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我也很棒

发布时间:2021-05-04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

自由活动时,我班的小朋友因两个雪花片插不到一起而向我求救:“老师,我插不上,请你帮我插上吧。”我对她说:“只要你仔细看,对准了再插就可以了。”结果她屡试屡败,不断抬头看我,终于得出了结论:“老师,这两个雪花片一定有问题,永远不可能插上,我看给我换一个吧。”“别忙,让老师来试试。”我接过雪花片,仔细一看,插口有点变形,但只要对准了,稍一用力就能插上。于是我稍加摆弄,便将雪花片插在一起了。“谢谢老师,你真棒。”马明丽小朋友高兴地拍着手,但转眼又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因为我又慢慢地把雪花片拆开,放到她面前。“老师,刚才明明插好了,为什么又拆了?”马明丽小朋友地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情。“马明丽,你刚才为什么说老师真棒?”马明丽说:“因为老师把两个十分难插地雪花片插到了一起。”我又说“可是我记得你对我说,这两个雪花片有问题,是吗?”她说:“是呀,我怎么也插不上,那为什么你能插上?是我太笨了吗?”我对她说:“你不笨,老师之所以帮助你插上,是为了证明它们没有问题,而老师把它拆开一点也不可惜,因为老师觉得你不笨,你和老师一样棒,不想证明给我看吗?”马明丽小朋友说:“想,那我再试试吧。”一开始她仍办不到,额上冒出了汗。抬头看着我,我只是微笑地望着她。我的鼓励使她消除了心中的顾虑,终于她插上了。她高兴地说:“老师,我插上了,我也很棒,对吗?”她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喜悦,我也为她高兴极了。这虽然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但是它反映了现在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的弱点。就是因平时家长、教师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包办、代替地过多。我们应当又意识地让孩子体验困难,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这不但能丰富孩子的知识,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够培养她的自信、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我们班里有个叫浩宇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上课时,任凭我们三位老师怎么提醒都没有用,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后来,我慢慢发现浩宇的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导他、教育他。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和小朋友分享绘本故事,只见浩宇坐在小椅子上,不是趴在桌上就是托腮挠头,然后就是和同座的孩子讲话偷笑。我多次暗示、提醒他,但他仍然坐不住板凳。故事讲完后,我发现他还在椅子上忙活,我连忙走过去,想请他讲一讲刚才的绘本故事,他抬起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小眼睛盯着我一言不发,小手不停地在他的后背挠来挠去。

我耐着性子问:“浩宇,你的后背是不是很痒?小手太短,够不着吧,需要我帮助一下你吗?”他笑了笑说:“不用,不用。”我接着问他:“那你说说刚才老师让你站起来做什么?”他一边不紧不慢地继续脑着后背,一边诚恳地说:“老师,我不会讲故事,我记不住,因为在家里我妈妈就说我记性很差,什么都记不住。”

听完浩宇的这番话,我亲切地说:“你妈妈这么说是逗你玩儿的,跟你开玩笑的呢!今天放学回家你去告诉你妈妈,吴老师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现在,你可以试着来给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讲一讲刚才的故事好吗?”他看了看我,开始细声慢气地给我讲,在我的提示下,他把这个小故事讲完了,顿时班级里的小朋友都齐刷刷给浩宇鼓起了掌,同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浩宇小朋友真聪明,老师非常喜欢听你讲故事,下次再讲给小朋友听好不好?”他一边点头一边开心地笑。

现在的浩宇再也不是那个上课喜欢做小动作的孩子了,他爱上了讲故事,平日里与小朋友的关系相处的更融洽了,而且他还被我们班小朋友封为“巧虎故事大王”呢!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我班今天的晨间体育锻炼是玩轮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玩轮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我将各种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就一哄而上玩起了滚轮胎。

等“拥挤的人潮”散去,我发现陈江莹正费力地想把一只蓝色的大轮胎扶起来,陈江莹是我班年龄、个子最小的女孩,而她想扶起来的却是一只最大号的轮胎。看着她努力地想将轮胎扶起来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的样子,我想过去帮她。恰巧这时蕊蕊滚着一个绿色轮胎经过这里,我看见蕊蕊的那个轮胎比较小,而且蕊蕊又是我班个子较大的孩子。于是,我马上对蕊蕊说:“蕊蕊,你能不能和陈江莹换个轮胎玩?陈江莹还小,她的轮胎太大了,她推不动!”蕊蕊犹豫了一下,随后放开了轮胎。我以为她同意了,就赶紧把蕊蕊的绿色轮胎给了陈江莹,再把陈江莹的蓝色轮胎给了蕊蕊。我以为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就去别的地方巡视孩子们玩轮胎的情况了。

可是,没过多久,我远远地望见蕊蕊把那只蓝色轮胎扔在一边,一脸不高兴地站在那里。我赶紧走过去问:“蕊蕊,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蕊蕊看了看我,没说什么。见她这样,我想她心里一定有事。于是,我蹲下身,拉过她的手,继续耐心地了解情况。过了好一会儿,蕊蕊才小声地蹦出一句:“可是,我也还小。"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好又问蕊蕊:“你的意思是你还小,不想玩轮胎吗?”蕊蕊摇摇头,仍然小声地说:“我想玩那只绿色的轮胎。”

原来,蕊蕊是因为我把她的绿色轮胎换给了陈江莹而不高兴。虽然因为教师的权威,蕊蕊没有拒绝我的要求,其实她内心是不同意我这样做的,我自以为是“圆满解决”实际上伤害了孩子。

后来,我诚恳地向蕊蕊道了歉,蕊蕊也和陈江莹一起玩起了那个绿色轮胎,但我的心里仍无法平静。我扪心自问曾有多少次这样的“自以为“理所当然”,也许每一次带给孩子的都是委屈。看来,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我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改变。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

这是《奇葩说》的一个辩题。我不曾看过这期节目,但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以至于我在许多文章都读到了。

没想到,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有个不幸原生家庭的中青年人的困惑,而是向前延伸,来到了非独生子女的我的学生们中间。

这学期伊始,我感觉到班级女生小寒的作业变得马虎了,课堂也不举手了。虽然她的学习表现不算名列前茅,但上学期她对我说起自己理想的样子我还记忆犹新。今天上课,我再次观察她,在我讲课的时候,她坐在位子上不紧不慢地喝水,平时我是不允许学生课上喝水的,但是她眉头紧身,似是身体十分不适的样子,我便问了句“小寒哪里不舒服?”,她看了我一眼,有点惊讶,但没有说话。过了几分钟,我又看她,她正拿着围巾,就着下摆的流苏编麻花辫。

放学的时候,我追上了她,摸摸她的头,感觉一下她的体温。旁边的女孩告诉我,老师,她没有生病,就是心情不好,上课走神,英语课回答问题也没有答上来。

我看看小孩,依然眉头紧锁。我想起来,上学期她曾经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妈妈终于生了个小弟弟,于是问她,是不是最近爸爸妈妈比较忽视你?说着,我把胳膊搭在了她的肩头,像搂着她似的。

这个动作让小寒眼睛一亮,忽然就卸下了防备,说,我妈妈总是把弟弟妹妹的错怪在我头上……

我一时感慨万千,只好安慰她:大人有时候也有做不对的地方,因为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了,也是因为他们也遇到了困难。但是你渐渐大了,你可以好好地对待自己。

小寒看了我一眼,我竟然觉得那眼神里孤苦的神色少了。也许我那一搂,让她感觉到了被呵护的感觉?下午的时候,我想起自己包里有根棒棒糖,那是我的孩子给我带的。我把它送给了小寒,小寒很不好意思又很开心,我说,希望这跟棒棒糖,能给你带来快乐。

生活很难,我希望能成为学生心里的那点甜。

教育随笔:我也会守时


有时候我们都会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而忽略他们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思想,他们的感情也会比成人更细腻。

我们班阳阳是一个特别安静的小女生,但是她每天都会早早的来幼儿园,有一天我发现原来她每天铃声还没响起来就来幼儿园了,我就和她说好,以后可以稍微晚一点儿来幼儿园,可是第二天她就迟到了,来的时候都在做操了,她看起来特别失落,一整天都闷闷不乐的,我又和她说,稍微晚一点儿,在进幼儿园的铃声响以后,做操的铃声响以前来幼儿园才是最好的,我不知道她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可是接下来的每一天阳阳都没有迟到过,也没有早到过,每天都特别准时,都是7点50分左右到幼儿园。

有一天,阳阳和妈妈说再见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了,阳阳妈妈告诉我,每天早上一起床阳阳就一直不停问,现在太早了吗,会太晚吗?每天都要到幼儿园门口听一听才能放心。

我听到以后惊呆了,没想到一个孩子竟然可以这么有时间观念,这么守时,甚至有些时候比我们这些老师做的还好,真棒啊。

到了幼儿园里,我把阳阳树立为榜样,夸奖了她,鼓励其他小朋友向她学习,第二天,我们班迟到早到的小朋友明显变少了很多,接下来我继续鼓励他们,到了现在我们班基本上没有迟到早到的小朋友了,只有隋尚容和王子墨偶尔会赖床不起来,其他小朋友都能做到准时来上幼儿园,这是多么不容易啊,也让他们从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教育随笔:你真棒


表扬,是对幼儿言行的一种肯定与称赞。也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对幼儿认识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善、恶,提高是非观念能起到直接作用。它能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巩固和发展。还能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欢愉,从而更加努力自信。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教育手段。它能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但是表扬如果运用得不当,也有它的弊端。

1.易使幼儿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教师是幼儿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会被幼儿当做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某些幼儿会注意教师的好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长此以往,这类幼儿容易形成悦人型人格倾向而缺乏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长大后,他们因为缺乏内在的评判标准,情绪易受别人态度与评价的左右,因而常常生活得不快乐,不自信。

2.易使幼儿形成好胜好强,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降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幼儿,他们好胜好强、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失败,不允许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甚至听不得别人受表扬。这类幼儿大多因为受到过多表扬而过分追求完美,受不了挫折,将来也不会生活得太幸福。

表扬——有时以一种极其休闲的方式出现,好比吃瓜子吐壳。如看到孩子的图画,可以不假思索地说一句“不错,画得很好”,或者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声“你真乖”。这样的表扬在上班八小时内可以频频出现,不费力、不用心、不讲究技巧,只要嘴唇运动。说者无心,听者高兴。

表扬——有时也会被说者以隆重推出的方式出现!这就好比穿正装,经过洗、烫、配、整等步骤,这才亮相。这样的表扬,不滥:一般都是预备好的,经过思考和计划,表扬的语句也是颇费一番斟酌。有时在集体面前进行,有时以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的表扬都是老师为了达到一种目的。说者有意,听者激动。

应该说,一个善于表扬的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懂得给予孩子温暖和鼓励的好老师,是一个愿意给孩子阳光,让他们灿烂的好师长。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表扬要及时

及时表扬时效,不仅在教师运用的当时而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对幼儿积极向上的心理,愿意听教师的话,做好事的热情等是一种“助然”,否则,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即应“热处理”。任何借口的拖延或遗忘(即使事后在想起)都会使幼儿认为在老师并不想表扬自己,而降低表扬作用。从而使幼儿在以后的做事中不会再那么的积极认真了,对老师也会有一种不感正视的感觉。

二、适量(度),不能从感情出发带有任何随意性

“适量”是指教师评价的公证性与客观性。如:幼儿非值日生,但去帮助值日生做事情,教师讲话时,既要肯定其积极性,也要指出这本是值日生的“本职”,“你把地扫的真干净,我替值日谢谢你。到你自己值日时以相信你能更主动更积极,对吧!”如果按以下说法则改变了表扬性质,反而容易引起矛盾或纠纷“你扫地可真认真,真干净呀,我看值日生也没有你干得好,他也该向你学习。”“适量”的掌握,要从幼儿行为本身价值产生的效果与周围关系的全方位地考虑,如果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降低教师说话的力度,如果增加其容量,则易产生副作用——“我做的就是对”而成为是骄傲的资本。“适量”还表现在对不同水平幼儿的不同程度的表扬中均应含有更多的鼓励;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幼儿,表扬应含更高的要求多而滥的表扬,即不适的量(度),对幼儿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使幼儿滋长不良的品格——易形成自己独慧,他人皆蠢,自己独美,他人皆丑的盲目骄傲的心理。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表扬的三个作用:“鼓励作用、导向作用、批评作用,”以利更好的运用。表扬的形式,从表扬的对象及场合看有个人和集体之分,在实施时,有一“加减”法则。面对全体幼儿时,教师应对获得成功多的幼儿注意减少表扬的次数;对获得成功少的幼儿则增加表扬次数。面对一个幼儿时,教师应该对这个幼儿较易获得成功的方面减少表扬次数,降低表扬的档次;对较难获得成功方面的,则增加表扬次数,提高表扬的档次。在幼儿对某件事有了兴趣及十分自觉时,应适当减少表扬,在表扬时,教师应注意将幼儿的活动动机升到“兴趣”上来,而不是为了得到成人表扬和奖励。从表扬的内容上看,可有八种。简单判断式表扬;说明式表扬;动机性表扬;态度性表扬;期望性表扬;性质性表扬;对比性表扬;说理性表扬。应注意的是,同样的表扬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起的作用不同,就是同样的表扬,对同一幼儿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表扬水平,交换表扬的内容和方式,才能为幼儿所接受。

三、表扬对事不对人

在教师表扬幼儿的时候往往爱指向幼儿本人,而不在乎他所被表扬的事与物。从而会使幼儿觉得“名不副实”。例如:幼儿的字写的很好,教师可以说:你写的字真好,那么幼儿听后就会意识到他的优点是字好,以后他也就会继续坚持下去。如用下种说法,就把表扬的意义扭曲了。“咦!你真棒!”教师所表扬的对象都是幼儿所做的事与物,而不是幼儿本人。由于幼儿缺乏自我评价能力,教师所对幼儿的评价可能成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师对幼儿过多的直接称赞会使幼儿产生一种依赖性。所以说教师越是表扬、夸奖,幼儿们就越依赖教师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决定。同样的道理:博取更多的认同成了幼儿衡量价值取向的标准,因此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四、表扬指向提高是非的认识水平

表扬的性质是对幼儿言行的肯定,应适当的表扬。幼儿受表扬,说明在所表扬的方面做的好、做的对,这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为了使幼儿分辨是非,教师一般要讲清为什么教师要表扬,这也是幼儿在实践中得到的来自教师的理性认识。由此得出,表扬看似容易,做却非易也,只有合理的运用了表扬这一手法,他将会在幼儿学习中带来无穷的努力与坚定的自信心。还能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获得欢愉。

教育随笔:给孩子梳头也很幸福


教育随笔:给孩子梳头也很幸福

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可能天生缺少女孩子的细致,做事情有点稀里糊涂,可自从做了幼儿老师,我就尽量让自己变得细致一点,就拿梳头来说吧,以前给女孩子梳头总是一大把一抓,要么就是左边梳梳右边梳梳,好像手不够用似的。孩子们总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就算梳好了,也是马马虎虎过关,孩子们的心总是最纯真的,所以孩子们也说蒋老师扎得好看,几次下来我就心灰意冷了,所以在教室里总是蒋老师担任梳头的任务。

最近在空间里看到了各种造型的扎头发,有心型的、蝴蝶型的、花型的……顿时产生了的一种想为女孩子扎头发的冲动。可是对于我来说要扎上面的形状有点难度,于是我看着上面的形状稍微改动了一下,把它简化了一下,把它变成了小蝌蚪型、麻花型和丸子型。于是今天孩子们起床后,我就说:“你们谁先穿好衣服,就先到岑老师这边来梳头,岑老师给你们梳个好看的头型。”此话一出,孩子们就窃窃私语:“岑老师要给我们梳好看的发型,快点穿好衣服。”第一个上来的是倪梦瑶,我看她留海有点长,就把她的留海往上梳扎个小辫再往里穿进去变小蝌蚪型,这样额头就变得清清爽爽了,完全属于小清晰型。扎好后我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满意的,拿着镜子就问倪梦瑤:“看,岑老师扎得好看吗?”由于倪梦瑤不太爱说话,就笑笑下去了。接着我帮翟康馨扎了个麻花辫,帮耿楠鑫扎了个丸子头……孩子们都喜滋滋的。到了第二天梳头的时候,耿楠鑫第一个上来了,边梳边对我说:“岑老师,昨天妈妈问我,这头是谁梳的,我说是岑老师梳的,妈妈说真好看,所以今天还想让岑老师梳。”这时我甭提心里有多高兴了。还有倪梦瑶虽然话不多,可是梳头时总会往我这边靠,从脸上笑嘻嘻的表情我就知道她是喜欢我梳头的。当然也有梳得失手的时候,失手时我会歉意的对孩子说:“抱歉,岑老师那种发型没有梳成功。”孩子们也会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喜欢岑老师梳头发。”

这两天通过梳头发,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梳头发时可以和孩子们做一些简短的交流,更多的了解了孩子,也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看着梳好头发的孩子们吃着点心对着我笑,就感觉很幸福。事实上我的手并不巧,但这两天我已经把给她们梳头当成了一种习惯了、一种享受。原来给孩子们梳头也是一种幸福!

教育随笔:我也要自己走


我们班的婷婷小朋友很可爱,就是每天来幼儿园都要爸爸抱着。我找过她爸爸几次让他配合我们的工作。可是婷婷的爸爸却告诉我们如果她早晨不抱她的话她就会哭着闹着不来上幼儿园,有时爸爸气得狠狠得打她,但是她的脾气很倔根本不怕打,婷婷爸爸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于是我们就商量最好别打她,先鼓励她一段时间看看。在以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只要婷婷来上幼儿园我都会鼓励她,不能爸爸抱,不能哭闹。虽然有时候她还是会坚持让爸爸抱着来幼儿园,但毕竟比以前好多了,也不怎么哭了。

有一次集中教学活动,我教他们一篇儿歌,内容是:“小鸟自己飞,小鱼自己游,小兔自己跳,小马自己跑,我们小朋友不要爸爸妈妈抱,我要自己走。”

活动结束后,我问小朋友,早晨是怎么来幼儿园的,只有婷婷小朋友不说话,其他小朋友都争着说:“我是自己走的,”

过了一会儿,婷婷悄悄地告诉我:“明天她也要自己走”

第二天,婷婷从教室外进来高声说:“老师,我今天没让爸爸抱,我自己走来的。”借助这个机会我又及时的表扬了她,还在所有的孩子面前夸奖她的改变,我看到婷婷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心里也很高兴。

从这以后,婷婷有了明显的变化,她在幼儿园里有了好朋友,每天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并且不要爸爸抱了,我在想:“只要我们有耐心,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教育随笔:我也当“小姐姐”


我班有个小朋友叫薇薇,入园时高高兴兴的。可来到班里,我把她领到座位上坐下后,就开始啼哭起来,问她也不作声,哄她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哭泣。于是,我将薇薇揽到怀里,帮她擦了擦眼泪。等她的哭声小了一些,就和声细语地询问她为什么哭,她胆怯地说:“我想跟璐璐坐在一起。”“为什么要跟璐璐坐在一起?”我问她。“她是我姐姐,她能保护我。”薇薇边哭边说。我知道,璐璐是她家的邻居,她们经常在一起玩耍,薇薇比璐璐小一个多月。为了安抚薇薇的情绪,我暂且把薇薇安排在了璐璐的身边坐下了。

通过家访,我知道了薇薇从小胆子小,性子弱,总怕别人欺负她。璐璐比她大,处处以大姐姐的身份爱护她,让着她,而她也习惯于这种方式。薇薇总是不敢跟别的孩子玩,很怕别人,对璐璐有一种特别依恋的感情。

终于找到了“病因”,我决定培养薇薇的勇敢精神,就鼓励薇薇:“薇薇,那次做游戏你当小兔姐姐,大家都非常喜欢你。看来我们的薇薇很会当姐姐。你看,佳一跟你一起玩时,总是甜甜地叫你姐姐。你喜欢做小姐姐吗?”“喜欢。”薇薇想到自己那次扮演小兔姐姐,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今天你再来当小姐姐,给小朋友分玩具、分图书,跟璐璐比赛,看谁当小姐姐当得好!”薇薇听了我的话,很高兴,她俨然像小姐姐一样干起来。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又多次鼓励她、夸奖她的进步,她现在真的像一个“小姐姐”了。不再那么胆小害怕,还主动照顾别的小朋友,变得活泼开朗了。

让失败者成功

在一节图画课上,我发现小雨小朋友低着头,双手捂着本子不让我看她的画,一脸沮丧的样子。我走到她身边,很快看了一眼,原来她画了一把雨伞,又画了一个人,可是画面上的人离伞的距离太远了,这个人怎么也拿不了伞。因此,她对自己画的画很不满意,正在为这事而犯愁呢。

我拿起笔,很快在伞下面加上几条斜线。对小雨说:,“哎,风这么大,把你的伞吹跑了,是吗?”说完,就拿起本子对大家说:“瞧,小雨画得多好!你们看她画的是什么意思呀?”小朋友们说:“风婆婆呼呼吹,把她的雨伞吹跑了。”

我把本子还给小雨,这时她的情绪已与前大不一样,画起来可有精神了。

从这个小小的插曲中,我体会到,上图画课教师不仅要努力寻找好的苗子,去启发、引导别的幼儿,还要留意幼儿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契机,使一时能力不够或自视失败者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相关推荐

  •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我们班里有个叫浩宇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上课时,任凭我们三位老师怎么提醒都没有用,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后来,我慢慢发现浩宇的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
    2021-06-1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我班今天的晨间体育锻炼是玩轮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玩轮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我将各种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就一哄而上玩起了滚轮胎。 等“拥挤的人潮”散去,我发现陈江莹正费力地想...
    2021-05-1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 这是《奇葩说》的一个辩题。我不曾看过这期节目,但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以至于我在许多文章都读到了。 没想到,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有个...
    2021-05-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我也会守时 有时候我们都会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而忽略他们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思想,他们的感情也会比成人更细腻。 我们班阳阳是一个特别安静的小女生,但是她每天都会早早的来幼儿园,有一天我发现...
    2021-04-2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你真棒 表扬,是对幼儿言行的一种肯定与称赞。也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对幼儿认识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善、恶,提高是非观念能起到直接作用。它能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巩...
    2021-05-11 阅读全文

教育笔记:《你也可以变得很棒》 我们班里有个叫浩宇的小朋友,特别好动。上课时,任凭我们三位老师怎么提醒都没有用,他依然是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后来,我慢慢发现浩宇的自尊心很强,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去引...

2021-06-1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我班今天的晨间体育锻炼是玩轮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玩轮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我将各种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就一哄而上玩起了滚轮胎。 等“拥挤的人潮”散去,我发现陈江莹正费力地想...

2021-05-1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一根棒棒糖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 这是《奇葩说》的一个辩题。我不曾看过这期节目,但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以至于我在许多文章都读到了。 没想到,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有个...

2021-05-01 阅读全文

有时候我们都会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而忽略他们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思想,他们的感情也会比成人更细腻。 我们班阳阳是一个特别安静的小女生,但是她每天都会早早的来幼儿园,有一天我发现...

2021-04-27 阅读全文

表扬,是对幼儿言行的一种肯定与称赞。也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一种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对幼儿认识什么是好、坏、什么是善、恶,提高是非观念能起到直接作用。它能使幼儿明白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巩...

2021-05-1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