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科学课:蛋宝宝变魔术

发布时间:2021-12-23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程教案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

这是大班科学蛋宝宝变魔术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策划书范文网 www.928d.COm)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好,你们的魔术成功了吗?那请你们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好你真能干,表演的真棒!那请你告诉我你把沙子放到蛋宝宝的什么位置魔术成功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成功的情况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活动反思:

调色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活动,如何使传统的活动有一定的新意,是我组织这个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班级的角落里有许多空的饮料瓶,这是我们给美工区准备的,但我经常看见幼儿把水灌在里面倒来倒去玩得非常的开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调色这样一个过程和瓶子结合在一起呢?让幼儿在玩瓶子的过程中调色,又在调色的过程中玩瓶……

这个活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巩固了对三原色的认识。考虑幼儿对调颜色没有丰富的经验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调配新的颜色,并学念儿歌;难点为尝试创编儿歌,并把自己想到的事物绘画下来,并且乐意在师生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仔细分析整个活动,觉得的问题就是老师自身的预见性不够强,应该在活动前就要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调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变化一下调配的方式,把有红色的颜料水慢慢加入黄色的颜料水中。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想法,总想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设计走,让孩子来适应老师,这其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如果我当时能针对出现的意外“将计就计”:既然孩子们看见了红黄两种颜色调成的颜色不一定是橙色,可以让孩子逆向思维并敢于尝试,如何将红黄两中颜色变成橙色,那就是要在黄色中加入少许,让孩子有不断探索的机会。其实这也是活动最宝贵的教育价值。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


活动分析: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时,教师运用了观察的方法,接着又比较和观察,使幼儿了解泡过和没泡过的黄豆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又运用电教手段丰富了幼儿的认知;最后,通过品尝豆制品,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吃豆制品。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3、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黄豆外形特征的基础上,知道豆浆的简单制作过程,并了解黄豆还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活动准备:课件、干湿两种黄豆人手一份、豆浆机、小杠子每人一个、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二)、展开: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   (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课件提出问题:“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1)、利用课件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2)、现场制作豆浆。4、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丰富“豆制品”一词。5、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三)、结束:幼儿听音乐喝豆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变魔术》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一张教师示范图示、少量沙子、鸡蛋壳若干、小瓶子若干、蜡烛

活动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前段时间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术师来中国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那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好,那今天就请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和蛋宝宝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二、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1、出示图示1,引导幼儿通过尝试来完成图示中的三个任务。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小药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蛋宝宝在沙子的帮助下都能变一些什么魔术呀?哦,这个魔术能不能成功吗就得看看你们这些小小魔术师的本事了!那现在就请你们赶快来试试吧!”

2、幼儿演示实验过程,教师将幼儿的实验过程中沙子的变化在图示中进行记录。

“好,你们的魔术成功了吗?那请你们来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好你真能干,表演的真棒!那请你告诉我你把沙子放到蛋宝宝的什么位置魔术成功了?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成功的情况

“你们的蛋宝宝都站起来了,但他的魔术失败了,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失败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小结。

“原来蛋宝宝变的魔术是否成功和你们放的沙子有关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来只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变魔术也是很简单的哦!”

三、将蜡烛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进行实验。

1、请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前的猜想并说明原因。

“金老师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较少的蛋宝宝,那现在请你们再来变变魔术看,看看能不能完成这三个魔术。”

2、出示图示2,请幼儿再次进行尝试,并自己寻找答案。

(1)蛋宝宝横躺

(2)蛋宝宝站立

(3)蛋宝宝在瓶子上站立

3、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儿再次操作并引导幼儿了解实验的原理。

“刚刚那只蛋宝宝为什么可以完成魔术,而这只蛋宝宝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术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两只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原来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宝宝只能完成横躺的魔术,而脚上有沙子的蛋宝宝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两个魔术,而这些蛋宝宝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儿扮演蛋宝宝,愉快的进行游戏结束活动。

“好,现在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回不不倒翁蛋宝宝,来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活动反思:

调色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活动,如何使传统的活动有一定的新意,是我组织这个活动必须考虑的问题。班级的角落里有许多空的饮料瓶,这是我们给美工区准备的,但我经常看见幼儿把水灌在里面倒来倒去玩得非常的开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调色这样一个过程和瓶子结合在一起呢?让幼儿在玩瓶子的过程中调色,又在调色的过程中玩瓶……

这个活动,初步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巩固了对三原色的认识。考虑幼儿对调颜色没有丰富的经验水平,我把重点确定为调配新的颜色,并学念儿歌;难点为尝试创编儿歌,并把自己想到的事物绘画下来,并且乐意在师生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

仔细分析整个活动,觉得的问题就是老师自身的预见性不够强,应该在活动前就要考虑到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在调色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变化一下调配的方式,把有红色的颜料水慢慢加入黄色的颜料水中。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想法,总想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设计走,让孩子来适应老师,这其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如果我当时能针对出现的意外“将计就计”:既然孩子们看见了红黄两种颜色调成的颜色不一定是橙色,可以让孩子逆向思维并敢于尝试,如何将红黄两中颜色变成橙色,那就是要在黄色中加入少许,让孩子有不断探索的机会。其实这也是活动最宝贵的教育价值。

幼儿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 设计意图:

二、 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黄豆的主要特征,初步知道黄豆能变成许多好吃的东西。

2. 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每人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块毛巾。

2.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

3.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三)活动过程:

1. 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我是黄豆宝宝,我还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了。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

(2)“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3)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2. 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会变许多魔术,小朋友喝的豆浆也是我们变出来的。

(1) 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① “做豆浆前首先得把黄豆宝宝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

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黄豆泡在水里,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②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③小结 :黄豆宝宝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2) 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① 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

②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③“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

④煮豆浆。

3.在煮豆浆的同时让幼儿说一说,黄豆除了可以做豆浆不可以做什么。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①“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们还吃过什么用黄豆做的东西?”。

②“你们说的都很好,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用黄豆做成的东西,你们看看都有什么?”

③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4.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

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2)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四).活动延伸:

分组种黄豆,看看过几天后黄豆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小班科学活动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设计意图

《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这是依据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选择了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二、活动目标

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我根据颁布《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

根据设计意图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目标:

1.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的重点:通过观察比较黄豆及豆制品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整个活动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重点为主的,主要是通过“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比较干湿黄豆的不同”、“了解黄豆能做各种豆制品”这几个环节完成。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

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物质准备主要有干黄豆、湿黄豆、豆浆机、豆浆、豆制品录象、卤汁豆腐干等等。知识经验准备是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菜场。

四、说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

关于引出活动,我考虑了很多。在以往的活动开始部分,大多采用游戏、角色对白,引出活动,为了更高的领会〈〈纲要〉〉中将各大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科学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结合,自然的引出课题。在旁观者眼里看来,这样设计也许要乱一些,但我觉得对幼儿收获更大,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尝试。

基本部分是: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2)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3)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

(4)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结束部分: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

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整个活动由浅至深,从易到难。

五、设计亮点

一|重视幼儿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相互作用获得知识,形成概念的。

幼儿知有通过探索、操作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操作过程,而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活动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重视幼儿的科学活动的才做过程尤为重要。如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活动的材料:干湿黄豆,首先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时间,并让自己去看、自己去探索,同时为幼儿创设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解答幼儿的疑问,为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鼓励和支持,幼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支持,就会态度积极主动去尝试,探索。和谐宽松的气愤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重视幼儿探索活动的评价

评价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以后探索活动的兴趣,对那些认真参与探索活动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每能很好参与活动的幼儿要予以鼓励,一出建议,鼓励胆小的幼儿要乐于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学活动是一件很有有趣的事,恰当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

三教法的科学化,多样化

我根据活动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通过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游戏法、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

总之,在整个活动中,我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与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忠旨。

附:小班科学活动:

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活动背景:

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用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黄豆可以制作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通过观察比较黄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每组一筐干黄豆,一盆湿黄豆,一杯豆浆、一盆豆制品(用牙签插好的黄山豆腐干和卤汁豆腐干),一块毛巾。

2.豆浆机、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锅事先煮好的豆浆,抹布、录音机、磁带。

3.豆腐、素鸡、百叶、油豆腐、豆腐干实物各一盆。

4.小朋友隔天浸泡黄豆。

5.参观菜场上的豆制品。

四、.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观察比较——知识深入——活动延伸

1.教师有意的创设情境(将黄豆倒在地上,)让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

(1)今天大家就来和他们一起玩。让我们先来看看黄豆宝宝长什么样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黄豆宝宝,等会告诉大家。

(2)师:“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3)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在组织幼儿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对黄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黄豆宝宝第一次变魔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

的外形特征,发展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过的‘我’和没泡过的‘我’有什么不一样?你可以把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幼儿观察干湿不同的黄豆。

师:“泡过的黄豆和没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黄豆宝宝只要

在水里泡上一天,就会比原来的大一些,软一些,颜色浅一些。

4..知识深入,黄豆宝宝第二次变魔术,观看豆浆的制作过程,知道黄豆可以做成豆浆。观察做豆浆的过程,了解制作豆浆的方法。

①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看黄豆宝宝是怎么变成豆浆的?(教师操作,幼儿一起说:“变变。”)

②师:倒出豆浆后提问:“黄豆宝宝呢?它没有了,变成什么了?豆浆是什么颜色的?”

③师:“豆浆是生的,还不能吃,应该怎么?”

④师:煮豆浆。

5.通过看录象,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师:“我们黄豆宝宝本领可大了,除了能做豆浆,还能做许多东西呢

师:小结:豆腐、百叶、素鸡、豆腐干、油豆腐、都是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

6.知道黄豆营养丰富,培养幼儿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1)师:“什么东西这么香?”

(2)请小朋友一起品尝用黄豆宝宝做出来的东西。并教育幼儿它们不光味道好,而且还很有营养,是我们的好朋友。

(3)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豆腐干、卤汁豆腐干。并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活动延伸: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

相关推荐

  • 2025范文:大班科学活动:蛋宝宝变魔术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大班科学活动:蛋宝宝变魔术”,欢迎阅读,希望...
    2022-11-30 阅读全文
  • 科学:黄豆宝宝变魔术 活动分析: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蛋宝宝变魔术》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
    2020-10-10 阅读全文
  • 2020小班科学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一、设计意图《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
    2020-07-10 阅读全文
  • 小班科学活动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 一、设计意图 《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
    2020-10-14 阅读全文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幼儿园教师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一般指生产、生活中阅读,学习,参考必需的东西。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大班科学活动:蛋宝宝变魔术”,欢迎阅读,希望...

2022-11-30 阅读全文

活动分析:豆浆、豆制品,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的趣味性,运用拟人化的口吻,和变魔术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教育孩子爱吃豆制品。教师主要...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游戏中蕴涵的一些简单原理。 2、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及与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

2020-10-10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说课稿:黄豆宝宝变魔术”!一、设计意图《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

2020-07-10 阅读全文

一、设计意图 《黄豆宝宝变魔术》是主题活动《营养的食物》中的活动之一,我们都知道豆浆、豆制品营养丰富,是幼儿园经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爱吃豆制品。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黄豆宝宝...

2020-10-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