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跟美国母亲学习定规则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学习故事。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跟美国母亲学习定规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位美国母亲给儿子买了人生第一台手机后,跟孩子一起制定了下面这些规则:

亲爱的格雷戈里:

圣诞快乐!现在你已经骄傲的成为一部iphone的拥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名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从而能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iphone的所有权。

1.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点评:父母的并非一定是自己的,接受则需要感恩!

2.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3.如果电话铃声响了,就一定要接听,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

4.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我或你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如果你不愿意给某个朋友家的座机打电话,那就不要打,也不要用手机给他发短信。要听从自己的直觉,尊重别人的家人,就好像我们希望别人的尊重那样。

5.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天,因为这是一项生活技能。

点评:面对面聊天,对未来的孩子来说可能越来越难了。

6.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倒地上或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修剪草坪、替别人看孩子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点评: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7.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愚弄或欺骗他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8.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智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由疑问,可以找个人问问,最好是问我或你爸。

9.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iphone改变这一点。

10.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其他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聪慧如你,有一天也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后。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坏名声。

点评:教孩子学会自保。

11.不要无休止的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的经历将会在你记忆中永存。

12.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货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生活。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13.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你的眼界。

14.不要总盯着手机,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点评:强调内心的力量和生活品味,以及不被机器所控制。

15.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使用与这部iphone,也适用于你的生活。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惊险刺激又充满诱惑,你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不论何时都要尽量保持淡定。要相信你睿智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不要被任何机器左右。我爱你,希望你喜欢这部超级棒的iphone!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可以和孩子适当制定规则


育儿:可以和孩子适当制定规则最开始的时候,如何养育孩子,我自己列了不少“规定”。希望自己如何如何地做。有很多规定都不错,但我这个妈妈却难以实施得好。因为规定太多了。

而对**则没有规矩。他的行为如何,全凭我们临时“定性”。这样就出现不少“冤假错案”,该坚持的没坚持,不必坚持的强硬坚持。

在**三周岁以后,我开始逐渐对他设立一些规则,但时松时紧。而且是我单方面制定的规定,他需要无条件接受。这样做的后果是**经常感受到愤怒。事实上,这样做实在是缺乏对孩子的尊重,特别是没有考量孩子的执行能力。

去年年底,随着**的成长,我对规则这件事开始更认真地考虑。

目前做法是:

我观察了**的能力,列了数项规则,然后一条一条用简单的语言写出来,在睡前总结的阶段和**讨论。每一条问他:妈妈讲得明白吗?再问他:你觉得能做到吗?他都能明白,能做到的,就确立。之后严格执行。

开始的时候,**以为我说着玩的,没太当真,但有几次我都简单清楚地说:这是我们规定的,他就发现,这事可是真的。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强调一遍我们商量过的规则,或者加以调整,现在,**对这样的讨论更重视多了。有时候甚至会确认再三。

我和**商量到的规则如下:

一、吃饭和吃零食的规定。

1、吃饭尽量在餐桌前吃,如果发现走来走去,边吃边玩,取消吃这餐饭的资格,下次饭点再吃饭;

2、吃的饭量多少可由你自己决定,但是没吃饭或者吃很少饭,不可以吃零食;吃饱了饭可以吃零食;如果没吃饭就吃零食,吃饭机会取消一次,相关零食取消;除了生病之时,想吃的零食品种由你自己选择。

3、尽量多吃蔬菜,如果没吃,就要补充营养剂。

二、玩手机、电脑游戏的规定。

每星期可玩手机游戏两次;电脑游戏一次。时间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具体哪时候玩自己选择,但时间到了不停止,取消机会一次。严重的话就绝对禁止。

三、买玩具和收玩具的规定。

1、爸爸妈妈买得起,你也特别想要而且对你没有伤害的玩具,买;

2、玩过的玩具要收好,不好收的可以叫大人帮忙,但没有收玩具的行为,则取消一次买玩具的机会(提出申请时我会拒绝)。

3、买一次超过50块钱的玩具,则买下一次玩具的时间要延迟一个星期。

四、睡觉时间的规定。

晚上十点半要入睡,早晨七点要起床,如果太晚睡觉,第二天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叫醒你。

以上规定是的大部分,**都执行得还可以,拿规定说话,我觉得也轻松不少。

立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互动,让他了解并同意,对孩子的完成能力要有所了解,避免给孩子太大的负担。最好能让孩子知道为何要立这些规定。比如我告诉**说他吃饭总是跑来跑去,这样他的胃很不舒服,营养不能吸收,所以不可以这样。他能理解。

都立些什么样的规则,我觉得要根据各个家庭各个孩子的情况来定。一些最必要的方面我定一定规则,别的时间我是比较宽泛随意的。规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享受自由,绝不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受限。一棵不受限的小树,会自然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吸收大自然的营养,从而成长得很好。而定下的规则,也是要根据情况给予调整的,孩子在成长,一个规则不可能长期适用。

关于严格执行,我曾经以为很凶很强硬就是严格,现在我觉得严格是“温和而坚定”。和孩子共同制定的规则,如果有时候他不愿意遵守,可以观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果孩子是可以做到的,那就需要坚持,坚持,也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但坚定地按规定去做。**会因为一时忘记规定而提要求,结果我未予答应,他会哭闹,哭个十分钟了不起了,这个过程我都会陪伴他。如果孩子确实很难遵守某个规定,那有可能是要求过高,或者互动不足,重新调整便是。

顺便要说的是,有很多人也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一出生起,就说:不能惯坏。于是,规定孩子要自己睡小床,规定孩子哭了要过五分钟才抱……我觉得和婴儿讲规定的大人是不知道什么叫人性的;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的规定包括:规定孩子绝不可以坐在地板上;规定看到人一定要有礼貌要亲热地打招呼……这是为了让孩子做不成孩子而要去当大人,这些规定不要也罢。我个人对此表示极大的愤怒和抗议。

来看德国母亲怎样教育孩子


游戏也要有好习惯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口头嘉奖令。

在妈妈的鼓励下,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又过了一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玛丽突然对儿子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止战斗!”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一脸迷茫地望着妈妈。我也十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无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一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用3枚导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至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饿着肚子等待救济?你……”

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看就要大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打游戏也要节约子弹。”玛丽根本不买我的账,一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甘休。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正如台湾著名企业家喻世伟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父母为了培养和锻炼孩子,往往抓住孩子生活中的过失,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决不姑息和迁就,因为他们的教育针对性强,很少空谈大道理,所以往往更具实效。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有段时间,约翰尼对中国的毛笔书法产生了兴趣,天天求我教他写毛笔字。我自然不愿放过这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这天下午我和玛丽带他到一家华人开的书店去买宣纸和毛笔,刚走到街头,就见到一位乞丐蹲在街角正对着约翰尼笑。约翰尼犹豫着掏出口袋里的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买笔的钱送给这位叔叔。”还没等玛丽说话,我连忙抓住他的小手说:“别这样,约翰尼,这些人都是骗子。”约翰尼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轻轻挣脱我的手,继续对母亲说:“妈妈——”还没等他说完,玛丽就微笑着鼓励道:“去吧,约翰尼,你让妈妈感到骄傲。”

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忙将自己在国内的种种被骗经历告诉玛丽。玛丽一直很认真地听着我的话,等我说完了,只见她对我抱歉地一笑,说:“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认为约翰尼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有很多乞丐好吃懒做,专门装出一副可怜相骗取大家的同情,可是如果我们禁止约翰尼这样做,他就会错误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毕竟,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约翰尼的劳动节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约翰尼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不间断。在国内时经常听说欧美国家的很多孩子为了挣零花钱,常常为自己的父母或别人打工。我以为约翰尼也是如此,可一问才知道约翰尼这样做完全是义务劳动。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到迷惑不解,顺便说一下,“约翰尼将军”只有9岁多一点,左脚有点跛。平时空手上下楼都不大方便,拖着重重的劳动工具更是摇摇晃晃举步维艰,每次都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让人于心不忍。可他偏偏拒绝任何人帮忙,生怕别人把他的“美差”抢走似的。天下哪有这么狠心的母亲,请一个清洁工不就完了吗,干嘛非要这么为难自己的儿子呢?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去找玛丽理论,谁知玛丽的一番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母亲她当然最明白儿子行动的不便和劳动的艰难,但决不能去帮他,否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为他宁愿自己困难也不愿别人因为脚跛而可怜自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约翰尼因为脚跛,会失去很多优势,因此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打扫卫生的任务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还将这两天定为自己的劳动节呢!

玛丽的语气很平淡,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我们中国的那些小皇帝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稍微照顾不周就大吵大闹,很多孩子读到高中了却仍然让父母为自己洗内裤洗袜子,相比之下真是令人既担心又汗颜。更可贵的是,约翰尼义务劳动既无老师命令也无家长要求,纯粹出于自愿,非但如此,还别出心裁地将周六周日作为自己的劳动节,可见是真正以劳动为乐,绝非心血来潮、沽名钓誉,而这得需要玛丽多少潜移默化的教育啊。想起在国内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为了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习惯,经常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公共场所义务打扫卫生,并且要家长签字。可结果如何呢,不但一些学生敷衍塞责、草草打扫应付了事,就连很多家长也是表面赞同内心不以为然,说我多事。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再度迅速崛起,同时我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奔驰车呼啸而过,耳边似乎传来世界杯赛场上德国队横扫千军的呐喊!有这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德国的繁荣和强大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一夜,我失眠了……

八点四十一分

有一次玛丽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厅广场玩,临出发时玛丽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请她帮忙查阅一些资料,然后再用传真发过去。没办法,玛丽只好请我带着约翰尼先走,说好八点四十分在市政厅广场东边第二个长椅处会合。

我带着约翰尼到广场后,一看已经是八点二十分了,心想查阅资料那么麻烦,玛丽肯定不能准时来了,于是便和约翰尼痛痛快快地到处游玩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看了一下表,八点四十分,回头向马路上望去,只见玛丽正一路小跑往这边赶。我心里好笑,干吗那么着急呢!这不正好嘛!这么想着,也领着约翰尼向第二个长椅走去。

这时玛丽也跑到了我们面前,只见她两腮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上帝保佑,总算没迟到。”说完抬腕看了一下表,这一看不打紧,只听她啊的一声尖叫,我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正琢磨,见玛丽深深地给我和约翰尼鞠了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一分钟。”我看了一下表,分针刚刚移到八点四十一分的位置,心想这有什么呀,不就一分钟嘛!于是就很随意地说:“没关系,一分钟而已。”可是玛丽并不放过自己,仿佛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似的,连声向我们道歉,直到我假装要生气了才罢休。

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怪不得以前听人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做什么事说好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就像瑞士的钟表一样准。

一位德国母亲的4个教育细节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口头嘉奖令。

在妈妈的鼓励下,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又过了一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玛丽突然对儿子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止战斗!”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一脸迷茫地望着妈妈。我也十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无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一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用3枚导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至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饿着肚子等待救济?你……”

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看就要大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打游戏也要节约子弹。”玛丽根本不买我的账,一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甘休。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以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正如台湾著名企业家喻世伟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父母为了培养和锻炼孩子,往往抓住孩子生活中的过失,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决不姑息和迁就,因为他们的教育针对性强,很少空谈大道理,所以往往更具实效。

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有段时间,约翰尼对中国的毛笔书法产生了兴趣,天天求我教他写毛笔字。我自然不愿放过这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于是欣然答应。这天下午我和玛丽带他到一家华人开的书店去买宣纸和毛笔,刚走到街头,就见到一位乞丐蹲在街角正对着约翰尼笑。约翰尼犹豫着掏出口袋里的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买笔的钱送给这位叔叔。”还没等玛丽说话,我连忙抓住他的小手说:“别这样,约翰尼,这些人都是骗子。”约翰尼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轻轻挣脱我的手,继续对母亲说:“妈妈——”还没等他说完,玛丽就微笑着鼓励道:“去吧,约翰尼,你让妈妈感到骄傲。”

望着孩子的背影,我忙将自己在国内的种种被骗经历告诉玛丽。玛丽一直很认真地听着我的话,等我说完了,只见她对我抱歉地一笑,说:“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认为约翰尼的想法应该得到鼓励。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有很多乞丐好吃懒做,专门装出一副可怜相骗取大家的同情,可是如果我们禁止约翰尼这样做,他就会错误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毕竟,爱心比金钱更重要。”

约翰尼的劳动节

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下午,约翰尼都要自己带着拖把、抹布等劳动工具在楼道打扫卫生,从不间断。在国内时经常听说欧美国家的很多孩子为了挣零花钱,常常为自己的父母或别人打工。我以为约翰尼也是如此,可一问才知道约翰尼这样做完全是义务劳动。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到迷惑不解,顺便说一下,“约翰尼将军”只有9岁多一点,左脚有点跛。平时空手上下楼都不大方便,拖着重重的劳动工具更是摇摇晃晃举步维艰,每次都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让人于心不忍。可他偏偏拒绝任何人帮忙,生怕别人把他的“美差”抢走似的。天下哪有这么狠心的母亲,请一个清洁工不就完了吗,干嘛非要这么为难自己的儿子呢?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去找玛丽理论,谁知玛丽的一番话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母亲她当然最明白儿子行动的不便和劳动的艰难,但决不能去帮他,否则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因为他宁愿自己困难也不愿别人因为脚跛而可怜自己。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约翰尼因为脚跛,会失去很多优势,因此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百折不挠、不怕失败、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打扫卫生的任务还是他自己主动申请的,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还将这两天定为自己的劳动节呢!

玛丽的语气很平淡,可是我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我们中国的那些小皇帝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稍微照顾不周就大吵大闹,很多孩子读到高中了却仍然让父母为自己洗内裤洗袜子,相比之下真是令人既担心又汗颜。更可贵的是,约翰尼义务劳动既无老师命令也无家长要求,纯粹出于自愿,非但如此,还别出心裁地将周六周日作为自己的劳动节,可见是真正以劳动为乐,绝非心血来潮、沽名钓誉,而这得需要玛丽多少潜移默化的教育啊。想起在国内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为了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习惯,经常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公共场所义务打扫卫生,并且要家长签字。可结果如何呢,不但一些学生敷衍塞责、草草打扫应付了事,就连很多家长也是表面赞同内心不以为然,说我多事。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都能克服重重困难再度迅速崛起,同时我的眼前似乎有无数奔驰车呼啸而过,耳边似乎传来世界杯赛场上德国队横扫千军的呐喊!有这样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德国的繁荣和强大是理所当然的事。

那一夜,我失眠了……

八点四十一分

有一次玛丽和我约好礼拜六去市政厅广场玩,临出发时玛丽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请她帮忙查阅一些资料,然后再用传真发过去。没办法,玛丽只好请我带着约翰尼先走,说好八点四十分在市政厅广场东边第二个长椅处会合。

我带着约翰尼到广场后,一看已经是八点二十分了,心想查阅资料那么麻烦,玛丽肯定不能准时来了,于是便和约翰尼痛痛快快地到处游玩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看了一下表,八点四十分,回头向马路上望去,只见玛丽正一路小跑往这边赶。我心里好笑,干吗那么着急呢!这不正好嘛!这么想着,也领着约翰尼向第二个长椅走去。

这时玛丽也跑到了我们面前,只见她两腮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气喘吁吁地对我们说:“上帝保佑,总算没迟到。”说完抬腕看了一下表,这一看不打紧,只听她啊的一声尖叫,我心里一惊,心想难道她有什么重要的事忘记了?正琢磨,见玛丽深深地给我和约翰尼鞠了个躬,充满歉意地说:“真对不起,到底还是迟到了一分钟。”我看了一下表,分针刚刚移到八点四十一分的位置,心想这有什么呀,不就一分钟嘛!于是就很随意地说:“没关系,一分钟而已。”可是玛丽并不放过自己,仿佛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似的,连声向我们道歉,直到我假装要生气了才罢休。

这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怪不得以前听人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非常强,做什么事说好什么时间就什么时间,就像瑞士的钟表一样准。由此看来,果真如此。我突然又想到,玛丽今天的行为绝不是为了教育孩子或故意做给我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习惯性行为,这将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啊!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教育者如果只口头要求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而自己却不给孩子树立榜样,怎么会让孩子服气呢!

美国专家教孩子学习和生活


几乎每个为人父母者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于孩子的对峙中不知如何是好,先是好言相劝,继而大发雷霆,随后又悔意顿生,向做一切可能的事情来补偿对孩子的伤害。这样的情形循环往复夺走了许多父母和孩子的快乐,也使得孩子持宠生娇。面对这样的困境,日前来沪访问的美国俄勒冈心理学博士朱利安·泰普林在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心桥教育机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理性的对待孩子的物质要求,教会孩子如何抵御广告的不良影响;提高孩子的“玩商”,让孩子学会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取得平衡。泰普林提出的“大脑操”,更可以操练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受到了美国家庭的欢迎,现在,泰普林也把这种“大脑操”介绍给中国孩子。

中国家长是“溺爱”非“智爱”

年过花甲的朱利安·泰普林是半个“中国通”,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关注中国孩子以及中国式家庭教育。在国外,泰普林一直看到许多中国留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非常任性、自我,大把大把地画着家里的钱,却丝毫不懂得珍惜和感恩,还经常逃学,开着名贵跑车带着小女有兜风。这些都引起了泰普林的关注,在对中国的家庭方式进行8年考察后,泰普林得出了答案。“家长们的期望本该是让孩子快乐的,但是,我很遗憾的看到,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不少误区。诸如‘夫为子纲’、‘不打不成才’的心理、‘老子不成器,儿子来圆梦’的补偿心理,在孩子身上盲目投资、攀比的趋众心理,以及视孩子为掌上明珠的溺爱心理,等等。其中,中国家长表现更多得溺爱而不是‘智爱’。”

泰普林把现在中国的独生子女称作“被宠坏的一代”,在谈到中国孩子被溺爱的情况比国外严重时,他解释说:“这也许与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有关,在美国,孩子从18岁起就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有学习、生活和交友等都有自己独自处理,孩子跟家庭的联系没有中国那么密切。其次,美国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吃苦耐劳的锻炼,让孩子参与劳动,为家里承担一定得义务,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但在中国,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宝贝,家长常常有这样得想法:‘宝贝,我们爱你,我们不能让你受一点委屈,从小就要让你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想法。”泰普林强调,要改变中国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要从改变父母的溺爱开始。

提高“玩商”,平衡游戏和学习

在许多父母看来,如果孩子玩心太重,必然会影响学业,而学业又是和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些爱玩的孩子就被父母们定为“淘孩子”甚至是“坏孩子”。泰普林指出,孩子应该有孩子的天地,游戏更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极佳手段。孩子会将木棍当成马骑,将纸飞机当火箭,正是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幼稚甚至可笑的行为,构成了孩子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除了‘智商’和‘情商’外,孩子还应该学会玩,精通‘玩商’。”

如何提高孩子的“玩商”呢?泰普林说,家长的引导和鼓励很重要,尤其是家长提供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比如说,孩子不小心将牛奶倒在地上,如果家长能说“倒出这么好看的图案,不玩太可惜了,我们用牛奶画画吧”,那么孩子对玩就有了积极的想法,但如果家长说“才拖好的地板又弄脏了,这孩子真讨厌”,那么孩子肯定就会有挫折感,也不能尽情享受玩的乐趣了。“由于玩的观念不同,玩的环境不同,孩子的‘玩商’也大不相同。我建议家长,不要让玩变成孩子的奢侈品。”

泰普林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聪明的父母不会给孩子戴上“紧箍咒”,更不会对孩子采取“残酷教育、无情打击”,而是让他丰衣足食的基础上,再给他理智的爱、健康的感情、知识的让分以及优秀的品德与教养。家庭教育是一门既高深又简单的学问。说它高深,是因为它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尤其要把孩子培养成才,需要父母付出太多的心血;说它简单,是因为只要心中有爱和教育良方,每个父母都可以做的很好,都可以发掘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天赋和价值,最终价他们引向成材。

“大脑操”,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在对中国孩子的调查中,泰普林表示,中国孩子普遍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泰普林抛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笈:“大脑操”。泰普林表示,家长们要教会孩子经常思考这三个问题:这是一种解决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如果那样做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如果那样做,对方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三个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解决方法,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家长应该鼓励孩子随时用这样得问题问自己,因为对他的回答,可以引导孩子灵活思考,并使孩子的思维富于创造性。泰普林说,很遗憾,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放弃再多问孩子一个问题的机会。记住,让孩子不要停下思维,“再想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说出这句话只需要你几秒钟时间,但这句话可能力与孩子的一生。

“如果那样做,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出现?”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在做计划时,能与想到最终的结果,并以此指导当前的行动。孩子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发生。冲动的孩子往往是由于不顾及后果、莽撞行事,而使自己陷入困境的。逐步训练孩子让成行动前思考后果的习惯,那么,这个孩子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就更会有预见性,他能看到事态的发展方向,更有远见也当然更具有竞争力。

“如果那样做,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无视于他人的情感和利益,社会交往就会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因侵犯他人利益而犯罪。相反,如果能够顾及别人的情感和利益,善于与人相处,孩子就能够成为任何一个团队的优秀成员,或者成为一个团队的优秀领导者。思考“别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一位的以自我为中心,会有碍自己的发展。

在广告诱惑前学会自我保护

泰普林还向记者公布了他研究了6年的一个解决孩子问题的“药方”,即通过TSP系统解决难题——让孩子学会思考(think)、学习(study)和自我保护(protect)——从而帮助孩子成功。而“自我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要帮助孩子抵制广告的物质诱惑。“你得学会让孩子在复杂的信息面前辨别方向,这时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第一步,而抵制某些广告的不良影响,应该是现代社会保护孩子的一大课题。保护孩子排斥来自娱乐界、广告上的某些心理学、性观念上的伎俩,告诉他们: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在孩子们了解到这是心理诱惑后,就完全可以抵制诱惑了。”

关于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以及家长与孩子沟通障碍等问题,泰普林则以一位长者的睿智告诉年轻的家长,一位的责骂甚至体罚于事无补,多调查、想办法才是上上之策。“我家的孩子不爱学习,不接受家长的批评”,这是让众多家长头痛的问题。泰普林开出了让孩子建立目标的“药方”,提出让孩子在早期就看到关于自己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比如让孩子了解外交官是怎么回事,司机是如何工作的......让孩子看到将来自己也可以进行多种选择。当孩子有了目标后,不用家长费心督促,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地为实现目标而学习。”

美国专家:“天资”影响学习成绩比想象大


(伦敦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常被夸“天资聪颖”。英国一项最新研究称,“天资”差异的确存在,并且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不过,专家强调,这一结果只说明人在不同领域的天生差异,而环境与后天教育仍能起重要作用。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对1万1000名16岁英国中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等指标进行了考察,这些学生均为同卵双胞胎或异卵双胞胎,前者具有100%相同的基因,后者则有约一半的基因相同。

研究发现,在英语、数学和科学等必修科目中,基因对考试成绩的直接影响超过一半,而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约占36%。

从学科差异来看,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成绩更容易受基因影响,遗传因素对这些学科成绩的影响可高达58%,而对艺术、音乐等人文学科成绩的影响占42%。

领导这项研究的行为遗传学教授罗伯特·普洛明说,这项研究表明,先天差异的确存在,“天资”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要大,有些孩子学数学更容易些,有些则更喜欢阅读,因此“因材施教”和发掘不同孩子的不同特性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同时强调,人们不应把遗传学等同于决定论,基因差异的存在并不能否定后天努力和外部环境对学习表现的重要影响。

学习美国儿童安全手册 关注宝宝的成长安全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育部门近期推出了一档名为“不要开门!”的儿童安全特别节目。结果,有一半孩子让节目人员装扮的送货员进门,还领着陌生人逐一参观家里各个房间。这档节目立即引起了广大父母对孩子独自在家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由此,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官网最新载文,刊出儿童安全问题专家尼尔·卡拉翰博士总结的“儿童安全手册”。我们就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学习这些安全守则。

一、安全准备

回答这些问题。请孩子和父母一起想想,孩子是否曾因为父母外出而独自一人在家过?请孩子回答,你认为独自一人在家时应该知道和注意哪些事情呢?

了解并记住家庭规则。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家里的安全规则。请父母把这些规则写出来,孩子应该随时遵守。

和父母商定一个暗号。暗号可以是“老鹰”、“土豆”等各种词汇。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要你和他去某个地方,而你却不认识他,同时又无法给父母打电话确认,那么就让他说出暗号。如果对方答不上来,千万不要跟他走。未经父母同意,千万不要将暗号告诉任何人。

二、钥匙安全

放好钥匙。将钥匙放在别人看不到的安全之处。让别人看到你带着钥匙,就等于告诉大家“我独自在家”。最好在亲朋好友家放一把备用钥匙。不要将钥匙藏在门口附近,很多惯偷都知道人们习惯藏钥匙的地方。

丢了钥匙怎么办?钥匙一旦弄丢了,一定要到熟悉的邻居家给父母打电话。如果在学校弄丢了钥匙,在离开学校前,就一定要给父母打电话。

明白如何使用钥匙。知道哪把钥匙开哪道门。出门要随身携带钥匙。千万别将钥匙落在锁孔里。

三、人身安全

电话安全。只说“你好”,不要说自己的名字;不要说出你和父母的任何信息。不要让电话中的人知道你父母不在家,如果他要求父母接电话,就说爸爸妈妈现在不方便,问对方是否可留言。碰到骚扰电话,直接挂断,啥也别说。如果有人老是打电话给你,一定要告诉父母。

陌生人。任何你不熟悉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可能年轻也可能年老。一些陌生人是好的,但另一些陌生人则不好,正因为如此,在面对所有陌生人时,我们都需要倍加小心。

出门玩耍安全。一定要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不去黑暗或者没有人的偏僻场所玩耍,比如,空空的大楼前、安静的门道处等。遇到有陌生人想和你说话,立即走开,不要说话。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或者接近陌生人,不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食物。发现有人尾随或其他不对劲的事,直接往人多的地方或朋友家跑,以便求助。如果有人自称是你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一定要问其暗号。如果答不上来,千万不要跟他走。

开门安全。始终锁好门。碰到有人敲门,只回答“来了,需要帮忙吗?”其他什么也不要说。绝不能让对方知道家里只有你一个人。问问那人是干什么的。如果对方说要见你父母,就说他们现在很忙,可以留个口信。如果对方是上门推销商品的,告诉他你不感兴趣。如果对方是快递员,告诉他将东西放在门边或邻居家门口,或者稍后再来。如果有人敲门称有急事求助,你可以隔着门告诉他,你可以为他拨打求救电话,或者让他找邻居帮忙。无论如何,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四、防火安全

你知道火灾是怎样发生的?火柴、吸烟、电线、打火机、闪电、炉火等,都容易导致火灾发生。

万一身上着火了,你该怎么办?身上衣服着火了,一定要就地卧倒并滚动,有助于灭火。千万不要用双手直接扑火,否则很容易烧伤,而且受伤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康复。

如果你在家里看到明火、闻到烟味或者听到烟雾器报警,你该怎么办?快速离开房间,向安全处撤离,如果安全的话,到邻居家去。拨打火警电话求助。千万不要返回屋内取任何东西。一定不要试图自己动手灭火。

如果你被大火困在室内,该怎么办?首先用手感觉一下门是否烫手,然后通过喊叫或其他方式让别人知道你被困火中。如果被困房间有窗户,尽量通过窗户向救援人员求救。如果可能的话,用湿毛巾将门缝和窗户等缝隙堵上,防止更多烟雾进入房间。尽量蹲下身体,较低处空气更好,更有益呼吸。尽量爬向安全处。

五、急救安全

如果孩子一个人在家,遇到了割伤、灼伤等情况,该怎么办呢?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你应该知道急救包放在哪里。

轻微割伤处理:将受伤处冲洗干净,抹上急救药,贴上创可贴。

流鼻血:低下头,在头部或脖子后面敷上冰袋。

轻微灼伤:立即用凉水冲患处、抹上急救药膏、盖上纱布、并固定好,上面再用冰袋冷敷。

如果伤情严重,应立即看医生。

六、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号码,一定要说清你的姓名,告诉对方到底发生什么事,说出你的具体位置和地址。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描述清楚房子的具体特点。留下你的电话号码。尽量找个安全的地方打电话。

家中电话旁应留紧急电话簿。电话簿上应有父母工作单位电话、附近亲戚电话、附近邻居电话、火警电话、报警电话、急救车电话。

应该记住的内容。父母的全名、父母工作单位的名称,并写在电话簿上。

何为紧急情况?和父母讨论,哪些情况属于紧急情况。和父母一起在家中演练不同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练习越多越好。

七、天气和零食安全

零食安全。独自一人在家时,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千万不要使用烤箱、煤气灶或者微波炉。可以请父母准备一些三明治、饼干、煮鸡蛋、水果等食物,留到饿了的时候吃。在吃果冻、花生仁等食物的时候不要打闹,以免呛咳。

天气安全。出现刮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一定要待在室内。不要外出玩耍,这样很不安全。不要玩任何电子玩具等装置。天气不好的情况下,电子装置容易损坏。

从美国“最不靠谱妈妈”那里,学习如何放养孩子


为人父母实在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既要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又不能事事包办,以防养出一个“巨婴”。本文作者王苏定居美国,她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游走东西、养育孩子的经验出发,建议家长们对孩子采取“放养”态度,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而自信的人。

网上一直有家长在讨论穷养、富养孩子的问题。对于正好有一儿一女的我来说,无论穷养、富养都有一定的困难。

穷养,怎么个穷法?窝头咸菜,破衣烂衫,在物质上断了孩子享受的念头以劳其筋骨,炼其意志,有道理,但现实中很难持续地做到;富养,同样,怎么个富法?以我们这种不上不下的中产阶级硬要让孩子去见识富人享受的方方面面,也够勉为其难的。

养孩子,上关国家未来,下系小家幸福,工程之浩大繁复,比读个学位、谋个官职难多了。再要一会儿装穷,一会儿充富的,像我这种懒惰的家长就别想继续当下去了。心虚地想想,闭着眼睛下了决心:干脆放养!

无独有偶,就在我痛下决心不当尽职尽责的好妈妈而是放养孩子时,我了解到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她们中的经典人物就是莱诺·斯堪那翠(LenoreSkenazy)。

在大家开始讲究吃有机的散养鸡(Free range chicken)的今天,她出了本《放养孩子》(Free-rangeKids)的书。散养鸡可以大行其道,放养孩子在许多美国父母的眼里简直是大逆不道。

作为一名专栏作家,莱诺在2008年的一篇专栏文章提到,她让自己9岁的儿子一个人在纽约市里乘地铁,由此引起轩然大波!从此,你如在网上搜一下“America’sworst mom”(美国最差劲妈妈),莱诺当仁不让地名列榜首。我看了这头衔,当时吓得心里一哆嗦,缩着头暗暗地庆幸自己的“放养”计划没有声张。

今天,我之所以敢斗胆“叫嚣”这个主张,是因为我从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体会到了放养孩子的重要性。为孩子的未来、幸福计,咱也挺直腰杆、昂起头说说我的理由。

回国探亲,我的小侄子刚好7个月大。按照咱们中国人“七坐八爬”的说法,可爱的小家伙是该坐起来了(这也不能太死板,孩子成长的速度不一样,这只能是个参考)。但孩子还不会坐,家人有些着急,尤其是想起我在儿子6个月时带他回国住了两个月,那时我儿子已是四处乱爬,抓着沙发、床框往起站,坐在奶奶给铺的凉席上一根一根把席子扯坏的淘气样,更为小侄子还不会坐而着急。

我观察了两天,告诉家人:“不是孩子不会的问题,是大人根本没有给他机会。”4个大人围着小侄子转,小家伙只要稍微一哼哼,就有大人赶紧上前把他抱起来,这一天的功夫不是躺着就是抱着,孩子哪儿有机会坐呢?

孩子小的时候,是完完全全靠着父母才能生存的。娇小的婴儿要格外呵护,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安全感。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给儿子洗澡时他紧张的表情,小手本能地紧抓我的衣服,那种依赖,那种无助,让父母不由地搂紧孩子。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们就得学会渐渐地把孩子放下,让他(她)有机会发育成长,有机会探索他(她)周围的世界。

说实话,我们放手孩子本是无意识的。俗语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我们真差不多是这样。生儿子时,家里没有人来帮忙,我们是看着《婴儿第一年》(Baby’sFirstYear)把儿子带大的。

书上说2个月时要让孩子练习抬头,先生就认真执行。经常把躺着的肥肥的儿子翻过来,两只小胖手一边一个放好让他趴在床上练习借助臂力把头抬起来。开始,儿子不行,脸朝下陷到床里,看不到任何东西,一边使劲一边哭,眼泪、鼻涕弄得满床单都是,看得我非常心疼。

我说这么小的孩子算了吧,先生不同意,非得坚持。结果,3-4次后,儿子慢慢可以抬起一寸高,一拳高,渐渐地还可以左右看看了。有了这个进步,儿子可高兴了,流着哈喇子乐。从此,儿子该发育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按书给他机会,给他空间,给他创造环境去探索这个他逐渐能够去摸、去爬的世界。

在我们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地学习的经历。向自己认为好的抚育方式学,从自己认为不好的养育方式里汲取教训。

因为身处西方这个环境,观察和我们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父母带孩子,学到很多。比方说,孩子刚学会走路时,跌跌撞撞,摔倒的机会很多。西方的父母在孩子摔倒后,很少有人像我们中国家长急冲过去,查看伤势,又是帮孩子揉伤,又是帮孩子擦眼泪的,咱中国的家长夸张的还会说:“打地!怎么让我们的宝宝摔了一跤!”他们则多半会望着孩子关切地问一句:“你没事儿吧?自己站起来。”

说来也怪,父母这样控制住自己关注的情绪不紧张,孩子也就咧嘴哼两声自己爬起来。反倒是我们家长紧张地冲过去,孩子一般都是放声大哭,因为他们从家长的重视程度上敏感到问题严重而觉得害怕,心理上一脆弱,伤处就更疼了!

小小的孩子对周围的事情、父母的情绪是感知非常敏锐的。孩子跌倒了如无大碍,应该放手让他(她)自己学会爬起来,这难道不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吗?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过中国家长关爱孩子极端的例子。朋友的女儿比我的女儿略小,在小姑娘开始会爬时,我看到爱女心切的爸爸一直弯腰用手托着女儿的肚子。女儿从门口爬到客厅,爸爸弯腰托着肚子跟到客厅;女儿去爬楼梯了,爸爸依然弯腰托着肚子跟到楼梯那儿。

我在诧异之后忍不住问:“为什么要这样?”一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地答:“我们试过,孩子这样跪在地上爬,膝盖很疼的。”好家伙,全家上从姥姥、姥爷起,下到爸爸、妈妈,全体都试爬了一遍得出这么个结论。

我从心里想说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啊,也没见过哪个婴儿四处爬时疼得呲牙咧嘴的,他们对自己新添的本事乐着呢。孩子小,骨骼软,加上皮下的脂肪,和大人的感受不会太一样的。但是,看到这么尽职尽责的爸爸,我把话咽回肚里,心里感叹:“我怎么就没有这样为孩子献腰献身的精神?!”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儿子上中学后,参加了校足球队,恰好就在我们小区对面的球场练习,儿子就骑车过去,不用我们送了。如果从我家到孩子的学校有行人走的路,我会考虑让孩子走着上学。我的儿子给我们做过早餐,炒过菜,回国时还得意洋洋地做给奶奶吃。所以,三项我都占全啦。

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也是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长大的。家里虽然几乎一直有保姆,但我和弟弟从小都是被要求分担家务的。买菜、打酱油、打开水、在蜂窝煤炉上做米饭,这些我们在比我自己孩子都要小的7、8岁时就会做了。

我和弟弟大学时都要求去外地上学,父母同意了。但是,录取后,爸爸妈妈也说得非常清楚:“既然你要独立,要飞远,那从现在开始就自己准备行程吧。”于是,从注销北京户口开始,买火车票、托运行李,爸爸妈妈再不过问,都是我们自己办理的。

放手的结果,是我和弟弟生活上都很独立,由自立而自信,生活在眼前丰富起来,世界是个开阔的未来。

我之所以在儿子11岁时开始教他做饭,起因于我们一个朋友上大学的孩子。那年,我们出门旅行,回家的路上,绕道去看看这个朋友在大学读书的女儿。姑娘成绩很优秀,是拿全额奖学金(不是助学金)上学。吃过她爸爸无数次美味,天性我又爱吃,问起她在学校的生活自然离不开伙食问题。姑娘说,吃腻了学校的食堂有时也自己做。问她做些什么,竟然是除了意大利面条,还是意大利面条!

回来,我是痛定思痛,觉得怎么也得教会孩子做个蛋炒饭吧。这样,我的孩子上学时,读书辛苦之余,至少还能自给自足地享受一点儿美食。另外,我还有个特别的私心,悄悄告诉儿子:“为娘的传你这么个技艺,到时和别人抢女朋友时,你可就技高一筹啦,切记,切记!”

西方的父母养孩子也有很多不放手的一面。和我们东方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呵护多不同,美国的父母倒是在孩子大些时开始过分担心,怕孩子被心理变态的人拐走,怕孩子一个人在家出危险或是坏人上门。于是,各州都有法律规定几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单独在家,家长不遵守不留神就会被邻居给告了!

我的孩子的校车站离我家只有5户人家远,邻居和我的孩子都是一起用车送下去的,偶尔走一下,也是有大人跟着。想想,真是过分!但我还不能不这样,担心邻居有看法,如果被告一下,后果很严重。孩子会被社会工作者带走,你得竭力证明你没有忽略孩子的安全,这样的麻烦还是轻易不要惹的好。

实际上,据统计资料,现在拐走孩子的事件并不比几十年前多,只是因为媒体的渲染、科技传播的快和广让人感觉坏人四伏。其实,伤害孩子的陌生人不多,很多是孩子认识的熟人呢。

这样由法律保护、父母监护下的孩子其实是生活在一个不真实的空间里,长久下去,他们还会自己保护自己吗?

美国的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爱护过分了,媒体称这样的父母是“直升机”父母,老是在孩子的头顶上盘旋不去。纽约时报前两天报道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新生入校时开始硬性规定家长必须在某日某时离校,让孩子能独立适应新室友、新学校,可见不肯松手的父母有多执着了。

在为人父母的经历中,我常常想,有多少时候我们对孩子过度的爱成了他们成长的障碍?以爱的名义,我们替孩子遮风挡雨,有时也挡住了他们展望未来的视线;以爱的名义,我们给孩子搭筑暖巢,有时会忘了寒冷也是种生活的体验。

我们牵着孩子的手走了一程,该放手的时候还是得放手,再爱,我们也不可能和他们牵手一生。

穷养还是富养?不如放养吧!

家长首先要放下手机跟孩子一起来学习


孩子是多大的孩子?手机里是什么吸引孩子,是小游戏,还是联网的手游?家长需要弄清楚这些。如果您的孩子已经玩了很长时间的手机,现在让他突然放下手机,爱上学习是不现实的。还是需要一些方法。我有以下几个办法,家长可以视孩子玩手机的程度来用。

一。家长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学习。

其实,有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已经挣钱了,不用再学习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许有很多孩子的作业都是家长不知道的。家长跟孩子在一起,孩子都是有样学样。家长是怎么做的,孩子就觉得这样做就对了。于是,孩子也每天拿着手机玩个不停,因为他觉得家长这样做是对的,他这样做也是对的。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放下手机来学习,那么家长首先要放下手机跟孩子一起来学习,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二.利用电子智能带孩子走向学习的道路。

1.如果是小朋友,很好引导。其实孩子的自制力很弱,如果强行让他放下手机,开始学习,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曾经看过一个电视,一个小朋友因为父母离婚,厌弃学习,玩起了ipad。继母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小朋友很讨厌继母,觉得是继母破坏了他的家庭。继母也知道让小朋友接受自己,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自己需要找一种方式,跟小朋友相处。于是就把ipad上了锁,写了纸条,跟小朋友说:“如果你做完今天的作业,就可以解开iPad锁。解锁的答案是你今天作业的某一个答案。”没办法,小朋友又很想玩ipad,又没有密码。只有一种结果就是赶紧把作业做完。一个,一个是出iPad答案。每天的解锁答案都是孩子当天作业里的答案,孩子就每天都需要完成作业,就是这种方式让孩子一点一点的爱上学习,远离ipad。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玩电子产品,不喜欢学习的学生。

2.如果是大朋友,需要家长用心,了解是什么吸引孩子。慢慢加入孩子的朋友圈,想办法赢得孩子。大朋友自尊心比较强,一般说话算话,需要有“赌约”。有个例子,有个上高中的孩子,每天跟同学在网吧里打游戏。他的妈妈很着急,就去网吧里看儿子打的什么游戏。于是慢慢学着打,还跟儿子打赌,如果赢了儿子,儿子就去上学。儿子很不屑,连电脑都不摸的人,能打赢他?妈妈也不出声,就说你记得约定就好。某天中午,儿子依然在网吧里打着游戏忽然游戏里的一个人,一直针对他,直到把他打输。当然,这个人就是孩子的妈妈。儿子就算输,也输的很有尊严。甘心回家好好学习。妈妈的用心,换回了儿子好好学习。

三.奖励

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父母可以陪孩子学习的同时,给孩子一个许诺,如果这次考了第几,会有什么样的奖励。这种方式很现实,却很有用。这里的陪孩子学习,并不是让家长跟着做作业,而是孩子做孩子的,家长做家长的。主要是起到榜样的作用,鼓励孩子学习。

其实方法很多,关键看家长的用心程度。我提供了这几个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更多方法,希望一起讨论。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跟美国母亲学习定规则》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学习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可以和孩子适当制定规则 育儿:可以和孩子适当制定规则最开始的时候,如何养育孩子,我自己列了不少“规定”。希望自己如何如何地做。有很多规定都不错,但我这个妈妈却难以实施得好。因为规定太多了。 而对**则没有规矩。他的行为如何,...
    2020-11-09 阅读全文
  • 来看德国母亲怎样教育孩子 游戏也要有好习惯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
    2021-07-12 阅读全文
  • 一位德国母亲的4个教育细节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
    2021-04-20 阅读全文
  • 自由、跟孩子学习说话 自由下午第二节课是自由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有的在瓷砖画壁上尽意的画,有的用五颜六色的废旧毛线做各种各样的小挂饰,粘贴有趣的画面,还有的在剪各种图形,来用组成有趣的故事...
    2021-01-11 阅读全文
  • 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沫沫今天到特色科探区玩种子分类的游戏,一大盒种子在桌子上,沫沫用勺子舀了起来,他先舀了一勺绿色的种子往贴有绿色标记的盒子里送,不一会儿绿色标记盒里就有了很多的绿色种子,过了一会儿,汐汐来了,和她一起玩...
    2020-05-27 阅读全文

育儿:可以和孩子适当制定规则最开始的时候,如何养育孩子,我自己列了不少“规定”。希望自己如何如何地做。有很多规定都不错,但我这个妈妈却难以实施得好。因为规定太多了。 而对**则没有规矩。他的行为如何,...

2020-11-09 阅读全文

游戏也要有好习惯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

2021-07-12 阅读全文

我租住的是一栋三层小楼,房东名叫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

2021-04-20 阅读全文

自由下午第二节课是自由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有的在瓷砖画壁上尽意的画,有的用五颜六色的废旧毛线做各种各样的小挂饰,粘贴有趣的画面,还有的在剪各种图形,来用组成有趣的故事...

2021-01-11 阅读全文

沫沫今天到特色科探区玩种子分类的游戏,一大盒种子在桌子上,沫沫用勺子舀了起来,他先舀了一勺绿色的种子往贴有绿色标记的盒子里送,不一会儿绿色标记盒里就有了很多的绿色种子,过了一会儿,汐汐来了,和她一起玩...

2020-05-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