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的作业拖拉毛病,怎么改

发布时间:2021-05-12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

1、学习基础差

学习基础差,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就拿去问爸妈,问完了又接着做,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的,常常做到晚上10点多钟才能完成全部的作业。

2、条理性不够

做作业之前不会事先准备文具,比如写错字了,到处找橡皮;铅笔折断了,临时削笔刀,拿这拿那,中间浪费了不少时间。有些题经常会做错或漏做,是做事条理性不够导致作业完成不及时啊。

3、完美主义者

天生的“完美主义者”,作业工整,成绩优秀。缺点是写作业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不整齐,就马上擦掉重写。

4、没有时间观念

从小生活在爸妈的安排下,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比如“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没有父母提醒,不会主动去做作业。

5、注意力不集中

写作业老是东看西看,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一会儿咬手指。而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调皮捣乱。

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1、孩子写作业时,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千万不能一边玩手机、一遍看电视来监督孩子学习,这会让孩子心里不平衡。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在屋外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气息、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2、有些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其实是他还没养成时间观念,总想着偷懒。针对这些孩子,父母不妨适当地让孩子承担一下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就不会这么拖拉磨蹭了。

3、父母在让孩子写作业时,少用“命令”的语气,多用“询问”的语气,双方各退一步,这样会让孩子更愿意去听从父母的指挥。

4、孩子向你问问题时,不要马上告诉孩子答案,不妨这么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说明你在动脑筋了,很不错!不过,爸爸(妈妈)也会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翻开教科书,找找答案吧!”这样就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怎么改善孩子拖拉毛病


如果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他对时间也就没有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并每天自己监督完成情况。当然,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在他订计划的时候,提一些建议,和孩子多讨论,以便他的计划能够更可行更科学。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三个月以上,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可是,现在,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每天晚上,很多家里,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孩子当然不用自己操心去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奴隶,那你就一分一分地替孩子安排时间。我想明智的家长一定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对策:

1、善用小闹钟。

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在孩子使用闹钟前,有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总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玩橡皮,20分钟的作业拖一个多小时还不能完成。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主意,她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快点、快点”,闹钟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时,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体验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学习更加自觉。

2、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拖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作业,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是个狠招,家长要具情况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关键时用上几次。

3、把作业当成考试。

记得前一段时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现分享给大家。

记得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做家庭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两三道题,本应20分钟就可以做完,可她却要耗上近两个小时。

你看她,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就要花上几分钟时间,翻书、打开作业本也心不在焉。做作业也是东张西望,常常做一些与作业无关的事:抠抠手指甲,拿她喜欢的东西玩上一会儿,或是突然发问:“爸,这星期天您休息吗?”“妈,咱们什么时候买鞋去?”有时候还要到另一个房间转一圈,要么就停下来整理一下书桌。做一道题,要反复寻找书中的相关内容,甚至还得打电话问同学。因为写得不工整,或写错了,就要撕掉几张作业纸……这样,每天都要耗到很晚才能勉强交差。

一撂笔,就随声而出:“唉,好不容易做完了。爸,你该给我检查了!”这时,我要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像校对员一样,耐心、仔细核查。出现错处,让她改,就更是件麻烦事:首先是不情愿离开刚看时间不长的动画片,要喊上两三遍,甚至动怒,她不才情愿地过来。到我面前,又会反问我:“怎么了?老师就是这么讲的!”我还要耐着性子,给她讲出现错误的原因,她才动手改。总之,很容易的几道题,把我们折腾得够呛!

因为做作业磨蹭,女儿的业余时间全被占用了,没有玩的和做其他事的时间。所以,她对学习开始产生厌烦情绪,总盼着放假。又因为作业不抓紧时间,到考试时,会做的题也做不完,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这一切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决定给我女儿支一招,将作业当成考试来完成。

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正要打开书包做作业,我便过去对她说:“从今天开始,咱们把作业当考试吧,怎么样?”女儿一愣,诧异地问我:“怎么考啊?”我就反问她说:“你们考试有什么规定吗?”女儿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有啦!”于是,我俩边写边说,将有关考试的要求一一记录下来,并对女儿说,按考试要求做完作业,你就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一听这话,女儿的劲头更足了,赶紧拿来闹钟,让我帮她计算一下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迅速将闹钟上好弦,用很短的时间将作业所需要的用具准备齐全,俨然一副考试的架势。我提醒她说:“考试可不让看书呀!”女儿很自信地说:“我不看书也都会”。

“考试”开始了,看到女儿一本正经的样子,我打心眼里高兴。原来要耗上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今天只用了二十几分钟。闹钟一响,女儿将作业本递给我,风趣地说:“爸爸老师,给我判卷子吧!”

经过一个月的将作业当成考试的训练,女儿做作业的速度快了许多,准确率也大大提高。这种办法不但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也给我们全家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

4、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其实一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绝不会只是表现在学习方面,而应该是表现在生活与做事的方方面面。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但做作业慢,做任何事都慢!所以平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我的儿子和他表弟每次游泳完回来之后都要洗澡,如果家长不提醒他们时间,两个人可以在里面打打闹闹洗上半个小时不出来,这边的作业还没动。这就说明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后来我就有了经验,规定孩子只能洗10分钟,而且不给闹钟,让孩子自己估计时间!这样孩子的脑子里就有了时间观念,到了大约10分钟时间,孩子就会赶紧出来,有时我还会问两个孩子:你估计你洗澡刚才用了多长时间?答的准确的孩子,我会表扬他,说他时间观念强;吃饭时也一样,我会规定孩子必须要在20分钟内吃完,吃完饭后,估计一下自己吃饭花了多长时间,看看自己估计的时间与真实的时间相差多大;早上起床我也规定时间,7点听到闹钟铃响,必须自己起来,15分钟时间穿衣、洗脸、刷牙。7点15分准时早读,读20分钟。经常督促,孩子的时间感就变强了。

5、一分钟专项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1)每天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年级不同,难度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让孩子感受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没写一个字,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让孩子练习一分钟写“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随着写得组数越来越多,孩子的书写速度变快,更能感到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二到三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

6、少催促,多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不停地喊,不停地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应该反过来,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快的一面,强化孩子快的时候,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马上表扬。比如:“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今天吃饭速度真快!”“今天作业速度比昨天快了5分钟”。“今天收拾书包比昨天快多了。……”多找孩子快的时候表扬之,孩子慢的时候,装做看不见,故意淡化它,要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快了。

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小健今年7岁,是一年级的学生,看上去活泼、可爱,但是小健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小健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外摸摸看看。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所以每天总是很晚才能睡觉。小健为了作业的事经常挨爸爸的揍。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捣乱,很调皮,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影响其他的同学和课堂秩序。

这个案例属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中尤其多,这些孩子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让他们连续做作业超过20分钟,他就会坐不住,写一个字走神5分钟,当然作业就拖拖拉拉了。因此,家长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分段写作业。就是放学回家后,问问孩子总共有多少作业,以20分钟为一段,做20分钟作业后,休息一会。这样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

对策:

1、作业分段。你可以规定一定的做作业时间,你先了解孩子当天的作业量,然后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尤其是不要忘了精神奖励,精神赞扬。如在壁上贴小红花之类的。如果当天作业太多,可以把作业分割成两个或三个阶段,每段时间不可过长。如第一次规定做15或者20分钟,完后休息一会,然后再规定一个15或20分钟,再休息。当孩子的注意能力提高以后,以后所定时间就可以慢慢延长,等养成高度集中学习的好习惯时就不用分割时间了。

2.、要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的地方要简洁、整齐,尤其是书桌,不能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要求孩子在学习之前准备好所有要用到的文具,避免写作业的过程中又找东西。孩子学习的环境还要安静,如果你的孩子抗干扰能力不好,最好保证孩子听不见孩子电视的声音。不要在孩子正在学习时,中途为了关心孩子,又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表示关心,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有些孩子在学习时喜欢突然开小差,问父母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比如:突然问父母晚上吃什么?突然跟父母提到学校有趣的事。这个时候家长不要搭腔,因为你一搭腔,实际上就是默认孩子写作业时可以讲话了,又把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这也不利于让孩子静心学习。最好告诉孩子有什么事待她作业做完后再问。

3、让孩子自觉集中注意力,多给孩子找注意力集中的好感觉。家长平时在家多向孩子强调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孩子读这方面的故事,比如小猫钓鱼,或者关于某个人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故事。

要孩子集中注意力,还要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这点,多给孩子贴“正向标签”。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要多观察孩子做的好的一面,并及时指出来,比如:“今天注意力比昨天集中多了,玩东西的次数少了。”“今天又有进步,在做数学作业时,我看到足足有20分钟一起在认真做题。”多从正面挖掘,这样会激发孩子想做得更好的动力。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做作业的毛病


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时间有自主感。

“对时间有自主感”,即:

1. 我的时间是我的

2. 我的时间由我来掌控

3. 我确实能掌控我的时间

4. 假如把时间安排得更好,我能得到更多我想要的东西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

六到七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已学会认识钟表,并对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规则有一定概念,比如看懂课程表,知道作业完成和上交的期限等。对于那些早就对权力和控制问题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完全有意愿和能力自由支配本就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是,有些家长经常会出于担心孩子迟到、害怕孩子浪费时间等方面的考虑,总喜欢不厌其烦地跟着孩子,马不停蹄地催促孩子。孩子几乎失去了对所有时间的自主支配权,晚上睡觉得听大人的,早上起床需要大人提醒,做作业更需要大人守护。

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就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就有掌控时间的能力呢?分四步。

第一步:给孩子买个闹钟,让ta拥有对时间的自主感

想让孩子学会掌控时间,首先要让ta学会使用计时工具。

大人用手机当闹钟,用手机计时提醒自己,离了手机也不行,这,就是在利用计时工具。

所以,有了自己的工具,才能培养出自主性。

孩子也需要一个计时器,也许是闹钟,也许是手表,都可以。

选闹钟手表的时候,一定要孩子自己挑,因为选了自己喜欢的闹钟手表,意味着有一定的自我承诺在里面。孩子会更愿意看时间。

第二步:采用限时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仔细观察和分析喜欢拖延或磨蹭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做很多事情都没有时间约束。在始终感觉自己拥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容易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具有紧迫性的任务。

不受时间限制的主观感觉所产生的后果,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当孩子们玩电子游戏或者看电视时,就容易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受时间限制的领地,似乎可以超越时间的边界。

虽然不受时间限制的感觉会在挥霍的那个当下让人感觉很愉悦,身心很舒畅,但因此而落下的很多事情仍然会把我们拉进现实,让人尝尽拖延或磨蹭的苦头。

限时法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给孩子设立时间限制的。

比如从小出去玩的时候,我们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一次玩多长时间就要回家,到点就按照约定执行;吃饭的时候,可以约定一顿饭最长可以吃多久,到时间就收走所有饭菜;完成每天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同样可以根据当天的具体任务跟孩子约定一个完成时限。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第三步:教孩子分解任务,学会目标管理

喜欢拖延的人,一般来说,都没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常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过日子,做任何事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即使他们会设定目标,往往也是模棱两可的目标,更没有可操作的措施和清晰的步骤。

不管我们设定的目标是大还是小,达成一个目标基本上都需要一步一步来,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步骤。当目标得到明确、任务得到分解以后,我们还需要为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设定完成时限。

有了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我们的目标感就会更强,孩子也一样。

当任务层层分解以后,让孩子根据时限来完成这些任务。假如不能及时完成,那么再从头来分析任务,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分解任务时被忽略的。

这样循环多次,孩子对任务的理解更加透彻,把握时间也更精准。

第四步:省下的时间去哪儿了?

很多拖延的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习得性无助——反正把时间省下来也干不成什么。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切身体会到,把时间省下来,可以做好多好玩的事情呢!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

可以在任务开始前就让孩子想象,提前完成任务之后想做什么,比如想出去玩,想听故事,想吃东西。家长还可以主动提议好玩但费时的活动,但是与孩子约定好,一定要按时完成,才有时间做。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不拖拉有好处,所以才不拖拉嘛!

怎样改掉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


第一,尝试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做作业的后果。

当孩子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作业,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唠叨或批评,也不要出于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业,而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是因为作业做的匆忙,错误太多而受老师批评;可能是时间熬的太晚第二天听课没精神,等等。当孩子尝到这种后果之后,再问孩子自己的想法,是否想要改变这种状态,以及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

第二,提前与孩子一起制定好明确的“家庭作业时间表”。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放学回家之后的时间安排,活动安排,比如放学回家后是先休息,还是先写作业?家长在哪个时间段有时间帮孩子解决作业难题?作业写完后可以什么方式来放松,是看电视,还是玩游戏?以及几点要确保能上床睡觉?一旦有了明确的规定,家长就要严格要求孩子落实执行。

第三,用闹钟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孩子开始写作业之前,可以让孩子自己预估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作业,然后用闹钟定时,作为一个激励措施。这样孩子看到不断流失的时间,速度会不自觉加快,同时思维也会变得敏捷。如果按时完成作业,可以适当表扬孩子或奖励孩子;如果没有完成也不要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比如,不要说“你看,没完成吧”诸如此类的话语。鼓励孩子再接再厉,或下次做出合适的时间安排就行。

第四,不要强加给孩子额外作业。

现在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许多家长在孩子做完作业后总想让孩子多学一些,于是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习题练习。如果孩子自己觉得需要多做些练习,那他自己可以选择需要练习的科目;但如果孩子不愿意的话,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反叛心理,其实得不偿失。

第五,允许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

就像大人工作,有人喜欢戴耳机,有人喜欢安静无干扰。孩子做作业也一样,有些孩子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而有些孩子喜欢鸦雀无声,安安静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即便孩子写作业时开着音乐或电视,也未必在真正听里面的声音,未必在受着干扰,相反,一些音乐还会促进人的思维活跃性,反倒有助于思考。

怎样改变孩子拖拉毛病


孩子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下了,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多余动作特别多,刚刚学过的有印象的字还要照着书看着抄下来,这一遍写完了,下一遍还是照着抄,不能连续的写。写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要有家长督促。对于孩子的磨蹭,提出如下解决办法: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 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连续训练记录成绩进行对比。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慢,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怎样改正孩子拖拉的毛病?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 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计算不仅练速度,还锻炼专注力)

(2) 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 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可以通过奖励积分机制引导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兴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鲜了。设定挑战小目标不断激励尝试。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随着孩子长大,会越来越希望独立和自主,逐渐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去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也更利于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第四招: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得够二十个“★”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纠正一个坏习惯重新建立好习惯?家长们别着急,给自己也给孩子一点时间。)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

相关推荐

  • 怎么改善孩子拖拉毛病 如果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他对时间也就没有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
    2021-05-07 阅读全文
  •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做作业的毛病 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时间有自主感。 “对时间有自主感...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怎样改掉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 第一,尝试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做作业的后果。 当孩子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作业,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唠叨或批评,也不要出于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业,而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是因为作业做...
    2021-05-17 阅读全文
  • 怎样改变孩子拖拉毛病 孩子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下了,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多余动作特别多,刚刚学过的有印象的字还要照着书看着抄下来,这一遍写完了,下一遍还是照着抄,不能连续的写。写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要有家长督...
    2021-05-15 阅读全文
  • 怎样改正孩子拖拉的毛病?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
    2021-05-08 阅读全文

如果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他对时间也就没有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

2021-05-07 阅读全文

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时间有自主感。 “对时间有自主感...

2021-05-17 阅读全文

第一,尝试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做作业的后果。 当孩子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作业,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唠叨或批评,也不要出于不忍而替孩子完成作业,而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可能是因为作业做...

2021-05-17 阅读全文

孩子做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下了,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多余动作特别多,刚刚学过的有印象的字还要照着书看着抄下来,这一遍写完了,下一遍还是照着抄,不能连续的写。写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要有家长督...

2021-05-15 阅读全文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

2021-05-0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