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培养宝宝自信
发布时间:2021-12-0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宝宝入园 小孩阅读兴趣怎么培养孩子不敢接触生人,甚至在人前紧张到气短、心跳、出汗、头晕、腹泻等是自卑表现。
7岁前的生长环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经历及情感体验对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应以朋友的心态与孩子相处,并尽早发掘宝宝的优势,比如创造机会让宝宝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宝宝动手完成各种事情,尤其是鼓励他们多学会运用各种工具,让宝宝的自信心得到最佳发展。
7岁前心理影响性格
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略为害羞算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过于怕羞如不敢在他人面前说话、不敢接触生人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在人前时会紧张到出现气短、心跳、出汗、头晕、呕吐、腹泻等生理上的不适应,则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自卑感作怪、缺乏自信的表现。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据报道,一个人健康心理主要取决于7岁前的生长环境、教育水平和心理经历及情感体验,成年之后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跟7岁前的不良心理影响或心理伤害造成的阴影有着密切的关联。甚至还有研究发现,7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3岁前小孩的心理健康水平,几乎影响着一个人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羞怯、胆小、内向的性格可能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1.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孩子长期压抑在这种紧张的家庭环境中,在各种压力下孩子容易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恐惧,慢慢地就变得内向、害羞、胆小;2.长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所完成的事从不加以表扬,甚至对孩子完成的结果不满意时,就会暴跳如雷地把孩子骂一顿,或总是将别人孩子的优点拿来跟自己孩子的缺点对比,这些做法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6招帮助培养宝宝自信
1.父母给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由于小孩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不仅能模仿身边成人的语言、表情,也会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与宝宝密切相处的成人的自信与自卑心态也会让孩子不知不觉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2.创造平等、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如,父母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多商量,不要动不动就摆出家长的权威,与孩子交谈多用“你怎么看呢”“你认为这样行吗”,这些细节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平等和尊重,培养孩子的自信。
3.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小宝宝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就会变得焦虑,这将可能影响和阻碍他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让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父母应多给孩子安全感。
4.尽早发现宝宝优点,鼓励他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父母应尽早发掘宝宝的优势,创造机会让宝宝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鼓励宝宝动手完成各种事情,那么宝宝的自信心将得到最佳的发展。
5.多给宝宝语言等方面的鼓励,让宝宝在被赏识中建立自信。如经常称赞孩子等。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家长一开始可多带孩子在小区转转,看到熟识的人时要教宝宝主动跟人打招呼,鼓励孩子主动和小区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带回家或到熟悉的孩子家里玩。上学后,要鼓励孩子多主动交朋友、参加集体活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培养宝宝情商有妙招
授予知识是有价之物,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提高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我们忽视对幼儿情商和智力的开发,那么他们仅仅是比别人早学了点知识而已,虽然这些知识也是有些用处的,但比起提高情商、开发智力来说就差远了。甚至有些填鸭式的灌输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商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知识、智力、情商呢?
知识是人类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情商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克服困难的勇气,把握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这些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内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建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我们要懂得提高情商的重要,就要大大增强教育幼儿的耐心,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一点一滴地去塑造幼儿的素质和灵魂,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基础,注重提高他们的情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3~7岁幼儿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育执行者的我们,应该为提高幼儿情商,培养良好性格做些什么呢?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
着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游戏成长。同时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积极愉快的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的情感呢?首先游戏活动应该是健康的、丰富的,为幼儿喜爱的。再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我要玩游戏,而不是你要我玩。”特别是幼儿在一个他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成人的干预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幼儿获得了巨大的自由感,幼儿的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幼儿充分体验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培养了幼儿快乐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情商。
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合作交往是幼儿快乐的重要源泉,幼儿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乐,又制造了快乐。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关爱,使他们懂得了被人爱和爱他人都是快乐的。同情和关爱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幼儿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于独生子女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是三个家庭的未来,是三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六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养出一个性格开朗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没法形容的,但如果家里出了一个逆子,那精神痛苦则不堪言状。所以我们应重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给幼儿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快乐的交往游戏之中。这些光靠“说”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要让幼儿有亲身经历。因为人的大脑分为思维和情感两个部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智力技能,只有通过亲身交往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做幼儿模仿的榜样
快乐的性格基础是在幼儿早期生活奠定的,家长和老师的态度、生活习惯,哪怕是一些高兴的动作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以后都会慢慢变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情商的一部分,甚至家长的一些言行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自身的思想、性格修养和情感倾向时时都会影响着幼儿、感染着幼儿,因此我们不论心里快乐与否,都不要将负面的影响带给幼儿,在幼儿的面前应该永远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情。
早教专家冯德全认为:“优良性格有四个基础,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我认为这些性格品质其实都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幼儿具备以上的快乐性格,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长期培养,注重加强幼儿情商的提高,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宝宝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平时在到底该如何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学家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学习分类法
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宝宝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宝宝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2、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宝宝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动物食品等。使宝宝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宝宝了解,大群体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3、了解顺序的概念
这种学习有助于宝宝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宝宝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4、建立时间概念
宝宝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宝宝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宝宝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宝宝也许会更规矩些。
5、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不少学龄前宝宝,有的甚至在两三岁时,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是在“背数”。
父母在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宝宝从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用眼睛“默数”。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应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关系,帮助宝宝掌握一些增加减少的概念。
6、掌握一些空间概念
家长们往往以为宝宝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宝宝,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宝宝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培养自信宝宝的4条通路
不要对孩子说“你好笨”,这会让孩子感到受伤,他也会相信自己很笨。如果你跟孩子说“你不漂亮”,也会让孩子感到特别自卑,他会觉得别人都不喜欢他,他心里对自己也无法认同,没有安全感。
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缺点,但是也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成绩,比如孩子得了100分,你表扬孩子,给孩子买礼物,下一次他没考100分,得不到礼物会很失落。其实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即使只得了50分,也应该得到表扬。
1.给孩子建立规则
每个孩子都需要明确的规则。规则是对孩子的另一种保护,如果孩子不知道底线在哪里,他就无法知道应该怎么做,面对浩大的世界会觉得无从掌控,他的世界就会变得混乱,他的内心会没有安全感。但是,不要设立过于复杂和繁多的规则,在给孩子做人的基本规则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自由。执行规则从始至终都要严格。真正的规则不因为时间、地点和情绪的变化而改变。但态度要温和,家里左右人都要统一规则、遵守规则。
2.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不要对孩子说“你好笨”,这会让孩子感到受伤,他也会相信自己很笨。如果你跟孩子说“你不漂亮”,也会让孩子感到特别自卑,他会觉得别人都不喜欢他,他心里对自己也无法认同,没有安全感。不要总是强调孩子的缺点,但是也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成绩,比如孩子得了100分,你表扬孩子,给孩子买礼物,下一次他没考100分,得不到礼物会很失落。其实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及时只得了50分,也应该得到表扬。
3.不把孩子推向独立
不管孩子多大了,爱永远不能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特别是男孩子,长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对孩子永远是重要的。一位温文尔雅的男士,总是不相信有那么多女孩子会爱自己。他说自己受过伤害,原因就是在他四五岁的时候,每天都拥抱他的爸爸有一天突然对他说:“从今天起,你是一个男子汉了,我不能再抱你了!”从此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可爱,直到今天。孩子走向独立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且即使孩子已经六岁了,他依然需要你给小婴儿那样的爱。不要今天还帮孩子穿衣服,明天要送他去寄宿学校,那么快就让孩子独立,会害了孩子。
4.美德教育,让孩子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人
学会有礼貌、怎样和别人合作、善良对人,这会让孩子的行为更加得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即使他没有上大学,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如果只学书本上的知识,不学会美德,再聪明,也会对自己不相信。很多父母逼孩子和人打招呼,这会让孩子越来越内向。在他们还不想说话的时候,父母应该耐心等待,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就想说了。你自己要做榜样。
2020培养自信宝宝10条秘诀
1、每天至少对孩子说一次“我爱你”。
2、赞扬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无论是家里的事或是托儿所的事都可以。
3、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做做开心小游戏,哪怕几天内加起来的时间只有10或15分钟,但所花时间的质量往往比时间的长短更重要。
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讲故事比赛等等,妈妈的出现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关心。
5、创造各种家庭活动项目,比如小朋友聚会或全家外出旅游,并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承担某些特殊的任务。
6、孩子们喜欢别人需要他的感觉。给他们分派任务,如自己整理床,或打扫家具,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重要。
7、尽可能创造让孩子阅读的机会,同时要鼓励孩子提问并发表孩子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评论。
8、要让孩子自信,妈妈自己首先要表现得非常自信,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或问其他的人“我这样做可以吗?”。
9、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倾听最重要。孩子有着太多的话要对妈妈说。你的倾听会使孩子认为你很在乎它的观点和看法。当然,你要尽可能的与孩子保持平等和亲切和蔼。避免说一些如“不是现在,宝贝,你看妈妈正忙着呢!”之类话。如果你确实不能马上听孩子的述说,也应换一种方式说,如“现在不是最好的交谈时间,我们改一个时间,行吗?”接着安排好时间。
10、妈妈应履行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假如你对他们没有实现你的诺言,孩子们会感觉似乎他们自己做错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