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帮孩子改正抓人乱扔东西的坏习惯

发布时间:2021-08-26 尖利的东西教案 习惯的幼儿故事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家宝宝现11个多月爱抓人,乱扔东西,打他他又不懂事,怎么办啊,姐妹们出个主意吧!

宝宝爱抓人不是个别现象,所以出主意的人也就多了:

网易网友幸福女人@:她扔一个你就扔两个,要比她扔掉凶,这样她就该了,这是一个在美国的心理学教授教的。

网易网友suprise2255:我家宝宝8个多月,也是有这种坏习惯,我和星星爸爸的头发天天被她拉扯。我还尝试过打她的小手,可是这么小,你打她也不长记性的呀。她还喜欢抢东西,别人手上的东西她一定要抢过来,抢不过来就哭,实在没有办法。

网易网友kxxf1978:这个时候的宝宝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我家宝宝也是,不过现在基本上不再这样了。宝宝抓人的时候要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别人会不高兴,可以改为摸摸。一定要坚持,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对于宝宝扔东西,不要盲目地批评,可以鼓励他学会整理东西,慢慢就会好的。

网易网友dd3202639:一定要告诉孩子是不对的,11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听懂语言,而且一定要严肃,坚持几次就好了。

网易网友guowang.999:不管宝宝是抓人还是扔东西,都要装做看不到,不要给他任何机会,就像没有这回事,就算他把你抓疼了也不要喊,几次以后他觉得没意思以后就不会在抓你了。超灵的,我宝宝小时候我就是这样做的。(jT56W.cOM 检讨书大全)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好方法帮助孩子戒掉坏习惯


导读:如果家长觉得有时候不能够管住小朋友,那么就可以请长辈或者其他亲戚、朋友扮演一些“坏人”的角色。家长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宝宝一些惩罚,让他们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在教训完小朋友之后,你还要跟进,看看小朋友的坏习惯有没有“复发”。家长可以把家规写出来,让宝宝知道自己的“行动准则”。

小朋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一些坏习惯,身为家长的你,是否偶尔会为这些习惯而感到头痛呢?

不用担心,现在专家告诉你一些办法来帮助小朋友戒掉坏习惯:

1.皆因外力权威学龄前的儿童都会比较听家长以外的大人的话,好像小朋友比较听爷爷奶奶的话。例如,帕克就非常听他爷爷的话。他爷爷以前是一名医生,所以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权威的代言人。因此,当爷爷叫帕克吃药的时候,他就立马把药吃下去了。

所以,如果家长觉得有时候不能够管住小朋友,那么就可以请长辈或者其他亲戚、朋友扮演一些“坏人”的角色。

2.警告,然后跟进有一位母亲这样举例到:我的女儿四岁的时候,我多次告诉她要收拾玩具,不过她就是屡教不善。最后我发怒了,拿出垃圾袋对她说‘如果你再不收拾东西,我就会在你睡觉的时候,把地上的东西给扔进垃圾袋!’女儿还是听不进,于是我就趁她睡着之后,把东西收进袋子,然后藏了起来。女儿从这件事中学到了教训,之后就学会了收拾的好习惯。几个月后,我再把玩具悄悄地放回玩具篮。

所以,家长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宝宝一些惩罚,让他们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在教训完小朋友之后,你还要跟进,看看小朋友的坏习惯有没有“复发”。

3.明示规条当你把家庭法则写下来之后,你就不用再多说废话了。有这样一个例子:卡尔为了训练她那2岁的儿子,于是就在纸条上写着“不能乱推,不能咬,不能踢,不能随地吐痰”。虽然2岁的儿子还不识字,但每次,当儿子犯了上面的错误的时候,她就指着对应的纸条,然后告诉儿子他做错了什么。之后,为了让小朋友能获得更多正面信息,卡尔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纸条“可以随便玩耍、大笑、唱歌、跳舞!”

所以,家长可以把家规写出来,让宝宝知道自己的“行动准则”。

孩子的“坏”习惯不一定坏


导读: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新生命的降临,给我们全家带来无比的欢乐与喜悦!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成长,我们又为宝宝不断出现的“坏”习惯而困扰,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些行为并非真的都是“坏”习惯,而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爸妈,不应该随意遏制这种自然的行为,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引导宝宝开启无限的潜能。

事件一:吃手指

淘宝四五个月的时候总是吃手指,后来发展成把自己能拿到的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有时候难免会训斥宝宝“不要咬”或是强行拿下宝宝手里的东西。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当他抓到一个东西时,会先看一看、敲一敲,然后再咬一咬。我才明白原来他是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认知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我不再阻止淘宝的“乱咬”行为,而是为淘宝做好玩具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由于不卫生引发消化道疾病。此外,我还给他买了专用的牙胶、磨牙饼干,但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咬这些东西。后来,就采用了很多网友的提议,自己动手把瓜果切成条,比如苹果条、红萝卜条、黄瓜条。让淘宝咬瓜果条,既简单便宜又有营养价值,还能缓解出牙期的不适。

事件二:扔东西

淘宝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有了扔东西的“坏”习惯。他总是故意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然后让你捡起来递给他,他再扔到地上。对这种故意的行为一开始我们确实很烦恼,批评他、和他讲道理,没作用不说,我们的态度反而让他觉得扔东西很特别,可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所以水杯、玩具什么的也没少摔坏。不过慢慢我发现:如果他扔的是一个轻轻的物体,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物体落下去;如果是一个重的物体,他会自己先闭眼,听到“砰”的落地声后再睁开。这说明他已经知道了扔东西和发出声音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扔不同性质的东西,落地的方式和声音也是有所差别的,原来扔东西也是宝宝学习的一个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再对他大呼小叫,反而给他一些合适的东西,比如皮球、塑料袋,让他扔个够。如果在适当的环境,我们也会让他扔一些玻璃瓶之类的东西,让他明白有些东西扔了就损坏了,告诉他是不能随便扔的。随着月龄的增长,淘宝这种扔东西的行为也逐渐淡化了。

事件三:到处爬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这话很有道理。淘宝到了八个多月的时候,已经可以爬得很好了。一开始,淘宝的姥姥认为让宝宝在地上爬很脏且行为不雅,我就对她讲爬行的好处:爬行可加强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协调,还能够较早地让宝宝主动接触和认识事物,促进认知能力的发育。经过我的讲解,全家人都开始关注淘宝的爬行了,为此我还专门查找资料学习如何让宝宝学会爬行。可是我家淘宝天生就有运动细胞,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引导,小家伙就开始“爬行天下”了。到十个月大的时候,淘宝已经不满足于平面爬行,而开始追求起爬楼梯的高难度挑战了。在十一个多月的时候,淘宝在大人的看护下,可以独自从一楼爬到四楼。当然这和我家四层的复式结构有关,毕竟有这种可以让天天练习的场所。还记得,淘宝第一次从一楼爬到二楼,再到三楼、四楼,从他开心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感。面对这种带有危险性的游戏,作为爸妈我们并不是一味地阻止,更多的是鼓励他自己去挑战。当然,面对这样精力充沛的宝宝,看护工作也是异常辛苦的。

事件四:认生

淘宝九个月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脾气变得很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开始哇哇大哭,别人抱他更是不行。而在此之前,他对看到的每个人都会露出纯真甜美的笑容,谁抱都让,是所有人都喜爱的超级宝宝。淘宝的这种“认生”行为让我在朋友面前很尴尬,只好推辞说这是越大越没出息。为了让淘宝改掉“认生”的“坏”习惯,我查找了很多育儿资料。原来,“认生”这种行为表明宝宝已经开始有惧怕、警觉反应,他会对熟悉的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从那以后,我们去亲戚朋友家、逛街购物、外出旅游、饭店吃饭,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上淘宝,目的就是让他适应不同的环境,接受丰富的刺激,让他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面孔;偶尔也会带他去附近的幼儿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通过各种方式让他长“见识”,减少他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心理。还别说,这种办法还真管用,到了周岁,淘宝再也没有出现过“认生”的情况。现在,淘宝见到小朋友特别热情,主动与小朋友握手、拥抱,有些胆小的“小哥哥”、“小姐姐”还会被宝宝的热情吓哭,我这个妈妈还要在后面向人家解释:“小弟弟是要和你交朋友……”。

事件五:喜欢搬东西

淘宝十三个半月学会了走路,到处乱走已经很让我头疼,偏偏这时他又出现了新的嗜好,就是当“搬运工”。力气大不说,见什么搬什么,对这项工作真可谓“兢兢业业,乐此不疲”。饮水机上的水桶、纸箱,这种大的物件是淘宝最先开始搬运的对象;接着他又对重物感兴趣,象家里种的葫芦差不多有四五斤重,小家伙也不会因为重而放弃搬运;再之后,走路稳了,就开始搬运一些精细的物件,比如餐具。厨房是淘宝喜欢光顾的地方,每天光顾这里数次。橱柜里的锅、碗、瓢、盘,甚至整桶油都是淘宝搬运的对象。自此,家里的很多东西就会经常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虽然家里被弄得乱七八糟,但我和淘爸对于淘宝的搬运行为都非常支持。因为每一次搬运对淘宝来说都是一次锻炼,看着东西从A点到B点的改变,他会有成就感,这可以培养他的自信心。当然,我会注意把危险的东西收起来,在他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的东西而不让他因此受伤。另外,淘宝搬运时的恒心与毅力,是我和淘爸都非常佩服的。

事件六:爱探索

在公共场所,淘宝总是爱乱摸东西,小手、小脸脏兮兮的不说,连衣服也是“惨不忍睹”。在广场,一闪一闪的“地灯”总能引起淘宝的兴趣,“擦灯小义工”不是白当的,整个广场的灯他都要“擦”上一遍;喷水池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戏水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连做隔挡的生了锈的铁链他也不放过,真是见什么摸什么,在淘宝的世界里没有“脏”的概念。看着他开心的笑脸,我又怎么忍心责备他呢!仔细想想淘宝只是对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通过自己动手去探索、认识和了解世界,自娱自乐,这可比几个月前用“咬”的方式强多了。所以,我不再因怕淘宝变成“脏”宝宝而对他说“不”,脏了洗干净就可以,重要的是要让淘宝自己在玩中学会思考和观察,比如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水是可以流动的;石头是硬的;泥巴是软的……如果不通过亲身体验,宝宝又怎么能知道呢?!

事件七:其他

淘宝还有一些让我更头痛的“坏”习惯。比如:电话响了他要抢着接;坐车他非要坐在驾驶员的位置;在车上不老实经常去开关CD机;看电视的时候抢遥控器;用电脑的时候抢鼠标……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宝宝越大越气人。为此,我没少批评他,可是一点不见成效。后来,有一次一家人全在车上,淘宝还是像以前一样反复地开关CD机。淘宝的姥爷发现每次等到音乐停,淘宝才去按开关。我们这才明白淘宝反复开关CD机的原因是,他不明白两段音乐之间有空档,以为音乐没了要再按一下才会响。这件事让我明白宝宝的行为是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的,所以那些困扰我的问题都可以解释了:宝宝抢电话、坐车抢方向盘、抢电脑鼠标的目的除了好奇,更多的他是想模仿大人的行为。这就好比宝宝模仿大人的发音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样,这是宝宝成长的过程。再以后,电话响了我会让他先听听里面的声音;停车的时候,我会抱着他让他握着方向盘假装驾驭;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要换台就让他来拿遥控器……这样做不仅满足了淘宝的好奇心,也为他提供充分模仿学习的机会,“抢”东西的“坏”习惯也就自然消除了。

淘宝现在十六个月了,类似这样的“坏”习惯举不胜举,但我再也不会为他的“坏”习惯而发愁了。其实作为爸妈,我们只要试着把所谓的“正确”放在一边,仔细观察、思考、探究一下,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所有烦恼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孩子的坏习惯


导读:孩子的不良习惯,与父母照看的方法有关。已经养成习惯的孩子在条件改变时,往往会哭闹。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一、吮手指

吮手指是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在孩子3个月前,吮指是一种正常现象,以后也会因好奇、饥饿而将手放到口中,但如果孩子在半岁以后仍然不时地将手放入口中,或孩子在1岁后学得他人吮手的动作,都可能使吮手形成习惯。

养成不良习惯的孩子,只要一遇到问题,或者在无事之时,就可能下意识地将手放入口中,长期吸吮手指会发生变形,并出现下颌发育不良,牙列不齐的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制止孩子吮手的方法是随时将孩子放入口中的小手拿出来,告诉孩子这样不好,让孩子慢慢改正。如果孩子存在着孤独、恐惧、不安时,要及时给予关注,不让孩子靠吃手自慰。

二、咬指甲

咬指甲往往发生在孩子精神紧张之际,似乎对孩子有一定的安定情绪的作用,时间久了便会养成习惯。所以,要改掉咬指甲的习惯,先要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紧张的因素,对孩子举止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咬指甲就应温和地制止,或者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慢慢改正。

三、抠鼻孔

习惯性地抠鼻孔是不文明的,不少孩子抠鼻孔是看大人抠而学习来的,所以,父母先要养成好的习惯。在每次给孩子洗脸时,都要注意清洁孩子的小鼻孔,将鼻涕擤尽,将鼻痂取出。如果孩子由于感冒等原因鼻涕增多,要及时擤干净。擤鼻子要注意不能同时堵住两个鼻孔,应先堵一侧鼻孔,擤出后,再堵另一侧鼻孔。平时要为孩子准备条洁净的小手绢,也可以在孩子口袋中放一些手巾纸,让孩子学着自己擦鼻子。

四、眨眼

孩子起初眨眼往往同眼部不适有关,例如炎症、倒睫等的刺激,使孩子觉得眨一眨眼舒服些,以后逐渐形成习惯。眨眼又有不同的形式,有的孩子是用力挤一下眼,有的孩子是快速眨数下,纠正的方法是先检查一下孩子的眼睛有无异常,如存在眼疾,要及时给予治疗。与此同时,告诉孩子眨眼睛不好,当孩子因紧张等因素而眨眼时可分散其注意力。

五、咬衣被

许多孩子养成不良习惯都含有一定的自慰因素,有时是父母过忙,对孩子照顾不周,有时是父母过于强调让孩子自立。这样那些依恋心强的孩子就会为寻慰藉而养成某种固定动作,如咬衣角、被角、摸衣服的缝边,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等。纠正这些主要是满足孩子应有的心理需求,告诉孩子不要这么做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六、恋物

有些孩子具有恋物行为,他们对某一种物品的依恋感过于强烈,离开它后,孩子就会哭闹、不安甚至失眠和拒食。开始时候,恋物的行为常常是发生在入睡前,这些孩子也许存在着“皮肤饥饿”,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爱抚,但这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也可能是孩子感到不安、紧张而又得不到及时的抚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孩子可能从抚摸这一物品中获得快意和慰藉,渐渐地便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

纠正的方法是当孩子紧张不安时要及时加以抚慰,纠正孩子胆怯、孤独、拘谨的性格,在孩子入睡前或孩子急切地需要该物慰藉时,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渐渐减少对该物的依恋,使恋物习惯慢慢被纠正。

孩子的不良习惯,与父母照看的方法有关,有些父母忙起来便把孩子放在“安全”处,给一个橡胶奶嘴让孩子吮,有的母亲在哄孩子入睡时,让孩子吸吮乳头或用手在身上摩挲,从而使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已经养成习惯的孩子在条件改变时,往往会哭闹。因此,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60秒计划”纠正孩子坏习惯


0—10秒:迅速行动

如果孩子正拿着口红或吃着饼干,首先应该将口红、饼干立即拿走,而不是呵斥。自己也要暂时离开孩子制造的狼藉环境,以免忍不住心烦气燥,做出不当的举动。

10—20秒: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才能处理好问题。如果大发雷霆,甚至说他“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等,只能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而且这会让孩子只专注于你的激动情绪,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20—30秒:了解状况

孩子乱发脾气可能因为饥饿;看似不堪的涂鸦可能源于某个神话故事的启发……发现原因后,你就会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改善。

30—40秒:简短对话

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及其后果。注意,这个后果不是惩罚,是事情的直接后果。孩子越小,语言越少,让孩子能明白,如“我们不在墙上画画,应该画在纸上”等。

40—50秒:承担后果

惩罚孩子是家教中的下下策,只有在多次教育和劝告后依然屡次犯错时才可以适当为之。另外,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如他打了其他小朋友,就会承担没人跟他玩的后果。

50—60秒:强化结果

教育孩子要坚持一致性。如果父母无法履行诺言,并总是吓唬孩子,如“你再也吃不到饼干了”或“一个月不许玩”,这只能让孩子伤心,到最后降低自己的权威。父母的自我约束和言行一致是教导孩子的最好榜样。

换称呼改变儿子坏习惯


导读:我们每天都挖空心思地说一些能调动他热情的话。但总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语言会枯竭,我们不说激励话的时候,他还是磨蹭。

3岁的儿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吃饭,要喊很多次才能到饭桌前来,好不容易坐在了椅子上,又东张西望,催促好几遍也不拿起勺子,说着,劝着,嚷着,威吓着,总算拿起勺子了,往嘴里送饭的速度又奇慢无比,饭菜含在嘴里慢吞吞地嚼着,迟迟不肯下咽,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

让他去洗手,他在洗手间里也是磨磨蹭蹭的,玩玩牙刷,看看金鱼,对着镜子做各种各样的鬼脸,要提醒多次,才能把洗手的事儿完成了。我和他爸都是急性子,看不得他磨磨蹭蹭的,他的小屁股上没少留下我们的巴掌印儿,他为此不知哭过多少回。他的泪水丝毫没有消减我的怨气,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小磨蹭”。

“小磨蹭”越叫越磨蹭

“小磨蹭,又在磨蹭什么呢?快点儿,吃饭啦!”

“小磨蹭,动作迅速点,快换上衣服,该上幼儿园了。”

威吓,训斥,打屁股,起绰号,都没有什么效果,他依然磨磨蹭蹭的,特别是叫他“小磨蹭”的时候,他会撅起小嘴,很生气的样子,行动更加磨蹭,好像在抗议:“你叫我小磨蹭,我就索性磨蹭给你看好了。”我们决定另觅他法,试用充满爱意的“赞扬式”,改称“小磨蹭”为“小宝贝”。

“小宝贝”心花怒放

“小宝贝快来看啊,水饺在你碗里游泳呢,快把它们消灭掉!”

“小宝贝,你看这条马裤多好看,上面还有小胖熊呢,快穿吧。”

“小宝贝”的称呼真是奇妙,常常话音一落地,儿子就欢天喜地跑过来,迅速把水饺消灭掉,飞快地把衣服穿上……儿子磨蹭的习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我们每天都挖空心思地说一些能调动他热情的话。但总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语言会枯竭,我们不说激励话的时候,他还是磨蹭。

我们又开始寻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天,他爸爸兴高采烈地回来,说他想到了个好办法,让我和儿子一起做起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采蘑菇”。

“小蘑菇”干什么都快

我们以糖果代替蘑菇,撒在地上。我和儿子一人提一个篮子,比赛在相同时间内,谁采的多。胜者为“采蘑菇大王”。比赛开始了,儿子蹲、跪、爬、跑,各种姿势都用上了。最初几次尽管他倾尽了全力,但总没我采的多。他很不服气,天天练习,十几天过去,他终于超过了我,获得了冠军。我们高兴地把“采蘑菇大王”的桂冠给他戴上,他的小脸兴奋得通红,高兴地喊到:“爸爸,妈妈,你们以后叫我小蘑菇吧。”

“小蘑菇,以后你不能只是采蘑菇快,干什么事都要快,知道吗?”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叮嘱他。

“小蘑菇”向我们点头。

相关推荐

  • 宝宝乱扔东西正常吗?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都喜欢乱扔东西,这让很多妈妈都很担心,宝宝是在发脾气吗?宝宝脾气不好,难以管教,以后该怎么办?更让妈妈们觉得崩溃的是,宝宝乱扔东西,捡的腰都快要断了。 其实对于宝贝们来说,扔东西是一...
    2021-11-02 阅读全文
  • 轻松帮孩子纠正坏习惯 热播剧《虎妈猫爸》第2集,虎妈赵薇要求5岁的女儿茜茜自己刷牙,小姑娘哭得梨花带雨,一会儿要妈妈帮刷,一会儿要爸爸帮刷。 爸爸佟大为屁颠屁颠跑过去,想要帮茜茜,虎妈赵薇坚定决绝地把他拦在门外,并把门给关...
    2021-01-27 阅读全文
  • 孩子一定要改正的坏习惯 孩子一定要改正的坏习惯 坏习惯1:长期饱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 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许多父母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问题,很伤脑筋,有时还会因时间紧迫会大动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绪化哭闹。以前我总认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让孩子起个床嘛!我们多点耐心,多给孩子一点...
    2020-10-19 阅读全文
  • 孩子12种坏习惯要引导改正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
    2021-06-07 阅读全文

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都喜欢乱扔东西,这让很多妈妈都很担心,宝宝是在发脾气吗?宝宝脾气不好,难以管教,以后该怎么办?更让妈妈们觉得崩溃的是,宝宝乱扔东西,捡的腰都快要断了。 其实对于宝贝们来说,扔东西是一...

2021-11-02 阅读全文

热播剧《虎妈猫爸》第2集,虎妈赵薇要求5岁的女儿茜茜自己刷牙,小姑娘哭得梨花带雨,一会儿要妈妈帮刷,一会儿要爸爸帮刷。 爸爸佟大为屁颠屁颠跑过去,想要帮茜茜,虎妈赵薇坚定决绝地把他拦在门外,并把门给关...

2021-01-27 阅读全文

孩子一定要改正的坏习惯 坏习惯1:长期饱食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 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

2020-09-30 阅读全文

帮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坏习惯许多父母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问题,很伤脑筋,有时还会因时间紧迫会大动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绪化哭闹。以前我总认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让孩子起个床嘛!我们多点耐心,多给孩子一点...

2020-10-19 阅读全文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它们必将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

2021-06-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