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是小小医生
发布时间:2021-04-28 教育随笔 我是幼师我骄傲演讲稿范文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每个小朋友心中都有一个梦想,看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选择便可窥探一二,像我们班的周**和张**就很喜欢当医生和护士。每次请小医生、小护士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高举的小手。这次啊,我就请了他们两个搭档一起为我们的小病人服务。
可游戏都开始一段时间了,我去医院看病,一看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小姐只顾自己摆弄医疗器械,当我提出看病时两个人好一阵手忙脚乱,摸不着头脑。应该先怎么办呢?两个人在那里你推我,我推你的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我的提醒小护士才想起来给我挂号,于是我又提出我生病了,我很累我站不动时,小护士给我去搬了一张椅子过来让我坐好。大概一切就绪时,小医生主动地询问了我的病情“许老师,你哪里觉得不舒服呢?”我回答到:“我觉得喉咙很疼,还感觉有一点点的头晕,医生怎么办呢?”。只见医生周嘉泽掏出听筒放在我胸前煞有介事的听了又听,不一会又拿出体温计叫我夹好为我量了体温,最后他什么也没有说就为我开了一点点的药。幸亏他还告诉我这个药该怎么吃。但我并不想就此离开,我说我很不舒服能不能在为我打上一针让我快一点退烧呢?医生和护士商量了一下,不一会儿两人同时掏出针筒要为我打针,幸而最后两个人互相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由护士张**为我操刀打针(两个人还是很谦让),这个鬼丫头还很认真的对我说,会有一点点的疼,但忍一下下就没有事情了。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我是小书虫
教育随笔:我是小书虫
我的名字叫“沈伊睿”,“睿”是家人希望我聪明睿智,“伊”则是想让我文静淑女,但我一向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孩,所以……“睿”没做到,而“伊”却在看书时做到了!
书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可以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小小的蚂蚁到庞大的恐龙……学到的全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
妈妈叫我”小书虫”,这话可没胡说。一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就赶紧从书架里找出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是一个发生在日本真实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个女孩小豆豆上小学的趣事。里边有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电车教室。还有小林宗作校长、牧羊犬洛基、阿泰、豆豆的好朋友朔子等一个个可爱又有趣的小伙伴!
我沉浸在故事当中,一会儿模仿人物的动作。一会儿唱起书中的歌谣,一会儿为故事中搞笑的情节笑的前仰后翻!就在我看着最起劲的时候。“啪”的一下!妈妈把灯关了!我抬头一看,天呐,九点啦!一坐下来就是整整两个小时!我恋恋不舍地放下了书,心里在想:明天我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结果又“砰”的一声撞在门把手上,摇摇晃晃走进了房间。
听了我的故事,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书虫?你愿意和这样子的女孩子交朋友吗?
教育随笔:我是小小解放军
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多种途径,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更为直接和有效。因为在体育锻活动中,幼儿对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从而培养他们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坚持努力的意志品质。
为此我开展了户外活动《我是小小解放军》,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会抬头挺胸,整齐划一的正步走、会站军姿、升国旗、仪仗队能随着音乐打鼓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初次尝试有一部分小朋友不会正步走,通过老师讲解动作要领并以示范之后,大部分幼儿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因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部分幼儿未能学会,有些幼儿还东张张西望望,过不了几分钟就厌倦了,失去了兴趣,便开始聊天。对此情况,我一方面以鼓励其他幼儿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并在无形中形成对比激励他人认真学习,如:“老师很喜欢某某小朋友,虽然他不会,但他一直在坚持练习,不放弃,老师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老师觉得这种学习品质是最难能可贵的,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吧”,这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立马安静下来也开始练习了,其实我知道他们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我便见此机会表扬他,让他觉得老师还是喜欢他,并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幼儿,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练习未能学会的技能,另一方面,对于发展较缓慢的个别幼儿,我会适度的调整目标,有效的促进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如:不会抬头挺胸正步走的幼儿,只要求他会正步走便可),最后给全班幼儿制定一个选拔目标,告诉幼儿只要你们认真学,坚持练习,只要学会了,就有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国旗班,我们所有人就有机会参加升旗仪式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小解放军,这是所有小朋友羡慕的事情呢。听了这个消息后,幼儿学习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学习。
活动结束后,几乎所有幼儿都能达到我之前所设定的目标,成功的完成了升旗仪式的模拟演习,看到小朋友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一张张稚气且认真的脸庞我很欣慰。
教育随笔:我是小小建筑师
在一次观察中,我的视线被小宝贝昊昊所吸引。昊昊一个人来到了建构区,拿起建构区的纸杯开始进行建构。不一会儿凡凡和小珑也来到了建构区。凡凡问昊昊你在做什么呀?昊昊回答说:“我在搭高楼呢?就是我们住的维罗纳小区。小珑听见了马上说:“我也住在维罗纳小区。”凡凡说:“可是我想搭城堡,里面还有游乐园呢。”昊昊思考了一下说:“那我们先来搭维罗纳小区。然后我们造一条路通往城堡好吗?”凡凡和小珑都同意了。于是三个人开始进行建构了。在建构的过程中昊昊主要负责搭建,凡凡负责传递积木,小珑负责马路的设计。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昊昊站在椅子上建构,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因为维罗纳小区的房子很高很高的,我太矮了必须站的高才能搭的高。”因为孩子的建构计划和工程比较浩大,他们三个人第一天并没有完成建构,而是约定第二天继续一起来建构区完成学校和恒通花园小区的建构。
游戏建构类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三个孩子的建构作品在在那个题设计、功能、艺术风格上市综合多远的,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建筑群,各个建筑物之间有机的协调、互为补充,成为一个小社区。从孩子的建构技能方面来看,他们选用了木质积木及纸筒、纸盒等低结构材料进行建构活动说明他们比较恰当的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及运用不同的建构技能来进行建构的。从建构兴趣与交往合作来看,本次建构孩子在事前是经过简单的商量并且有分工、合作的一个建构。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建构过程中孩子们合作愉快,并没有出现争吵现象。
教育随笔:我是值日生
随着孩子们独立性的增强,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怎样有效提高孩子的独立性,是我要首先攻克的难题。
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班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最早进行的是“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我们为值日生明确了职责,职责确定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擦桌子更干净、更快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有的说:“擦桌子时要一下挨着一下擦,要不就有擦不到的地方了。”我接着提出问题:“那如果桌子边有脏东西怎么办呢?”立刻就有人说:“擦完桌子面再擦桌子边。”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在擦桌子时抹布不知为什么总爱卷起来?”大家纷纷帮他出主意:“小手按住,就不卷了。”也有的给他示范自己的办法,还有的小朋友对他说:“你来试一试。”接受了其他小朋友的经验和建议后,他的问题果然解决了。“那怎样摆碗呢?”有的说:“发碗前先数一数每一排都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个小朋友就发几个碗和勺。”我接着为难他们:“如何把老师洗过的碗往消毒柜里放?”孩子们纷纷发言:“放碗时要把碗里的水倒干净,还要把碗一个一个的放在格子里。”我赶紧总结说:“你们说的可真好,这样摆碗会使每个碗都能均匀的消毒。”最后一项是拖地,有的说:“拖把太沉了,要用胳膊夹住拖把才能拖地。”有的说:“拖地时要倒着走,这样就不会把拖干净的地踩脏了。”自从班里执行了值日生制度,我们班的孩子变得更独立了。从换鞋到叠衣服再到整理衣柜,人人行,个个棒!
我相信:孩子们具备了这种独立自主的能力,将来不但能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学习也一定能照顾的很好。
教育随笔:我是出租小司机
今天的角色游戏时间,曹**一反常态,没有坐在地上自顾自的玩,而是举起了小手,我连忙请他来说说想玩什么,他指了指边上的出租车:“我要当小司机”。我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请他说了说应该怎么玩。
曹**当小司机了。只见他两手抓着汽车,慢慢地开着,边开还边“嘀嘀,嘀嘀”叫着,后面跟着他的是陶**,陶**拉着曹浩轩的衣服,也慢慢地走着。曹**把陶子豪开到娃娃家了,就停了下来,对陶**说:“娃娃家到了,请下车。”陶**下车后付了一块钱就走了,曹**就把车开回教室,继续他的游戏。整个角色游戏时间,曹**都在认认真真地做他的小司机,没有跑到别的游戏中去捣乱,始终看好红绿灯,慢慢地、安全地开着他的车。
出租车游戏是在主题《轱辘轱辘》中刚开设的游戏内容,由于游戏刚开始,所以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比较浓的,曹**原来就对各种各样的车子感兴趣,这个游戏激发了他参与游戏的兴趣。本次游戏时他能够主动要求当小司机,可以看出入园这么久,通过家园配合,他的参与意识在渐渐形成。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能够慢慢地开车,说明他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了一些知识,知道开车时注意安全,当陶**要坐车时,他能和陶**作简单的交流,说明他已经学会了用语言和同伴沟通的方法,再也不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了。
曹**来园后就一直不怎么合群,通过家访活动,了解到他的生活状况,一直由母亲带着,因为家里有弟弟,所以很少和边上的小伙伴一起玩,在家时大人忙于工作,会让他一天到晚看动画片,造成了他不善于和同伴沟通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联系他的家长,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同时在幼儿园利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等环节,教给他一些与人沟通的方法,让他学会与同伴交往时的基本用语,使他碰到事情时会自己解决或请老师帮忙,不会再自己哭或者一个人玩了。
从以上观察可以看出,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非常明显,他的爸爸也反应孩子在家表现也越来越好,来园后变得更懂事了。
中班教育随笔:我是小小气象员
本学期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室的门口设置了“每日天气”的气象牌,除了贴上多云、晴天、下雨、刮风等天气图片以外,还设置了天气记录表。按照学号,每人轮流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教师再帮助写好日期及记录者的学号。为了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我提示幼儿是按照学号进行的,所以当今天的孩子记录时,明天又是谁,都会隔天提醒幼儿。但是孩子毕竟还小,很多孩子都会忘记,需要我和其他幼儿提醒。我想这也是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引起的,我主要的目的还是起提醒的作用。可是今天我发现有小朋友早早地将天气记录表记好了,是谁呢?一看27号,是我们班级自由散漫、经常心不在焉的嫣嫣小朋友。我非常好奇,忙问她:“嫣嫣小朋友,今天的天气记录是你记录的吗?”嫣嫣开心的说:“是啊,我是今天的小小气象员。”听了她的回答,我又询问道:“那是你自己记得记录的吗?有没有谁提醒过你?”“没有啊,昨天你不是已经对我说是我记录了吗?”听了她的回答我高兴地摸了摸她的头。
事后仔细回想,从本学期开学至今,我班的天气记录每位幼儿已经轮过两回了。还没有哪位幼儿在当天老师没有提醒的情况下自觉记录的,特别对于嫣嫣这样,思维经常游走在集体之外的幼儿来说,她今天的举动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仔细回想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哪怕是一个字,对我们来说,也许就是做过、说过而起,有时会忘记,可孩子们却会留意到你的一举一动。今天的事实证明,不光是记忆力好、思维敏捷的幼儿会记住你的一言一行,有时“调皮、散漫”的幼儿也会记得你的一言一行。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我们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们从我们身上学到心灵美与外在美。
教育随笔:小小值日生
小朋友们经过一年在园的生活,已经非常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也愿意和同伴们一起游戏、玩耍。整个班级的氛围孩子们都相处的非常友好,也很喜欢老师。在暑假整理班级资料的时候,我就在想,孩子们即将进入中班的生活,怎么能让他们更加有集体意识,能更好的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我想在中班开设“小小值日生”活动。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介绍了“小小值日生”活动,得到家长们的一致认同。按照幼儿的学号,每天两名轮流值日。在开学后的第一周,我们就与幼儿共同讨论值日生的主要任务。我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儿歌、谈话等形式让幼儿加深对值日生的了解,鼓励幼儿每天轮流当“值日生”,整理区角材料、收发绘画笔、拆发点心、餐前讲故事等等。最后开展评选优秀值日生的活动,对做事干净彻底,善始善终的幼儿进行表扬。
开学第二周,“小小值日生”的活动就正式开始了。孩子们都非常的认真,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轮到睿睿当值日生的那天,我有些担心,因为他是一个做事情非常慢而且总是需要提醒的小朋友,但是让我没有想到在他当值日生的这一天,他表现的特别棒,不仅和另外一个小值日生合作完成了很多事情,而且他在午餐的时候也吃得很棒。从那天开始,他似乎一下子就长大了,做事情比以前快些了,最让老师担心的午餐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彤彤小朋友非常文静、懂事,在幼儿园里她的话一直都不多,在她当值日生的那天,她一会问我:“老师,我该摆书了吗?”一会又问我:“老师,我来发毛巾吗?”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在餐前准备时,她朗诵了一首古诗,得到小朋友们的掌声。从那以后,她越来越自信了,笑容多了,话语多了。彤彤的妈妈也感到孩子的变化,跟我聊孩子的情况的时候,也是觉得开展的值日生活动非常好,即锻炼了孩子的能理,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
值日生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与积极性,锻炼了孩子们独立生活和做事的能力,更增长了他们的责任心、集体观念和利他行为。开展这一活动后,家长们说:孩子很喜欢担任值日生,轮到值日的都会很激动,很早就上幼儿园。幼儿在当值日生后不仅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还通过同伴和老师的评价,不断体验自我价值,增强了责任感。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教育随笔:我也还小
我班今天的晨间体育锻炼是玩轮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玩轮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待我将各种注意事项交代完毕后,孩子们就一哄而上玩起了滚轮胎。
等“拥挤的人潮”散去,我发现陈江莹正费力地想把一只蓝色的大轮胎扶起来,陈江莹是我班年龄、个子最小的女孩,而她想扶起来的却是一只最大号的轮胎。看着她努力地想将轮胎扶起来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的样子,我想过去帮她。恰巧这时蕊蕊滚着一个绿色轮胎经过这里,我看见蕊蕊的那个轮胎比较小,而且蕊蕊又是我班个子较大的孩子。于是,我马上对蕊蕊说:“蕊蕊,你能不能和陈江莹换个轮胎玩?陈江莹还小,她的轮胎太大了,她推不动!”蕊蕊犹豫了一下,随后放开了轮胎。我以为她同意了,就赶紧把蕊蕊的绿色轮胎给了陈江莹,再把陈江莹的蓝色轮胎给了蕊蕊。我以为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就去别的地方巡视孩子们玩轮胎的情况了。
可是,没过多久,我远远地望见蕊蕊把那只蓝色轮胎扔在一边,一脸不高兴地站在那里。我赶紧走过去问:“蕊蕊,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蕊蕊看了看我,没说什么。见她这样,我想她心里一定有事。于是,我蹲下身,拉过她的手,继续耐心地了解情况。过了好一会儿,蕊蕊才小声地蹦出一句:“可是,我也还小。"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好又问蕊蕊:“你的意思是你还小,不想玩轮胎吗?”蕊蕊摇摇头,仍然小声地说:“我想玩那只绿色的轮胎。”
原来,蕊蕊是因为我把她的绿色轮胎换给了陈江莹而不高兴。虽然因为教师的权威,蕊蕊没有拒绝我的要求,其实她内心是不同意我这样做的,我自以为是“圆满解决”实际上伤害了孩子。
后来,我诚恳地向蕊蕊道了歉,蕊蕊也和陈江莹一起玩起了那个绿色轮胎,但我的心里仍无法平静。我扪心自问曾有多少次这样的“自以为“理所当然”,也许每一次带给孩子的都是委屈。看来,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我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