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笔记:制作糖果乐趣多
发布时间:2021-04-23 教育实践活动笔记 幼儿园语言活动笔说课稿 小班活动区域教育笔记 区域时间到了,你选择了小熊糖果屋进行区域活动。你选择了一个比较精美的糖果盒子,然后准备好了糖纸,最后拿来了今天你准备制作糖果的材料“皱纸”。你一只手捏住皱纸的一头,另一只手把皱纸撕下来一截。然后再把用剩下的皱纸放到盒子里面。你把撕下来的皱纸捏成了一团,在用手心不停的搓一搓。等到搓成圆形之后,把她放到了糖纸的中间,再把糖纸包起来,然后一手捏住糖果的一端,一手在糖果的另一端拧一拧。直到糖果的两端都拧紧之后,你把糖果轻轻的放到了糖盒子里面。你一直在制作糖果,直到把糖盒子都装满了,才把糖盒子盖起来了,脸上有喜悦的笑容。在这里我看到发生了怎么样的学习?
你在制作糖果的过程中,我发现你是一个做事情非常有条理的人
,做糖果时先拿什么后拿什么思路非常的清楚。同时你也非常的有耐心,也足够的细心。这么长的时间,能够持续的进行糖果的制作。从制作好的糖果质量来看,你还是个非常巧手的孩子,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机会和可能性。(正能量句子 WWw.277433.coM)
其实糖果的种类有许多种,包装糖果的方法也是有许多种的。你可以去勇敢的尝试一下其他的方法。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材料准备上,准备一下能够制作棒棒糖之类的材料,好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性!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大班区域活动观察:制作水果拼盆
教学活动“水果超市”结束后,我将幼儿自己买来的水果作为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一个新的区域角“好看的水果拼盆”,让幼儿扮成“点心师”来进行游戏。游戏开始了,扬扬和艳艳来到了这个区域游戏,我就说了一句话:“今天看看哪个小朋友做的水果拼盆最好看?”至于操作方法我并没有给任何提示,我想给孩子们一段自主摸索的过程。。。。。。于是,我就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只见扬扬拿起一只大苹果,又拿来了一把塑料刀,只见他一副吃力劲,把苹果切成不成形状的一小块、一小块,又拿了一只香蕉,香蕉虽然切得也不成形,可是由于香蕉软
,扬扬的操作,表现得十分轻松和得意。都切好了,只见扬扬把两种水果放在一起,又拿来了色拉酱,一拌,嘴里还美滋滋地说道:“我的水果拼盆完成了。”可是另一位艳艳小朋友还在边想边做。扬扬看见艳艳的水果拼盆里颜色很鲜艳,有红色的桔子、有绿色的猕猴桃、有黄色的苹果、有白色的梨,再一看自己的水果拼盆,只有两种差不多颜色的苹果和香蕉,此时,扬扬有点不好意思了。在点评时,扬扬和艳艳都将自己做的水果拼盆让小朋友尝尝,小伙伴们也对这两位幼儿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使扬扬知道了以后在制作水果拼盆时不仅要从颜色上进行选择,还得在切水果形状上要花功夫。
分析:
这两位幼儿虽然都是大班的幼儿,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使得两位幼儿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在其他方面,扬扬都比艳艳聪明。但由于扬扬生活在城镇,家长比较宠自己的孩子,自然会很少给孩子有锻炼的机会;而艳艳生活在农村,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看的多了,自然会模仿,这方面的能力自然胜过扬扬。从这次活动中,也让扬扬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老师也及时进行了引导,让他平时在家多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反思:
作为一个合格的的教师,其实在带班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观察班里的每一位孩子。学本领时观察孩子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理解老师讲的学习内容;游戏时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自由活动时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和同伴间友好相处,能否以礼待人等好习惯等。通过老师的观察和引导,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尤为重要的。老师也通过观察,了解每一位孩子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也是老师了解每一位孩子的最佳途径。每一位老师都要善于观察。
区域活动手记:甜甜的苹果
区域活动时间开始了,孩子们都在自己的活动区愉快的玩着。当我来到娃娃家时,只见隽隽小朋友在小厨房里忙碌着炒菜。我正纳闷,其他的幼儿都到哪里去了?这时,从娃娃家的帐篷里传出一阵阵的笑声,我靠近帐篷拉开帐篷的帘子,一下看到三个小朋友正安然的躺在毛绒玩具堆里,天天的一只手抓着一个大大的苹果,嘴巴在不停的吃着苹果。我问:“天天,你的苹果哪里来的?”天天笑着说:“我从那个桌子上拿的。”他还一边的不停地吃着,嘴里还说:“嗯,真甜,真好吃。”我突然想起,用来给娃娃家小朋友榨汁的苹果竟然都被他给吃了。我问他:“天天,苹果好吃吗?”“好吃,是我吃过的最甜苹果。”“那你为啥不用来榨汁呢?”“这样吃更好吃。”天天笑眯眯的说。直到活动完,他还在肯那只甜甜的苹果。
我的分析:当孩子们在游戏中见到美食时,我想多数的幼儿肯定会去选择吃的,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天天在娃娃家游戏时,他见到可以吃的苹果就产生了兴趣。之前,我就对孩子们说可以选择水果榨汁吃,在一开始,天天和几个孩子也尝试着榨汁,但没有可以切的工具,所以对他们来说有点困难。榨汁机因为也是手动的需要一定的手臂力量才能榨出汁来,这样对天天来说要喝到每味的苹果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选择直接啃苹果吃,这样也很美味。
我的尝试:
1.给娃娃家增添一些幼儿可以操作的蛋糕塑料刀具,供幼儿自己将水果切小,这样容易榨汁。
2.准备一些容易榨汁的水果,如桔子、橙子等,这样手动榨汁就不用花很大的力气。
区域活动建筑屋趣事
现在的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因为我们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孩子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了。本月我选择观察的区域是建筑屋,对于这个区域有孩子喜欢也有孩子不喜欢,喜欢的孩子就老是喜欢往这个区域里面钻,不喜欢的孩子往往就是去也不去的,所以导致去这个区域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所以我就在想怎样使幼儿喜欢上这个区域。还有我发现很多幼儿在进行这个区域时是冲着这个区的玩具去的,所以我就在想如何使幼儿在搭建时能够搭建尽量打的建筑物。
本次我们班每周一都开展雪花片的搭建活动,有了这个做铺垫孩子们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建构屋。原来孩子们在进行雪花片的搭建是都是自己一个人搭,搭出来的作品都是小小的,但是现在慢慢的发现孩子们在搭建的时候胆子大了起来,搭建出来的作品也大了了很多。可是孩子们到这个区域以后就玩这个雪花片了。于是我就告诉小朋友,你们的雪花片搭出来的作品有没有觉得太单一了呢,你们看我们的建筑屋有那么多的材料可以供我们选择,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呢,这样我们搭出来的东西才可以变的更加的丰富呀!
刚开始孩子们把雪花片和小块垫子组合大,用垫子搭了一个停车场,在用雪花片搭出一辆辆小汽车,然后把小汽车都停到停车场去。刚刚开始的停车场知识单层的,于是我们结合生活中的停车场经验,孩子们开始搭建双层的停车场,然后还给汽车做轨道。
一步步的进步,一步步的开动他们的小脑筋,我们的建筑屋越来越热闹,来玩的小朋友都舍不得离开了。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大的,有时候他们往往会被一些事物所局限,但是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这样他们的收获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
中班区域活动随笔:棋类区
今天的棋类区有两组小朋友在玩。我看到李绪伟先到,他一直在等待另外一个小朋友来,东张西望的。过一会,章宇辰来到。他就和章宇辰一起下起飞行棋来。我看到他们两人一开始的时候好长时间没有下起来。他们一直在说话,好像在争论到底怎么下。尤其是李绪伟,好像说了很多话。但是听起来好像说的都是跟下棋有关的话。
他们争论着骰子怎么抛,抛到的数字怎么走棋子,棋子怎么走,抛到6怎么办,走的线路是怎么样的等等。
我们在玩区域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注重玩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般情况下,就是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边玩边解决。
像这样的玩之前先来讨论的情况很少。而且他们是针对下棋的方法和规则来讨论的更少。
这种现象是一种难得的好现象。因为我们在玩一种游戏之前,经常需要达到共识,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等大家都认识一致时,游戏才能正常运转起来。
针对这个情况,我觉得可以把这种现象进行发扬。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对游戏的规则进行讨论,交流。这种讨论和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对游戏的更加明确,两个人的认识可以达到一致,对顺利地完成游戏是非常有帮助的。
区域活动中许多游戏都需要这样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幼儿提高游戏能力的体现。
区域随笔:有趣的衍纸
区域活动时间,在介绍好新材料后,孩子们就自主选区并进行游戏了,我重点观察的是生活区,引导生活区的孩子们自制水果沙拉。
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巡视各区游戏情况,当我走到巧手吧的时候,我看到辰昕正在衍纸,走得更近一点,我看到了她手下的作品——一朵花已经成型。花心是圆形的,花瓣是水滴形的,尖头朝中间。辰昕这时候正在卷绿色的长条形纸,没一会儿就卷成了一个圆圈,又见她稍微松了一下卷纸,纸芯就变成椭圆形的了,然后她用力捏了一下椭圆形的一头,变成了尖尖的,一个水滴形的纸卷成功了。我见到辰昕将绿色的这个水滴状衍纸贴在了花枝的一边,真的是花叶。贴好一个,辰昕又开始卷起一张绿色纸条,和刚才一样,又做了一片花叶,并且贴在了花枝的另一边。这时候,同在巧手吧的丝雨看到了,叫了起来:“哇,真漂亮,我也想做!”我看到辰昕露出了笑容,然后就开始告诉丝雨她是怎么做的……
衍纸材料是我们班君瑶小朋友带过来的,她和妈妈在家里面曾经一起做过,带到幼儿园以后,君瑶曾经在巧手吧做过,辰昕跟着君瑶学过一次,但是那次只是学了怎么卷圆形的纸,并没有教水滴形,更没有教如何拼成一朵花,想不到辰昕自己却做了出来。由此可见,辰昕对于这个衍纸的喜欢程度,也可以看到她是一个爱动脑筋,心灵手巧的小姑娘。同时让我再一次意识到孩子间相互学习的能力不容小觑啊!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欣欣
时间:***
观察区域:建构区(坚持性品质)
投放主题材料
建构积木、长方形的纸板、硬纸筒、图书
幼儿活动情况
欣欣选择了进建构区搭建宝塔山,她拿起积木,按照大班幼儿的搭建方法开始尝试,当她搭到第五层时,旁边的小依拿起老师提供的宝塔山照片对比看了一下自己和欣欣的作品,对欣欣说“不是这样的,老师说塔的身体是八角形,你的不是。”欣欣拿过照片看了后,又数了数自己搭的塔身,发现不对,于是她将自己做的宝塔山拆掉,重新开始,当她搭建完成后,再次拿起图片对比,发现还是不像,挠了挠头发,又看了一下其他人搭的宝塔山,每个人搭的都不太一样,“老师,为什么我们搭的宝塔山都不像呀,真奇怪。”“欣欣,你再观察一下老师提供的照片,老师相信心细的你一定能发现哪里不对,及时调整一定能成功,而且,你比其他人搭的都要好,坚持一下,你一定可以的,加油。”于是欣欣继续开始看图片,好像还是不明白,就在她要放弃时,我再次对她进行鼓励提示,终于,在进区结束时,她和小依一起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了宝塔山的搭建。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幼儿遇到困难,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提示帮助。
效果
在教师的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宝塔山。
分析
宝塔山的搭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欣欣在搭建过程中,先是参照了大班幼儿的作品,后发现不对时,能听取同伴的建议及时调整。之后在搭建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并对比自己与同伴的不同,发现问题,主动找老师沟通商量,遇到困难没有放弃,在老师的提示鼓励下,越搭越好,并坚持完成作品,是真正的参与进游戏当中。
反思
1.在认知层面给幼儿更多的图片提示,不仅仅局限于延安的宝塔山,而是更多塔的图片。
中班四月区域活动随笔
幼儿活动情况:程程、宸宸、菲菲同时加入到该区活动中,并都开始用剪刀沿着边框剪,没过多久“哎,真麻烦!”程程说着便开始胡乱地将操作材料随意剪了起来。宸宸将第一部分剪完,继续耐心地剪起了第二部分。菲菲已经把第一部分剪完并开始按虚线折了起来。程又将篮子中的其他材料拿了出来,并开始随意剪,并且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你吵的我头都晕了。”菲菲说道。此时宸将三个部分都剪好,并折好,“这个怎么贴?”他问了一声,“用胶水就行了”菲菲告诉了他,他找到了胶水并开始贴了起来。“那这个怎么连起来?”这时没有人回答,老师把做好的范例放到了桌子上。宸拿起完整的Z形话筒和自己的比了一比,拿起自己折好的三部分用双面胶在外面把他们连在一起。游戏结束时
,程已经跑到了别的地方,桌上一堆碎纸,宸完成了自己的Z形话筒,菲菲还差一段没有连接。
行为分析: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应达到“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从三个孩子剪纸的情况看,宸和菲都能较好的达到此项目标,
从三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可看出,程在活动初对制作好的成品很感兴趣,因此想要参与到该游戏中,但在剪的过程中缺乏耐心,不能持久的进行下去。宸和菲做事比较有耐心,能够在活动中坚持下去,并基本完成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在遇到困难时有了与人交往的行为,能够用语言帮助同伴。
从三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看,该材料在粘合时有一定的难度。
后续支持:
幼儿已经能够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在提供的手工材料中可以加入弧线等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对于程没有耐心的现象,教师要进一步做引导,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在提供的材料中多一些层次性的内容。供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使用。
区域活动随笔:你成功了
区域活动时,小伙伴们都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区域热火朝天的玩了起来,你默默的坐在花艺坊的椅子上,望着桌上剪乱的纸发呆。
“你在干什么呢?”“我准备做一朵花!”“那你怎么不做了?”“我不要做了,每次都剪散掉了!”通过与你的对话,我知道了,原来你在剪花时,发现每次剪完发开来都是散的。“你知道吗?剪这种花是由窍门的,折法对了以后,要想好到底在哪边画,你再从不同的边画了试试看!”你点头答应了我的建议。
你拿起纸,折了几折后,拿起笔,有点不敢下笔,但最终你还是鼓起勇气把笔点了下去。“不对,”忽然你又停住了笔,自言自语的说:“刚才我也是在这边画的,剪出来就散掉的。”于是你又换了一边画起花瓣来。画完后,你小心的剪了起来。“哇,我真的成功了耶!”你开心的笑了起来。“我再多剪几朵。”说着你又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完后,把纸在手中翻弄了几下,“我知道了,画花瓣的时候,不能在折的开口方向画,要在这边(你指着有折痕的地方)画,这样剪出的花就不散掉了!”你边说边做了起来。一朵朵花在你的小巧手下完工了。
“花儿有了花蕊才更好看,用什么做花蕊呢?”你看到旁边的胶棒,拿着胶棒压在纸上画了起来,一个圆形出来了,你小心翼翼的剪下了圆形,贴在了花瓣上,又在圆形上点了几个点,看着自己手下诞生的美丽花儿,你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