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美丽的绰号
发布时间:2021-05-04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大力士’,请帮我搬一下凳子,好吗?”“好的”“谢谢”,到区角游戏活动的时间了,我听到的谈话声,原来是瘦弱的小姑娘茹雪请小胖子壮壮帮忙将她的凳子放到了墙边。看着两个孩子高兴的样子,想到他们自己的“封号”,我感到他们既好笑又可爱。
就要上大班了,不知怎的,孩子们中间渐渐地喜欢上了喊绰号,开始,我还想禁止这种事情,怕引起家长的不满。可后来我发现,每个绰号的后面原来都有一个美丽的、深受孩子喜欢的故事。因为绰号,激发起了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因为绰号,我班的“体操王子”孙国志、“舞蹈皇后”刘梦瑶、“故事大王”李浩月、“篮球巨星”邱小明等等,都在各种集体大舞台上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英姿,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奖牌和荣誉,也同时赢得了家长和老师们的掌声与赞誉。
“老师,快看!‘小画家’文宾把长城画在自由墙上了,你们快来参观啊!”我转头一看,绿色的“长城”在小画家的手中,忽而弯曲,忽而变长,因为“八、一”节来临,他还在“长城”的每一个“城”门上画上了一面正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要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到我们的长城,看到我们的红旗,这是“小画家”文宾的梦想,也感染着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那就让我们为“小画家”鼓掌吧,让我们爱这每一个善意的绰号吧,我们发现,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
因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不同和特别之处,每个孩子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尊重,他们更期待着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展示自己和肯定的机会,所以,只要我们老师用特别的爱去寻找他们身上的动人之处,就一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能接触到孩子的心灵,就能触摸到快乐的源泉!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随笔:美丽的“错误”
美工课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活动课,孩子们在课上不仅学到了本领,而且还会有很多开心的收获。它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又到了美工课了,这次是让小朋友剪灯笼。课前我看了看这张美工纸上的图案,觉得挺简单的,比中班那时的灯笼制作还简单。于是,我只在孩子们面前讲述了一些平常的制作要点,如:沿实线剪出图形、虚线的地方折一折、小麻点上粘一粘等等。
没过多久,一个手脚麻利的小女孩拎着一盏长长的圆筒灯笼兴致勃勃地跑上来让我看看她的“杰作”。我一看:咦,怎么跟图上的制作结果不符呢?从她手里接过灯笼定睛一看:哎,没错呀!该剪的的地方剪了,该折的地方也折了,粘的地方也没有粘错嘛!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是出版商有误?我没有立刻否定小女孩的错,但是还是逃不过孩子们的火眼菁菁,“老师,她做的和图上的不一样,做错了!”此时的我因为心中没底,所以也不好随意下定论:“恩,做的是不一样,不过这也是一盏很好的灯笼,有创意不是挺好的嘛!谁做的能跟图一样?”“我行!”“我也行!”孩子们各个欢呼雀跃,信心十足。
为了证实是否有错误,我也开始动手做开了:首先,将整张灯笼的轮廓剪下,然后图形上有实线的地方再剪开,虚线的地方折一折,最后就顺手粘了粘。结果跟刚才的小女孩一样。——到底那里出问题了?我心中百思不得起解,在看看图片上成型的灯笼模样,有好几处本没有实线的地方却被剪开了,这样灯笼就显得圆圆的。难道是他们在设计时忘了画线了?……
我正想拿着剪刀在那原先长长的灯笼上开刀,脑海却被一个念头制住了:我能“开刀给灯笼做手术”可孩子们呢?我抬头看看孩子们:他们有的在静静地思索,有的也在试着左右开刀,有的在讨论着什么……
我去查教师手册,却丝毫没有答案。最后,我重新梳理了灯笼的制作流程,发现这个灯笼在折和剪上有个蹊跷,剪下图形后要先折一折,再在实线处剪开,这样原先没有画线的地方也就剪开了。再两边粘好,粘上拎环,一个圆圆的灯笼就成型了。
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巡视了活动室一周,五花八门的灯笼呈现在眼帘,孩子们的作品基本成型了,但没有一个灯笼跟图上画的相符。我把正确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每一个小朋友,他们恍然大吾:“啊!老师,那该怎么办呢?我们都做错了。
我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喜欢你们自己做的灯笼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做的灯笼,因为那是你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与众不同哦!”哈哈,哈哈哈……
这以后,不管多简单的制作,我都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这样才有十足的把握,理直气壮地站在孩子们面前。
教育随笔:美丽的小错
教育随笔:美丽的小错
小时候,我家后园种了一棵木瓜树,当然还没有开花结果。5岁那年,我请了邻居小哥哥(大我一岁)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那棵木瓜树砍了。中午爸爸妈妈收工回家吃午饭,我得意地拖着妈妈跑进后园,指着砍伐的木瓜树告诉她:妈妈,我帮你砍柴了。看着被砍的木瓜树,妈妈哭笑不得,再看看这么懂事孝顺的我,妈妈笑着说:“你还小,妈妈不要你帮忙。这是木瓜树,长大要结木瓜的”我后悔不矣,我的懂事就是从这美丽的小错开始的。
犯错是人生的常态,特别是幼儿,什么也不懂,有时会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但别看他年纪小,他做事还是有目的和想法的,要懂孩子的心思,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坏事变好事,特别是培养孩子的爱心、善良、勤奋,引导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一个幼儿,看到妈妈下班回来了,想得到妈妈的表扬,就兴高采烈地帮妈妈端茶,由于眼里只看着妈妈,碰到椅子,茶杯摔碎了,这本来是孩子的一片好心,可是这位妈妈不懂得发现和体会,还骂孩子:“毛手毛脚,夹什么罗轨(添乱)”,狠狠地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从此后,干什么事畏首畏尾。
人要生存,生存就有选择,选择越多也就更容易迷失自己,也更容易犯错,但要清楚的是选择多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同时也可以给你提供很多的机会,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即使走了弯路、吃了亏,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能让你更成熟。
不犯错是不现实的,除非你是个弱智,或者你远离社会,过隐士般的生活,只要踏入社会,就难免犯错,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候即使你明白这是错的,但大家都这么做,你又怎能独善其身。我们只能争取尽量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错。
犯了错怎么办?知道自己错了就马上反省,及时改正,从中吸取经验,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悟出其中的道理。简单说就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挽回影响。第一就是要总结教训,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虽然错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小时候砍木瓜树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认知还不到位而矣,居里夫人面对过无数次的失败,但在每一次失败的时候想到的是:“至少我又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第二,要反省,要认错,分析错误的原因。但也要调整心态,不要过度自责,折磨自己,感叹做人失败。生活应该允许我们犯错,也允许我们改正错误。
俗话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即使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处处小心,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不失误,生活中,犯点小错是正常的,只有犯过错,才可以谈真正的完美。有时候,犯点小错,也是人生的一道风景!
教育随笔:美丽的蝴蝶
李**是个腼腆的男孩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他选择了美工区,美工区里分绘画区和手工区,李**走进手工区,在超轻黏土和剪纸前面停留了一会儿,选择了剪纸。剪纸在我们班才刚刚开始实施,李**对于剪纸并没有多少经验,至今都没有剪出像样的作品。
在活动中,李**拿了剪刀和纸坐在桌子前专心地剪着,还不时凑过头去看旁边的小伙伴是怎么剪的,他先是看了看小伙伴怎样使用剪刀,手转不过来的时候就像别人请教,在剪了几条歪歪扭扭的线条之后,他停下来,看了看自己的作品,似乎发现了什么。他拿起一支铅笔,在纸上画了什么,再拿起剪刀开始剪,剪着剪着,本来想剪的大作品剪小了;剪着剪着,本来要剪的小作品变没了,结果还是什么也没有剪成。于是他又拿了一张纸剪了起来。
我很想走到他身边去教教他,可是想了想还是再观察一下。所以我没有走近他,但是仍时时留意着他的表现。
“老师——”身边传来李**微小的声音,只见他手中拿着一张小纸片对我说,"蝴蝶!"我连忙走过去。只见他手中的纸片又小又粗糙,但确实很像蝴蝶。我装作不相信地问:"是你自己剪的吗?他用力地点头,并自豪的说:“是的”。"剪得不错!你真能干!再剪一个好吗?"我边说边抱了他一下,还把他的作品贴到美工区的展示墙上。他羞涩地笑了,赶紧埋头又剪了起来。
李**虽然渴望自己能剪出好看的作品,但由于技能上的局限使他多次面对失败。刚开始他在剪刀的使用上遇到困难,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仔细观察别人的正确使用方式,并像别人请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面对失败时,并没有轻易低头,而是选择了努力再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开始向其他小朋友学习,并且一次次地进行尝试,直至剪出一件作品。也正是这件作品激发了他的自信心。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变化与成长。
教育随笔:小问号
教育随笔:小问号
我们班这学期新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梵梵,他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好动、好玩。但是他的问题特别多,所以其他小朋友常叫他“小问号”。
问题多,正是渴求知识、好奇心强的表现。但是“小问号”的问题总是比别人多,更是五花八门。比如“世界上第一个西红柿是从哪里长出来的?”“第一只鸡是怎么孵出来的?”从孩子的问题中,可以了解到他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在哪一类知识领域懂得多一些和贫乏些,他更关心什么,对什么更感兴趣。
有一回,他问我什么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告诉他,就是时间过去了就不再回来,比如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做游戏、学知识,成了好朋友。将来,小朋友会长大、上学,小时候的时光就成了回忆,谁也再回不了小时候。也许是我说得有些伤感,孩子听着听着眼里竟有了泪花。他接着问:“那我可不可以不长大,永远和小朋友在一起?”我告诉他:“人总是在长的,所以我们都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和小朋友在一起。”他听了以后使劲点头。
他的各种问题常常也会把我问倒,我深深感受到,要做称职的教师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为了能回答他层出不穷的问题,我选择性的进行了学习,让孩子得好问不被压制,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
教育随笔:让孩子发现自身的“美丽”
教育随笔:让孩子发现自身的“美丽”
几天前的入园之前,我刚走到幼儿园门口,就看到艳婷爸爸等在那里,旁边站着正在哭的艳婷。说起艳婷,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因为父母年纪较大,家庭条件也不好,爸爸妈妈每天很早就要到地里干活,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她,所以把他当小男孩养,穿着也很随意衣服比较旧,看起来不是那么起眼。但是孩子挺坚强也很聪明,平时摔倒都很少哭的艳婷今天怎么哭了呢?通过和艳婷爸爸的一番谈话,我才知道艳婷是因为没有新衣服而不来幼儿园,结果被爸爸打了一巴掌才哭的。看到艳婷哭啼啼地进入活动室,我心想:孩子大了也知道爱美了。
进入活动室的艳婷很快就停止哭泣,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游戏了,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不曾想到昨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艳婷爸爸再次找到我,和我说这几天艳婷每天回家吵着要裙子,说班里的心怡和涵涵都穿着漂亮的裙子,小朋友们和老师都夸她们,而没有人夸自己。听到这些话,我才发现这已经不再是一件小事,而且不只是关系到孩子的问题,老师也有很大的责任。心怡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每天都穿的很时尚,班里的小男生和小女生也经常夸她漂亮,而我有时看见她的衣服漂亮也会夸几句。没想到一向默默无语的艳婷把我的这种夸奖记在了心里,她认为只有穿的漂亮,才会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夸奖。正当我为这件事犯愁的时候,艳婷的一些举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艳婷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班里有时组织的开展脑筋急转弯和猜谜语的活动,活动最终会以发奖状的形式鼓励前几名的孩子,每次获得奖状的孩子中都有艳婷。在一次活动结束发奖状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说:“每个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但是美丽并不是只存在于外表,只要拥有智慧,懂得很多知识,一样是美丽的,都会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艳婷,老师说的对不对?”话语结束时,我特地问了问艳婷,希望她能明白我的用心。
放学的时候,当看到艳婷拿着奖状开心地朝爸爸跑去小声地说:“爸爸,老师说了,‘聪明也是美丽的’”的时候,我的心终于放下了。艳婷虽然年纪还小,但她却懂得了我的用心,顿时我的视线模糊了,眼里夹杂着感动,更确切地说是欣慰。我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好老师,不仅是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启发,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身上最美的地方。
幼儿教师随笔:美丽的旗袍
幼儿讨论旗袍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幼儿摸一摸自己的衣服,说一说,小雨说,我的衣服软软的,穿起来非常舒服,小豆说,我的衣服光光的,非常滑,下雨天穿上它,不用打伞,非常轻,教师出示旗袍,幼儿摸一摸什么手感,光滑、颜色艳丽,幼儿欣赏旗袍。它的领子是竖起来的,围着脖子一圈,显得脖子又细又长,叫立领。这是衣服的什么部位,和我们现在穿的衣服的领子有什么不同?幼儿摸一摸,旗袍的领子比较有型,其他的衣服领子是下来的。领子旁边有盘扣。这是什么?像什么?我们平时穿的衣服上的扣子是什么样子?幼儿欣赏盘扣的图片,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盘扣”也是中国传统服装的象征,盘扣是用布通过手工编织而来的。旗袍的下摆两边开叉,上面有花呀,叶子呀,各种好看的图案装饰起来。
接着幼儿又去了服装店,欣赏了各种各样的衣服,看到服装店里有试衣间、试衣镜,衣饰架、服务员。教师也准备了旗袍、运动服、白大褂,请幼儿看看这些衣服有什么不一样,小雨说,锻炼身体时要穿运动服,方便跑啊,跳啊,小豆说,护士给病人打针时穿白大褂。
盘扣,上次我们欣赏了漂亮的衣服——旗袍,了解了旗袍的盘扣,出示图片盘扣,了解盘扣的制作过程和盘扣的种类:一字扣、琵琶扣、蝴蝶扣等,以及爱心扣、小兔扣。
在角区里准备了纸板剪成旗袍的形状,幼儿从领子开始制作,先用紫色的彩泥团成团,有搓成条把它盘旋在领口处,一个立领就出现了。接下来,小雨将蝴蝶扣的成品拿来,放在领口处,效果非常好,幼儿越做越有信心,阳阳用绿色和粉色的彩泥做花和叶子,放在旗袍的右下角,这样,一条花卉图案的旗袍就做好了。
小豆打算做一条上面有小动物图案的旗袍,加上爱心扣,说这又是一条友爱心的小动物旗袍,于是,小兔小鸡,小蜗牛,纷纷被列入旗袍上,可爱极了,这真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旗袍!果果要做一条水果旗袍,用上一字扣,幼儿们纷纷大显身手,苹果、橘子、香蕉、都出现在旗袍上,让人喜欢。
教育随笔:孩子的美梦
中午午睡时,小家伙们异常的兴奋好长时间都不肯入睡,我想用故事引诱他们快速入睡,等都安静后,我就自编了一个《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故事,因为马上就要过圣诞节了,圣诞老人的礼物是所有小朋友都期望的,我讲道:“谁能听完故事后快快入睡圣诞老人就会在梦中给他一个甜甜的梦,能得到你想要的礼物,达成你的一个小愿望”,只见小家伙们都快速闭上了小眼睛,一动不动,不一会寝室里就传来一阵阵的鼾声,看着她们张张香甜的睡脸,可爱极了,我想他们的梦一定是多彩的香甜的......
中午一起床,我能看出今天孩子们睡得特别的好,有几个小家伙美美的跑过到我面前对我说:“张老师,我梦到妈妈个我买了一个好吃的冰激凌......”又有一个小朋友抢着说:“我看到彩虹了,一条一条的,有红的、黄的、绿的......好多颜色呢,可漂亮了”,一个嫩嫩的声音传过来,一看是彤彤,她平时很少交流的,今天很主动的对我说:“我梦到我和姐姐在海边玩还吹着彩色的泡泡呢!”
我环顾四周发现小朋友都在分享着自己甜甜的梦,也许是真的梦到了,也许是自己幻想的,总之不管怎样此时的孩子是开心快乐的......
顿时我欣喜万分,孩子快乐,老师更快乐,简单的引导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张开了翅膀,并尽情的飞翔,我想教师最伟大的作用也莫过于此吧!
教育随笔:遗失的美好
那天,又是一节美术课,依旧让小朋友们涂色,我开始木然地发纸,那是已经画好的房子,让他们把空白的地方涂好,这是多么简单的事啊,可是他们却都做不来,不是涂到外面去了就是没有力气,说句实话,几个星期下来,我的耐性都被这群小家伙磨光了,我没有了初来乍到时的和风细语,当他们抱怨说涂不好时,我丢下了一句狠话:“快点涂,别多话”,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抗拒,这时,王老师轻声地说:“小朋友们,我们来给自己的房子刷墙壁,看看谁的房子最漂亮,好不好?”在我看来很幼稚的一句话,却产生了让我无法想象的效果,小朋友们低声交流着自己房子的颜色,一个个都很卖力地涂着,抹着,仿佛白白的纸上真的就是属于自己的房子!
当他们把涂好的房子交给我时,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嚷着“老师,我的房子刷得怎么样”,我讪讪地笑着,有点不敢正视孩子无邪的目光,那一瞬间,我明白了自己粗暴得无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世界是需要“欺骗”的,童心对幼儿教师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却无意之中把它丢失了!记得有次上课我在搬桌子,放下来的时候发出了很大的声响,我不以为然地准备走开,这时一个小朋友流露出很同情的眼神:“老师,桌子会很疼的,你轻点好不好?老师,你是不是生气了,你不要打桌子嘛!”我很诧异,心里想着到底是小屁孩,桌子哪里会知道疼,但是我还是很快地对那个小朋友说“老师没注意,对不起啊”,那个小朋友的表情我想至今都不会忘,他拉长了脸说:“老师,你不要和我说对不起,你应该和桌子道歉,你把它弄疼了,它会哭的!”这次我更加诧异,但是也愈发感动,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孩子,连一个毫无生命的桌子也会心疼!也许我忘记了在孩子的眼里,桌子会哭,椅子会笑,连铅笔都会跳舞,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我应该从他们的视角去看问题看事情看物体!那天,我蹲下去,轻轻地摸着桌子的腿,说:“桌子,对不起!把你弄疼了吧,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请你原谅我好吗?”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欣慰的目光,同时,我也找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也是这般善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周围的一切我开始变得漠然,不要说毫无生命的桌子,就是对活生生的人我也缺乏起码的关心!我要谢谢这帮孩子,是他们帮我找到了遗失的美好,让我的心变得干净透明!真的,谢谢他们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