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奖励的效应》
发布时间:2021-06-08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黄嘉硕小朋友在家里吃饭就是要吃很久很久,而且跑来跑去,就算妈妈给他定时或者奖励也是慢慢吞吞,但在幼儿园其实还好不算很慢,也不会跑,就是爱吃肉不爱吃菜,然后吃饭常规坐姿很差,椅子摇来摇去,还爱左顾右盼的,总是不好好吃午饭,需要我盯着,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一看到我就使劲地把白米饭塞嘴巴里,赛的满满的,椅子马上停下来,蔬菜动也不动,我一走马上又开始手放椅子后面,这里看下那里看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天天说,于是有天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能够多吃点菜,然后别东看西看,摇凳子,我嘴巴对他念叨着今天的青菜可真好吃啊,对不对啊,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吃,他还是一动不动,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他笑眯眯的看着我,有点心动了,我说太好吃了,他也跟着我夹起一点青菜,放嘴巴里说:真好吃啊。看到他这样,我马上大声的说:“表扬黄嘉硕,开始吃蔬菜了,要是能不摇椅子认真吃饭,我就奖励他两个水果吃。”他开心的哟,跟边上的同伴传了个遍。椅子也不摇晃了,饭后我给了他两个荔枝,开心的到处炫耀,说自己吃蔬菜坐的好老师奖励了两个荔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有保持给奖励,小朋友也会表扬他。发现他已经爱上蔬菜了,也没有摇晃椅子,自然其他小朋宇也会有奖励,个个食欲大增。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组长”一组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组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组长”,做“组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组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组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奖励的效应
下面是“奖励的效应”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为了表扬孩子们的进步,我们班办了一个我是好宝宝专栏,每个小朋友的一寸照片贴在一朵小红花上,当小朋友有进步或做了好事得到了认可时,就得到了一个小星星贴在红花上,孩子们看了自己的星星多了,都会很高兴。
可是洋洋小朋友满不在乎,一次我在教孩子们学儿歌时,他坐在哪里不专心,做小动作,我暗示提醒他效果不好,怎么办呢?我望着墙上的小红花灵机一动说:“洋洋你看小红花不高兴了,它闲没有星星不漂亮了,你能学会儿歌老师就奖励你一颗星星贴在红花上,把他打扮的漂亮一些好吗?”他点点头,这一招真管用,只见他不再做小动作了专心跟着学,很快就学会了儿歌,我于是奖励了他一颗星星,让他自己贴在红花上,这时的他脸上挂满了笑意。
由此可见,教育艺术是千姿百态的,教师以真诚和善良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错误,及时扑捉教育机会,运用机智巧妙的说话技巧,变换说话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于“奖励的效应”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班长”一班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班长”,做“班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班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班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育随笔:一句话的效应
我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总是扔得到处都是,我三番五次进行说教,有的孩子就当耳旁风,使我大伤脑筋。有一天,我随口说了一句话,使事情有了很大转变。一天,我班幼儿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玩具,我一看时间快离园了,正愁怎样又快又好地把玩具收拾好,这时,我突发奇想说:“小朋友,你们快要放学回家了,在回家之前,我们先把玩具宝宝一个不剩地送回家,好吗?”有的小朋友先是一愣,我连忙解释说:“小朋友们回家都喜欢找妈妈,玩具宝宝和你们一样也想回家找妈妈。如果漏下一个玩具宝宝,她就找不到妈妈,会哭的。”我刚说完,小朋友们便高兴地收拾着自己面前的玩具,每个幼儿都收拾的很仔细,地上的、桌子上的,他们都东瞧瞧西望望,害怕任何一个玩具宝宝会找不到家妈妈,孩子们有说有笑,不一会,我发现玩具宝宝一个不剩地都回到了自己妈妈的怀抱。这就是我短短的一句话有了这么大的效应,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多的发挥如此的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弥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教育随笔:变味的奖励
教育随笔:变味的奖励
我一直用贴画肯定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还不错。孩子们能主动整理图书和玩具,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能自己管理自然角……我暗自高兴,决定更多地利用小贴画去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让小贴画发挥最大的作用。看到彤彤吃饭很安静,我就会对她说:“表现不错,下次发小贴画给你!”毛毛做操很认真,我就说周末发小贴画给他;佳佳午睡很安静,我承诺发小贴画给她……
可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变得有些功利了。吃完饭,我让博博帮助整理凳子,他转过头来问我:“发小贴画吗?”等我答应发小贴画给他,他才会做;鸣鸣帮同伴整理完衣服就跑过来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发小贴画?”更有甚者,只在周末发小贴画那天表现突出。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因为每当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总是强调要奖小贴画给他,而忽略了孩子行为本身的意义,这让孩子不知不觉产生了表现好就是为了获得小贴画的功利心理。孩子年龄小,需要教师多奖赏、多鼓励,这没有错,但如何正确运用奖赏激发孩子内在的动机则需要我们把握,否则这奖赏就会变味。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龄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岁。在刚进幼儿园时,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长,一直与她说道理。我们老师一靠近她,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第一天我对她只是简单的交流,多关注她,她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给予。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她,问她一些家里的事情。户外活动时,她不敢与小朋友一起玩,我就鼓励她,小家伙很机灵,慢慢的她就与我亲近了,耶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她前两天因为感冒发烧没有来幼儿园上学。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一句老师怎样了,老师又怎样了。这天早晨一进教室,就看见她站在桌子旁,可是因为忙于接待其他小朋友,还没来得及问候问候小家伙。嘉嘉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我刹那间注意到她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是我冷淡了孩子。于是,我立即走到她身边注视着她,热情地说:“呀,小糖豆(嘉嘉小名)的病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请轻轻地在她脸上抚摸了一下。她一下子抬起了头来,高兴的答应了一声,笑了。
孩子是敏感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效果好
思源是个虎头虎脑、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刚转入我班的,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
早上入园时,他会牵着妈妈的手,主动跟老师打招呼:“老师你好”,当然他也会得到老师的赞赏:“思源真棒”。
上课了,思源会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问老师:“老师,你看我棒不棒”,同样他会得到老师的夸奖“思源真棒”。
但是这天这个棒小孩却遇到了难题,因为他感冒了,妈妈把他中午吃的药带到了幼儿园。
午饭后,我喂他吃药,但是好话说了一大筐,他却总是闭着嘴巴一个劲的摇头,这时,不知哪个孩子喊了一句“思源加油”,于是大家一齐喊着“思源加油!思源加油!”,小伙伴们的加油声让思源的抵触情绪产生了动摇,我趁机说“思源是个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对吗”,“对”说完思源张大嘴巴一口将药水喝光了,还不忘问我“老师我棒不棒”,同样我用鼓励的的语气对她说“思源真棒”。
一句“思源真棒”,让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夸奖,多夸夸我们的孩子吧!因为他们要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奖励的妙用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连蹦带跳的来到室外活动场地上,等我告诉他们继续练习跳绳时,他们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刚才的高兴劲。我问孩子们:“怎么,你们不愿意玩跳绳了?”强强声音最高,抢先回答:“老师,天天跳,我们都跳烦了!”孩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是啊!每天让孩子们机械性的跳,孩子们没有了活动的兴趣,确实效果不怎么好。我沉思了片刻,说:“那今天我们就来一个跳绳大王选拔赛吧,今天我们选出三个跳绳大王,老师奖给他们每人一朵小红花。”孩子们一听,个个精神抖擞,擦拳磨掌,等待挑战。只听红红说:“我能得到那朵小红花!”明明不服气地说:“你还不如我厉害呢,那朵红花是我的。”在我宣布了比赛规则后,经过一轮轮的角逐,最后,张乐全、单凯丽、黄红静三位小朋友获得了跳绳大王的称号,我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给他们戴上了小红花,他们也赢得了小朋友们的掌声,看着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布置任务:“每天户外活动跳绳时,我们都进行这个比赛,谁赢就奖励谁小红花,还能上台领奖,你们说好不好?”小朋友们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在接下来的户外跳绳活动中,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表现的非常认真刻苦,我们班的跳绳大王也越来越多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幼儿什么本领,只有运用灵活的方法,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