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发现冰
发布时间:2021-05-04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教育随笔:发现冰
自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的早操活动调整成了跑步。在今天的晨锻炼时间,我班几个孩子没有跟随大部队跑步,而是聚集到了小二班空调底下。悅兴奋地跑来拉着我说:“刘老师!刘老师!你过来看!”她指着空调下满满一桶水说。我以为她是要告诉我,桶里的水满了,让我去倒掉。我走了过去,看到有四五个孩子蹲在那,用手在水桶里搅来搅去。我惊讶的问:“你们不冷呀?怎么在这儿玩水?”
“刘老师,你快看,桶里有冰。”说话间,怡迅速将手伸进水桶,摸了摸,不一会儿就捞出了好大一块冰,举到了我面前,又伸出手摸了摸,“好冷呀!”原来孩子们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过的现象。[迷你句子网 wwW.Jz139.COM]
“就像教室窗户上的玻璃一样!”铭看着怡手里的冰片说,说完她还特意跑到小二班教室窗户边摸了摸玻璃又跑回来。这时,边上的诺也拿起了一块儿冰,又因为太冷一下子缩回了手,冰唰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一些小的冰块慢慢的融化了,又过了一会几块比较大的冰也慢慢变小了。铭和清一起说道:“它变了,变成水了!”铭高兴地笑了:“原来这是水做的玻璃呀!”说完,她和清不约而同的又将手伸进了桶里,不停地搅着、捞着。尽管小手冻得通红,可咯咯的笑声一直荡漾在校园里。
冬天的冰雪就是孩子们最想往的一部童话,有智慧的家长都明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大自然,雨露阳光、风霜冰雪都是恩赐。儿童的成长必然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他的精神生命也必须与天地万物交融,直接从大自然中吸取养分。我想,今天这些把手伸到水里捞冰的孩子,她们是很真切和深刻地感受到了冬季,无论是视觉还是触感上。虽然小手冻得通红,可从孩子对细节的敏感度上,我能够感觉到她们精神生命被冰激活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发现不开心的你
中班开学的第一个月,发现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变得更懂事,也更能干了,可是也有一些孩子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更加焦躁了。因为有新老师的加入,再加上这些孩子可能本来就有点儿开学综合征,所以每天上学都闷闷不乐的,他们不哭也不闹,但是他们就是不开心,一个人默默地缩在自己的位子上。
第一个发现的不开心宝宝是陈沫言,他每天早上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走进教室,不哭不闹也不和老师打招呼,我和他讲话他也没有反应,发现这个情况以后,我就故意去逗逗他,问他是不是不开心,他一开始不肯说,后来才开始说自己想回家,我很老套的和他说:“小朋友们要上学就像爸爸妈妈要上班一样的呀。”这些话以前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可是这次却还是发挥了神奇的效果,我仔细想了想真正发挥效果的应该不是我说话的内容,而是我发现了陈沫言在不开心,并且因此去安慰他,所以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重视,就变得快乐起来了。接下来第二天早上他就和我打招呼了,我继续和他玩,和他讲话,他慢慢地恢复了以前上学的状态。
发现第一个不开心宝宝以后,第二个第三个我也一个接一个的把他们找了出来。接着发现的是李雨萱,然后是于俊楠,最近发现的一个是张智熠。发现他们生活在不快乐中,我就故意去逗他们开心,挠挠痒痒,一起玩呼啦圈,让他们知道老师很关心他们,比起哭闹的孩子,他们更容易被忽视掉,我也很庆幸能发现他们的不快乐,帮助他们尽快的走出这种心灵的亚健康状态,对整个班级的精神状态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每一个孩子都喜欢老师,才会配合老师,才会让中一班变得更好。
教育随笔:滑滑梯下的发现
教育随笔:滑滑梯下的发现
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上完第一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活动,小家伙们兴奋极了,小嘴都在嚷嚷着,说着:“老师,老师我们去玩滑梯吧,行吗?”我说:“好吧,我们就去玩滑梯。”说完小家伙们就自觉地开起火车来,跟随着我一起奔向了滑梯。
来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们说:“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不能推、不能挤,滑梯要从上往下滑。”说完之后孩子们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发现大家都能够按照我之前说的游戏规则去玩,不错。就在大家玩的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的时候,徐晨迪大叫了起来:“老师,老师,快来啊,滑梯底下有只大虫子。”其他的孩子听到之后也都从滑梯下下来和我一起跑过去看。这时候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是什么呀?”“是虫子吗?”“不是吧?”这时子竣凑到跟前说道:“这不是虫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起说到。雅淇来到我身边问我:“老师,这是螃蟹吗?”我笑了笑,对着孩子们说:“宝贝们,这不是螃蟹,是一只大蜘蛛,它还会吐丝呢,你们看这张网就是蜘蛛用它吐的丝织成的。”大家都把蜘蛛围了起来,观察它,因为这只蜘蛛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对孩子们比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较感兴趣。就在大家的观察,讨论之中我们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教育随笔:好玩的冰块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带领孩子们在户外跑步,围着活动场地跑了三圈,孩子们意犹未尽:“辛老师,我们在外面玩一会吧?”“好啊!”虽然天气有些寒冷,我也不想扫孩子的兴。“现在我们自由活动。”话音刚落,孩子们高兴地像出笼的小鸟,飞向自己喜欢的玩具。
“快来看啊,这里有好多冰块”活泼的冯立伟挥手呼唤着同伴,我也快步走了过去。只见滑梯上、轮胎里有好多的冰块。刘竞阳好奇地问:“辛老师,哪里来的冰块呀?”我故作神秘地重复了一遍“是呀,哪里来的冰块呀?”聪明的张健说:“老师,我知道,昨天晚上太冷了,雨水存在里面结成了冰块。”“张健,你真棒。”孩子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冰块,所以非常开心,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老师,这块冰块是三角形。”
“老师这块是正方形的。”
“这块是梯形的。”
“这块是长方形的。”
看着奇形怪状的冰,善于观察的荆荷清说:“冰块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我及时地鼓励孩子:“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冰块亮晶晶的”。
“老师,冰块在我手里化成水了。”
“老师,我知道,是因为小朋友的手热乎乎的,所以冰块会化成水。”眼睛大大的张凯告诉我。“你们说得非常好,尽情地玩吧!”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玩得更起劲了,有的在塑胶地上用冰块拼出了漂亮的花、可爱的小兔、高山、大树,还有的小朋友推着轮胎玩,听到里面冰块随着轮胎转动的声音说:“老师,还有好听的音乐呢!”几个孩子还跟在后边唱起了欢快的歌——好一道美丽的风景。
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我真的打心底里高兴,虽然冷了些,但我们玩得热火朝天。我抓住孩子善于观察这一特点,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随笔: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班里有一个叫成成的孩子,一向让我很头疼,每一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而且“罪状”也十分齐全,有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的衣服、头发等。我感觉每一天在我耳朵里总能听到成成的名字,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当小班长,体会其他小朋友的情绪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次交流,找出原因,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而且基本已经放下,认为孩子是无可救药的。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家庭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也对自己放下了一个对自己不抱期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待他有什么好的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发现一:区域活动结束后,成成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小纸片拾了起来。看到这一行为。我立即贴了一个小星星鼓励他,并且让全班小朋友为他鼓掌,告诉小朋友这是维护班级卫生的好习惯,让小朋友都多向他学习。
发现二:早晨成成通常来园很早,他来到幼儿园就主动说老师:我帮小朋友摆杯子吧。我还发现,每次吃完午餐,他就抢着帮老师擦桌子,扫垃圾。以此为突破口。我决定抓住他这个闪光点,改变它,我选她做班里的小小值日生,每天都能参与相应的值日生活动。
发现三:在区域活动建构区中。我发现成成他对于积木的搭建又快又好。而且看到没有完成的小朋友,他会主动来帮忙,教他怎么摆怎么搭建。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告诉老师,成成最近表现可好了,老师你要给他贴小星星哦。我看到成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也相信成成以后会越来越好。
分析与思考:
通过程程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正确地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期望,祖国的未来,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与鼓励,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心,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我们要努力探索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怎样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信心,使他们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不知道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会读懂。作为教师,更应该付出更多的“爱心”来爱这些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的读懂他们。
“老师,让我来分吧!”早点时间到了,我提着篮子匆匆走到孩子们中间,就听见姚文巧小朋友在我背后轻声说,我扭头一看,她张着两个小手,抬头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个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里,接到蛋糕,他马上“忙”起来了。
说起姚文巧,她确实算不上我们班非常乖巧听话的孩子,在刚进幼儿园时,她的调皮好动爱哭也着实让我和其她老师“头疼”了一阵。慢慢的,我发现姚文巧不像很多调皮的孩子一样,“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学知识。她调皮好动,却也非常聪明好学,在老师讲故事、发书给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时,她都一改往常的调皮好动,静静的听着,认真的学着。不仅如此,小朋友喜欢出头,当老师带小朋友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时,她就站在前面,面对大家,做给其他小朋友看;当我带小朋友户外活动结束回教室时,他就站在门口,像老师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让他们一个一个进来,虽然这也时常让许多胆小的小朋友不敢进教室;当我们开始吃饭时,他就跑过来“忙前忙后”。
认识到这一点,我跟其她老师也不再认为他那是不听话,违反纪律了,而是时常满足他的“小虚荣心”。结果,他却明显比以前听话了。最让我意外感动的是,他的那一句“谢谢”。离园时间到了,我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师,我鞋带开了。”徐世英在我旁边说。“那老师帮你系上”,我笑着说。我蹲下身,帮她系好鞋带,我刚要站起来离开,“谢谢”,她轻轻的抿着嘴说。听到这两个字,我一愣,参加幼师工作几年了,每天离园时,帮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系鞋带,姚文巧是第一个对我说谢谢的小朋友,这两个字也在我心里盘旋了很久,我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调皮好动却也聪明好学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中的小发现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教师的观察,添加创设符合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的玩教具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添加以及环境的创设,帮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各方面技能以及社会性交往的能力。通过区域活动的观察,教师能够发现幼儿的问题意识的萌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介绍了自制添加的新材料“送小黄人回家”。该材料的设计意图是邦之幼儿复习巩固10的分解。通过两种颜色的雪花片为“小黄人”铺路,然后分别点数每种颜色的雪花片数量,正确填写计数卡,并念出“10可以分成……和……”。该材料的延伸活动是请幼儿填写勾画出用红蓝色排序的规律。
由于该材料为新添加材料,想要尝试的幼儿比较多,我用一整个活动时间来观察该材料的使用,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个幼儿只探究了一种分解方式,即放下该材料转去其他玩具了。活动结束后,我询问幼儿:“谁选择了‘送小黄人回家’?”有4名幼儿举手。我请他们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填写答案和分解方式,他们分别只填写了一种。我将10的分列式写到了白板上,请幼儿跟读,并数一数一共有几种分列方式。幼儿数完后告诉我一共有9种分列式。我再次问选择材料的4名幼儿:“你们现在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幼儿纷纷回答,自己只探究了一种方式就放弃了。
通过这次区域活动的观察,首先,我发现了自己的材料设计有一定的漏洞,在设计计数卡的时候,应该设计9个分列式的位置,这样就能够帮助幼儿有继续下去思考的要求。其次,在设计材料时,我希望幼儿能够在活动中,自己探究游戏材料的玩法中发现问题,能够解决最好,不能解决的我希望他能够和我们共同交流,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教育随笔:用心发现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随笔:用心发现孩子的创造力
又到了室内游戏的时间了,最近我发现,孩子们最喜爱的室内游戏莫过于玩雪花片了。每次看到他们那股认真的劲儿,我都会开心的一笑,他们的眼神、思想、动作都和雪花片融为一体,简直到了忘我的境界。
“老师,看我的。”一个稚嫩的童音传来,我朝声音来源望去,刘焕成小朋友手里正举着刚插起来的雪花片,向我展示呢。乍看之下,乱作一团,我楞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老师,看我的。”他又叫了一声,同时拿着手里的雪花片一转,那个插起来的雪花片就像陀螺一样转了起来。刘焕成小朋友的眼里也露出了自豪地神情。我简直惊呆了,太精彩了!我激动地鼓起掌来,走过去,对他说:“焕成,你插的简直太棒了,可以告诉老师是怎么插的吗?”他兴致勃勃的讲了起来。旁边的小朋友坐不住了,还没等焕成说完,就叫了起来“老师,我也会插。”“老师,我也会插。”不一会儿,一个个陀螺便在桌子上旋转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又有许多声音在喊,“老师,看我插的坦克,这是最新型的呢!”“老师,看我插的花篮。”“老师,看我插的汽车”“老师,这是奥特曼的火箭。”“老师,看我插的飞机,只有坐上人它就会飞起来。”“老师…”
看着小朋友眼中的兴奋神采的神气劲儿,我的心也跟着飞扬了起来。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编织着自己的七彩梦,创造着美好的未来。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只要你能想到,那么你就一定能做到的真正含义。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教育随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
我们大班刚开学几周,我就发现新的画报摆出几天后,封面与内芯就分家了,水彩笔用了几次,不是少了笔帽就是少了几支,新的玩具拿出来没多久也会变得七零八乱的。尽管我反复强调孩子们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学具,可是收效并不大。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于是,玩具损坏了,我收起来了;图书撕破了,我就收了起来,不再添置新书;彩笔、蜡笔颜色不齐了,我也不提醒了。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发现没有书看了,也没有玩具了,画画时想用的颜色也不齐了,他们就觉得难受了,也开始着急了。见此,我对孩子们做成了一次教学活动《物品去哪儿了》,让孩子们自己来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了起来,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孩子们都自然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知道没有书看,没有玩具玩,没有蜡笔用是他们自己不爱惜的结果。后来我把新书、玩具、蜡笔都补齐了,孩子们都能很爱惜物品了,班上的新书、玩具、彩笔少掉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总结:对于大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单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当老师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错误效果会更好,切忌以教师为中心,让幼儿无条件地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