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油菜花开了
发布时间:2021-06-1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春天到了,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冒出了新芽。在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种植园旁边有一小块油菜花地。秦思瑜激动地说:“唉,你们看啊,那边的油菜花开的好漂亮呀!”其它小朋友纷纷转过头去:“哇真的耶,好想去看一看呐。”听到他们的对话,我便带着他们走近了油菜花。黄晨宇在一旁说道:“黄老师,我的家里有很多油菜花呢,我的奶奶带我到田里去看过油菜花。”周围的几个小朋友也附和道:“我家里也有,我们也看过。”“那你们知道油菜花的花瓣有几个呢?”我不禁提问道。一时间所有小朋友都回答不上来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开始仔仔细细地数着油菜花的花瓣,数完了都争先恐后的告诉我:“老师老师,我数到了四瓣花瓣!”“我也是,我也是。”看到孩子们对油菜花那么的感兴趣,我想着不妨让孩子们去试着画一画油菜花吧。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白纸、油画棒、颜料等工具,引导他们根据真正观察到的油菜花,用油画棒画下油菜花的茎,用手指点画的形式去用颜料画出金灿灿的油菜花。孩子们一个个的兴奋极了,认真的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画出了一片美丽的属于自己的油菜花地。
地处农村的地形条件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近距离的接触一些农作物,孩子们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他们热爱自然,喜欢一切大自然中的东西。他们乐于观察,能够动手动脑去探索关于大自然的奥秘。他们也能够大胆地用画笔表现出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这就充分的说明他们在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教师如果对于幼儿感兴趣的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那么孩子的能力会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通过这个事例,我也突然意识到,我园有着及其丰富的农村教育资源。作为老师,我需要去挖掘更多的有趣的农村教育资源,去激发引导幼儿探索,促进幼儿在观察、动手能力方面的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了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1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1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1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1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
教育随笔:“菜”打翻了
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游戏正在热闹的进行中,突然“哇”的一声打破了愉快的氛围,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的走到了“娃娃家”,只见琪琪小朋友正双眼紧闭,在哇哇大哭,旁边的小朋友说:“老师老师,曦曦打琪琪。”我赶紧跑过去,捧起琪琪的小手一看,手臂上有一小片红红的。我轻轻的为她吹了吹,说:“勇敢些,没关系。”接着我转身问曦曦:“为什么要打小朋友呢?”曦曦不说话了,我问旁边的小朋友,小朋友马上说,因为琪琪不小心把玩具蔬菜从盘子里弄到了地上,原来今天琪琪是娃娃家的姐姐,曦曦是妈妈,今天娃娃家来了许多的客人,可是琪琪在给客人端菜时,不小心将菜给打翻了,曦曦看见以后说你将菜打翻了,我要打你屁股。曦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放学离园的时候与她奶奶交流了这件事,奶奶说:“曦曦的父亲对她比较严格,吃饭的时候都不准把米粒弄到桌之上的,如果不小心把菜弄到桌子上都是,就会打她屁股。”我听了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诚恳的指出这样打孩子是不对的,小班幼儿的手部肌肉发展的还不完善,吃饭时把米粒弄到外面是正常的,要耐心的教,不能用暴力。曦曦奶奶听后表示回去以后会跟曦曦父亲说。第二天,曦曦早上来对琪琪说:“对不起。”她说:“昨天爸爸跟我说对不起,说如果以后不小心把米粒弄到外面,可以将米粒捡到垃圾桶里去就好了。”
教育随笔:菜籽终于发芽了
教育随笔:菜籽终于发芽了
前言:小兔家的田里面种的分别是:菠菜、茼蒿、萝卜和胡萝卜。(隔壁的小狗家的田里面,同时也种下了一些青菜籽。)
散步时候,带着孩子们来到我们的种植园。还清楚记得我们是在10月26日将种子种下的。
我们围绕这个主题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认识种子——播种——定期观察——改造……
认识种子:通过闻味道,就可以清楚地辨认出芹菜种子和胡萝卜种子(芹菜种子具有浓浓的芹菜味,而胡萝卜的种子却具有特殊甜味);最后从形状来看,茼蒿的种子是小小的长方体。孩子们还发现,胡萝卜的种子外表还有一层毛刺,觉得像刺猬一样。种子给大家带来的乐趣也很多,我们可以将剩余的种子用小瓶子装起来,放在区角,供孩子们细细观察。
开始播种:终于到了播种的时候了,小朋友们整装待发。带上种子来到了田边。保育员奶奶已经帮我们松好了土,孩子们现在就要向保育院学习播种啦,抓一小把种子,边走边撒。呵呵,小家伙们有模有样地学者,可是奇怪了,种子宝宝,就是不听指挥了。有的一大坨一大坨地一起从手指缝里掉出来;有的却是一粒粒地从手指缝儿里面掉出来。看来啊,在播种上面小朋友们还得加把劲呢。不过,大家一起体验到播种的乐趣,已经很满足了。
种子终于钟下去了,奶奶又拿起钉耙了,要干什么呢?——对啦,松松土,让种子宝宝盖上一层泥土的被子啊。可别以为我们就乐意和种子宝宝说再见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呢,踩一踩,为了让种子钻到泥土里面去。大家听从指挥一起在田地里面高兴地踩了起来,海鸥的孩子眼睛比较亮,一遇到没有脚印的地方就多补上几脚……
观察开始啦——种子终于发芽啦!
11月12号的中午,我们又去探望一下我们的植物宝宝了。惊喜发生了。小小的茼蒿籽儿和萝卜籽儿,已经长出小芽了。萝卜的芽儿一下子长出来两片细细长长的叶片。不一样的是,茼蒿也发芽儿啦,它的圆圆的叶片和萝卜的芽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邻居家的才天里面,青菜叶发芽了,它打开了两片心形的叶片,对我们笑呢。我们正沉浸在种子发芽的惊喜中是,一个宝宝叫了起来:我种的芹菜呢,他是不是死了?我没有立刻给出答案。我也不知道,芹菜怎么慢吞吞的还不长出来的。留着以后再期待吧。
等啊等啊,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来看完它的时候,他也已经露出了,许多细细的毛茸茸的小脑袋,就像芹菜地里长出了许多稀疏的青苔一般。我们的心里也满心欢喜啊!小就小啊,也特别容易被忽略,一不注意就会被小朋友踩到……
改造:看来,我们的田间小路,标志还需要再明显一点啊!
虽然小芽儿们生长得比较缓慢,但是观察还在继续进行中。为了让他们安全生长,也许该给小芽儿们按一个温暖的家了—盖个稻草的被子吧,不能冻坏了!
教育随笔:静待花开
教育随笔:静待花开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王国,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想保证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要通过日常的观察来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习惯爱好以及思想动态,进而因材施教。
宜宜小朋友是春季入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也有四五个月的时间。这个孩子给我们三位老师的感觉就是总是处于神游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比如户外活动、区域活动或者是一些游戏活动集体活动他都不感兴趣。可是从这周一开始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情况有所改变。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区域进区环节,选择了用颜色鲜艳的手环作为进去的一个标志。一个区域一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颜色,开始我们以为孩子会把区域搞混淆,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玩了一次就知道什么颜色代表什么区域,可见,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很快。有一天我发现宜宜小朋友他选择了植物角,选择植物角的小朋友不多,欣宜第一次主动地选择植物角。她进了植物角之后,拿起了喷壶给每一朵小花都浇了一次水,而且非常仔细,不一会儿喷壶坏了,主动地来跟我说,老师喷壶怎么坏了,让我来修。之前,她很少和老师交流,好像从这一次活动中,她找到了在幼儿园的乐趣。此次后的几次区域活动她也都是选择植物角,而且玩得都很开心。户外活动也比之前活泼开朗了很多,也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去。从这一点。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要善于给孩子创造一些新的事物吸引孩子的参与游戏的乐趣。这一次宜宜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可能是我们改用手环进区域吸引了她的兴趣,或许还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总之孩子进步了,我们作为老师也很高兴。希望我们的孩子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作为老师也要关注到细节,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多为孩子创造丰富新颖的东西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育随笔:他把饭菜全部吃了
开学差不多一个星期了,小班的孩子吃饭的本领越来越好,古月的家长早就来打过招呼,说孩子在家里一点儿菜也不肯吃,吃饭的时候请不要给他的孩子盛菜,要不然他会连饭也不吃的。每天早上来,古月都要盯着奶奶吩咐我们一遍,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我们暂时答应了他的要求,真的没给他盛菜,只是泡了点儿汤让他吃,他还真的是听话,吃得很干净。今天,盛好饭之后,保育老师不知情,直接把盛有饭菜的碗端给了他,等我们想起来的时候,走过去一看,发现古月已经把饭菜吃了一大半儿了,没发现他不吃什么,也没听到他说什么,我们没有去打扰他,让他继续吃完。等到古月来送碗的时候,我们故作惊讶的说:“哇,古月你真棒,能够把饭菜全部吃完啦,”我们还给他奖励了红苹果,从那以后,古月再也不挑食了。
其实小班的孩子刚入园,还有好多地方不太适应,有些在家里养成的坏习惯一时也难以改过来,挑食本来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愿家长朋友不要看似爱孩子,其实害了孩子。我们要花点时间多鼓励他、帮助他,帮助孩子多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教育随笔:小旭的饭菜吃完了
教育随笔:小旭的饭菜吃完了
小旭是我们班中最娇小的男生,很讨人喜欢。可每天吃午餐是最让我头疼的事,他这不吃,那不吃,特挑菜。
又到了午餐时候,我像往常一样开始介绍香喷喷的菜:“今天我们吃红烧鸭块,哇,真香!一定很好吃;还有绿绿的菠菜,有丰富的维生素C,老师最爱吃,我们小朋友也爱吃的,对不对?”孩子们齐声应答:“对!”
饭菜盛好,孩子们陆续洗完小手,开始动小勺了。小旭看看大家,也慢慢拿起了勺子,舀了几粒饭粒送往嘴巴,开始了嚼动,许久没再动小勺。我走近小旭:“小旭,香喷喷的鸭块好吃哟,来尝一尝。”我便帮他把一块鸭子分割成了若小块,让小旭先试吃。这小家伙,先舔到一点味道,好吃就会继续吃。小嘴巴开始品味红烧鸭块了,老师便问:“好吃吗?”小旭连连点头。“现在小旭要吃菠菜啦。”可我的激将没起到作用,小旭紧闭双唇。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刚开学时看的动画片“大力水手”,便对小旭说:“知道大力水手为什么力气很大吗?”他好奇地看看我,我便接着说:“大力水手就是吃了这种菠菜才力气很大很大的。”我顺手拉拉小旭的手,“小旭多吃点菠菜肯定力气大,等会我们试试。”小旭忙说:“我要做大力水手。”随后便拿起勺子舀了点菠菜吃,虽眉头皱了一下,但马上又大口吃了起来。我便夸了小旭,还给了他一个拥抱。我继续开始巡回鼓励孩子们吃饭,等我再来到小旭桌前时,惊讶地发现——小旭的饭菜吃完了,已开始喝汤了。这是开学来小旭在午餐时最棒的表现,便奖励了两颗小星星。当然老师和他比力气的游戏也象征地玩了下,使他特兴奋。
小旭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点点进步,相信小旭会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教育随笔:惠惠开口了
我们班上的惠惠在幼儿园基本上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每当早晨来园和点名时,她总是扭扭脑袋,撅撅小嘴。无论你怎么哄都是不开金口。做早操更是不用说,基本上是站十五分钟。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在园的表现都予以理解。但作为老师,家长越是理解,我们就越觉得有责任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时时找机会让惠惠表现,这天终于找到机会了…….
到了大班为了让幼儿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小朋友每天都会自主推选一位小班长味大家服务,小班长还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发表“就职宣言”,我常看见惠惠羡慕的看着这些班长,如果能让惠惠当上小班长,那可就是鼓励她在集体面前开口的好机会啊!
于是我说服了小朋友由我提名让惠惠当选小班长,不过还得小朋友投票表决,我就对惠惠提出“如果你能和三位老师道一声早,就算是惠惠的就职宣言了”,在我和阿姨的不断鼓励下,惠惠终于羞涩的分别向我们三位道了早,还在上课前响亮的喊出“起立”的指令,小朋友们全数通过。三年了惠惠在幼儿园真的是很少在集体面前开口说话,今天这么大声的发言喊指令,真的令我感动不已。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大人要求孩子唱歌、表演时,让他们独自面对陌生的观众,无异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歌手在评委面前展示歌喉,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当我看到她羡慕的眼光时,让我看到了她的内心愿望,让她实现这个愿望无疑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大大地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这只是一个开头——一个良好的开头,我们还要寻找契机继续帮惠惠找到勇气,找到信心,让她变成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教育随笔:香蕉开花啦
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很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一天上午水果餐时间,班级的保育老师给孩子们分发了香蕉,很多孩子跑来说:“这怎么吃呀?”一旁的小老师很是诧异:“赵老师,他们都不会剥香蕉皮啊?”她一边说一边就要帮助孩子们剥,我轻轻地制止了她。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孩子们说:“看,我的香蕉会开花哦!”说着我把香蕉剥开了,很像一朵好看的小花,孩子们都高兴极啦“我的香蕉要开花!”我笑着说:“好啊,我来教你们哦!”我一边剥一边交代:“先从头慢慢撕开一条,不要撕断哦,一条一条,慢慢剥,看哦,香蕉开花啦。”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跟着我一起剥好,都开心极了。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我们就鼓励他们,他们的香蕉也能“开花”啦,孩子们吃着自己动手剥的香蕉,无比香甜。
孩子的年龄较小,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小班就是要逐渐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以往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很多事情在老师有趣的引导下,他们是非常愿意尝试的。早晨天气凉一些了,孩子们开始穿长袖了,洗手就不大方便啦,我就教他们:“长袖要变短袖啦!”这样有趣的引导,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还互相说:“我的长袖变短袖了。”小朋友们在洗手的时候,都没有弄湿袖子,非常棒哦!
类似这样的情景经常出现在小五班,孩子们排队要出去玩,我们会引导“来接火车啦。”孩子们就会很整齐地来排队;我们教育孩子离开小椅子,要学会把小椅子“藏”起来,孩子们的好习惯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很多老师都感概带小班孩子很辛苦,因为他们很多时候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其实,老师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能听懂,而且很乐意听,很愿意做,慢慢地,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就培养的非常好了。
孩子们就让一颗颗小苗苗,需要我们耐心地养育,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孩子们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