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公主的潜能?
发布时间:2022-03-02 小公鸡的故事 小公鸡的幼儿故事 幼儿小公鸡的故事在如何对待女宝宝的问题上,我们需好好想一想。因为我们很容易按照世俗陈规引导孩子走入“女性化”的道路。事实上,我们很容易批评那些不太“女性化”的女孩子,说她们太争强好胜,太喧哗吵闹。
但是,儿童心理学家说,我们应当允许小女孩保持她们的本性,允许她们表达出她们的全部情绪,而不是压制那些不太为人们所接受的方面。
如果她们想玩火车,就让她们玩好了,没理由说玩火车就不像个女孩子。
小女孩完全可以玩活跃的游戏
父母们总觉得男孩应该比女孩粗犷一些,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一些限制加在女孩子的身上。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常说,“小心别把衣服弄脏了!”“上攀爬架要小心!”等等。
你得积极地鼓励女孩子去做她们所有想做的事(当然,一定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她们想把自己弄得乱糟糟的,或者她们想扮成挎着枪的牛仔,就让她们去吧。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奉父母之言为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我们老是对女儿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该那样,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得胆小怕事,不自信。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们要记得表扬孩子的成就,不能打击她,使其放弃想做的事。如果她的玩具掉到沙发后面,你不用参与帮她拿,放手让她自己去解决吧。这样,她就会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去做很多的事。
激烈的游戏活动是测试女孩们身体的好办法,父母千万不要太过保护这些小小的冒失鬼。攀爬、蹦跳、奔跑可以刺激发展孩子的协调能力。如果她爱玩活跃的游戏,你不妨买给她一个攀爬架。当然,游戏活动中,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如果她想从第五级往下跳,不要跟她说她不能,而要说,第五级有点高,我们先从第三级试试。她需要知道你对她做这些体育活动的能力是有信心的。
不反对她是一个粉粉女孩
当然,你的小姑娘可能喜欢跟洋娃娃玩,喜欢穿粉红色的衣服,是个乖乖女。千万不要轻视女性化的趣味。鼓励她喜欢自己是个小姑娘,做妈妈的和她一起打扮会使她感觉做女性很好。让她知道自己很美,比如可以告诉她,她的头发很漂亮——她会很喜欢这种赞美。小姑娘一直都在学习,妈妈则是她的角色榜样。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人你都能做些什么,等她长大了她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观念。
许多女孩都很喜欢婴儿,喜欢和洋娃娃玩,喜欢照顾新生儿。她是在模仿你,这种模仿可以让她学到宝贵的做妈妈的技巧。
总之,不管她选择做什么,妈妈要做的是鼓励你的女儿享受她所享受的。这样的话,无论是芭蕾还是足球比赛,你都不会走错太远。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开发宝宝的认知潜能?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够开发自己宝宝的认知潜能,因此经常会为孩子花上数千元,让他去参加各种提高认知潜能的早教班。
那么,这样的早期教育方式是否会有效果呢?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等人认为,诸如让宝宝参加“怎样提高宝宝的智力”的工作坊,或购买“怎样教宝宝阅读”的书籍等,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是有效的。
因为“提高”婴儿的智力是不可能的,美国科学会和美国神经学会这样的组织已经公开指责了宣称要这样做的计划。
不过,虽然“提高”婴儿的智力是不可能的,但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婴儿的认知发展却是可能的。“嗨宝宝”发现,一些发展研究者提出了下列建议:
为婴儿提供探索世界的机会。儿童需要通过“做”来学习,因此父母需要为他们创造探索世界的环境,而不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伤而限制他们的行动。
对婴儿快速做出反应。试着和婴儿说话,提问题,倾听他们的反应,并提供进一步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对他们说话。“嗨宝宝”认为,对婴儿语言和行为需求的漠视,无益于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
给婴儿读书。尽管婴儿可能并不理解父母所说词语的含义,但他们会对父母的声调和该活动所提供的亲密感做出回应。同孩子一起阅读还能够启蒙持续终生的阅读习惯。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应该在孩子6个月大时开始每日阅读。
记住你没必要一天24小时都和孩子在一起。正如婴儿需要时间自己去探索他们的世界一样,父母和其他看护者除了照顾儿童以外,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
不要强迫婴儿,不要很快就对他们期望过多。你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应该提供一个温暖的养育环境,使得婴儿能够发挥他们的潜能。
如何开发儿童的交际潜能
专家介绍,孩子的人际智能,随着心理的发展表现不同:1岁以下的宝宝,正处在行为能力的萌发期,对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较强烈。这一时期,无需大人教,就愿意与人沟通,见到喜欢的人会伸出手要抱,也会冲着陌生人笑。然而,1岁过后,人际智能会出现“倒退”现象。孩子似乎变得沉默了,除了在家里活跃些外,不愿与陌生人多接触,在新环境里他会表现出木讷、不能适应的状态。这种变化并不是坏事,因为孩子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长大了,认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识的萌发让他能区分自己与别人。
心动力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广斌老师介绍,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孩子的这种“沉默”会改变,其实不然,如果家长不有意识地引导和纠正,只会使这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到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导致交际能力较差。
孩子为何“双面”
教育专家介绍,刘恒这样的孩子,除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外,还会表现出不愿上幼儿园、自我意识太强、自私、自大等等,导致孩子出现“双面”性格,主要和家庭环境有关。
独生子女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总是有大人照顾自己,不会与同龄人相处,同时家长的过分保护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和自由,使得各种自我服务技能不能很好发展。另外,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什么要求都满足,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孩子不愿意与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或是很蛮横地抢别的小伙伴的玩具或零食,都是人际交往能力过弱的表现。
改变“双面”有方法
儿童3至6岁是性格养成的良好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
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比如,多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公园、小区花园,鼓励他和同龄人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孩子与朋友沟通、交流的能力。家里来了客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接待。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孩子学习与大人打交道。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孩子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孩子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学习怎样相处。不要为了安全问题、怕麻烦等,就把孩子圈在家中。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锻炼。带孩子上街,鼓励孩子问路。坐公汽,让孩子去买车票等。
其次,家长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分享”、“讨论”、“团队”的思想,引导孩子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如何说、如何做。秦女士的孩子以前经常抱怨小朋友不和他玩,秦女士一问,知道是儿子的表达不讨人喜欢。比如说,他想要玩别人的赛车,就直筒筒地来一句:“把你的赛车给我玩!”其他孩子自然不买账。于是,秦女士引导孩子换一种说法,说:“我想玩玩你的赛车,保证不会弄坏。我也可以借一样玩具给你,我们交换好吗?”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孩子既和小伙伴搞好了关系,又玩到了玩具。
宝宝右脑潜能应如何开发?
左脑是逻辑思维(意识脑),知性、知识、理解、思考、判断、推理、语言、抑制……“ThinkSame”。右脑是感性思维(本能脑),感悟力、创造力、想像力、统筹力、透视力、直觉力、领导力、第六感、灵感、梦境、激情……“ThinkDifferent”。
左脑是老实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而右脑是不老实的,是不受限制的。左脑的事情大部分电脑都可以代替,而右脑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差别、意志、个性、存在的意义。
0~3岁的宝宝:右脑开发启蒙期
游戏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缓的古典音乐,爸爸妈妈帮助宝宝做身体的动觉训练:头颈运动(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环),腿部运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爸爸妈妈边为宝宝做操,边看着宝宝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0~1岁的宝宝。身体左侧部位的活动由右脑指挥,右侧部位的活动由左脑指挥。所以,爸爸妈妈经常帮助宝宝做运动,不仅能提高宝宝身体机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宝宝空间的概念,促进右脑的发育。
游戏二:图式思考游戏
在认识功能中,先着眼局部后顾及整体是左脑功能,而先把握整体再类推局部是右脑功能。图式思考游戏可使左右脑功能更加协调地沟通。
爸爸妈妈做:先给孩子看虚线的图案,让她判断是什么,然后再做连线练习,看看她猜的对不对。也可以把隐藏的图形让孩子看,如蝴蝶隐藏在蝴蝶花中,让他找找,画面上有几只小蝴蝶,几朵蝴蝶花呀?或者把一张复杂的图片给孩子看,里面有人物、动物和色彩的变化等,先让他看整体,再把局部给他看,让他说说这是整体的哪一部分。
游戏三:像什么
玩法:让宝宝面对一面没有过多视觉刺激的墙。爸爸妈妈手里拿着图画卡片或积木等,从宝宝的左耳后方进入他的左眼视野。问宝宝:“你看这个像什么呀?”让他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回答问题。注意:一定不要问“这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得到单一答案,禁锢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1岁半至3岁的宝宝玩。想象力训练可以给右脑细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宝宝不厌烦,就可以经常和他玩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如:在晴朗的天气里,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躺在草地上观察天上的云朵,启发他将不同形状的云朵看成动物、仙女、天使等。千万不要小看宝宝充满好奇的探究活动,或是傻气十足“胡思乱想”,因为这些正是创造能力的萌芽阶段。
游戏四:形象记忆训练
左脑的记忆为“背记能力”,遗忘率很大。右脑的记忆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它包含有:形状认识力和类型识别力。
爸爸妈妈做:在孩子已经有了形象记忆和类型识别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这个游戏了。如给他看一张图片,上面有动物、食物、用品等,让孩子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再换另一张,上面比第一张有增有减,让孩子说说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游戏五、拿起画笔自由涂鸦
绘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绘画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训练,它包括了许多项内容,如视觉感受、动手能力、听觉描述、语言理解等。绘画也是提高儿童观察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学习将周围事物表现在纸上的过程中,帮助右脑细胞激活,促进右脑思维,对于提高创造力有直接帮助。
爸爸妈妈做:在绘画过程中,右脑对曲线的感受更明显,妈妈可以和孩子多做这方面的游戏。曲线拓描和联想是比较有趣和易实行的方式。如妈妈在纸上画一顶圆圆的帽子,让孩子用笔描画部分曲线,看看这一条线是帽子的哪一部分。也可以妈妈画一段曲线,告诉孩子这是帽顶,让他继续画出帽沿。
父母如何抓住孩子的潜能开发
父母能为宝宝潜能开发做些什么呢?其实,父母能为宝宝潜能开发做很多事情,可以给宝宝更多发展的空间。0~6岁是宝宝早期潜能开发的关键期,父母要抓住这个关键期,以便于开发宝宝的智力、非智力及特长等方面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宝宝个人主观能动性,使宝宝健康快乐地发展。
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父母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宝宝的个性特点,善于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如果发现宝宝有某些方面的特长,父母就要着力地培养,促使宝宝以后取得成就,这些对于宝宝的潜能开发都是极为有利的。
对于宝宝潜能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钱给他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让宝宝收获各种奖杯和奖状。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宝宝,例如:有的宝宝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歌曲,这全是他凭耳朵听来的,而不是刻意学会的,这说明宝宝的听觉非常敏感;有的宝宝很喜欢讲故事,词汇量非常丰富,有时还能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很有创造性……对于宝宝身上这些无意中被发现的才能,父母可以借助专业的评估或根据宝宝自身的兴趣,培养他某方面的天赋。
为宝宝提供空间
父母可以在家里的一个房间或一个小小的角落,放上各种乐器、画板、彩笔、纸张等,让宝宝自己去尝试,慢慢地宝宝的兴趣模式和特长就会显示出来。这时候,父母只需要让宝宝安全地自由活动,让宝宝自己锻炼才能和技巧。
教宝宝学会欣赏
如果宝宝在6岁以前,潜能被发现并得到培养,那么他以后的人生会得到更多的自我满足。父母可以经常带着宝宝欣赏音乐、参观画展、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宝宝通过对艺术品的感受、想象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宝宝具有善于欣赏、评论别人的独特才能,这也是宝宝潜能的表达方式。
让宝宝把学习当作享受
父母可以把宝宝的“杰作”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宝宝时刻充满创作的自豪感。在宝宝参与某项学习活动的时候,父母要注意与宝宝进行沟通,不要忽视宝宝的感受,要经常问问他,喜欢不喜欢学,还想不想学,讨厌什么,为什么讨厌,等等。父母要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宝宝的潜能表现出来,要尽可能地表扬宝宝的特长,但要在确定宝宝的行为确实值得父母表扬时再赞赏,否则很容易降低宝宝对自己的要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