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午睡一声令下 这样对孩子好吗

发布时间:2021-07-13

幼儿园说课稿天生一对。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更需要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行为,而教育笔记是老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园午睡一声令下 这样对孩子好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睡眠时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对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午睡能够消除大脑皮层产生的疲劳,有利于幼儿精力充沛地完成下午的活动。

然而,几乎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午睡困难的幼儿。下面几个案例反映出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午睡中的矛盾之处:

家长案例一:

教师介绍说,孩子在幼儿园里,中午总不睡觉。别的孩子只是偶尔不睡,我们家孩子天天不睡,无语了。教师陪在边上,他也不睡,教师一走开,竟然还坐起来玩上了。

家长案例二:

我的宝宝去幼儿园两个半月了,他要么全程不睡,要么在13:00以后睡,所以没有睡好,又被叫了起来,就不断地哭。反复几天便上火发烧了,很是头疼。尝试过按照幼儿园的时间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但没有效果,感觉他像是怕幼儿园似的,每天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还高高兴兴的,到了幼儿园就嚎啕大哭,不愿进去。请问我是不是应该换个幼儿园?

有些幼儿为什么不睡午觉?教师到底怎么做才是相对合理的办法?我们今天就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美国《幼儿学习教育环境评量表》,来分析在午睡环节教师如何做才能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幼儿睡午觉存在个体差异

多数幼儿都需要午睡,而有的幼儿午睡时间较短、入睡慢或者根本不需要午睡。这是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儿童对午睡的需要也具有个体差异性。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遗传基因的差异。由于遗传基因不同,幼儿所需睡眠时间长短在新生儿时期即表现出个体差异性。有的婴儿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的则需要睡十几个小时。这一差异会在幼儿园阶段午睡中有所表现,甚至会一直保持到成年阶段。

活动量不足。家庭对幼儿过度保护现象蔓延到幼儿园,幼儿园出于对幼儿的安全考虑,不敢让幼儿做任何带有冒险性质的、体力消耗较大的户外活动。很多教师只让幼儿进行安静的游戏,虽然能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但是活动量不足以消耗幼儿的过剩的精力,致使其在午睡时难以产生足够的睡意。

睡眠环境与家里不同。有些幼儿只习惯于在家里自己的床上睡觉,离开自己的小床,无论怎样都睡不着。如果教师要求幼儿必须睡午觉,他们就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紧张的午睡氛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弱,时而会发出声音,时而做些小动作。有的幼儿经常会被教师向家长“告状”,结果遭到父母的严厉批评,让幼儿对午睡产生紧张感,越紧张就越睡不着,渐渐地产生恐惧感,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没有规律的午睡习惯。有些家长生活不规律,造成很多幼儿在家里没有形成规律的作息生活习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幼儿睡眠时间经常变换,有时睡得早,有时睡得晚;有时睡午觉,有时不睡,甚至根本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这些都是造成幼儿在幼儿园不肯午睡的原因。还有的幼儿晚上睡得很充足,或者早上起得晚,到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还没有困意。

缺少依恋物和安全感。有些幼儿需要特定的依恋物才能入眠,例如自己的毛绒玩具或者小枕头之类的东西。安全感缺乏的幼儿离开依恋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而有的幼儿园出于安全的考虑禁止幼儿将个人物品带入园内,更不让带入睡房。

午睡为何要尊重幼儿差异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这只是多数儿童的共同发展规律。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曼(Feldman.D)关于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说明儿童发展具有个性化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差异化、个性化地对待每一个儿童。

《指南》强调,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在健康领域,身心状况中规定:“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中,要求3—4岁和4—5岁幼儿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而对5—6岁幼儿则没有做出相应规定。

可见,《指南》在关于午睡的规定中主张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但是,《指南》中对于教师如何解决幼儿午睡中的个体差异问题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法。美国《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中则给出一些评价幼儿午睡环境的标准,或许能给我国的幼儿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美国《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修订版)(ECERS-R)中关于儿童午睡的环境评价共分四个等级,根据幼儿园不同的午睡环境分别可以评定为1-7分。其中得1分为午睡环境不适宜儿童;得3分达到最低要求;5分为好;7分为优良。

我们重点研究量表中5到7分,即达到良好和优良的环境要求。5.1提到“帮助儿童放松(例如,提供可怀抱的玩具、轻柔的音乐,给儿童揉背)”。幼儿园午睡环境若想达到优良,需要做到7.1中所规定的:“午睡/休息时间表灵活,可以满足个别儿童的需要(例如,游戏时玩累了的儿童可以有地方休息)”。7.2“提前起床或不需要午睡的儿童得到照顾(例如,允许提前起床的儿童看书或安静地游戏,为不需要午睡的儿童另外提供空间和活动)”。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者或者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强迫不需要午睡的幼儿进行午睡是真正尊重儿童的表现吗?是为了便于管理的目的,还是以养成好习惯为借口忽略儿童的个体差异?

教师怎样尊重幼儿个体差异

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办法“对症下药”解决午睡中的个体差异问题:

对于多次尝试,证明完全不需要午睡而下午又一直精力充沛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不要打扰其他小朋友午睡,但是教师要给予足够的监管。

对午睡较晚的幼儿,教师可以允许他们在自己身边叠纸、看图书或者做一些安静的游戏等,待其神经系统安静下来产生睡意时自然入睡;早起的幼儿也可以做类似的活动。

对入睡慢、喜欢做小动作、跟他人说话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对他们说些悄悄话,或者轻拍、爱抚等方式,使他们安静入睡。

对待新入园哭闹、不肯上床入睡或入睡慢的幼儿,教师除了与正常幼儿同样采取放轻音乐、讲故事、说儿歌等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与家长相似的办法安慰幼儿午睡。

教师可以把好动的和入睡慢的幼儿的床分开排放,否则他们会相互影响,不利于及早入睡;

教师要跟家长交流,让家长带领幼儿周末在家里也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午睡。

让依恋物伴着幼儿午睡。幼儿园应该理解幼儿的特殊心理需求,允许幼儿带一些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物品,比如玩具、毛巾被、小枕头等进入睡眠室。依恋物或者幼儿熟悉的物品能让幼儿感到亲切,产生足够的安全感。任何时候都不能强制幼儿改变对依恋物的依恋。

总之,希望我们的幼儿教师能按照《指南》和《幼儿学习环境量表》中的规定尊重幼儿午睡的选择权,满足他们的个体差异,让他们身心快乐地健康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一声声“妈妈”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由于小四班的一个老师请假了,所以我去他们班帮忙,跟孩子们一起吃饭。我跟小四班的孩子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他们都叫什么,所以,每个孩子我都叫宝宝了。一个小朋友吃完了馒头,我去问她:“宝宝,还吃馒头吗?”他瞪着小眼睛看着我说:“妈妈,我还吃。”虽然不是第一次有小朋友叫我妈妈了,但是这次还是有点惊讶。以前是我们班的孩子叫妈妈,这算是第一次见面的孩子怎么会叫妈妈呢?我把馒头给她后,她笑笑说:“妈妈,我喜欢你!”我笑了笑说:“宝宝,我也喜欢你啊!”吃完午饭,收拾好东西,带孩子出来散步的时候,我才知道那个小朋友叫敏敏。我又问她:“你叫敏敏啊?你为什么要叫我妈妈呢?”敏敏说:“因为你叫我宝宝了,在家里我妈妈就叫我宝宝。”原来是这样啊,我叫她宝宝,所以她才叫妈妈的,孩子真是太可爱了。饭后散步的这段时间,短短的二十几分钟,孩子们就和我熟起来了,一个跟着一个学着叫妈妈,让我感到很欣慰啊,至少对孩子们来说我不是陌生人了,对孩子们来说我是容易接近的,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孩子相处,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啊!

教育随笔:一声“老师”


教育随笔:一声“老师”

我一直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一个神圣的称呼,虽然它不像医生那样可以救死扶伤,但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孩子们幼小心灵洒下爱的种子的播种人。

还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一写作文“我的理想”,我都会毫不犹豫的写下“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我现在从事的是幼儿教育,但其责任之重并不亚于小其他老师,反而,我认为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因为我们要面临的孩子是一群3到6岁的小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张洁白的纸,等待着我们去给他们涂上七彩的颜色,带领他们去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从孩子一大早来到幼儿园进行晨练开始,从洗手、喝水、做操、上课、吃饭、午睡、锻炼一直到放学,这其中的琐琐碎碎我想只有经历过这一行的幼儿教师才会有深深的体会,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既要保证孩子在幼儿园能有所学、有所玩、有所进步,又要保证三十多个孩子的安全问题,不能让他们磕着、碰着、受伤,那怎样合理地组织他们安全又有序的进行一天的幼儿园日常活动呢?这就是给老师们的一个考验。除此之外,还会有孩子打闹、一些家长不配合等等出其不意的事情,那老师们又该怎样去应对呢?下班了,老师还有开会、教研、写教案、准备教玩具、布置环境、排练节目等一系列做不完的事情,那我们又该怎样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呢?所有的事情,一件一件,堆积如山,但是还是需要我们加班加点地去完成,那又是什么力量督促着这些幼儿教师呢?我认为,就是“责任感”。

只有责任感才会促使我们去用心、去尽最大的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也只有一声“老师”让我们意识到肩头的重大责任。同时,我也愿意用更多的付出来无愧“老师”这一神圣称呼。相信自己,不断前行!

一声应答,一种肯定


一天早上我们小朋友排好队出去散步,我若有所思的跟在孩子们的中间,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笑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在听着。突然我们班的一诺小朋友,快步走到我的身边,拉了拉我的手,追问到“朱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我“嗯”了一声。“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呀?”我一阵惊奇“没有呀!”这时我突然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回答,还轻轻的摸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那为什么我喊了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一诺似信非信、满脸的疑惑不解,我带着有些“负罪”的内疚心里,连忙解释道:“刚才啊,老师在想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来不及和你说话呀,真对不起了”。一诺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也似的向队伍跑过去,向身边的孩子说:“朱老师是非常喜欢我的”。望着那小小的身影,心里突然莫名的一颤,原来一声回答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们虽然不是懂得许多大道理,但是仅仅的一声回答,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肯定,如果在早上他们来“问候”时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回答,他们会怎么样呢!由此我想了很多,对孩子所说的、所作的都要认真地去倾听、去配合,孩子很注意观察我们的一言一行啊!以后要多加注意!

一声笑声换来的不开口


今天上小班英语课,一开始课堂气氛很好。就在我叫一个一个小朋友念单词纠音的时候,红红一念出声,就听见在一旁的两位老师咯咯的笑了一声,我也微微笑了一声,示意红红念错了,再跟着老师念一遍,把错误的纠正过来。岂料红红始终不愿再开口了。这时我才知道,我和老师们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让一个小女孩的心受到了狠大的打击。没办法,我只有继续进行我的教学,在这期间,我时不时地观察红红,她总是低着头,不看老师,也不跟着念。此时我的心是如此的内疚。

下课了,我单独找到红红,问她:“红红,为什么不跟老师念单词?”红红悄声说:“老师,我不敢,怕念错。”听了她的话,我对红红说:“红红,念错了没有关系,改正过来就好了。其他的小朋友一开始很多都没念对,后来只要跟着念,就改正过来了,他们依然是很棒的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也能把音改正过来,也是非常棒的小朋友。”红红听了,主动跟我说:“老师,我念,你教我。”终于,红红开口了。

这件事过后,我跟其他两位老师讲了红红的情况,她们表示很惭愧,都说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我也一样,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育随笔:那一声“谢谢陶老师”


幼儿的礼仪教育已经融入到我们小二班的一日生活中。班级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一天,生活老师陶老师在餐前擦桌子时,无忧说:“陶老师,真辛苦,还要擦桌子。”我听后心里一震:孩子们的观察多仔细啊。陶老师每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像妈妈一样爱着他们,他们心里是有感觉的,他们也很喜欢温柔的陶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没有给孩子们聊一聊陶老师的工作,真是不应该。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都看到陶老师擦桌子了,是吗?”孩子们眨着亮亮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我说:“陶老师擦桌子,还为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啊?”孩子们开始说开了,有的说陶老师扫地很辛苦,有的说擦玻璃很辛苦……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我思索着,平日的教育,再怎么跟孩子们强调用餐的时候要会对陶老师辛苦的付出说声谢谢,可是大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到对每天给他们盛饭、盛汤,餐后还要把他们弄脏的桌子、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的陶老师说声谢谢。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多么缺乏!

我留心着陶老师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拍成图片,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看着这些图片,我问他们:“陶老师在给你们盛饭的时候,有谁说过谢谢啊?”孩子们不说话,我又说:“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都是非常懂事的孩子,都知道陶老师很辛苦,以后陶老师再给你们盛饭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说声‘谢谢’。”

中午用餐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端小饭碗,在我的提醒下,孩子们都用甜甜的声音对陶老师说:“谢谢陶老师!”陶老师可开心啦,不停地说:“不用谢不用谢!”打那以后无论陶老师是发水果还是盛饭、盛汤,孩子们总会对陶老师说声谢谢!

我们一直在强调礼仪教育,其实很多时候,很小的事情都是教育最好的契机点。那一声“谢谢陶老师”,让我们班的小朋友渐渐知道了感恩,学会了礼貌,慢慢地长大懂事。这也是我们开展礼仪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了。

教育随笔: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今天上午第二节活动课上,我背对着孩子们,在电脑前打了点资料。不一会老师喊到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我听着他的回答,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打字,回过头去望一下可爱的朝阳,可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愣住了,只见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因为他的小椅子远离了他的位置,让人生气的是,坐在一旁的另一个小朋友正站在他的小椅子后面,双手伏在椅子背上,正想往前推,当时的情景,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我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这样,我们的安全教育你怎么学的?你这叫什么?”还没等我说完,前面的孩子‘唰’的回过头说:“恶作剧”。“对啊,这多危险啊!”他好像还没反应过来呢,一句话也没说,两只眼睛看着我,眼圈红红的,一脸很委屈的样子。

就在我要发火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说,这不是恶作剧,椅子是他自己弄跑后面的。我顿时发觉我犯了一个极大地错误,我冤枉了他。但是我始终没说出对不起。

现在想起来也后悔死了,但愿对他以后的成长没有影响。

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午睡


现在很多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大多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其实,幼儿在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间、睡眠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外,还有可能是爸爸妈妈的错误教育方式造成的。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睡眠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当人感到疲劳时,很自然就会产生睡眠的要求,但强迫孩子睡觉,往往适得其反。新入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总爱是用双眼睛窥探周围,凝视老师,我会常常在他的床前停一下,给他一个温柔的微笑,孩子会感到十分亲切,可以增加安全感。反复几次,孩子便能安静入睡。对离开亲人、对环境生畏缺乏安全感的新入园胆小孩子,老师亲切慈祥的笑脸足以给孩子带来安慰。就拿我班的砚灵小朋友来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不肯午睡,一到中午就会哭闹着要妈妈,我也从她家长口中知道平时午睡她妈妈都会抱着她陪在她身边,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只有妈妈陪着她她才会午睡的习惯。了解到这一点,我开始主动的与她沟通,每当午睡的时候我会陪在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而她就喜欢来抱着我,这时候我也会很配合的去抱着她,这样慢慢的她开始越睡越安稳也愿意睡觉了,对我也越发的亲近了。其实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过大多在我悉心的陪同下,一个个都可以美美的睡上一个好的午觉。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用真心去对待孩子、教育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心中的乖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孩子。

小班午睡随笔:红花盛开在枕头下


他是个活泼、调皮的小男孩,精力非常旺盛,自控力又弱,所以每天的午睡真是件非常头痛的事。因为他喜欢在床上爬来爬去,一会玩玩枕头,一会玩玩被子,一会又去碰碰边上的小朋友。我走过去耐心和他讲道理,他答应我会安静睡好,可由于自控力弱,他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爬起来、说话,甚至是大笑。没办法,我只能坐在他床边,轻轻拍抚他,不停地提醒他快睡好。在我的不断提醒下,他虽然能躺好,但还是会不停地翻身、弄被子,效果很不佳,有时还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安静午睡。

怎样才能让他自觉、安静地午睡呢?怎样才能让他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呢?我动足了脑筋。

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他又调皮了,我有点生气地告诉他,今天的小红花没有了。没想到他听后哇哇大哭

,不停地喊:“我要的,我要的。”看来,他是很看重小红花的。于是我就想把小红花用到棘手的午睡中,发挥小红花的积极效应,对他起到鼓励、督促作用。

午睡开始了,他又一如既往地在床上动起来,我走过去装作神秘地对他说:“今天小红花想来找朋友了,只要你快快地睡好,它就会盛开在你的枕头下,不信你来试一试。”他一下子被我的话吸引住了,半信半疑地快快躺好,轻轻地闭上眼睛等着花儿的盛开。开始他还会睁开眼睛看看我,我就告诉他,只有睡着了,小红花才会盛开在他的枕头下。慢慢地,他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看到他睡着后,就轻轻地走到他床边,在枕头下放上了一朵小红花。

起床音乐响起了,他迫不及待地掀开枕头看看有没有小红花,当他看到小红花真的盛开在枕头下时,他开心地告诉我说:“我有小红花啦!小红花到我的枕头下了!”十分满足和快乐。

虽然只是一朵小小的红花,但却能让调皮、好动的他自觉、安静地午睡,看来小红花的魅力还真大。我觉得,只要我们老师拥有一颗童心,细致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走进孩子们的心,了解他们的所想所要,那么,再难的事也会变得简单。

教育笔记《幼儿园午睡一声令下 这样对孩子好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天生一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一声声“妈妈”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由于小四班的一个老师请假了,所以我去他们班帮忙,跟孩子们一起吃饭。我跟小四班的孩子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他们都叫什么,所以,每个孩子我都叫宝宝了。一个小朋友吃完了馒头,我去问她:...
    2021-12-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一声“老师” 教育随笔:一声“老师” 我一直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一个神圣的称呼,虽然它不像医生那样可以救死扶伤,但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孩子们幼小心灵洒下爱的种子的播种人。 还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一写...
    2021-05-24 阅读全文
  • 一声应答,一种肯定 一天早上我们小朋友排好队出去散步,我若有所思的跟在孩子们的中间,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笑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在听着。突然我们班的一诺小朋友,快步走到我的身边,拉了拉我的手,...
    2020-09-19 阅读全文
  • 一声笑声换来的不开口 今天上小班英语课,一开始课堂气氛很好。就在我叫一个一个小朋友念单词纠音的时候,红红一念出声,就听见在一旁的两位老师咯咯的笑了一声,我也微微笑了一声,示意红红念错了,再跟着老师念一遍,把错误的纠正过来。...
    2021-09-1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那一声“谢谢陶老师” 幼儿的礼仪教育已经融入到我们小二班的一日生活中。班级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一天,生活老师陶老师在餐前擦桌子时,无忧说:“陶老师,真辛苦,还要擦桌子。”我听后心里一震:孩子们的观察多仔细...
    2021-04-26 阅读全文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由于小四班的一个老师请假了,所以我去他们班帮忙,跟孩子们一起吃饭。我跟小四班的孩子不是很熟悉,也不知道他们都叫什么,所以,每个孩子我都叫宝宝了。一个小朋友吃完了馒头,我去问她:...

2021-12-08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一声“老师” 我一直觉得“老师”是这个世界上一个神圣的称呼,虽然它不像医生那样可以救死扶伤,但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在孩子们幼小心灵洒下爱的种子的播种人。 还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只要一写...

2021-05-24 阅读全文

一天早上我们小朋友排好队出去散步,我若有所思的跟在孩子们的中间,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脆脆的笑声,时时从耳边飘过,而我只是机械的、应付式的在听着。突然我们班的一诺小朋友,快步走到我的身边,拉了拉我的手,...

2020-09-19 阅读全文

今天上小班英语课,一开始课堂气氛很好。就在我叫一个一个小朋友念单词纠音的时候,红红一念出声,就听见在一旁的两位老师咯咯的笑了一声,我也微微笑了一声,示意红红念错了,再跟着老师念一遍,把错误的纠正过来。...

2021-09-17 阅读全文

幼儿的礼仪教育已经融入到我们小二班的一日生活中。班级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礼貌了。 一天,生活老师陶老师在餐前擦桌子时,无忧说:“陶老师,真辛苦,还要擦桌子。”我听后心里一震:孩子们的观察多仔细...

2021-04-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