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1-05-17 区域观察记录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观察目的:
1、能够利用美工区现有的材料进行美工创作;
2、充分享受独立创作,体验成就感。
观察描述(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描述)
美工区活动开始了,丁**、欧**在美工区里挑选着本次创作的材料,丁**挑选了树枝,欧**也挑选了树枝,她们商量着制作班级吊饰树枝五角星,她们告诉了我想法,担心她们绳子划到手就打消了她们的想法,于是,我请她们再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把树枝加进去,丁**想了想,可以在画画的时候把树枝加到画里,说干就干,她们寻找了大小适合的树枝先贴在画上,接着用勾线笔在树枝周围进行添画,在进行涂色,丁**在树枝周围添加了一些树叶,变成了一棵刚刚发芽的大树,欧**跟着也画了一棵大树,欧**和丁**画完画涂色的时候发现树枝周边涂不上颜色,树周围那一块太白了,很明显。欧**和丁**的画面都不是太干净。呢平时在家中和外面进行搭
分析(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分析):
1、丁**和欧**的绘画作品不是太干净,纸上涂色没有顺一个方向涂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2、欧**在活动中缺少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创作中模仿丁**
教师措施(分析后对幼儿游戏的调整措施):
1、幼儿能想到的制作物品,教师应该想办法帮助幼儿完成,制作五角星担心幼儿绳子划伤手,老师可以帮助幼儿捆绑,让幼儿给五角星刷上颜色。
2、幼儿绘画习惯还需要叮嘱
3、绘画区的材料还需要进行补充。
4、对于美工区的创作教师可以给她们定一个主题,让她们带着思考去创作,创作中老师可以平行介入给予适当的指导。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安安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10:00——10:03,安安在区域活动时来到“星光舞台”,只见你拿起鼓锤,敲起了小鼓,嘴里哼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时娃娃家的小朋友抱着娃娃看着你的表演,你又唱了首“娃哈哈”。
10:15——10:18
安安在小鼓旁又加了摇铃,只见你在小鼓上敲一下,再在摇铃上敲了两下,“这样敲真好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呢!”你边敲边对旁边一起游戏的英英说。
10:30——10:33
当我再次来到星光舞台时,安安的前面除了摆放了小鼓、摇铃,又增加了另外两个小一点摇铃。只见你边敲击着他们,还边点着头。你告诉我们这是架子鼓,你在敲架子鼓!
解读:
孩子由敲击小鼓,联想到了架子鼓,并自己通过尝试,设计了架子鼓,投入的演奏起来。大班孩子能够较好地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刚开始安安边用小鼓敲击,边唱歌,说明孩子的乐感还是不错的,接着又慢慢自创了架子鼓,自娱自乐起来,说明孩子已经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中了。
社会活动室园本课程计划
一.课程由来: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周边实际生活的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交、经验的积累等具有极大的推动效用,幼儿要玩什么主题、情节如何进行、确定多少个角色、采取什么玩法、使用什么玩具、遵从哪种规则,都是由幼儿按照自身的意向、趣味、经验与能力来开展的。社会活动室就是这样的角色区组合,里面包含了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这四个角色区。如何让角色区成为幼儿最喜爱的愉快而又自愿的活动形式,增进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呢?我们拟定了以下计划和安排。
二.课程目标:
1.在教室的引导下,逐渐能够提出、选择游戏主题,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
2.根据扮演的角色,尝试与同伴进行社会性的交往。
3.对角色游戏感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三.具体安排:
1.教师帮助幼儿一起确定游戏当天的主题。
2.提供一些道具帮助幼儿记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如厨师帽、爸爸妈妈胸牌、理发师头饰等。
建构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中二班
观察对象
小南
时间:****
观察区域:建构区(坚持性品质)
投放主题材料
建构积木、纸杯、纪念碑图片
幼儿活动情况
小南选择了进建构区搭建纪念碑,她先拿起几块长短不一的积木搭建纪念碑的台基,然后,又选择了一块最长的积木作为碑体,最后选了几块小积木搭建到最顶上方,没过一会,作品完成了,便在那里无所事事的左顾右盼,一会看看老师投放的纪念碑图片,一会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看到老师走过来,小南眼睛亮了一下,立马问道,老师,我的纪念碑搭好了,可以去其它区域吗?我看了一下他的纪念碑,问她你的纪念碑这么小,能写下那么多烈士的名字吗?你看图片,纪念碑那么高,那你的呢?我们在想想办法,将它搭建的更高一些吧。小南低下头考虑了一下,说好的,我再试试吧。
小南开始用各种方法尝试,有时用小方块,有时用长方形小积木,她的碑身搭的越来越高,这时,由于底下的台基没有搭稳,便塌倒了,小南很沮丧地说:老师你看,搭的高容易倒,怎么办?老师告诉她:“小南,你看建筑师能把纪念碑搭的这么高,还没有倒,而你的却倒了,是什么原因呢,动动小脑筋想一想,坚持一下,你一定可以像建筑师那么厉害,将纪念碑搭好的。”“好的,我一定加油,坚持就可以成功,是吗老师?”“是的”,我说。
于是小南继续看图片研究,老师也不断对她进行鼓励提示,终于,在进区结束时,她克服困难,成功坚持搭建好了纪念碑。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幼儿遇到困难,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提示帮助。
效果
在教师的多次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纪念碑。
分析
纪念碑的搭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比较简单,因此小南在搭建过程中表现的很随意,觉得太简单以至于不认真对待,但后来经过老师的提示后,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态度,并参照图片,及时调整。之后在搭建时还奇思妙想的加入纸杯,最后搭出了一座与众不同的纪念碑,她能发现问题,主动找老师沟通商量,遇到困难没有放弃,在老师的提示鼓励下,越搭越好,并坚持完成作品。
反思
在认知层面给幼儿更多的图片提示,不仅仅局限于延安的宝塔山,而是更多塔的图片。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建构区)
观察实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梦涵和想想一对非常要好的好朋友又来到了他们非常喜爱的搭建区。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较钟爱的区域之一。今天,俩人先在搭建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梦涵在装有交通工具玩具的纸箱里找到了一辆小坦克,她对想想说:“咱们今天也拼个大炮吧。他们男孩子老是拼这些东西,我也想试试。”想想想了想说:“好吧!”俩人就开始搭坦克了。渐渐的,搭建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她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大炮,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嫌不如心意。又过了一会儿,冉亦可和檬檬的大炮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战国也搭好了。他们相互观赏比试着。“我们的大炮可厉害了,我们有三个口呢,能一下子打三个炮出去。”“我的更厉害,是万能的轮子,什么地方都能去,我的车先开出去找到敌人,你们就打炮。”大家的都很棒,孩子们真开心,皆大欢喜。
分析与措施: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能够看出,他们对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熟悉,日常区域活动时经常参与这个区的活动。对搭建区的材料,能认真比较其形状,依据形状选取适合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比如:梦涵小朋友的“大炮”,选择了充分利用了圆柱体的奶粉筒和薯片筒,根据大小排放,使炮筒由粗到细,非常符合正常制作的特性,也是作品更具有层次性。
此外,还用了两个杏仁露的圆柱体铁罐,放在了“大炮”的最顶端,就像望远镜一样。真是巧妙的构思,一点也不像出自女孩子之手的作品。旁边的孩子也不弱,“战国”创作,将搭建的对称、架空、加盖等技能都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这次的自主活动中,两组完成作品的孩子的专注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自己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会用自己的观点,调整、更换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按自己心中的所想去完成。从他们对材料及作品成长中,可以看出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也比较好。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杂,多为收集的纸箱、盒、筒之类的材料,能完成非常形象的作品,幼儿的想像、创造及大胆地探究都很让人惊讶。
3.教师指导情况:
在今天的活动中,老师基本示出现过直接的指导,但搭建区投放的材料,给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小朋友们选择的玩具坦克就是他们口中所谓“大炮”的原型。另外,在持续的搭建活动中,教师通过展板,为小朋友们选择了一些成品的照片,这也是他们可以参考的素材。这些都是不教的指导。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我爱北京天安门
班级:小三班
观察对象
时间:****
观察区域:美工区
投放主题材料
主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材料:蜡笔,已经印好北京天安门美术纸
幼儿活动情况
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后,我特意在美工区给孩子们投放了天安门的美术纸,让孩子们给天安门涂色;小佳佳选择了给天安门涂色,他将画纸和蜡笔放好后就开始涂色,涂了大概5分钟左右看见旁边手工DIY坊的贠靖怡坐饼干,就涂一下看一下;我走过去看他涂的天安门色彩比较单一主要是蓝色的而且还没有涂完,我问他“你的天安门为什么是蓝色的?”他说他喜欢蓝色,我给他看了天安门的照片,和他聊了上面的色彩(颜色),他又继续涂天安门,这次又给天安门涂了红色和土黄色,并坚持了20分钟。
教师指导情况
首先我及时发现他注意力转移,采取的措施是先提问“天安门为什么是蓝色的?”将他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之后给他看天安门的照片和他聊上面的色彩,重新引起他的兴趣。
效果
效果较好,在我及时发现他的注意力转移之后,采取直接引导(提问)的方法,使他重新对涂色感兴趣,坚持将一幅画涂完。
分析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自己喜欢的事物吸引,在小佳佳涂色5分钟左右,注意力就被旁边的小朋友转移了,根本原因是涂色引不起他的兴趣,在这个时候我及时发现,先是问他与他涂色相关的问题“天安门为什么是蓝色的?”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回来,然后给他看了天安门的照片,和他交流天安门的颜色,之后在他自己的观察下,又将天安门的涂色继续完成,而且这次的坚持性较好。
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事前没有给孩子们看天安门照片,在之后的涂色活动中,会将一些实景照片给幼儿提前观看,讲解,使幼儿大致对色彩进行提前的认知。
小班建构区自主游戏区域观察记录
观察区域:建构区
观察幼儿:雨翰、浩竹
观察目的:
1、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遇到困难要和其他幼儿商量,协商解决。
3、培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交流增进彼此的合作能力。
观察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雨翰和浩竹还有其他三位小朋友选择在了一组,开始探究了他们的积木之旅。这时候我听见雨翰在一边大喊:“你干什么?这是我造的玩具,我的城堡。”扭脸一看,原来是雨翰和浩竹在抢一个三角形的积木。我坐在他们的身边,询问是什么原因吵闹,雨翰说:是浩竹抢了我的玩具,我在做城堡。随后浩竹也是一脸委屈的意思,他也想用这个。然后他们两个就互不想让了。
观察实录二:
我在孩子们的身边告诉他们,今天呀要来小客人,可是你们两个的城堡都太小了,装不下我们这么多人,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几个都说我们可以做一个大的啊!雨翰说:“城堡要高高的、大大的,有很多的房间。”浩竹说:“城堡院子里有很多的树和花。”这时,旁边的小朋友也参与进来讨论,讨论一会儿后,他们两个想了想都说:“要不我们一起来做吧!做个大的就可以了,说完他们和建构区的小朋友们一起,把所有的积木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搭起了大的城堡,随后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评价分析:
小班孩子对搭积木的游戏很感兴趣,搭积木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于玩具的占有欲在这个年龄段还是有的,但是他们也在和其他朋友接触的过程中慢慢的学会了分享,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懂得和其他人一起,可以获取更大的收获,并且懂得了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解决的。
思考与对策:
孩子们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积木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也真的很好。积木虽然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不代表他们能对积木的玩法很熟练,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帮助。在引导幼儿的同时要尊重幼儿的创意,让幼儿说说自己做的是什么,帮助幼儿理顺思路。教师适当给幼儿在创作中一些建议,帮助他们完成得更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之间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孩子们在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效果反思:
孩子们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遇到问题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不能靠哭泣或者动手进行解决,还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实分享更快乐,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自己也会快乐。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制作水果拼盆
教学活动“水果超市”结束后,我将幼儿自己买来的水果作为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个新的区域角“好看的水果拼盆”,让幼儿扮成“点心师”来进行游戏。游戏开始了,扬扬和艳艳来到了这个区域游戏,我就说了一句话:“今天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水果拼盆最好看?”至于操作方法我并没有给任何提示,我想给孩子们一段自主摸索的过程。。。。。。于是,我就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只见扬扬拿起一只大苹果,又拿来了一把塑料刀,只见他一副吃力劲,把苹果切成不成形状的一小块、一小块,又拿了一只香蕉,香蕉虽然切得也不成形,可是由于香蕉软
,扬扬的操作,表现得十分轻松和得意。都切好了,只见扬扬把两种水果放在一起,又拿来了色拉酱,一拌,嘴里还美滋滋地说道:“我的水果拼盆完成了。”可是另一位艳艳小朋友还在边想边做。扬扬看见艳艳的水果拼盆里颜色很鲜艳,有红色的桔子、有绿色的猕猴桃、有黄色的苹果、有白色的梨,再一看自己的水果拼盆,只有两种差不多颜色的苹果和香蕉,此时,扬扬有点不好意思了。在点评时,扬扬和艳艳都将自己做的水果拼盆让小朋友尝尝,小伙伴们也对这两位幼儿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使扬扬知道了以后在制作水果拼盆时不仅要从颜色上进行选择,还得在切水果形状上要花功夫。
分析:
这两位幼儿虽然都是大班的幼儿,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使得两位幼儿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在其他方面,扬扬都比艳艳聪明。但由于扬扬生活在城镇,家长比较宠自己的孩子,自然会很少给孩子有锻炼的机会;而艳艳生活在农村,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看的多了,自然会模仿,这方面的能力自然胜过扬扬。从这次活动中,也让扬扬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老师也及时进行了引导,让他平时在家多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反思:
作为一个合格的的教师,其实在带班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班里的每一位孩子。学本领时观察孩子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老师讲的学习内容;游戏时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自由活动时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和同伴间友好相处,能否以礼待人等好习惯等。通过老师的观察和引导,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尤为重要的。老师也通过观察,了解每一位孩子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也是老师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最佳途径。每一位老师都要善于观察。
观察记录:户外轮胎建构区域
观察内容:
今天轮到我们班级出去玩户外轮胎建构区域,男孩子们选择了碳化积木,搬运着,搭建着。王**在给碳化积木垒高,当到达一定高度时,他放了一个圆柱体放在最上面,他还想继续垒高,可是发现圆柱体还是摇晃,不稳嘴里念着:“不对。”把所有积木打翻,开始第二遍垒高,这一次底座更稳一点。一旁的孙**,发现王**搭建的底座有点歪,会影响到上面的垒高,帮助王**把两块正方形积木挪正,但是这一次到上面时,积木坍塌了,王**并没有失败的情绪,有拾起积木继续搭建,最终他们几人合作,搭建出了想烟冲烧炉子般的物体。
旁边有一些搭建平面造型的幼儿,搭好之后喊着我:“老师,你看我铺的床。”“老师,你看我搭建的迷宫”
情况分析:
王**在搭建的过程中全神贯注,当发现失败时也没有气馁,选择了重新搭建。孙**在发现同伴有问题,有困难时及时帮助,两人又很好的学习品质。但是和叛变的平面搭建幼儿来说,平面搭建幼儿空间思维有点薄弱。
教育措施:
1.为幼儿提供纸,笔,为空间思维再提升。
2.请空间思维强的幼儿带领薄弱的幼儿游戏。
中班区域活动记录:小标记,大作用
区域活动时,小宇说:“老师,我要设计安全标记”,说着就拿着笔和绘画纸就去午睡室观察了。小宇在午睡室看了一遍后说:“有两个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一个是睡上铺的孩子不能站在床上玩耍,二是睡下铺的孩子起床站起来的时候注意不要撞到头”,说完就去设计了。他先设计了提醒上铺幼儿的注意安全的标志,接着设计了提醒下铺幼儿小心撞头的标志,在设计的时候,还向我介绍说:“上铺和下铺的孩子都要注意安全”,他特意强调了下铺孩子不要撞到头,提醒安全的标志设计好以后,小宇就把他们都剪下来,在标记的反面贴上双面胶,最后把这两个标记都贴好了。
在整个设计提醒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小宇从头到尾都是很投入的,在平时的活动中小宇做任何事情也是认真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小宇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好的。
其次,在设计安全标记的时候从小宇细心观察午睡室到设计安全标记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小宇是一个很细心的孩子,能发现问题并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从小宇的安全标记中也可以看出,安全标记设计的清晰、简单、明了,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提醒大家什么信息,也可以看出小宇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从这活动看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小设计师,除了观察午睡室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还可以请幼儿参观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也需要大家注意安全,设计相应的安全标记并贴上。还可以请孩子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设计标记并贴好,请家长以照片形式展示孩子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