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孩子做题不粗心
发布时间:2021-05-21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1、分析整理孩子的常错题型
这一角度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孩子出现错误的地方,是不是同一类型的题目,进一步还可以分析一下同一题型是不是错在同样的步骤上。如果确实存在这种集中出错的情况,那就说明这个孩子在这种题型涉及的知识点上没有学明白,而并不是家长以为的“粗心大意”。
一方面家长会因为孩子犯错的知识点难度不大,进而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是粗心;另一方面家长辅导作业的时候,与孩子的沟通不够顺畅,比如有的家长简单的问“这道题你是不会还是粗心”这样的问题,孩子察言观色之下自然会选择粗心这个相对更优的选项。
正确的问法也很简蛋,只需要让孩子讲讲他做题每一步骤的含义就可以了。孩子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甚至干脆瞎说一气,基本就是没学明白。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把没掌握的知识补扎实,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2、了解孩子其他科目的作业情况
粗心,绝对不会仅仅是在数学这一门课程上粗心,这个问题往往同样会体现在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如果您家的孩子,单单是在数学这一门课程上“粗心”,而其他科目没有类似的问题,那就可能不是真正的粗心,而是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孩子对数学这门课程出现了特殊的感受,比如兴趣下降、觉得枯燥甚至畏惧心理等等。
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好好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内心的想法,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改善,比如加强趣味教学、适度减负等等。
3、注意孩子写作业时的状态
这一点需要关注的,其实是孩子在学习上的自控力,或者说是专注力。如果孩子做作业 的时候,静不下心来,经常分神好动,比如要喝水、要吃零食水果、要看电视、要上厕所等等,这些都是自控力不足的表现,这种情况才是家长们嘴里说的“粗心”。
想要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其实是这几点里面最难的。首先最难的,就是家长自身需要有较好的自控力,以身作则才能给孩子正面的影响,不对自己高要求,光去要求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其次是减少环境干扰,既然要学习,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喝水吃东西上厕所,都需要提前做好,学习过程这必须专注;最后就是为作业订立奖惩机制,激励、督促孩子的学习。
这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规则一旦订立,就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不给孩子心存侥幸的机会。按规执行几次下来,孩子的侥幸偷懒心理都会有较好的改善,一旦心软打了折扣,孩子就容易得寸进尺,进而规矩也就名存实亡了。(趣祝福 zfW152.COm)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做事不拖拉
一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二、 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首先,应该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妈妈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与父母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
三、 启发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自然感受不到紧张气息。但是,孩子要长大,一个作风拖拉的人是无法在竞争社会立足的。对此,从小训练孩子主动把握现实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生活的紧张气息,启发诱导孩子的竞争心理,提高他们的灵敏度,改变磨磨蹭蹭的现状。
四 、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
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家长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
五 、“反话正说”,让孩子树立信心,积极进取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激励和打动孩子。
六 、用自然教育法,让孩子尝到磨蹭的后果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孩子吃了苦头,也尝到了抓紧时间的甜头,做事快多了。
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的坏习惯。
孩子做事很粗心怎么办
1、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2、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3、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解决办法: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4、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几个数学小技巧,改掉粗心的坏习惯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怎样让孩子做事不拖拉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咋办
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对于4岁的宝宝来说,时间是一个懵懂的概念,他并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要怎么去珍惜。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给孩子的卧室贴上名言警句、与他玩一些有趣的计时性活动的方式,来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弥足珍贵。
方法二、:故事引导法
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方法三:配合“生物钟”法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
方法四:签订“合同”法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
方法五:奖励促进法
指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方法六: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
减少其他事物的干扰,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做事速度。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把房间内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如果你在看电视,或者家里来了客人,也尽量压低声音,不要让孩子受到声音的干扰。有的家长喜欢时不时去看一看孩子,或者呆在孩子旁边检查作业,这样其实并不好,因为孩子的学习思路很容易被干扰,不利于他集中精力学习。
方法七: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有一个词语叫“熟能生巧”,让孩子做事快起来,还需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经常让他帮你做家务,让他自己穿衣吃饭等。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做事的能力与技巧也会大有提升。
宝宝做事磨蹭也是有原因的,与其年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试想,如果父母生活懒散,干事磨磨蹭蹭,孩子怎么会不受到影响呢?因此,要改变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你本人一定要惜时守时,讲求效率。
孩子做题粗心是什么原因
导读: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
“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们给家长看看。
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谁都有粗心的时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表现在不同孩子身上,这些原因所占的比例会有不一样。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我们常常认为,平时做过的,考试就能做出来,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通过“粗心”看到背后反映出的问题: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得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 解决办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地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 解决办法: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
● 解决办法:如果做数学可以在草稿纸上先画图,画图常常能使自己的思维清晰。另外,有的孩子喜欢对同一题给出多种算法的乐趣,这其实也可以帮忙检查出一些错误。
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 解决办法:每次做题都认真对待,提高准确率,争取会做题,建立错题本。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训练的计划。每次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真正提高成绩。
粗心的危害不言而喻,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很多同学痛心不已,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分析试卷后得出结论:又是粗心惹的祸!而且粗心这个坏毛病“貌似”由来已久,总也改不掉。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下面总结出来的几招,渴望彻底改掉粗心习惯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6个习惯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 一、慢慢读题
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 二、演算工整
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相信孩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
■ 三、回头检查
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
■ 四、深挖根源
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孩子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 五、专心做题
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 六、信心、决心、耐心
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需要的是自己树立信心,下定决心,同时耐心的坚持。慢慢的就能把这个坏毛病,用细心的好习惯去替换掉。细心的习惯一旦养成,粗心将彻底离开孩子。
小孩做事粗心怎么办
孩子做事总是不专心?其实,好的专注力是可以逐渐培养出来的。近日,台湾亲子天下网站刊登两位心理学家的文章指出,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有七个小秘诀可以借鉴。
1.环境越简单越好。孩子做功课或玩玩具时,把桌面上其他物品收起来,减少杂物堆积,特别是容易使他分心的物品,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同时,养成在固定地点、环境中读书写作业的习惯。
2.教孩子分割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几项任务,他可能会由于压力大而拖拖拉拉不想做,或者一会做这件事,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又被转移了注意力。尝试教孩子学会分割时间,可以做个列表,固定时间完成某件事,这样不仅能提升专注力,还能提高做事效率。而且养成习惯后,就会自我提醒。这样做一件事情时也会更专心。
3.黄金时段攻克难点。每天找出孩子最有效率的时间,比如早晨起床后、午休后、喜欢的电视节目播出前等,来完成对他比较难的事情。比如,动画片播出前要完成作业;早晨起床后完成背诵。
4.一次只做一件事。要培养孩子这样的观念,每件事物有它专属的位置和时间段。应提前安排好时间,在某个时间段,心无旁骛地完成一件事。完成后再考虑下一件事。
5.找出分心原因。如果孩子还是无法专心,不防和孩子一起找找导 致他分心的原因,比如是否作业难度太大,孩子跟不上;或者题目太简单,孩子不用太多专注力;孩子的情绪不好,做事效率受影响等。
6.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家长要记住孩子某次专心做事并取得成功的经历。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感觉某项任务很难进行下去的时候,家长可以用上次成功的经验来鼓励他,给他动力和信心。
7.提升专注力的小游戏。可通过拼图、大家来找茬等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锻炼他的注意力。
怎样才能让孩子做作业不拖拉
第一:正确看待作业的作用。作业是为了帮助孩子巩固、掌握学校学得知识,也有利于社会规则的培养。但是如果孩子感觉到作业没有意义,比如学会了还要写、写完了还不会、惩罚性作业、耽误孩子睡觉、吃饭、运动、玩耍的作业都是不应该做的。如果作业给孩子带来心理、生活、关系、情绪上的不适,也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这样的作业就不应该有了。家长正确认识作业的意义,并引导孩子具有正确的作业观,就可以指导您正确对待作业。
02
第二:如果作业量对于自己的孩子太多,就给孩子减少作业。如果老师要求,就由家长与老师沟通争取减少作业量,因为上海的规定是,不能给小学生留回家作业。我们的老师现在已经不要求了,孩子做多做少有孩子和家长自己看着办。如果家长与老师难以沟通,家长可以代替孩子做做作业,以减少作业量,并增加孩子的重要感。
03
第三: 如果作业留的有意义,作业量也差不多。孩子的作业速度是会慢慢加快。不论您是否帮助孩子,孩子的作业一定是越做越快,不用一个学期孩子的作业就不成问题了。除非,孩子存在生理发育上的问题,或者上学前有发育不良的问题。
04
第四:孩子存在情绪困扰。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被家长贬低、训斥、打骂、强迫、包办、干涉、溺爱、忽略,…………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积极的自我意象,孩子的支持系统没有或不稳定等,都会改孩子带来情绪困扰。孩子做作业都会慢,生活上也会拖拉。
05
如果以上问题都没有,就是孩子做作业的习惯问题。比如听孩子的意愿,先玩一会,约定好时间,家长提醒,到时做作业。
家长需要静静地观察孩子做做作业的习惯,看明白了就可以引导孩子改善习惯:虽然在桌子边上,但是没有写作业;虽然写,但是写一写,玩一玩;虽然写,但不集中精力,写一个字,想想心事,或写几个字,去厕所、喝水、看课外书等活动。
先帮助孩子理顺心情,再准备孩子写作业的一切用具,处理好所有的与作业无关的事情,比如吃、喝、上厕所等;然后教孩子一些技巧,比如每写完一个字,再休息;每写完一行字,再休息;每写完一页字,再休息;每学完一门课的作业,再休息;每次写作业开始时记下时间,结束时再记下时间。找两个孩子一起做作业,比赛谁先做完;等孩子的作业就会逐步加快,最后达到独立自主、快速高校地的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