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科学活动垃圾回收

发布时间:2021-05-21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幼儿园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幼儿捡垃圾活动方案

小班科学活动垃圾回收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垃圾回收教案吧。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

(2)几个大篮子。

(3)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

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

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3.提出要求: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探索实践活动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分类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起到了家园共育的作用,也让幼儿体验了垃圾回收带来的乐趣。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有用的垃圾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垃圾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用的垃圾教案吧。活动目标: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 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导幼儿给垃圾分类。

师:为了方便回收,我们应当把垃圾分类整理。看一看,哪些废品可以分为一类呢?允许幼儿互相讨论,可提示幼儿,把质地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探索用图案标志来标明种类。

一般来说,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为四类:

(1)金属:如铁罐、铝罐、锡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冶炼成各种金属制品。

(2)纸张:利用旧纸做原料,制成再生纸。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再重复使用或重新加工制成新的玻璃制品。

(4)其它:提出要求。

以后小朋友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到幼儿园来,并分类放好,再卖给收废品的人。愿小朋友都争当小小环保尖兵,让好多废品又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垃圾,节约能源。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并自己在活动中发现废旧垃圾的可再利用的价值。做到了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启发引导比较到位,活动很成功,并且通过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我本节课的优点。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活动中,我对幼儿鼓励性的话语说的比较单一 ,以后值得注意。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让垃圾回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三种分类及其标志。

2、不随便乱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志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儿歌的视频,一些图片 (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图片、垃圾分类的图片)。

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活动重难点

能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志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垃圾分类小儿歌"导入活动,使幼儿能够尽快融入课堂氛围。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

1.教师出示两个对比鲜明的的图片: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组织幼儿对比观察、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 ? ""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二)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幼儿一起讨论

师:"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2.在幼儿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师:"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

"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什么颜色的?"

"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是什么颜色的?"

"有害垃圾的标志又是什么颜色的?"

(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

(三)送垃圾"回家"

1.让幼儿亲身尝试送垃圾"回家"。

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垃圾混放在一起。然后,把三个标志以及代表他们的三个垃圾桶依次排开,让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游戏。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游戏了!"

游戏结束后,请没有参与游戏的幼儿进行判断,看看这些垃圾分得对不对。

三、结束部分

(一)美丽的垃圾桶

师:"小朋友们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那现在我们来争做一个"小小环保宣传员"。

"请小朋友们装扮垃圾桶,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宣传画"。

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我将在美工区中投放可乐瓶、纸盒、果冻盒、各种玻璃瓶、挂件、装饰瓶子等用来制作环保服装、环保宣传画展等。在音乐区中投放各种罐子、瓶子、制作成乐器。

幼儿园大班教案《回收垃圾》及教学反思


大班教案《回收垃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回收垃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回收垃圾的快乐。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PPT,视频,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垃圾,寻找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

出示PPT(焚烧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出示PPT(埋进土里的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有什么不好?

总结: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的烟雾,污染空气;埋进土里的垃圾则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为了减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义和可回收的垃圾。

提问:你知道会收是什么意思吗?

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来,做成新的东西。

师:怎样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垃圾加工的过程):

师:垃圾经过粉碎、融化、压缩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东西。

出示PPT(废旧的纸)

提问:

1、这是什么?它会有哪些作用?

小结:回收的废纸可以做成新的纸箱或书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出示PPT(废旧的玻璃)

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的玻璃,它们可以做成什么呢?

小结:回收的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制品。

出示PPT(废旧的金属)

师:这是一些废旧的金属,它可以做成什么呢?(罐子、汽车、轮船、电线)

小结:原来回收的金属可以做成汽车和船舶的零件,还能做成新的罐子和电线。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

提问:

1、瞧,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

2、废旧的塑料还可以做成什么?

小结:回收的塑料用处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塑料瓶,还可以做成显示器和衣服。

总结:废旧的纸、玻璃、金属和塑料都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三、知道一些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再利用。

师:有些垃圾只要做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再利用。例如:(出示PPT)请幼儿看图说一说。

1、用过的水可以浇花或者擦地。

2、喝光的牛奶盒可以用来做手工。

3、吃剩的饭菜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四、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出示PPT: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师: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

1、不要浪费食物。

2、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3、不要浪费纸张。

出示PPT:

提问:这些人有没有浪费粮食?你怎么知道的呢?

小结: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

出示PPT:

提问:

1、猜猜他们在哪儿?

2、你们平时去超市是自己带购物袋还是买购物袋的呢?

3、图片上的叔叔是购买的袋子吗?你从哪里看到的?

小结:去超市的时候,带上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

出示PPT(旧衣服、玩具)

提问:小时候的旧衣服旧玩具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旧衣服和旧玩具不要马上扔掉,请妈妈帮忙洗干净,送给其他需要小朋友。

出示标志:

提问:这个标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请幼儿动手操作: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标志,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在它的旁边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请小朋友看一看,哪些垃圾师可回收的,我们把它放进垃圾箱好吗?(请幼儿点击PPT、并讲述有些垃圾为什么不能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五、完整讲述绘本。

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有些垃圾经过简单的处理可以再利用的;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达人。

六、看视频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达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大胆表达的同时,也知道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以及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理解标志的意义。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才能变废为宝,为地球节约资源作出贡献。

幼儿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垃圾“回家”》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通过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

一、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2.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三、说活动过程

1、第一环节:了解垃圾的来源。

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提问:“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让幼儿了解满地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不讲卫生,随意丢弃杂物而造成的。肮脏的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岁危害,使幼儿产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2、第二环节: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

3、第三环节:送垃圾“回家”

幼儿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认识环保垃圾筒,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第四环节:设计“环保标志”。幼儿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提问:“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鼓励幼儿为环保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

4、活动延伸: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

四、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我以游戏、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设置适合大班年龄特点的“送信”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课题中。并在活动中,以游戏、故事,提供大量实物,让幼儿以操作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玩中说,玩中做,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发挥教与学主动作用。

相关推荐

  • 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 导读: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规则。 说活动教...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 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 说活动教材 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有用的垃圾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垃圾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适合幼...
    2021-05-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让垃圾回家》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三种分类及其标志。 2、不随便乱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志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
    2019-12-12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说活动教材 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
    2020-07-23 阅读全文

导读: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规则。 说活动教...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 说活动教材 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

2019-12-17 阅读全文

小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垃圾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适合幼...

2021-05-1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三种分类及其标志。 2、不随便乱扔垃圾,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能按照垃圾的分类标志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垃圾“回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说活动教材 关于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

2020-07-2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