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事件或可启迪孩子的一生
发布时间:2021-04-21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值日生的教育笔记谁是最伟大的导演
这位伟大的导演诞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位电机工程师,母亲曾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中,融入了大量的科学和艺术特效,其中很多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父亲对斯皮尔伯格科技方面的教导,以及母亲对他在美学方面的熏陶,使斯皮尔伯格在其作品中,致力寻求科技与艺术的奇幻结合。
此外,斯皮尔伯格成年后从事电影艺术生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源于他对故事的喜好以及第一次电影院的经历。小时候,斯皮尔伯格的父亲就非常喜欢给他讲故事,尤其是讲自己在二次大战期间,在缅甸与日军战斗的神勇经历,这在斯皮尔伯格一生最钟爱的作品《辛德勒的名单》中可以反映出来。在他5岁时,父亲带他去看了第一部电影《戏王之王》,这部赢得奥斯卡奖、由CecilB。DeMille执导的马戏团史诗电影,带给了小斯皮尔伯格极大的震撼。因此,当他长大后开始正式从事导演职业时,便努力地寻找第一次看电影所带给他的“震撼”的感觉。斯皮尔伯格一生的电影追求,就是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带给观众“震撼”与“感动”,透过他的电影作品《外星人》、《侏罗纪公园》、《兄弟连》,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这一理想。
最伟大的导演并不仅仅是斯皮尔伯格,还有他的父母!
某些机遇(偶然事件)会影响我们的职业选择,甚至未来命运,正如弗洛伊德所分析,我们每一个人经历的幼年偶然事件看似偶然,但往往会对个人的成长有不可逾越的影响。
身为父母,我们应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处,为孩子着想,带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我偶然的成功其实是必然!”来自一位尖子生的演讲
大家好!今天能站在这里,纯属偶然。因为,学校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164班是一个优秀的集体。个人认为,班级前二十几名的同学,时机适宜,谁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
妈妈对我说: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压力,这一次已证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实力。以后,出现名次上下浮动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对待。先说明一下,因为时间紧,这份发言稿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写的,下面就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几个观点和大家探讨一下。
1、关于分数
从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对我就是这样要求的,只要学习态度好,考试考多少分都不会怪我,所以,我考试对分数没什么压力,所以很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成绩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经验就是: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初中了,妈妈重新告诉我:考试,只要考出你的真实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试,你的真实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妈妈就会为你遗憾,因为你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在我们家,分数引起的反应基本上是波澜不惊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没什么太大的反响。
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容面对,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在我们家,物质也不与分数、成绩挂钩。
物质上的东西,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爸爸妈妈的经济能承受的,就会给我买,与成绩没关系。爸爸妈妈认为,那种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我身上不缺零用钱,钱包里有一张银行卡备用,家里的小盒子里,爸爸妈妈也常放了几百元零钱备用。爸爸妈妈的理念是,在当今充满诱惑的时代,孩子不缺钱、不缺爱,到外面走弯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们觉得,享受生活,不要说等你长大以后,而是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有一次,一位奶奶对我说,你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你的父母。
妈妈更正了这种说法,对我说:对父母的报答不是很高的分数,而是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每一天。所以,学习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交朋友、看电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适当上网玩游戏、放松去乡下陪伴疼爱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这些让我的生活很丰富,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爱,生命之火激情燃烧。妈妈说,她从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觉到了我对爱的理解。
3、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处。从去年开始,我开始阅读外国经典名着。我强烈地感觉到,我的作文、考试做阅读题目都上了一个台阶。
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一定感觉到明显效果,但写起作文来,笔下的文采仿佛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阅读者的生命。
建议大家不要让孩子读那种快餐书籍,比如各种杂志、童话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读经典的的世界名着。可能刚开始读,会找不着感觉,但读上两三本,就会找到节奏。
有一次,妈妈问我:你阅读名着时,感受到愉悦了吗?我说,感受到了!那一刻,妈妈很欣慰。因为,愉悦,是最高层次的享受。从阶段性的作用上讲,阅读经典可以使语文成绩提高十分左右,这十分左右对于中考来说,是多么重要。
4、音乐的熏陶
阅读、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其终极意义都是让人在某一阶段感到愉悦,让灵魂舒展,轻盈。
孩子们时间很紧张,妈妈平时在接送我,或开车一起外出的时候,会根据情况适时的挑选一些高雅的音乐在车里放。我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词写得很好的歌曲,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时在车上听到的那些音乐为题材写的。
5、润物细无声
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我也不例外。比如阅读,听音乐这些事情,我妈妈做得很随意,不露痕迹,根据我的情绪来,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时候,她会尊重我的意见,不强行摊派。
6、训练独立性
从小,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可以有很多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比如:我五岁的时候,天气很热,从幼儿园出来,很渴,想要喝饮料。妈妈给钱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我害羞,因为从未尝试过,害怕,就不肯自己去。妈妈告诉我,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买,然后喝。一是自己不去买,那就忍着,回家再喝水。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不去买,忍着。妈妈觉得这也是一种选择,就尊重我,也不评价我。
小学时,放学下雨了,妈妈也不会主动送伞。她知道,我总会想办法的,比如,和同学共用,比如在教室里先做作业,比如去超市里避雨,顺便逛一逛超市。因为,我曾对妈妈说过,你女儿没你想象的那么蠢,总会想到办法。
再比如:现在我买衣服,妈妈只负责出钱。上次,和同学一起去买地摊货,25元买了一件衬衣,穿到学校来了,妈妈说也还漂亮,但建议我把那些线头剪一下,别让人一眼就看出地摊货。第二次,我又去买了一件,拿回来就觉得小了。妈妈也没评价我,建议我送给一个比我矮一点的朋友了。
这都是我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尊重我。不作负面评价。就是这样,我一路思考,爸爸妈妈一路尊重,我渐渐长大了,遇事不逃避,学会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7、关于粗心
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们家的观点。从五年级起,妈妈就告诉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这个观点,妈妈五年级开始和我交流,我也渐渐认同。所以,我正常情况下能考高分,成绩稳定,这个观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养孩子的能力
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让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所以,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并及时鼓励肯定孩子。爸爸妈妈终将老去,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让他们发挥。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长江后浪拍前浪,我爸爸妈妈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滩上。
9、赏识孩子扶持自信呵护自尊
中华民族是个谦逊的民族。
在教育孩子方面,却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
当我做得对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及时肯定我,表扬我。妈妈平时在同朋友谈话时,谈到孩子的时候,她会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我们偶尔听到,表面会装得不在意,实际上,我们很在意,得到肯定的这些优点,我们会继续坚持,越来越好。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事论事地分析。不哆嗦,不翻旧账。正确面对事情,改正就好。事情过了,继续过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当然,是人就会有缺点,我也有一些缺点,就不在这里说了,呵呵。
10、必然性与偶然性
开始,我说我考第一名是偶然,现在我想告诉大家,当爸爸妈妈用心地把孩子呵护好了,这种偶然,就是必然!孩子具备了努力、坚强、细心、有爱心等等这些品质,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几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后,我向关心、教育我的老师们、我的爸爸妈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向曾经关心、帮助我的朋友们、同学们说一声:谢谢!祝老师们、家长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同学们:生活开心、学业有成!
假期里可以陪孩子做的十件事
假期里可以陪孩子做的十件事1.去一趟图书馆。
放假也不能忘了读书。带孩子去一趟图书馆,或逛一逛书店,让孩子选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读。
2.听一场故事会。
可以和孩子班级里的其他家长一起,组织一场故事会。让孩子们搬上小椅子,一起去听故事吧。
3.打一场球。
或是骑一次车,跑一次步,爬一次山。总之,天气好的时候,就带孩子多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吧。
4.听一场音乐会。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应该可以尝试带他去听音乐会了。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音乐艺术美术方面的活动,也能让孩子在这些方面多一些熏陶和修养。
5.进行一次大扫除。
放假了,也给阿姨放个大假。带孩子一起给家里来一次大扫除。或者让他们帮大人一起洗洗车擦擦车也行。
6.看一次展览。
去一趟博物馆,或是艺术馆美术馆。参观一些展览,或许孩子也能从中获得灵感。
7.做一次牙检。
孩子的口腔健康不容忽视。孩子蛀牙可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另外如果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更需要尽早咨询医生,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8.做一次手工。
陪孩子做手工,是很有爱的一种亲子活动。所以心灵手巧的妈妈们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啊。
9.去一趟旅行。
放假了,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如果时间不够,那就来一次短途的旅行吧。
10.看一场灯会。
寒假里是农历的新年,最热闹的莫过于逛庙会观花灯猜灯谜了。带孩子一起去感受一下节日的喜庆气氛吧。
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画画
做法:父母向宝宝谈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准备若干画笔和纸张,适当的时候用笔在纸上画,画完了让宝宝告诉父母画的是什么。
温馨提醒:不要介意宝宝画了什么,只当这是一个锻炼宝宝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小游戏。
做家务
做法: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宝宝参与进来,剥毛豆、理韭菜等,同时不要忘了适时地给予宝宝夸张的表扬。
温馨提醒:唯一让你感觉有些难受的是,原来自己真的老了,身边那个小小的儿女居然已经会帮你做事了。这样既让宝宝认识了很多蔬菜,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增进宝宝的食欲也有很大帮助。
看碟片
做法:为宝宝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DVD或者VCD,比如《海绵宝宝》、《彼得兔的世界》等,陪同宝宝一起看片,遇到片中需要互动的地方,可以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温馨提醒:丰富宝宝的储备量,同时从影碟故事中学习技巧及常识,但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别让宝宝的视力受伤害。
亲子共读
做法:选一些宝宝平时感兴趣的书,用夸张的语气给宝宝
大声朗读,并适时地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宝宝回答正确了,就狠狠地表扬一下。
温馨提醒:书中自有黄金屋,培养宝宝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永远不变的硬道理。等到孩子大了,你就会发现读书的好习惯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捏面团
做法:准备一些彩泥(也可以用面粉代替),父母示范着给宝宝捏些小动物、小水果,让宝宝模仿着捏。
温馨提醒:虽说玩面团是有些浪费粮食,但的确让宝宝在增强小手灵活性的同时,锻炼了想象力。如果让宝宝洗干净小手,再玩面团,那玩好的面团完全是可以食用的。
童话故事给孩子的启示
《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我们每个孩子童年都听过的。那么今天讲故事的究竟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例如:恶毒的皇后想要杀死白雪公主;皇后极强的嫉妒心容不得别人一点比自己好等等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给孩子解释?
丑恶的现象是存在,美好往往比较脆弱,在丑恶面前去平衡它,那么就是我们需要给宝宝的最好引导。孩子会好奇为什么别人比自己漂亮了就要嫉妒呢?那么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习故事里哪些东西呢?
首先,我们必须让自己正确去认识这类问题,从美好的一面引导孩子喜欢故事里的人物;
其次,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这个人物?喜欢她哪些值得喜欢的地方?尽量让孩子自己讲出她喜欢的理由;
再次,帮着宝宝去深刻认识故事里的人物特色,给孩子讲讲什么样的做法是对的,别人会很喜欢的?什么的做法是错的,别人讨厌的?引领孩子去意识到自己做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最后,不要忘记在塑造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尽量不要去用憎恶的语气去批评诸如丑恶的现象或者人物。同样,也可以站在另外一个立场讲给宝宝,这些现象可能也有它存在的理由,这样,宝宝在教育过程中就学会了如何去为他人着想,可以锻炼出宝宝的大度宽容的气度;
与此同时,也同样需要注意自己在平时的说话方式,还有行为举止,带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因为家长和周围的成年人都有可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引导、帮助孩子避免接触丑恶现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