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中的好老师
发布时间:2021-11-25 幼儿老师的教育笔记 关于小班老师的寄语 幼儿园老师的教案常听到家长这样问孩子:“你们班哪个老师好?”孩子会马上做出回答:“孙老师好。”“为什么?”“孙老师天天对我笑。”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师天天有笑脸,就是好老师,因笑而得这样高的评价,可见笑的份量。
只要对孩子投以微笑,他们就满足了,然而,要时时刻刻都面带笑容,这是很难做的。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班几十个不懂事的孩子,俗话说:“小孩子是属鸡的,记吃不记打。”刚刚承认了错误,一转眼又犯错,真气人。人生气时,脸色肯定不好看。孩子犯了错,应该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讲明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样做对。可千万别忘了,在孩子承认了错误,并予以改正的同时,投以微笑。这样,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一个很好很可爱的老师。
幼小的孩子,思想单纯,对人或事物的评价也单纯,对老师的评价也是如此。他们并不要求老师你有多少知识,多大能耐。一般的说,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最有本领的。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的关键是态度上的问题。
有的老师教学工作还可以,就是得不到孩子的好评。当老师的,成天板着个面孔,孩子们见了都觉得可怕。孩子们都不愿接近你,自然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不是个好老师。
就笑而言,孩子的这种要求并不高,也不难做到,在孩子入园离园时,热情的接待孩子,平时活动中,进入孩子的角色,并对孩子们投以真诚的微笑,你就是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有时心情不好,就很难做到。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你此时的心情,所以越是心情不佳,就越要克制自己,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
儿童由于身体、智力发育的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这些特点,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其结果往往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关键是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低的特点。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知道里面的秘密,这正是儿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家长对此应正确理解,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儿童由于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长的教导。家长用反语说:"你就这样做吧!""你就淘气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语气变化的涵义,误以为是一种鼓励。因此,家长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话或教导时应考虑孩子理解能力。没有对孩子真正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教育孩子。宝宝一旦上了幼儿园,父母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家长"。怎么了解宝宝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如何向老师提意见而又不影响宝宝呢?是写信?是面谈?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如何与宝宝的老师沟通,成了父母们必做的功课。我从事幼教工作已有好多年了,我与很多家长亲密接触过,酸甜苦辣五味俱尝。我认为,好家长应该像现在我们班的这位妈妈一样。首先,她能理解幼儿园的工作,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如我们布置孩子让家长收集材料(要知道这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在收集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其实就是在帮助孩子建构知识的过程),悠悠妈妈只要知道都能够积极配合并帮助收集。其次,她能和我们老师平等相处,很好地“沟通”与“合作”,既能积极支持、全面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与我们老师一起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们对于我们老师反映的其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冷静思考,客观对待,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对于孩子班级、幼儿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坦诚相待,大胆提出,及时交流,达到共识。她还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特长奉献给幼儿园,优化了老师的智能结构,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了孩子的更好发展。第三,她还能与我们老师站在同一起跑线,处处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形象。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指责老师的不足之处,更有甚者,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想法、做法、说法是错误的,以后不要听老师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使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她能在孩子面前为老师说话,即使我们教师有不足,也不会教育孩子不要听老师,这样我们老师管理、教育孩子也比较轻松一点。第四,她注重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生活中她能利用生活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用成功教育的点滴渗透逐步树立孩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她深知家园协作教育的重要性,能加强家园沟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只要园里需要,她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积极认真地参加幼儿园每次家委会会议,始终保持家园同步教育的一致性。她始终认为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热切关心并支持着幼儿园的工作,比如积极配合老师的需要来做好平时的事情,对于班级的集体活动,她总是以百分热情投入,出谋划策,尽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各种亲子活动,她都能及时提前安排好活动前各项工作,忙前忙后,每天上班级的教育网站,并积极参与讨论。总之,我心目中的好家长应该是象悠悠妈妈一样是老师的教育合作伙伴,是老师的知心朋友。
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心得范文
每当我们心里有了一些自己的收获后,可以通过写一篇心得体会,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记录下来,也可以使我们以后少走一点弯路,那么心得体会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心得范文,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哦。
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心得范文(一)
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思考,并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孩子们集体行动。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察,谈论着什么;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都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说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同时要让孩子生活得轻松,给他们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孩子多,排队、等待就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乱”,老师必然要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讲话”。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跃的孩子,主动性、自主性强的孩子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影响纪律,从而招致老师的批评。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幼儿的主动发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有头脑的、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心得范文(二)
我们班的孩子今年从小班升入中班,我发现他们开始喜欢为集体为同伴做事情,便在班级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儿分成五组轮流进行,每天由6-7名幼儿共同做当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儿的能力以及来园的早晚给他们分配值日项目。
开始时,孩子们对值日生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每天都高兴地早早来园,积极完成我分配的任务。可是过了不久,我就发现值日生来园总是你早我晚,有时大部分幼儿都来园了,值日生还没到,当我询问原因时,孩子却无所谓地说:“我忘了!”。尽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经常出现做事不认真、坚持不好,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这时,小朋友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有一天,在我正准备安排值日生工作时,郭子豪小朋友说:“老师,今天我不想当卫生员了!”,“为什么?”我急切地想知道原因,“今天我想当气象员!”
孩子的回答似乎提醒了我,原来对做值日生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愿望,做什么值日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来安排孩子做的,从未考虑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我们说要把属于孩子生活和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那么值日生工作为什么不让他们自选呢!于是,我紧接着说:“可以呀,今天就由你们来选择做什么值日生吧。”孩子们立刻又变得兴奋起来,这个说:“我今天要当接待员!”那个说:“我要当监督员!”。那一天,我特别注意观察他们,发现孩子们对自选的值日项目充满兴趣,都能认真负责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后值日生我班开展起来了。
培养幼儿的折纸能力:
折纸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之一。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发展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概念。
教4-5岁的孩子学习折纸,具体的做法是:
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它们是纸折成的。
2、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成人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
3、4-5岁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只有十分钟。因此,成人不要太长时间的进行折纸游戏。防止孩子不感兴趣的方法是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4、4-5岁的孩子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因此,成人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不能轻易下结论:“太笨”、“太傻”,这都会打消孩子折纸的积极性。应该以表扬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使孩子在愉快的心态中进行折纸游戏。
5、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关于谦让:
当孩子们玩滑梯发生冲突时,当孩子们争抢玩具时,按照一贯的做法,许多老师都简单地处理过:大的孩子让着小的孩子,或是男孩子让着女孩子,或是说一声“对不起,没关系”就了事了。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困惑,“为什么他做的不对,我还要让着他呢?”“为什么每次都是大的让着小的呢?”别说孩子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连我们做老师的也是该考虑考虑这样的问题了。
对待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矛盾,我们必须正确面对孩子的谦让问题。教师的任务是要引导他们思考“对与错”,并了解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如果违反规则,就是错误的。教师要在适时适宜的情况下,帮助犯错一方的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初步体验是与非。这种体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有利于解决他们今后在社会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幼儿园中班老师教育心得范文(三)
本学年中班教研组共有四个班级,新学年开始,我组成员就认真学习新《纲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结合园务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计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课题的完成
本期我组对晨间接待活动进行了研讨。晨间接待是幼儿园第一个活动环节,也是与家长沟通,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怎样使孩子一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怎样让家长放心的离开孩子,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认真学习,积极研讨,开展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意识,与家长亲切交谈活动。在晨间内容上,打破以往活动只是单一的桌面游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折纸剪纸活动、开放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我们还注重材料的提供,注重活动中的个别指导,利用音乐产生愉快的活动气氛。我组教师就如何开展好晨间接待进行了说、看、评活动。通过活动,教师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二、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让幼儿真正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幼儿喜欢自主游戏,是因为它的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过去教师们在游戏中怕乱,限制过多,过死,幼儿玩什么游戏,怎样玩都由教师指导,分配。通过学习研讨,教师们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在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提出主题,自定角色,自选材料与伙伴。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中愉快地游戏。
三、早操活动的研讨
幼儿能不能在早操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和早操的活动设计、编排、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幼儿体育锻炼,我们针对早操活动进行了改革、交流与研讨。中一班:“从早操活动所想到的”、中二班:“新《纲要》新早操”、中三班:“我班早操创编”中四班:“新早操的新《纲要》”。在交流中,教师们涌跃发表个人见解,找出早操中存在的问题,大胆从活动设计、编排、组织下手,把早操、基本动作训练、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通过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将早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园的主力军,接班人。为了更好地使他们成长起来,我组为他们提供了早操的研究与观摩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关心、支持、协助、出谋划策,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全组教师提供了研究学习的机会。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幼儿到公园进行春游。配合园务工作开展庆“六一”文艺表演活动。为使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教师对幼儿进行期末测评工作等等。
以上是我组教师在本期的教研工作情况,但还需继续努力,下期我组将加大教研力度,对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进行研讨,开展说、看、评活动。让教研工作更好地服务教学,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教师随笔:需要恰当好处的懒老师
最近看了一本有关于做好幼儿教师的书,的确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另一扇门。这木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
是的,如今的长辈们是如此的勤劳,尤其是上一代的老人,更是对孩子的宠爱没得说:孩子要自己穿衣服,他们忙帮着穿,说这样是节省时间,不要添乱;孩子要自己吃饭,他们连忙过来喂他们,而且还有他们自己的说辞,这样饭吃的干净,饭量也够,而且衣服也不会弄脏。就这样,他们的勤劳,剥夺了许多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懒惰的行为。我隐约记得,曾经看到一段话,有一个懒爸爸,当孩子摔跤时,他也不过来扶,站在一边还说:这都是你自己不小心看路的后果。当孩子遇到困难找爸爸帮忙时,爸爸也不帮忙,只是说:你自己再好好想想。,渐渐地,懒爸爸就培养出了勤孩子。在我们班里,以前比如午餐时分放骨头、鱼刺的盆子、离园时收积木,都是老师代替的,小孩子也习惯,反正老师会干的,我们自已吃、自己玩,后来了解到大班孩子需要服务能力培养,就培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做个懒老师,其实孩子们真的很聪明,告诉他们方法以后,他们会根据今天的菜正确来分发需要的盆子。
其实这个懒也不是每个成人都能办到的。懒要懒得恰到好处,也要懒得有方法。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孩子的经验都是从自己直观感受而来,而不是成人间接的灌输,尤其是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应该让他们自己亲力亲为,也可以要求他们同伴互助,实在不行的情况下我们再上前帮忙。刚开始,他们也许会胆怯,会不自信,但日积月累,他们会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除了懒动手,还要学会懒动脑,只有你懒动脑,孩子的脑筋才会越转越利索,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大。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时不时地会产生不少疑问,是不是我们都要有问必答呢?其实,注重引导孩子在探索和思考中寻求结果,使其从小养成爱动脑,爱思考问题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借鉴书中的一句话:懒并不是坏事,但懒要懒得科学。老师的懒是富有智慧的,是懒得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了孩子。
幼儿老师要做有心人
今天的区角活动中,我把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活动,有的折纸船,有的做手工,还有的玩起了磁铁游戏。孩子们玩的正带劲,忽然,张雨晴小朋友很兴奋地跑到我跟前,拿出一块磁铁,一个纸折的小船说:“老师,你看那,船里放上钉子,能跟着吸铁石(磁铁)走。”“是吗?”我装出吃惊的样子。“不信你看。”她像课堂上的小老师演示了一遍。“放上钉子后纸船为什么会跟着走?放上别的东西会走吗?”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哪!孩子们都围拢过来,好奇的盯着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磁铁的性质,我借题发挥,拿出了芯片、吕丝、铁块、木头等材料,让他们进行了实验。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很高。然后我让他们讨论:你的磁铁都吸什么?不吸什么?为什么?孩子们争着回答自己的发现,但究竟为什么,说不出所以然。于是我把铁制品得好多材料都一一去试,又点明这些材料都是铁制做的,聪明的赵佃昊脱口说:“我知道了,磁铁专门吸铁。”“对了,磁铁有吸铁的性质,所以铁做的东西,用磁铁都能吸住。磁铁有时隔着物品也能吸住铁或铁制品,如刚才的纸船能跟着走......”孩子们全神贯注的听着我的讲述,不住的点着头。这样即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了。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好的时候,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帮助孩子寻找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智慧的阀门,让他们在对万物的探索中,在对大自然的观察中体验到求知后的乐趣。
幼儿老师的爱
我是一名农村幼儿教师,在这只有三尺大的讲台我站了将十年了,我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举世瞩目的功绩,和千千万万个幼儿教师一样,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也正是这平凡的工作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我不是没有想过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当清晨走进美丽的园舍,面对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我就希望让小朋友能拥有我的一片爱,让小孩子能带着老师的爱一起过着快乐的时光,随着时光与老师的爱一起成长。
每当我看到孩子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一种丰收的喜悦油然而生,日出日落,风风雨雨,我在孩子们的微笑中,我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世界的博大,生活的美好。
有人说,幼儿教师这一行工作琐碎,枯燥无味,但我说,幼儿教师是一所爱的港湾,她给予每个孩子以母爱,温暖和欢乐。
老师的脸上是开心的,孩子的脸上则是幸福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同时,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份爱是怎样的,又该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让孩子们能感受到这份爱。
爱就是尊重,尊重对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
一次次心灵的沟通,小孩子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看到孩子们那甜甜的笑脸和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我心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甜蜜。
我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不幸被虫害咬伤的花草,用爱消除和孩子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幼儿班有一位小朋友每天无论老师叫他的名字多少次,他也不理会,就做他该做的事情,也不喜欢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更不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快快乐乐地玩耍,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那一份最伟大的爱---母爱,所以性格就内向孤僻,不敢大胆的去打开心扉,所以他从不与小朋友玩,而且老师一直以来没有听叫过一声“老师”,甚至老师问他,他只能用摇头和点头的方式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这个小孩没有找到一个出口点,要老师仔细的观察,正确的引导,在评价中多一点鼓励,对他多一些耐心,多一份爱,多一份关怀,也会让小朋友发出闪亮的光点。
工作至今,我就像一个演员,每天面对那么小的小孩,有时扮演孩子的老师,有时扮演孩子的妈妈,既教他们怎样吃饭、穿衣服,甚至还教他们擦屁股,又要教他们认识世界,怎样做一个好孩子,每天还要打扫室内室外的清洁,虽然压力很大,时间不够用,工作忙,任务重,但是我没有一点怨言,当我看到这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给我添了许多快乐,是我尝到幼儿教师高尚的滋味。
朋友们,就让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尽情的发挥,多一份爱;多一份热;让爱在教育事业中永远闪光吧!
怎样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奥秘,是将来创造的种子。因此,我们必须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汽车笛笛,它会跑出来看看;见到冰块,他会好奇地摸一摸;看到蚂蚁搬家,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这种好奇心是孩子思维发展的基础,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源动力。有些家长遇到自己不懂得问题时窘迫不堪,手足无措,匆匆敷衍了事;有些家长遇到孩子接二连三的发问就容易失去耐性,甚至因此厌烦呵斥孩子:“不准再问了,讨厌!”或者加以嘲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真笨!”岂不知也许就是这么一句话,导致了孩子今后羞于启齿,扼杀了他们的好奇心,埋葬了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因此,不管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孩子的见解显得多么荒唐离奇,教师和家长也不要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孩子,然后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孩子正确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孩子本身就具有好奇、探索的本性。比如幼儿新买来的玩具,他们不仅玩不释手,甚至会把玩具拆开,想看看什么东西使小汽车自动地跑,什么东西使小闹钟定时响。这时作为成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搞破坏、捣蛋,来硬性制止孩子。孩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有这样的探究行为,因为在这种探索中可能会有牛顿、爱迪生的智慧,也可能是孩子未来科学思想的开端与起源。所以家长和老师尽量为幼儿提供方便,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制止,应引导孩子将物品的零件装配起来,恢复原样,同时告诉孩子什么东西不可以拆,什么东西可以拆,什么东西不可以乱摸乱尝(电器,药品)让危险远离孩子。这样才不至于把孩子宝贵的探索精神泯灭,他们的求知欲才会得到满足。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和家长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六个解放,即解放幼儿的嘴,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大脑,解放幼儿的时间,解放幼儿的空间。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促进幼儿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比老师叠的好
每天午睡后我都要给幼儿叠被子,发现若长期这样不是办法,我想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叠被子,可是又担心他们叠的不好。
我就想了一个办法,自己故意把被子叠的不好,告诉孩子们看看谁能帮老师把被子叠好。
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起床之后,孩子们各自忙开了,使出了浑身解数,争取把自己的被子叠的更好。
这时,我听到了一阵呜咽声,是张凤泉,他正抱着被子偷偷地哭呢!我掀开了他的被子,看见他虽然闭着眼睛,但眼泪还是不断的从眼角挤出来。
“张凤泉,怎么了”?我轻拍着他问。
他这时的呜咽声更大了。
“怎么了”?我一边帮他擦眼泪一边说。
“我不会叠被子”。
他眼泪汪汪的望着我。
看着他那种楚楚可怜的模样,我说:“我来教你叠被子吧!但老师叠的也不好。
”他点点头,于是,我小声的给他讲解了一遍,他开始自己练习。
第一遍时虽然叠的有很多摺皱,但是那毕竟是他自己的劳动成果啊!我鼓励他说:“这是你自己叠的,好棒!下一次一定叠的比这一次还要好。
”他的眼睛里出现了希望的神采。
于是,他又叠了一遍,比上一次好多了。
现在每天午睡起床孩子们都自己叠被子,这既锻炼了幼儿又给我减轻了工作负担,岂不是两全其美。
幼教随笔:老师 你真好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
一、老师你真好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荣生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荣生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荣生在哪?他怎么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荣生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荣生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荣生,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终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天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希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考虑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二、玩沙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