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爱的陪伴》
发布时间:2021-05-04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观察名称 爱的陪伴
观察对象惜惜
观察班级**班Yjs21.COM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标:惜惜小朋友聪明伶俐,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小姑娘,每次上活动课总是积极地回答问题,就是有一点不好,每天中午不爱睡觉,中午躺在床上睡不着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怎样让她每天中午休息好,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
观察情况:中午睡觉是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当讲完故事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困了,慢慢的寝室里就开始没有声音,大家就会静静的进入梦乡。但是惜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摆着各种姿势,还时不时的发出点声响,比如:用手敲敲床、嘴巴里嘟嘟囔囔我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会吹口哨。这时候我只能告诉她:“惜惜,你看小鹏友都睡着了,你这样做是很没有礼貌的,你把身体躺好了,闭上眼睛就会睡着了”惜惜看着很懂事的点点头,但是一会又会管不住自己。
实施措施:在我的印象里,惜惜每天中午都是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她一中午不睡觉在床上躺着也是很难熬,在一次妈妈来接她说起来中午睡觉的事情,妈妈说:“她中午不睡觉我看你们批评的轻,狠狠地管着她我看能行”妈妈这样说我是能笑笑说:“有的孩子的觉就是少,只要是她每天晚上睡觉早,白天不困就行”。在谈话中我了解到惜惜睡觉一个人陪着就能很快的入睡。虽然是妈妈无意说的,但是我记在心里,对啊,记的小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调皮的孩子叫虎子,我每天都是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拍着睡的,我这样做几天试试,果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师轮流在她的身边坐着或是躺着陪着她,于是惜惜也会每天这样睡着,然后我们把惜惜睡着的图片发给她妈妈,她说:“我看着孩子就是应该批评着才睡。”我怕她误会,告诉她孩子是在我们的陪伴下睡着的,惜惜妈妈感激的说谢谢,但是我点惭愧,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这样做。
实施效果: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候,惜惜每天中午都会在我们的陪伴下睡觉,就像郝老师说的,“看着孩子贴在自己身上真的挺喜欢的”,是啊,孩子有时候不能光指责、批评,只要我们在孩子身上多关注点,多帮助他们,有爱就会让孩子生活的更好,这就是爱的陪伴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观察记录:爱劳动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实录:
今天的午饭是大锅菜和烙饼,滕滕不是很喜欢吃,为了让滕滕不挑食,快点进餐,我利用孩子们爱劳动这一特点,就告诉滕滕:“今天如果你第一名吃两碗饭,喝一碗粥,就可以把夹饼的夹子洗了。”效果挺好,滕滕从刚才一点一点的吃,到现在大口大口的吃,可滕滕就吃了一碗菜,喝了一碗粥,就急急忙忙的放碗了,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把夹子给我吧!”,我一下子不知该怎么办了。
分析:
孩子喜欢劳动,滕滕为了劳动,就不顾吃饱没吃饱,因为,她想洗夹子,她怕别的小朋友先吃完饭,她就迅速吃完了,但是,我知道,孩子并没有吃饱,在她脑海里,只要放了碗,夹子就是他来洗了。没想到,这个方法还是起了反作用,因此,在一些情况在,一定要进行正面教育,告诉孩子们不挑食,食物都是有营养的,以此鼓励孩子进餐。
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姓名:**,男
幼儿基本状况:喜欢打小朋友
观察日期:**年**月**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再加上搬入新教室后,活动空间也大了,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互相打着玩。
**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老师在一起玩,但是她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说**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观察实录:
在我观察了**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他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排队时**排在第一个的,他很高兴,而这时别的小朋友站到了他的前面,于是**就推了别人一把,结果手重了,那个小朋友哭着向我告状说**推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叫了过来,对她说:“你为什么推别的小朋友啊?”他说:“我没推他,他每次排队就跑到我前面来了。”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别人,还能怎样告诉她啊?”**沉默了一会,对我说:“我先来,你后来,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面站”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别人说,人家就不会给告你状了呀!”**点了点头。
主要措施:**是个聪明的小男孩,老师说的都会听,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够打小朋友,能够过来告诉老师,教师必须要发现幼儿的问题。
观察记录《爱劳动的孩子》
观察过程:
今天下午放学,等所有的家长把孩子接走后,我拿出拖把准备像往常一样开始拖地。这时,杨**小朋友看见了,连忙跑过来说:“妈妈,我来帮你拖地板(在幼儿园我既是妈妈,也是老师)。我说:”我来拖吧,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帮妈妈拖地吧!“可杨**坚持不肯。我说:”好吧,那你来拖地吧!”杨**兴高采烈的拿起拖把拖了起来。过了一会,她不仅把台阶上的地板拖干净了,而且把台阶下四个教室的门口都拖干净了。看到这些,我欣慰地笑了。
观察分析:
从杨**小朋友的表现可以看出,她乐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热爱劳动,也渴望得到劳动的机会,我们就应该给孩子这样一个平台,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也培养了孩子的能力,等将来长大了,才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我们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不让孩子做这,不让孩子做那,什么都包办,久而久之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观察记录《爱找理由的孩子》
观察名称爱找理由的孩子
观察教师***
观察对象赫赫
观察班级中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标:赫赫小朋友长得特别机灵,也非常的聪明,但是就是有一点犯了错永远是别人的不对,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么就拼命找借口给自己开脱,为自己找理由。
观察情况:今天他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书烂了,是XX给我撕烂了。”“是吗?“是,我的书本来是好好的。”我把xx叫过来说:“你怎么把赫赫的书撕了?”“我没有给他撕书。”“奥,我知道了,赫赫你的书是怎么烂的?”“反正不是我弄的。”我说:“自己的书要保护好,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保护得很好。”“老师我就是好好保护的。”我说:“来老师帮你粘好。”其实我知道赫赫在找借口,昨天的事情和今天一样,就是因为他的一个扣子掉下来了,还有前天是因为他推别人以后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同样是这样说别人,其实每一次问到的小朋友都会否认,所以赫赫找借口我们也是了解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于是我找他好好的谈了谈,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或错误,引导孩子形成是非观念,起码要他分辨好坏谁对谁错,希望他能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担。
实施措施:1.家园沟通,这样的孩子与家庭有关系,家长从小溺爱孩子,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为孩子“找借口”,孩子做错了事情也不找原因,这样就形成了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所以遇到事情他们就会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2.让孩子有责任心,通过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孩子来说,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比如我们中班安排的值日生,我们就会告诉孩子,你的任务你一定要完成,这是你的责任。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担任的角色,懂得生活中对有兴趣的事要做,对繁杂不感兴趣的事同样也要做好,让孩子能养成做任何事情都认真负责的习惯。4.对孩子要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我们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
5.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或家长可以时常有意识地与孩子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完成一项任务、克服一个困难后的愉快和成就感传达给孩子,使孩子能具体地感觉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责任习惯。
实施效果:好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待学习、工作的认真态度,坚持性和责任感将成为孩子良好的学习榜样。
观察记录:用爱点亮希望
案例描述:
轩轩是镇安县幼儿园大二班的一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幼儿,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他也是我们园里众所周知的“混世魔王”,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的确有许多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随意出入活动室,更为甚者是经常抓咬同伴,刚入园时,还咬伤老师的手,小朋友的眼睛。
记得刚上小班时,轩轩手脚一刻也不闲,屁股坐不住住小椅子,一入园,就冲向玩具区,一会摆弄这个,一会又摆那个,不是这叮哩咣当响,就是那里大声尖叫。他还不许小朋友动他所玩的玩具,如有小朋友也对他玩的玩具感兴趣,他不是打就是抓,甚至是咬住小朋友不放,每次离园时,都有好多家长声讨轩轩,我们班老师总有道不完的谦,看不尽家长的脸色,一度我们都害怕送小朋友们离园了。到了小班下学期,轩轩还是不会上课,一到上课轩轩不是玩玩具,就是端着自己用桌面玩具搭拼的各式各样的玩具枪打日本鬼子,上操及户外游戏时,轩轩更是横冲真撞,毫无约束。一天之内,来告他状的小朋友终绎不绝:“老师,他打我”,“老师他咬我”,“老师,他抢玩具”,“老师他在我的画纸上画”,“老师,他又堵在厕所门口不让我们上厕所”,“老师,他又去游乐场了”,“老师,他又去和别班小朋友打架了”,哎,我们除了安抚其它小朋友就是警告轩轩不能再那样了。尽管他每次在捣乱时,我们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都说不知道,问他错了没,他都漫不经心地说错了,可过不了几分钟,它有又动恢复捣乱模式。多次和他家人沟通,他的家人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及与反思:
建议这种情况,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访沟通了解到:轩轩的妈妈爸爸属于早婚早育,对育儿知识知之甚少,更别谈有正确科学的育儿理念,虽然轩轩入园前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但妈妈很内向,很少带孩子出门,情不得已带轩轩去亲戚家或广场去玩,如若轩轩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妈妈就会带孩子回家,惩罚轩轩不许出门玩耍,这就杜绝了轩轩和别人沟能交流的机会,甚至堵住轩轩和别人和睦相处的唯一途径,导致轩轩不会正常诉求和表达自己的愿望了,他只有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意愿。更为不幸的是在轩轩上小班第二学期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异,妈妈为了生活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轩轩一年都见不上妈妈一面,而爸爸却终日酿酒如命,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即便偶尔回家听说轩轩在幼儿园抓咬小朋友,轻则一顿大骂,重则重重教训轩轩一顿,甚至冷暴力,不允许家里任何人和轩轩说话,把轩轩一个人关在小房子里。这样轩轩就被丢给奶奶,这让轩轩严重缺失了母爱及父爱,轩轩处在极度敏感恐惧的世界里。奶奶也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可目不认丁的奶奶除了气长叹泪长流之外,也是一筹莫展,因此轩轩更没有了安全感,逐渐养成了这种“武力解决一切”的相处习惯。
当我了解到轩轩这些让人心酸唏嘘的童年经历时,我心疼不已,这如花如歌如诗的童年里,但在轩轩的幼小的心灵里,他经历了多少他无法承受的暴风骤雨,我的心好像被重锤狠狠击中,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以前对待待轩轩的教育行为,我必须像妈妈一样让轩轩的心里重新晒进暖暖的阳光,让他也能享受适宜的爱而茁壮成长。但苦于自己的专业理念还不够,还不能支撑这一爱的接力。于是我求教我们的阮园长,将轩轩的情况如数家珍般细细告诉园长。园长听后特别重视,在认真研读《3——6岁幼儿发展指南》后,园长和我们班级老师制订了一系列关爱帮扶计划。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们对轩轩的仔细观察,了解他的需求,做到懂他,给它适宜的爱,能正确对待轩轩的攻击性行为。
2、全班乃至全园给轩轩营造一个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用爱卸下轩轩武力的盔甲。
3、推荐教育书籍——《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爱与自由》让其家人认真阅读,让正确的家庭教育行为使轩轩有了爱的依托及安全感。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定期家访,了解轩轩近期的家庭状况,以便在生活及精神给予轩轩更多的帮助及温暖。
2、定期教给轩轩奶奶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使轩轩逐渐自信,增强他的自控能力。
3、通过各种方法,有意识维护轩轩在集体中的形象,让家长和小朋友理解包容轩轩,接纳并爱上轩轩。
在第一阶段里,阮园长经常来我班看望轩轩,观察轩轩的各种行为,每每都甜甜地称呼轩轩,每次都给轩轩最温暖的拥抱,并拉着轩轩去看植物角,去散步去聊天,给轩轩母亲般的爱,有一次我园召开中班组运动会,由于我班老师各负其责,都忙着没有顾得上轩轩,园长全程陪伴在轩轩的身旁,轩轩哭着告诉园长,“我想妈妈了,我想让妈妈也带着我参加运动会”,园长告诉他:“轩轩,你以后想妈妈了,就来找园长妈妈,园长妈妈陪你好吧,今天园长妈妈陪你开运动会”.活动中阮园长带着轩轩参加了亲子游戏,那一整天轩轩都很兴奋,也特别乖巧,竟然一整天也没人来告他的状了。
我们班级老师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首先从规范教育教学语言上来关爱轩轩,无论轩轩怎么调皮,我们都尽量不呵斥他,都耐心地蹲下身子倾听他的心声,一方面让他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别一方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鼓励他做个讲道理讲文明的好宝宝,逐渐增强其自控能力。特别是我们班保育刘老师,听到轩轩在午睡时哭着说:“我想我妈妈”后我班都一直保持着“陪轩轩午休”的习惯,每次午睡前我们都会坐在轩轩的床边,和他聊天给他讲讲故事,拉拉家常,然后拍着他入睡,我们的爱让轩轩柔软温柔了好多.
在第二阶段,阮园长为了帮助我们班家长能理解包容轩轩,在全园给轩轩一个爱与自由的生活及学习环境,阮园长为我们召开了以“家园共筑乐童年”为主题的家长会,会上精确地解读了孙瑞雪教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让家长及我们了解了人的一生中有31个敏感期的特点及在此期间的教育建议,家长一致反应收益匪浅,同时对轩轩的抓咬现象释然了,对轩轩有了新的认识和接纳,也特别支持我们的教育建议,所有家长都能和颜悦色的对待轩轩,让我们倍感欣慰。
在此家长会中阮长推荐大家读《捕捉儿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爱与自由》等书籍,家长们都乐学习,真正向“家长努力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一方向奋斗。
在班级家园共育中,我积极联系奶奶,甚至联系轩轩的叔叔婶婶,让其尽可能地多爱轩轩,其中好多次婶婶都假扮妈妈给轩轩打电话,让他缓解思念妈妈的焦虑.鼓励奶奶放手给轩轩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让轩轩的每一个敏感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还和奶奶进行同规定同方法教育约定,如我们每一阶段都约定一起家园共育,共同培养轩轩的某一行为习惯的养成,从穿衣吃饭玩玩具看电视等细微的习惯养成做起,力争让轩轩自己行成规则及秩序。
总结反思:
通过全园老师及轩轩家人的努力,轩轩现在已不抓咬其他小朋友了,和他约定好的事,他也能积极配合做到,虽然也有到操场上继续打日本鬼子的游戏之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轩轩表现最棒了,他能主动端正地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流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强,常常语出惊人。轩轩现在也特别懂得关心老师和小朋友了,每当遇到阮园长,他都会张开双臂奔向园长,甜甜地问候到“园长妈妈你好!”每当我班晚班老师上班来,推开门他都会高兴地问好,甚至将早餐送到我们手中,如果有小朋友有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忙。在集体活动中,轩轩还能当小老师呢,帮小朋友分发画纸、画笔等。现在的轩轩还是我班搭拼高手,他拼的火车、坦克、飞机、铲车惟妙惟肖,他还能在建构区搭建公安局,医院等场境,常常让小朋友刮目相看,羡慕不已。他还是我班的故事大王呢,小小年纪会创编故事呢!听奶奶说轩轩在家也知道关心奶奶帮奶奶干家务呢。
看到轩轩这些喜人的改变,我不仅感叹:“爱就是奇迹,爱才能点亮希望”。愿爱陪伴着教育渐行渐远,收获一个又一个奇迹。
让爱陪伴你左右
马新伟小朋友是我们班性格比较开朗的一个小男孩,可是自从春节过后开学以后,接连一周的时间,奶奶每次送他来之前他都苦闹着不来幼儿园。到了幼儿园以后就不断追问什么时候可以放学回家,并且什么活动都不愿参与,也不能好好吃饭睡觉,就连他平时最喜欢的桌面玩具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
新伟小朋友反常的表现让我心里很着急,通过家访了解到新伟的妈妈得了重病,整个春节前后都是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度过,现在虽然已经回家,但生活依然不能自理,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看看新伟郁郁寡欢的样子觉得很是心疼。孩子虽然嘴上不说
,但家庭的变故及沉痛的氛围他的心里肯定能感受到。
那么,作为老师,我所能做的就是比以前更假关心他,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做游戏时故意和他手拉手;午餐时鼓励他多吃饭;午休时摸摸他的头;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生活美好的一面。又一周开始了,新伟的表现逐步趋于正常,小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看到孩子的变化,我也舒了一口气。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给我带来了其他职业所体味不到的幸福,我也要让我的孩子们感到来自老师的深深关爱。新伟,让老师带你走出孤独和阴霾,寻找属于我们的一米阳光吧!
幼儿观察记录:爱看书的莫莫
第一次观察:当我看到你在图书区的垫子上坐着,两腿盘起,放着一本书,右手的食指点着某页上的字,嘴里发出声音:“可不是”,然后停了一下,接着又”X猫猫大王还没有找到”……你停停念念,看看插图,一直把一本书翻看完。
第二次观察:你放回第一本书,在书架前挑选一会儿书,拿起《同桌的阿达》快速的翻了几下,并且说:“这本好看,”对旁边的同伴说:“里面还有个小恐龙。”同伴听后:“我跟你一起看。”两个人凑在一起,一页一页的翻阅,你还念起个别几个认识的字,还问同伴:“你认识吗?”这个字我不认识。
(我看到后,提醒他们有困难可以找我。)
第三次观察:你拿着书过来,问我:“张老师这个字时什么?”我:“这是桌!”“哦,我知道题目了!”他对同伴说:“这本书是同桌的阿达。”同伴重复他的话,然后又去换另一本书。
解读:莫莫能较专注的进行阅读活动,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利用自身认识较多字的能力进行图文结合理解图书。当老师提示后会向老师寻求帮助,具备较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午餐观察记录:爱吃肉的孟辰
午餐时,教师在午餐前像往常一样介绍今天的菜,今天吃的是肉丸和藕片。孟辰听到后,就说不喜欢吃蔬菜,我说:“和以前一样吗,不喜欢吃的,吃三口。”他摇着头说:“不要。”接下来,孟辰就着肉和饭马上吃完了,请老师盛汤前,请他吃几口蔬菜,他便使劲摇头拒绝,犟在那边,怎么也不肯吃。最后,王老师喂了一口藕片。喝完汤、漱完口后,我问他:“孟辰,你在家也不吃蔬菜吗?在家吃过胡萝卜吗?”他说:“没有。不,吃过的。”“为什么吃家里的,不吃幼儿园里的呢?”他说:“家里烧的好吃。”“但是家里不会把这么多好吃的蔬菜放在一起烧啊。”他笑着和我说:“老师,我只要吃肉、汤和饭。”
分析、思考:
孟辰在之前的下午点心时,就表现出来,不喜欢吃的他就不愿意吃吗,而且态度很坚决。这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会犟着不愿意,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观察,找到突破口与幼儿沟通。
与家长交流后发现,孟辰在家也不喜欢吃蔬菜,家里人是将蔬菜打成汁混在肉里给他吃的。因此他觉得在家可以不吃,在幼儿园也一样。特别是与开学时相比,他的体重增长了很多,因此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家中也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喜欢吃的蔬菜,不挑食。
教师在平时起示范作用,介绍各种菜名及营养,选择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如:绘本故事等)从他喜欢的蔬菜入手,慢慢引导幼儿接受其他蔬菜。同时也要根据孟辰的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出汗时提醒及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