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影子有多长

发布时间:2021-06-10 幼儿园影子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影子 幼儿园影子游戏

影子,只要有光线,就有影子,只是我们从没有仔细留意过。今天,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一起观察起影子来。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测量影子。当我问:谁能来帮我量一下,我的影子有多长?下面变得一片寂静。没有孩子主动说来给量。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因为我没有提供任何的材料,只是想让孩子们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可以用脚,用手等等。可是孩子们沉默了。于是,我请了一个孩子圆圈中来,我来给他量一量,我用脚量了他的影子长度。有几只脚长度,我就画了几个脚印,我的意思是请孩子们跟我一样,如果用脚,就记录用几只脚,如果用手,就记录用几只手。于是,我们开始分散记录。

因为,今天只来了39人,所以有一个孩子没有伙伴了,于是,我和他结成伙伴来测量。先是他量我的影子长度。他一共用了四种方法:一是用脚,这是模仿我的。二是用手,是自己想的。三是用铅笔,也是自己想的。四是用记录夹,同样是自己想的。在他画的时候,我乘空隙去看看其他孩子的记录情况。发现很多孩子就用了一中方法,就是用脚。也有些孩子有创新。会写字的几个,用数字和汉字来记录,如王欢,写了8脚,就是8只脚的意思。还有的用自己的身体来测量。还有用橡皮来测量的。

最后,我们回到活动室,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这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孩子已经记不清哪个是哪个的影子长度了,因为他们没有在前面写上好朋友的名字或学号,又把记录的脚印和手印什么的都画在了一起。这下子可没办法介绍了。

于是,我介绍了我的记录,请孩子们找找我是怎么记录的。通过比较,孩子们终于知道,在记录前,先要写好记录的是谁,不要把每个记录都混在一起,这样才能分辨。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戏


在周围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打交道。但这类环境中的科学的影响也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就要看老师敏锐的教育机智,如何将科学教育有意无意地渗透在活动中,给幼儿形成简单的随机地运用数学的意识。但一提到科学,往往会想到都是一些比较理性的知识,如何使幼儿有探索学习的兴趣呢?我在中班科学活动“影子游戏”中,就尝试将游戏与教学、科学与数学有机地结合,并通过不停追问、反复质疑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探究,不断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激起幼儿的探究欲望。以下是我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1、猜猜它(影子)是谁?

老师“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它到哪,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紧紧跟在我身边,猜猜它是谁?”有的说“小猫、小狗…..有的说“手、脚……”“到底是谁呢?”老师有意识地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动,幼儿看到了老师身后的影子,大声说“是影子、是影子”。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幼儿对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和兴趣,但这种好奇是对事物的直接兴趣,往往也是很无意识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纲要》中科学目标还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影子虽然常伴随着我们,但日常生活中幼儿并没有在意到它的存在,而我采用猜谜的方法、并通过有意识的体态动作(在有阳光的操场上走来走去),较好地引起了幼儿对身边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科学现象(影子)的好奇,从而产生认识的兴趣。

2、影子在哪里?

老师“我的影子在哪里呢?”幼儿“在这在这”。

老师“我的影子在什么位置?”(语气强调“位置”)幼儿“在这里”。

老师“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左边还是右边,是前面还是后面?”(语气放慢)随着老师的站位变化,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在左边、在右边、在旁边、在前面、在后面”。

老师“你们有影子吗?”幼儿大声说“有”

老师“你们的影子在哪?”有的四下看看;有的指着自己的影子说“在这”;有的说“在我的身后”……

“让你们的影子在身后(旁边、前面)”幼儿跟随老师指令变化着自己身体位置。

3、影子什么样?

老师“找个朋友站在一起,比比、看看你们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幼儿“我的影子比他的长、我的影子胖、老师的影子大、我的影子也扎着小辫儿……

老师“你影子会变吗?怎么变的?”幼儿“我跑影子也跟着跑、我动影子也跟着动、影子也会跳舞……”

影子是人人身边都有的,未必人人都能发现它的存在和它的奥秘和趣味,我“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在自由观察、探索中,用生动的语言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对影子特征的认识,并把这种活动真正当成在游戏,在游戏中体味着发现的快乐。

4、影子会排队吗?

老师“你们会让影子排队吗?”幼儿排成一排。

老师“先来数数我们这有多少小朋友,再数数影子有多少?每数到谁时,谁就大声的说出“这是我的影子”。幼儿“我们有18人影子是也有18个”“影子和我们一样多。”

老师:“这些影子都一样吗?”幼儿“不一样”老师“怎么不一样了?”

幼儿“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大有的小……”

我引导幼儿自然地在游戏中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排序、对应、点数、比较等)解决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4、影子藏哪里?

老师“影子始终在我们身边,影子能藏起来吗?”有的迅速地躲在了花丛的荫凉处;有的躲在了屋檐下;还有的竟然趴在地上,用手抱着头,缩着身体,有的缩在了同伴的身边,贴得紧紧的……。

老师“你刚才把影子藏在了哪里?”幼儿有的说:“我藏在了土里”许多小朋友哄笑时,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鼓励幼儿继续说。幼儿有的说“我的影子藏在了花里”“藏在了地上”“藏在了树里”……

孩子们的做法和回答多么有趣而天真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影子不见了,只是被更大的物体影子遮挡住了,所以才看不到的。看似他们的答案都错了,但用现代的观念、开放性的理念来看,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科学道理并不是现在就能懂得、就能说清楚的。从孩子的眼中,用自己富有想象的想法解释了这一科学现象,是可以允许,也是可存在的。由于我开始意识到孩子的科学是“诗性的科学”,孩子的认识和表达是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的,所以没有一味地要求幼儿用成人的所谓“科学”语言来表达,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幼儿五花八门的回答。正因为我“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幼儿才体验到与老师、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接纳。也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孩子的科学活动中,科学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亲历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态度,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教师应支持幼儿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应相互理解、尊重和接纳。

案例:多变电线


活动目标:

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

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

2、橡皮泥、各种可稳定的积木、一次性杯子、黄沙等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口袋,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

2、请幼儿从盒子里摸出电线,提问:这是什么?(电线)电线有什么用?(可以通电)

二、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

1、今天顾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轻轻闭上眼睛,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

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娃娃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又像什么?还可变成什么呢?(蘑菇)

3、电线真好玩,你们想把它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以用电线来变魔术。

(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

教师观察指导。)

2、(一、二、三拍手静坐)问: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

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

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电线变那么多有趣的东西。我又变了一个,他们可都会站起来的。(出示一个人)。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沙子……你们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它站起来?

2、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

3、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今天小朋友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好吗?

教学思辩:

废旧电线颜色多样,易弯曲、易伸直,变化万千,在幼儿操作活动时,提供这一素材,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还能为幼儿丰富想象力构建舞台。

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借助电线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这一特点,以观察性、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如:在变化电线造型时,幼儿能说出很多种与之相象的造型(娃娃的脸、金龟子、水果)等。这些幼儿想象出的都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很自然地与电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联系起来。于是我找到了现场扎辫子的幼儿与幼儿的创作作了比较,一方面肯定了幼儿的想象,另一方面让未想到的幼儿很直观的感受。并及时地加以表扬,增加幼儿创作的欲望。

第一次操作活动时,教师只是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大胆操作,随意造型。由于中班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且模仿性强,故在这个环节中只出现几种简单的创意,但也有幼儿对同一造型出现了不同的想象结果。

第二次操作,教师让幼儿把自己创意的造型立体化,但我却忽视了,有些是不适合站立的。幼儿在操作时,在将物体加以稳定的同时,还利用彩的积木造型进行装饰,这是我没想到的,说明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能突破老师的要求,他们渴望更多、更美的效果出现,及时的鼓励、表扬会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因此,我并不埋怨幼儿,而是拿出幼儿作品加以肯定。

在整个过程中,活动过程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教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说一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案例:多样的灯笼


实录:

主题活动《闹元宵》正在红红火火的进行着,这天,沈凡凯忽得冒出一句话:”幼儿园的灯笼为什么不是圆的就是红的,难道没有其他的了吗?”这话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吸引过来。王媛说:“外面卖得就都这样啊。”袁俊杰说:“红得好看吗。”

可张文静就说:“不是的,外面还有好几种灯笼,只是西渡很少看见。”班上有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大家都各持己见,有的赞同王媛和袁俊杰的因为外面都这样,有的赞同张文静的。教室的分贝提得很高,后来大家吼了,决定各自去证实自己的答案。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回家后寻得的答案相互交流开来。家中的报纸、网上的资料、灯笼的实物成为孩子们辩证的材料。孩子们渐渐发现:灯笼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对灯笼的外观加以改进,使其成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高兴,有的幼儿还说等长大了要做一个艺术家,创作更好看的灯笼。

反思:

二期课改讲究主题活动的学习是孩子自主参与、学习的活动。孩子是活动的主体,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生成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教师则是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经验、信息,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启发,使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此外,老师也要信任孩子,能大胆的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交流、争论、质疑。不要过早的参与进去干预孩子,否则很可能把事半功倍的事复杂化,这样也不利幼儿的个体发展。

相关推荐

  • 案例:有趣的影子游戏 在周围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打交道。但这类环境中的科学的影响也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就要看老师敏锐的教育机智,如何将科学教育有意无意地渗透在活动中,给幼儿形成简...
    2021-06-09 阅读全文
  • 全托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多大影响 全托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多大影响 了解全托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将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专家表示,孩子能不全托尽量不要全托。如果家长实在有困难,建议要为孩子挑选一所高质量的。 专家告诉你...
    2021-05-15 阅读全文
  • 离婚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这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儿时就听到父母说过,反正我是有听过我父母说的。只不过他们到现在都还好好的,也在岁月中不断的调整着彼此的相处模式,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回到离婚...
    2021-09-16 阅读全文
  • 离异对小孩的影响有多大 我单亲,妈妈的错,我暴露的。小时候5岁左右,蜡笔小新的年纪,妈妈带一叔叔来家,让我喊叔叔“爸爸”。小不懂事,回奶奶家,跟奶奶说:“我有两个爸爸!”奶奶没言语,一番调查后,结果我单亲了。法院判给我爸,还...
    2021-09-17 阅读全文
  • 最新教案影子与孩子──《影子》教学案例与反思 今天101班的宋老师上完《影子》一课后,谈到在引导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这一句子时的教学过程,感到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宋教师作了许多努力,学生还是讲一些不是很本质的理解,如“影...
    2021-10-15 阅读全文

在周围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信息,幼儿无时无刻不在和它们打交道。但这类环境中的科学的影响也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就要看老师敏锐的教育机智,如何将科学教育有意无意地渗透在活动中,给幼儿形成简...

2021-06-09 阅读全文

全托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多大影响 了解全托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以及将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专家表示,孩子能不全托尽量不要全托。如果家长实在有困难,建议要为孩子挑选一所高质量的。 专家告诉你...

2021-05-15 阅读全文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这句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儿时就听到父母说过,反正我是有听过我父母说的。只不过他们到现在都还好好的,也在岁月中不断的调整着彼此的相处模式,达到一个最佳状态。 回到离婚...

2021-09-16 阅读全文

我单亲,妈妈的错,我暴露的。小时候5岁左右,蜡笔小新的年纪,妈妈带一叔叔来家,让我喊叔叔“爸爸”。小不懂事,回奶奶家,跟奶奶说:“我有两个爸爸!”奶奶没言语,一番调查后,结果我单亲了。法院判给我爸,还...

2021-09-17 阅读全文

今天101班的宋老师上完《影子》一课后,谈到在引导学生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这一句子时的教学过程,感到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宋教师作了许多努力,学生还是讲一些不是很本质的理解,如“影...

2021-10-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