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一天-常州嬉戏谷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开学一天的活动方案 宝宝入园第一天寄语 一天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美好的一天开始啦!10月10日参加了儿子学校的秋游亲子活动,目的地常州嬉戏谷,这次晨晨又开心了爸爸妈妈一起去!车子晚点我们最后一个发车,但是并没有影响宝宝和家长们的好心情,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目的地……
根据导游的介绍,我们先去了“摩尔庄园”
每个玩的地方小朋友都很多都要排队,跟晨晨商量好后决定先坐“空中大巡逻”观察一下整个游乐园的情况,排队的人很多,排了一会小家伙有点没耐心了,我跟他说每个地方排队的人都很多,如果想玩那必须要坚持,最后他想了想还是坚持了,排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上车喽!
玩好“空中大巡逻”也到吃饭的时间了,在公园里的餐厅里吃好午饭我们跟晨晨决定往人少的地方去看看……
因为人少我们没有排队一会就玩了很多,玩了“天堂之舵”有点刺激的漂流,接着又去看了4D电影《虚拟过山车》,飞机起飞穿过高山、平原、钻过山洞就像自己在开飞机,晨晨兴奋的大叫,直呼过瘾!因为来的晚所以也比其他班级小朋友晚走,这会嬉戏谷里人不多我们租了辆电瓶车又开回了“摩尔庄园”,趁着人少把之前没有玩的全部补上→飞旋骑士→旋转木马。
很开心的一天,让家长跟小朋友都多了相处的机会,虽然会累一点,但看到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做家长的再累也心甘情愿。活动之间、活动之外,孩子们收获了很多,家长也是如此,同时也增进了家园、家长间的联系与沟通,让家长与幼儿间的亲子交流更加密切。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快乐的嬉戏谷游玩
终于盼来了10月10日这一天,我们的老师带领我们大三班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去常州嬉戏谷游玩。一到大门前就看到了两座高大的雕像耸立在我的眼前,上面有个标有十二星座的大钟,我们到达时刚巧听到大钟发出浑厚的报时声。
嬉戏谷里有多个主题公园,每个主题公园都有各自的特色。
进园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淘宝大街,在你的两侧有各式各样的商店,你会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甚至会让你忘记了继续游玩,只愿待在这里不走了。其中糖果盒子就是一家专门卖糖果的,里面卖的糖果很有特色。有冰淇淋样子的糖,有液体的喷雾糖,还有透明的棒棒糖。我就购买了一个冰淇淋样子的糖,闻到的香味,口水都要下来了,吃到嘴里还有葡萄味呢!
吃着糖,我和妈妈就走到了梦幻擎天剧场。在这里,我们被工作人员领到类似太空舱的地方,系上安全带,眼前的墙缓缓地向下倒去,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球幕影院,我们被带入了高空穿越之旅,从过去到未来,光怪陆离的大游戏世界充满了震撼与挑战。
整个嬉戏谷游玩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海盗王号。海盗王号是一艘电动海盗船,它与我以前坐过的海盗船不一样,它不仅仅会上下来回地荡,还会左右有幅度地晃。
嬉戏谷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惊险刺激龙行天下,有溅起巨大水花的兽血征途,还有能让你的心痒痒的雷神之怒。
这就是我的常州嬉戏谷一日游,充满了欢声笑语,期待着下次能再来游玩!
快乐的一天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要求幼儿画一幅主题画《快乐的一天》表现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画之前作了一些提示:如和小伙伴拍球、玩耍等,资助景也要求能衬托心情。不一会儿,小朋友陆陆续续呈现了作品,无一例外地人物脸上洋溢着笑容,背影也很丰富,有笑眯眯的太阳、白云、小花、蝴蝶等。看着他们日益丰富、漂亮的画面,我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样,对孩子们大大夸奖了一番。这时,又一幅新的作品伸到我眼前,只见画中的阴雨绵绵,一看就让人心中不快,而画面中的人物呢则在“哇哇”大哭,这怎么是快乐的呢?皱着眉扭头一看,画的主人佳佳正扬起期待的目光等待我的评价。我毫不客气地说:“你在幼儿园天天哭吗?重画一幅。”佳佳听了,眼神瞬间暗了一下,却仍站在我身边不走。我指导了几位幼儿后,转送正想再说佳佳几句,她却不甘心般慢慢开口了:“有一天下雨了,心蕾滑了一跤,我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了,我帮助了别人,心里很高兴!”听完她的话,我愣住了,谁能说这不是快乐的一天呢?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远比游戏中得来的快乐有意义得多。我平时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使作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可在评价作品时却仍然免不了整齐划一的俗。对孩子的画过份要标准化就推动意义。以此为诫,在以后此类活动中,我教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美,而不予更多的限定,只是在技巧上给予指导,竟然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和讲述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这一天真快乐
一次美术活动中,我要求幼儿画一幅主题画《快乐的一天》表现自己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画之前作了一些提示:如和小伙伴拍球、玩耍等,资助景也要求能衬托心情。
不一会儿,小朋友陆陆续续呈现了作品,无一例外地人物脸上洋溢着笑容,背影也很丰富,有笑眯眯的太阳、白云、小花、蝴蝶等。
看着他们日益丰富、漂亮的画面,我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样,对孩子们大大夸奖了一番。
这时,又一幅新的作品伸到我眼前,只见画中的阴雨绵绵,一看就让人心中不快,而画面中的人物呢则在“哇哇”大哭,这怎么是快乐的呢?皱着眉扭头一看,画的主人佳佳正扬起期待的目光等待我的评价。
我毫不客气地说:“你在幼儿园天天哭吗?重画一幅。
”佳佳听了,眼神瞬间暗了一下,却仍站在我身边不走。
我指导了几位幼儿后,转送正想再说佳佳几句,她却不甘心般慢慢开口了:“有一天下雨了,心蕾滑了一跤,我跑过去把她扶起来了,我帮助了别人,心里很高兴!”听完她的话,我愣住了,谁能说这不是快乐的一天呢?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远比游戏中得来的快乐有意义得多。
我平时总是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使作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可在评价作品时却仍然免不了整齐划一的俗。
对孩子的画过份要标准化就推动意义。
以此为诫,在以后此类活动中,我教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美,而不予更多的限定,只是在技巧上给予指导,竟然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和讲述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快乐游戏
连日的雨天可苦了爱玩的孩子们了。
前天(周四)我带班,上午,老天爷总算没有哭,晨间活动我带着欢呼雀跃的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有几个孩子又吵着要玩滑滑梯,孩子们对户外的大型玩具一概是称滑滑梯。
我就组织孩子们来到幼儿园西面的大型玩具旁,看到秋千的椅子和滑梯上还有点湿,本来想跟孩子们商量换个活动内容,但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把话咽了下去,找了抹布把玩具擦干。
有的孩子去玩滑梯,有的孩子去玩攀登,有好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往秋千上挤,只有六个座位的秋千,大家都想坐,我一看连忙说:“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可有几个孩子还是不肯罢休,坐不下了还要挤进去,我灵机一动,“各位乘客请注意,我是一辆公共汽车,请问你们要到哪儿去?”我以公共汽车上乘务员的口气对大家说。
孩子们先是一楞,都不挤了,然后一个个说:“我要到北京去。
”“我要到杭州去。
”……阳阳说:“我要到黄姑去,(车)是不是从东西大道上走?”他的老家在黄姑,家人经常经常带他乘车。
我说:“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去。
要到北京去的乘客请上车,其他的乘客请稍后。
”
刚才说去北京的孩子“上车”了。
2分钟后,我说:“北京站到了,请旅客们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
”孩子们陆续“下车”后,我说:“请杭州、黄姑去的乘客上车,车是从东西大道上走的。
”阳阳和其他几个说去杭州的孩子上了“车”。
2分钟后,我说:“黄姑站到了,请到黄姑的乘客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
”
阳阳赶紧下了“车”,然后又到后面去排队了,说是要去当湖公园。
2分钟后,我说:“杭州站到了,请旅客们下车,下车时请大家不要忘了随身物品。
”……
我们的游戏就这样有序地进行着,并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来参与。
第二天,我发现孩子们在饭后排排坐时自发地也玩起了这个乘车的游戏,有的是乘务员,有的是乘客,有的是司机……
手指游戏的快乐
手指游戏作为操作性游戏的一种,具有简单易学、有趣好玩的特点,同时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对大脑发育、思维发散、智力发展、提高神经灵敏性、协调动作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最近几天孩子们对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饭后孩子们在区角活动时也会不由自主的玩起和李老师玩过的“乒乓球”、“红红和黄黄”、“黑猫警长”等游戏,玩的不亦乐乎。看,他们几个在玩“炒豆豆”的游戏呢,说到“酸溜溜”时,孩子们都兴奋的或躲或抓,胜利的小朋友都高兴的欢呼着……可以看得出手指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些游戏玩得熟练了之后,孩子们有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摆弄自己的小手,我也怀着好奇的心问他们:“这是干什么啊?那是做什么啊?”于是在明白孩子们的手指动作之后,我们一起给它编上故事情节和儿歌,我们对自己的创编还颇有成就感!这就是我们的小作:“大门开开进不来,小门开开进不来,前门开开进不来,后门开开进不来,中门开开,欢迎小朋友们进来做游戏!”孩子们通过口念儿歌,手做动作,脑想故事情节,在心情愉快的手指游戏中学到了知识。所以开展手指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开发幼儿的脑功能,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快乐的表演游戏让孩子很快乐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段)的一种游戏形式。
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它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是为了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
教师在日常的表演活动中要注重成功体念,以信育情。
信赖感、自信感是幼儿健康成长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性格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身上大致表现为:乐于助人、乐意与人商量、有困难愿意求人帮助。
通过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作为老师要求读懂孩子眼中的渴望,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表情语言的积极作用。
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把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幼儿。
如有些孩子比较胆怯,想上台表演却又不敢,因此举手也是悄悄的。
这时你的眼神就应是鼓励的:孩子,行的大胆点,老师为你加油;有些孩子的表演欲望比较强,但倾听习惯不好。
这时你可悄悄的对他说;你演的很好,老师相信,其他幼儿在演时,你也会为他加油,对吗?还有些孩子愿意表演但是表演的技能不够。
这时你可利用空余时间、在没人时,帮他巩固,让他进步。
……我们赞美孩子要真诚,要恰如其分,要让孩子感到自在。
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孩子也应体念到自己的弱点。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运用描述或问话,让孩子去体会他的哪些行为是值得赞美的,而值得赞美的原因又是什么。
在称赞孩子时,最好能清楚地指出孩子好的行为,如"你今天游戏时没有乱发脾气,是个好宝宝"……只有通过让孩子充分意识到自己良好的行为,才能使日后有所遵循。
总之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真正成为快来的小天使!
寻找秋天的快乐
秋天赋予大自然一种五彩缤纷的美丽。
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季节,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秋游。
孩子们一路走着说着看着,那劲头,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说我们看到了秋天,闻到了秋天,听到了秋天。
不信,看看绿绿的麦苗;闻闻野菊花的清香;听听枝头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会告诉你这一切的。
走累了,我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与这秋天不和谐的音符。
孩子们自顾自的吃着,没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带的东西与大家分享,而且吃完后,干净的草地上有了垃圾。
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寻找快乐》。
是说一个人把快乐丢了,他到处去找,最后一位老爷爷告诉他,快乐到处都有。
别人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你会快乐;把你高兴的事和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是快乐的;哪怕你随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也是快乐的事。
快乐有好多,就看你怎么去找。
孩子们听完故事,好像懂了,他们主动把自己带来的玩的、吃的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而且把吃完的垃圾装在袋中扔到垃圾箱里,草地上和谐的音符又回来了。
一个小故事,包含了许多的道理。
让孩子通过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学形式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让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是教师的责任。
让孩子快乐享受每一天
【案例背景】
每天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打交道。他们的纯真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他们的顽皮令我总是喋喋不休的叮嘱,他们的好动总是令我眼睛不离左右。见到孩子们我都觉得很快乐,那孩子们来到幼儿也很我一样快乐吗?我想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不是一样的。面对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乐观是快乐的根源。而保持乐观的惟一方法,就是紧紧抓住生活的每一次快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让每个孩子都快乐享受每一天?
【案例描述】
情景一:
早上的晨间活动,是孩子快乐一天的开始,我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皮球,启发孩子球的多种玩法。孩子们玩得可起劲了,却见陈子超小朋友一个人独自在教室里玩,怎么“请”他,他都不出来。小朋友有时和他一起玩活动时,玩着玩着他又一个人孤伶伶地。我走到他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玩,你看好朋友们都等着你。”“我不想玩”他翘着嘴巴说。“怎么啦!能跟黄老师说说吗?”“我不高兴,我想一个人在家里玩。”
在开学的这几天里,我都观察到子超的脸上,没有笑容。经过家访,知道他的父母都在国外,把他寄养在一位年迈的老人家称他为“伯伯”。那位伯伯是性格内向的老人,受他影响。子超也变地越来越内向。没有交流的空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特意每天都和子超谈谈心,让小朋友们多多找他玩。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语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地子超的脸上有笑容了,有时和小朋友玩时都发快乐地笑声。有时还会跑到我的身边说:“黄老师,我喜欢你,喜欢小朋友。”“你快乐吗”“我到幼儿园,我很快乐,我很高兴。”
【案例分析】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一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尝试针对孩子的实际水平,适当降低标准去要求他、鼓励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会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并争取更大进步。
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只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感觉到孩子的自尊心需要小心的呵护,或许你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教师过分一点也没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占居着特殊的地位,孩子通常从教师的言行中来判断老师对自己是否满意,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们终生受益,反之则会在其心灵中投下阴影。
1、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多表扬他,鼓励他,和他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把对自己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愿意和老师亲近,喜欢听老师说话,能高高兴兴来园。
2、教师应为幼儿多创造游戏的机会,在游戏中教会幼儿如何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如何搭积木,如何游戏等,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
【案例描述】
情景二:
片段一:一天,朱子妍正在进行晨间活动,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范俊凯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子妍呆呆地站着,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我不喜欢幼儿园,我生气了,不高兴了!”子妍大声地哭起来。
片段二:一个丽雅走出活动室,恰好一个亮亮往里跑,亮亮把丽雅撞倒在地上,忍不住大哭起来。我忙跑过来,对说:“哎呀,亮亮不小心撞到你了。”接着我转向亮亮问:“怎么办呢?”亮亮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此时丽雅想哭又忍住了。我对丽雅说:“脸被泪水弄脏了,来,黄老师用纸巾替你擦擦。”我帮丽雅擦干净脸,整理好衣服后,说:“让老师看看,哟!真漂亮。”丽雅笑了。
【案例分析】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受到责备惊慌失措,一个得到安慰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之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纲要》也明确提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一、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象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接纳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活动。”纲要着重提出了教师应对幼儿尊重、理解,体验、感悟幼儿行为的要求。
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情操,能理解尊重幼儿,有宽容友爱的态度,有适当的感情表现,积极合理的语言动作等,使幼儿对老师充分信任,主动和老师接触,乐意听从老师的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培养自控能力。同时要形成民主、热忱、欢迎的班级气氛,创设良好的与同伴、老师交往的环境,满足幼儿内在的心理需要。实践证明,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活动过程中发掘各人的长处,在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和尊重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集体中的位置,当幼儿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激发其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
你期望孩子快乐吗?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目标,让他自己去努力。当你挪开双手,把孩子能做的事情还给孩子时,你会发现:独立的孩子很快乐!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把爱的教育融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用观察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爱”,用细腻的心灵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记得有这样的句话——“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生命与生命交往与沟通的过程”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让我快乐。
做班主任很累,但我为每天能与这么多活泼的心灵接触而高兴,为每天能在不同程度上与那么多富裕思想的生命沟通而激动,为每天都能提升自己而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