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不喜欢喝这个粥,我要吃肉
发布时间:2021-04-26 幼儿园我喜欢教案 幼儿园我要吃早饭说课稿 教育随笔给孩子们盛好饭菜后,我在教室里巡视起来,走到糖糖旁边时,我发现他的碗旁边都是米粒,连地上都是。我蹲下来轻声说:“糖糖,吃饭的时候不能把米饭弄到地上和桌上哦。”糖糖哦了一声,又继续吃了起来,可是他又把饭菜弄到了桌上。糖糖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饭菜,开始喝起了汤,只见他用勺子将汤里面的菜叶子挑出来,放到盘子里,喝了一口后,又用勺子把汤里的平菇挑出来,放到旁边小朋友的汤碗里,“我不要吃这个,给你吃吧!”旁边的小朋友转过头来看我,于是我走过去说:“糖糖,要多吃蔬菜哦,蔬菜可有营养啦。不吃的东西可不能放到别人碗里。”糖糖听后,点了点头。“老师,他又把桌子弄脏了!”阳阳喊道。我走过去一看,徐胤贤把碗里的粥弄得满桌子都是,连衣服上都有。“糖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多不干净啊!”
“老师,我不喜欢喝这个粥,一点都不好喝。”糖糖嘟着嘴说。
“为什么不喜欢喝这个粥呢?里面还有甜甜的小圆子呢,小朋友可喜欢吃这个了。”
“可是我就是不喜欢喝这个粥,我要吃肉!”
“我告诉你哦,喝粥对胃可好了,我们的胃最喜欢这个了,喝米粥可以让胃很舒服哦,小朋友光吃肉可不行。”在我的劝说下,糖糖慢慢吞吞的喝完了碗里的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老师我不爱吃这个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的饭菜是西红柿炒蛋,炒茄子和土豆炖排骨,还有米饭。轮到孩子们自助取餐的时间了,孩子们有的说老师我不吃茄子,有的说老师我不吃西红柿,还有的说老师我吃肉不吃土豆,各种的挑食不是不吃这个就是不吃那个,真是头疼,于是我就鼓励孩子,每种菜都有它的营养,只有什么都吃才能长得高高的,才不容易生病,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在我说完以后,就开始大口的吃起来,但是有的孩子只是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就放在那里了,吃几口也总比不吃强。
我们大人不也是这样吗?说实话,我不挑食,但也不喜欢吃西红柿蛋汤。个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在午餐中的表现也不一样,虽然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但也应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像个别的孩子,他们已经很努力的将不喜欢的菜吃了几口,对于他们是一个进步,以后再鼓励他们多吃一点,也许他们不会很快的爱上这个食物,但我相信,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孩子不会很讨厌的,这不是一样能养成好习惯,如果一味让他们吃下去,不但孩子不会对这个实物增加好感,相反更厌恶,所以,不同的主观或客观原因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那么,我们何不也宽容一下孩子呢?多理解一下孩子,让孩子慢慢的接受,逐渐改掉挑食的毛病。
教育随笔:我喜欢这样的眼神
教育随笔:我喜欢这样的眼神
带班这些年来我越来越喜欢和孩子进行这样眼神之间的交流,班上三十几名孩子,眼神不同,就很容易发现孩子的性格不同,有的孩子的眼神是亮闪闪的,总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情;有的孩子眼神是机灵古怪的,透着小神气;有的孩子眼神是胆怯的,时刻都像是需要我们的努力;有的孩子眼神是忧郁的,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班上的亮亮宝贝是个干净白皙的帅小男孩,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很漂亮。可是,这样的笑脸宝贝却是很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每次入园时孩子都有些紧张,面对我们的笑脸相迎,孩子总会有一种挤出来的尴尬笑脸回应,眼神中也有一丝躲闪。宝贝妈妈用无奈的眼神看着我们,其中的原因我们都是心知肚明的。
宝贝从小在家入厕习惯有些与众不同,家里老人为了给孩子一个卫生的环境,从不让孩子使用大人的坐便,为孩子准备了好几个小坐便,孩子无事便坐在上面入厕,时间长了,孩子也无形中养成不好的入厕习惯。在班上几乎天天是尿裤子,拉裤子,宝贝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后也是若无其事不告知老师,尽管我们了解情况后,会及时为他清洗,可是时间久了,也会有个别小孩子无意说出“臭死了”的话语,亮亮也会有不好意思的情绪,每天入园也有一种压力的感觉。
看到孩子的情况,家长很着急,其实,我认为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不是大问题,孩子别的方面都很出色,自理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棒,唯独这一点了。可是,我担心家长的情绪和孩子们无意的话语会给孩子带来莫须有的阴影,这样就不好了。这不,今天散步路上,我就发现亮亮宝贝的裤子又“湿了”,赶紧悄悄带他去换洗,看到孩子也是一脸难受表情,眼睛直盯地,根本不抬头。于是,我突发奇想,告诉孩子“宝贝,你很聪明,也很能干,会做很多事情,今天,你能不能帮老师再做一件事呢?”孩子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是什么,于是我接着说:“这件事很简单,就是请聪明的你帮我‘管住’你的小屁股,你要告诉小屁股什么时候尿,什么时候拉臭臭,如果‘小屁股’想去了,你就带‘它’去,让‘它’听你的,好吗?”没有想到,就是这样好笑的建议竟然让宝贝有了“管住它”的意识,一天、两天、三天......宝贝已经坚持两个星期没有尿裤子了!
现在的宝贝明显开心起来,在同伙中更加活跃了,开始不再躲闪老师的眼神交流,弯弯的笑眼多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真好看!
每每看到孩子快乐的眼神,我是最痛快
教育随笔:小兔喜欢吃什么
教育随笔:小兔喜欢吃什么
晓彤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平时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晓彤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挑食,平时里,她不喜欢吃肉,把肉挑到一边,过几天看见不喜欢吃的菜又挑到一边,一口也不动。不论老师怎样劝,就是不吃。在与家长多方交流中也发现,她在家里也是这样的,挑食很厉害,家里也没有办法,家里人都很宠着她,就个性喜欢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妈妈还好一些,就是爷爷奶奶个性惯着她,她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她买,养成了挑食的坏习惯。
一次中饭,吃的萝卜菜,我看见她把萝卜挑到一边,我走了过去,我问她:“晓彤,你为什么不吃这个呀?”“它长的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好吃。”“你没吃就说难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这天讲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后对她说:“晓彤,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小白兔最喜欢吃萝卜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为吃了萝卜才变漂亮的!”晓彤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说“是真的吗?”我点点头。她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然后又吐了出来,“不好吃!”我忙说,你刚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点怪,但是小白兔在嘴里嚼嚼就可香了。然后她又夹了一块放到嘴巴里,咽了下去,之后看见她把所有的萝卜都吃光了。
从这以后,我每一种菜都编一个故事,之后每一天吃饭的时候,她还会和别的小朋友说“这个吃了会长高,会漂亮的!”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
教育随笔:我喜欢画画
小C今天第一次玩蜡笔。一开始,她在蜡笔盒里翻来翻去,拿了3支蜡笔放在自己的手心,然后随意的在纸上每种颜色的笔都画了几笔。这时边上GG已经画好了一个苹果,他很高兴的向我炫耀自己的作品。小C看了一眼GG的作品,于是也开始绕着圆圈来画。画完后,又换了一只颜色的蜡笔,用左手开始绕圈画。画了几下,小C又换了一只手,换了一个地方开始画。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作”的目标1中提到“3-4岁幼儿喜欢涂涂画画并乐在其中”。从小C的游戏情况来看,小C就是喜欢涂涂画画,她对新接触的蜡笔非常感兴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按照游戏的要求来画苹果,而是选择了各种自己喜欢的颜色蜡笔,在纸上随意的涂鸦。后来开始绘画时,她一会儿用右手画,一会儿用左手画,这也是一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进行干预,只是在一旁观察,最后,小C画出了不同形态的苹果。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发展较弱,老师不需要在绘画技巧上给予太多的要求。只要孩子是一种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并且乐在其中,我们教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探索机会。
教育随笔:老师,你不喜欢我了吗?
老师,你过来陪陪我呢,老师,你不喜欢我了吗?小班的开学是“恐怖”的,宝宝们都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学着自己吃饭、睡觉,还要一整天都看不见爸爸妈妈,这对于小班的宝宝来说,可以说是心理和生理巨大的考验了。我们班的朱谨毅小朋友就是这样一个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小朋友,开学将近一个月了,好多小朋友的情绪已经慢慢稳定了,但是朱谨毅小朋友每天早上来还是哭着:我想妈妈了,我想奶奶了,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每次我们都耐心的回答:等你睡一觉,吃完点心就能回家了。过了一会,他还问: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你来陪陪我呢。我们说:老师就在这边陪着所有的小朋友。他说:老师,你过来呢,过来陪陪我!每天耳边都环绕着他的声音。
我觉得朱谨毅小朋友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老师和阿姨只要离开他的身边,就会大哭不止,睡醒起来发现老师没有坐在他旁边,也会哭着醒来找老师,一定要见到熟悉的人才有安全感。现在的孩子大多被父母保护的很好,从小没有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所以导致一来上学就极度缺乏安全感,我觉得爸爸妈妈还是要学会适时的放手,让幼儿独立一点,给幼儿广阔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飞”。
教育随笔:我喜欢的故事
幼儿故事是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幼儿听故事,不仅能对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意义的互动,还常常情不自禁的进入情景。听故事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文泽妈妈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她讲的很生动,孩子们听得很专注。故事讲完了,文泽妈妈问:“故事里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杨浩成说:“有皇帝,有大臣。”泥可欣说:“还有两个骗子。”国良说:“骗子说他们能织最美丽的布,做成最美丽的衣服”。书赫说:“骗子说愚蠢的人是看不到衣服的,聪明人才能看到。”广超说:“骗子是骗人的,其实什么也没有,皇帝受骗了。”胡浩轩说:“他们都没说实话,小孩说的才是真话。”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谈论着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文泽妈妈说:“你们听的很认真,回答的都很好,《皇帝的新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晨旭说:“”遇事要多动脑筋。”辰雨说:“做人要诚实。”文泽妈妈笑了:“你们说的真好。《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做人要诚实,不爱慕虚荣才不会上当受骗的道理。”
妈妈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是孩子们来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童子轩讲的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讲述的是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品质以及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李政锐《哪吒闹海》的故事把孩子们深深地吸引了,哪吒超人的本领让孩子们赞叹不已,同时哪吒勇敢、嫉恶如仇的性格深受孩子们喜爱。妞妞还讲了《小红帽》,国良和刘皓轩讲了《乌鸦喝水》,每一个故事都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
讲故事结束了,通过听故事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开阔。讲故事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建立自信。另外,故事的独特表达形式抓住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还会将他们带入轻松快乐的阅读之旅。
教育随笔:爱吃肉的孩子
教育随笔:爱吃肉的孩子
午餐时,教师在午餐前像往常一样介绍今天的菜,今天吃的是肉丸和藕片。辰辰听到后,就说不喜欢吃蔬菜,我说:“和以前一样吗,不喜欢吃的,吃三口。”他摇着头说:“不要。”接下来,辰辰就着肉和饭马上吃完了,请老师盛汤前,请他吃几口蔬菜,他便使劲摇头拒绝,犟在那边,怎么也不肯吃。最后,王老师喂了一口藕片。喝完汤、漱完口后,我问他:“辰辰,你在家也不吃蔬菜吗?在家吃过胡萝卜吗?”他说:“没有。不,吃过的。”“为什么吃家里的,不吃幼儿园里的呢?”他说:“家里烧的好吃。”“但是家里不会把这么多好吃的蔬菜放在一起烧啊。”他笑着和我说:“老师,我只要吃肉、汤和饭。”
辰辰在之前的下午点心时,就表现出来,不喜欢吃的他就不愿意吃吗,而且态度很坚决。这和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他不喜欢的事情,他会犟着不愿意,此时教师就要及时观察,找到突破口与幼儿沟通。
与家长交流后发现,辰辰在家也不喜欢吃蔬菜,家里人是将蔬菜打成汁混在肉里给他吃的。因此他觉得在家可以不吃,在幼儿园也一样。特别是与开学时相比,他的体重增长了很多,因此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在家中也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喜欢吃的蔬菜,不挑食。
教师在平时起示范作用,介绍各种菜名及营养,选择利于幼儿接受的方式(如:绘本故事等)从他喜欢的蔬菜入手,慢慢引导幼儿接受其他蔬菜。同时也要根据辰辰的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出汗时提醒及时休息。
教育笔记:《我只喜欢吃米饭》
教育笔记:《我只喜欢吃米饭》
幼儿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班里就有个孩子在吃饭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他只喜欢吃白米饭不喜欢吃菜,这个挑食的孩子叫xx。
每次老师给他盛饭时,他总是说:“老师,我只要白米饭,不要菜”。因为老师考虑到成长期的孩子需要补充营养,不能只吃白米饭,所以让保育员郭老师直接给他打了点荤菜和素菜。xx接过饭碗低着头走回饭桌上开始吃饭,老师以为xx会吃完饭菜。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午餐时间已经接近尾声,老师开始巡视检查幼儿的就餐情况。转到xx的位子上时却看到他碗里的菜还剩很多,于是,我就上前问他:“为什么只喜欢吃白米饭呢?”李xx委屈的告诉老师说:“幼儿园的菜不好吃。”老师听了很无奈,“怎么会呢,你都没有尝过,怎么知道好不好吃?班级里的小朋友都把菜吃完了,还有小朋友都吃了第二碗。如果不好吃,小朋友怎么会吃得那么干净呢?”xx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老师继续告诉他:“明天午饭时间我让郭老师添点菜给你,你要保证全部吃完好吗?如果真的很不好吃,再告诉老师。”
我们将xx吃饭挑食的情况与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原来xx在家里吃饭从不会挑食,有时吃饭还会让妈妈给他多盛菜少盛饭,没有出现过只吃白米饭不吃菜的情况。妈妈和我们解释说“我一般都是挑他喜欢的菜做出来给他吃,可能是吃习惯了我做饭菜的口味,在幼儿园一时接受不了饭菜口味的变化。”了解原因过后,我们和xx的妈妈达成共识。在家里由妈妈和xx沟通,让妈妈关注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根据食谱做饭让xx熟悉饭菜样式,在幼儿园由老师引导。第二天给xx打饭菜时,郭老师只打了少部分的菜给他吃。可能是老师的方法奏效,xx吃饭时并没有挑食,渐渐地xx喜欢上了吃菜。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对待幼儿需要老师的耐心、理解、包容,有了这些,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