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科学培养财商从娃娃开始

发布时间:2022-02-02 幼儿园娃娃教案 幼儿园游戏娃娃家 小孩阅读兴趣怎么培养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这样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配合。

1、在孩子踏入小学校门之前和孩子一起上早教理财课(3~4岁)

最基础的理财知识是什么?别立刻就想到股票投资大全或是基金上去,三岁的孩子对货币和购买行为有初步的理解,三岁的孩子能够知道“买”是怎么一件事,四岁的孩子能够辨认出不同钞票的面值,六岁的孩子懂得将不同币值的钞票累加出他想要的那个数字,这就是理财。

这些理财知识除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外,接受比较有针对性的早教课也很重要。以现在流行的蒙氏早教而言,它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帮助孩子认识千以内的数字,通过模拟实际买卖行为的游戏,培养孩子最初级的理财意识。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这样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配合,比如在上过辨识十元以内币值的课程后,晚上路过超市,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拿着五元纸币去购买他最爱的大果粒酸奶了。

2、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入学派对花费预算(5~6岁)

幼儿期的社交越来越得到家长们的重视,对于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统筹能力都大有好处。趁着为他举办一个热闹入学派对的时机,还可以促进孩子理财技能的发展。父母不要全部包揽派对事宜,让他也加入其中吧,特别是花费预算,更是要带孩子全程参与。要花多少钱购买派对用的美味点心?要花多少钱为每位来宾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要花多少钱孩子逐项分解费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财务项目案例。

这次教育会对以后的生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一直到孩子筹备自己的婚礼,他都会应用在此中学过的知识,轻松解决问题。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务活动报酬清单(7~10岁)

虽然还是有幼教专家不提倡有偿家务劳动,但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并不会出现他们担忧的那种情形。以我身边的成功个案为例,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给家务活分分类:哪些是属于个人生活的——自己贴身衣物的清洗、个人书桌的整理,哪些是属于整个家庭公共的——照料阳台上的花草、节日前的大扫除、早晨去取牛奶和报纸、把垃圾分类装袋处理。

属于个人生活的部分,一定不可以通过付酬进行。清洗自己的贴身衣物是分内之事,帮助妈妈整理衣柜可以得到赞扬、亲吻或是一份礼物,但没有钱拿。唯有家庭公共事务,是可以明码标价的,谁来做都能够取得这份报酬。和孩子一起制定这份报酬清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甚至你可以把记录账目的工作也交给他。这个月,爸爸取了15次牛奶和报纸,妈妈承包了全部照料花草的工作,而孩子则在大扫除中表现突出,到了月底,按账领酬,一家人其乐融融。

4、和孩子一起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11岁)

书包里放一个零钱包会让他觉得自己更像个大人了!不管是随时响应学校的慈善募捐活动,还是偶尔需要为自己买一本好看的童话书,次次都要向父母汇报领取,会让孩子减少管理自己的机会。不如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零用钱额度申领”会谈。

在会谈进行前几天,你可以通知孩子自己列计划,哪些活动需要多少花费,他是否有记账计划,如果超支通过什么来进行弥补。在会谈之日,你们可以就此展开热烈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相信经此而得到的零花钱,一定会减少孩子浪费的冲动,对于培养他今后做事情的计划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务活动报酬清单(7~10岁)

虽然还是有幼教专家不提倡有偿家务劳动,但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并不会出现他们担忧的那种情形。以我身边的成功个案为例,首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给家务活分分类:哪些是属于个人生活的——自己贴身衣物的清洗、个人书桌的整理,哪些是属于整个家庭公共的——照料阳台上的花草、节日前的大扫除、早晨去取牛奶和报纸、把垃圾分类装袋处理。

属于个人生活的部分,一定不可以通过付酬进行。清洗自己的贴身衣物是分内之事,帮助妈妈整理衣柜可以得到赞扬、亲吻或是一份礼物,但没有钱拿。唯有家庭公共事务,是可以明码标价的,谁来做都能够取得这份报酬。和孩子一起制定这份报酬清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甚至你可以把记录账目的工作也交给他。这个月,爸爸取了15次牛奶和报纸,妈妈承包了全部照料花草的工作,而孩子则在大扫除中表现突出,到了月底,按账领酬,一家人其乐融融。

4、和孩子一起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11岁)

书包里放一个零钱包会让他觉得自己更像个大人了!不管是随时响应学校的慈善募捐活动,还是偶尔需要为自己买一本好看的童话书,次次都要向父母汇报领取,会让孩子减少管理自己的机会。不如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零用钱额度申领”会谈。

在会谈进行前几天,你可以通知孩子自己列计划,哪些活动需要多少花费,他是否有记账计划,如果超支通过什么来进行弥补。在会谈之日,你们可以就此展开热烈讨论,直到达成共识。

相信经此而得到的零花钱,一定会减少孩子浪费的冲动,对于培养他今后做事情的计划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5、和孩子一起申请属于他的儿童银行卡(12岁)

你的钱包里还会放很多现金吗?当然不会,信用卡和借记卡早已取代了大额现钞的功用。对孩子来说,这类教育的时间也要有所提前了,不要再等到他离家上大学时才拥有第一张银行卡,12岁前后就是时候了!

现在国内如民生银行、工商银行等,都推出了针对少儿用户的银行卡,这些银行卡通常设有透支额度或是透支额度很小且需要事先经过家长批准,刷卡消费额也有很严格的限制,但各类功能倒是一样不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额度缩小了的成人银行卡。

一张少儿银行卡,好处多多。首先家长可以借刷卡记录了解孩子的消费习惯;其次可以尽早培养孩子的金融意识,使他对银行服务早日熟悉。

6、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短途旅游的花销计划(13岁)

许多家庭有在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的计划,除了背上自己的换洗衣物外,孩子几乎不用操任何心。这样做看似合理,实则剥夺了孩子的许多机会,把他变成了一个小木偶,跟着大人制定好的旅游路线走。

真正合理的方式,是和他一起来计划这次旅行。对迪斯尼感兴趣?那好,就把行程中和迪斯尼有关的部分交给他,是否需要提前信用卡预订门票?需要住在迪斯尼乐园酒店还是在香港市区另选住处?要买什么纪念品,需要准备多少钱?想想看你和大群人出去游玩,如果某处的行程是你预定的,你是不是就会立刻有身为主人的责任感?孩子也是这样。到了迪斯尼,他会非常兴奋地变成你们的导游,对于花销的控制,也会精明得出乎父母的意料。

7、和孩子一起选择家庭保险案(14岁)

可能许多大人还没有保险意识呢……不要用这个做借口。看看欧美国家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也许要不了十年我们也会发展到那个水准。那时候还要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自己一样从头学习怎么看保险合同吗?

什么都要从娃娃开始。当你约保险顾问见面谈方案的时候,带上孩子,最初的时候让他旁听,理解什么是保险、为什么要投保、买怎样的保险产品是基于何种考虑。当孩子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开始共同探讨家庭保险方案了。思维活跃的他,可能会提出不少令你吃惊的要求呢。

8、和孩子一起开设他自己的投资帐户(16岁)

经过这两年股市、基市还有黄金投资产品的培养,大多数家庭都知道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了。跑赢CPI也成为挂在嘴边的常用语。这样的情形下,也应该给孩子的理财教育加码了。也许我们暂时培养不出少年百万富翁——那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培养出一个初步具有投资意识的半成年人,还是很可行的。

一些外资银行,比如花旗银行,就有亲子成长账户,专供18岁以下的人群使用。渣打银行也有天骄少年成长账户,这些账户在实际功能上一点都不逊色,除了必要的银行业务外,亦能关联进行一定额度内的股票买卖或其他投资,但均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办理业务,所以安全性不必担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跟犹太妈妈学理财 娃娃理财从小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都是犹太人发明的,华尔街所有做市商也全是犹太人。犹太人在商业上的精明不都来自天分,其实在传统里,他们就认为拥有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对小朋友的教育上很有一套。

我作为孩子的妈,说来惭愧,虽然有从小教娃娃理财观的念想,但首先自己的财商不高,在这方面如何教导孩子就更没有系统的一套,好在咱很愿意学以致用,这不,也想自个搬些砖过来,好好从犹太妈妈身上学学该怎么做,让咱娃娃也能了解金钱的含义,建立理财意识。

Case1 犹太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是股票

当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犹太人。尽管孩子更喜欢形形色色的玩具,但犹太父母宁愿给孩子更实际的东西,送孩子股票,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金钱、认识钱、了解钱。

回头看看,咱的娃受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还的确是一个玩具,送股票给这么点的一个孩子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相比起来,玩具更容易逗孩子开心,而股票是啥,那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但这就是引导孩子理财意识的一个开端和基础。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犹太父母还会让孩子熟悉复杂的投资工具,并最终学会操作投资工具。

当娃娃出生后,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最先想的事情是赶紧给娃娃存一笔钱或者定投基金或者买份保险,因为娃娃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比如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等等,但几乎没有从娃娃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即便给娃娃买了股票,也是说等他长大了留给他,娃娃不需要关注。而犹太父母是让孩子自己真实的拥有股票,并且让这种感觉伴随着孩子成长,这意义很不一样。

其实这也不难也不复杂,要不咱也试试!

Case2 为孩子设计“金钱游戏”

犹太父母认为,想要让孩子懂得理财,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金钱有关的细节,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细节呢,他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金钱游戏”,孩子都愿意成为游戏中的胜者,好胜之心就会驱使他们时时刻刻去关注。

什么样的游戏呢?比如猜物品的价格。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纸箱,纸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饮料、糖果、书、橡皮、铅笔、尺子等等,反正就是些日常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并能找到价格的物品,这些物品都不标上价格,让孩子们来猜,如果谁猜对了就交给他相应价格的钱,到最后看谁的钱最多谁就是胜利者,可以给胜利者设置奖励。而孩子们为了成为大赢家,平时跟父母逛超市的时候就会主动去留意商品的价格,并把价格记下来。

当然记住商品的价格不是目的,主要是让娃娃自己去观察和了解多少钱能买到什么东西,了解金钱的概念,顺带也锻炼了记忆力。日积月累,这也会形成为一种能力,例如同一件商品,可以在哪里花更少的钱买到等等,而一旦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了然于胸,日后碰到与此相关的事情时就不容易被忽悠、诱惑(咱走到商场特容易被各种促销活动诱惑,例如打折或者“买二送一”或者买多少这种商品可以送多少礼,如果一早就记得商品的价格,就会很容易识别哪些促销才是真的划算,哪些是陷阱)。

另外犹太父母教孩子学习投资时,也通常会从游戏入手,比如“大富翁”类游戏,从游戏中建立起对投资的初始印象,再将简单的投资知识融入其中。

其实咱也曾经跟娃娃玩过一些买卖东西的小游戏,但当时只是想锻炼他的口算能力,对数学有一个概念,没想到再往前迈两步,咱娃的金钱概念也能建立起来了。

Case3 垃圾脏,但是钱不脏

如果看见有人在垃圾箱里翻找一些空的矿泉水瓶子或者其他的饮料空瓶子,可爱的萌娃一般都会问这些找空瓶子做什么?咱的回答当然是,这些人没有钱,找到空瓶子可以去收废品的地方卖些钱。萌娃又会问:不是说垃圾都很脏吗?垃圾也能赚钱吗?咱可能着急的回答,垃圾当然很脏,但这些人实在是没有钱所以要去翻,你要是长大不好好学习,就得像他们一样成天翻垃圾。

但如果是犹太妈妈,她的回答可不是这样,她会告诉孩子,垃圾虽然脏,但你不能觉得捡垃圾赚来的钱也是脏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工作,人们靠这些工作来赚钱,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是遵循正当途径赚到的钱也是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

很明显,这两种方式各自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方式会让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日后嫌贫爱富,给工作划分成三六九等,觉得“这些工作很低贱,我不能做”。而后一种方式则会认识到,不能把钱分等级,赚钱只有合法与否,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自己凭能力赚来的钱,就都是平等而有价值的。

感叹一下,说实话,犹太妈妈教孩子的那些金钱观,有些咱大人都不具备,都要重新修行,毕竟妈妈丢弃掉错误的观念,才能给娃带来正面的影响。不仅如此,经常听到咱周遭的父母抱怨,现在孩子的负担那么重,玩都快没有时间了,哪里还能有时间去接受理财方面的教育,再说了,有这个心也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可学啊!的确如此,国内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兴趣班来给孩子上课,但是看看犹太妈妈们,孩子理财观念的形成都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就看咱是不是愿意多花点心思了。

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女儿可可今年5岁,她最爱的一套书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前两天,可可让我讲《钱的学问》,我照本宣科,她听得全神贯注。当讲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帮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钱的时候,可可突然两眼放光:“妈妈,是不是我帮你们干活也可以挣钱呀?!”

我随口回答:“当然喽,不过要看你干的是什么活,比如说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了是没有钱的,只有帮大人做事才有钱拿!”

可可急忙问:“什么是帮大人做事呀?”

我说:“帮忙扫地、洗碗、擦桌子呀!”

可可若有所悟。故事讲完,书摊了一床,我发布命令:“可可,快来收书。”

可可以飞快的速度收拾完了图书,然后既兴奋又有所期待地盯着我,用甜蜜温柔的声音叫我:“妈妈!”

“嗯。”

“妈妈……”她还是那么含情脉脉、若有所思地盯着我,我不解,眼光瞥到可可刚收好的贝贝熊图书,我恍然大悟,试探着问她:“可可,是不是想着收完了书就可以收钱了?”

可可马上显出秘密被揭穿后害羞的表情,既期待又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你分内的工作,妈妈不可能付钱给你!”

马上,可可的脸从甜蜜转为失望,然后一声不响地躺到小床上。

第二天上午,外婆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可可今天在我们家抢着干活,又是扫地,又是擦桌子,忙得一头一身的汗,活干完后对我说,‘阿婆,我今天帮你们干活了!妈妈说的,帮大人干活可以挣钱,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就是这样的!’”外婆赶紧掏出一块钱给她,可可兴奋坏了,这可是她平生第一次挣钱啊!

可可开心地蹦到床上,又扭屁股又扭腰,学着广告的腔调大唱:“挣钱了,挣钱了!”

都说现在的孩子早熟,一个5岁的小孩子就已懂得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为了不让女儿变成“小财迷”,我和可可爸决定:从现在起,培养孩子的“财商”。毕竟,会挣钱也得会理财!

跟犹太妈妈学几招 娃娃理财观要从小抓


跟犹太妈妈学几招 娃娃理财观要从小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都是犹太人发明的,华尔街所有做市商也全是犹太人。犹太人在商业上的精明不都来自天分,其实在传统里,他们就认为拥有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对小朋友的教育上很有一套。

我作为孩子的妈,说来惭愧,虽然有从小教娃娃理财观的念想,但首先自己的财商不高,在这方面如何教导孩子就更没有系统的一套,好在咱很愿意学以致用,这不,也想自个搬些砖过来,好好从犹太妈妈身上学学该怎么做,让咱娃娃也能了解金钱的含义,建立理财意识。

Case1犹太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是股票

当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犹太人。尽管孩子更喜欢形形色色的玩具,但犹太父母宁愿给孩子更实际的东西,送孩子股票,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金钱、认识钱、了解钱。

回头看看,咱的娃受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还的确是一个玩具,送股票给这么点的一个孩子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相比起来,玩具更容易逗孩子开心,而股票是啥,那么小的孩子哪里知道,但这就是引导孩子理财意识的一个开端和基础。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犹太父母还会让孩子熟悉复杂的投资工具,并最终学会操作投资工具。

当娃娃出生后,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最先想的事情是赶紧给娃娃存一笔钱或者定投基金或者买份保险,因为娃娃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比如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等等,但几乎没有从娃娃自身的角度去考虑事情,即便给娃娃买了股票,也是说等他长大了留给他,娃娃不需要关注。而犹太父母是让孩子自己真实的拥有股票,并且让这种感觉伴随着孩子成长,这意义很不一样。

其实这也不难也不复杂,要不咱也试试!

Case2为孩子设计“金钱游戏”

犹太父母认为,想要让孩子懂得理财,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金钱有关的细节,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细节呢,他们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金钱游戏”,孩子都愿意成为游戏中的胜者,好胜之心就会驱使他们时时刻刻去关注。

什么样的游戏呢?比如猜物品的价格。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纸箱,纸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饮料、糖果、书、橡皮、铅笔、尺子等等,反正就是些日常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并能找到价格的物品,这些物品都不标上价格,让孩子们来猜,如果谁猜对了就交给他相应价格的钱,到最后看谁的钱最多谁就是胜利者,可以给胜利者设置奖励。而孩子们为了成为大赢家,平时跟父母逛超市的时候就会主动去留意商品的价格,并把价格记下来。

当然记住商品的价格不是目的,主要是让娃娃自己去观察和了解多少钱能买到什么东西,了解金钱的概念,顺带也锻炼了记忆力。日积月累,这也会形成为一种能力,例如同一件商品,可以在哪里花更少的钱买到等等,而一旦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了然于胸,日后碰到与此相关的事情时就不容易被忽悠、诱惑(咱走到商场特容易被各种促销活动诱惑,例如打折或者“买二送一”或者买多少这种商品可以送多少礼,如果一早就记得商品的价格,就会很容易识别哪些促销才是真的划算,哪些是陷阱)。

另外犹太父母教孩子学习投资时,也通常会从游戏入手,比如“大富翁”类游戏,从游戏中建立起对投资的初始印象,再将简单的投资知识融入其中。

其实咱也曾经跟娃娃玩过一些买卖东西的小游戏,但当时只是想锻炼他的口算能力,对数学有一个概念,没想到再往前迈两步,咱娃的金钱概念也能建立起来了。

Case3垃圾脏,但是钱不脏

如果看见有人在垃圾箱里翻找一些空的矿泉水瓶子或者其他的饮料空瓶子,可爱的萌娃一般都会问这些找空瓶子做什么?咱的回答当然是,这些人没有钱,找到空瓶子可以去收废品的地方卖些钱。萌娃又会问:不是说垃圾都很脏吗?垃圾也能赚钱吗?咱可能着急的回答,垃圾当然很脏,但这些人实在是没有钱所以要去翻,你要是长大不好好学习,就得像他们一样成天翻垃圾。

但如果是犹太妈妈,她的回答可不是这样,她会告诉孩子,垃圾虽然脏,但你不能觉得捡垃圾赚来的钱也是脏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工作,人们靠这些工作来赚钱,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是遵循正当途径赚到的钱也是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

很明显,这两种方式各自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前一个方式会让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世界,日后嫌贫爱富,给工作划分成三六九等,觉得“这些工作很低贱,我不能做”。而后一种方式则会认识到,不能把钱分等级,赚钱只有合法与否,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自己凭能力赚来的钱,就都是平等而有价值的。

感叹一下,说实话,犹太妈妈教孩子的那些金钱观,有些咱大人都不具备,都要重新修行,毕竟妈妈丢弃掉错误的观念,才能给娃带来正面的影响。不仅如此,经常听到咱周遭的父母抱怨,现在孩子的负担那么重,玩都快没有时间了,哪里还能有时间去接受理财方面的教育,再说了,有这个心也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可学啊!的确如此,国内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兴趣班来给孩子上课,但是看看犹太妈妈们,孩子理财观念的形成都是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就看咱是不是愿意多花点心思了。

交往能力需从童年开始培养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童年交往能力决定成年生存能力

聪明的妈妈都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过一提“交往”这个词,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在人堆里不爱说话,不去主动找小朋友玩,妈妈就急了,觉得孩子“怎么不爱跟别人交往啊?”

其实,跟人说话是一种交往方式,听人说话也是一种交往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主动找朋友玩,或在小朋友中夸夸其谈,或者一直乐于充当领导者,很多孩子天性敏感羞涩,比较慢热,强迫这样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打成一团”,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更加紧张退缩。

以下几个经典场景,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在孩子学习交往的过程中经历,这时最需要妈妈聪明地帮孩子一把。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

妈妈认为这是在帮助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以为,”东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东西了。”

如果有人一定要你把心爱的钻石戒指送人你会怎样?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头好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类似的——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妈妈帮一帮:问孩子,“能把这个小车子借给小君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子。”孩子也许就答应了。看到小君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但是,如果这个玩具正好也是他当时最心爱的玩具,他的反应就跟妈妈碰到别人要借自己的钻戒一样,”不可以!”妈妈也只能对小君说抱歉了。

场景二: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那3个孩子的游戏正如火如荼,加入新来的孩子意味着“打扰”。所以他们表现出“排斥,不耐烦”,是很自然的,并不带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只要被拒绝的孩子没有表现出沮丧难过,就说明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如果家长气呼呼地拉开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绪”强加给孩子。

对松松来说,他可以选择立刻离开,或者等待机会。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的反应才是立刻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孩子,说明他的内心够强大。

妈妈帮一帮: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时候,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不要干预。

我们来看看松松是怎么办的。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场景三:

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

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

妈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比如分享,比如适当的礼貌;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应当提示,甚至鼓励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攻击对方,独自游戏、目中无人等,来处理社交中的问题。

妈妈帮一帮:妈妈可以通过扮演故事之类的方式,教给孩子面对某些常见矛盾或者场景时,相对固定的处理套数。在类似情景发生时,孩子能很快地“脱口而出”。

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可以教给孩子一个简单的三段式:

1.你刚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机器人,说不跟我玩,对我尖叫了等等)

2.我觉得……(不高兴,生气,很伤心,等等)

3.我希望你能够……(把我的机器人还给我,不要再那么说了,向我道歉等等)

这样既没有指责别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还指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场景四:

2岁半的阿宝所在的小班是个友爱的集体,孩子们都能玩到一块。可最近班里的童童突然变得喜欢咬人掐人,而且还特别喜欢“欺负”平时最好的朋友阿宝。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语言发育比较滞后,面对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来提请好朋友注意“我在这儿呢!”,或者“我太喜欢你了!”这样一来同伴小朋友们就遭殃了,阿宝每天都带着童童的牙印和挠痕回家。

妈妈早就告诉阿宝,”无论如何,你不能动手打人!“忠厚老实的阿宝把这条记得牢牢的,结果总是傻愣愣地站着被小童童掐。

妈妈后来告诉阿宝,”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为那是阿宝在跟她玩呢,两个孩子一个跑一个追,童童追上了,阿宝还是要被挠一下。

阿宝妈妈再告诉阿宝,”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可是,事到临头,阿宝结结巴巴的,长长的句子还没说完,就已经被掐得差不多了。

妈妈帮一帮:最后,阿宝妈妈发现了一个秘诀,简单直接,特别有效!“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这个不难,本来疼痛时阿宝的第一反应也是尖叫,现在也不用动脑筋转弯子,只要叫得更大声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别人,更要保护自己!

场景五:

多多是个小混血儿,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不认识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脸,夸一句“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多多碰到这样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妈妈要教育孩子必要的社交礼节。我们约定俗成的礼节中其实包含了尊重、理解、友善等等信息,非常有利于增进感情,加深交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总是受到大人喜欢和同伴欢迎的。

妈妈帮一帮:妈妈教给多多,如果别人夸你漂亮,是因为别人喜欢你,你很可爱。那么你就这么回答“谢谢你,我觉得你也很漂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被多多练得滚瓜烂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脱口而出,对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相关推荐

  • 跟犹太妈妈学理财 娃娃理财从小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
    2021-04-19 阅读全文
  • 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 女儿可可今年5岁,她最爱的一套书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前两天,可可让我讲《钱的学问》,我照本宣科,她听得全神贯注。当讲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帮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钱的时候,可可突然两眼放光:“妈妈,是不...
    2021-04-15 阅读全文
  • 倾听培养从听故事开始 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时,我发现班里的孩子都显得有点浮躁,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不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在上课时,孩子们都喜欢抢着说,乱插嘴,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去仔细听别人的讲话。因此,我就根据...
    2021-12-06 阅读全文
  • 跟犹太妈妈学几招 娃娃理财观要从小抓 跟犹太妈妈学几招娃娃理财观要从小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
    2021-04-19 阅读全文
  • 交往能力需从童年开始培养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童年交往能力决定成年生...
    2021-10-06 阅读全文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

2021-04-19 阅读全文

女儿可可今年5岁,她最爱的一套书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前两天,可可让我讲《钱的学问》,我照本宣科,她听得全神贯注。当讲到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帮助家里干活能拿到零花钱的时候,可可突然两眼放光:“妈妈,是不...

2021-04-15 阅读全文

无论是在集体活动中还是在游戏时,我发现班里的孩子都显得有点浮躁,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不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在上课时,孩子们都喜欢抢着说,乱插嘴,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去仔细听别人的讲话。因此,我就根据...

2021-12-06 阅读全文

跟犹太妈妈学几招娃娃理财观要从小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

2021-04-19 阅读全文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童年交往能力决定成年生...

2021-10-0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