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适当的分离焦虑能激发宝贝潜能

发布时间:2022-01-27 幼儿园油水分离说课稿 幼儿园里面能学到什么 万能幼儿园说课稿

每个宝贝都要经历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看着他们痛苦的小眼神,妈咪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近期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适度的分离焦虑反而会激发宝贝身体的各项潜能。

它们包括:

1.承受挫折的能力

宝贝在新环境中无所适从,又不能顺利沟通,内心有很大的挫折感,但大多宝贝都能及时调整自己,并通过各种途径排解心理压力(如哭闹、发脾气……),体现出比家长所料想的更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2.观察思考的能力

分离焦虑所产生的不安全感,让宝贝不再处于放松的状态,他的各项感知器官也更加敏觉和紧张,他会更加注意地查看周围的环境及变化,并积极思考和尝试能摆脱这种不安全状况的办法。比如宝贝会采取哭闹,或紧紧跟随一名相对亲近的老师等。

3.自我表达的能力

情急之下,大多宝贝不得不尝试主动说出心中的感受,比如:“要找妈妈”、“不要”、“快给妈妈打电话”或“我不睡觉”……在没人帮助宝贝表达的情况下,他反而有更好的表现。

4.模仿他人的能力

宝贝会更加关注同龄人并受他们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有更强的模仿力,比如一个宝贝哭闹会引来更多的,一个宝贝上厕所也会引来更多的,一个宝贝玩某种玩具,也会引来更多宝贝对它的青睐。

协助宝贝把严重分离焦虑转变为适当分离焦虑的方法:

1.告诉宝贝真实情况

不要欺骗宝贝说妈咪马上就来,那样宝贝会一直等待而不去尝试转移注意力,要告诉宝贝为什么让他上幼儿园,妈咪下班后会来接他,妈咪不在时希望他怎样做等。

2.让宝贝习惯逐步分离

为减轻宝贝的分离焦虑,可以在宝贝上幼儿园前进行一些特别的训练:第一天,妈咪尝试和宝贝说再见,然后离开宝贝1个小时再回来;第二天,和宝贝说“再见”之后过2小时再出现,依此类推,逐渐延长与宝贝分离的时间。

3.家长保持乐观情绪

宝贝和妈咪的感情是息息相通,如果妈咪看起来很焦虑,宝贝就会更焦虑。因此,每天送宝贝入园时,你要提醒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表情、简短地与宝贝拥抱并说“再见”。

4.给宝贝留下安慰物

如果幼儿园同意,可以让宝贝上幼儿园的时候带上他最喜欢的玩具,这样可以帮助宝贝减轻和妈咪分开时的焦虑情绪。宝贝在和妈咪分开的时候仍然能很快找到情感的依托,是很好的过渡方式。

不同年龄段宝贝分类焦虑有所不同:

0-3个月的宝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的宝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习几天,他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爸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

24——36个月(88教案网 JAb88.cOM)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咪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咪走了还会回来。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36个月以后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宝宝出现分离焦虑原因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盗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

1.环境的巨大变化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1)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盗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等;有的幼儿则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据调查一些幼儿就是因为伯在幼儿园睡中午觉而不愿意来园。因此在入园之初,幼儿不习惯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儿园的饮食和饮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意进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儿则在家中从来不喝白开水,而在幼儿园提供的饮水都是白开水等。

(2)成人与幼儿的关系。

幼儿入园之初,见到的教师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师生比例为1:15或者1:20。也就是说一位成人负责照顾l5—20名、幼儿,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如许多幼儿在家中睡觉时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儿园则需独自入睡,儿在入园之初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如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

(3)陌生的活动室环境。

当幼儿初次踏入活动室时,活动室的环境对他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鲜的。无论是桌椅的摆放还是盟洗室的设备等都与家中不同。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大便时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马桶,而幼儿园则是蹲式的,幼儿就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上床睡觉、能控制大小便、自己游戏、遵守一定的规则等等。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儿感到是一种挑战和压力。

2.家庭的因素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娇宠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怎样避免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一个月前就把宝宝送到奶奶家,以便宝宝尽早适应“没有爸爸妈妈”的生活。

对于计划长假享受“二人世界”的父母,专家提醒,要当心宝宝可能产生“分离焦虑”。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以在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平静地度过一二个晚上,到了七八个月时,宝宝开始对父母的离开有所察觉,这时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为避免“分离焦虑”,专家提醒,首先保持一致的日常生活规律和舒服自然的环境,可让宝宝暂时忘记父母的离开。同时要尽可能让宝宝和他很熟悉的人在一起——比如:祖父母、保姆等;其次,在旅行前,不妨提前排练几遍,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可尝试几个晚上不在宝宝身边,或者让宝宝在奶奶家过夜,帮助宝宝为较长时间的分离做好心理准备;最后,不妨在出行前给宝宝写些漂亮的小卡片,通过邮局寄出去,宝宝就会在你离开家的这段时间接到你的问候。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宝宝,电话沟通都必不可少,可有效缓解相思之苦。如果宝宝听到你的声音就大哭不止,赶紧说再见,让看护宝宝的人带他出去透透气,转移注意力。

宝宝出现分离焦虑具体表现


0-3岁的宝宝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和表现也各不相同。

不同年龄段宝贝分类焦虑有所不同:

0-3个月的宝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的宝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习几天,他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爸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

24——36个月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咪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咪走了还会回来。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36个月以后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五大策略应对宝宝分离焦虑


五大策略应对宝宝分离焦虑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相关推荐

  • 避免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托管宝宝易患“分离焦虑”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
    2021-12-06 阅读全文
  • 宝宝出现分离焦虑原因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盗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 1.环境的巨大变化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
    2020-01-11 阅读全文
  • 怎样避免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一个月前就把宝宝送到奶奶家...
    2022-02-11 阅读全文
  • 宝宝出现分离焦虑具体表现 0-3岁的宝宝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和表现也各不相同。 不同年龄段宝贝分类焦虑有所不同: 0-3个月的宝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
    2020-01-11 阅读全文
  • 五大策略应对宝宝分离焦虑 五大策略应对宝宝分离焦虑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
    2021-09-02 阅读全文

托管宝宝易患“分离焦虑”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

2021-12-06 阅读全文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盗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 1.环境的巨大变化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

2020-01-11 阅读全文

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利用“十一”出游,但这次出游计划没有包括刚满周岁的宝宝。“自从宝宝出生后,生活就围着他打转。现在宝宝稍大一点了,想趁此机会享受‘二人世界’。”为了能顺利出行,一个月前就把宝宝送到奶奶家...

2022-02-11 阅读全文

0-3岁的宝宝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和表现也各不相同。 不同年龄段宝贝分类焦虑有所不同: 0-3个月的宝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

2020-01-11 阅读全文

五大策略应对宝宝分离焦虑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

2021-09-0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