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05-14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家有拖延症小孩什么体验?
生活中,吃饭时最后一个上桌,最后一个吃完;明明让孩子赶紧去睡觉了,他还是在看动画片,每次要提醒他3次以上,仍然摆出一副不愿意的样子,过去半小时了,连屁股都没挪动一下。
学习上,上学明明都快迟到了,还非要在小卖铺逗留一会儿;学习上不够细心,做卷子也很慢,写作业到很晚,总是在一些简单的题目上出错.......喜欢上课“踩点”,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才愿意进教室。
心理上,常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比如,开始学习——东搞西搞——开始恐慌——熬夜流泪完成——最后期限。(wwW.Xd63.cOm 心得体会大全)
习惯上,行动迟缓、效率低,做事三心二意,给人留有懒散的印象,没有上进心,容易养成各种坏习惯。
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父母已经急的不行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当发现孩子拥有以上这些“拖延症”的表现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什么原因产生拖延症?
笋干老师认为,形成拖延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给孩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孩子在明知后果的前提下,想法高于实际,时常制定超出常理的目标。
完美主义者,做事精益求精,不容许有任何瑕疵出现,所以永远卡在“开始做”的阶段。遇到不喜欢的事情,不愿意去做,总想着把事情放一放,而迟迟不肯动手,且没信心做好这件事。
其实,拖延症”分两种:一是极少数人因过大压力造成的注意力缺失症,这是精神疾病;二是大多数孩子因为“懒”所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而非是“病”。
拖延症又该如何克服?
下面由笋干老师教你11招,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01.战胜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做自己能做到的事,力所能及的事。少让孩子看网络小说,减少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以此避免干扰做事的专一性,和学习的专注度。
02.教孩子改变自己的目标管理方式,将目标以每周、每日为单位进行计量。比如将假期作业的总量,分解成若干个孩子每天能达到的量,按时去完成,周期性越短,效果越好。
03.克服拖延症的关键是赋予要做的事重大意义,变成刚需形成习惯。笋干老师的体会是,下午比上午自控力要差,所以,我把最喜欢完成的事儿放在下午,最困难的事情放在上午。
04.对于不容易专心的孩子,建议先做自己喜欢的科目,让他产生信心,比较专心后再处理那些最困难、最纠结的事情,但不能留到最后。如遇难题,可找该科目成绩较好的同学,相互讨论与监督的方式去完成,往往效率和正确率会更高。
05.当孩子做一件很紧急和很重要事情时,你会发现他们不会拖延的时间。换言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重心,让孩子每天不花五到十分钟,检视要做的功课,列出优先级,按顺序完成。
06.制定一个弹性时间值,设立最佳完成时间和最高限制时间,比如一张数学试卷,建议最佳时间45分钟,最迟不能超过50分钟。这样给孩子适应的时间段,更容易被接受,可按试卷难度相应调整时间。
07.前期建立规则,需要与孩子协商进行,加入惩罚制度。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允许孩子喝水、上厕所,但需要限定次数,每小时最多只能离开位置2-3次,期间不能看电视、玩手机,每次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若未完成,可相应缩减当天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让他明白: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代价。
08.克服拖延症的一个窍门是做事不在数量,而在于完成度。有些孩子心很大,认为一次性能做很多事情,结果一件事都办不好,还留下“我已经做了”的错觉。所以,应让孩子罗列一份任务清单,每次只做一件事,做完就可以在前面打勾。清单的强化作用可让孩子拥有某种成就感,协助他回到该做的事情上。
09.父母千万不要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容易养成“应付”心态。为了写作业追求效率,忽视字迹清晰度、答题正确率,以及知识掌握度,相当于浪费时间还白学。
10.提醒孩子不要在饥饿空腹和疲惫困乏的情况下做有难度的任务,低血糖会削减人大脑的思维、判断力,身体会变得迟缓,自然会拖延时间。待到补充能量后,精力充沛后再完成。
11.克服拖延症最忌讳的就是把时间填满,缺少休息时间。成绩再好的学霸也有脑力枯竭的时候,过于用脑会让孩子变蠢。所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去纾解压力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父母可在任务开始前强调3次:尽早写完,尽早休息!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
孩子做事总爱磨蹭是怎么回事,难道天生就是慢性子吗?每当看见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说了也改正不过来的时候,多数妈妈总是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其实,没有哪个人的坏习惯是天生就具备的。孩子动作慢、爱磨蹭,可能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据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其实孩子磨蹭坏习惯,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导致的:
1、缺乏自信心
有的宝宝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总担心自己这又做不好那又做不好,有了心理压力,做事的速达度也就慢下来了。也许他们是想“精工细作”的,但也许能力还达不到家长的要求,结果就变成了磨蹭。
2、依赖性太强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包办一切,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导致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强。一旦让他们做点事情,他们就不会积极主动做,心里想:反正粑粑麻麻会来帮我的。
3、对家长的抗议
孩子处于某些成长阶段,会比较反叛,如果他们对粑粑麻麻有“意见”,往往嘴上不敢说,而在动作行为上表现出来,例如做事情磨磨蹭蹭,不配合,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家长的“抗议”。
导致孩子磨蹭的8个坏习惯
4、还没有时间观念
一般而言,孩子要到5岁左右,才会对时间产生模糊的印象。正因为看不懂钟看不懂表,所以他们不会有时间紧迫感,他们也不理解,我慢慢来考有什么不好的。
5、天生“慢性子”
性格也是会“遗传”的哦,如果粑粑麻麻是急性子,那么宝宝很有可能会遗传了这种先天性的性格气质。相反,如果粑粑麻麻做任何事都是慢条斯理的,那么宝宝可能也会是天生的“慢性子”。
6、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都不集中,周围环境中有什么风吹草动,注意力立马就被吸引过去了。正因如此,孩子常常会忘记自己当下正要急着去做的事情。
7、操作缺乏技巧
例如孩子穿鞋子,半天穿不上,那么可能是孩子对穿鞋这件事不熟练,穿来穿去穿不上,就盘算着让“急性子”麻麻来帮忙穿。其实,这种孩子不是磨蹭,而是缺少实操技巧。
8、想跟家长多呆一会儿
现在的孩子可精了,为了不上幼儿园,会故意磨蹭,幻想着如果赶不上校车,宝宝就不用上学了。而有的孩子想跟麻麻多呆会,可能就会慢吞吞地做事,以“拖延时间”。
孩子做事磨蹭该怎么办?
叫他起床慢慢悠悠,让他写作业磨磨蹭蹭,带他出门更是慢得让人心急。孩子做事拖拉,是不是经常让你着急上火?如果孩子的这种做法不及时纠正,很可能成为他一生的坏习惯。
应对策略
○让孩子承受拖拉造成的后果,不要替他们做什么,也别总是提醒他们,许多孩子只有承担了后果才能吸取教训。
○不要问孩子可以用“是”或“不”回答的问题,除非你愿意接受“不”这个回答。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是分享权力的一个办法,比如问孩子“你五分钟后去做还是十分钟后去做?”
○父母首先要说到做到——— 如果你是认真的,要坚持到底。你提出要求,孩子却说“等等”时,告诉孩子:“这不在选择范围内。现在就要去做,做好了叫我,我要检查。”然后等孩子行动。
○不要指望孩子在你上班的时候把事情做好,也别指望事情能在你回家前做完。最好规定一个最后期限,你要在他们身边监督执行。
○问问孩子是否认为拖拉是自己的问题,是否需要帮助他们来解决。如果需要,帮他们制定一个计划,从最后期限开始,给所有需要完成的步骤制定一份时间表。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机会,让孩子可以犯错并在你的帮助下从事情后果中接受教训。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表示他在和朋友出去玩之前把事情做完,但却并没有完成,不要提醒他。等到要走的时候,告诉孩子他得跟朋友打个电话说晚会儿到,因为他得把事情做完。
○如果你认为孩子做事拖拉是因为任务太艰巨,你可以帮助他从简单的步骤开始做起,让他知道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好机会,而且他也不必追求完美。
○尊重孩子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在压力的情况下做得更好。在你看来,孩子是在拖拉,但孩子也许在等急中生智的机会呢。
孩子做事爱磨蹭怎么办
1
还没有形成时间观念,对时间缺乏预见感。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时间的概念。还无法理解自己动作慢,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所以他们不会有时间紧迫感,他们也不理解,我慢慢来有什么不好的。
对于孩子缺乏时间观念的问题,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将时钟摆设在房间明显的位置或孩子的房间,在家中明显的位置设立一个时间提示牌,平时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计时性活动,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如1分钟看图找不同,2分钟拼图,3分钟计时劳动,5分钟穿衣服等等。这样孩子乐在其中,会非常积极的参与这钟互动游戏,并努力使自己快起来,渴望赢得第一与赞许,而磨蹭的毛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掉。
2
天生“慢性子”
性格气质也是会“遗传”的哦,如果爸爸妈妈是急性子,那么宝宝很有可能会遗传了这种先天性的性格气质。相反,如果爸爸妈妈做任何事都是慢条斯理的,那么宝宝可能也会是天生的“慢性子”。所以,爸爸妈妈们在责怪孩子做事慢,爱磨蹭的时候一定要看看我们大人自己平时的行事风格是怎样的。对于慢性子的孩子一定要配合他的节奏,慢慢引导。
3
学习动机不足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明明可以做好,但却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不去做,就涉及到了学习动机的问题。如果孩子写完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还要练习自己讨厌的钢琴,孩子自然会磨蹭、拖延。所以,家长一定要看一看给孩子安排的学习计划和时间是否合理。
4
学习能力低下
学习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理解能力、空间直觉能力等,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能力欠缺,就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一些问题,老师讲的内容理解不了,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环环相扣的知识出现断档,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对学习内容无法理解,就会慢慢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学不好,自然就会磨磨蹭蹭不去做。对于这类问题,家长需要多关注孩子对知识掌握程度,帮孩子梳理知识的内在结构,弄清楚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效帮助孩子。
5
意志力较弱
有些孩子爱磨蹭是因为意志力较弱,遇到困难就退缩、逃避,不愿意继续尝试。比如写作业时遇到难题、锻炼身体感觉到有一点累就马上停下来,抗拒继续做下去,开始磨蹭不想干,害怕困难。家长平时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不要打压,要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寻找原因。
6
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总担心自己这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有心理压力,做事的速达度也就慢下来了。总担心达不到家长的要求,结果就变成了磨蹭。如果是因为自信不足,家长平时一定要多鼓励。
7
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孩子出现磨蹭行为,大多和亲子关系质量不高有关,很多孩子会用磨蹭的方式来和家长对抗,这也是很多家长需要反思的地方。一旦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家长越是关注的,孩子越是容易用对着干来表达不满和愤怒。尤其对于年龄偏大一些的孩子,如果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更容易采取这种方式来对抗。
还有一些是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平时对孩子包办一切,孩子的很多事情从小就事无巨细的完全由家长安排,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慢慢的对做事没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孩子对家长过度依赖,从而逐渐养成了做事拖拉、没有主见的习惯。
8
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vs感统失调
对于一些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有时候磨蹭是因为身体机能还没有发育那么完善导致的。例如孩子穿鞋子,半天穿不上,那么可能是孩子对穿鞋这件事不熟练,身体协调性还没有发展那么好,才会穿来穿去穿不上。有些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时不时的甩甩手,伸伸腰,很多父母看了就非常着急,觉得孩子不专心,小动作太多。其实,可能是因为孩子手部肌肉发育还没有那么完善,写字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孩子有时会出现手酸、手抽筋,所以才会变得磨蹭。
还有一种和孩子身体机能发育有关的问题叫感统失衡,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出注意力很难集中,爱分心,小动作多,缺乏自制力,爱磨蹭、常写错字、写反字、扣反扣子、穿反鞋,做事丢三落四等。如果感统失衡需要带孩子去专业的机构诊断治疗。通常在12岁前,通过正规的训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纠正。家长们也不要过度担心,出现这类问题的孩子相对是比较少的。
小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做作业慢,该睡觉的时候看电视不睡觉,该怎么办?
孩子做事拖拉,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建议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你可以先将自己孩子的磨蹭毛病一一列出来,设计一张表格,记录做某件事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完成时间,几天总结一次,有进步便给予表扬和奖励,没进步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也可以家长与孩子比赛。至于他做作业慢的问题,有的孩子是缺乏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有的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做作业是应付式。估计你的孩子两种原因都有,所以你必须在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引导。
以下建议可参考:
一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孩子有成功的的体验。要多鼓励,不要因做作业问题打骂孩子,容易把孩子打“疲”。也不要经常批评孩子“慢”,这样容易使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很漫长。你可以说,你是可以“快”的,只要你集中精神。只要他有一分的进步,都要肯定和鼓励。
二是尝试用速度测定法,让孩子感受“我可以快”。帮孩子记录一个单位时间里(例如10 分钟)能写
多少个字,能做几道试题。然后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做完所有的作业要用多长时间。让孩子知道自己是
能够这样快完成作业的。
三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快得值得”。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应该让孩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四是让孩子学会多问。家长要教导孩子,如果作业中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问,这样就不会在不懂的问题
上耽搁太多的时间。
孩子做事慢,拖延,我们就会忍不住去催他,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我们的催促起了相反的作用, 比如孩子11点了还不睡觉,还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催四五遍才肯乖乖睡觉。
难道孩子真的不知道11点就应该准备洗漱睡觉了吗?
其实,这些规矩孩子是明白的,但是他之所以不去睡觉,是因为爸爸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对他形成了免疫和依赖。 当爸爸妈妈催第一遍,他肯定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还会有第二遍,于是继续看他的电视,当爸爸妈妈继续催第二遍的时候,他心理就有了点准备了,会预感到妈妈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当爸爸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他早有心理准备,再不睡就会挨打,所以起身去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的标准就是: 妈妈有没有催,不催就不做。
那爸爸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戒掉唠唠叨叨的催促,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宝宝,已经11点了,爸爸允许你看最后3分钟,3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准备睡觉,明白没?”
父母要适当的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有些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这样就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最后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自己穿衣,吃饭了,咱家的还要自己帮忙。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就那几个,我们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你家孩子有拖延磨蹭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