己吃零食带来的危害。因此,活动下来,孩子们对吃零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多吃零食对健康有害,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能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小百科:零食,通常是指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一般情况下,人的生活中除了一日三餐被称为正餐食物外,其余的一律被称为零食。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吃药》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吃药》含反思》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吃药》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安全《安全吃药》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幼儿误认为是糖而吃进肚子里。近阶段幼儿园吃药的小朋友人数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有些幼儿看见别人吃药也会觉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儿感觉到老师喂药是和老师一次亲近的机会,因此出现有的小朋友在不生病时也拿一些药来吃,针对这些事件,我觉得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一些药品的常识和吃药的安全,以此来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把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设计了这个《吃药安全》的安全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随便吃药的危险性。
2、懂得生病时要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不可多服或误服,了解多服或误服的危害性。
3、分享制作小药箱的快乐。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社会上因吃错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2、制作小药箱的材料:纸,固体胶,剪刀,彩色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春天来了,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们的小药箱里都放着各种各样的药品。这些药呢,都是我们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拿来给老师的,然后老师帮小朋友们做好服药记录,饭后给小朋友按量服用,这样小朋友就不会吃错药了,可是有一个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却乱吃药,下面就让老师给小朋友们牛牛乱吃药的故事。
二、教师讲述实例,引导幼儿分析实例
1、教师讲述实例:牛牛一个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开家里的小药箱,看到了一种妈妈曾经给他吃过的药,牛牛想:上次感冒时妈妈就是给我吃这样的药,病就好了,现在,我把这个药吃下去,肚子就会舒服的,牛牛拿起药想吃。
2、幼儿讨论:牛牛能吃这种药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吃药必须在大人的看护下吃药
(2)因为病情不一样,上次是感冒,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会中毒的。
小结: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如果你是牛牛,你会怎么办?
(1)打电话给爸爸妈妈。
(2)叫邻居的叔叔阿姨带你去医院。
(3)打120。
三、教师讲述乱吃药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实例
1、讨论: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要听医生的话,吃药时要有大人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2、请幼儿当医生,说说怎样吃药才安全?
四、制作小药箱
1、教师引导幼儿收集一些纸箱。
2、与幼儿一起制作小药箱。
活动反思:
一开始先让幼儿听了两例发生在人们生活周围的实例来提醒幼儿,首先让幼儿意识到吃错药的危险性。然后发生这类事情的处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儿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药的常识。本节课的关键就是指导幼儿如何正确的吃药,因为幼儿还不能看懂说明书之类的,所以教导他们一定要在医生或者大人的监督下才能用药。
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回答都很正确。
小百科: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