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婴儿期的气质

发布时间:2021-12-20 婴儿早期教育 幼师试用期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师试用期工作总结

婴儿时期还谈不上有稳定的性格,但宝宝降生以后,就表现出一些行为上差异。有的孩子生来好动,有的活泼,有的安静,有的急躁,这些个别差异,也就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差异。可以把婴儿归纳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

1、“容易护理的婴儿”。他们的行为比较有规律性,容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容易适应,一般会对新的刺激产生积极的反应。他们是愉快的儿童。

2、“慢慢活跃起来的婴儿”。他们很少表现强烈的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他们总是缓慢地适应新情境,开始时有点“害羞”和冷淡,但一旦活跃起来,就会适应得很好。

3、“困难的婴儿”。他们的吃、睡等活动都不规律,属于情绪型的,对新经验往往有强烈的反应,安全感较差。

以上各种气质类型,在婴儿期表现得最充分。随着宝宝的长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他们,那时的气质特征就比较复杂了。

宝宝的气质差异,往往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照看方式。被认为“可爱”的宝宝往往会接受更多的爱抚,反之,如果父母一开始就发现他们的宝宝是属于“困难”类型的,他们也许会以对待“困难”宝宝的方式对待他们。久而久之,这种方式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发展,甚至会影响他的智力、情绪特征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是父母以及那些经常照看宝宝的人员所应当注意的。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怎样塑造婴儿的气质类型呢


导读: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

这儿谈到的气质并非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外部的气质特征,而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行为表现。每个孩子出生时就有着不同的气质特征,即使是同一母亲所生,孩子的气质特征也可以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生下来就很安静,很少哭闹,吃饱了就睡,而有的孩子就不同了,天生好哭好闹,很搅人,这就是有他们各自的气质类型所决定的。

心理学家根据儿童的运动水平与程度;睡眠、饮食、排泄等行为的规律性;对陌生人或新的刺激的反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引起应答反应的强度;情绪积极与消极;从事活动的持久性;注意力受外界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和对刺激的敏感性这九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型是容易抚育型(40%),这些婴儿,饮食和睡眠习惯很有规律,很容易适应新的时间表、食物和人,情绪反应温和、较积极,醒后常笑,显得很愉快。第二型是缓慢型(15%),这些婴儿在第一次遭遇到一种新的经验时总要退缩,适应较慢,看起来总带点消极的心境,同时表现出低的活动水平。第三型是难以抚育型(10%),这些婴儿在睡眠和饮食习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心境相当消极,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哭叫,暴躁。第四型是混合型(35%),是以上三型各种特点的混合表现。

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例如对于一个难以抚育型的孩子来说,要给他安排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和种种不良刺激的干扰,家长的态度要保持心平气和,镇静自如,通过运动、游戏以及培养有规律的行为来疏泄孩子过剩的精力,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对一个缓慢型的孩子来说,可以用彩色玩具和悦耳的音乐使他对外界发生兴趣,保证一定时间和他玩耍和做游戏可以使他变得活泼起来。

留心婴幼儿的逆反期


导读:大多孩子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时的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时的称为“第二逆反期”。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和与周围人的关系,让家长束手无策。

许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在中学期间会经历性情急躁、不听话的“逆反期”。但武女士发现,自己5岁的儿子似乎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教他往东他偏向西,父母教育他时不是瞪眼就是顶嘴,要么装耳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多孩子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时的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时的称为“第二逆反期”。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和与周围人的关系,让家长束手无策。

对幼儿期的孩子来说,他们以前作为婴儿在父母的怀里玩一些游戏,但是到了这个时期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后(如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活动的范围增大了,很多事情愿意自己做。随着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他们对成人的要求、惩罚等常会表现出执拗、逆向而行。

要让反抗期的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的责任很大,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注意与孩子在情感上进行真诚、耐心地交流,孩子发生逆反行为的时候先要充分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再说行为问题;2、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决权,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尤其不要当众责怪;3、养成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想法的习惯。

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


导读: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

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

也说婴儿期的语言能力


导读:宝宝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咿呀语和真正的语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过微笑和鼓励增加宝宝咿咿呀呀的次数。

宝宝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响亮音符。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宝宝的语言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0~3月)简单发音阶段宝宝1个月内偶尔会吐露ei,ou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ma声,第3月出现更多的元音和少量辅音,比如a,ai,e,ou,m,h等。

第二阶段(4~8月)连续发音阶段这时发出的辅音更多了,而且出现了连续的音节,比如,ba~ba,da~da,na~na等,大人常误以为这时的ma~ma,pa~pa是宝宝在叫妈妈爸爸。

第三阶段(9~12月)学话阶段这时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发音,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词义产生理解。

大约从2~3个月开始,当宝宝吃饱了而且身上舒服的时候,就发出一种咿咿呀呀的声音,象ai~ai,ei~ei,a~a~a,e~e~e,ou~ou~ou,hei~hei等等,约到半岁左右,宝宝能发出更多的语音,比如,ma~ma,ba~ba,da~da,na~na等等。

宝宝的这种咿呀语,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在模仿大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听到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还用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情绪。咿呀语和真正的语言不同,它不需要去教,但父母可以通过微笑和鼓励增加宝宝咿咿呀呀的次数。

大约在宝宝7~8个月的时候,开始对特定的词发生反应。比如,大人常常一面拍手,一面说“拍手、拍手”,经过不断重复后,只要大人一说“拍手”,宝宝就会做拍手的动作。如果当着宝宝的面指着猫说“猫、猫”,经过多次重复后,只要大人说“猫呢?”宝宝就会转头去看猫。实际上,这时的宝宝并不能了解这些词的意义,只是经过大人反复刺激后建立了词和物的一种联系。

当宝宝不仅能听懂词,而且还能在听懂词的基础上会说出词,这时语言才开始成为他与外部交往的工具,一般要到1岁左右出现。而这时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不高,也只能理解20个左右的词。

在婴儿期,父母应该如何去做,来帮助宝宝语言的发展呢?父母要把宝宝当成羽毛丰满的谈伴,耐心并经常同他们交谈。例如一个母亲同她3个月的孩子交谈:

“儿子今天好吗?(停)你好吗?(停)好,你说?/你觉得好吗?/我很高兴那样/是的,我是。你现在想要什么?/你的奶瓶?这是你想要的?好。它在这儿。”

在这个交谈中,母亲假定她的宝宝是有能力回答的。母亲问完后停顿一下,给她的小宝宝回答的机会,然后又接着说。母亲的这种交谈方式,向小宝宝表达了她的愿望,希望他们间彼此能够交谈。

相关推荐

  • 怎样塑造婴儿的气质类型呢 导读: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 这儿谈到的气质并非是人们通常所说...
    2021-11-04 阅读全文
  • 儿子的婴儿期教育 儿子的婴儿期教育 儿子只有几个月,尚属“婴儿”阶段,妻子便常不自觉地以我为理由教育他了,如“乖点,否则爸爸要不高兴了”,等等。而我在楼上书房写作,妻子抱儿子到书房外的露台晒太阳,一待他哭闹,立即说:“...
    2021-07-01 阅读全文
  • 留心婴幼儿的逆反期 导读:大多孩子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时的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时的称为“第二逆反期”。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影响...
    2021-08-17 阅读全文
  • 婴儿的气味可以唤起母性 除了荷尔蒙之外,还有些东西可以给母亲带来幸福感,使母性之花绽放,那就是宝宝的气味。 婴儿的气味可以唤起母性 婴儿刚出生后,只要母亲与宝宝进行短暂的接触,母亲就会记住自己宝宝的气味。美国的范德堡大学曾经...
    2021-11-30 阅读全文
  • 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 导读: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
    2021-08-10 阅读全文

导读:婴儿早期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个体差异,对他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他,更好地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性格。 这儿谈到的气质并非是人们通常所说...

2021-11-04 阅读全文

儿子的婴儿期教育 儿子只有几个月,尚属“婴儿”阶段,妻子便常不自觉地以我为理由教育他了,如“乖点,否则爸爸要不高兴了”,等等。而我在楼上书房写作,妻子抱儿子到书房外的露台晒太阳,一待他哭闹,立即说:“...

2021-07-01 阅读全文

导读:大多孩子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时的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时的称为“第二逆反期”。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影响...

2021-08-17 阅读全文

除了荷尔蒙之外,还有些东西可以给母亲带来幸福感,使母性之花绽放,那就是宝宝的气味。 婴儿的气味可以唤起母性 婴儿刚出生后,只要母亲与宝宝进行短暂的接触,母亲就会记住自己宝宝的气味。美国的范德堡大学曾经...

2021-11-30 阅读全文

导读: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

2021-08-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