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别说我小》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4-08 幼儿园别说我小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中班教案我在幼儿园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别说我小》含反思》
中班教案《别说我小》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感受长大的快乐,学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念准:穿、种、花、事等字音,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别说我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感受长大的快乐。
3.念准:穿、种、花、事等字音。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小鱼纸偶、挂图、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你能做什么?
S:(出示小小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小鱼:我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呢?(我也会)是嘛?我们比比谁能干。一起来听听我都会做什么?
二、欣赏、学念儿歌
1.儿欣赏儿歌,教师完整念儿歌。
S:《别说我小》妈妈你别。。。
2.教师提问,幼儿再次欣赏儿歌。
S:妈妈,爸爸,奶奶,都说小小鱼怎么了?
Y:说它小。
S:小小鱼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并逐句出示挂图,并依据挂图逐句示范朗诵;落实幼儿对穿、种、花、事等字的发音。)
3.幼儿学念儿歌。
S:看来大家真的长大了,连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了,我要再仔细听听,谁念的又准确,又响亮。
S:老师请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来和我一起念。(多念几遍,一定要保证幼儿已经回看图念,已掌握句式,然后再仿编,)
三、彷编儿歌
1.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所说的事例。
S: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还会干哪些事,我们一起来把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谁来说说自己还会干什么?
Y:。。。。。。
2.鼓励幼儿彷编儿歌: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xxx。
S:谁来说一说?(说一句式)
引导幼儿规范语句,保持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xxx的句式。
3.带领幼儿将仿编诗歌完整念一遍
4.结束:请每个小朋友自己编一个句子,和儿歌一起讲给爸爸妈妈听。
附诗歌:《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会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花把水浇,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教学反思:
1.彷编部分难度有点大,没有很好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应在前期学说诗歌时准备充分,减小难度。
2.彷编部分的简笔画图示太小,应再稍大些;由于侧身在小黑板上比较难画,下次可以在腿上画好后贴到黑板上。
3.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关注幼儿已有经验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小百科:长大成人,年满18周岁的人,即可称之为长大,超过20周岁为真正意义上的长大成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别说我小》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别说我小》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对比、讲述中增强“我长大了的”意识,知道要尊敬老师和父母的道理,学习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练习发准翘舌音“穿、种、说、桌”,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别说我小》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
1、学习诗歌,并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练习发准翘舌音“穿、种、说、桌”
2、在对比、讲述中增强幼儿“我长大了的”意识,知道要尊敬老师和父母的道理。
3、体验自己长大的喜悦之情。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引导幼儿在诗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准备:
1、长配合给幼儿讲述小时候的故事帮助幼儿准备小时候的照片,玩具,用品等。
2、主题墙“我小时候,我长大了:幼儿通过展览,比较,讲讲说说我的长大过程。
3、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洗脚、擦桌、扫地、浇花的图片与相应得小图标各一个
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动物幼儿园的小乌龟也升中班了,小乌龟学会了很多本领,可是它每次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事时大人们总说你还小、你还小,小朋友们现在也上中班了老师想知道你们在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这样说你吗?(此环节通过谈话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围绕话题引发幼儿参与活动,在相互交流中体验快乐)。
二、看图说儿歌、
(1)、师——“兰兰在座寺庙?爷爷奶奶怎么说?爸爸妈妈怎么说?兰兰又是怎么说的?
(2)、听录音,结合图片理解故事
(具体形象的图片和儿歌录音能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适当的语言加以梳理补充起到支持者的作用符合了《纲要》中一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结合图标说儿歌
(4)、扮演角色表演儿歌
三、拓展活动
兰兰真棒,我们小朋友也很棒,小朋友会做些什么事?你还会帮助谁呢?
(这是一个上升情感的环节,幼儿在相互交流中激发了思维,从而树立了责任感,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家人)。
反思:
这次活动成功之处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图标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幼儿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更便于记忆,提高了幼儿的朗读的兴趣。本次活动活动准备时教师从幼儿小时候到幼儿长大的过程中幼儿了解到自己长大家人付出了很多,明白了现在自己长大了,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中以小动物的谈话激趣,围绕话题,步步展开给幼儿更多猜想讨论的机会,图片的出示不但调动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教师在组织活动中适时帮助幼儿梳理、补充起到了支持者的作用突出了一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足之处幼儿在活动中教师等待时间不够,思考的时间不充分。
幼儿百科:小其本义是细碎的沙尘微粒,引申为微小,由微小义引申出低微、年幼或年幼的人等义。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小小手》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小小手》含反思》
中班教案《我的小小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自己小手的本领,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的小小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
2、能够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自己小手的本领。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手影图片:小鸽子、小兔、小狗、梅花鹿、孔雀
2、小手本领的PPT
3、小手妈妈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手影图片引出话题
1、师:“宝贝们好,今天有一些客人来,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
播放手影图片(ppt)
(手影:小鸽子、小兔、小狗、梅花鹿、孔雀)
2、师:“我们刚刚看到的是‘手影表演’,是叔叔阿姨用他们的手变出来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来变一变。”
(幼儿用手变出‘孔雀’、‘小鸟’)
3、师:“真棒!你们的小手可真能干!下面宝贝们跟着老师做一个小手游戏《小手拍拍》。”
(幼儿伸出小手)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4、师:“你们把什么藏起来了?我可看到了哦,我们大家一起数一、二、三,一起伸出来。”
幼:“一、二、三!(一起伸出小手)
二、认识小手
1、师:“今天小手妈妈也来和我们宝贝们做游戏,我们一起用小手和她打招呼。”
(幼儿和小手妈妈打招呼)
2、师:“手妈妈有五个手指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数一数手指)
3、师:“这是手指***手心,我们来摸一摸。”(指着手心)
4、师:“这是手指***手背,我们来搓一搓。”(指着手背)
5、师:“小手***五个手指宝宝都很能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6、师:“第一个宝宝,它是家里的老大,它叫‘大拇指’。它有一种本领,可以表扬人(伸出大拇指表扬自己)
7、师:“第二个宝宝,它是家里的老二,它叫‘食指’。它有一种本领可以指东西。试试看,门在哪里?我们用它指一指。”
8、师:“第三个宝宝,它是家里的老三,它叫‘中指’。它的个头最高。(中指中指点点)
9、师:“最小的手指宝宝,它叫‘小拇指’。它可以打勾勾,试一试,和自己的好朋友打勾勾。
10、师:“这个手指宝宝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无就是没有的意思。”
(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们可以帮我们做许多事情)
三、小手的本领
1、师:“宝贝们的小手会做什么事情呢?”
(幼:“小手可以用来吃饭,转一转,画画等等)
2、师:“老师也认为小手可以做许多事情呢。”(播放PPT)
(小手可以吃饭、画画、穿衣服、玩游戏、举手、浇花)
四、怎样保护小手
1、师:“小手这么能干,宝贝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我们可以怎么保护它呢。”
2、师:“老师觉得,小手和我们宝贝们一样爱漂亮,手指甲长长了。我们一定要剪掉,让它变得漂漂亮亮。”
(总结:今天我们小手做了这么多事情,它变得脏脏的,我们宝贝学过一首儿歌《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一起说一遍。小手脏了,我们一定要它洗的干干净净,这样啊。我们的小手很干净,身体也会很健康!)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有浓厚兴趣的,积极的发言。
2、认识各个手指名称时孩子们对大拇指和小手指头的名称脱口而出,其他三个手指头的名称就不清楚了。
3、说到手指头的用处时孩子们模糊了,我设计的是说出每一个手指头的用处,这一点孩子们在学习中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4、幼儿体验小手的用处,动手操作物品,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孩子亲身感受了才会让孩子知道小手的用处。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小手》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的小手》含反思》
中班教案《我的小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护自己的小手,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都不仅可以做许多事情,还可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的小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都不仅可以做许多事情,还可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
2、能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护自己的小手。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有扣子的衣服。
2、口袋箱子一个,里面装有热、冷、软、硬等不同特点的材料。
3、关于手受伤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欣赏手印画。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手是不一样的。(教师拿一张印有手掌的纸,先把指纹印遮起来)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画上有什么?(手掌)
教师:对了,这是一幅用小手沾上颜料印在纸上面的画,叫手印画。你们再观察一下这两只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大小不同)
教师:原来啊他们的大小不同,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拿出来,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看看你们的手,长得一样吗?(不一样)(由小游戏引出每个人的手是不一样的)
教师:再来看看这张画上有什么?大的是什么印出来的(大拇指),小的是什么印出来的(小拇指)?
教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是厉害!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手指吧。
二、通过游戏和操作了解手的各种功能。
1、游戏“奇妙的口袋”
教师:我们的小手除了可以制作手印画之外,还能做什么事呢?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箱子”,里面有好多东西,谁来用小手摸摸里面是什么?(请个别幼儿用手升入箱子里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东西的感觉,猜猜摸到的是什么?)
教师:我们的小手真厉害!我们只要用手摸摸就知道这个东西是冷的还是热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发现有的事情可以一只手完成,有的事情就需要两只手合作才能完成。
实验:只用大拇指来解纽扣。
教师:原来桌上的游戏都是小朋友用两只小手玩的。那我们的小手这么厉害,能不能就用一只手来做事情呢?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我们来试试上面的扣子能不能用一只手扣起来。(教师先师范,在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总结:原来扣扣子要两只手一起合作才能完成。
三、结合实际,思考并讨论如何来保护小手。
1.通过上述操作,认识到小手的重要性。
教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这么能干的小手重不重要?
教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在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手受伤了那我们还能不能玩游戏了?那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我们的小手呢?(请个别幼儿回答表述)
四、教师总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好多保护小手的方法,那我们班的其他小朋友还不知道呢,现在让我们回教室去教教他们吧!
活动反思:
亮相课我选的是一节社会课《我的小手》。活动一开始我准备了一张手印画,就是印有手掌印和指纹的画,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的手都是不一样的,每只手的手指都是不同长短的。还准备了一个神秘的小箱子,里面放了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的物品,让幼儿触摸感受物体的属性。但是我在总结这个环节的时候没有把幼儿感受到的属性都描述出来。然后通过问“小手除了能制作手印画以外还能做什么?”引出下一个环节,我准备了剪刀、各种颜色的纸。蜡笔等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力。但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根本不用操作就都能够回答出来了,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一句带过。在前面几个环节当中已经让幼儿了解到小手的重要性,在最后一个环节里让幼儿自由讨论讲述如何来保护小手。但是幼儿的回答和我的总结跟保护小手的内容不符。整个活动的气氛由于内容的过于简单而显得点沉闷,幼儿只有在一开始的摸神秘的小箱子的时候氛围很好。我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也没能关注到所有幼儿,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上做的也不是很到位,希望在以后更多上课过程中慢慢进步。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组成,主要是用来抓和握住东西,两个手相互对称,互为镜像。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是小交警》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我是小交警》含反思》
中班教案《我是小交警》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看懂简单的交通警示标记,遵守交通规则,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能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学会安全地行走在公路上,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宝贵”的思想,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我是小交警》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学会安全地行走在公路上。
2、看懂简单的交通警示标记,遵守交通规则,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从小树立“安全第一,生命最宝贵”的思想。
4、在活动中培养小朋友们的交往能力,发展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重点难点
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争取家长配合,事先请家长到校开过关于交通安全的家长座谈会,家长在家对子女进行过一定的交通知识灌输。
2、活动前播放交警叔叔在做交通指示的示范动作视频。指挥棒若干、简单的交通指示标记(厚纸板画好)。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在教师带队下列队来到篮球场上,在老师口令中做准备活动(伸手、弯腰、踢腿)。
二、“小交警”们在事先摆好的交通指示标记旁拿着指挥棒练习着各自指定的手势。(“小交警”是老师活动前选出来并简单培训过的,强调拿指挥棒时注意安全,不能随意乱舞、乱丢。)
三、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以开车形式走在“公路”边上。(每组第一个做着开车状,是小司机,后面一个接着一个牵着衣尾。)边走边唱《上学歌》,公路上站着做各种手势的“小交警”。
“停车”:第一个小朋友(即小司机)停住,后面的小朋友跟着停下来。
“急转弯”:小司机照着手势放慢速度,队伍跟着转弯。
“下坡”:小司机身体靠后,脚做刹车状,放慢速度。
…
教师在旁边不停地变换交通指示标记,“小交警”们认真模仿动作,“小司机”们警惕地开着车。
四、小朋友们自主游戏:争当“小交警”
以小组形式,轮流做简单的指挥手势,其他没轮到的配合手势完成动作,小朋友兴趣不减。
五、活动结束,放松。在老师口号下开火车慢走回教室。
六、活动延伸:互相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在公路上行走,互相提醒、补充,自由诉说,然后用笔画一画简单的交通指示标记。
教学反思
这是我有机会到学前班去代上的一节活动课。平时学校都没有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任教的是在校外聘请的非专业老师,可想而知小朋友们接受的教育不是系统、全面的;而关于卫生、健康、安全的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平时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监管作用而已。所以我上这节课是较有针对性的。首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只是一个主导者、组织者。活动之前我在班里和小朋友们进行了谈话,谈话过程中我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很快就和我亲近起来,大多小朋友是很活泼、大胆的,所以我很快就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且能很快为活动做好了准备,比如让他们自我推荐当小交警、当小司机,并自发组合好队伍;这个环节进展顺利是我预料之外的,也许他们原先的跟班教师采取的活动方式攻我所设计的有很大不同吧,我事先了解到的情况是由于学前班人数太多(五十几人),有时集队都很麻烦,更何况搞活动呢!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我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皮亚杰说过:“在游戏中,儿童自我主宰世界”,可见,游戏是小朋友最自由最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支性的活动。比如他们在商量哪个小交警站哪个位置,哪个队伍的“汽车”先开走,都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我只是在旁边偶尔提醒一下,或对哪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进行表扬,刺激每个小组都按规则去做好,形成了一种小小的竞争,并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积极地评价,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合作、快乐的情景。
最后,体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乐于交往、乐于表现的能力。其实我们在参与儿童的活动中要时时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亮点,并快速反映出来。比如在“开车”的过程中,有个男孩就一直跃跃欲试要当小司机,但他没说出来,我发现了,忙叫他出来,和蔼地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他当司机会更好,我就争取他们小组成员的意见,在得到同意后,他果然非常认真地去当小司机,还得到了大伙的认可,看见他脸上快乐的笑容,一种童心的快乐感让我油然而生,由此我从中受到启发,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中的原来是一个组一个小司机的方案,变成让他们小组里面轮流来当司机,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有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还使他们的语言交流多了起来,在交往中更好地发展了语言,也使本次活动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小朋友们不仅认识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还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所以在上下学时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行走的安全。
小百科:交警全称交通警察,属于警察的一个警种,主要负责在道路上执行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处理交通事故、维护治安秩序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