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风和小鱼》教案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1-09-24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北风的狂妄自大,学习小鱼面对强大北风毫不畏惧的精神。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谦虚,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寓意,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诵课文的5个自然段。
二、精读新授
(一)讲读课文1-2自然段
过渡:寒冷的冬天到了,北风呼呼的刮起来,北风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呀?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a、北风呼呼的吹,它吹向了谁?它们怕北风吗?它们有了什么变化?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b、指名答、全班交流、师示图板书
北风一吹(示图)小草怎样了?(示图)演示并板书“小草变黄”
北风一吹(示图)梧桐树怎样了?(示图)演示并板书“梧桐树落叶”
北风一吹(示图)鸟儿怎样了?(示图)演示并板书“小鸟躲进窝”
北风一吹(示图)小鱼怎么样了?害怕吗?(示图)演示并板书“水底捉迷藏”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北风只是轻轻地吹一吹,青草、梧桐树、鸟儿就害怕了,所以这个时候北风怎么样?(指名答)但小鱼听了北风的话,小鱼是怎么做的?(指名答)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
b、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c、大家都害怕北风吗?你怎么知道小鱼不害怕呢?
4学习课文四至五自然段
过渡:
a、小鱼竟敢和北风作斗争,北风听了气极了,它是怎么做的?(生自由交流、指名答)
b、北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北风怎么样?(生自由交流、指名答)
c、北风看不见小鱼了,它有了什么举动?这个时候北风心里想些什么呢?(生自由交流、指名答)
d、过渡“北风把河面冻结了,小鱼不能再浮出水面了,是不是怕北风了呢?”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生自由交流、指名答)
e、齐读全文
师小结:小鱼没有害怕,而是在水底捉迷藏呢,现在你觉得北风怎么样?这样看来,其实北风很------,而小鱼不但勇敢,还很----------(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口头填空)YjS21.COm
三、读一读,演一演
1、分角色朗读课文2-3自然段(男女、小组)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四人小组或同桌共同交流、合作)
3、反复练习朗诵、分段试背
四、课堂总结
北风和小鱼,你喜欢谁呢?(生自由交流、指名答)
板书设计:
11、北风和小鱼
青草、枯草(示图) 怕 变颜色
梧桐树、落叶(示图) 怕 (狂妄自大、愚蠢的)北风(示图) 落了叶
小鸟(示图) 怕 躲进窝
(勇敢、聪明) 鱼儿(示图) 不怕 捉迷藏
教材分析:
《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大自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河水结冰,勇敢的小鱼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躲进水底捉迷藏,快乐的生活着。让我们看到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鱼面对强者毫不畏惧。
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单,富有童趣。但之前孩子们学习的都是篇幅较短的诗歌,现在跳跃到篇幅较长的寓言,就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距离。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心有所感而无法朗读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景的常设、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读准,读好课文。在教学时要适时的采用、迁移等手法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出发,体会小鱼作为弱者而与课文中其他事物完全不同的表现。
教学反思:
《北风和小鱼》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单,富有童趣。但之前孩子们学习的都是篇幅较短的诗歌,现在跳跃到篇幅较长的寓言,就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距离。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心有所感而无法朗读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景的常设、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读准,读好课文。在教学本课时,先给学生进行了生字的巩固,运用自然的课堂对话,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陈述、延伸和评论。把学习的主动权逐步转移到学生身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课堂最后,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训练,给孩子提供了充分的说话机会和素材。而朗读训练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础训练。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能,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令人钦佩的活力而正是这种富有升级的活力与创造力,才使课堂教学连续生成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和新的经验。因此,结合本文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读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区,学习语言、感悟语言。通过读悟、指点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通过有声的语言、有图的情景,从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提高学生的朗读的感悟能力。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在学生对于个别段落或句子的朗读指导上层次不够明确,形式较为单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一一改进,落到实处。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延伸读
最新教案苏教版《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则寓言童话,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小鱼却不害怕。让我们看到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狂妄自大以及小鱼面对强者毫不畏惧。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北风、青草、梧桐、小鸟和小鱼的样子,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单,富有童趣,孩子们较欢迎。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学习篇幅较短的诗歌,现在一下子跳跃到学习篇幅较长的寓言,就学生认知水平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心有所感而无法朗读到位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读准、读好课文。初读课文时多数学生可能不能很好的领会文章的意图,总是以“北风强大,我喜欢北风”的话语来表达观点,当然,学生这样说也无可厚非,但不能满足于此。因此在教学时要适时地采用对比、迁移等手法引导学生从另一方面出发,体会小鱼作为弱者而与课文中其他事物完全不同的表现,学生就能表达出新的观点了。
1、教材简析
《北风和小鱼》是苏教版第一册里面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北风吹来,青草枯黄,梧桐落叶,鸟儿躲藏,北风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勇敢的小鱼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了,躲在水底捉迷藏,快乐地生活着。课文讽刺了北风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为。
2、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做到熟读成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领悟、顿悟。因此,我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体会小鱼面对强大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作为本课的难点。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体会小鱼面对强大北风时毫不畏惧的精神。
二、说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图示法,表演法,愉快教学法和“扶-半扶半放—放”等教学方法。
1、指导观察法
《北风和小鱼》这篇课文描写北风呼呼地吹,下着鹅毛大雪,河水结冰的场景。这对于生活在一年四季如春的海南孩子来说非常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而教材的插图既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绝好教材,有时拓展学生思维与深化学生情感的教材资源。所以我采用指导观察法。
2、情景教学法
借助挂图再现情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这种教学方法尤其适合用在低年级教学中。一方面,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有明显优势,用此方法,让学生从感觉形象入手,以情激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充满童趣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北风呼呼地吹”“”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其间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农活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3、朗读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我灵活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个别读,小组读挑战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一定的语感和朗读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严寒中,小鱼作为弱者却对北风毫不畏惧的精神。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样的理念,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1、情境创设法;2、品读感悟法;3、对比迁移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导入时我准备播放呼呼的风声,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寒风凛冽的情境中。接着为学生创设一次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来说一说,“你听了这声音,有什么感觉?”学生会说:“真冷呀!”“很冷”“非常冷”“冷得发抖”等。乘此机会教给他们“寒风凛冽”“北风呼啸”等词,增加词语的积累,丰富他们的记忆仓库。
接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北风来时身边的哪些事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并能用口语表达出自己的观察所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他们在头脑中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奠定学习课文的感性基础。
2、多边互动,学习全文。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一自然段,然后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生观察好三样事物的变化并以此为契机指导好朗读。在指导朗读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青草变了颜色”,可以让学生说说青草原来是什么颜色?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得到对颜色的鲜明比较之后,朗读起来的感情色彩也会更加浓烈。接着引读第二自然段:北风看见了,觉得自己——,洋洋得意地说——学生们边演边读,个性张扬,就能充分体会到北风的骄傲自大。
(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本段教学采用品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等方法有侧重地理解一些重点词句。学生通过“气极了”、“猛吹”两词的品读,联系上下文想北风为什么这样做?有的学生会说:“因为青草、梧桐、小鸟都怕它,它不相信小鱼会不害怕。”有的学生会说:“因为它非常生气,想给小鱼点颜色看看,让小鱼也害怕。”还有的学生会说:“因为它要小鱼也害怕自己,显得它非常了不起。”以此感悟北风的蛮不讲理就顺理成章了;“小鱼要遭殃了,它会怕北风吗?”,一问激起千层浪,抓住“捉迷藏”一词,体会小鱼的自由、快乐、对北风的强势力毫不畏惧的情感。随着学生对一些重点词句理解的加深,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在他们脑海里就会逐渐清晰起来,这时朗读便可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过来又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获得更深的思想启迪。这时再读北风的“非常得意”,就能体会到北风由于过于自信而变得可笑的举止。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朗读的重要性。以读为本,读中促思的教学思路,加上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一定能让学生顺利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思考的乐趣,语文的乐趣。
2、总结课文,拓展知识面。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要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新课标也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运用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迁移训练。通过“自然界中,还有谁也和小鱼一样不怕北风?”的练说这一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把课堂教学拓展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学习生字。
本课时安排学习“口、和、知”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在字型上有相似之处,都含有“口”,可以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比较,促进形象感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生字就不是一件难事,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书写上。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北风和小鱼教案
课题:11 、北风和小鱼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1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听录音,感知课文。
小朋友们,老师知道大家可爱听故事了,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仔细听,故事中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结合回答,板书课题,在课题两边画出北风和小鱼。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可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的音读准,读准翘舌音“出”和“知”。
3、检查自学情况。
(1)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读音,师生共同纠正。
(2)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注意句子的连贯和停顿,对于长句子可反复指名读。
三、指导朗读。
1、观察图画,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118页的插图,让学生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结合回答张贴板画(青草、梧桐、小鸟图)。
(2)联系学生生活体会:
看看教室前的草坪,想一下青草原来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变成了什么颜色?
抬头看一下门前的树木,想一想夏天时,树上的树叶是怎样的?现在呢?
(3)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读好“呼呼地吹着”和三个“吹一吹”,突出北风的凶悍。
恰当使用评价,引导学生体会北风说话的狂妄语气,突出它的妄自尊大。
(4)一人扮北风,其他人分别扮青草、梧桐树、鸟儿,进行表演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板画)小鱼嬉戏图,想像小鱼不服气的样子,借以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通过朗读想象北风气急败坏、不可一世的样子,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此时北风欲以冰冻征服小鱼的心理,读好“气极了”、“猛吹”等词语。
4、学习第五自然段。
抓住“看不见”、“得意”、“它哪里知道”等词,体会北风的狂妄可笑,可让学生说说北风想得对吗?错在哪里?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编课本剧,可不拘泥于课本内容,下节课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一、 按要求写字。色 知 面 出 都1、声母是平舌音的字:2、声母是翘舌音的字:3、音节是三拼音节的字:4、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二、比一比,组词。毛( ) 知( ) 河( ) 都( )手( ) 和( ) 可( ) 那(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1、 北风和小鱼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1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北风和小鱼(生齐读)
1、这里有一些生字词,大家都还认识吗?(默读、开火车读)
知道 河面 梧桐树 浮出水面
躲进 颜色 都怕我 鹅毛大雪
2、去掉拼音还认识吗?(齐读)
二、过渡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词,出示:得意,大家认识吗?(生读)
2、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什么事让你非常得意?你得意的时候会怎么说?(演一演)
3、谁愿意再来读读“得意”这个词,要带上得意的表情就好了。(生读)
4、课文里两次写到了北风“得意”,请小朋友找出来读读,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5、交流并出示:
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
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齐读这两句话)
6、小朋友,北风为什么会这么得意?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能知道这些答案了。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谁来了。你们听到北风吹得怎么样?(它吹得很使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北风呼呼地吹着。)
嗯,你找得很仔细。
你看它吹得多用劲呀!腮帮子都鼓起来了,你能带着表情朗读吗?
(2)北风呼呼地吹来,吹向了谁?它们又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找一找、画一画。
(3)读了刚才的这些内容,你能在这句话里填一个或者两个字吗?
青草、梧桐树、鸟儿、北风。
(4)你是怎么知道青草、梧桐树、鸟儿它们都怕北风的呢?(指导看挂图)xkb1.com
理解: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
(5)看挂图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正因为北风看到大家都怕它,所以它才----(引读第二自然段)
生: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
(2)现在小朋友该知道北风为什么得意了吧!谁有本事读出北风的得意来?
形式:自由练读,指名读,适当教师可以范读,读好“哈哈……”
(3)加动作表情齐读这句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怕北风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第3自然段?
生:不是,小鱼就不怕北风。
(1)你从哪里看出小鱼不怕北风?(浮出水面、鼓起眼睛、我们就不怕)
(2)你觉得小鱼怎么样?(很勇敢、很不服气)
(3)指导朗读:谁把小鱼不服气的样子读出来?谁还想来做勇敢的小鱼?
(4)想做勇敢小鱼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让我们对北风表示一下我们的不满。
(5)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读读北风和小鱼的对话,我请男生和我一起读北风,女生读小鱼的话。(分角色读2、3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了小鱼的话,咱们来看看北风的表情怎样?(看挂图)它吹得怎样?(更凶猛了)
(2)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
(3)北风为什么气极了,它在想什么?
(它想把不服气的小鱼也冻死。)
(它想让小鱼也怕它……)
(4)“猛吹”是怎样的呢?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演一演。
“鹅毛大雪”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
(5)你觉得北风怎么样?你能把北风气急败坏的情绪读出来吗?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结果怎样呢?(看“小鱼”在水底捉迷藏图)。小鱼在干什么?它们心情怎么样?
(2)北风没有制服小鱼,那它为什么非常得意呢?
(生:河面上的厚厚的冰挡住了北风的视线,它以为小鱼已经被冻死了,所以它非常得意。)
“哪里知道”就是——?(北风不知道。)小鱼没有死,它们高兴地在水里捉迷藏呢!
(4)读完课文,你觉得北风怎样?(可笑)
你还知道了小鱼真的——?(不怕北风)
四、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狂妄自大的北风、勇敢的小鱼,你们想知道小鱼为什么不怕冷么?这里面呀有好多的科学道理呢!请小朋友们回去找找书,或者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相信热爱学习的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2、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11、北风和小鱼呼呼地吹青草变色 就不怕
梧桐树落叶 水底捉迷藏鸟儿躲进窝练习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shuǐ miàn hónɡ sè máo yī xiǎo hé zhī dào( ) ( ) ( ) ( ) ( ) 道二、按课文内容填空。北风( )——河水( )——小鱼在( )捉迷藏。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5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识“百家姓”。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3.理解儿歌的内容,有感情地背诵儿歌。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同学的姓名卡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⑵指名试读,注意读准。
3、理解。
⑴(出示)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姓?
⑵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姓的音相近?
4、指导朗读。
5、拓展练习。
⑴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⑵你还知道哪些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6、实践。
(1)那么,当别人问你姓什么时,你应该怎么回答呢?
(2)我们来做个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字,你们说出他们姓什么?可以怎样回答?
7、认名字,发作业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习描红,教师范写。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习。
4、反馈。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一、 比一比,再组词。他( ) 月( ) 背( )她( ) 明( ) 北( )二、 连一连。
一只鸟 飞去捉干净
一群鸟 一支护林军鸟儿千千万 一个兵哪里有害虫 一个营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5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交通标志。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习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五、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共同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2、怀素写字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指导书写“写、字、古”,认识“怀、素、尚、进”。
重点难点:读背、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
1、投影插图
(1)小朋友,图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你知道他是谁?
2、板书:怀素(读准名字,介绍怀素)
3、揭示新课
二、初读课文
1、看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怀素是怎样练字的?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2)出示有关词语,指导读准音。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4)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小朋友听。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古时候 好学上进
3、指导朗读句子,要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4、练习背诵课文,评议。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写、字、古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一、按要求写字。字 进 长 书 先 样 日1、音节是翘舌音:_____ 2、音节是平舌音:_____ 3、音节是前鼻音:_____ 4、音节是后鼻音:_____
二、诵读课文。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2、怀素写字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1、怀素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怀素小时候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怀素从小怎样学字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指读句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1)指名朗读。
(2)理解:非常
(3)这一句该怎么读呢?
(4)朗读练习。
3、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
(1)出示第二句话。
(2)怀素写字时先干什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否颠倒?
(3)怀素接下来干什么?
(4)从哪些词可看出他写字很认真?
(5)朗读练习。
4、看图:怀素写字时多么认真!他是不是每次都这样的呢?从哪一个词可看出?
就这样,怀素写字——
5、连起来朗读,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当时怀素是在哪儿练字的呢?
2、指名朗读第三段。说说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
3、讲述:当时纸很贵,怀素买不起纸,就找来木板写。传说他还用芭蕉叶练字呢?可见他练字的决心很大!就这样,他写呀写,日子一长,木板——
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怀素练字怎么样?
5、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第四段
1、怀素长大以后,成了——
2、指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怀素?他在干什么?
3、怀素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是什么原因?
4、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5、背诵练习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先、日、长、书
2、学生识记生字。
3、在写字之前该怎么写呢?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如何写字?
5、像怀素一样把字写好!
6、指导描红,临写。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12、 怀素写字
从小就喜爱
非常 认真
木板 写字
有名书法家
练习设计:一、 扩词。进( )( )( )书( )( )( )古( )( )( )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怀素( )非常认真。他总是( )( )清( )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 )笔( )画照着写。这( ),怀素的字( )步( )快。怀素( ),成了有名的( )法(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3、小河与青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会17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1、认识17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书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小河”“青草”
(2)教学“青”
“青”这个字读时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谁会读?(指名读,评议)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
(3)揭示课题
板书“与”
多么可爱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ú)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
指名读题、评议,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题读给大家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用“一”画出要求会写的字,用“△”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xiǎo hé biān kān dào ɡān xiè hé àn
小 河 边 看 到 感 谢 河 岸
jǐn jǐn bào zhù xǐ ài chōng zú
紧 紧 抱 住 喜 爱 充 足
hūn zhuó bī lǜ bī lǜ shuǐ fèn ɡān kū
浑 浊 碧 绿 碧 绿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讨论一下哪些字音比较难读。
②你觉得哪些字难读。指名讨论并领读
③下面让我们开火车读词语,比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④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
谁来说说,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
2、读一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画一画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与小草画下来吗?
生自己动笔练画,师巡视。
4、议一议
①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互相比一比、评一评,看看谁画得好,为什么?
②展示两位同学的画作。
大家看了这两幅画,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评议)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学生自由读句子。
你觉得小草长得怎么样?(多)哪一个词写出了小草的多?(长满了)
(2)指导朗读
小河弯弯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①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试着读一读。
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请大家分成小组,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组长给读得好的同学加颗星。
6、背一背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图练背
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
(3)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河、青、草、对、住、分、干”
2、认读生字并扩词
注意青qīnɡ 要读准后鼻音。
3、按笔顺描红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课后练习第2题,找出这几个字,并按笔顺描红。
(2)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的?
4、指导书写
(1)观察范字
①请大家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讨论:每个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青:上下结构。第四笔横较长,第五笔是竖。
对:左右结构。左窄短,右宽长,第二笔变为点。
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末笔横较长。
分:上下结构。上边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笔高于撇。
干:独体字。第二横稍长。
(2)师范写
5、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2)反馈指导,加深印象。
①出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讨论、评议:你觉得哪些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还要改进?
②重点比较“青”
青这个字的横画较多,你觉得怎样写才好看?(横空相等,长短变化)
6、继续练习。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一、多音字组词。ɡān干( ) ɡàn 干 ( ) fēn分( ) fèn 分 ( )二、数笔画填空。1、 青共有( )画,第5画是( )。2、 边共有( )画,笔顺是(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13、小河与青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头饰、宣传标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小节,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
(1)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
(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出示挂图。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
(5)指导朗读
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
(3)讲解: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护了小河的清澈,不仅小河要感谢它,许多人都应该感谢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是爱到河边戏水的孩子、是喜欢到河边洗菜的老奶奶,你准备怎样感谢小草?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读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较句子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①自由地读读两个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欢听哪一句?为什么?
(2)指导朗读,读出对小草由衷的喜爱、赞美之情。
(3)听到小河的赞美,小草骄傲了吗?
(4)朗读,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
②为什么小草又要感谢小河呢?
③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讲解: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没有了充足的水分,渐渐干枯了。
⑤指导朗读:小河的功劳也真不小啊,没有小河也就没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这么绿?现在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正是因为它们谁也不骄傲,互相感谢、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所以,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长得更绿了。
3、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体验、指导背诵
1、分角色朗读
(1)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练习,分角色读小河和小草的话。
(2)指名分角色朗读。
2、练习表演对话。
(1)分成小组,自由练习表演。
(2)小组汇报。
指名演得好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给大家看
引导学生评议:演得怎么样?
3、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延伸,强化感受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长满了小草,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河边戏水,大人们在河边洗衣淘米。可是后来,上游盖起了工厂,工厂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们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变黑了,变臭了,河里的鱼虾死光了,河边的小草也干枯了,人们再也不能到河边戏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们,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小河,正面临着污染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你想怎样做?
4、倡议:让我们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创美好家园!
诵读宣传标语
四、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13、小河与青草
真清——抓住泥土
水分——碧绿碧绿更欢 更绿练习设计:一、 看拼音写词语。shuǐ fèn bù nénɡ nénɡ rén qīnɡcǎo( ) ( ) ( ) ( )duì fānɡ yì biān lái dào( ) ( ) ( )二、 照样子写词语。碧绿(碧绿碧绿) (碧绿碧绿的小草)火红( ) ( )雪白( ) ( )
乌黑( )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6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涂色并写词,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
2、正确、美观地书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田字格。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挂图。 2、读题、审题。 3、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的景物。4、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联想。5、指名说说图上事物的颜色。强调:树上的叶子是绿色的,飘落的叶子是黄色的。6、师生共同动手,涂颜色。7、展示部分作品,共同欣赏。8、指导学生在相对应的田字格中填上字。强调:写正确、写漂亮。9、反馈检查。10、讨论、编故事。(给学生时间,进行编故事训练。)11、师讲故事。(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12、指名讲故事。13、小组内互相讲故事。二、教学第二题:说说写写。1、读题、审题。2、明确要求。3、你能说出几个节日?(指名,选择自己知道的说。)4、师讲解:1月1日——元旦3月8日——妇女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5、学生记忆。6、指名抽查,随机选择日期。7、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学生讨论)8、指名反馈,教师适时板书。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⑴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小、水、厅。
⑵按笔顺书空:小、水。
⑶这两个字的笔顺规则是什么?
3、指导书写。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导读好停顿。
4、练习背诵。
练习设计:一、填一填。儿童节是___ 教师节是___植树节是___ 国庆节是___妇女节是___ 建军节是___二、连一连。一九二九 河开三九四九 不出手五九六九 耕牛遍地走七九 燕来八九 冰上走九九加一九 沿河看柳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练习6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像,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读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5、让学生边表演,边说故事。
练习设计:把《小猫钓鱼》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讲给邻居的孩子听。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
2025教案北风和小雨
教学内容:《11 》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自明,不可妄自尊大。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准确读出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 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提醒注意“风”是后鼻音。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小朋友有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北风和小鱼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我的十分钟:
1、 小声读课文,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准确。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音。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和 颜色 都 浮出 水面 一口 鹅毛大雪 河水 知道 梧桐
▲ 认读 ,正音 :前鼻音:颜;平舌音:色;翘舌音:出,水,知;后鼻音:桐。
『出示』不带注音的生词。
和 颜色 都 浮出 水面 一口 鹅毛大雪 河水 知道 梧桐
四人小组学习,要求读准确。
采用多种方法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4、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四人小组学习课文,数数课文共有几段。
▲ 『出示』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提醒他们注意看看他们的神态是什么样的。
▲ 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北风吹来,青草,梧桐,小鸟有什么变化。
▲ 读第二、三小节,结合图想象一下北风和小鱼对话的情景。
▲ 读第四、五小节,让学生观察大雪纷飞的景色和小鱼在水下嬉戏的情景。
三 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 小朋友们,冬天的风是怎么吹的?你能模仿冬天风的声音读一读第一句话吗?自己先试一试。
指明读,指导读,集体读。
▲ 北风呼呼地吹,被他吹到的东西都起了变化。自己小声读第一小节,找找看,北风都吹到了哪些东西。(吹到了青草,梧桐,鸟儿)
他们都有什么反映呢?有什么变化?再仔细读一读第一小节。
分别指名回答。
▲ 你们觉得现在的北风和第一句话中那么凛冽的北风一样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 指导读好第一小节。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 北风只要轻轻地一吹,就可以让青草变了颜色,梧桐落了叶,就连小鸟都怕的躲进了窝,北风厉害不厉害啊?北风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他非常——得意。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北风得意地说:“哈哈,大家都怕我。”
谁能学学北风的语气,读一读这小节。想象一下,北风会是什么表情。(骄傲自大,目空一切)。
指明读,指导读,集体读。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 在北风扬扬得意的时候,谁听到他的话。(小鱼)小鱼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三小节。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小鱼是什么样的感觉?(很不服气)
自主练习
▲ 同桌一个学北风,一个演小鱼。表演。
4、 学习第四小节
▲ 听了小鱼的话,北风怎么样?(很生气)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
北风听了小鱼的话,可不是一般的生气,他——气极了,他要教训教训小鱼,所以,他猛吹一口气,你们能想象出北风这时候的心情吗?
(气急败坏,不可一世)
谁能模仿北风的表情,读一读这句话。指明读,指导读。
▲ 北风生气地猛吹一口气,结果怎么样?
『出示』“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
▲ 指导读第四小节。
5、 学习第五自然段。
▲ 北风猛吹一口气,河水结了冰,这时候,北风有什么感觉?(很得意)他为什么这么得意?(因为他看不见小鱼了,他以为小鱼也怕他,所以躲起来了)
▲ 事实上小鱼是不是躲起来拉?他们在干什么呢?
『出示』第五小节。
指导读。
6、读全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不带注音的生词。
和 颜色 都 浮出 水面 一口 鹅毛大雪 河水 知道 梧桐
▲ 复习字词,开火车读,正音。
2、指导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 指导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集体认读。
我的十分钟:
2、自己看笔顺,在红字中自己练写。
3、四人一组检查,看有没有记住笔顺。
书空“出”的笔顺。
4、说说你是怎么记这些字的。四人小组讨论。
5、师提醒:和:第一笔是短撇,第四笔是长撇,右边的“口”与“知”的“口”都要注意下面要收缩,呈倒梯形。
自主练习
6、描红,完成《习字》
板书设计: 11 北风 和 小鱼
呼呼地吹 水底游戏
智慧瞬间:
最新教案《爷爷和小树》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
1 、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 5 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 :
1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懂得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4 、会写“不”,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 、师:昨天你们去观察小树了吗?
师:把你喜欢的树画下来了吗?谁愿把你的画贴到黑板上?(学生上讲台贴画。)
师:大家画得都很美,说明大家都很喜欢小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树有关的课文,相信学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会更加喜欢小树的。
2 、(出示课件 : 5 爷爷和小树)
师:请你借助拼音读读课题。
3 、师指“ ye ”问:大家看,这两个音节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两个音节一个有声调,一个没有声调。
生:没有声调的应该读轻声。(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
1 、师:自己先读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动手动脑的孩子会更聪明!
2 、(点击课件 )
师:大家看,在这一片绿色的大森林里,生长着许多小树,小树上的这些字,你认识了吗?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些字,看看你能认识多少。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3 、(点击课件 )
师:你看,小树上的字没有拼音了,现在还能读出来吗?自己再读读。
4 、师:请同学们拿出字卡,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看都认识了吗?不认识的同位互相教一教。
5 、师:咱们做个猜字游戏好吗?老师来指这十个生字中的一个,由一位在台上的小朋友通过问台下的同学从而猜出老师指的是哪个字。咱们试试看。(找两个学生分别上台做猜字游戏,猜“开”“穿”两个字)
6 、(点击课件 )
师:同学们再看汽球上的五个字,谁愿来读。
师:你知道这五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吗?(学生认识哪个说哪个,老师相机指导认识学生不知道的偏旁。)生分别说出“父字头”“立刀旁”“四点”“两点水”“人字头”。
7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下面我要给大家猜个字谜,请小朋友猜猜看是哪个字。(树上 -- 结果子。)
生:是“棵”这个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棵”这个字左边是个“木”,右边是个“果”,果子都长在树木上,所以我猜是“棵”这个字。
师:对,老师就是根据这个字的字形编的谜语。谁也能根据“暖”“爷”这两个字的字形编个谜语或者儿歌,老师看看谁最聪明。
生:编谜语、儿歌。
生:太阳出来暖融融。 ( 暖)
生:爸爸老了,拄拐杖。(爷)
8 、师:大家可真聪明,生字和偏旁全认识了,还能编出谜语和儿歌。(点击课件 )同学们看,远处开来一辆辆汽车,汽车上的这些词语你会读吗?(指导学生认读词语,另外解决“暖和”和“衣裳”的轻声读法及多音字“和”,词语还应读的连贯、有情。)
(三)、朗读、理解课文:
师:范读课文;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第 1 句话?
师:(教师引读)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第二自然段。(出示图)师:小朋友们看,老爷爷在干什么?
生:老爷爷在给小树穿暖和衣裳,给它围上稻草。
师:请小朋友听,这时候小树说什么呢?(点击课件 ,出画外音:“好暖和、好舒服呀!”)你听见了吗?它说什么呢?生:小树在说:“好暖和、好舒服呀!”
师:小树还会说什么呀?
生:小树还会说:“老爷爷,你给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让我冬天不冷了,谢谢您,老爷爷!”
师:指读第二自然段。
师: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指读)
师:同学们听见了吗,他不但把句子读得真通顺,也把语气读出来了。大家像他这样也把句子读通顺,读出语气来。(自读、指读)
师:听着你们读课文,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我不明白为什么说小树是一把“撑开的绿色小伞”呢?谁愿帮帮我?(点击课件 ,学生回答)
师:哦,通过这俩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明白了原来小树长着又多又绿的叶子,而且小树散开的树冠和笔直的树干看起来样子像绿色的小伞。所以才说小树是一把 “撑开的绿色小伞”,我明白了,谢谢你。希望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以后有了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
师:在这把撑开的绿色小伞下如果你是老爷爷、小朋友、小鸟或者是小树,你会说什么呀?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表演)
师:大家都感谢小树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咱们也带着这样的语气读读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老爷爷为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使小树能防寒,愉快地渡过寒冷的冬天,那么你想为小树做些什么事呢,请大家像你们说的这样回去试着做做。
教学反思:
《爷爷和小树》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 , 非常适宜孩子朗读。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虽然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然占优势。他们注意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受兴趣和情绪所支配。因此,在识字学习时我根据以上特点,将生字的巩固和要认的偏旁寓于游戏之中,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而在课文朗读上我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低年级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需要老师各方面都要“细”。因此我在一些细小处适时抓住孩子心里加以鼓励,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说:“动手动脑的孩子会更聪明!”以此鼓励孩子拿起笔边读边画出生字加强记忆。
通过这节课,我真正了解到了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看、多思、多总结,让自己课堂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