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集体教学使小朋友受益匪浅
发布时间:2021-06-22 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游戏 小朋友幼儿园游戏中三班小朋友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参差不齐,由于转来的新生较多,这让我们在语言教育上就有了很大的分歧,到底是集体教育还是针对性教育。从幼儿的情况分析,新转来的小朋友大部分小朋友不善言谈,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回答问题很是积极,但在问题的描述和需要的答案中,存在着很多矛盾。
首先我选择的是分组活动,可我发现新来的小朋友几乎不讨论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将新生和老生放在一起,让老生带动新生进行语言活动,这样明显结果大有不同,记得我们上的一节语言课叫《甜饼大家吃》,目标是模仿动物的声音进行角色扮演,我将新生和老分别叫了几个小朋友,一开始有几个小朋友还不好意思,坐在下面的小朋友都着急告诉他们小动物的语言,此时他们不得不张口说话,一个角色不表演,另一个角色没办法进行表演,只见小朋友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角色扮演的语言:“小熊,我最喜欢的糖果送给你”“小熊,我最喜欢的香蕉送给你”“小熊,我最喜欢的萝卜送给你”。最后每个小朋友都能将自己集体活动中的内容融入到阅读表演区中,这不但巩固了所学内容也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鼓励,他们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浅谈小班新转生
教育随笔:浅谈小班新转生
新学期如期而至,本学期我们小三班迎来了三名新转生。其中两名男生,一名女生。这三名新转生中只有女孩年龄稍小些,男生都是适龄幼儿,所以通过一周的学习生活后,三名幼儿很快适应了新的集体生活。在这一周的适应过程中我发现三人都各具特点,个体差异也较大。
如年龄稍大的男生小靖,入园后从没有哭过,自理能力也较强。自己吃饭、如厕盥洗等等都没有问题,就是中午没有午睡的习惯,吃菜也较挑食,集体活动中也坐不住等。这是典型的适龄幼儿未及时入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表现。而相应的年龄最小的女生轩轩,因之前一直陪着中班的姐姐上幼儿园,对于幼儿园有一定认识与经验,所以开学后刚开始的几天表现非常好,她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有礼貌与教师问好等等,各方面适应很快,行为习惯等都较好。但是在三天后开始产生对家长的思念和依赖情绪,不过教师安抚之后也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孩子给我的启示是新生入园前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当孩子入园前已经了解到幼儿园的生活内容,对幼儿园不陌生,甚至喜欢上了幼儿园,那么孩子的入园适应会很快很简单。对于最小的男生鑫鑫来说,他入园的情绪是最不稳定,适应也是最困难的。每天早上他总是哭闹着与妈妈告别,入园后的早饭一般也不吃,只对区角里的玩具感兴趣。而当其他幼儿在做早操和开展学习活动时,他则会不高兴地扔掉早操器械,或者还躲到区角里玩游戏。中午吃饭时,看到自己喜欢吃的菜会很快自己吃完,但不爱吃的菜就坐在桌边生气。午睡时也是当老师坐在他旁边时才能入睡。这一切的表现说明他对于成人的依赖较多。
教育随笔:真善美的小天使
过了近三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对老师和同伴都已经很熟悉了。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带着笑容来到幼儿园参加各种活动,不过我们也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喜欢来幼儿园,但和同伴间的关系并不友好。为此,我们在十一月里加强了孩子间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
首先,我们请孩子们每天带一件自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利用本体性游戏活动和午餐后安静活动的时间,让他们交换玩具。在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别人不借玩具给他而哭,甚至动手打人。于是我们介入其中,告诉孩子们如果你对别人不好,别人就会不喜欢你,当然也就不愿意和你玩。另外我们也经常请孩子们想想,如果别人不愿意借玩具给你,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比如说些好听的有礼貌的话,或则自己带来好玩的东西多和别人分享等。一次在交换玩具的活动中,我们看到倪嘉慧因为没有带玩具不能和别人交换时,她就用自己的语言争取到了玩具,她对一边的高康说:“你喜欢我吗?我们是好朋友,你的玩具借给我玩玩吧。”只是一句话,高康就乖乖的把玩具借给了她。通过经常的练习,孩子们似懂非懂的开始学习和别人客气的交往,渐渐的不再出现抢玩具和打人的现象了。
其次,在户外运动中,我们也常常教育孩子,看到别人摔交时要记得帮助别人,不应该笑话他。同时也请他们回忆自己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因为每个孩子多少都遇到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所以他们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常常能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去扶摔倒的同伴,合作帮助同伴完成比较困难的动作,有时候孩子们看到我们爬到很高的地方挂东西,还会跑过来帮我们扶着椅子,小嘴里还不停的喊着:“老师,你小心点”。看到这些,作为老师的我们心里总是感到暖暖的,当然就忍不住多夸奖他们几句。
除了这些,在语言上我们也注意减少用不雅的词,也让孩子不去批评别人的不对,尽量不说“真难看”“不好”等否定的词,而是多用一些象声词,比如“哎呀呀”“啊呕”等表达自己觉得不好的感觉。在班级里我们也称呼孩子们为“宝贝们”“我的宝宝”,常常问他们“你们想不想我”“你是我的好朋友吗”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孩子们内心善良的一面更多表现出来,同伴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其实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为人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锻炼和积累出来的,如果我们给他们的是美的东西和感觉,那他们表现出来的也是美的。所以我们要心存一份善,多看到阳光的一面,多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情,那我们身边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个个小天使,时时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教育随笔:我的好朋友
今天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一节美术课《我的好朋友》,活动开始,我问:“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孩子们都说喜欢。我问:“为什么?”有个孩子就说:“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于是,我就叫孩子上来,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好朋友长什么样子?孩子们描述的好朋友都差不多,大大的头,小小的嘴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我认真的倾听幼儿描述自己的好朋友,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能用画笔,把你的好朋友画下来吗?于是,孩子们开始画自己的好朋友。
过了15分钟,大部分孩子画完了,我一边巡视孩子们画的画,一边问孩子画的是谁?我问:“王肖然,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爸爸妈妈!”我问:“王依妍,你画的谁呀?他说:“我画的好朋友黄瑾妍!”这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说:“我画的是外星人!”,很有创意的孩子,我看看他的作品,是个外星人的形象,于是,我问:“你的好朋友住在哪里?”他说:“在宇宙上!”我说:“宇宙是什么?”
他很认真的回答:“宇宙是月球以外的地方!”
我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的思维好像也被扩散了一样,我以为孩子们会画出爸爸妈妈还有自己的小朋友,我没有想到外形人也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外星人和宇宙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其实,当幼儿教师的快乐就是教幼儿学习的同时,自己也经常受到启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不但要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童心。
小班教育随笔:感受快乐
为了能更好的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我经常会带孩子们做一些手指游戏。他们会做的手指游戏可多了,有大拇哥、土豆丝、切切菜、毛毛虫等游戏。但他们最喜欢做的手指游戏是《小老鼠》,每当做到小老鼠向上爬5步、6步、7步,嘟……向下滑时,孩子们每次都会开心的笑做一团,快乐极了。
一次,我们又在做小老鼠的手指游戏,甜甜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我们用无名指当小老鼠好吗?”(以前都是用食指)“好,那我们来试一试用无名指当小老鼠吧。”“老师,我们用小拇指当小老鼠吧”阳阳说。“老师,用小拇指当小老鼠吧”、“用中指当小老鼠吧”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道。于是我们换着手指当小老鼠,孩子们开心极了。
通过做手指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又能使孩子的小肌肉群得到锻炼。大大提高其动作的准确性及控制能力。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小小的手指游戏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教育随笔:我的“朋友圈”
教育随笔:我的“朋友圈”
为期一年的课题进行中,针对班上特殊幼儿,我们因势利导,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大多数幼儿在情绪情感、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期间我们特别组织了“我的朋友圈”主题活动,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同时也通过投票、举手表决等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好朋友数量。对于在活动中人缘好,朋友多的孩子,请小朋友一起分析原因,对于朋友圈人数较少的幼儿进行鼓励,帮助其分析原因,改善自己的行为。个别幼儿事后留露出自己当时紧张的心情,“老师我都不敢看,有多少小朋友给我举手,原来还有那么多呢?”后面我们还陆续进行了几次这样的活动,发现孩子们的朋友圈在不断地扩大,一些内向的孩子也逐渐变得大胆、开朗,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开始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
我们的朋友圈活动也引起了家长的重视,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朋友,有些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发现自己孩子的不足,并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尤其是刘禹辰的妈妈为了创造孩子和小伙伴的交往机会,不惜代价在节假日邀请小朋友在家组织活动或进行户外采摘,不但增进了小伙伴之间的感情,也锻炼了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育随笔:我想做天使
教育随笔:我想做天使
今天站队放学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富星推宋佳畅来。我一听,富星平时就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经常性的做一些违反规则纪律的事情,但是,他不会欺负别的小朋友,于是我叫过富星,轻声问他,宝贝,你推宋佳畅了吗?嗯,他点点头。为什么呀?“……”我没听清楚他的话,让他再说一遍,还是没听清,我开始有些生气了。我压住火气,请他再说一遍原因:老师,佳畅站队时抢韩越的位置,我不让她抢,原来是这个原因呀,我释怀了,轻声说:宝贝,下次要说话提醒她,不能动手推小朋友,推人是不对的。富星点点头入队了。我却反思了很久。
现在的孩子都正义感十足,看到其他小朋友受欺负,自己就会充当正义的使者帮助弱小的小朋友,但是,帮助有困难幼儿时,有可能会发生比如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就比较难应付了:我们作为老师又不能不让幼儿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给幼儿正面奖励的同时,也要我们给幼儿反面的教育,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正确的,但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学着和平处理双方的事情,不能和别人起冲突。
我班特设立了:“和平小天使”这个职务,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做个“天使”帮助别人还自己学会处理事情。通过小天使这个职务,我班的幼儿明显的有变化:动手打架的事情没有了,骂人说脏话的小朋友也变少了。
每个幼儿都希望自己就是天使。
教育随笔:做“会商量”的小朋友
教育内容:
糖糖小朋友是一个内心十分强大的小朋友,很有担当的小小男子汉。可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你却有了小心思。经过和妈妈的沟通后,才了解到糖糖的问题,但是糖糖是一个懂道理的小朋友,内心再不情愿也不会便显得很明显。宝贝在建构区活动中动手能力比较强,活动前讲完今天要拼搭的事物,宝贝积极操作,与同伴一起积极的进行着。选材不同的材料进行创意拼搭。遇到问题时,开始以商量的口吻询问对方。可是,紧接着就会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模样。我告诉糖糖,希望玩什么玩具需要与同伴一起讨论办法解决。在老师的指导下,宝贝愿意带着商量的语气和其他小朋友对话。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与同伴的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对建构活动的兴趣就更加喜欢。
教育小结:
区域活动是体现自主、轻松、自由的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宝贝能很好的展现自我价值,操作时会更加专心。投入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实施和游戏。这个时候老师就是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当孩子们出现纠纷时,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相信花朵终究会茁壮长大!
教育随笔:我喜欢哭的小朋友
教育随笔:我喜欢哭的小朋友
“我高兴,我高兴,我就哈哈笑……”
游戏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唱起了刚学过的《表情歌》忽然,我发现小朋友们演唱时无精打采,好像不是很投入,便停了下来,想先引导一下在继续。
“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表情呢。”
“我们喜欢笑的小朋友!”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
“对啊,笑起来多可爱啊。”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我喜欢哭的小朋友!”孩子们顿时哄堂大笑,是谁故意捣乱?恼火的我皱起眉头:“刚才那句话是谁说的?”大家都用手指着小晗,这个小家伙最近是怎么了?以前他可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但最近我发现他退步了:上课不认真听,还常和边上的小朋友说话,今天竟然还故意捣乱?我非要好好说说他不可?忍不住怒火,我喊起他,“你说说为什么你喜欢哭的小朋友?”我想,他肯定说不出理由,那我就借机好好批评他一通?但是他的回答却让我非常意外:“小朋友哭了,一定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我想去帮助他。”听了这话,我愣住了:多么有个性的回答啊?我心里暗暗高兴。
我表扬了他的爱心,并且肯定了他的回答,小朋友们都说:“小晗真棒?”我看到他眼里闪烁着愉悦和自信,接下来的几天,他课堂表现一直非常出色。
也许很多时候孩子会说出让我们不愉快的话,也许孩子们会做就许多让我们头疼的事,当我们指责他们之前,应先问一个为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改变的只是一个评价;对于孩子来说,或许能改变他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