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小窗户”关上了
发布时间:2021-08-03 教育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以后,每到中午睡觉时,我一说儿歌,孩子们马上就不说话,不乱动,安静的入睡了。
睡午觉是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情。只要有几个幼儿不睡觉,便会惹得其他幼儿不能安静的入睡。
孩子们一走进休息室,便像进了儿童乐园一样,立刻沸腾起来。我大声喊:“别吵了,快躺好,闭上眼睛!”仍是不尽如人意。
一次睡午觉,李雪薇小朋友轻声问我:“赵老师,睡觉时是不是要关上‘小窗户’呀?”我感到很奇怪,向四周看了看,“窗户已经关上了呀。”“不是,是小眼睛。”原来她把眼睛当作小窗户,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呀!她的话启发了我,我立刻指着眼睛和嘴巴,对小朋友们说:“现在,让我们关上眼睛小窗户,嘴巴小门儿,好不好?”孩子们齐声说好,并马上躺好,闭上了眼睛和嘴巴,我还编了一首小儿歌:小窗户关上了,小门儿关上了,小朋友,睡着了。我教给孩子们,他们很快便学会了。
以后,每到中午睡觉时,我一说儿歌,孩子们马上就不说话,不乱动,安静的入睡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用爱心开启幼儿的窗户
教育随笔:用爱心开启幼儿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老实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育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听着这样的话内心暖暖的,带着这样的话工作劲头大大的。小班幼儿带着恐惧带着情绪入学了,我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来面对他们。无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是我心头珍贵的宝贝。钟佳明个头小,胆小,总是默默流泪,我每次经过他身旁的时候总是投以赞赏肯定的目光,让他知道老师对他的肯定,三天以来,他的眼神中慢慢有了自信和快乐的光芒;孙若博一个像孙悟空一样有着“七十二变”的功力,爬柜子跳桌子躺地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就是一次在他在奔跑过程中撞到了门,被我及时抱着没有受伤而因祸得福的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此他的小耳朵里慢慢听进了我得关心和问候。
那么的汗水的付出不会白费,孩子们逐渐习惯了老师的存在,也慢慢对老师有了依赖和关心。中午在给小朋友放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韦楷铭赶紧跑了过来,关心的说:“老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都说了对不起,那一刻,我感动的谢了孩子们,不忘在韦楷铭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那还有什么疼痛啊,心里满满的甜蜜啊!
这些天虽然十分辛苦,但是看着小朋友点点滴滴的适应真的还开心。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得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的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因爱而耿生动有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投入到了解幼儿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引领和塑造!
幼儿教师随笔:我要上小学了
这学期,孩子普遍感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种长大的感觉,引发了孩子模拟做小学生的愿望。他们背起了小书包。但是背书包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要当小学生的渴望。“老师,小学里有班长对吗?”“小学生一直考试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考试呀?”乐乐还说:“我姐姐的书包里有很多书,有许多本子,还有词典呢!可是我们的书包里只有一点点。”……面对这么多问题和好奇,“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就这样产生了。为了让孩子更能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我们打算参观小学,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飞飞发现了小学里分男厕所、女厕所,而且男女厕所的布局也是不一样的;宝宝发现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他们在跳绳、跳橡皮筋;还有的说我们没有班长,小学里有班长,我们能不能也有啊;平平说:“小学里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有三面国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飞飞马上接口道:“不对,我们幼儿园也只有一面国旗,还有二面是我们幼儿园的旗子和奉浦开发区的旗子。”我听了笑着说:“对,每一个国家只有一面国旗。我们幼儿园中间的是我们的国旗,左边的是我们的园旗,右边的是奉浦开发区的区旗。”
1.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做小学生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带孩子去实地参观小学,满足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
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
3.孩子们能认识一些基本常识。如:每个国家都只有一面国旗。
教养支持:
1.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我们带孩子去参观了奉浦实验学校,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在参观中,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也解决幼儿的质疑。因为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有的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如“绿领巾什么时候带”“红领巾什么时候带”“中饭在哪里吃?”“几点上学,几点放学”等等。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他们向小学的哥哥姐姐提出各种问题,亲密的交流,而我只是一个参与者,给予幼儿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使幼儿体验到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美好情感。而最终让幼儿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盼望作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
2.在幼儿园也可满足幼儿做小学生的愿望。如:在区域活动中模拟小学生课堂,让孩子想小学生一样上课。每星期选个班长,满足孩子想做班长的渴望,并了解小学的班长负责什么工作。
小班教育随笔:我爱上幼儿园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小班的孩子已经开学半年了。每个孩子和之前相比,都有了比较显著的成长与进步。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这个学期来了有一位叫珂珂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直拉着奶奶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奶奶,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珂珂满眼含泪地松开奶奶的手。珂珂的奶奶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珂珂这孩子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她也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直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珂珂。在玩区域游戏时,珂珂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珂珂,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玩娃娃家。”我微笑地对珂珂说:“老师和你一起看好吗?”珂珂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起玩起了玩玩家,开始是我玩,珂珂就单纯的看着,看着看着,珂珂也不由自主的和我一起玩了起来,我高兴地说:“珂珂,你好棒呀!能自己玩万玩家。”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和珂珂一起玩,珂珂玩的可开心了。
第二天,珂珂和奶奶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奶奶特别开心地对我说:“孙老师,太谢谢你了,珂珂之前特别害怕上幼儿园,可今天一早说,奶奶,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望着可可奶奶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通过这件生活中的小事,我深深感触到,刚入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他们从最初离开父母怀抱的焦虑与不安全中顺利过渡过来,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幼教随笔:“破窗实验”之于师幼关系
破窗实验——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心理学家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
破窗实验——心理学家将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摆放在某社区,几天后发现这辆汽车仍然完好无损。于是,心理学家将这辆汽车的一个窗户打破,结果没过多久,这辆汽车的其他几个窗户也被打破了;又过没多久,这辆汽车被人偷走了。
针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的破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更换或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其实,不仅窗户玻璃被打破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玻璃,而且其他方面的东西被打破也会暗示别人去打破更多的东西。
这个实验带给我一个启示:孩子一有问题行为就应该制止,不然事情就会越来越糟糕!
于是在实际面对孩子的时候,我试图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引导指正。比如做早操时,范范蹲下玩,用手勾画方砖间隙的泥沙,我就提醒他站好队。他不听,我就跟他讲做操应该怎样做,站队应当如何站,老师喜欢你认真做操的样子,云云。可是他就是不买帐。更糟糕的是,别的孩子也模仿他的样子,好象做特别有意思的游戏似的,上劲地玩起来。说了这个,那个蹲下,此起彼伏,象是捉迷藏。再比如上课时,CC突然站起来做个鬼脸,搞得大家哈哈大笑。自然我要教育一番,提醒她注意常规要求,遵守活动纪律。照理说应该好了吧?结果更晕了,他居然躺在地上装睡,可乱套了。
事后我跟范范交流。我问他来幼儿园高兴吗?他说不高兴。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我老批评他。我懵了。我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有错必纠,这有什么错?再说我并没有经常批评他呀!我反思自己的言行,才恍然大悟:好像只有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之间才有互动-——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做的好的时候我毫不吝惜表扬,可是经常做不好,自然批评也就多。孩子的感受就成了这样!!
CC妈妈说,多表扬我的孩子,她可勇敢了!在头皮上打针,只要一表扬,就一点儿也不哭!吃药不论中药西药,从不皱眉头。说心里话我挺佩服她的,我象她这么大的时候最怕打针,一打针就哇哇的哭。不过上课搞鬼,又实在不想表扬她!只有从她的上课表现来分析:她有病,来园时间少,与孩子交往合作的活动少,所以经常搞个出格的来吸引别人的眼球。看来是我关注她的优点少,一味批评教育,没给她足够的表现机会。
鉴于此我认为,有错必纠对于幼儿是不合适的,不符合《纲要》中所提倡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的要求。老盯着可能或正在出现的“破窗”,就防不胜防,孩子就难以建立起自己内在的纪律。不如换一个角度,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严重错误都可以忽略,只要是闪光点都可以放大影响。后来我改变了评价策略:好事情能表扬的,我就尽量表扬,越是当着家长越表扬;不好的我能假装看不见的就假装看不见,我不接你的招,非批评不可的我就私低下提醒提醒。后来两个孩子都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表现越来越好。
幼儿园教育随笔:用爱心开启新生幼儿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老实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育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听着这样的话内心暖暖的,带着这样的话工作劲头大大的。小班幼儿带着恐惧带着情绪入学了,我每天都得打足了精神来面对他们。无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是我心头珍贵的宝贝。陈洋个头小,胆小,总是默默流泪,我每次经过她身旁的时候总是投以赞赏肯定的目光,让她知道老师对她的肯定,三天以来,她的眼神中慢慢有了自信和快乐的光芒;孙雨泽,一个像孙悟空一样有着“七十二变”的功力,爬柜子跳桌子躺地上,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就是一次在他在奔跑过程中撞到了门,被我及时抱着没有受伤而因祸得福的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此他的小耳朵里慢慢听进了我得关心和问候;毛笑謦,一个让我无限怜爱的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一个从来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他表现的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彷徨和不安,一次次他的小小的身体蜷缩在了我得怀里,第一次,我告诉了他:孩子,老师像妈妈,以后我就是你幼儿园里的妈妈。。。。。。
那么的汗水的付出不会白费,孩子们逐渐习惯了老师的存在,也慢慢对老师有了依赖和关心。中午在给小朋友放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李宇欣赶紧跑了过来,关心的说:“老师,对不起,都是我不好。”其他孩子听到了纷纷都说了对不起,那一刻,我感动的谢了孩子们,不忘在李宇欣红扑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那还有什么疼痛啊,心里满满的甜蜜啊!
这些天虽然十分辛苦,但是看着小朋友点点滴滴的适应真的还开心。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得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的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的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因爱而耿生动有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投入到了解幼儿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引领和塑造!
幼教随笔:下雨了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到户外活动时间了,我刚要组织孩子们出去,同班老师说:“外面下雨了。”我走近窗前一看,果然地面都湿了,雨还在悄悄下着。
“哎,真没劲,怎么会下雨呢?”“就是啊,为什么呀?”孩子们议论着,眼巴巴看着窗外。
我知道,此时孩子们并不是真想知道下雨的原因,而是觉得玩不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我理解孩子们的想法,也接受孩子们沮丧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要设法引导孩子们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于是,我也跟着说:“就是的,怎么会下雨呢?”我的话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的目光一起转向了我。抓住机会,我的话锋一转:“不过,春天下雨有没有好处呢?”
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有好处,刚发芽的小树喜欢下雨。”
“小花也喜欢下雨,下雨小花才开得多呢。”
“对呀,小动物也得喝水。雨下在地上,小蚂蚁、小蜗牛就有水喝了。”
“下雨还能让空气变干净呢!雨停了咱们再去玩,对身体还有好处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说起下雨的好处,刚才沮丧的情绪早已烟消云散。
当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当老师的要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弄清问题出在何处,引导孩子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小班教学随笔:我把课堂搬到了户外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谁说课堂就一定在室内?谁说课堂就一定离不开桌椅板凳?谁说课堂就一定有笔墨书本?我说课堂在户外,户外的知识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微风徐徐,我把小班阅读课搬到户外,小朋友搬小椅子围坐里外两层半圆形,我坐在圆心。
孩子们很安静,首先问小朋友:“今天小朋友感觉热不热啊?”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热!”“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我们一起来找找夏天吧!”“夏天在哪里?”有的小朋友回答:“夏天在身上。”“身上怎么样啊?”“身上热。”“小朋友看我戴了顶草帽,那夏天是不是在头上啊?我又提示了曲老师手拿冰糕在逛街呢,那夏天在哪里?”“夏天吃冰糕。”孩子们太可爱了。正好园内有棵枣树,我用手指着树说:“小朋友看,你听到叫声了吗?树上有知了,我小心地把它取下来让小朋友看看。夏天来了,知了在树上叫,来表示它高兴呢!”接下来,我又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大池塘,
幼教随笔:画上的“小鸡鸡”
源源和小朋友又开始画画了,一会儿,一条漂亮的裤子出现了,小朋友又在讨论别的话题,早已淡忘了刚才的事情,看着这幅作品,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做出批评孩子的傻事。
有一次,美术活动是画自己的好伙伴,小朋友可高兴了,边说边画,特别兴奋。画了一会儿,他们又在一起交流自己的“佳作”。源源指着自己的画正在向乐乐介绍呢!我也忍不住走过去凑热闹:“你画的是谁呀?”源源说:“老师,我画的是大浩!这是我。”乐乐说:“老师,他还给他们画上了小鸡鸡呢!”源源很自豪的看着我,从孩子的眼睛里,我看到一片纯真……源源还兴致勃勃的说:“在这儿!”我想,孩子正是认识性别的年龄,他们是十分天真的,而成人更不要顾弄玄虚。于是,我笑了:“你真棒,能区分男孩和女孩了,不过把小鸡鸡露出来可不好,会生病的,快给你的好朋友画一条裤子吧,看谁画的漂亮!”“好啊!”
源源和小朋友又开始画画了,一会儿,一条漂亮的裤子出现了,小朋友又在讨论别的话题,早已淡忘了刚才的事情,看着这幅作品,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做出批评孩子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