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21-06-07 十月份教育笔记 幼儿园教师十月份工作计划 小班幼师十月份工作计划十月份教师随笔
不知不觉,孩子们在一起相处已经整整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游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刚开学那会儿比起来,孩子们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在有部分孩子早上来园时会主动跟老师小朋友们问好,上课时知道要举手回答问题,中午会自己吃饭午睡等等,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在进步我真的很开心。
我觉得进步最快的就是我们班的程贻杰小朋友,他入园时间不长,刚来时也是哭闹不止,一直吵着要回家,不过他的适应能力较强,没几天就好了,现在他都能开开心心的来上幼儿园了。
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我请小朋友去解小便时他总会跟我说“老师,我不会弄裤子……”于是我就给他“包办”了。但我觉得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我对他说:“老师知道程贻杰是最棒的,你自己一定能做到”接着我领他来到厕所教他提裤子,嘿,你别说,他学的还挺快,一会儿功夫小内裤和秋裤就提好了,最外面的那条裤子在我的辅助下也顺利的弄好了。“你太棒了”我立即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了一个小苹果作为奖励,他开心的笑了。之后的几次入厕时,我都是让他独立完成,他自己也十分愿意,我想这就是进步吧。
加油,小四的宝贝们,老师为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感到骄傲!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十月教育随笔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一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景影响。
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瑣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等到我忙完我的午餐收尾工作之后,小朋友们已经在睡房间里甜甜的进入了梦乡,能清晰的听到孩子那沉重的呼吸声,我帮小朋友们盖好被子之后,正想坐下来写日记,刚拿来写日记的本子,耳边总好象有什么声音时有时无的响起。我悄悄的站起来,轻轻的走过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盖盖被子,把小手放进被窝里。当来到靠墙边的时候,刚才的声音变得清晰了,我生气的看了看她说:“桐桐,是不是想小便呀?”但没人,回答我,我纳闷了,弯下腰来仔细的看着她,确认这个声音是从她的嘴里发出的。原来,是桐桐小朋友在说梦话呢?只见她神情激动,手在不停的挥动着。我上前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用轻声的话语安慰着,又帮助她翻了个身,把弯曲的脚帮她伸直。终于,她恢复了平静,慢慢的放松了下来,真正的进入梦乡。看着她那甜美的笑脸,我松了一口气。
班级里经常总会有几个孩子做噩梦,有的时候还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午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能大声的呵斥和生硬的去摇醒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迅速的走到孩子身边,用轻轻的语言,亲切的抚摸孩子的身体或额头,以来稳定孩子的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入梦乡。讲梦话的孩子,有时话语很清晰,有时话语很模糊,内容各异。对于这些讲梦话的孩子,老师不要马上叫醒他们,应该从梦话的内容来分析孩子的情绪再决定怎样做。如果孩子脸上是笑嘻嘻的,还不时的发出笑声,那么就应该让孩子的美梦延续;如果是很委屈的,很惊恐的,老师就用语言和动作来帮助他们,轻轻的拍拍孩子的背,或者说给孩子翻一下身子,慢慢的改变他们睡姿等。
如果说孩子做的是噩梦,起床后还要和孩子谈一谈,充分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不再延续噩梦,享受午睡的甜美。
中班四月份教育随笔《细腻的孩子》
四月份是幼儿园最忙碌的一个月,在这个月里有我们的“体育文化周活动”,在这个月里老师和孩子们每天都辛苦的排练广播操和体育达标、测评的各项项目,每天的排练虽然都比较辛苦,比较累,但是班级幼儿都比较认真,排练的时候都认真的跟着老师做动作,或者训练各项体育达标,测评项目,班级家长也比较配合我们的工作,每次都非常关注老师发的信息,积极的配合各项活动,这让我们作为老师的感到非常的欣慰,最近有个别家长和我沟通,说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但是老师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都非常的开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
之后家长和老师再次沟通,发现了,原来孩子的心思非常的细腻,或许是因为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或者是家里太宠了,最近也要求孩子在体育测评,达标上面,希望孩子各项体育活动都能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所以对孩子进行了一对一的训练,孩子可能觉得太辛苦了,一时间没有适应过来,所以孩子才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件事情,我发现作为老师的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幼儿园,都喜欢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之后老师用了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在孩子们做的好的时候,老师会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孩子觉得老师最喜欢他们了,当孩子进步了,也要及时的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月份教育随笔:排队的习惯养成
小班的孩子入园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开始适应,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排队。无论是课间、户外活动还是放学,孩子们的那条队总也排不好,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
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保温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有位小朋友张开双手,当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其他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那位小朋友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他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那位小朋友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你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那位小朋友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他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那位小朋友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然后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你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那位小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四月教育随笔
今天我们去了户外活动里的涂鸦区,孩子们都很开心。纷纷走到了玻璃的凉亭下,先在一起议论看到了什么?原来哪里有上一次去过这个区域里的大班和小班的朋友留下来的画作。从我们小班的年龄特点出发,我选择了用树枝蘸一些颜料在玻璃墙面和管道上作画,画一些秋天树枝的痕迹。根据我们的秋叶飘的主题,进一步感受秋天树木的变化。孩子们都很乐意捡一些小的大的树枝,蘸蘸颜料在玻璃墙上,白色的管道上,画自己眼中树枝的样子。可我发现柳语悦小朋友动作比较慢点,开始我以为她不会作画,后来我观察到她是思考自己想要画什么,然后再慢慢开始作画。而和她同组的小朋友都在相互炫耀自己的作品,只有柳语悦在很认真的慢慢画。无论别的小朋友说什么,她都在慢慢完成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们的主题是《秋叶飘》,根据现在天气的变化和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树木和捡落叶的活动,加深幼儿对秋天感受。我请幼儿捡树枝作画,出现不一样的情况的柳语悦,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个体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除了要在幼儿面前多鼓励,也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过程。
教师在设计幼儿活动的时候,除了考虑活动的目标和准备的材料,更多的是应该多多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方式方法。除此以外需要经常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之间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
九月教育随笔
九月教育随笔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钟爱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钟爱。”有的孩子说:“有时钟爱,有时不钟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齐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咱们一齐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能够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一天选两名小兄弟姐妹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归纳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们总是请潜质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幼儿园十二月教育随笔
幼儿园十二月教育随笔
幼儿园是纵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接受“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让幼儿主动获取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5月份教育随笔:收集家乡资源,激发自豪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越来越方便,走的更远的同时,我们对自己的家乡又了解多少呢?当我问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呀?他们都只知道七都,我接着问:“那你知道在什么省什么市吗?”他们摇了摇头。于是我打开了中国的地图,指了指鸡胸的位置说:“这个地方叫江苏省,是我们所在的省。我们的家乡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在认识了家乡的位置后,我问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吗?”想想说:“我知道我们七都有太湖,我和爷爷奶奶每天吃好饭都去逛太湖的。”孙学文说:“我也去过太湖的,太湖边有一个像玉米一样的是什么呀?”于是我将提前准备好的太湖的风景照放给他们看,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觉得这个像玉米。”有的孩子说:“我觉得像香蕉。”朱睿涵说:“这个我爷爷跟我说是芦苇。”“芦苇?芦苇是什么?”然后我们在网上查找了芦苇的图片,发现芦苇是生长在水边的,和太湖边的雕塑有点像。孙学文说:“哦,下次我妹妹来七都玩我就告诉她太湖边的这个叫芦苇。”
我还给小朋友们看了几座古桥,张宥成问:“老师,古桥是不是古时候的桥呀?”“对,这些桥都是100多年前的人们建造的,这些桥经过了那么多年,仍可以通过,可想而知古时候的人们造的桥十分牢固。”卢孙芮说:“我知道这些桥下面的洞洞是让船可以通过的。”“是的,古时候交通不像现在这样便利,很多时候我们要坐船出行,所以造桥时会留下一些桥洞让船通过。”想想说:“老师我看见桥上有字,是什么字呀?”“很多桥上都会有一个名字写在上面,这是广福桥,这是双塔桥……”沐沐说:“我知道双塔桥,双塔桥在我外婆家那边的。”于是我又告诉小朋友,以前双塔桥的旁边有两座塔,所以两座塔旁边的这座桥就叫做“双塔桥”。朱逸雯说:“可是双塔不是在太湖边吗?”我解释道:“原来的双塔桥边那两座塔由于时间太久了就拆掉了,后来人们在太湖边也建造了两座塔作为七都的特色。”在小朋友们认识了七都的一些特色景点之后,我们便来了解一下七都的美食了。
七都地处太湖之滨,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泸沼虾等各种水产类非常丰富。太湖三白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陌生,于是我指着图片一一介绍,三白有:白鱼、白虾和银鱼而熏豆茶也是七都必不可少的特色,茶中有薰豆、芝麻、胡萝卜、腌桂花等,每逢新年或喜庆的日子,家中来客人了,我们都会泡一碗风枵茶和一碗熏豆茶来招待他们。《指南》社会领域中目标提到:幼儿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自己当地的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教师可以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比如,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区名称;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