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8大策略让宝宝不怕生

发布时间:2021-08-05 宝宝入园 幼儿园游戏策略 宝宝班教育笔记

孩子胆小怕生,见到陌生人就又哭又闹,这可急坏了很多妈妈,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呢?

洋洋最近特别认生,只要出去见了陌生人就躲得远远的。如果有人跟他打招呼,她就毫不领情地大哭起来,哭得人家不知所措。有人来家,洋洋一定哭闹不休,直到把人哭走,就算把人哭走了,洋洋还能伤心地哭上十多分钟。为这事,妈妈烦恼不已。

专家点评

“怕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在3-4个月时已能对妈妈做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宝宝,他就会冲妈妈乐,以此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当妈妈在屋里走动时,宝宝的目光就会追随妈妈的身影移动,并表现出明显的想要得到妈妈关注的表情。一旦妈妈不予理睬,宝宝就会哭闹。如果发现妈妈不在视线内,宝宝也会以大声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5个月的时候,随着宝宝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宝宝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别父母和其他人。

6个月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爱好等情绪,对熟人表现出明显的好感,并且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亲近程度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出过敏反应,对妈妈则最为依恋。

8、9个月的宝宝认生的现象更为常见。1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什么都好奇,再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就使得他们有了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对父母和亲人仍然非常依恋,一旦遇到他从未见到过的人和物体,就可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因此,这一时期的宝宝是独立性和依恋性并存。

即便到了2、3岁,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惧,这是宝宝发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宝宝出生以后所处的家庭教养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宝宝认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怕生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确引导而任其自然发展,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影响宝宝的社会化进程。

解决策略

1、提前预防

在宝宝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带宝宝多接触其他人。比如,让家里其他人员帮着给宝宝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让宝宝不太熟悉的人逗宝宝玩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帮助宝宝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yjs21.CoM

3、别强迫宝宝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宝宝怕生问题时绝不能一厢情愿勉强宝宝和谁亲近,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当陌生人到来时,如果宝宝怕生,可以允许他熟悉情况后再逐渐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宝宝不愿意跟陌生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见宝宝不认识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宝宝,并且不管宝宝多认生,都以轻松愉快的态度面对陌生人,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很快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宝宝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4、尝试投宝宝所好

一般宝宝比较喜欢年轻女性和小宝宝,因此,让宝宝接触陌生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当带宝宝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宝宝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宝宝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围还有许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用不着害怕。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这些特点,尽量围绕宝宝的喜好来扩展宝宝的社交圈子。

5、找机会发挥宝宝强势

平时多观察宝宝,看他究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培养宝宝特长,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可以增强宝宝自信心。宝宝的自信心增强了,怯生的心里也就会逐渐减弱。

6、培养宝宝安全感

父母对宝宝的态度、情感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照料宝宝、与宝宝接触的时间最好固定,尽可能避免宝宝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尤其不能以“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给谁谁”之类的语言威吓宝宝。

7、切忌溺爱宝宝

被溺爱的宝宝很多会胆小。比如看见宝宝正爬向床边,不要表现得过于吃惊;宝宝磕碰了一下,不必过分安抚;宝宝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让宝宝自己拿等等。多数宝宝对成人的态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对宝宝总是很担心、很焦虑,宝宝多半就会变得比较胆小。过分认生就是这种养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当

宝宝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喜欢离对方有一定的距离,不喜欢陌生人触及自己的身体。因此,当你抱着宝宝遇到熟人时,可先自然地与对方打个招呼,谈谈话,待宝宝习惯后再告诉宝宝对方是谁。等到宝宝与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让他们摸摸宝宝甚至抱抱宝宝,千万不能很突然地将宝宝交给“陌生人”抱,以免加强他的戒备和紧张心理,反而让他更为害怕。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调教宝宝顽皮五大策略


导读: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

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不妨试试下面的策略,总有一个会见效的。

1、适当丢脸策略

如果孩子早上起床后因为磨蹭或打闹而耽误了上学的时间,不妨就让他穿着睡衣去学校。父母还可以当着同学的面,给孩子大大的分别拥抱和响亮的吻别,对6岁以上的小“男子汉”来说,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2、挨饿策略

如果孩子经常不吃完饭菜,那么索性饿他一顿。在直接送孩子上床前,让孩子看着父母把他喜欢的饭菜吃光。

3、零用钱策略

从小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必须受到扣钱的惩罚。如果孩子实在很顽皮,当月的零用钱被扣光甚至要倒扣时,你可以让他先欠着钱,然后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作为抵押。一直到下月“发薪日”,他还清了欠款才能赎回玩具。

4、劳动策略

不要担心自己在奴役孩子,要尽早培养孩子为别人服务的习惯。对小孩子来说,煮简单的食物、打扫房间、帮父母拿拖鞋和啤酒是光荣的任务。

5、“失去”策略

如果孩子老是学不会自己收拾玩具,那么就给他一个最后通牒。如果24小时内还不整理干净,那么他将永远失去这些玩具,而且父母也不会再给他买玩具了。如果孩子还是不听话,那么就要把最后通牒执行到底,因为一旦食言,孩子将永远不会把父母的话当真了。采取这个策略前,父母要先考虑清楚,是不是真的舍得把自己花钱买的玩具扔掉。

培养好性格宝宝的策略


导读:宝宝的良好性格是靠平时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作为宝宝的父母就更加要注意给宝宝做个好的榜样,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相信拥有良好性格的宝宝,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更能经历风雨,取得成功的。

相信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有的宝宝因懂事而大受周围人的赞赏,而有的宝宝则因为乱摔东西、喜怒无常而让人哭笑不得、手足无措。有些宝宝从小就表现出有主意,比较任性,令父母“头疼”,其实对待宝宝是要有策略的,父母的很多行为都会影响宝宝的性格发展。

策略1:对待宝宝要有耐心

以尽可能的耐心最大限度地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宝宝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亲以怎样的态度对宝宝,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宝宝性格的一部分。必要的时候,要让宝宝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是合理的。例如父母亲在忙很重要的事情,就可以耐心地告诉他,让他知道你忙完了会再去陪他。

策略2:言出必行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偶尔骗骗宝宝是无所谓的,要知道宝宝对欺骗是很敏感的。要时刻让宝宝意识到你答应他的事情你一定会去做,一方面让他获得信任,另一方面在他面前树立威信。

策略3:始终如一

做任何事情要始终如一,处理同样的事情要给出同样的标准,让宝宝明白任何事情的原则性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因为父母亲可能忘记你给出的标准,但宝宝是不会忘记的。

策略4: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宝宝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即使是父母,也无权让他们事事都按你的意愿来完成。例如,强迫宝宝参加或学习各种他不感兴趣的学习班等。凡事可以和宝宝商量,这样既不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又能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主见性。

策略5:忽视宝宝的无礼要求

有时宝宝会提出无礼的要求,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不能满足,一次也不能妥协。有时宝宝不会马上放弃自己的要求,他会试探性地观察父母的态度,因此父母一定要态度坚决,完后和宝宝以理沟通。

策略6:适当地给宝宝一点权力

有时,宝宝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这时不妨给宝宝一点选择的权力。比如,妈妈在厨房切菜,宝宝也想尝试,父母可以让宝宝帮忙洗菜,做些辅助性工作,这样既可让宝宝远离危险,又能让他体验到参与厨房工作的快乐,并告诉宝宝刀是很危险的东西,不能随便碰。

策略7:让宝宝承担一点责任

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责任感,让宝宝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承担责任。比如自己玩好了玩具要收拾干净;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担后果,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

策略8:让宝宝了解别人的感受

学前的宝宝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因此得让宝宝学会了解别人的感受,体谅别人。比如,让宝宝了解父母的感受,体谅父母的辛苦。让他知道父母忙的时候,宝宝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打别人,别人会痛的;当人遇到困难是很希望得到帮助的,等等。

宝宝的良好性格是靠平时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作为宝宝的父母就更加要注意给宝宝做个好的榜样,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相信拥有良好性格的宝宝,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更能经历风雨,取得成功的。

宝宝怕生的原因


导读:2岁以后的孩子仍有怕生现象,那就得赶快纠正,否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体做法很简单,那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增加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不断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识记能力和记忆储存能力。

3个月大的小宝宝,亲友来访,多会手舞足蹈笑脸相迎。可是过了两个月后亲友再来访时,竟又哭又反抗,并极力躲避。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3个月以内的婴儿,虽能感知人脸的模样,还能逐渐辨认出亲近之人和陌生人,不过,却无记忆保存能力,因此转眼便忘。可是到了5-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出现记忆储存能力,不仅能区分亲人和陌生人,而且对陌生人还会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会出现哭闹、拒抱的怕生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婴儿的感知能力和识记能力在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过程,也是一种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到了18个月以后,由于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增多,“见多不怪”,宝宝会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感,怕生现象逐渐消失。

如果到了幼儿期还怕生,那就得在家长身上找原因了。不少家长总是让幼儿生活在自己视野范围内,很少让幼儿与外界交往,怕宝宝在外面会闯祸、受欺侮,还怕宝宝染上疾病。加之现在家庭结构多为三口之家,居住结构多是独门独户,使幼儿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惟有与父母在一起最安全”的心理定式,见到陌生人则恐惧不安。2岁以后的孩子仍有怕生现象,那就得赶快纠正,否则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具体做法很简单,那就是“走出去,请进来”。增加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不断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识记能力和记忆储存能力。带幼儿在生活小区散步、游玩,与年龄相仿的幼儿一起玩耍等都是必须的举措。

相关推荐

  • 让宝贝不说“狠话”的策略 “我踢死你!”“我揍死你!”当这些“狠话”从天真无邪的宝贝嘴里蹦出来,难免让我们做父母的听得毛骨悚然。怎样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一封妈咪来信引发的问题 一位妈咪的来信中写到: 女儿妮妮2岁10个...
    2021-12-06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宝宝见陌生人不怕生  出生三四个月的孩子,是不认生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会拒绝,可以玩得很高兴。当然,他只要见了妈妈,或是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他也会转头去找妈妈,而放弃陌生人。 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害怕生人了...
    2022-02-21 阅读全文
  • 训练宝宝不怕生 导读:通常宝宝在5~7个月时有怕生的表现,见到生人会大哭,怕生人碰,这是正常的。但1岁以后如果仍然很怕陌生人,很怕新环境或对新的物品总高度警惕,不敢接近,总是粘家人的话,就显示出宝宝开始启动缓慢气质了...
    2021-08-20 阅读全文
  • 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策略 别以为小宝宝没有脾气,没有性格,只要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其实小宝宝跟成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性格。对待不同气质的宝宝,新手爸妈要采取不同的养育法,这不但有利于气质宝宝的培养,也会纠正宝宝性格...
    2022-03-05 阅读全文
  • 调教宝宝顽皮五大策略 导读: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 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
    2021-11-25 阅读全文

“我踢死你!”“我揍死你!”当这些“狠话”从天真无邪的宝贝嘴里蹦出来,难免让我们做父母的听得毛骨悚然。怎样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一封妈咪来信引发的问题 一位妈咪的来信中写到: 女儿妮妮2岁10个...

2021-12-06 阅读全文

出生三四个月的孩子,是不认生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会拒绝,可以玩得很高兴。当然,他只要见了妈妈,或是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他也会转头去找妈妈,而放弃陌生人。 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害怕生人了...

2022-02-21 阅读全文

导读:通常宝宝在5~7个月时有怕生的表现,见到生人会大哭,怕生人碰,这是正常的。但1岁以后如果仍然很怕陌生人,很怕新环境或对新的物品总高度警惕,不敢接近,总是粘家人的话,就显示出宝宝开始启动缓慢气质了...

2021-08-20 阅读全文

别以为小宝宝没有脾气,没有性格,只要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其实小宝宝跟成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性格。对待不同气质的宝宝,新手爸妈要采取不同的养育法,这不但有利于气质宝宝的培养,也会纠正宝宝性格...

2022-03-05 阅读全文

导读: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 面对顽皮的孩子,开始时,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动,此时能做的也许只是需要一点点特别的关注。当你冷静下来后,...

2021-11-2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