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怕踩上去会摔跤
发布时间:2021-04-25 幼儿园踩影子说课稿 幼儿生日会活动方案 幼儿生日会活动策划方案 今天空气质量不是很好,于是我们的户外活动就在室内进行了,可能你还是不太习惯这种活动方式,在其他幼儿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玩的器械后。你依然在教室和睡眠室之间走动,我见你走来走去就问道:“瞳瞳,你在找什么呢,怎么不去玩呢?”你回头看看我说:“老师,我想玩小椅子,想和石皓一起走小椅子,想玩过火车的游戏。”“哦,那你去吧,你看其他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可是,我,我有点害怕,椅子太小我怕踩上去会摔跤。”“哦,原来是这样呀,你踩上去玩吧,没关系的,老师和小朋友都会保护你的。”你小心翼翼的踩上去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快乐的游戏着,小脸上也露出了微笑。老师的声音:
你是个有点内向的宝宝,在幼儿园里你不太喜欢表现和表达自己,其实老师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呢,在平时学习本领时你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你的胆子有点小,知道的答案也不愿意举起小手回答。老师希望以后你能做个大胆的宝宝,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这样的你哦,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让孩子学会摔倒
小游戏,我喜欢
在幼儿园里,除了正常的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缝隙时间,如:餐前、餐后、活动前、活动后、起床后、喝水后等等。在这些缝隙的时间里,我总喜欢和孩子们玩一些动手动口的游戏,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又保持了双手的卫生,更避免了孩子们相互打闹的现象。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无论何时都要让孩子们有事可做,让每一件小事都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培养,一种锻炼,大大减少了幼儿因无所事事而出现的不良生活行为。孩子们对这种小游戏都乐此不疲。这样,既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又锻炼了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开发了大脑。
让孩子学会摔倒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们跑来跑去别提多高兴了。突然“砰”地一声,原来是李树祥小朋友摔倒了,只见他整个身体趴在地上。我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只见他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嘴角也破了一点皮。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课题。于是,结合李树祥事件,以“保护自己”为题展开活动。
首先,我让孩子们观看跆拳道、摔跤及武术运动,也就是要让孩子们先学会被摔、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学习自我保护的简单方法,尤其要注意避免头、关节等重要部位受伤。
在一日活动中,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应是孩子们在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
老师妈妈,我害怕
昨天上午,天气实在很闷热,一阵急剧的雷鸣电闪打破了天空的沉寂,一场好大的雷雨冲掉了多日来的高温和沉闷。啊,好清爽!我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开心地谈论着外面下雨的事情。
由于下雨阴天,教室里光线太暗,本来教室里是亮着电灯的,可是一阵激烈的雷电停电了,教室里忽然暗了下来,孩子们开始乱了起来。当我稳定好孩子们想和他们继续讨论刚才的话题的时候,忽然,教室的角落里传来一阵细微的哭声。
“老师妈妈,王艺皓哭了。”不知是谁喊了起来。
我赶紧过去一看,只见王艺皓正满头大汗的蜷缩在桌子下面双手抱着肩膀,哭声就是从他这里传来的。见我走来,平时很调皮、很勇敢的王艺皓一下子扑在我的怀里“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老师妈妈,我害怕!”
“好孩子,快点告诉老师,发生什么事了?”
“我害怕打雷,妈妈说如果我不听话就会打雷。”王艺皓一边哭一边说:“今天早上我还惹妈妈生气了呢。呜呜呜······”
听到这里,我惊呆了:家长怎能这样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用恐吓的办法?好不容易哄好了吓得瑟瑟发抖的艺皓后,我抱着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些有关雷电方面的科学知识。我告诉他们电闪雷鸣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天空中的云有不同电荷的原因,互相靠近时而产生的强烈的极电现象。同时给孩子们讲了有关雷雨天应该注意的事情。比如:遇到雷雨天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不要在高墙下、大树下躲雨;不要看电视玩电脑,不要打电话;不要拿容易导电的物品(如铁锹、金属杆雨伞);也不要靠近门窗、自来水管、暖气管等等。
下午离园的时间,我特意找王艺皓的妈妈谈了这件事情,并告诉他孩子再不听话,也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教育”、恐吓孩子,这样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是非常严重非常可怕的。
听了我的话,王艺皓的妈妈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我也不是有心的,只是艺皓太调皮,太不听话了,我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看着被孩子“折磨”的一脸无奈的艺皓妈妈,我把一本叫做《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的书借给了她,并让她抽时间好好看看。
送走了艺皓和他妈妈,我想了很多,平时我们只注重孩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忽视了有关这方面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今后自己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
2020我自己上来的,老师我有进步吗
每天早上,有一个小男孩边哭着边嘴里喊着:“妈妈,我要妈妈。”进到班级里来,他就是浩宇。已经快一学期过去了,每天早上见到他阳光般上学总是那么少,大多数见到的是他的雨天。一天,他一边喊着一边抹着眼泪找自己的小椅子,我走过去问:“浩宇,今天是谁送你上幼儿园的?”“我妈妈。”“哦,那是你妈妈送你来的呀。”“是的。妈妈送我到楼梯后我自己上来的,妈妈回家了。”“哇,浩宇越来越厉害了,都自己来教室了。”他抹掉自己的眼泪,开始安静下来:“是的,我自己上来的,老师我有进步吗?”“是的,浩宇有进步了。如果浩宇天天上幼儿园来都自己一个人上来而且不哭那就更棒了。”“好的,老师。明天我上幼儿园就不哭了。”虽然浩宇说他上幼儿园不哭了
,但第二天来他还是哭了,经过对他每天的鼓励,我发现他比之前勇敢了很多。十多天后,他自己从楼梯上来,看到我说:“老师,我来了。”我笑着对他点点头。从他的脸上我也看到了笑脸,我伸出大拇指在他头上按了一下,他更高兴了。他跑去对小朋友说:“老师表扬我了,还奖我一个大拇指。”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我们的一个小小的鼓励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勇气,微不足道的一个动作和眼神就会激起孩子们心中的暖流,让他们变得更阳光、更快乐。那我们何不给需要勇气的孩子多一点鼓舞和赞赏呢。
2020幼儿园教育笔记:老师,企鹅又飞上去了
自由活动时间无疑是孩子们的天堂,美丽可爱的抱枕几乎成了阅读前必争的玩具。一天,区角活动开始不久,随着一阵惊呼声,我连忙向声源望去:只见那只企鹅抱枕,挂在了区角挂饰顶端的钢丝上,霖霖在一旁哭,寰寰急得赶紧伸手拿,可是怎么也够不着,急得满头大汗,我连忙拿了一个小凳子,帮他们拿下,区角活动似乎又进入了正轨。
过了会儿,寰寰走过来说道:“老师,老师,企鹅又飞上去了。”我看着他眼中闪烁的狡狭,明白他是故意的,于是假装抱怨到:“这只企鹅真调皮,怎么又飞上去了。你去把它弄下来好吗?”寰寰端了一个小凳子,大步走去,爬上凳子,自信的伸出小手。够,够,再够,可是怎么也够不着。于是满脸疑惑的望着我说:“老师,为什么你刚才拿到了,我怎么拿不到呀?”我忍着笑,刚要开口,燕燕忙说道:“因为你没老师高呀!”寰寰视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又端来了一个小凳子重叠上,便向上爬。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身影,我急忙要走去帮忙。突然有股力量阻止了我前进的步伐。侧身看去,康老师对我摇了摇头说,“没事,他们会想到办法解决的!”
是呀,没有尝试又如何能否定。没有经过挫折又如何能真正的成长。年龄的小常常牵制了我的情感及思维,怕他们受伤,怕他们沮丧,仿佛只有一切在我的视线下,一切困难为他们解决,一切的不定因素为他们排除,才得以安心。却忘了在更早以前,那跌跌碰碰和那早以褪去的,青青紫紫的伤痕,正是有了那些摔倒,才有了今日的稳步向前;正是因为不断的重复纠正,才有了牙牙学语成就了今天的滔滔不绝。可如今,我怎能瞻前顾后的阻止,他们尝试的权利,思考,进步呢?
望向寰寰,我静静地看着他,努力的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尝试着向上够。又一次一次的失败,有种似乎叫感动,又似感染的名词拨动了我的心弦。又有一群孩子去帮忙,叽叽喳喳的提出着自己的建议。霖霖说“还是不够,要再加高”;瑜瑜说“不行,不行,再高就爬不上去了。”;有人道“那怎么办呀?”;坤坤想了想说“我们再拿个抱枕,把他撞下来就可以了”燕燕疑惑道:“要是企鹅没撞下来,这个抱枕又挂上去了怎么办?”孩子们又陷入了片刻的宁静。
看到这,我也陷入了深思:真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只要我们放手,收获的会是惊喜;也不能低估了孩子的耐心,只要放手,收获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
收理了思绪,再次望向那群不知放弃为何物的孩子。不知道他们已经尝试了多少方法,而屡败屡战的尝试着,努力着。只见寰寰找李老师借来了撑衣干,站在小凳子上,努力的够着企鹅。有的孩子扶着凳子,有的孩子在旁指挥着:“向上”,“向右点”,“对,再向右点。”,“呀,动了,再向上用点力。“飞下来了,飞下来了……”相拥,拍手,欢呼,跳跃,仿佛所有的动作都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喜悦。我看到了那洋溢的自豪,那因为自信而更美丽的色彩。
这样的故事,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尊重孩子思考的权利,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害怕他们受伤害;就是没有耐心等待。殊不知,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它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探究的权利,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学习,生活应该是孩子的自主行为,自主探究是孩子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放手让他们去思考,去创造,哪怕是一丁点的成功,也将会成为他们自豪的资本,自信的源泉。没错“思维的信心来源于自身成功的内在体验”,只有舍得放手,孩子才能更加独立,快乐的成长!
如果说课堂教育是你成长的阶梯,那么独立思考的空间,更是你自信、健康,成长的前提。给你独立思考空间,让你更自豪,信心。这个舞台是你的,由你做主!
老师,把我的画也挂上去吧(大班)
一次美术课上,小朋友都在画画,有的小朋友认真、画得快,有的小朋友喜欢玩,自然画得就慢喽!老师把画得好的、涂色完整、画面干净的画贴到了黑板上,让小朋友看一看,做个参考,我的这个举动被文远看到了,他加快了速度,赶紧涂色,不一会儿,他把他的画拿给我看了一下,说“老师,把我的画也挂到黑板上吧!我画完了。”看到他的画,我真不想挂,颜色涂的很马虎,画面也不整洁。但他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为了不伤他的自尊,我决定挂上去。
我这一贴,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热潮,大家都笑了,纷纷说到:他的画有多不好,哪里画的不好,哪里涂的不好。文远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这个时候,我控制住了孩子们的声音,对他们说:这几幅画都有不足的地方,但也都有自己的创意,小朋友要观察一下哪幅画更漂亮,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有什么千万不能学的地方。孩子们又开始认真的绘画了,相信他们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对于文远,我单独跟他说:你画得有进步,哪里好,哪里有点不足,但要再认真一点,这样的画,下次贴到黑板上,小朋友会给你掌声。相信他可以做到吧!加油吧,孩子!
老师我不会 2020教育笔记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选择好材料后,有序地进入活动区,只有若维小朋友坐在位子上不动,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去玩,”她说:“老师,我不会,”“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会,”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她勉强拿了一个穿线板坐下,我开始教她怎样穿线。不一会她就学会了。
美术活动的时候,我让孩子们给蔬菜宝宝“穿”新衣服,进行涂色练习,结果若维小朋友又说:“老师,我不会,”我就拿起她的手一下一下地涂好了一颗白菜,并告诉她就按这个方法途其他的蔬菜宝宝,她就认真地涂起来。
户外活动时,其他小朋友拿起自己喜欢的器械开心地玩起来
,若维小朋友抱着个皮球站着不动,当我问她时她还是说老师我不会,于是我拿起球教她怎样去玩球,慢慢的她自己便玩起来,而且玩出了很多花样,我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
针对我这几天的观察,我进行了总结,发现若维小朋友不是不会,而是没有勇气去尝试,遇到什么事情都是先说我不会,同时我也进行了一次家访,她妈妈告诉我,在家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认为孩子小就都帮她做了,这样时间长了就养成了她这种习惯。知道了原因以后,我决定每次活动时,不等她开口说我不会,就先去指导她然后让她自己去做,每次做好,我及时对她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励她再试一次,慢慢的她变得勇敢了,遇到困难时也很少说“老师,我不,”都是自己去尝试,然后再问老师。她妈妈也说若维变得勇敢勤快了,在家里什么事都是抢着做,现在也不说“妈妈,我不会,”这都是老师教育的好,听了她妈妈的话,我感到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效,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看到若维的变化我和她妈妈一样的高兴。
不要怕,我来保护你
每天午睡和起床的时间,能力强的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而那些小年龄的孩子则由我们帮助穿。
昨天中午起床后我和往常一样一边给那些个小不点穿衣服,一边享受着听他们的小秘密。
晨晨过来,侧着头冲我“嘻嘻”笑,我也回她一个微笑,一边继续帮昊昊拉裤子。
过了一会,我感觉身后有人推了一下,回头看是晨晨,她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也没在意,过不多久,身后的一股力量使我失去了平衡,人往前倒在孩子们的被子上。
我回头看,原来是晨晨和瑜瑜(可能刚才瑜瑜看到晨晨的亲昵行为我没有排斥,便也加入了进来),正当我要跟她们讲话的时候,宁宁走过来,拦在了我和她们两个人的当中,嘴里还一边说着“不要怕,我来保护你”,还试图把他们推开。
我连忙阻止了他,把他抱在怀里。
在幼儿园居然有这样一个正义的小男生会保护我,这让我感到幸福。
去年曾经听宁宁的妈妈说过,在家妈妈如果受到委屈了宁宁定会义无反顾地冲过来保护妈妈。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近段时间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幼儿非智力因素在生活中的影响。
我们成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对幼儿智力因素关注比较多,如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建构等,而往往忽视幼儿作为社会成员基本的道德礼仪。
从小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我们当代教师应重视的一个教育目标,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也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思祺摔倒以后
今天,思祺不小心摔倒了。没想到,天祺等几个小朋友却哈哈大笑着跑过去压在思祺身上。旁边的孩子见状也纷纷效仿。我赶忙走过去,把压在最下面的思祺扶起来。本想向天祺等压在别人身上的小朋友发火,可又想,对于小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这样做只是觉得好玩,并不了解被压的孩子的感受,因而也不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如果我简单地批评几句效果未必好。我思考解决的对策嘴里什么也没说。
下午,我答应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把在报纸上看到的“小猫救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一只小猫和老奶奶相依为命,一次,老奶奶在火上煮了饭后睡着了,饭烧干了就着起火来,小猫想尽办法救老奶奶,不停抓门以求得邻居的帮助……后来邻居们把门打开救出老奶奶,却发现小猫已经累得躺在地上了,爪子上血迹斑斑。听了故事后,许多孩子都哭了。我问孩子们:“你喜欢故事中的这只小猫吗,为什么?”
“小猫为了救老奶奶,自己都累坏了”
“小猫为了让邻居救老奶奶,爪子都流血了。”
“老奶奶遇到危险了,连小猫都帮助她。”
孩子们的回答表明他们听懂了故事,并被深深触动。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接着,我请孩子们再听一个发生在班里的故事。我把上午发生在思祺身上的事讲了一遍,当然隐去了幼儿的姓名,并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你摔倒有什么感觉,别人再压到你身上有什么感觉。
“压在下面的小朋友该喘不上来气了。”
“把她压在底下多难受呀。”
“小朋友那么重,该把下面的小朋友压死了,就找不着爸爸妈妈了。”
孩子们稚气的话语中道理讲得很明白。我又问:“要是你,你会怎么办?”
“把她扶起来。”
“给她掸掸土。”
“我们要像小花猫似的帮助有困难的人。”
……
思祺说:“我今天摔倒了手都疼了。”孩子们讨论得更热烈了,我看到,在此过程中天祺一句话也没说,但脸上的表情分明写着自己的难过和悔意。
孩子们是否明白了该怎样做了呢,我注意对此后孩子们的活动进行观察。
一天晚上放学发衣服时,思祺的衣服掉地上了,大宝发现了,赶紧帮助捡了起来这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有的幼儿还可能会满不在乎地上去踩一脚,我赶紧表扬他爱帮助小朋友的行为就像那只小猫,大宝听了挺高兴。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也会帮助小朋友。果然,有了老师经常不断的强化,孩子们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新来的海姿想妈妈了,美美掏出自己的新手捐给海姿擦眼泪;宏毅的鞋穿不上,天祺默默地蹲下使劲地帮他穿鞋……孩子们开始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同情和关爱身边的朋友了,他们说:“我们要向小猫学习。”
可见,在小托班,当教师发现孩子们存在行为问题时,在不能让幼儿亲身体验行为结果的情况下,通过故事、讨论及不断的鼓励强化幼儿良好行为等方式唤起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还是比较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